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资料

合集下载

幼儿常见病佝偻病

幼儿常见病佝偻病

02
维生素D与佝偻病关系
维生素D生理功能及来源
生理功能
维生素D主要功能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正常生长和发育。此外,维生素D还有促进 皮肤细胞生长、分化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来源
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阳光照射下的皮肤合成,也可通过食物摄入。含脂肪高的海鱼、动物肝、蛋黄、奶油以及鱼 肝油中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高。
智力发育迟缓
佝偻病患儿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下降
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 响脑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成年后健康问题
儿童期佝偻病如未得到及时治疗,成年后可 能出现骨质疏松、骨折等风险增加。
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干预策略
心理行为问题
佝偻病患儿可能因身体畸形、生长发育迟缓等产生自卑、孤僻、焦虑等心理问 题。
治疗佝偻病
对于已确诊为佝偻病的患者,及时补充维生素D是治疗的关键。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年龄等因素 ,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维生素D制剂的种类、剂量以及疗程等。同时,患者还需积极 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改善饮食习惯等,以加速康复进程。
03
佝偻病临床表现及危害
早期症状识别与评估
3
青少年及成人
青少年及成人骨骼发育已逐渐成熟,对 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减少。但长期缺乏 阳光照射或患有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疾病 时,仍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 的发生。
预防和治疗中维生素D重要性
预防佝偻病
维生素D在预防佝偻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合理饮食以及必要时补 充维生素D制剂等措施,可有效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CT和MRI检查

【儿科学文献知识】儿科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儿科学文献知识】儿科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儿科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其特征。

本病常发于冬春两季,3岁以内,尤以6~12月婴儿发病率较高。

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工业城市高于农村,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病率高于母乳喂养者。

本病轻者如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如失治、误治,易导致骨骼畸形,留有后遗症,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中已有类似于佝偻病的记载,隋代《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明确提出日照对于筋骨发育的重要性,以后历代医籍的夜惊、汗证、鸡胸等病证中均有与本病相关的论述,现代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病因病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护养失宜,脾肾两虚为本病主要发病原因。

1.胎元失养由于孕妇起居不常,少见阳光,营养失调,或疾病影响,导致孕妇体弱,胎儿养育失宜,而使胎元先天未充,肾气不足。

2.乳食失调婴幼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如母乳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或每日摄入食物的质和量不足,致使脾之后天不足,日久脾肾两虚,促使本病发生。

3.其他因素日照不足,或体虚多病等,均可造成体质下降,脾肾不足,又可引起心肺肝等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多汗、夜惊、烦躁等症,并易感外邪,常罹患肺炎、泄泻等。

本病病机主要是脾肾两虚,常累及心肺肝。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也。

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肾气通于督脉,脊骨为督脉所主。

若先天肾气不足,则骨髓不充,骨骼发育障碍,出现颅骨软化、前囟晚闭、齿迟,甚至骨骼畸形。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因饮食失调、喂养失宜,水谷精微输布无权,全身失于濡养,卫气不足,营卫失调,故可多汗;心气不足,心神不宁,脾虚失抑,肝木亢旺,因而夜惊、烦躁;肺气不足易罹外感,脾虚则肝旺。

故脾肾不足实为本病发生之关键。

西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患儿光照不足,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生长发育过快,或由于肝肾损害使维生素D的羟化作用发生障碍,导致钙磷代谢失常,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病案讨论9-小儿佝偻病

病案讨论9-小儿佝偻病
1.一般治疗: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激期阶段勿使患儿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
2.补充维生素D:初期每天口服维生素D,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激期口服,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若不能坚持口服或患有腹泻病者,可肌注维生素D,大剂量突击疗法,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钙剂4~5天,以免发生医源性低钙惊厥。
教学病例讨论记录
主持人
姚福涛
职称
主任医师
记录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聂永荣
时间
2017-05-22
地点
儿科医生办公室
病例来源:本院□医学杂志□




患患者姓名
王艺
性别

年龄
22月
入院时间
2017-05-18
住院号
D00189335
床号
8
入院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讨论记录
主诉:双下肢弯曲7个月。
病史简介:患儿15个月行走后出现双下肢弯曲,逐渐明显,日常睡眠不安,摇头,多汗。患儿母乳喂养至18个月。目前患儿拒绝喝配方奶,辅食进食可,不挑食,未添加维生素D及其他营养补充剂,大小便正常。
影像学检查:(1)长骨骨骺端X线摄片:发现长骨骨骺端佝偻病的特异X线表现,早期X线长骨骺部钙化预备线模糊;极期钙化预备线消失、骨骺端增宽、骺端呈杯状或毛刷状改变,骨质稀疏、骨干弯曲变形或骨折。(2)X线骨龄摄片:发现骨龄落后。
3.如何治疗及预防佝偻病?
预防和治疗均需补充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防止骨骼畸形和复发。
2.如何诊断佝偻病?需要完善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1)血生化检查: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25-(OH)D3(正常10~80g/L)和1,25-(OH)2D3(正常0.03~0.06g/L)在佝偻病活动早期就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血浆中碱性磷酸酶升高。(2)尿钙测定尿钙测定也有助于佝偻病的诊断,尿中碱性磷酸酶的排泄量增高。

