关于城市再生水利用

合集下载

2023年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

2023年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

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您是否正在搜寻管理方法,水利,再生相关文章,以下的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方法文章就是与管理方法,水利,再生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篇1: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方法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方法(征求看法稿)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深圳市再生水的利用和管理,推动城市污水的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依据国家《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深圳市节省用水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水利用的规划、建设、运营及其它管理活动,适用本方法。

第三条监管部门市水务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水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政府其它有部门依据本方法有关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再生水利用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再生水利用鼓舞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

市水务主管部门应将再生水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第五条专项规划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会同水务主管部门、环境主管部门制定本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

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遵循因地制宜、集中利用为主、分散利用为辅的原则,与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环境爱护规划、水资源规划等相协调。

第六条方案建设水务主管部门依据本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以及区域进展的需要,制定本市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应当做到厂网配套、管网优先、建管并重,并与道路建设相协调,保证管网建设的系统性。

鼓舞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

第七条运营主体分散式再生水利用项目由其产权人自行管理和维护。

鼓舞政府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再生水利用项目通过招标投标、托付等方式确定符合条件的经营者,经营者应当具备有与从事再生水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设备。

第八条协议水务主管部门应与政府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再生水项目经营者签订运营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管理要求再生水利用项目的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平安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再生水管网和再生水处理设施的日常巡查、修理和养护,保障设施平安运行。

城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分析

城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分析

城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分析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水资源、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我国仍有众多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在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城市污水产量日益增加,水质条件持续下降。

为进一步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必要提升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实现对污废水的有效处理及再次循环利用,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各城市的再生水利用状况不佳,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必要展开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城市再生水利用;污水处理;供水压力;利用效率水资源是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理气候位置优越、水资源供应充足的城市,往往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对于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城市来说,缓解城市供水压力、降低水环境污染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再生水已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

通过运用城市再生水,能够有效缓解供水压力,解决城市的基本用水问题。

本文将主要针对城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及其发展思路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再生水优化处理的方案及布局措施,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参考。

一、研究概述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但人均水资源量过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有诸多城市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据202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近8成,而北方地区则仅2成左右,全国超100座城市严重缺水。

同时在大力发展工业产业的过程中,部分城市在污水排放处理方面的问题严重,逐渐演变为水质性缺水城市。

目前我国已建成超4000座污水处理厂,越来越多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被应用到水质处理中,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谓污水再生利用,是对无废水实施无害化处理,当其符合特定水质标准后,将其二次利用到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等方面,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供水压力,保障城市水量可靠、水质稳定,维护水生态安全。

污水再生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水环境污染负荷、提升水环境质量,为城市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 政策解读 问答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 政策解读 问答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1.1 再生水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再生水循环利用是指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将可用水资源再次利用于工业、农业、家庭等领域的过程。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再生水循环利用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再生水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地下水和自然水体的采集压力,减轻对自然水资源的侵蚀,还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1.2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的出台为了推动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自2015年起,我国多个城市陆续开展了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并逐步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的出台,是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创新,对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策解读2.1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范围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范围通常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农业灌溉用水等领域。

试点地区需要建立起适合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和管理机制,并进行长期跟踪评估。

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城市和地区。

2.2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支持措施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通常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政策激励等多方面措施。

政府将通过给予试点地区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技术力量参与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还会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激励措施,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的意义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另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还可以完善城市再生水回用体系,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能力,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健康。

三、问答3.1 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有哪些?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包括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光催化技术等。

通过多种工艺技术的组合应用,可以将城市污水进行高效处理,产生符合再生水回用标准的水质。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总结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总结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总结引言城市再生水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城市再生水利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的问题,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工作总结1. 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技术水平:我们积极引进先进的再生水处理技术,采用膜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高级氧化技术等处理方式,提高废水再生利用的效率和水质的安全性。

2. 建设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统:我们建设了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收集、处理、再生利用及分配等环节。

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再利用。

3. 增加城市再生水的利用率:我们积极推广使用再生水,将其用于绿化、冲洗马桶、工业用水等方面,提高城市再生水的利用率。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对再生水利用的认知和接受度。

4. 建立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机制:我们建立了城市再生水利用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再生水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定期开展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水平。

与国外专家进行深度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再生水利用中的难题。

面临的挑战1. 技术挑战:再生水处理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如何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安全性,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2. 宣传教育难题:再生水利用在公众中尚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再生水利用的认知和接受度。

