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现代释义

合集下载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并能够准确地翻译它们,对于读懂文言文、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其翻译。

“爱”,本义是喜爱、喜欢。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里的“爱”就是喜爱的意思。

“安”,有安定、安全、安稳等意思。

“风雨不动安如山”中的“安”表示安稳。

“被”,可表示覆盖、遭受等。

“被发行吟泽畔”里的“被”是披散的意思;“忠而被谤”中的“被”则是遭受。

“倍”,有加倍、背叛的意思。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是背叛。

“本”,指草木的根、根本、基础。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的“本”就是根本。

“鄙”,有边疆、粗俗、轻视等含义。

“蜀之鄙有二僧”里是边疆的意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则表示粗俗。

“兵”,常见意思为兵器、军队、战争。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中的“兵”指兵器。

“病”,可以是生病、毛病、困苦不堪。

“君之病在肌肤”是生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里是毛病。

“察”,有观察、清楚、考察等意。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的“察”是观察。

“朝”,读“zhāo”时有早晨的意思;读“cháo”时表示朝廷、朝见、朝代等。

“朝服衣冠”是早晨,“能谤讥于市朝”是朝廷。

“曾”,读“céng”时表示曾经;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也有增加的意思。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里的“曾”是连……都……的意思。

“乘”,有乘车、趁着、四的代称等含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是乘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是趁着。

“诚”,有真心、确实、果真等意思。

“帝感其诚”是真心;“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确实。

“除”,有台阶、任命、清除等意思。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是台阶;“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是任命。

“辞”,有言辞、辞别、推辞等含义。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推辞。

“从”,有跟随、听从、参与等意。

150个文言实词解释

150个文言实词解释

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目录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 10、察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1、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高中文言文100个重要实词相关翻译