中医儿科之佝偻病

中医儿科之佝偻病

佝偻病X线腕部摄片
鉴别诊断 1、呆小病 2、脑积水
呆小病
脑积水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补肾填精。病之 早期,证属脾肺气虚者,治以健脾补肺; 证属脾虚肝旺者,治以健脾平肝。证情 较重,多为脾肾虚亏者,治以补肾填精 为主。
分证论治
(一)脾肺气虚 症状 形体虚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 多汗,发稀易落,肌肉松软,大便不实, 纳食减少,囟开而大,易反复感冒,舌 淡,苔薄白,脉细软无力。 证候分析 治法 健脾补肺 方药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四君子合生脉
(二)脾虚肝旺
症状 头部多汗,面色少华,发稀枕秃, 纳呆食少,坐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 易惊多惕,甚至抽搐,囟门迟闭,齿生 较晚,舌淡,苔薄,脉细弦。 证候分析 治法 健脾平肝。 方药 益脾镇惊散加减。
(三)、脾肾亏损
症状 —— 面恍虚烦,多汗肢软,神情淡漠, 智力不健,出牙、坐立行走迟缓,头颅方大, 鸡胸,龟背,肋骨串珠、外翻,下肢弯曲, 或见漏斗胸等,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治则——补肾填精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补脾:黄芪、人参、白术、云苓、山药。 补肾:紫河车、鹿角、龟板、熟地。 养血安神:当归、枸杞、枣仁、远志。
佝偻病
佝偻病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 病。以多汗,夜啼,烦燥,枕秃,肌肉松弛, 囱门迟闭,甚至鸡胸肋翻,下肢弯曲等为特 征。本病常发于冬春两季,多见于3 岁以下的 小儿,尤以6-12个月婴儿发病率较高。4-5岁 以上,特别是8-12岁得佝偻病称晚发性佝偻病, 表现以站立、行走。
2、现代医学:维生素D缺乏性佝 偻病
病理变化是儿童时期骨钙化不全。俗称 缺钙。其实主要是缺D。D是促进小肠钙 磷的吸收,补钙关键在补D。
病因病机
孕妇胎养失宜 饮食失调 日照不足 本病病机由于脾肾虚亏。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不足,可以影响到 其他脏器不足。病变之初,可出现心、 肝、肺功能失调。后期肾虚髓亏,骨气 不充,骨质疏松,成骨迟缓,甚至骨骼 畸形。

儿科佝偻病

儿科佝偻病
( 2 )胸廓畸形:①肋串珠:以两 侧 7-10肋最明显,②肋膈沟;③鸡 胸或漏斗胸;
(3)四肢畸形:①手脚镯;②“X” 或“O”型腿; ( 4 )脊柱后突或侧弯、扁平骨盆 等。
肋串珠:
是由于 肋骨和肋软 骨间骨样组 织异常堆积 而隆起,常 见于7-10肋 而成串状分 布。
肋膈沟:
是由于 膈肌随呼吸 舒缩,牵拉 骨质软化的 肋骨而造成 内陷所致。
临床表现--激期
除有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 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 缓,年龄段不同其表现也不同。
激期--骨骼的改变
( 1 )头颅:①颅骨软化(乒乓颅); ②方颅;③前囟大且闭合延迟;④ 出牙延迟,出牙顺序颠倒、缺乏牙 釉质,易患龋齿。
颅骨软化: 是由于 颅骨骨样组 织异常堆积 形成。
激期--骨骼的改变
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
畸形和复发,故应早发现、采取综 合治疗(饮食、日光、药物、防治 并发症等)。
治疗--活动期
1、一般治疗:注意饮食、日光浴,
不能过早的坐、立、行,或过久的 坐立,止畸形的发生。
治疗--活动期
2. 维生素D制剂:①口服法:早期
维生素D 0.5万IU/日×1月,激期 予1-2万IU/日×1月后,改生理需
佝偻病发病机制和病理:
维生素 D 缺乏 -→肠道钙吸收↓ -→血 钙↓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促进破骨释
放钙磷,-→成熟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钙
化障碍而继续增殖,形成骨骺端骨样组
织异常堆积,碱性磷酸酶分泌↑-→临床
上产生一系列佝偻病的精神神经、骨骼
症状和血生化改变。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 3 月 -2 岁小儿,主要表现 为精神神经症状、骨骼改变和肌肉松弛等, 重症患儿还可伴有消化功能紊乱、心肺功 能障碍,并影响智力发育和免疫功能。

佝偻病

佝偻病

佝偻病百科名片佝偻病(Rickets)俗称缺钙,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 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

