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生产环境与健康.pptx
合集下载
3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ppt-PowerPointPr
![3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ppt-PowerPointPr](https://img.taocdn.com/s3/m/937a009cc8d376eeaeaa31b4.png)
产设备布局、作业者操作体位和劳动方式,以及智力 和体力劳动比例等; 3.生产环境,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 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的大自 然环境
职业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ous factors) 指职业活动中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身体健 康的因素。
狭义:法定职业病(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 度、经济条件和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 式规定的职业病)
职业病发生的条件:
职业病发生取决于接触机会、接触方式、 接触时间 、每次接触或总接触的强度。
职业病范围
1987年《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规定》 9类99项102种职业病
2002年又修订为10类115种。 职业中毒(51项) ,尘肺:(12种),物理因素 职业病:(6项、12种),职业性传染病:(3 种),职业性皮肤病:(7项),职业性眼病: (3种),职业性耳鼻喉疾病:(2种),职业性 肿瘤:(8种),其它职业病:(7种)。
3、临床资料 (1)病史:应详细询问及分析各种症状出现
的时间、发展顺序、严重程度与接触有害因素 时间先后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及典型 症状。
(2)体格检查:除一般常规检查外,有选择 性地重点检查一些与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有关的 项目。
(3)实验室检查:根据有害因素毒作用的特 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毒物代谢物的生物检测。
(二)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的病因或限制 了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
2.疾病和病因常有明确的剂量(接触水平 )-反应关系(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职业病的病因大多是可以 识别和定量检测的,有害因素的接触水平 、接触时间常与发病率或机体受损程度间 有明显的联系。
职业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ous factors) 指职业活动中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身体健 康的因素。
狭义:法定职业病(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 度、经济条件和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 式规定的职业病)
职业病发生的条件:
职业病发生取决于接触机会、接触方式、 接触时间 、每次接触或总接触的强度。
职业病范围
1987年《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规定》 9类99项102种职业病
2002年又修订为10类115种。 职业中毒(51项) ,尘肺:(12种),物理因素 职业病:(6项、12种),职业性传染病:(3 种),职业性皮肤病:(7项),职业性眼病: (3种),职业性耳鼻喉疾病:(2种),职业性 肿瘤:(8种),其它职业病:(7种)。
3、临床资料 (1)病史:应详细询问及分析各种症状出现
的时间、发展顺序、严重程度与接触有害因素 时间先后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及典型 症状。
(2)体格检查:除一般常规检查外,有选择 性地重点检查一些与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有关的 项目。
(3)实验室检查:根据有害因素毒作用的特 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毒物代谢物的生物检测。
(二)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的病因或限制 了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
2.疾病和病因常有明确的剂量(接触水平 )-反应关系(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职业病的病因大多是可以 识别和定量检测的,有害因素的接触水平 、接触时间常与发病率或机体受损程度间 有明显的联系。
生产环境与健康PPT演示课件
![生产环境与健康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0b686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1.png)
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
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各种有害物质, 如化学物质、重金属、粉尘等,长期 接触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 危害,如职业病、中毒、致癌等。
防护措施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应采取有效的 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使用呼吸 器、手套等,同时加强通风和排风, 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噪音和振动
噪音和振动
制定健康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制度,明确 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确保各项措
施得到有效执行。
设立健康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员 工的健康监测、预防保健、健康教 育等工作。
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员 工的健康状况、体检结果、患病情 况等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预防疾 病。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健康意识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
一个注重员工健康的企业,能够展现出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提升企 业竞争力。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的生产环境和健康状况,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 境。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关注员工健康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员工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
防护措施
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加强通风和排风、设置空调和取暖设施等,同时合理 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或低温环境。
辐射和电磁场
辐射和电磁场
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各种辐射和电磁场,如紫外线、X射线、 电磁辐射等,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和病变。
防护措施
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使用防护眼镜等, 同时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生产环境与健康.pptx
![生产环境与健康.pptx](https://img.taocdn.com/s3/m/dce9378df8c75fbfc67db25c.png)
• 噪声 振动
• 非电离辐射---高频电磁场 、微波 类神经征
红外线 角膜损伤 白内障 紫外线 皮肤红斑水泡 皮肤癌 角结膜炎
电光性眼炎 激 光 视网膜损伤 角膜损伤 白内障
• 电离辐射---X射线 γ射线 宇宙射线
职业人群
接触人群 放疗病人
原子弹 核事故受害者
电离辐射损伤
急性 慢性 远期
局部和全身损伤 死亡(事故) 皮肤伤 造血系障碍 (职业人群) 致癌 致 (基因 染色体)突变
30.甲苯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13.氯气中毒
32.汽油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15.光气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
16.氨中毒
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35.二氯已烷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 自然环境中因气候炎热,通风不良,太阳辐射 2.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3. 不合理的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有害因素,污染环境
二. 职业性损害
三.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
四. 主要包括: 职业病
五. 病)
与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性多发
六.