高中文言文100个重要实词相关翻译

高中文言文100个重要实词的相关翻译1.安:1. 怎么,哪里2. 安稳,安定3. 作使动,使……安定2.谤:1.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2. 毁谤3.病:1. 疾病 2. 苦,困难 3. 作使动,使……困苦4. 担心,忧虑4.朝:1. 朝廷 2. 早晨 3. 作使动,使……朝见5.次:1. 编次,陈列 2. 次序,等第 3. 停留,停留的处所6.从:1. 跟从,跟随 2. 学习,向……学习7.发:1. 发出,发射 2. 开放,散开 3. 发扬,传出8.非:1. 非难,责怪 2. 不,不是9.给:1. 使对方得到或补充使不足的部分 2. 足够,充足10.故:1. 事故,变故 2. 缘故,原因 3. 所以,因此11.高:1. 高亢,高尚 2. 高超,高明 3. 高贵12.顾:1. 顾念,顾及 2. 回头看 3. 但,只是13.故:1. 旧的,原来的 2. 所以,因此 3. 事故,变故14.恨:1. 遗憾,不满意 2. 怨恨,责怪15.或:1. 或者,或许 2. 有人,有的16.疾:1. 疾病 2. 痛恨,憎恨 3. 急速,猛烈17.加:1. 增加,添加 2. 超过,胜过18.假:1. 借,借助 2. 假扮,假装19.间:1. 中间,内部 2. 间隔,距离 3. 秘密,暗中20.进:1. 前进,上前 2. 推荐,举荐21.就:1. 靠近,趋向 2. 完成,达到22.举:1. 举起,抬起 2. 推荐,选拔 3. 攻克,占领23.绝:1. 断绝,隔绝 2. 完全,极尽 3. 高超,绝妙24.仅:1. 仅仅,只是 2. 几乎,差不多25.空:1. 天空,空中 2. 空洞,空虚 3. 白白地,徒劳地26.苦:1. 苦难,困苦 2. 劳苦,辛苦 3. 愁苦,苦恼27.乐:1. 音乐,乐曲 2. 安乐,快乐 3. 乐于,喜欢28.类:1. 类别,种类 2. 类似,像 3. 道理,规律29.利:1. 有利的,有益的 2. 锐利,锋利 3. 利润,利益30.良:1. 善良,美好 2. 很,甚 3. 确实,果然31.略:1. 大略,概要 2. 略微,稍微 3. 粗略,简略32.莫:1. 没有谁,没有什么 2. 莫不是,莫非是33.明:1. 明亮,光明 2. 明白,清楚 3. 明智,明理34.乃:1. 是,就是 2. 于是,就 3. 才,竟然35.若:1. 你,你们 2. 如果,假如 3. 比得上,及36.善:1. 好,优秀 2. 友好,亲善 3. 应答之词,表同意37.少:1. 稍微,略微 2. 年轻,年轻时 3. 不多,少有38.涉:1. 步行过水 2. 牵涉,关系到 3. 经历,接触39.施:1. 施展,运用 2. 施加,给予 3. 蔓延,扩展40.食:1. 吃,食用 2. 食物,粮食 3. 通“饲”,喂养41.使:1. 出使,派遣 2. 使唤,驱使 3. 致使,让42.素:1. 白色的,纯洁的 2. 素来,向来 3. 空,平素43.亡:1. 灭亡,消亡 2. 丢失,遗失 3. 逃亡,流亡44.细:1. 细微,微小 2. 详细,详尽 3. 声音小,音量微45.悉:1. 知道,了解 2. 全部,都 3. 详尽,详尽无遗46.相:1. 互相,彼此 2.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3. 相貌,外貌47.信:1. 信用,信任 2. 相信,信仰 3. 书信,信件48.行:1. 行走,移动 2. 行程,旅途 3. 品行,德行49.习:1. 学习,研究 2. 熟悉,熟习 3. 习以为常,习惯50.修:1. 长,高 2. 研究,学习 3. 修建,整治51.言:1. 言语,言论 2. 说,讲述 3. 表达,表现52.迁:1. 迁移,调动 2. 变化,改变 3. 升官,提升53.请:1. 请安,问好 2. 请求,邀请 3. 陈述,讲解54.穷:1. 困窘,贫困 2. 穷尽,完结 3. 深究,追究到底55.奇:1. 奇特,罕见 2. 零数,余数 3. 策略,计谋56.取:1. 取得,获得 2. 选择,选取 3. 攻取,攻占57.去:1. 离开,离去 2. 过去的,已过去的 3. 除去,去掉58.劝:1. 勉励,鼓励 2. 劝说,劝告 3. 劝解,劝和59.却:1. 退却,后退 2. 拒绝,推却 3. 去掉,除去60.让:1. 让步,退让 2. 责备,责怪 3. 礼让,谦让61.为:1. 做,作为 2. 为之,给以 3. 是,算是62.谓:1. 说,告诉 2. 称呼,称作 3. 算是,可谓63.闻:1. 听说,听到 2. 名声,声誉 3. 嗅,嗅到64.兴:1. 兴办,创立 2. 兴起,盛行 3. 高兴,兴奋65.寻:1. 寻找,寻求 2. 随即,不久 3. 通“伸”,伸展、伸张66.许:1. 许诺,答应 2. 或许,可能 3. 许可,同意67.言:1. 言语,言论 2. 说,讲述 3. 表达,表现68.业:1. 事业,功业 2. 职业,行业 3. 学习,学业69.用:1. 使用,运用 2. 因此,因为这样70.欲:1. 想要,希望 2. 欲望,愿望 3. 将要,快要71.缘:1. 因缘,缘分 2. 沿着,顺从 3. 边,边缘72.远:1. 远大,长远 2. 高远,深远 3. 距离遥远73.引:1. 引申,延伸 2. 引导,带领 3. 援引,引用74.与:1. 与其,和 2. 给与,给予 3. 和,同75.益:1. 利益,好处 2. 增加,增添 3. 更加,愈加76.易:1. 容易,不费力 2. 改变,更改 3. 交易,买卖77.诣:1. 前往,到 2. 拜访,访问 3. 造诣,达到78.直:1. 一直,笔直 2. 直接,坦率 3. 价值,价格79.知:1. 知道,了解 2. 知觉,感觉 3. 认识,识别80.治:1. 治理,管理 2. 医治,治疗 3. 整治,整修81.重:1. 重叠,重复 2. 重要,重要 3. 敬重,尊重82.畜:1. 畜养,饲养 2. 积蓄,储存 3. 容纳,装载83.辞:1. 辞别,告别 2. 推辞,拒绝 3. 词句,言辞84.故:1. 事故,变故 2. 旧,旧的 3. 所以,因此85.固:1. 坚固,稳固 2. 顽固,固执 3. 本,原来86.给:1. 给予,赐给 2. 足够,充足 3. 供给,供应87.行:1. 行走,行走 2. 路程,行程 3. 行为,品行88.或:1. 或者,或许 2. 有人,有的 3. 无,没有89.加:1. 加多,增加 2. 更加,格外 3. 胜过,超过90.间:1. 中间,内部 2. 间隔,距离 3. 秘密,私下91.尽:1. 尽力,竭尽 2. 尽头,终点 3. 详尽,详尽无遗92.就:1. 完成,实现 2. 就职,就任 3. 靠近,趋向93.举:1. 举起,抬起 2. 推荐,选拔 3. 全,全部94.绝:1. 断绝,隔绝 2. 完全,极尽 3. 高超,绝妙95.仅:1. 仅仅,只是 2. 几乎,差不多96.莫:1. 没有谁,没有什么 2. 莫不是,莫非是97.明:1. 明亮,光明 2. 明白,清楚98.乃:1. 是,就是 2. 于是,就99.若:1. 你,你们 2. 如果,假如100.善:1. 好,优秀 2. 友好,亲善。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文言文字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汉语中,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字词依然保留着它们独特的含义和韵味。

本文将解析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的意思,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一、人物篇1. 君子:指道德高尚、有修养的人。