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佝偻病示意图婴幼儿佝偻病的防治1、佝偻病病症佝偻病就是我们常说的婴幼儿“缺钙”了,(老年人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即使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是现在佝偻病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

据报道,在南方,1岁以下婴幼儿,发生的佝偻病的比率为2 0~30%,在北方就更高了,(20~45%,与日照时间有密切关系)但是,有一点值得高兴,绝大多数都是轻中度的缺钙,重度缺钙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只是偶尔从一些乡下来的孩子可以看到类似鸡胸、O型腿等2、佝偻病的检查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是目前检查和诊断佝偻病的常用指标,具有灵敏特异简便快速的优点,目前已经代替了传统的“佝偻病三项”(血钙,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成为早期诊断佝偻小儿佝偻病病主要辅助检查。

虽然,骨碱性磷酸酶没有血清25-(OH)D3和1, 25-(OH)2 D3灵敏和特异,但基本可以满足临床诊断佝偻病的要求,目前很多医院都开展了该项检查(省妇幼保健院就有开展这项检查),价格不是很昂贵,30~40元左右。

检查方法:非常简便,扎手指验血,一般半小时就有结果。

正常值范围:小于或等于200U/L。

分度:骨碱性磷酸酶越高,说明“缺钙”越严重。

分度骨碱性磷酸酶(U/L)预防或治疗的方法正常小于或等于200 每天一粒鱼肝油预防轻度200~250(不包括250)每天一粒鱼肝油治疗中度250~300(不包括300)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3治疗重度大于或等于300 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3治疗3、佝偻病治疗一、如果宝宝被诊断为佝偻病,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如果宝宝被诊断为佝偻病,那么应该如何治疗?首先,要明白,治疗佝偻病的关键是补充维生素D,而不是补钙(当然了,补钙也是必须的,不可少的)其次,要明白佝偻病也是分程度的,要按照不同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儿科学资料整理:佝偻病

儿科学资料整理:佝偻病

佝偻病选择题:1.下列维生素D中哪种活性最强:(A)A.1,25(OH)2DB.24,25(OH)2DC. 1-OHDD. 1,24-(OH)2DE. 25-OHD2.引起婴儿佝偻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B)A.缺钙B.缺乏维生素DC.甲状旁腺功能不全D. 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E.肝肾疾病3.下列哪点不是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体征:(C)A.方颅B.肋骨串珠C.郝氏沟D. 手、足镯E.漏斗胸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骼改变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C)A.枕秃多见于3-6个月婴儿B.生后7-8个月出现方颅C.生后2-3个月出现鸡胸或漏斗胸D.出牙延迟到1岁后E.“O”型腿见于1岁左右5.佝偻病后遗症期主要表现为:(D、E)A.血磷下降,血钙正常B.睡眠不安及多汗C.X线长骨骺端呈毛刷样改变D.残留骨骼畸形E.无任何临床症状6.口服维生素D治疗量治疗佝偻病,需用多久:(D)A.至痊愈用至3岁B.用至血液生化完全正常C.用3-6个月D.用1个月E.用2个月7.维生素D缺乏可致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B)A.血钙迅速转移至骨髓B.甲状旁腺反应迟钝C.尿钙排出过多D.饮食中含钙量不足E.日照过多8.当血钙低于哪个数值时可引起手足搐搦:(D)A.2.25mmol/LB. 2.1mmol/LC. 1.9mmol/LD. 1.75mmol/LE.1.88 mmol/L9.1个8月大男婴,平素少户外活动,体检发现方颅,应进一步做哪些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A、B、C、D、E)A.骨骼X线检查B.血钙、血磷C.血PTHD.血25-OHDE.血碱性磷酸酶10.对于预防婴幼儿期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哪些措施:(A、B、D)A.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B.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至2岁C.均须补充钙剂D. 夏季户外活动时,可暂停服用维生素DE. 生后1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 至3岁名词解释:陶瑟征(Trousseau sign):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隐匿型患者,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之内该手出现痉挛症状属阳性。

新生儿佝偻病_0

新生儿佝偻病_0

新生儿佝偻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钙磷和维生素D贮备不足胎儿的钙磷和维生素D来自母体。

钙磷贮备中的75%在妊娠最后3个月,即胎龄28周以后所贮,其摄取量达到一生中最高量,即钙150mg/(kg·d),磷75mg/(kg·d)。

足月儿皮肤表皮颗粒层亦贮存有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成维生素D3,此内源性维生素D仅够生后2~3个月之需要,故新生儿维生素D之贮备量取决于皮肤发育状况。

当孕妇孕期反应重或因偏食、日照不足、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骨软化症时,以及双胎、早产等原因,均可使新生儿体内钙磷和(或)维生素D贮备不足。

因此北方春夏季分娩的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高于秋冬季分娩者。

2.维生素D和钙磷摄取不足无论人乳或牛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均很低,难以满足新生儿每天所需。