工伤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 放射性损伤
三.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b0bcda8aeefdc8d377ee325d.png)
➢口服汞盐
急性腐蚀性胃肠炎 汞毒性肾炎 急性口腔-牙龈炎 肾衰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五)诊断及处理原则
➢诊断依据: ① 职业史 ② 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③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诊断分级: 观察对象 轻度中毒 中度中毒 重度中毒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六)治疗
➢药物治疗: ①二巯基丙磺酸钠 ② 二巯基丁二酸钠 ③ 2,3-二巯基1-丙磺酸 ④ 四巯基丁二酸
(二)接触机会
1、工业生产: ➢铅锌矿的开采及冶炼 ➢蓄电池及颜料工业的熔铅及制粉 ➢含铅油漆的生产与使用 ➢制造电缆和铅管 ➢铅化合物的使用和生产 ➢电力与电子行业
2、日常生活: ➢铅壶烫酒 ➢滥用含铅药物 ➢误食铅化合物污染的食物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三)毒理
➢吸收
铅
肺泡弥散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半衰期:60天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四)临床表现
(1)慢性中毒 ➢脑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
脑皮层抑制减弱
➢震颤
细微震颤→粗大的意向性震颤
➢口腔-牙龈炎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2)急性中毒 ➢短时内吸入汞蒸汽(>1mg/m3 )
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 口腔-牙龈炎 急性胃肠炎 汞毒性皮炎 间质性肺炎 尿蛋白、红细胞、管型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1.化学因素
➢ 生产性毒物
① 金属及类金属 ② 有机溶剂 ③ 有害气体 ④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⑤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 ⑥ 农药
➢ 生产性粉尘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 ➢异常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3.生物因素
➢ 细菌 ➢ 病毒 ➢ 霉菌
急性腐蚀性胃肠炎 汞毒性肾炎 急性口腔-牙龈炎 肾衰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五)诊断及处理原则
➢诊断依据: ① 职业史 ② 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③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诊断分级: 观察对象 轻度中毒 中度中毒 重度中毒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六)治疗
➢药物治疗: ①二巯基丙磺酸钠 ② 二巯基丁二酸钠 ③ 2,3-二巯基1-丙磺酸 ④ 四巯基丁二酸
(二)接触机会
1、工业生产: ➢铅锌矿的开采及冶炼 ➢蓄电池及颜料工业的熔铅及制粉 ➢含铅油漆的生产与使用 ➢制造电缆和铅管 ➢铅化合物的使用和生产 ➢电力与电子行业
2、日常生活: ➢铅壶烫酒 ➢滥用含铅药物 ➢误食铅化合物污染的食物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三)毒理
➢吸收
铅
肺泡弥散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半衰期:60天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四)临床表现
(1)慢性中毒 ➢脑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
脑皮层抑制减弱
➢震颤
细微震颤→粗大的意向性震颤
➢口腔-牙龈炎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2)急性中毒 ➢短时内吸入汞蒸汽(>1mg/m3 )
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 口腔-牙龈炎 急性胃肠炎 汞毒性皮炎 间质性肺炎 尿蛋白、红细胞、管型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1.化学因素
➢ 生产性毒物
① 金属及类金属 ② 有机溶剂 ③ 有害气体 ④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⑤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 ⑥ 农药
➢ 生产性粉尘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 ➢异常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3.生物因素
➢ 细菌 ➢ 病毒 ➢ 霉菌
生产环境与健康培训课件
![生产环境与健康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2553c06edb6f1aff001fec.png)
–潜伏期:短者4~6小时,一般2~3天,最长1~2周
–症状:口内金属味、铅绞痛、便秘或腹泻、血压升高、 出汗多、尿少、铅容。
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贫血、 麻痹性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
生产环境与健康
191/27/2021床表现慢性中毒• 神经系统:
– 神经衰弱: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 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
Ingestion
Inhalation
Dermal
Exposure Exposure Exposure Exposure Exposure Exposure
GI Tract
Lungs
Skin
Dose Dose Dose Dose Dose Dose Dose Dose Dose Dose
Blood
Target org生a产n环s境/与ti健s康sues
– 多发性神经病
• 感觉型:肢端麻木、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
• 运动型 :肌无力 、肌肉麻痹 (腕下垂 、足下垂 )
• 混合型