2. 知己:指彼此心灵相通、互相理解的朋友。

3. 才子:指有才华且卓越的人。

4. 美人:指美丽的女子。

5. 贤妻:指德才兼备、善于持家的妻子。

二、情感篇1. 悲愤:指极度悲伤与愤怒。

2. 忠诚:指对国家、组织或个人忠实不渝。

3. 深情厚意:形容感情深厚、真挚。

4. 痛心疾首:形容极为痛心和悲愤。

5. 心痛欲绝:形容内心极度痛苦和悲伤。

三、道德篇1. 敦厚:指为人正直、诚实可靠。

2. 谦恭:指态度谦虚、恭敬有礼。

3. 忍让:指能忍耐并主动退让,不计较个人利益。

4. 偷安:指敷衍塞责,消极应对问题。

5. 高尚:形容道德品质崇高纯粹。

四、学术篇1. 古文:指古代的文学作品或文体。

2. 典籍:指经典的书籍或典章法规。

3. 斯文:指有学问有修养、有文化的人。

4. 文雅:形容言行举止高雅文洁。

5. 学富五车:形容学识极其丰富。

五、美食篇1. 美味佳肴:指美味的食物。

2. 珍馐:指珍稀美味的食品。

3. 菁英大餐:指高质量的、精心制作的饭菜。

4. 敖包大餐:指盛宴、非常丰盛的酒席。

5. 酒肴风味:指酒席的各种菜肴。

六、自然篇1. 高山流水:指险峻的山势和奔流的江水。

2. 明月清风:指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微风。

3. 翠竹清泉:指绿油油的竹子和清澈的泉水。

4. 松鹤延年:指长寿和健康。

5. 岁寒三友:指梅花、松树和竹子。

七、艺术篇1. 诗画:指文学和绘画艺术。

2. 曲艺:指以曲调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3. 典雅:形容高尚雅致的艺术。

4. 传世之作:指被后代广泛传承的优秀艺术作品。

5. 泼墨山水:指以泼墨技法描绘的山水画。

八、政治篇1. 君权:指君主的权力。

文言文常见实词_及翻译

文言文常见实词_及翻译

1. 仁(rén):仁爱、仁德。

例句:孔子曰:“仁者爱人。

”(孔子说:“有仁德的人爱人。

”)2. 义(yì):道义、正义。

例句:孟子曰:“义之所在,天下共由之。

”(孟子说:“道义所在,天下人都会遵循。

”)3. 礼(lǐ):礼节、礼仪。

例句:周公制礼作乐,以正天下。

(周公制定礼乐,用以端正天下。

)4. 智(zhì):智慧、聪明。

例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

)5. 信(xìn):诚信、信任。

例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可取之处。

)6. 恕(shù):宽恕、原谅。

例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7. 善(shàn):善良、善行。

例句:善者不欺,恶者不惧。

(善良的人不欺骗,恶人不敢欺负。

)8. 恶(è):邪恶、恶劣。

例句:善者不恶,恶者不恶。

(善良的人不厌恶,恶人也不厌恶。

)9. 知(zhī):知道、知晓。

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10. 欲(yù):欲望、愿望。

例句:君子之欲,仁而已矣。

(君子的欲望,只有仁德。

)11. 求(qiú):追求、寻求。

例句:求仁得仁,求义得义。

(追求仁德,得到仁德;追求正义,得到正义。

)12. 乐(lè):快乐、欢乐。

例句:乐亦在其中矣。

(快乐也就在其中了。

)13. 忧(yōu):忧虑、忧伤。

例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可以使自身毁灭。

)14. 贞(zhēn):忠诚、坚贞。

例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我的忠诚就像那指南针,不到南方就不肯停息。

)15. 忠(zhōn g):忠诚、忠心。

例句:臣子之事君,忠心耿耿。

(臣子侍奉君主,忠心耿耿。

)以上仅为文言文中常见实词的一部分,实际上,文言文的词汇非常丰富,包括许多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一、英雄气概1、义勇:勇于抗击(valor)2、冒天下之大不韪:勇于接受挑战(boldness)3、大丈夫:有男子气概的人(manliness)4、彪形大汉:体格魁梧的男子(stalwart man)二、正义正直5、正义:正当的行为(righteousness)6、公平:公正公正的(fairness)7、审慎:谨慎小心(prudence)8、笃实:严明正直(integrity)三、忠贞不渝9、忠义:坚定正大(loyalty)10、节操:讲求气节(decorum)11、操守:节慎自守(probity)12、贞节:忠诚不变(fidelity)四、明达睿智13、明达:思想敏锐(perspicacity)14、睿智:智慧能力(sagacity)15、英明:聪明才智(cleverness)16、聪慧:极多的智慧(wisdom)五、勤劳勇敢17、忠劳:忠实勤劳(faithfulness)18、勤奋:孜孜不倦(industriousness)19、勇敢:不怕危险(courage)20、刚烈:强烈征服(fierceness)六、精诚忠心21、博爱:不分种族、宗教、国籍 bo与爱(universal love)22、忠心:无比忠诚(devotion)23、忠厚:本着诚心厚意(graciousness)24、忠诚:一贯保守诺言(loyalty)七、礼貌端庄25、风度:品行无双(composure)26、礼仪:相互尊重、有敬意(etiquette)27、仁慈:仁慈善良(benevolence)28、礼貌:礼貌待人(politeness)八、非凡慷慨29、慷慨:不吝惜(generosity)30、慈悲:慈悲为怀(compassion)31、热忱:激昂的热情(ardor)32、忠良:正直正义(uprightness)九、最为高贵33、高贵:贵重的(precious)34、高尚:崇高的(exalted)35、庄重:威仪古雅(dignified)36、雅量:安宁、端庄(elegance)十、维护庄重37、敬畏:持重(reverence)38、恭敬:虔诚服从(veneration)39、端庄:庄重适古(dignity)40、信守:信守承诺(keeping faith)十一、朴实无华41、朴实:没有花俏的(plain)42、实质:符合客观事实(substantive)43、实惠:有实际价值(pragmatism)44、谦恭:谦逊小心(humility)十二、忠孝护国45、忠诚:不离不弃(loyalty)46、孝顺:孝顺老人(filial piety)47、顾家:关爱家庭(family care)48、维国:维护国家(country safeguard) 