人乳含维生素D 0~100U/L,平均22U/L;牛乳含3~40U/L,平均14U/L。

足月儿每天需补充维生素D 400U,早产儿需要量更高,可达800U/d。

但由于早产儿摄入奶量较少,更易发生维生素D和钙磷不足。

人乳含钙340mg/L、磷150mg/L,含量较低,但钙∶磷=2∶1,较适合于肠道吸收;牛乳含钙1200mg/L、磷900mg/L,钙∶磷=1.2∶1,不适于肠道吸收,故佝偻病发生率较母乳喂养者为高。

3.生长速度过快骨骼的生长速度与钙磷的需要成正比,孕期最后3个月的胎儿和新生儿的生长速度超过任何年龄组,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

4.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及肝肾功能不完善新生儿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对甲状旁腺素的反应不完善,致肾小管对磷的再吸收增加而对钙的再吸收减少,易导致新生儿的高磷低钙血症。

镁与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亦与维生素D和钙磷代谢密切相关。

新生儿肝肾功能的不完善还可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作用,使维生素D的生物活性降低。

5.其他因素新生儿期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均较高,易影响胃肠、肝胆或肾脏对维生素D和(或)钙磷的吸收、利用和代谢。

儿科诊法概要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标准版)ppt资料

儿科诊法概要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标准版)ppt资料

③四肢: “手镯”及“脚镯”; 迟;乳牙萌出迟。
(1)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
※((2)二促)进钙肾磷近代曲谢小②的管调对胸节钙的部重吸:收,软抑制骨磷的串重吸珠收。状;肋软沟;肋下缘外翻;;鸡胸;
(2)理化检查:X线临时钙化带重现;
漏斗胸。 4.
脑积水:前囟头颅进行性增大,且前囟饱满紧张,颅缝分离,两眼下视。
模糊不清







O”


佝偻病。


(2)理化检查: ①X线:钙化带模糊,干骺端增宽,边缘呈毛刷 状或杯口状改变。
②血生化检查:
Ⅰ.血钙、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30 Ⅱ.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
3.恢复期: (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体征改善; (2)理化检查:X线临时钙化带重现;生化恢复 正常
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 血钙不能恢复正常
钙、磷乘积降低 骨矿化受阻
血钙正常或偏低 佝偻病
手足搐搦
(五)病理
1.骨的正常生长 (1)软骨成骨
(2)膜性成骨
2.维生素D缺乏:
(1)钙化带模糊、消失;
骺端。
(2)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堆积于骨
三、临床诊断
(1)有维生素D缺乏史。 (2)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 (3)临床表现 (4)理化检查
纳呆、便溏、反复呼吸道感染。 2.病在肾:骨骼改变为主。
(二)治疗原则
总治则:调补脾肾
(三)分证论治
1.肺脾气虚(非特异神经精神症状+轻度骨骼改) 证候 常见多汗,烦躁不安、夜惊,发稀枕秃,囟门
迟闭或开大,或形体虚胖,肌肉松软,纳呆, 大便不实,或反复感冒,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软无力。 治法 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方药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1.4日光照射
日光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影响日光照射的环境因素较多,如季节、气候、空气 污染、时间、纬度等,同时皮肤色素沉着、防晒霜、衣着等亦明显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生活方式 的改变如室内活动增多进一步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因此,为保证儿童的骨骼健康,冬季应增加户 外活动时间,夏季可到室外阴凉处活动,孕妇及儿童尤应注意适当晒太阳。
恢复期
● 经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逐渐减轻,病情恢复。
后遗症期
● 部分重症佝偻病患儿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此期患儿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X线检 查骨干骺端病变消失,不需治疗。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 营养不足 ● 生长过快 ● 围术期维生素D不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营养不足
● 营养不足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维生素D合成不足,一个是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维生素D的合 成需由皮肤经日光照射,因此日光照射不足可能造成维生素D合成不足,进而引发营养性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天然维生素D的摄入主要来自于动物性食品,如动物肝脏和鱼肝中含丰富的维生 素D2,黄油和牛肉中含少量的维生素D2,这类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量不够进而导致婴儿患营 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总之,应做好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的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充分利用自然条 件,大力提倡多晒太阳;应用维生素D防治时应注意掌握剂量和时间,密切观察、定期随访,以 期达到降低维生素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
谢 谢!
● 1.3补充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
补充维生素D的每日预防剂量在不同国家,地区,甚至不同时期存在着差异。近年来王晓新版《建 议》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400~800U/d,可以根据北方或南方,冬季或夏季等不同情况选择 400U/d或800U/d。至于孕后期妇女维生素D补充剂量仍采用我国2007年的建议每日800~ 1000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800~1000U/d。连用3 个月后改为400-800U/d。

