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
商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保障与维权途径
![商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保障与维权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b2f33e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c.png)
商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保障与维权途径在商业社会中,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是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商家自身的规章制度,都应该具备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机制。
本文将探讨商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保障与维权途径。
一、商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保障1.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条码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广告法》等法律均在不同程度上规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
2.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包括了: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质量权等。
在购买产品和使用服务时,如果消费者的这些权益受到侵犯,他们应该根据相应的法律要求商家进行赔偿或者其他补偿。
3.商家的责任商家在法律范围内有责任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未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则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商家在销售产品时,需要提供产品的真实信息、符合安全性标准的产品、保证质量等。
如果商家未能做到这些,消费者可以寻求法律救济。
二、消费者权益维权途径1.合法维权途径消费者权益维权的合法途径包括在当地消费者协会或者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报警进行维权。
通过合法途径投诉的消费者权益受到偏袒或者未能得到及时解决时,消费者可以向相应的法院提起诉讼,实现维权。
2.维权注意事项对于消费者而言,维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保留所有与购买和维权相关的证据,包括购买凭证、发票、合同、协议、交流记录等,以方便维权时证明自身的权益;(2)及时保存所有的通知和告知,并与商家协调好后续的处理方式;(3)如遇到无效、擅自决定问题的消费者服务,可以要求和商家签署仲裁协议的方式解决;(4)如遇到场地问题不能双方协商解决,可以选择直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并寻求协助;(5)参与维权方应该强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避免过度索赔或者过度严厉的手段。
结语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维权是商业社会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推进商业人道等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者权益保护民法典的维权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民法典的维权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07644f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1.png)
消费者权益保护民法典的维权途径随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消费者的权益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
然而,仍有一部分消费者对于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存在困惑。
本文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民法典的视角,介绍几种常见的维权途径,旨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一、自我维权自我维权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方式之一。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时,应自觉保留相关凭证,如购物小票、合同、保修卡等。
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以通过这些凭证证明自己的权益,增加维权的成功概率。
此外,消费者还应保持明智消费的习惯,如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商家、查阅消费评价和投诉信息等,以避免发生消费纠纷。
二、协商解决在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消费者可选择与商家直接进行沟通和协商,通过双方的合理讨论和谈判,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若无法与商家达成协议,消费者可寻求消费者协会、维权组织等第三方中介的协助,以促成纠纷解决。
三、申请仲裁或诉讼如果商家不愿意通过协商解决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选择申请仲裁或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申请仲裁。
仲裁程序通常比较简单,而且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消费者不满意仲裁结果,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借助互联网平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来维护自身权益。
例如,在电商平台购物时,若发生商品质量问题或服务纠纷,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客服、投诉通道等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此外,一些消费维权平台也提供在线投诉、法律咨询等服务,为消费者解决纠纷提供便利。
五、加入消费者组织加入消费者组织是另一种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效途径。
消费者组织通常具有较高的声誉和权威性,能够代表消费者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
通过加入这些组织,消费者可以获取更多的权益保护信息,也可以通过组织的力量推动消费者权益的改善。
六、利用媒体曝光媒体曝光是一种通过舆论压力来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方式。
消费者的知情权包括哪些内容(消费者知情权的范围及实现途径)
![消费者的知情权包括哪些内容(消费者知情权的范围及实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1840ce0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3.png)
消费者的知情权包括哪些内容(消费者知情权的范围及实现途径)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是什么??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是:商品和服务、商品的技术状况、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商品的售后服务情况。
消费者对自己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有知情权。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利对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消费者知情权有哪些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有哪些消费者还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生产者、用途性能、主要成份等。
消费者只有对商品的用途、性能主要成份、禁忌等都有了充分地了解,才能够正确地进行消费,这也是法律规定消费者知情权的目的之一、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各种新型的产品不断涌现,各种不同的型号,具备多种功能的商品也日益增多,在同类商品中,品牌的不同,用料的差别以及生产工艺的差别,都使商品越来越呈现出丰富多彩之势。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法基本知识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法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7d4a5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6.png)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法基本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国家法律法规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的的特别法,于1993年颁布实施,为我国消费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法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相关法规。