3. 法律和政策支持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够完善,给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阻碍。

发展方向1. 加强科研与创新: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再生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安全性,降低成本,推动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推动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制度

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制度

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制度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水需求持续增长,而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城市再生水利用成为了我国城市用水调节的重要手段。

城市再生水利用不仅具有可持续性、节约资源的优点,而且可以解决城市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从而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同时,城市再生水利用避免了污水的直接排放,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度内容1、法律法规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制度要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确立城市再生水利用的管理范围和法律制度,明确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标准等事项,为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2、行业管理制度建立城市再生水利用的行业管理制度,对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艺、设备、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进行管理,确保城市再生水的质量和安全。

3、规划制度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用水总体规划中,制定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明确城市再生水的分析、评价和利用标准,结合城市水资源的情况,合理规划城市再生水的分配和利用。

4、市场机制将城市再生水利用纳入市场机制,建立市场竞争机制,采用市场化的手段保障城市再生水的收益和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健康发展。

5、技术支撑加强城市再生水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城市再生水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

二、制度执行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委员会,对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方面进行领导。

同时,建立健全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有序推进。

2、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积极建设城市再生水利用相关设施,确保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城市再生水利用的信息和监控系统建设,确保城市再生水的质量和安全。

3、提高运维水平由专业人士管理城市再生水利用设备和运营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排污处理和水质监测,以保障城市再生水的质量和安全。

西安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的通知

西安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的通知

西安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2.11.07•【字号】市水发〔2022〕553号•【施行日期】202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西安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的通知西安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区县水务(农林水)局、灞桥区秦保局、新城区发改委、碑林区发改委、莲湖区发改委,西咸新区住建局,各开发区涉水事务管理部门,局属各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再生水推广利用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供需矛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西安市实际,制定的《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登记号:西规〔2022〕008-水务局001)已经市司法局审查登记,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水务局2022年11月7日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再生水推广利用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供需矛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西安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再生水,是指城市雨水、生活污水、生产经营废水等经收集处理后,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相关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净化处理水。

第三条本细则主要依据《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编制完成,与《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配套使用。

第四条西安市行政区域内再生水设施规划、建设、经营和维护,再生水利用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细则。

第二章再生水利用第五条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实行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联合调度、总量控制。

城市再生水和雨水的利用分析

城市再生水和雨水的利用分析

背景与意义
01
02
03
水资源短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 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 日益紧缺,成为制约城市 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境保护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往往 将污水和雨水直接排入河 流或海洋,对环境造成严 重污染。
可持续发展
城市再生水和雨水的利用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有助于节约水资源、减少 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当地再生水和雨水利用项目 的建设和运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投资补助、贷款贴 息等支持。
土地和规划支持
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方面,对再生水和雨水利 用项目给予优先安排和用地保障等支持。
激励机制设计思路及建议
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
通过制定合理的再生水和雨水价格,使其低于自来水价格 一定比例,鼓励用户积极使用再生水和雨水。
实行阶梯水价制度
对自来水用户实行阶梯水价制度,超出一定用水量后价格 递增,引导用户节约用水并积极使用再生水和雨水。
建立奖惩机制
对积极使用再生水和雨水的用户或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或 补贴,同时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惩罚或收费。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科普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城市再生水 和雨水利用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实施策略与建议
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制定鼓励工业领域利用再生水和 雨水的政策,如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
惠等。
加强技术研发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再生水和雨 水利用技术的研发,提高处理效率和
水质标准。
建设再生水和雨水利用设施
工业企业应建设再生水和雨水收集、 处理、利用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
推广成功案例
城市再生水和雨水的利用分 析

城市再生水的综合利用思路和对策分析

城市再生水的综合利用思路和对策分析

城市再生水的综合利用思路和对策分析从鹤壁市水资源需求及再生水综合利用技术成熟度分析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用水企业实际状况分析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存在的制约因素,结合实际、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提高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率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1 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势在必行1.1 水资源日益匮乏,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是唯一出路1.2 政策促进,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势在必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实际情况,按照地表水与城下水统一调度开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很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能源【2004】864号)要求:在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电厂禁止取用地下口、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或其它废水;《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在缺水地区建设火电厂时,应建设城市污水及电厂废水再生使用的节水型火电厂。