中医儿科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中医儿科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中源自儿科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mail:
第一页,共27页。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证治要点 各证型的辨证依据、治法、方药 预防调护
第二页,共27页。
【概述】
一、定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 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临床以多汗,夜啼, 烦躁,枕秃,肌肉松弛,囟门迟闭,甚至鸡胸 肋翻,下肢弯曲等为特征。
“小儿有血气未实者,肤腠则疏,若厚衣温卧,腑脏生热,蒸
发腠理,津液泄越,故令头身喜汗也。……齿是骨之所终,而 为髓之所养也,小儿有禀气不足者,髓即不能充于齿骨,故 齿久不生。……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血气华于发。若血气不 足,则不能润悦于发,故发黄也。”
第五页,共27页。
《小儿药证直诀·龟胸龟背》
“肺热胀满,攻于胸膈,即成龟胸,又乳母多五辛亦 成。儿生下客风人脊,逐于骨髓,即成龟背。”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预防调护】
一、预防:
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小儿体质。并积极防 治慢性病。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增添辅食。多食含维生素D及 钙磷较丰富的食物。
每天服维生素D400TU预防。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二、护理:
患儿不要久坐、久站,防止发生骨骼变形。不系 裤带,穿背带裤,防止肋骨外翻。
帮助患儿作俯卧抬头动作,每天2-3次,防止鸡 胸形成。
直接照射阳光,同时注意防止受凉。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小结
1、了解佝偻病概念,发病情况和研究进展。 2、熟悉本病病因和病机。 3、掌握临床特征、诊断依据与辨证论治。 重点:运用健脾补肾法进行分证论治。 难点:佝偻病特殊体征的掌握及鉴别诊断。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疗常规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

【诊断要点】(一)病史有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光照不足;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严重的肝肾损害及胃肠病史;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等药史。

(二)临床表现(1)初期(早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的小婴儿。

常有神经兴奋性增高等非特异性表现如易激惹、烦躁、夜啼、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等。

查体可见枕秃,此期无骨骼病变。

血生化改变轻微,血钙、磷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2)活动期(激期)常见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

有明显的上述神经精神症状,同时有典型的骨骼改变体征。

X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呈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加宽。

血钙、磷均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3)恢复期以上任何期经处理后,症状改善,体征逐渐减轻、恢复。

X线片原先的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加深。

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

无临床症状,X线及血生化正常,仅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三)血清学检查血清25-(OH)D3在早期明显降低为可靠的诊断标准。

其正常值为25-125nmol/L(10-50ng/ml),当<8ng/ml即为维生素D缺乏症。

【处理要点】1.适当日照,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

2.维生素D治疗。

(1)初期治疗每日口服维生素D1000-2000IU。

如有低钙症状可静脉或口服补钙。

(2)激期治疗中度每日口服维生素D3000-4000IU,重度每日5000-6000IU,极重度的可加大用量,但不超过每日10000IU。

如选用1,25-(OH)2D3(活性D),剂量按每日0.5-2μg/d口服。

(3)恢复期治疗同初期。

小儿佝偻病科普知识

小儿佝偻病科普知识

小儿佝偻病科普知识嘿,大家知道吗?有一种病叫小儿佝偻病,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啊!咱先来说说这佝偻病是咋回事儿。

你想想啊,就好比咱盖房子,那钙啊就像是砖头,没有足够的砖头,这房子能盖得结实吗?小儿佝偻病就是因为孩子身体里缺钙啦,导致骨头发育不好。

好多家长可能都没太在意这个问题。

咱可别小瞧了它呀!这要是没注意,孩子以后可能长不高,腿型也不好看,那多影响形象啊!而且啊,孩子还容易没力气,容易累,这对他们玩耍、学习能没影响吗?那怎么知道孩子有没有得佝偻病呢?咱可以观察观察。

要是孩子晚上睡觉总不踏实,容易惊醒,还爱出汗,那可得留点心了。

还有啊,看看孩子的脑袋,有没有那种方方的感觉,囟门闭合得是不是太晚啦。

再看看肋骨,有没有往外凸啊。

那怎么预防小儿佝偻病呢?这可得好好说说。

首先呢,得让孩子多晒太阳。

太阳多好啊,免费的“营养剂”呢!晒太阳可以让身体自己合成维生素D,这维生素 D 可是帮助钙吸收的好帮手呢。

可别老是把孩子捂在家里,得带出去晒晒。

然后呢,就是饮食啦。

给孩子多吃点含钙丰富的食物,像牛奶啊、豆制品啊、鱼虾啊之类的。

别光给孩子吃那些没营养的零食,那可不行!要是发现孩子真得了佝偻病,那也别慌。

赶紧带孩子去看医生呀!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咱做家长的可得细心点,别等问题严重了才发现。

孩子可是咱的心头肉啊,他们的健康那是最重要的。

想想看,要是孩子因为这个佝偻病遭罪,咱心里能好受吗?所以啊,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该晒太阳晒太阳,该好好吃饭就好好吃饭。

别觉得这是小事儿就不在意,等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啦!这小儿佝偻病可不是闹着玩的,咱得重视起来,让咱的孩子都能健健康康地长大,长成高高壮壮的大小伙子、漂漂亮亮的大姑娘!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儿科佝偻病PPT课件