一、消费者权益的定义与保护原则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则主要包括平等自愿、自由选择、知情选择、安全保障、质量保证、公平交易、诚信经营等。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消费者基本权益保护: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益。
商家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保证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同时,商家应当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权。
2.虚假广告和不合理销售行为的禁止: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常常会受到虚假广告和不合理销售行为的误导。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不得发布虚假广告,不得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进行不合理销售。
3.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障:商家应当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提供优质的服务,并按照约定履行售后服务义务。
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有权利进行检查和投诉。
4.违法行为的处理:消费者发现商家存在欺诈、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时,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相关部门依法进行调查,并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5.消费者组织权益保护:消费者组织对于维护和促进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消费者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培训、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代表消费者参与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途径与方法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进行:1.加强自身的消费者法律知识: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导游法规分类模拟题旅游政策与法规(二十二)
![导游法规分类模拟题旅游政策与法规(二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7704323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5.png)
导游法规分类模拟题旅游政策与法规(二十二)1. 什么是消费者?其具有什么特征?正确答案: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或单位。
其主要法律特征有:①消费者的主体是个人和(江南博哥)单位;②消费者的消费性质属于生活消费;③消费者的消费客体是由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④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包括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
2. 什么是旅游消费者?正确答案:旅游消费者指从旅游市场购买、使用旅游商品和接受旅游服务,满足其旅游需求的个体,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主体。
3. 什么是经营者?正确答案:经营者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4. 经营者的法律特征有哪些?正确答案:①经营者主体包括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所有经营者;②其类别可以从所有制形式、经营状态、国籍等不同角度划分;③提供商品或服务以营利为目的;④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方式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⑤其经营活动的成立必须经依法注册登记。
5. 什么是旅游经营者?正确答案:旅游经营者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6. 旅游经营者有哪些形式?正确答案:为旅游者提供食、宿、娱、行、游、购的宾馆、饭店、娱乐场所、旅游交通企业、旅行社、旅游商店以及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的具体经营管理部门。
7. 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8. 什么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确答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国家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其他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正确答案:两者在法律适用上体现为:该法及其他法律、法规都有规定的,适用该法;该法及其他法律、法规都有规定的,但规定不一致时适用该法;该法未作规定,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适用其他法律、法规。
10. 国际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施,通常采取哪些形式?正确答案:①国家监督;②行业监督;③社会监督;④国际监督。
消费者维权基本常识问答
![消费者维权基本常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33a883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d.png)
消费者维权基本常识问答问:什么是消费者维权?答:消费者维权是指消费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采取的相关行动。
这包括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质量、价格、安全性、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投诉、维权和争议解决。
问:消费者维权的意义是什么?答:消费者维权的意义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建立公平、诚信、和谐的市场秩序。
消费者维权可以促进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能够引导经营者遵守法律规定,维护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问:消费者维权的途径有哪些?答: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 直接向经营者提出投诉、索赔或退款要求;2. 通过消费者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者社区居委会等咨询与求助;3. 向相关行业监管部门进行举报或投诉;4. 通过法律途径,包括起诉或通过仲裁程序解决争议;5. 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社交媒体进行曝光和集体维权。
问:如何提高消费者维权的效果?答:提高消费者维权效果的关键是加强个人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储备。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应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交易凭证、合同、照片或视频等,以便于维权时提供证据。
此外,积极参与消费者协会等维权组织,增强自身的集体维权力量。
同时,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如写信、发邮件、发表评论等,对经营者施加合理的压力,促使其解决问题。
问:消费者维权存在哪些常见的困难?答:消费者维权常见的困难包括:1. 维权成本高:包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以及精力成本;2. 证据不足:消费者在维权时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3. 维权渠道繁杂:不同的维权渠道对消费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需要消费者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找寻合适的维权渠道;4. 经营者无诚信:一些不法经营者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拖延维权进程或者规避责任。