十三、团结友爱49、团结:集体凝聚(unity)50、勤奋:勤恳努力(diligence)51、友爱:友谊爱情(affection)52、和睦:和谐友好(harmony)十四、善良貌美53、温柔:软言有德(tenderness)54、亲切:行为友善(kindliness)55、容光:容貌美丽(beauty)56、和蔼:和睦友善(amiability)十五、坚强毅力57、诚实:实事求是(honesty)58、坚强:坚如磐石(strength)59、毅力:坚持不懈(perseverance)60、果断:坚决果断(determination)十六、勇毅侠义61、侠义:坚持正义(justice)62、勇敢:无畏危险(bravery)63、毅力:不屈不挠(tenacity)64、英勇:英姿焕发(heroism)十七、机敏抗争65、机敏:灵敏敏捷(nimbleness)66、思维:能够思考(intellect)67、斗志:不服输的态度(fighting spirit)68、抗争:抗拒压力(resisting)十八、渊博精深69、敏锐:能够瞬间变化(acumen)70、精通:深谙内情(lore)71、渊博:非常深厚(erudition)72、冷静:冷静处事(calmness)十九、翻译文言73、谦逊:不骄不躁(modesty)74、宽仁:无私大度(magnanimity)75、仁慈:以仁心待人(benevolence)76、谅解:宽容理解( tolerance)二十、履行诺言77、成就:完成使命(accomplishment)78、诺言:保持诺言(promise)79、履行:完成任务(undertaking)80、宣誓:发出誓言(vow)介绍120个文言实词及其翻译一、英雄气概英雄气概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护他人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精神状态,他可以用他的愤怒和胜利来解决问题,可以展示他的勇敢,义勇,大丈夫,以及彪形大汉,让自己更加英勇和勇敢。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现代释义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现代释义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现代释义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文言文已经不再是我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学习文言文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常用实词,这些实词在古代汉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文言文中的150个常用实词以及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释义。

一、时间与空间1. 昔:从前,以前在《史记·刘敬叔孙通传》中,“昔者,致孝以事亲也。

”意为“以前的时候,通过尽孝道来侍奉亲人”。

2. 今:现在在《左传·哀公十二年》中,“今王不王。

”意为“现在的国王不称职”。

3. 古:古代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故自古圣贤皆显而世传之。

”意为“所以,自古以来,圣人和贤人的事迹都为人们所称颂和传述”。

4. 天地:宇宙在《庄子·天运》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意为“宇宙间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它们不会说话”。

5. 先后:顺序在《左传·昭公十三年》中,“乃更形立宪,君臣父子之义,无得失于先后。

”意为“于是,更加明确了各种先后次序的规定,君臣、父子之间的义务要求不能颠倒顺序”。

...总结:通过对文言文中150个常用实词的现代释义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实词在古代汉语中的丰富含义以及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延续和演变。

了解这些实词的释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能更好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对文言文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对古代汉语文化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及译文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及译文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文言文里实词的翻译

文言文里实词的翻译

一、名词1. 子:儿子、孩子、弟子等。

例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2. 女:女子、女性等。

例如:“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诫》)翻译:女子如果没有才干,那么她所具有的美德就是最重要的。

3. 国:国家、国度等。

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史·文苑传》)翻译:国家的兴衰,每个人都有责任。

4. 书:书籍、文书等。

例如:“书中自有黄金屋。

”(《增广贤文》)翻译:书籍中蕴藏着无尽的财富。

二、动词1. 为:做、行、是等。

例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翻译: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

2. 走:行走、走路等。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述而》)翻译: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3. 读:阅读、读书等。

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增广贤文》)翻译:读书读到万卷,下笔写作时就像有神灵相助一样。