儿科佝偻病PPT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2019/4/4
(二)活动期(激期) 1、骨骼系统改变 (1)头部 ①颅骨软化 ③前囟闭合延迟 ②方颅 ④出牙延迟 (2)胸部 ①佝偻病串珠 ③鸡胸 ②郝氏沟 ④漏斗胸
(3)四肢 ①腕、踝畸形 佝偻病手、足镯 ②下肢畸形 膝内翻(O形腿) 膝外翻(X形腿) (4)脊柱畸形 脊柱后突或侧弯。 (5)骨盆 扁平骨盆。
八、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1、智力明显低下 2、特殊面容 3、身材矮小 4、血生化检验:血Ca、P、AKP均 正常;血T4↓,TSH↑。 5、骨骼X线检查:骨龄落后,骨化 中心出现迟延。骨骼钙化正常。
(二)软骨营养不良 1、病儿外貌给人印象是“成人的躯 干、小孩的四肢” 。 2、手指短粗,五指平齐。 3、特殊姿式。 4、智力正常。 5、血生化检验:血Ca、P正常。 6、骨骼X线检查:长骨短粗弯曲, 干骺端变宽,呈“喇叭口”状,但轮廓 光整。
四、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然后,→血中Ca×P↓(钙磷乘 积为每分升血清中钙磷mg数相乘值、 正常值>40)→骨样组织因钙化过程 发生障碍而局部堆积、成骨细胞代偿 增生、碱性磷酸酶(AKP)分泌↑→ 一系列佝偻病临床症状、体征、血生 化改变。
维生素D缺乏 肠道吸收钙、磷减少 血钙降低 甲状旁腺 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 低血磷 PTH分泌增加 破骨细胞作用加强 PTH分泌不足 血钙不能恢复正常
逐渐恢复正常
恢复正常
(四)后遗症期 1、多见于>2岁的儿童。 2、无任何临床症状。 3、血生化检验、骨骼X线检查正常。 4、遗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七、诊断 diagnosis (一)依据: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血生化检验、骨骼X线检查则可诊断。

儿科佝偻病

儿科佝偻病

长发育的需要。可通过增加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来实现。
03
合理饮食
患儿的饮食应全面、均衡,包含各种必需的营养素,以促进身体的整体
康复。
运动锻炼在康复中应用建议
鼓励户外活动
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加日晒时间,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同时 也有助于增强患儿的体质和免疫力。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为其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如游泳、 慢跑、瑜伽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临床表现及分型
初期症状
多汗、易惊、夜啼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
骨骼改变
方颅、鸡胸、漏斗胸、肋缘外翻、O型腿或X型腿 等。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活动期、恢复期 和后遗症期。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查和 X线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需与软骨营养不良、黏多糖病等其他 导致骨骼发育异常的疾病进行鉴别。 同时,还需注意与婴儿生理性弯曲、 正常变异等相区分。
维生素D缺乏导致佝偻病机制
钙磷代谢障碍
维生素D缺乏时,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减少,导致血钙、磷水平降低。为维持 血钙水平,机体会动员骨钙释放入血,长期如此则导致骨质疏松和佝偻病。
成骨细胞功能障碍
维生素D缺乏还会影响成骨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其不能有效地将钙和磷沉积在骨 骼中,进一步加剧骨质疏松和佝偻病的发展。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解读
1 2
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测定
用于评估钙磷代谢情况,辅助诊断佝偻病。
25-(OH)D3水平检测
直接反映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是诊断佝偻 病的重要依据。
3
甲状旁腺激素测定

病例分析——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病例分析——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三章病例分析——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概念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

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

维生素D的来源及代谢1,25-(OH)2D3的生理功能病因(1)日照不足(2)维生素D摄入不足(3)生长过速(4)疾病因素(5)药物影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本病最常见于3个月至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及神经兴奋性改变。

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不同。

佝偻病在临床上分期如下:(1)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

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激惹、烦闹、睡眠不安、夜间啼哭,汗多且与室温无关,可出现枕秃。

骨骼改变不明显,血清25-(OH)D3下降,血清PTH升高。

此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激期。

(2)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1)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最早出现的体征,主要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也称“乒乓头”。

8~9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出现方颅。

也可以表现为前囟闭合延迟,或乳牙萌出延迟。

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可表现为肋骨串珠、鸡胸及漏斗胸、肋膈沟。

四肢:6个月以上患儿可有佝偻病手、足镯。

下肢畸形见于能站立或行走的1岁左右的患儿,形成严重膝内翻(“0”型)或膝外翻(“X”型腿)。

此外,可有脊柱后凸畸形,严重者甚至骨盆畸形等。

2)肌肉改变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肌张力低下、腹部膨隆呈蛙腹。

3)其他重症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条件反射形成慢;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和贫血。