问:消费者维权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答: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维权要有理有据:消费者在维权前要仔细分析问题,确保自己的维权诉求是合法合理的,并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2. 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包括选择适当的投诉渠道、咨询法律专家、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3. 留下证据: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妥善保管好相关凭证,并备份相关通讯记录,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4. 合理沟通:与经营者进行沟通时保持冷静和理性,尽量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f9b4b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5.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细则,为了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方面都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细则及其重要内容。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背景和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细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制定的具体规定,该法于199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是中国特定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一)消费者的权利1. 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消费者有权要求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并有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2. 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商家和服务提供者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泄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3. 退换货和维修:在购买商品后,如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换货或维修,商家和服务提供者应依法履行相应义务。
(二)商家的责任与义务1. 公平竞争和秉公经营:商家不得采取欺诈、偷税、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经营,要坚持以合法手段进行商业活动。
2. 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商家应确保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不得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等方式欺骗消费者。
3. 提供明确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商家应当提供准确、真实、完整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以便消费者作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三)政府的监管职责1.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
2. 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3. 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政府责任部门要及时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四、维权途径和消费者组织的作用(一)维权途径:1. 协商解决: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首先可以通过与商家协商解决,以期达成一致的意见。
2. 仲裁或诉讼:若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机构或诉讼途径来解决争议。
消费者权益保护基本知识
![消费者权益保护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09cea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f.png)
消费者权益保护基本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一、什么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指保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的合法权益,包括质量保证、商品退换、欺诈打击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目标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使市场公平竞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消费者权益保护至关重要,它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如果消费者没有被有效地保护,市场上将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和不良服务,消费者无法得到合理补偿,整个经济和社会秩序将受到严重破坏。
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该法律确立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规定了不合理交易行为的禁止和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此外,我国还实施了《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和其他产品时的权益。
这些法律法规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食品和其他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等基本要求,确保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我们了解和遵守。
1.公平公正原则:消费者享有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下进行消费的权益,不受不正当的限制和歧视。
2.自愿原则: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应基于自愿并经过明确的咨询和了解。
3.知情原则: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明确的产品信息,包括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使用方法等。
4.维修替换原则: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免费维修、更换或退货。
5.合理价位原则:企业应该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商品,不得操纵市场价格或虚标价格。
五、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与商家协商解决:对于一些小问题,可以通过与商家协商解决,争取合理的赔偿或解决方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买家的权益与维权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买家的权益与维权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0e4185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6.png)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买家的权益与维权途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买家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它确保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本文将从买家的权益角度出发,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买家权益的保障,并探讨买家的维权途径。
一、买家权益的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保了买家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基本权益。
这些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权要求商品具备合格的质量标准,符合商品说明和合同约定。
如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换货或修理,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赔偿。
2. 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有权要求服务机构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
如果服务存在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重新提供服务、补偿或退费等。
3. 价格公平合理:消费者有权享受公平、合理的价格。
商家不得在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或实施欺诈行为。
4. 信息透明度:商家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充分、准确的商品或服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商品的产地、售后服务政策等。
消费者有权获得这些信息,并在购买决策中加以考虑。
5. 违约责任追究:商家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时,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商家违约,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要求赔偿损失。