4. 吃:吃、喝等。

例如:“民以食为天。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翻译:百姓把食物看作是上天赐予的。

三、形容词1. 善:好、优秀等。

例如:“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论语·阳货》)翻译:善良的人不会主动来找麻烦,来找麻烦的人一定不是善良的人。

2. 美丽:美丽、好看等。

例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翻译:那美丽的女子,是君子们喜欢追求的对象。

3. 贤:有才德、聪明等。

例如:“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

”(《礼记·中庸》)翻译:有才德的人居于上位,无才德的人居于下位。

4. 贞:坚贞、忠诚等。

例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三国演义》)翻译:忠诚的臣子不怕死,怕死的不是忠诚的臣子。

四、副词1. 然:这样、如此等。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其翻译。

1、爱动词。

喜爱,喜欢。

例如:“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动词。

爱护。

例如:“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动词。

吝惜,舍不得。

例如:“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2、安形容词。

安稳,安全。

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形容词。

安逸,舒适。

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动词。

安置,安放。

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3、被动词。

覆盖。

例如:“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动词。

遭受,遇到。

例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介词。

表示被动。

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4、倍动词。

通“背”,违背,背叛。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名词。

一倍。

例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5、本名词。

草木的根。

例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名词。

根本,基础。

例如:“为是者有本有原。

”(《原毁》)副词。

本来,原来。

例如:“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6、鄙名词。

边疆,边远的地方。

例如:“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形容词。

鄙陋,目光短浅。

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7、兵名词。

兵器,武器。

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名词。

士兵,军队。

例如:“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廉颇蔺相如列传》)8、病名词。

疾病。

例如:“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动词。

生病。

例如:“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形容词。

困苦不堪。

例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9、察动词。

文言文实词及例句翻译

文言文实词及例句翻译

例句:道可道,非常道。

译:道,即道理、法则。

此句意为:能够用言语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二、实词:仁例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仁,即仁爱、仁慈。

此句意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三、实词:义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义,即道义、正义。

此句意为: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四、实词:孝例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孝,即孝顺、孝敬。

此句意为:父母在世,不要远行,如果必须外出,要有一定的去处。

五、实词:礼例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礼,即礼仪、礼节。

此句意为:不合礼仪的事不要看,不合礼仪的事不要听,不合礼仪的事不要说,不合礼仪的事不要做。

六、实词:信例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信,即诚信、信任。

此句意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是否可行。

七、实词:智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智,即智慧、聪明。

此句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勇,即勇敢、有胆量。

此句意为: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就是大丈夫。

九、实词:节例句:节操如兰,德行如松。

译:节,即节操、品德。

此句意为:节操如兰花般纯洁,德行如松树般坚贞。

十、实词:德例句: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难矣哉!译:德,即品德、德行。

此句意为:品德浅薄却地位尊贵,智慧微小却谋略宏大,这是很难的!综上所述,文言文实词丰富多样,内涵深远。

通过对实词及例句的翻译,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言文实词解释

文言文实词解释

文言文实词解释文言文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与之相对的是虚词,即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及其解释:- 安:①怎么,哪里;②安逸,舒服。

- 备:①具备,完备;②防备,准备。

- 被:①被子;②覆盖;③遭受,遇到。

- 比:①并列,挨着;②比较,相比。

- 鄙:①边境;②鄙陋,目光短浅。

-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队,士兵。

- 病:①疾病;②疲劳,困苦。

- 薄:①迫近,靠近;②轻视,看不起。

- 策:①马鞭;②计谋,策略。

- 长:①长度;②长久,永远。

- 朝:①早晨;②朝廷。

- 诚:①确实,实在;②真诚,诚实。

- 驰:①车马快跑;②传播。

- 出:①出去,出来;②出现,显露;③拿出。

- 传:①传授,传给;②传记。

- 辞:①言辞,文辞;②告别,辞别。

- 从:①跟从,跟随;②听从,顺从。

- 达:①到达,达到;②通达,通晓。

- 当:①对着,面对;②在,正在;③应当,应该。

- 道:①道路;②道理,规律;③说,讲。

- 得:①得到,获得;②能够,可以;③得意,满足。

- 定:①安定,稳定;②决定,确定。

- 伐:①砍伐;②攻打,征伐。

- 发:①出发,启程;②打开,揭露;③抒发,表达。

- 方:①方法,办法;②才,刚刚;③正,正在。

- 负:①背,用背驮东西;②辜负,对不起。

- 赋:①赋税;②一种文体,有韵文和散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及其解释,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实词,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文本进行理解和解释。