4)血生化及骨X线改变部位名称好发年龄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出牙迟3~6月8~9月迟于1.5岁1岁出牙,2.5岁仍未出齐胸部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1岁左右四肢手镯、脚镯O形腿或X形腿>6个月>1岁脊柱后突侧突学坐后骨盆扁平(3)恢复期经足量维生素D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佝偻病的教育处方据专家佝偻病是3岁以下儿童或婴儿常患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微少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

严重的可以引发骨骼畸形。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佝偻病的病因。

一、佝偻病的病因: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2。

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钙、磷从尿中排出,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

佝偻病的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线不足,又因冬季寒冷户外活动较少,故易发生佝偻病;另一个原因是小儿喂养不当,食物中钙、磷含量较少,或比例不当,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

另外,单纯用谷类食物喂养时。

因其中含有大量植酸,容易与小肠中钙、磷结合成为不溶解的植酸钙,而影响钙、磷吸收。

此外,生长过快、早产、双胞胎也易发生佝偻病;慢性腹泻、肝胆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及代谢;长期应用苯妥英钠、鲁米那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 的分解和代谢,均可引起佝偻病上述对佝偻病的病因内容的介绍,提醒家长:每天带患儿到户外活动。

另外,应注意衣服宽松,不要让小儿过早、过久地坐与立,但可训练其俯卧、抬头、展胸与爬行等动作。

佝偻病是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像佝偻病那样如此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关注。

那么好新生儿佝偻病如何防治呢?二、新生儿佝偻病如何防治?新生儿佝偻病的防治及膳食调理在胎龄3个月时,胎儿的骨骼系统开始发育并形成乳齿,此阶段需要维生素D。

妊娠末期胎儿迅速增长,需要更多维生素D。

因此,孕妇自妊娠开始就应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妊娠中期及晚期的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每日400国际单位。

胎儿出生后应尽早(生后半小时内)开奶,吸吮乳房愈频繁,乳汁分泌愈多。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虽低,但比牛奶高,其中的钙磷比例(约2∶1)利于婴儿吸收。

但从绝对量看,母乳中维生素D和钙的含量并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充以使其得到满足。

夏秋季出生的新生儿在生后第三周就可以开始户外活动了,为保护婴儿免于着凉,可在不直接曝晒太阳的情况下让婴儿露出小脸和双手,每次5~10分钟。

待婴儿满月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后,可适当延长其在户外的时间,通常每隔3~5天延长五六分钟,直到每次半小时,每日两次。

对较大婴儿来说,夏季在户外停留时,一般可戴小帽以保护头部不直接曝晒于日光下,而身体其他部位可分别依据气温情况完全曝晒于日光下。

这样直接晒太阳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每次5~10分钟,待婴儿适应后,逐渐延长至半小时左右。

月龄较小的婴儿也可以在树荫、屋檐下或开窗的室内间接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

蛋黄、奶油、肝类、谷类及蔬菜中虽然含有维生素D,但含量低,不能满足小儿需要。

但若能及时添加辅食使小儿养成进食习惯,则既能补充日光照射的不足,又有利于减少小儿的药物服用量。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新生儿佝偻病的防治方法的介绍,希望家长们要注意预防!佝偻病是婴儿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很多家长朋友非常头疼。

佝偻病是3岁以下儿童常患的一种疾病。

那么,您对佝偻病的临床表现了解吗?下面我们就请相关专家来介绍一下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三、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多见于3月一2岁小儿.主要表现为正处于生长中的骨骼的病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的改变。

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常在维生素D缺乏后数月出现,患有骨软化症孕妇的母乳喂养儿可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佝楼病症状。

重症佝偻病患儿还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碍,并可影响智能发育和免疫功能。

在临床上可分期如下:(一)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恼、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出现枕秃等。

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此期常无骨胳病变,X线骨片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二)激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如不经治疗,症状会继续加重,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失常和典型的骨骼改变。

<6月的佝偻病婴儿以颅骨改变为主,颅骨薄、前卤边缘较软,检查者用指尖轻轻压迫枕骨或顶骨的后部,可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6月龄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化逐渐消失、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至7-8个月时变成“方盒样’头型即方头,严重时呈鞍状或十字状颅形,头围也较正常增大。

(三)恢复期患儿经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会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l-2月降至正常水平;骨骺X线影象在治疗2-3周后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

(四)后遗症期婴幼儿期重症佝偻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多见于>2岁的儿童。

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其骨骺干骺端活动性病变不复存在。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也比较容易被忽视,小孩平时的饮食健康很重要,如果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协调就会引起佝偻病。

那么佝偻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四、佝偻病的早期症状烦躁不安、夜惊,夜哭、爱出汗(与季节无关),这些都是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由于头上汗较多,刺激头皮发痒,小儿睡在枕头上摩擦,于是造成头部半圈秃发,形成枕秃。