二、买家的维权途径当买家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权:1. 协商解决:在遇到问题时,买家首先应与商家进行协商,通过双方协商解决纠纷。
这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方式,可以避免纠纷进一步扩大。
2. 投诉举报:如果协商无果,买家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在中国,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投诉,这些机构将对投诉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3. 申请仲裁或诉讼:在经过协商和投诉后,如果问题仍未解决,买家可以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由仲裁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诉讼则是将争议提交给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执行与监督机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执行与监督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6bd3a7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9.png)
内部审计部门
负责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 保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有 效实施。
0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执行措施
宣传教育
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册、公益广告等多种 渠道,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 ,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
引导企业守法经营
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自 觉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营造诚信 守法的市场环境。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宣传 普及工作,提高消费者的法律 意识和维权能力。同时,降低 消费者维权成本,简化维权程 序,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权。
加大对消费者组织的支持力度 ,提高其资金、人力等方面的 保障水平。同时,鼓励消费者 组织积极参与公益诉讼等活动 ,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发挥更大 作用。
06 结论与展望
行业自律组织
各行业应成立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范,监督企业行为,维护行业形象和消费者 利益。自律组织可以采取警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措施对违规企业进行惩戒 。
社会监督
消费者组织
消费者组织应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质量监 测和比较试验,发布消费警示和提示,为消费者提供维权帮 助和支持。
媒体监督
0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与监督 的挑战与对策
执行力度不足
执法机构资源有限
消费者权益保护执法机构在人力 、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资源有限,
难以全面有效地执行法律。
执法程序繁琐
消费者权益保护执法程序相对繁琐 ,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处理等 环节,导致执法效率低下。
执法标准不统一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执法过程中 对同一违法行为可能存在不同的认 定标准和处罚力度,影响了执法的 公正性和权威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与监督的成果与不足
浅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与实现途径
![浅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与实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7b9d9c5603d8ce2f0066236c.png)
浅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与实现途径作者:辛璇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02期摘要随着新问题不断的出现,如何更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已成为当今中国法制的焦点之一。
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是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关键所在,并且对于1993年颁布的消法的修改以及正确实施都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价值进行全面探讨,结合现实问题探寻其价值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法律实践法律认知作者简介:辛璇,吉首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1-068-02从法律现象产生之时,法的价值就随之产生了。
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引起了法学家、思想家以及历代统治者们的高度重视。
人类对于每一个法律实践和法律认知,都无不以一定的法的价值追求作为基础和动因。
任何一个法律环节一旦缺少价值追求,法的发展就必然会阻滞。
它贯穿于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每一个环节中。
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一个小的部门法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着其特定的法律追求。
从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著作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仍就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随着当今我国对消法修改的大潮,可以看出,合理解决消费者权益问题已刻不容缓。
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是它的灵魂所在。
因此,探讨消法的价值,对研究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上有重大意义。
笔者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并分析可能实现其价值的路径,希望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所帮助。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一)法的价值从古至今,学者们对法的价值有着不同的定义与见解。
著名的法理学家佩雷尔曼曾经概括自己的法哲学观点为:“法律基本上是关于各种价值的讨论,所有其他都是技术问题。
”在日本,著名学者川岛武夷认为,“法律所保障的或值得法律所保障(存在这种必要性)的价值,我们将其称为法的价值。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维权现状及完善途径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维权现状及完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973e129ef46527d3250ce0bb.png)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维权现状及完善途径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完善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最早可追溯于消费者运动,它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先驱,产生于发达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而后波及世界各国成为全球性运动。
1898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消费者组织—全国消费者同盟;。
1960年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简称iow)成立,它是由世界各国、各地区消费者组织参加的国际消费者问题议事中心;其宗旨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做好消费者权益的一系列保护工作,在国际机构代表消费者说话。
实际上,随着20世纪后半期消费者运动的高涨,世界上许多国家还相继确立了消费者权益仲裁或类似的纠纷解决机制。
如在最早尝试通过仲裁方式解决消费者权益纠纷的美国,可以通过美国仲裁协会或被称为bbb(better business bureau)的企业组织进行消费者权益仲裁。
美国仲裁协会在1968年接受福特基金会的资助,设立了“全国解决纠纷中心”;再如瑞士,设立了由行业团体代表和消费者团体代表组成的仲裁机构。
荷兰的消费纠纷仲裁委员会是专门受理消费纠纷的民间机构。