一百个文言文实词翻译

一百个文言文实词翻译

1. 士:古代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今泛指有知识、有才能的人。

2. 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3. 君:对君主或上级的尊称。

4. 臣:对君主或上级的自称。

5. 治:治理、管理。

6. 乱:混乱、动荡。

7. 德:品德、道德。

8. 道:道理、原则。

9. 仁:仁爱、仁慈。

10. 义:正义、道义。

11. 信:诚信、守信。

12. 礼:礼节、礼仪。

13. 乐:音乐、欢乐。

14. 武:武力、战争。

15. 文:文化、文学。

16. 名:名声、名誉。

17. 利:利益、好处。

18. 禄:官职、俸禄。

19. 财:财产、财富。

20. 富:富有、富足。

21. 贫:贫穷、贫瘠。

22. 知:知道、了解。

23. 智:智慧、聪明。

25. 愚:愚昧、无知。

26. 善:善良、好处。

27. 恶:邪恶、坏处。

28. 安:安宁、安定。

29. 危:危险、不安。

30. 乐:快乐、欢乐。

31. 怒:愤怒、恼怒。

32. 哀:悲哀、悲伤。

33. 喜:高兴、喜悦。

34. 怒:愤怒、恼怒。

35. 悲:悲哀、悲伤。

36. 思:思考、思念。

37. 忆:回忆、记忆。

38. 忧:忧虑、忧愁。

39. 惊:惊讶、震惊。

40. 恐:恐惧、害怕。

41. 恨:怨恨、遗憾。

42. 欢:欢乐、愉快。

43. 喜:高兴、喜爱。

44. 爱:喜爱、爱护。

45. 恶:厌恶、憎恨。

46. 怜:怜悯、同情。

48. 恨:怨恨、遗憾。

49. 怜:怜悯、同情。

50. 忧:忧虑、忧愁。

51. 惊:惊讶、震惊。

52. 恐:恐惧、害怕。

53. 恨:怨恨、遗憾。

54. 愤:愤怒、怨恨。

55. 怨:怨恨、仇恨。

56. 恨:怨恨、遗憾。

57. 怜:怜悯、同情。

58. 忧:忧虑、忧愁。

59. 惊:惊讶、震惊。

60. 恐:恐惧、害怕。

61. 恨:怨恨、遗憾。

62. 愤:愤怒、怨恨。

63. 怨:怨恨、仇恨。

64. 恨:怨恨、遗憾。

65. 怜:怜悯、同情。

66. 忧:忧虑、忧愁。

67. 惊:惊讶、震惊。

68. 恐:恐惧、害怕。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1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1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1一、简介文言实词是指文言语言中确有实际含义的词汇,其用法准确、通俗易懂。

本文将介绍120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其现代汉语翻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二、人物篇1. 人物:贵翻译:富有、有钱例句:他家世代为官,十分贵胄。

2. 人物:仆翻译:佣人、仆人例句:他的身边常有一位忠诚的仆役。

3. 人物:官翻译:政府官员、公职人员例句:这位官员处理事务果断且公正。

4. 人物:士翻译:有文化修养的人、知识分子例句:在古代,士人都有自己的修养和学问。

5. 人物:儿翻译:孩子、子女例句:他的儿女都非常孝顺。

三、动作篇1. 动作:行翻译:走、去例句:他邀请我们一起行走在河边的小路上。

2. 动作:坐翻译:坐、坐下例句:请坐在这把椅子上休息一下。

3. 动作:立翻译:站立、竖立例句:他在高山上立定了脚步,准备攀登。

4. 动作:骑翻译:乘坐、骑例句:他骑着自行车在公园里畅快地游玩。

5. 动作:跑翻译:奔跑、快速移动例句: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向成功的方向跑去。

四、物品篇1. 物品:车翻译:车辆、汽车例句:他家有一辆豪华的轿车。

2. 物品:衣翻译:衣物、服装例句:她那身华丽的礼服在聚会上引人注目。

3. 物品:食翻译:食物、饭菜例句:这道菜的味道非常美味,令人食指大动。

4. 物品:杯翻译:杯子、杯具例句:他小心地端起了一杯热茶。

5. 物品:书翻译:书籍、著作例句:他家里摆满了各种类型的书。

五、感情篇1. 感情:爱翻译:喜爱、热爱例句:她对孩子们充满母爱。

2. 感情:怒翻译:生气、愤怒例句: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怒火中烧。

3. 感情:忧翻译:担忧、忧虑例句:他为自己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

4. 感情:喜翻译:高兴、快乐例句:他听到好消息后,喜笑颜开。

5. 感情:愿翻译:愿望、心愿例句:她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景。

六、状态篇1. 状态:病翻译:生病、有病例句:他最近一直身体不适,可能是生病了。

2. 状态:亡翻译:死亡、去世例句: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文言文常见实词及其翻译

文言文常见实词及其翻译

1. 谓(wèi):说,表示判断或说明。

例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2. 于(yú):在,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

例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我每天反省自己,对别人有欺诈吗?)3. 而(ér):表示转折、顺承、并列等关系。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4. 于(yú):比,表示比较。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色是从蓝色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蓝色还要青。

)5. 以(yǐ):用,表示手段、方法等。

例句:以德服人,非以力服人。

(用德行来使人服从,不是用武力来使人服从。

)6. 其(qí):代词,表示所指的人或事物。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7. 也(yě):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8. 于(yú):对,表示对象。

例句: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9. 于(yú):因为,表示原因。

例句:君子之学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的学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 以(yǐ):凭借,表示依据。