– 铅性脑病:最严重铅中毒 ,头痛、恶心、呕吐、
高热、烦躁、抽搐、嗜睡、精神障碍,昏迷
生产环境与健康
20
1/27/2021
铅 中 毒 患 生产环境与健康 者
21
1/27/2021
铅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干扰神经系统功能
• 影响脑内儿茶酚胺代谢
HVA VMA↑
–铅毒性脑病
–铅毒性周围神经病
• 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血铅每增加100微克/升时,智
商平均降低4~10分
生产环境与健康
16
1/27/2021
铅中毒——毒理
铅对肾脏的作用 肾小管重吸
《生产环境与健康》课件
![《生产环境与健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39ef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d.png)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总结词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接触刺激性气体、液体或固体,导致的耳鼻喉部位疾 病。
详细描述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声带炎等。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时间接触刺激 性物质,如酸碱气体、烟尘等,导致耳鼻喉部位受到刺激和损伤。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喉咙痛、声 音嘶哑等,严重时可能影响听力。
进生产环境。
加强职业病预防和治理
建立健全职业病预防和治理制 度,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
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如防护服、口罩、耳塞等,减 少员工接触有害因素的机会。
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提高员 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 保护意识。
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 动,提高员工的环保 意识和责任感。
总结词
职业性眼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接触刺激性气体、液体或固体导致的眼 部疾病。
详细描述
职业性眼病的症状包括眼睛干涩、流泪、疼痛、视物模糊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角 膜损伤和失明。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时间接触刺激性物质,如酸碱气体、烟尘 等,导致眼部受到损伤和刺激。
职业性肿瘤
总结词
职业性肿瘤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导致的肿瘤 。
环保设施的配备和使用
企业应按照规定配备环保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和处罚
警告和罚款
对于轻微的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可以给 予警告或罚款的处罚。
停产整顿
对于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可以责 令企业停产整顿,直至达到环保要求。
刑事责任
如果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相关责 任人将承担刑事责任。
鼓励员工参与环保和 健康管理活动,促进 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 作。
8、生产环境与健康-2 PPT课件
![8、生产环境与健康-2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1b561c16fc700abb68fc45.png)
出现此种细胞表示再生加速并有紊 乱现象。是由于铅中毒时红细胞膜 被金属破坏,而嗜碱性物质在染色 时被沉淀所致。铅中毒病人此种细 胞明显增多,为诊断的重要指标之 一。
8
嗜多色性红细胞 (胞体直径:8-11μ)正常成熟红 细胞浆为弱嗜酸性,呈较均匀的 淡红色,如呈灰兰色(整个红细 胞或其一部分)则称为嗜多色性 红细胞。
二、常见的职业中毒
(一)铅中毒
1、理化特点: 1).灰白色质软的重金属,熔点
327.4℃,沸点1525℃,常温下不挥发 2).加热至400-500℃出现铅蒸汽
3
2、主要接触作业
铅矿开采, 含铅金属冶炼, 蓄电池及颜料工业的熔铅和制粉, 含铅油漆的生产和使用, 含铅金属的熔割。 印刷业铸铅字或铅板,
严格排除职业禁忌症 贫血、神经系统疾病、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妊娠、哺 乳期妇女
铅中毒的筛选 铅接触者、高危人群,用ZnPP, FEP, CP-U等指标进行筛检。
15
(二)、苯中毒
理化特性 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常温下 为油状液体,沸点80.1℃,极易挥发。微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4
3、毒 理
铅主要呈粉尘、烟的形式污染车间空气,经呼吸道进入。 1、影响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直接损伤周围神经
2、抑制巯基酶的活性,抑制氧化磷酸化,影响能量的 产 生以及抑制三磷酸腺苷而影响细胞膜的运输功能,干 扰机体正常代谢。 3、损害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导致血管痉挛 4、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干扰卟啉代谢,影响血 红素合成,亦是铅中毒早期的主要改变 。
接触机会1.煤焦油分馏或石油裂解生产苯 2.苯作为原料的生产作业 3.用作溶剂(橡胶、油脂)、稀释剂(喷
漆)或粘合剂(制鞋) 4.工业汽油中含有约10%的苯
8
嗜多色性红细胞 (胞体直径:8-11μ)正常成熟红 细胞浆为弱嗜酸性,呈较均匀的 淡红色,如呈灰兰色(整个红细 胞或其一部分)则称为嗜多色性 红细胞。
二、常见的职业中毒
(一)铅中毒
1、理化特点: 1).灰白色质软的重金属,熔点
327.4℃,沸点1525℃,常温下不挥发 2).加热至400-500℃出现铅蒸汽
3
2、主要接触作业
铅矿开采, 含铅金属冶炼, 蓄电池及颜料工业的熔铅和制粉, 含铅油漆的生产和使用, 含铅金属的熔割。 印刷业铸铅字或铅板,
严格排除职业禁忌症 贫血、神经系统疾病、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妊娠、哺 乳期妇女
铅中毒的筛选 铅接触者、高危人群,用ZnPP, FEP, CP-U等指标进行筛检。
15
(二)、苯中毒