1.3 废水排放标准逐步提高,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技术可行河南省2013年1月下达了《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施标准》(DB41/777-2013),要求2013年3月1日起所有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2013年3月1日起新建企业和2016年3月1日起现有企业外排水水质达到该标准表2限值要求。

这两个排放标准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比对如下表1:由此可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和提标后的企业中水实现再生利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仅鹤壁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实现再生利用一项,就可实现年节约水资源7380万吨。

1.4 减排任务艰巨,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是减排的主力军鹤壁市以煤立市,主要污染行业为轻工(淀粉、造纸、食品)、化工、建材、火电以及近年来谋划的年产180万吨烯烃项目相对来说均为耗水量和排污量较大的重污染行业。

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亟待加强

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亟待加强

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亟待加强再生水被誉为城市的“第二水源”,在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

2023年,包头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作为极度缺水城市,包头市近年来围绕“两河一湖”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布局建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管网、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重点项目,不断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亟待引起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新鲜水的价格偏低,再生水没有价格优势,市场机制在推动再生水利用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生态环境、国家发展改革、财政、税务部门联合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长效运营管理机制。

二是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规范标准尚未建立。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于工业、农田灌溉、城市杂用、景观环境、地下水回灌、绿地灌溉等都有相对应国家标准,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源仅是区域再生水循环体系中的一种水源,不能完全套用于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领域。

三是再生水推广利用尚未形成广泛社会共识。

当前,国内大部分民众对再生水了解还远远不够,通常是一提再生水就和污水联系起来,认为再生水是由污水作为原水进行处理的,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存在强烈的抵触心理。

二、几点建议:一是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长效运营机制。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不仅要支持各地结合市场情况和价格体系实际,充分调动潜在再生水用户的积极性;而且要支持鼓励跨行政区域联动、协调分工、明确职责,确保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能够长期有效地稳定运行。

二是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的标准与规范。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基层试点经验,形成相关技术指南,推动各地积极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切实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方面协同解决我国缺水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再生水利用有什么优势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再生水利用有什么优势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再生水利用有什么优势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再生水利用逐渐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那么,再生水利用究竟有哪些优势呢?首先,再生水利用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城市的用水量不断攀升,而可供开发的新水源却越来越有限。

通过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并转化为再生水,可以为城市提供新的水资源补充。

这些再生水可以用于城市的绿化灌溉、道路清扫、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从而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

例如,在一些干旱地区,再生水已经成为了城市景观绿化的主要水源,有效地保障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其次,再生水利用有助于降低用水成本。

相比于开发新的水源,如远距离调水或者开采深层地下水,再生水的处理和利用成本相对较低。

虽然在污水处理和再生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再生水的使用能够为城市和企业节省大量的水费支出。

特别是对于那些用水量大的工业企业来说,使用再生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再者,再生水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会对水体、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通过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量,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同时,再生水的利用也可以减少对自然水体的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再生水利用还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果不合理利用和保护,将会面临枯竭的危机。

再生水的利用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地重复利用水资源,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这对于保障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用水需求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再生水利用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城市的景观用水为例,许多城市将再生水用于公园湖泊、河道的补水,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节约了大量的优质水资源。

2024年再生水利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再生水利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再生水利用市场分析现状简介再生水利用,即将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以符合特定的水质要求并符合再利用标准。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凸显,再生水利用技术逐渐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分析再生水利用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再生水利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再生水利用市场规模达到了约200亿元人民币。

而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预计达到400亿元人民币。

再生水利用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水资源短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再生水利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

2.环境保护需求:再生水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开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3.立法政策的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并支持再生水利用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推动也为再生水利用市场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发展趋势再生水利用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以下是市场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再生水利用技术不断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水质处理的效果,还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和能耗。

例如,膜技术、反渗透技术等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将推动再生水利用市场的发展。

2.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再生水利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势来提升竞争力。

3.地方政府支持:多数地方政府将再生水利用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给予相关企业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

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4.用户认知逐渐提高: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公众对再生水利用的认知也逐渐提高。

用户对再生水的接受度提高,将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市场竞争再生水利用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全球再生水利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包括Evoqua Water Technologies、Suez、Veolia等国际知名企业以及一些本土企业。

城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

城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

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382022年1月下 第02期 总第374期1.再生水利用意义及形势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00m 3,是缺水国家。