病情若继续发展,就会出现骨骼改变,如:前囱门闭合晚(正常在:一岁半以内闭合),出牙晚(正常4~10个月出牙),头呈方形,肋骨下缘外翻,严重的形成鸡胸、罗圈腿或“X”形腿等。

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仅有腿部疼痛等的表现。

我们知道,人体所需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另一个是从食物或药物中得到维生素D。

在婴儿喂养时期,虽然有些家长也注意给孩子补充了很多钙,但忽略了补足维生素D,结果造成钙质不能被吸收,这样就会引起仍佝偻病。

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吸收,牛奶中的钙磷含量虽多,但比例不合适,故吸收就差,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佝偻病发病率要高于母乳喂养的婴儿。

引起该病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婴幼儿户外活动少,尤其是在冬季,摄取紫外线不足,影响了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所以容易患佝偻病。

介于佝偻病所形成的骨骼变形,一旦形成就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佝偻病的预防必须做好,一定要有先知先觉,避免孩子发生骨骼变形。

预防佝偻病要从胎儿期就开始,1岁以内的婴儿是预防的重点对象。

具体的常规预防如下:胎儿期1. 孕妇要多晒太阳和多户外活动2. 孕妇要多喝牛奶3. 孕妇在孕期的5个月以后,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钙(500毫克左右,相当于金箍棒成人钙片6粒左右)4. 于妊娠中、晚期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

但是很多妇产科医生认为维生素D对胎儿的安全性还不是很确定,所以很少给孕妇开维生素D。

虽然这些内容对各位妈妈已经没有价值了,但是,您可以向您身边的朋友宣传。

婴儿期(一岁以内)这个时期是重点1. 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第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最有效。

2. 从满月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方案》的建议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

鱼肝油要每天吃,一直坚持到1岁半左右。

3. 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妈妈要补充适量的钙剂、鱼肝油和多晒太阳,每天喝奶粉。

4. 6个月以后要每天补充适量的钙剂。

5. 多喝奶。

晒太阳和户外活动是有一定区别的。

户外活动不一定等于晒太阳。

晒太阳是指人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

而且,每天照射的时间0.5~1小时。

冬天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部位为脸、小手和小脚、屁股等。

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把握照射的时间和方式。

鱼肝油务必保证每天一粒,如果今天忘了,第二天就要吃两粒了,这样才能确保每天一粒。

鱼肝油和晒太阳要互相结合和互补。

例如如果很长时间阴天,晒不到太阳,那么,每周可以吃9粒鱼肝油。

大家一点要相信一点,按照以上这个剂量来补充维生素D,是绝对不会出现中毒的,这一点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注意,我强调的是绝对不会。

补钙的量6~12个月:每天100毫克12~24个月:每天150~200毫克2岁以后:每天250毫克建议的奶量4个月以内:全部吃奶4~6个月:每天1~2次辅食,其他吃奶6~8个月:600~800毫升9~12个月:800毫升以上1岁以上:600毫升左右2岁以上:500毫升左右幼儿期(1~3岁)1. 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第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最有效。

2. 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1岁~1岁半,每天一粒鱼肝油,《方案》的建议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

1岁半以后,如果经常晒不到太阳,也要经常补充鱼肝油,可以每周3~5粒鱼肝油。

3. 要每天补充适量的钙剂。

4. 多喝奶。

(每天500~600毫升)如何科学专业的诊断宝宝是否患有佝偻病?这一点也是很对家长感兴趣的东西。

首先要强调的是,诊断佝偻病不能单凭某一方面,一定要综合分析这就包括是否有缺钙的易感因素、是否有缺钙表现、是否有骨骼的变形、还要结合生化检查的结果。

一. 预防胎儿期孕妇和胎儿对维生素D、钙、磷的需要日益增加,孕妇应该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食用营养丰富的物质,患有低钙血症及骨软化症者应该积极治疗。

对孕妇缺少日光照射者、食欲低下者、体弱多病者或妊娠后期在冬季者,应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于妊娠中、晚期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或者每月5~10万IU,一次或分次口服;或者只投一次,15~20万IU,同时口服钙剂。

婴儿期既然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对小儿发育有很大影响,而该病又源于各种因素所致的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的一系列病变,所以佝偻病可以预防。

人体皮肤中有7一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变成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也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所以佝偻病的预防就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即日光浴、补充维生素D。

婴儿应尽早接触阳光,只要户外气温在18度以上,风不太大时就抱婴儿到户外晒太阳,但要避免眼睛直晒,春、夏、秋、冬都应坚持户外活动,每次时间可由短时间逐步延长到20~30分钟。

不要久居室内。

另外母乳中维生素的含量约4~6IU/dl,与牛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所以不管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应在小儿出生后1个月左右开始给予维生素D预防,400Iu/日(即每日400国际单位)。

早产儿应提早2周给予维生素D,量也需在前3个月加倍即每日800国际单位。

3个月后改为每日400国际单位,一般在2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不易发生佝偻病,也无须再补充维生素D进行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