例句:是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11. 也(yě):句中停顿,无实际意义。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12. 于(yú):对于,表示对象。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通过以上对文言文常见实词及其翻译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有所帮助。

文言文实词翻译及例句

文言文实词翻译及例句

一、实词:君翻译:您、君主、敬称例句:君臣之间,应以礼相待。

(《论语·为政》)二、实词:行翻译:行走、行为、行动例句:孔子周游列国,行遍天下。

(《史记·孔子世家》)三、实词:仁翻译:仁爱、仁义例句: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孟子·离娄上》)四、实词:道翻译:道路、道理、方法例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五、实词:义翻译:正义、道义、义务例句:义之所在,天下共之。

(《孟子·告子下》)六、实词:礼翻译:礼仪、礼节、礼貌例句:礼之用,和为贵。

(《礼记·中庸》)七、实词:天翻译:天空、自然界、上天例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八、实词:地翻译:大地、土地、地理例句:地载神气,育万物生。

(《黄帝内经·素问》)九、实词:人翻译:人类、人伦、人物例句: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道德也。

(《荀子·性恶》)十、实词:时翻译:时间、时节、时机例句:时不可失,失不再来。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十一、实词:事翻译:事情、事务、事件例句:事在人为,成在勤。

(《荀子·劝学》)十二、实词:物翻译:事物、物品、物体例句: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尽心上》)通过以上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及例句,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实词在古汉语中的丰富含义。

在阅读文言文时,对这些实词的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古人的智慧。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

考纲规定的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1、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3、被读音一:bèi 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现代释义1、比①比,《说文》“密也”。

本义,靠得很近。

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

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

⑤法律术语,同“例”。

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①“鄙,边邑也。

”“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

(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

(庸俗,浅陋。

)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比较:鄙;敝3、兵①兵,《说文》“械也”。

军械、武器。

(本义,兵器、武器。

)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

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

战士或军队。

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

兵力(作战能力)4、病①病,《说文》“疾加也”。

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比较:病;疾5、察C①察,《说文》“复审也”。

“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

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

(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

(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

(日光下彻;穿透)7、乘①“乘,升也”。

登车、坐车。

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

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服从……④参与,例如:从政。

⑤介词:由,自。

⑥比较: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D①“当”,《说文》“田相值也”。

(井田制) ②引申: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两两相等,引申: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当”,对着;面对; ⑤处在。

引申:占着;把着。

引申:掌管,主持。

⑥阻挡,抗拒; ⑦充当;相抵消、相平衡。

⑧适应,相当;适合,得当。

10、道①本义,道路。

②规律,道理。

③引申:学说、思想。

(道理、主张)④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

(说、谈论)⑤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

(带有根本性、原则性。

) ⑥从,由。

11、得①得,获得,得到。

(找到) 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②“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

(能够)12、定①“定”,《说文》“安也”。

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

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

定金;订金)“定金”、“订金”,在汉语中是一对同音异义词,别看仅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的意义却大相径庭,不少人都曾掉入“定金”与“订金”的陷阱。

究竟两者的区别何在呢?“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缴纳一定数额的钱款。

《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此外,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且定金的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

“订金”严格地说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所以,除非合同作明确约定外,合同履行的“订金”作为预付款的一部分,只能抵充房款。

无论哪一方不履行,只要将其如数返还给付订金的一方即可。

②决定,确定。

③副词,到底,究竟。

④一定(后起义)13、伐F①“伐”,《说文》“击也”。

以戈击人,用斧砍树,持枪击鼓……都可以叫“伐”。

(砍伐;进攻,征伐;讨伐。

)公开宣战、公开进攻叫“伐”。

“伐”带有上伐下、讨有罪的色彩。

②引申:功劳,成绩;夸耀(《广韵》“自矜曰伐”)14、犯①《说文》“侵也”。

“犯”本来指狗咬人。

后来两极分化。

②受侵犯,使自己遭受损失。

(侵害、危害)③侵犯,侵入别人的领域,使别人或别的事物受到损失。

(触犯;犯险,冒着。

)15、方①“方”初文应作“上口下方”,指中央以往的四旁的广大地区。

与说话者所在地相邻的地区、地域。

②方形,四隅之和。

③方,方圆。

引申:正直;方正。

④面积⑤方向、方位。

引申:区域、地方。

⑥地方(戴圆履方) ⑦方法,办法。

引申:处方,药方。

⑧“方”,《说文》“并船也”。

方船、方舟。

(枋、舫)⑨凡两两相并、相比。

例如:方轨;方征;方驾;比方。

⑩比拟,相比。

⑾副词,正在;将要。

⑿当……的时候。

16、奉①“奉”是捧的古字。

两手捧着。

②进献。

③承受。

④俸禄,给养。

17、负①《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

引申:蒙受、遭受。

②《说文》“恃也”。

对自有之力之物的凭借。

(自恃,自负)③背靠着。

负隅顽抗。

④违背⑤失败⑥欠18、赋①“赋”,为作战而征集的军赋。

“兵赋”是征集兵士、民夫、战车、牛马、戈盾之类的作战用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征收;敛取;赋税。