另外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进等国都设有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仲裁机制。
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所谓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而消费者权利——消费者为进行生活消费应该安全如公平地获得基本的食物、衣物、住宅、医疗和教育的权利等,实质即以生存权为主的基本人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
(一)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起步较晚。
1984年1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由国务院批准成立。
之后,各省市县等各级消费者协会相继成立。
法律知识:消费者维权的渠道与途径
![法律知识:消费者维权的渠道与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3bdb84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a.png)
法律知识:消费者维权的渠道与途径作为消费者,我们常常因为各种问题与商家发生纠纷,这时候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维权的渠道与途径,才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消费者维权的常用渠道和途径,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消费纠纷。
一、消费者维权的渠道1、官方投诉平台。
在我国,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政府机构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其官方网站或者12315服务热线等渠道开设了消费者投诉平台,消费者可以直接向该平台投诉。
2、第三方组织。
消费者维权早期主要依靠第三方组织,如消协、质量监督部门等,这些组织有很好的监督和评估作用,消费者可以向这些组织反映不满和要求赔偿。
3、法院。
如果无法通过上述渠道解决纠纷,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消费者可以向地方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消费者维权的途径1、协商解决。
协商是最常用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消费者可以直接与商家沟通并要求解决问题,商家也可以给予消费者相应的赔偿补偿或者协商达成解决方案。
2、投诉举报。
如果协商无效,消费者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协等组织投诉举报,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起诉。
如果商家拒绝协商或者调解,消费者可以向法院起诉,采取正式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如果涉及到犯罪或者造成大量消费者损失,则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消费者维权的技巧1、保留相关证据。
消费者在处理纠纷时,一定要留意相关的证据和信息,如保留购物凭证、包装、发票、付款记录等。
这些证据可以为我们赢得诉讼提供力证。
2、及时维权。
消费者在碰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要求赔偿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如果一旦过了一定的时间,很有可能会对解决问题造成不利的影响。
3、合理维权。
在去维权之前,消费者应该要理性思考,评估维权的合理性与成本,对于一些小问题可以不经过法律途径解决,毕竟维权也是消耗精力和经济的。
总之,在现代社会,消费者维权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事情,而如何有效地维权对于每一位消费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d6ce1c14227916888486d720.png)
《 消 费者权 益保护 法》 中规 定 的诉讼途 径 , 一般指 的是 民事方 面 的诉 讼 。 即消 费者在 自己的合 法权 益受 到侵 害 时, 可 以 向人 民 法 院提 起 诉讼 , 要 求 人 民法 院解 决 消 费争议 , 从而维 护 自己合法 的消 费权 益 。 即在 国家 审判 权力 介入 之下 , 依法 对 消 费纠纷 通过 国家 的司 法程 序进 行解 决 。 二、 存 在 的问 题 我 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提供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这 五 种途 径 虽然 起到 了很 重要 的作 用 , 但 随着 时 间的推 移 , 经 济 的 逐 步发 展 , 其 中存 在的 问题 也逐渐 显现 出来 : ( 一) 协商 和解缺 乏 强制 力 协 商 和解这种 方 式, 只有 在消 费者和经 营者 都能恪 守诚 实信 用 的原则 时 , 才 能 达成相 关 的和解 协议 。 因为协 商和 解 没有 国家
悔。
近 年来 , 我 国经济 得到 快速 发展 , 市场 经济 日渐 繁荣 。与 此 同时 , 侵 害消 费者 合法 权益 的事 件也 频繁 发 生, 这严 重扰 乱 了社 会 经济 秩序 , 令消 费者 怨声 载道 。为 保护 消 费者 的合法 权益 , 我 国颁 布 了一 系列 的法 律和 法规 。其 中 《 消 费者 权益 保护 法》 作 为 保护 消 费者 合法权 益 的重 要法 律 , 其 提 出的 协商和 解 、 调解 、申 诉、 仲 裁和 起诉这 五种 途径 为消 费者如 何维护 自己的权益 指 明了 方 向和途 径 。 消费 者权 益保 护 的五种 途 径 ( 一) 协 商和解 协 商和 解 , 是 指在 发生 争议 后 , 经营 者 与消 费者 两方 以平 等 自愿 为 前提 , 针 对有 关 争议 进行 相关 协商 , 以求 得达 成公 平合 理 的解 决争 议 协议 的一种 方 式 。协商 和解 具有 高效 、 简便 、 经 济 等 优 点, 而且 程 序简 单 、 节 省 时间 和精 力 。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义务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1467ce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e.png)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义务引言: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和维护。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义务是相对于商家和生产者的权益而言的,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建设,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以保障。
本文将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义务和权益的实现途径等方面探讨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义务。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憲法保障: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规定:“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憲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确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原则。
2. 消保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全面的机制和制度保障。
此外,我国还有其他相关法律,如《产品质量法》、《网络购物保护法》等,构成了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3. 国家政策和法律政策:我国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和政策进行推动。
《国务院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披露的义务:根据我国法律,商家和生产者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商品或服务信息,包括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使用方法、维修、退换货等相关信息。
商家和生产者不能隐瞒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以免误导消费者。
2. 合同履约的义务:商家和生产者在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时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中的各项义务。
比如,商家出售的商品应符合商品质量标准,提供合理的售后服务等。
同时,消费者也有义务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商品或服务的费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c318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d.png)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针对消费者权益进行立法、监管
和执法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其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
的公平、有序和稳定运行。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市场经