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因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020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0年,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0%,南方地区占79.0%。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m 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 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 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 3,为极度缺水。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110多座严重缺水[1],其中北方城市71个,南方城市43个,多个城市受缺水困扰。

随着城市发展,排污不善,很多城市逐渐成为水质性缺水城市。

与水资源短缺相对比,我国城市的污水厂尾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出水水质条件也日趋优越。

我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达4000多座,日处理规模超过2亿m 3。

随着科技的进步,污水处理工艺的不断更新,污水通过各种工艺技术加以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就可满足一定的用水需要。

目前很多城市的污水厂尾水基本可达类Ⅳ类水标准。

在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污水再生利用是指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生态补水、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

再生水的产生与污水处理同步,具备水量可靠、水质稳定、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变化小等特点。

污水再生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13号),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

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

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05.09•【字号】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1号•【施行日期】2012.05.0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2003年9月10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7月19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5月9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排水水质和水量第四章城市污水处理第五章再生水利用第六章设施养护维修第七章设施保护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确保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完好及正常运行,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本市水环境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排水,是指对城市的产业废水、生活污水(以下统称污水)和雨水的接纳、输送、排放,以及污水的处理。

本条例所称再生水,是指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或者深度处理后,达到国家和本市规定相关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

第四条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

城市污水处理实行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市水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水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市排水管理部门负责市属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工作;区、县排水管理部门负责区、县属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排水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再生水利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城市再生水的利用现状与问题思考

城市再生水的利用现状与问题思考

智城建设NO.03 202496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城市再生水的利用现状与问题思考王黛瑶 蔡婳婳 王成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广东 深圳 518000)摘要:城市再生水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在再生水利用量和再生水配套设施建设数量上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对国内近十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特点以及相关标准进行梳理,提出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污水资源化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再生水;污水资源化;水资源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36(2024)03-0096-03DOI :10.19301/ki.zncs.2024.03.029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rban reclaimed water utilizationWANG Dai-yao CAI Hua-hua WANG Cheng-kunAbstract :Urban reclaimed water utiliz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China has continuously promoted the utilization of urban reclaimed water, and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in the amount of reclaimed water conservancy and the number of reclaimed water supporting facilities. By com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standards of urban reclaimed water utilization in recent ten years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of urban reclaimed water,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ewage resource treatment and reclaimed water utilization in China.Key words :reclaimed water; recycling of sewage; water resources 再生水是指城市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满足某种使用功能要求的水[1-2]。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标准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标准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标准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标准是为了鼓励和规范城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进行再生利用而制定的一项指标。

通过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可以减轻用水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以下是关于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再生水利用的定义和分类:再生水是指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用于非饮用、非食品和非人体接触的用水。

根据再生水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农业再生水、工业再生水和城市景观再生水等。

2.再生水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可以用再生水用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来计算。

计算公式为:再生水利用率=再生水用量/总用水量×100%。

3.再生水利用率的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行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再生水利用率标准。

一般来说,标准会根据水资源状况、技术条件、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的再生水利用率标准的参考内容:- 欧盟:欧盟指令要求成员国在2020年前将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15%。

-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针对不同用水领域制定了不同的再生水利用率目标,例如,澳大利亚政府设定了对都市用水需求的再生水利用率目标为30%。

- 新加坡:新加坡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再生水利用标准,并将再生水作为国家饮用水补充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的再生水利用率目标为40%。

- 美国:美国环境保护署制定的再生水利用率目标为2050年前将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

- 中国:根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大力推进水资源再生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实现40%以上。

4.再生水利用率的推广和发展:为了推广和发展城市再生水利用,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再生水利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此外,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再生水安全性的认知,并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确保再生水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标准是推动城市水资源再生利用的重要指标。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总结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总结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总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许多城市开始采取再生水利用的措施,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城市绿化等领域。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城市再生水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城市再生水利用的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

目前,城市再生水利用主
要采用的是生物处理、膜分离和化学处理等技术,这些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但在处理效率和成本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再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城市再生水利用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支持。

在一些城市,由
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支持,再生水利用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再生水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加强对再生水利用的监管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推动再生水利用的发展。

