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设规划项目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制定规范标准》(征求意见稿)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征集南京建设系统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征集南京建设系统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字号】宁建科字[2005]797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征集南京建设系统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宁建科字[2005]797号)各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推进南京市建设系统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建设系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更加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经研究决定将以下三个科研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科研项目承担单位:1、悬铃木果毛污染防治新技术研究(项目编号:ZB1-2005,拟提供研究经费12万元)2、南京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和示范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B2-2005,拟提供研究经费15万元)3、南京地区利用地面新型有轨电车改善城市交通的研究(项目编号:ZB3?D2005,拟提供研究经费5万元)征集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
征集管理:南京市建设委员会负责项目征集管理。
经费来源:政府财政资金。
征集时间:2005年12月1日-12月15日有关资料:有关本次征集项目的详细资料请登录以下网址查询下载:南京市建委外网: (公告栏)南京建委工程交易网: (公告栏)南京市科委信息网: (公告栏)联系方式:南京市建设委员会科研设计处地址:南京市广州路185号401室电话:************,83734461,83735742南京市建设委员会二00五年十二月附件:关于征集南京建设系统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公告为了进一步推进南京市建设系统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建设系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更加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经研究决定将以下三个科研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科研项目承担单位:1、悬铃木果毛污染防治新技术研究(项目编号:ZB1-2005,拟提供研究经费12万元)2、南京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和示范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B2-2005,拟提供研究经费15万元)3、南京地区利用地面新型有轨电车改善城市交通的研究(项目编号:ZB3-2005,拟提供研究经费5万元)征集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42号文附表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42号文附表背景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于XXXX年XX月XX日发布了142号文,该文件规定了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相关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本文旨在介绍该文件所附的相关表格。
表格一: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审查表该表格旨在对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资格审查,以确保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业务能力符合南京市的要求。
该表格包括以下内容:•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基本信息•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注册情况和专业人员情况•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完成的城市规划项目情况通过填写该表格,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以向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提供自己的相关信息,以便审查单位是否符合要求。
表格二: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审查细则该表格详细介绍了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审查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该表格包括以下内容:•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注册资质和专业人员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应提交的材料要求•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资格审查的程序及其权利和义务通过填写该表格,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以了解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审查资格的具体细则和要求。
表格三: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预留指标管理表该表格旨在规范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预留的管理和布局,以满足南京市城市建设的需要和要求。
该表格包括以下内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预留指标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预留指标的用途和管理要求•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预留指标的具体规划布局和建设目标通过填写该表格,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可以统一规划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管理,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表格四:市政公用设施标准该表格规定了南京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标准和要求。
该表格包括以下内容:•市政公用设施的种类、数量和标准•市政公用设施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要求通过填写该表格,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可以规范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服务质量和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42号文及其附表对南京市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细则,以确保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试行)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12月总则1、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地块城市设计工作,规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内容、形式、制图标准等要求,特制定本标准并试行。
2、本标准适用于对《南京市出让地块城市设计工作暂行规定》(宁规字〔2013〕431号)明确的需提出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地块。
在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地段城市设计)阶段,以及单独编制地块城市设计(已编制的上位规划中尚未明确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时,应遵守本规定。
3、本技术标准作为地块规划条件的组成部分,强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简明有效、便于操作,并能确保建筑设计的灵活性。
本图则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合理性原则——图则内容应在满足地块规划条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和该地段城市设计研究的相关要求。
(2)有效实施原则——突出图则对城市空间秩序的有效控制引导,利于规划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控制。
(3)可操作性原则——图则制定应因地制宜,图则内容和表达应简单、准确和明晰,便于土地出让和规划管控中各环节的操作。
(4)灵活性原则——图则制定以控制城市空间秩序中不利情况的发生为基本目的,同时为用地布局和建筑设计留出空间。
4、位于城市中心区以及其他一般地区的地块应按照本标准执行;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风景(名胜)区内的地块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二、内容与要求1、地块城市设计及其图则是对各层次上位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落实和表达,是对地块规划条件的补充和完善,其主要内容是在地块层面对“ 空间形态、交通流线、地下空间、界面类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其他方面”提出城市设计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具体地块编制本图则应根据该地块所涉及问题的具体情况,在本技术标准所列的地块城市设计内容框架中,选择需要表述的内容提出控制与引导的要求。
特殊情况,也可适当增补表述内容。
2、图则的具体要求在“ 图则说明”中以文字形式归类表述,包含对各大类问题进行综述的“ 控制引导意图”和对各分项提出要求的具体“ 说明”两个部分。
南京市政府批转市建委关于《2005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批转市建委关于《2005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1.24•【字号】宁政发[2005]18号•【施行日期】2005.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南京市政府批转市建委关于《2005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2005年1月24日宁政发[2005]1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政府同意市建委拟定的关于《2005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05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南京市建设委员会2005年1月)2005年是完成“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各项目标任务的收效之年,是承上启下、完成“十五”计划、提前做好“十一五”规划工作的准备之年。
为提高组织实施的超前性和科学性,加速推进并保证按期完成2005年各项目标任务,依据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的《2005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计划》,编制如下组织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2005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以实现“富民强市”、“两个率先”、“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十运会各项建设管理任务,突出重点、控制节点、落实责任,更加注重河西新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注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境建设、注重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注重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和特色、注重与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密切相关的项目建设、注重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实现“设施优良完善、交通畅通有序、环境优美怡人、文化特色显现、管理服务一流、市容市貌整洁”的目标,迎接十运会顺利召开。