理化特性 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常温下 为油状液体,沸点80.1℃,极易挥发。微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4
3、毒 理
铅主要呈粉尘、烟的形式污染车间空气,经呼吸道进入。 1、影响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直接损伤周围神经
2、抑制巯基酶的活性,抑制氧化磷酸化,影响能量的 产 生以及抑制三磷酸腺苷而影响细胞膜的运输功能,干 扰机体正常代谢。 3、损害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导致血管痉挛 4、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干扰卟啉代谢,影响血 红素合成,亦是铅中毒早期的主要改变 。
接触机会1.煤焦油分馏或石油裂解生产苯 2.苯作为原料的生产作业 3.用作溶剂(橡胶、油脂)、稀释剂(喷
漆)或粘合剂(制鞋) 4.工业汽油中含有约10%的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称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的范围和种类:
职业性传染病 (生物性职业病)
职业病的致病条件
致病 三要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
接触机会
作用条件:接触方式 接触时间
决定剂量
接触浓度 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个体:
职业卫生服务 个体易感性
个人危
个人行为及
险因素
个人生活方式
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发病可以预防
病因大多可以测量,存在剂量 — 反应关系
了解:职业病的范围和种类; 职业病的健康监护。
化学因素与健康
概论 金属和类金属 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 有机溶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农药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概述 职业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概述
概念 毒物进入人体途径 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 职业中毒的预防
要求
掌握:毒物、生产毒物、职业中 毒的概念;毒性参数
要求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 职业病与职业性多病的不同点;职 业病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区别点。
了解:职业病的范围和种类; 职业病的健康监护。
铅
铅
理化性质 接触机会 在体内的过程 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诊断及处理原则 治疗原则
要求
了解理化性质、接触机会、 在体内的过程 理解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掌握诊断、处理、治疗原则
(occupational poisoning)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
主要
不经肝脏转化和解毒; 中毒的危险性大。
皮肤:
消化道: 经肝脏转化和解毒; 中毒的危险性小。
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分布:分布不均匀
生物转化: 部位:肝脏、体液、 相应的细胞
作用:解毒作用;活化作用 大多
排出:
途径:肾脏、呼吸道、消化道、 其他
案例分析:
某日,小强的妈妈带着7岁的小强来就诊。妈妈说老 师多次反映小强容易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 不好。并说他从小就好动、容易分神。同时说最近小强 经常感到肚子痛和便秘。她曾经买药给他吃,但没有效 果。小强和姐姐、妈妈住在郊区外公外婆家。他爸爸是 公司司机。妈妈和外公都在一家蓄电池厂工作。小强和 姐姐放学后经常到厂里玩。小强的姐姐有注意力缺陷。 外公患有痛风,而且经常腹痛。检查发现小强的视力正常, 但听觉灵敏度稍差,而且语言能力比一般小朋友稍 差。血细胞比容减少至30%。经询问发现,小强饮食充 足、无异食癖。免疫接种正常。检查显示血红蛋白过少 和小红细胞症。无失血,大便隐血试验阴性。诊断为 “轻度缺铁性贫血”、补铁3个月。
▪ 无特异性,为多因素结果。
▪ 也见于非职业人群。
职业性外伤
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 trauma)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 发生的突然性意外损伤,又称职业 性工伤。
概述小结
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损害
要求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 职业病与职业性多病的不同点;职 业病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区别点。
理解: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及在 体内的过程;影响毒物毒作用的因素
了解:职业中毒的预防
概念
毒物 中毒 生产性毒物 职业中毒
概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毒物:是指较小剂量即可造成机体 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 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中毒:由毒物引起的急、 慢性损害称中毒。
概念
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或使用的毒物
职业中毒: 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 中毒称职业中毒
(occupational Hazard) 分类:
化学性因素: 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 物理性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及气压、噪声 、
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霉菌。
职业性损害
定义:职业性有害因素在一定条件 下对劳动者的健康、劳动能 力等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害 统称为职业性损害
(occupational injuries)。
多为群发性
注意:个体发病
临床疗效不甚满意
无特效治疗方法 做好三早预后良好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前提 (先决条件)