济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商品质量不合格、服务不到位、消费欺诈等问题,促进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平等交易。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信心,维护消费者权
益和利益。
其中,立法是基础。
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如美国的《消费者权益法案》、欧盟的《消费者权
益指令》和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这些法律为消费者提供了明确
的权益保护和救济途径,规定了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禁止虚假广告和
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了退换货、维修、保修等售后服务。
同时,这些法
律也赋予了相关部门和消费者组织执法和监督的职责。
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还包括了多种救济手段。
消费者可以通过
起诉、申请仲裁或通过消费者组织等途径解决与商家之间的纠纷。
这些救
济手段对消费者来说是便捷和低成本的,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消费纠纷,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立对于促进公平交易,保障市场秩序
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根据市场实际和消费者需求,建
立健全的消费者保护制度,加强立法、监管和执法能力建设,提升消费者
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真正落地和实施。
民法典下的消费者权益全面解析
![民法典下的消费者权益全面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5d71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c.png)
民法典下的消费者权益全面解析随着我国《民法典》的正式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民法体系中得到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规定。
本文将从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定义、主要内容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一、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定义《民法典》第79条规定:“消费者是在民事活动中作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取得商品或者服务,以满足个人生活需求为目的的人。
”可见,消费者是民事活动中与商品和服务有关的主体,他们享有相应的权益。
二、消费者权益的主要内容1. 生命、健康权益消费者享有生命权和健康权,拥有接受安全商品和服务的权益。
商家不得生产或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商品,也不能提供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服务。
2. 财产权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财产权益。
商家应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不得欺诈消费者,不得提供虚假广告或误导性宣传。
3. 个人信息权益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商家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应当依法征得消费者同意,并且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4. 合同权益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交易关系依法应当签订合同,并且商家应当履行合同约定。
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提供合同约定的商品或者服务,如果商家未按合同履行义务,消费者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
5. 维修、退货权益对于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商品,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提供维修、更换和退货等解决方式。
商家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要求。
三、消费者权益的实现途径1. 法律救济途径消费者遇到消费纠纷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者可以选择向消费者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也可以通过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法律救济。
2. 组织维权途径消费者可以通过加入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
这些组织通常会提供法律咨询、投诉处理、维权协助等服务,帮助消费者解决消费纠纷。
3. 知识普及途径消费者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提高辨识能力以及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审核能力,从而在消费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消费者合法权益及维权途径
![消费者合法权益及维权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4ec28b08b7360b4c2e3f644b.png)
步骤四:仲裁机构仲裁? 步骤五:向法院申请?
解决消费权益争议的途径
解决争议的途径 特点 优点 缺点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最普遍、首先 及时、方便、 无法律效力 采用 经济、维持友 层 好关系 层 请求消费者权益保 社会团体,任 免费,耗费时 非必经程序, 递 护委员会调解 务是社会监督。 间和精力较少 仍可反悔 向有关行政管理部 违反法律法规 同上 不具有强制 进 门申诉 执行的效力 的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 不能再向其他 具有法律效力,要一定费用 关 的仲裁协议,提请 机构申请仲裁 可强制实行 仲裁机关仲裁 或向法院起诉 系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最终途径 最有权威 时间、费用、 讼 精力等方面 负担较重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 首先,应当从自我保护做起。 • 其次,出现争议后怎样依法维权。
12315
小麦的错误: • • • • • 选择地下商场买电子产品 发现序列号的问题仍然坚持购买 对商家的说辞没有抵抗力 没有索要发票 贪图小便宜
事故发生后
老板,你家的 手机质量太不 合格了。拿回 家充电时把我 电脑也烧坏了, 我希望你能给 我赔偿。 你看,我们当初说好了是三个月 包退,现在时间都已经过了,而 且你发生的这个事故还不一定是 我们手机的质量问题引起的。等 我们把手机做一个故障诊断之后 再给你个答复,关于电脑的问题, 那我实在没有办法,这个只能怪 你自己不小心。
依法享有的权利:
• 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 • 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
其他权利:
• ①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等提出意见,有权 举报侵权行为和向大众传媒反映 • ②享有获得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知识的权利 • ③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消费者的义务 • ①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 ②文明消费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传资料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b19ec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8.png)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传资料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传资料的详细内容:一、消费者权益的定义和范围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消费者权益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商品信息知情权: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的全部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包括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自由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不受任何不当干预或限制。
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与商家进行公平交易,商家不得利用消费者的弱势地位进行不公平的交易行为,如欺诈、威胁、强迫等。
产品质量保障权: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质量可靠,安全实用。
售后服务保障权:消费者有权享受商家提供的售后服务,包括维修、保养、退换货等。