另外,城市再生水利用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目前,一些人对再生水持有
偏见和误解,认为再生水不安全或不卫生,这对再生水利用的推广和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需要加强对再生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再生水的认知和接受度,改变人们的观念,促进再生水利用的普及和推广。

总的来说,城市再生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在推广
和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只有加大技术创新、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才能推动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3.08.08•【字号】•【施行日期】2023.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水利(水务)局、雄安新区建交局:为落实《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要求,全面提升再生水利用配置能力,不断优化再生水规划布局,扩大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规模,省水利厅制定了《关于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在工作中参照执行。

附件:关于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北省水利厅2023年8月8日附件关于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落实《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要求,全面提升再生水利用配置能力,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提高再生水利用配置能力为目标,以优化规划布局、强化配置管理、健全政策制度为重点,扩大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规模,推动全省再生水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节水优先,统筹推进。

坚持节水优先,秉持“节水即治污”的理念,统筹水环境治理与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科学规划,统一配置。

发挥规划的宏观引领作用,制定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规划时,综合考虑再生水水源分布特征、利用条件和市场需求,将再生水纳入统一配置。

规范管理,安全利用。

建立健全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制度,严格计划用水、项目论证审批管理,强化水质监测预警,加强监督执法与应急处置,促进再生水应用尽用、保障再生水安全利用。

政策激励、市场驱动。

完善再生水相关激励与保障政策,发挥市场在再生水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完善再生水开发利用相关市场机制,促进再生水市场化交易。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0.09.30•【字号】津水规范〔2020〕2号•【施行日期】2020.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津水规范〔2020〕2号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本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2020年9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管理第四章利用第五章安全与应急管理第六章鼓励与激励第七章附则天津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改善本市水生态环境,根据《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水规划、建设、使用、运营维护及相关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再生水,是指污水经再生工艺处理后达到不同水质标准,满足相应使用功能,可以进行使用的非饮用水,包括污水处理厂达标再生水和深处理再生水。

本办法所称再生水利用设施,是指用于工业、城市杂用及景观环境的再生水厂站、输配水管网、加压泵站和其他相关设施,以及用于一般河道生态、湿地及农业用水的再生水输水河道、泵站和相关调度、调蓄工程设施。

再生水利用设施除企业自建用于自身利用的设施外,均为公共再生水利用设施。

本办法所称再生水运营单位,是指具备再生水生产输配设施、运营资金、专业技术力量、应急抢险队伍及设备,具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具备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证照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使用再生水的用户,是指从公共再生水利用设施取用水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再生水利用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和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再生水利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2.28•【字号】晋政办发〔2023〕91号•【施行日期】2023.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23〕9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水的大文章”和“一泓清水入黄河”重大部署,提高全省城镇(指设区城市、县级市、县政府所在地镇,下同)再生水利用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同步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战略实施,落实重大战略课题研究任务,按照“节水优先、统筹推进,系统谋划、稳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科学管理、安全利用”的基本原则,提高城镇再生水利用水平,缓解地下水超采,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强化城市韧性,为推动全省城镇再生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到2024年底,全省城镇基本形成工业回用、市政杂用、生态景观补给和农业灌溉“四水统筹”的再生水供给格局。

到2025年底,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量达到4亿立方米/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黄河流域市、县(市、区)力争达到30%。

到2027年底,全省城镇再生水利用量达到5.08亿立方米/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黄河流域市、县(市、区)力争达到40%。

各市、县(市、区)城镇再生水设施水平稳步提升,供水保障程度持续增加,水权水价机制初步建立,城镇再生水利用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二、坚持“一水多用”,扩大使用规模(一)加大工业回用推进将再生水作为全省工业生产的“第一水源”,钢铁、煤炭、纺织、造纸、石油、火电和化工等高耗水行业优先使用再生水,具备使用条件的工业企业要实现再生水“应用尽用”。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总结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总结

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总结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废水资源的再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工作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废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

通过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收集起来,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净化,使其达到再利用的标准。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监测和管理体系,确保再生水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城市再生水利用需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如膜分离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化学氧化技术等,为城市再生水利用提供了更多选择。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如雨水收集利用、地下水补给等,进一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城市再生水利用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再生水利用的认识和理解,促使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再生水利用工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总的来说,城市再生水利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宣传,才能真正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再生水利用的探讨
摘要:再生水再生回用已成为全球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途径之一,既节约了宝贵的新鲜水资源,又缓和了工业和农业争水以及用水之间的矛盾,许多国家和地区把再生水做为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再生水利用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再生水环境污染利用
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电厂用水必须采用再生水资源,否则不予批准立项,这就表明再生水利用的重要性。

