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而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
结业论文
《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而教》
畜牧兽医专业
王世新
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而教
胡景香河南省长垣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453400
[摘要]人类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是由一天天快乐的生活串联而成。什么是幸福?怎样过上幸福生活是每个人都在思
考和追求的问题?而幸福又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幸福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矛盾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经过社会学家的研究,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的
方面来保证:1、是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最宝贵的财富,是最大的
幸福,是人生幸福的基本前提,失去健康是最大的痛苦。2、是自由的生
活,包括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的生存和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生活。3、是
心灵的自由:包括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正确
处理与人关系进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
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又是青春期的独立与依赖、理想与现实
之间矛盾斗争的激烈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的选
择,人生态度的确立,人际关系的建构和事业成功的大小起着关键的作
用。教师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发挥
教育书育人的“主导”作用。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中的重智育轻体育;重
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理论轻人文的陈旧观念。为了学生一生
的幸福而教书育人。
关键词:学生一生幸福教书育人
1、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加强体育,培育健康体魄
古人云:体者,载知识之舟,寓知识之舍也。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深刻认识到强健的身体对于获取知识,探求革命真
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口号:“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倡议。解放后,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又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把健康、财富、爱情、荣誉等人生的财富排序,那么,健康就是这个序列的第一数字1,其它的则是1后边的零。如果失去健康,所有的财富都等于零。由于传统的教育只重视智育而忽视了体育,导致中学生的体质普遍下降。近视眼、肥胖等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影响他们未来的健康甚至关乎到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同时体育锻炼又能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及身心健康发育并能磨炼其坚强的意志。党和国家非常注重这一问题,从2007年春季开始,由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以及国家体育运动训练总局三家联合下达文件,对中学生的体育教育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达标”标准。同时明确提出“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作为肩负这项神圣使命的教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积极落实决定,切实加强体育课教学,增强学生体质。
1.1 认真上好体育课:
要认真执行《决定》开足开好体育课。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的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不折不扣地开足开好体育课,并按照《体育锻炼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达标。
1.2 坚持上好“两操”:
早操和课间操是体育课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对减缓学生的学习压力,松弛神经系统,调节大脑的神经平衡,促进身心的健康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和任课教师都要坚持不懈,保证上好“两操”。
1.3 积极开展举办学校体育运动会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对学生体育技能的一次检测,也是给学生展示体育才能的机会和平台,更能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因此学校要保证每年举办春、秋两季运动会,发现人才,凝聚人心。
1.4 将体育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的硬条件之一。
人人都有上进心和荣誉感,学校将体育达标成绩作为评选“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硬条件之一,更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自由生活
学生的幸福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物质生活解决生存问题,要满足生活的基本物质需要:吃、穿、住、行。精神生活解决生活问题:找到自己喜欢并能发挥自己才能的一项事业并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中,生存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存的升华。而这两种生活的获得必须以旺盛的“求知欲”为动力;以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为途径;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为根本;以动手实践,学以致用为目的;以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为理念;以应对挫折,积极心态为态度的认知方式,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2.1 激发兴趣,提供动力
兴趣是人们主动地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旺盛“求知欲”的动力。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把《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成功教学提供保障和动力。
2.1.1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疑”激趣
人类天生都具有探究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讲课的开场白中就可以将问题提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讲《黄疸》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都听说过黄疸性肝炎,患这种病的病人的白色衣服可以被染成黄色。那么,是什么物质将病人的衣服染成黄色。这种物质从何而来?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来研究
这个问题!这样可以将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2.1.2 培养高级需要,以“志”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心理需要的层次论:从低向高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健康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同时指出高级需要(自我价值需要)满足之后,这种需要并不消失并能产生更高级的需要:即成功没有止境。我们要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理想观的教育。教育他们把自己的理想需要与祖国的发展建设结合起来。中国已加入WTO,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每个学生都要奋力拼搏,努力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与狼共舞”的胆识与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1.3 合理竞赛,以赛“促”趣
人们都有追求成功,争强好胜的上进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合理的竞争,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对竞赛结果评价要以“赏识”为主,对成绩的结果不排名次。重点鼓励那些和自己比较进步较大的学生。
2.2 “授人以渔”,传授方法:
“授人以渔,可供一生之需;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现代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就是过程和方法的统一;知识和技能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克服传统教学中只注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诚如一首歌词中所说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不能随随便便成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启发式教学法”的原则,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探究,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将书本知识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