合法权益维护权:消费者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投诉、起诉、仲裁等。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式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实现:国家法律保护: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社会组织保护:各种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等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加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企业自律:企业应当加强自我管理,遵守商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媒体监督:媒体应当发挥监督作用,曝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投诉和维权: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维权等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注意事项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意识:消费者应当提高消费意识,了解商品和服务的基本信息,了解商家的信誉和口碑,避免受到欺诈和不良商家的侵害。
选择正规商家:消费者应当选择正规的商家进行消费,避免选择无证无照或者信誉不佳的商家。
注意合同条款: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当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交货时间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摘要消费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消费者是消费的主体。
在经济学上,消费者是在经济运行中与政府和企业并列的三大主体之一;在法学上,消费者是消费权益保护最重要的主体。
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应有的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或者经营者等方面的原因,会受到一些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
因此在日常消费活动中消费者权益需要得到保护。
消费者要提高自己的权益保护意识,还要运用法律手段来实现自己享有的消费者权利,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消费者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消费者,消费者权益,经营者,消费者权利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行使该权利、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有的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国家的基本职责,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国家的保护,经营者的自律,消费者的自我保护。
一、国家的保护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一般是通过国家机关的职权活动实现的。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狭义上讲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其他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经济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
消费者的权利,是指消费者依法在生活消费领域中作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的权利。
消费者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在生活消费领域中的具体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规定了消费者的九项权利①。
1、安全权。
安全权是指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
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权。
2、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为保证知情权的实现,消费者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具体信息。
3、自主选择权。
自主选择权是知情权的延伸,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意向和兴趣,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决定是否购买或接受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以一定数量的货币换回品质合格、等量兼职的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5、求偿权。
求偿权是由于消费者因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本身的原因致使其受到人身、财产损害,而要求经营者承担责任,依法赔偿损失的权利。
6、结社权。
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依法成立消费者组织的权利。
7、获得有关知识权。
获得有关知识权指消费者有获得与有关商品或服务密切相关的知识的权利。
8、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9、监督权。
监督权指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计量、侵权行为等问题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有进行检举、控告或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
我国还规定了消费者权益出现争议时的解决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4、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经营者的自律经营者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销售和商业性服务,并已经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消费者与经营者是相对应、相对立的关系,没有经营者就没有消费者,反之亦然。
经营者要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为消费者提供好的消费环境。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②。
”经营者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积极听取消费者的批评和建议,把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置于消费者的监督之下。
经营者还要保证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如不虚假宣传、明码标价等。
在交易中经营者要使用真实姓名和营业标记,向消费者出具售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并保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
经营者要履行“三包”③义务,不得与消费者进行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不能侵犯消费者的人格权。
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是违法的,根据违法的不同性质,损害大小,情节轻重,需要承担的责任可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近年来,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不断发生,如红木家具造假,连云港17层高楼墙体楼裂裂等等。
我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双汇瘦肉精”事件。
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双汇集团,出现了瘦肉精事件无疑说明了他的检验程序形同虚设。
双汇集团收购瘦肉猪欺骗了消费者,瘦肉猪食用过多会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双汇集团只顾自己赚钱,置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于不顾,侵犯消费者利益,理应受到公众的谴责和法律的严惩。
瘦肉精事件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危害,还给企业自身带来重创,害人又害己。
瘦肉精事件得以在央视曝光说明了国家对这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重视④。
双汇集团为此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不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谴责还会给集团以后的经营造成很多难题。
作为经营者要想获利必须自律,接受消费者和公众舆论的监督,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消费者是自己利益的最好维护者,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维护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我保护的意识。