) ③出声念。

④写作方法,平铺直述。

19、覆①“覆”,《集韵》“反也”。

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遮盖、掩蔽③翻转过来④倾覆,颠覆20、更G①《说文》“更”与“改”互训。

(改变、更换)“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经过,经历。

③抵偿④另,另外。

引申:再。

⑤更加⑥副词,重新。

⑦五更21、故①“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

“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

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

(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广韵》“旧也”。

“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

故都,过去的国都。

故乡,从前的家乡。

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原因,缘故。

④故意⑤通“固”,本来。

⑥所以,因此。

22、顾①《说文》“还视也”。

“顾”转过头来向后看。

(回顾;回头看。

)②探望,拜访。

③顾念。

引申:关心,照顾。

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⑤副词,反而,却。

23、观①《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

(看;观察;考察)②观赏;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

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24、归①《说文》“女嫁也”。

(春秋以后多用“嫁”)②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

(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

)(返回)③归还④归附,归属。

又:归到一处。

25、好H①女子容貌美。

引申:好,善。

②兼及服饰之类,有仪表堂堂的意思。

③友好④喜爱26、号①大声喊叫。

引申:大声哭。

②扬言,宣称。

(号称)③号令,命令。

④称号。

又:别号。

⑤称。

27、还①《广雅·释诂》“归也”。

(返回) ②交还,归还③通“环”,环绕。

④通“旋”,旋转。

⑤通“旋”,轻快敏捷的样子。

⑥仍然(后起意义)28、惠①《说文》“仁也”。

《尔雅·释诂》“爱也”。

“惠”原是动词“仁爱”。

②对所关怀、同情的人给予照顾。

(恩惠,给人以好处)名词化之后,所给予的好处。

③柔顺、柔和。

④通“慧”,聪明。

29、及J①《说文》“逮也”。

段注“及前人也”。

“及”古字形像追逐者以手抓住被追者之形。

②赶得上,赶上,抓住③至,到④趁着。

等到……时候30、极①《说文》“极,栋也”。

②处在屋宇的最高处,所以最高的地位也叫“极”。

(登峰造极;北极)③由最高引申:极限,不能超越。

极点,尽头。

④最,非常。

⑤标准⑥通“亟”,急。

31、计①记数——计算,算帐,计量——统计,汇总②盘算,谋划③计谋32、加①“加”在上古是及物动词,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

(加上,放上)引申:施加②增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③更加33、假①先秦,假,借同义。

(借,借来)②《说文》“非真也”。

(汉以后。

)假,真反义。

③非正式的,临时的。

(假寐;假上将军。

)34、间①閒,隙也,从门、月(《说文》) ②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③中间(间于齐楚)(《孟子》)④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间断;隔开)⑤离间(谁能间之)(《左传》) ⑥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5、简①《说文》“牒也”,竹简或木札。

引申:书信。

②简易;简略;省约(由简的特点决定的。

)③荒废,怠慢。

④选取等长的“简”。

挑选,选择,选拔。

⑤《集韵》“阅也”。

检阅,检查。

36、见①《说文》“视也”。

看到。

看见。

②往见,拜见,参见;进见,谒见,会见,接见(不同身分)③见解,见识④表示被动。

⑤见谅的“见”⑥通“现”37、节①《说文》“竹约”。

竹节。

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

引申:人与动物的骨节。

②时节,季节。

引申:节日。

③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④气节,节操;礼节。

特指,贞洁。

⑤节制,节约。

⑥古乐器,引申:节拍。

38、竭①干涸,枯竭。

“竭”的反义词“盈”。

引申:衰竭。

②竭尽,尽力做谋事。

③尽,完。

39、尽①《说文》“器中空也”。

象征用到了极限,一无所有。

②不及物动词,无剩余。

(完,没有了。

) ③及物动词,全部用出。

④副词,净尽——都,皆,整个地,完全地,无保留地,达于极限。

⑤达到顶点⑥尽可能,尽量。

(第三声) ⑦任凭40、进①本义,向前走或跑,或者说是朝着脸所向的方向行进。

②前进,与“退”相对。

③到朝廷。

④进献⑤通“贐”,赠送的路费或礼物。

41、居①《说文》“蹲也”。

“居”是后代“踞”的本字。

②坐。

引申:处于。

③居住。

又:住处。

④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⑤占,占据。

⑥积蓄。

⑦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有顷)42、举①“举”,《说文》“对举也”。

两个人共同把东西抬起来。

后来一个人用两只手把东西举过头也叫“举”。

②用手托起。

③举起,抬起。

引申:提出,举出。

又:发动。

④推荐,推举。

提拔。

又:检举。

举动。

⑥攻下,占领。

⑦全。

例如:举国,举世。

43、具①《说文》“供置也”。

“供置”即备办。

最初多指备办食物,后来扩展到备办其它物品,是个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