另外依据很多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在城市河道及湖泊景观用水及浇洒道路和城市杂用水方面以再生水为主要水源,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均要求按一级a标准设计。

因此,再生水在多数城市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再生水利用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没有跟上城市建设的步骤,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直接制约再生水的来源。

(二)多数城市缺乏污水再生回用系统总体策划。

城市污水处理后作为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和河湖景观、绿化等用水在技术上已无问题,但由于可使用再生水的用户比较分散,处理后的再生水输送管道系统是当前需重点解决的问题,需建设完善的再生水管网
系统。

(三)水价体系不健全,影响再生水回用的发展,确定一个合理的污水回用价格,是促进污水再生回用的重要前提。

2.再生水利用途径分析
再生水的应用由于其水质的原因,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限制,目前我国再生水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1. 农业用水
城市污水处理水用做农田灌溉有广阔的前途。

农业用水是再生水利用的一个重要用户。

与其他用途相比,农业灌溉用水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对水质要求不高;②对水中n、p等污染物不需额外单独处理,可作为肥料进行充分利用;③可利用原有沟渠输送再生水,需要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④比工业和市政用水量大,易于形成规模效益;⑤不仅节省了水资源,同时还是回归自然水体的进一步净化。

如大连市瓦房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就用于农田灌溉。

2.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用途的不同,工业用水对水质的要求差异很大,水质要求越高,水处理的费用也越高。

目前,一般主要应用于需水量较大而水质要求不高的部门。

多数城市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冷却,污水再生水用做工业冷却水的市场非常广阔。

工业冷却水质只要求在冷却设备中壁上不结垢、不腐蚀、不过
量产生生物黏泥,但希望有稳定的较低的水温。

经过“七五”、“八五”十年攻关,污水深度净化水对冷却设备的腐蚀、结垢和生物黏泥堵塞均已解决。

如大连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已经运行10年,运行正常,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业水源。

再生水还可以作为原料用水及锅炉用水,因其对水质要求较苛刻,不是再生水利用的主要对象。

污水再生利用也可作为工业内部的循环用水。

如大连红星化工厂过去每天用自来水2000多立方米,因为临近春柳污水处理厂,改为污水再生利用作为冷却水和工艺水。

除了饮用水外,全部停用了自来水,每年节约用水73万立方米。

3. 市政杂用水
市政杂用水主要包括环卫用水、消防、建筑施工降尘用水、洗车用水及空调冷却设备补充用水。

如沈阳市的再生水主要用于洗车,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项目、沈水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项目、仙女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项目的再生水都用于洗车。

再生水洗车在水质、水量上都能满足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节约优质水源;第二、再生水水价一般比现行洗车水价低廉,推广起来容易;第三、水量丰富;第四、能发挥洗车站的宣传效应。

而大连和其他一些城市使用再生水进行道路、广场浇洒用水、公共厕所用水和消防用水。

4. 城市生态用水
城市再生水在缺水地区是难得的资源,城市生态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利用再生水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恢复建设,这不仅会引起地下
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演替、变化、大大改善本地区的地表环境状况,而且成本低廉。

根据所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及研究目标的不同,不同的专家和学者对生态环境用水的理解不一。

本文把生态环境用水定义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保证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及其生态功能的发挥,保持水体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水量。

环境美化用水指城市净化、绿化、草地与人工园林浇灌及景观水体,如公园湖泊、市区内河流等的用水量。

这些水量由城市再生水与天然补给共同满足。

在枯水期,市区河流的水量主要由城市再生水补充。

如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绿化。

3结论
根据上述再生水回用途径分析,再生水主要回用于大型工业企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几个方面,尤其工业用水要求比例很大的低区,如果能够充分使用再生水,就能很大程度的缓解城市缺水的紧迫形势;对于城市市政杂用水中的浇洒道路、绿化冲厕等水质要求不高时,再生水亦能满足其用水性质,对城市的环境起到推进的作用。

笔者建议各城市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广拓投资渠道,使城市再生水设施建设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达到同时配套实施,既节省了一次性工程投资,避免了重复开挖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又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环境,使城市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