一些消费者在与经营者的交易过程中,深信经营者会为自己着想,为自己考虑一切,特别是在某些关系性交易中更是如此;而另一些消费者则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交易过程中应当谨慎的问题,疏忽大意,结果上当受骗,追悔莫及;有些消费者则在商品使用消费过程中,不按照规定的方法使用、消费商品,结果酿成大祸;有些消费者迫于经营者在消费时,蛮横挑剔,无理取闹,故意使事态扩大,造成重大损失,最终自食其果等等,这一切都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致。
因此,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应具有以下保护意识:(一)自我防范意识。
不仅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注意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在商品的使用消费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但是,在具体的交易过程中,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利益是冲突的。
因此,每一个消费者在进行消费交易过程中,都应对自己的利益给予高度的注意。
消费者应当在日常的消费生活中不断注意培养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国家和消费者组织应当通过宣传消费知识,提醒消费者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
(二)权利意识。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法律对消费者赋予了各种权利。
这里所说的消费者权利,不仅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法定的一般权利,而且,也包括消费者根据其他法律或与经营者签订的合同而享有的权利。
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当法律对消费者的权利进行界定后,对这种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的侵害,便是违法行为。
如果消费者对于自己的权利漠不关心,听任经营者侵害而不进行维护,则消费者不仅是对自己的失职,而且,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因此,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尊重自己的权利,都有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
消费者要改善自己的地位,必须为权利而斗争,当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权利,并且都能不畏不法经营者的势力而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进行斗争时,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理解并帮助消费者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行为时,不法经营者便失去藏身之地,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才能在更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更加永久的和平共处,才能在更高的、更符合人类一般理性的层次上达成更加稳定的理解、协调与合作。
(三)文明消费意识。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应当以一个文明的现代消费者的标准要求自己。
首先,文明消费最基本的要求是合法,决不能以消费为名,行偷盗、诈骗之实,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当尊重经营者的人格,爱护经营者的商品。
其次,在消费时应当遵守经营者规定的各项合理的管理规章,接受消费场所工作人员的管理。
再次,要注意礼貌,言辞举止适度,行为合法并符合礼仪规范。
在与经营者发生纠纷时,应当尽量心平气和地在协商的基础上解决;在协商不成时,应通过合法的渠道谋求解决。
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解决争议,都应当注意保持文明消费者的形象。
(四)消费者群体保护意识。
消费者群体的普遍利益与单个消费者的具体利益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
现代消费者不仅应当关心自身的利益,而且,应当关心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和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现实生活中,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和为贵”思想观念的消费者仍相当普遍。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消费者认为,些微的鸡毛小利,不必过于计较,对其他消费者主张权利不仅漠不关心,有时甚至冷嘲热讽。
殊不知,每一个消费者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也为他人获得公平的交易环境作出了贡献。
消费者的群体保护意识,不仅仅消费者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而且,每一个消费者都应当具备。
“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⑤”说明消费者在提高自己意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经营者的不法行为。
消费者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与经营者发生争执时,要懂得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尽到自己的义务,进到维护社会公德的责任,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责任等。
以上主要介绍了三种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途径,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要靠国家、经营者、消费者,还要依靠各种媒介,如媒体报道,电视节目等。
国家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经营者要自律,消费者要自我保护,公众要积极监督,为消费者实现权益保护创造更多的途径和有利条件。
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在更好的消费环境中进行消费,我们国家的各方面才能更好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注释①前五项权利是基础,后四项是派生出来的。
②出自《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法》第十六条。
③三包即包修、包换、包退。
④瘦肉精事件在2011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中央电视台曝光的。
⑤这是《产品质量法》第22条规定的。
⑥本论文主要参考了这学期的课本《经济法》第7章第一节AbstractConsumption is necessary in daily life, while consumers a campaign are the subject of consumption. In economics, consumer is i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in one of the three main tied; In law, consumers are spending on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Consumer is defined as need and life consumption purchase or use of a commodity or receiving a service of natural person. Consumer rights according to law refers to enjoy the rights of consumers and the rights protected sometimes brought to consumer due interests, its core is the consumer rights. The consumer and use process, because of its own or operators and other reasons, will be affected by some personal injury or economic loss. So in daily consumption activities consumers' rights to be preserved. Consumers to improve their own rights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will use legal means to realize oneself enjoy the consumer rights, only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to get better consumer prote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come level, that consumer demand is growing consumer protection work,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China,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ways have also more and more.Keywords: consumers,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operators, consumer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