职业史 生产环境的劳动调查
临床资料: 病史
判断是否 为
职业病
体格检查
判断是否病 实验室检查 及
疾病的性质
职业病的健康监护
含义
主要内容
就业前检查 定期健康检查 职业病普查
职业性多发病
定义:
问题:
问题1 请问小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2 请问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3 应进行什么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儿童铅中毒案例分析目的
区分儿童铅中毒与成年铅中毒, 便于诊断、治疗和预防。
一、理化性质:
铅(lead,pb):
呼吸道
重金属;柔软略带灰白色。
不溶于水,溶于弱酸
生产环境与康健
概述 化学因素与健康 物理因素与健康
概述
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损害
要求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 职业病与职业性多病的不同点;职 业病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区别点。
了解:职业病的范围和种类; 职业病的健康监护。
职业性有害因素
定义: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 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称职业性有害因素
400℃ — 500℃ 铅蒸气 氧化 铅烟
加热
铅尘
二、接触机会
职业性接触 生活性接触
二、接触机会
儿童主要接触来源:
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导致机体 抵抗力下降,使职业人群常见病、多 发病 率升高,或促使潜在的疾病发作, 或使现患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等,这 类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统称为 职业性多发病(Woke-related disease) 又称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性多发病
特点: ▪ 与职业有关,
但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注:排出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蓄积:物质蓄积;功能蓄积
影响毒物毒作用的因素
化学结构
物理特性 毒物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LC100(LD100) 半数致死剂量:LC50(LD50)
最低致死剂量:MLC(MLD)
毒性参数
最大耐受剂量:LC0(LD0)
毒物的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 相乘作用
个体差异
拮抗作用
概述
概念 毒物进入人体途径 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 职业中毒的预防
分类: 职业病 职业性多发病 (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性外伤
职业病
概念 种类和范围 特点 诊断原则 健康监护
职业病
定义
广义:凡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所 引起的特定性疾病统称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
狭义:从立法角度,职业病有其特 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法定的 职业病。
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经济条件 和诊断技术以法规形式规定的职业
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的范围和种类:
职业性传染病 (生物性职业病)
职业病的致病条件
致病 三要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
接触机会
作用条件:接触方式 接触时间
决定剂量
接触浓度 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个体:
职业卫生服务 个体易感性
个人危
个人行为及
险因素
个人生活方式
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发病可以预防
病因大多可以测量,存在剂量 — 反应关系
了解:职业病的范围和种类; 职业病的健康监护。
化学因素与健康
概论 金属和类金属 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 有机溶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农药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概述 职业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概述
概念 毒物进入人体途径 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 职业中毒的预防
要求
掌握:毒物、生产毒物、职业中 毒的概念;毒性参数
要求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 职业病与职业性多病的不同点;职 业病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区别点。
了解:职业病的范围和种类; 职业病的健康监护。
铅
铅
理化性质 接触机会 在体内的过程 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诊断及处理原则 治疗原则
要求
了解理化性质、接触机会、 在体内的过程 理解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掌握诊断、处理、治疗原则
(occupational poisoning)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
主要
不经肝脏转化和解毒; 中毒的危险性大。
皮肤:
消化道: 经肝脏转化和解毒; 中毒的危险性小。
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分布:分布不均匀
生物转化: 部位:肝脏、体液、 相应的细胞
作用:解毒作用;活化作用 大多
排出:
途径:肾脏、呼吸道、消化道、 其他
案例分析:
某日,小强的妈妈带着7岁的小强来就诊。妈妈说老 师多次反映小强容易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 不好。并说他从小就好动、容易分神。同时说最近小强 经常感到肚子痛和便秘。她曾经买药给他吃,但没有效 果。小强和姐姐、妈妈住在郊区外公外婆家。他爸爸是 公司司机。妈妈和外公都在一家蓄电池厂工作。小强和 姐姐放学后经常到厂里玩。小强的姐姐有注意力缺陷。 外公患有痛风,而且经常腹痛。检查发现小强的视力正常, 但听觉灵敏度稍差,而且语言能力比一般小朋友稍 差。血细胞比容减少至30%。经询问发现,小强饮食充 足、无异食癖。免疫接种正常。检查显示血红蛋白过少 和小红细胞症。无失血,大便隐血试验阴性。诊断为 “轻度缺铁性贫血”、补铁3个月。
▪ 无特异性,为多因素结果。
▪ 也见于非职业人群。
职业性外伤
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 trauma)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 发生的突然性意外损伤,又称职业 性工伤。
概述小结
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损害
要求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 职业病与职业性多病的不同点;职 业病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区别点。
理解: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及在 体内的过程;影响毒物毒作用的因素
了解:职业中毒的预防
概念
毒物 中毒 生产性毒物 职业中毒
概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毒物:是指较小剂量即可造成机体 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 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中毒:由毒物引起的急、 慢性损害称中毒。
概念
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或使用的毒物
职业中毒: 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 中毒称职业中毒
(occupational Hazard) 分类:
化学性因素: 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 物理性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及气压、噪声 、
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霉菌。
职业性损害
定义:职业性有害因素在一定条件 下对劳动者的健康、劳动能 力等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害 统称为职业性损害
(occupational injuries)。
多为群发性
注意:个体发病
临床疗效不甚满意
无特效治疗方法 做好三早预后良好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前提 (先决条件)
职业史 生产环境的劳动调查
临床资料: 病史
判断是否 为
职业病
体格检查
判断是否病 实验室检查 及
疾病的性质
职业病的健康监护
含义
主要内容
就业前检查 定期健康检查 职业病普查
职业性多发病
定义:
问题:
问题1 请问小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2 请问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3 应进行什么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儿童铅中毒案例分析目的
区分儿童铅中毒与成年铅中毒, 便于诊断、治疗和预防。
一、理化性质:
铅(lead,pb):
呼吸道
重金属;柔软略带灰白色。
不溶于水,溶于弱酸
生产环境与康健
概述 化学因素与健康 物理因素与健康
概述
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损害
要求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 职业病与职业性多病的不同点;职 业病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区别点。
了解:职业病的范围和种类; 职业病的健康监护。
职业性有害因素
定义: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 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称职业性有害因素
400℃ — 500℃ 铅蒸气 氧化 铅烟
加热
铅尘
二、接触机会
职业性接触 生活性接触
二、接触机会
儿童主要接触来源:
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导致机体 抵抗力下降,使职业人群常见病、多 发病 率升高,或促使潜在的疾病发作, 或使现患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等,这 类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统称为 职业性多发病(Woke-related disease) 又称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性多发病
特点: ▪ 与职业有关,
但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注:排出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蓄积:物质蓄积;功能蓄积
影响毒物毒作用的因素
化学结构
物理特性 毒物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LC100(LD100) 半数致死剂量:LC50(LD50)
最低致死剂量:MLC(MLD)
毒性参数
最大耐受剂量:LC0(LD0)
毒物的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 相乘作用
个体差异
拮抗作用
概述
概念 毒物进入人体途径 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 职业中毒的预防
分类: 职业病 职业性多发病 (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性外伤
职业病
概念 种类和范围 特点 诊断原则 健康监护
职业病
定义
广义:凡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所 引起的特定性疾病统称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
狭义:从立法角度,职业病有其特 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法定的 职业病。
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经济条件 和诊断技术以法规形式规定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