二、基本原则2005年南京市城市建设将遵循“承接统筹、突出重点、整合提升、综合运作”的原则:承接统筹是指保持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做好2004年项目与2005年项目的有机衔接,做到科学规划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统筹协调好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城乡区域协调的关系,合理利用城市各类资源,科学安排各项建设,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南京市规划核准图绘制管理细则20170711

南京市规划许可证(建筑类)核准图绘制管理规定(2017年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范我市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许可审批管理,统一报审材料中的必备内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申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报审图件及图纸内容的规划管理。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阶段报审图件参照执行。
第三条[报审要件] 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报审的图件,应包含南京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自审表、规划控制指标核查表、图纸目录、总平面图、建筑单体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结构基础平面图。
第四条[法定地位] 规划许可核准图是规划许可的重要内容,是规划验(放)线及规划核实的重要依据。
未经规定程序审批不得更改。
第五条[图件要求] 图纸内容和要素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制图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清晰、完整反映。
图纸上应加盖建设单位的印章、设计单位的出图资质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
第六条[其他情形] 本规定未提及部分,按现行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 5000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等规范和技术标准执行。
第二章总平面图第七条[总平面图要求] 总平面图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地形图及外部条件] 规划设计条件附图所提供的现势地形图、规划用地边界线、规划外部条件以及建筑控制线;(二)[用地现状及周边情况] 用地内保留的地形地貌、建(构)筑物、树木及用地外相邻建(构)筑物,并表达相邻建(构)筑物的位置、名称、高度、层数。
(三)[场地设计] 场地四邻及规划的道路、室外停车场、绿化用地及基地主要出入口,大门、围墙等;(四)[拟建建筑] 拟建建(构)筑物及地下建(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五)[间距退让] 拟建建(构)筑物退界距离、后退建筑控制线距离、与基地内外的建(构)筑物的间距;(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2014—2020)》(征求意见稿)解读

《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2014—2020)》(征求意见稿)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南京市政府•【公布日期】•【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2014—2020)》(征求意见稿)解读4月15日,我市召开区域城市化工作会议,对具有南京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部署,并下发《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2014—2020)》(征求意见稿)。
南京的城市化现状如何?将有哪些新举措?《规划》将给市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起草《规划》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以人的城市化解决南京“成长的烦恼”目前南京城市化率超过80%,服务业增加值超过50%,已进入率先实现现代化、加快城市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
但由于长期以来偏重城市的经济功能,导致城市在布局、质量和功能上相对不足,“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镇户籍人口比重只有62.5%左右,北部和南部四个区仍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农村地区,城市发展还存在不少“成长中的烦恼”。
《规划》明确南京区域城市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以城区现代化、郊区城市化、区域一体化为导向,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市民化、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和发展人才与科技生产力,激发社会发展活力,释放区域城市化发展潜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南京特点的城市现代化和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道路。
《规划》排定了到2020年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目标,包括总体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四大类28项指标。
【解读】国家层面在新型城镇化中面临的问题,当前在南京已不是主要矛盾。
新型城镇化的南京特征是区域城市化,之所以强调“区域”,是因为南京城市化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在区域落差,特别是行政区划调整县改区后,在更大空间尺度上全域统筹城市化变得更为紧迫;之所以强调“城市化”而非城镇化,是针对南京作为特大型中心城市的特点,把工作着眼点放在现代城市功能体系与空间格局的整体塑造上。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14•【文号】国函〔2024〕136号•【施行日期】2024.09.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36号江苏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南京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产业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等功能,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京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南京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7.9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86.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96.6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492.53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59.1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2023年南京市城乡建设计划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2023年南京市城乡建设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1.19•【字号】宁政发〔2023〕1号•【施行日期】2023.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2023年南京市城乡建设计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政府同意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拟定的《2023年南京市城乡建设计划》,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23年1月19日2023年南京市城乡建设计划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
根据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和实际发展需要,现制定2023年南京市城乡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定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承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保护山水城林的生态本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特色,不断推动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贡献城建力量。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统筹集约。
贯彻落实市域战略功能布局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统筹江南江北、老城新城、城镇乡村协调发展,统筹存量更新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之路。
(二)坚持有效投资。
积极应对疫情和复杂多变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进一步强化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切实提升城建领域投资效益,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平稳向好的内生动力。
(三)坚持城建惠民。
《南京市建设项目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制定标准(试行)》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制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 2013.11.25)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11月日一、总则1、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地块城市设计工作,规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内容、形式、制图标准等要求,特制定本标准并试行。
2、本标准适用于在规划编制(一般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地段层面城市设计编制)阶段对重要地块提出城市设计要求,以及在出让和规划条件提出时以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形式明确的城市设计要求。
3、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制定的基本原则(1)合理性原则——图则内容应能充分体现《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和该地段城市设计研究的相关要求。
(2)有效实施原则——突出图则对城市空间形态、空间环境、街道街墙的有效控制引导,利于规划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控制。
(3)可操作性原则——图则表达应简单、准确和明晰,便于土地出让和规划管控中的各项环节的操作。
(4)灵活性原则——图则制定应兼顾用地布局和建筑设计的灵活性,控制城市形态塑造中不利情况的发生。
二、内容与要求1、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是对地块规划条件的补充和深化,主要是在地块层面对空间形态、交通流线、地下空间、界面类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其他方面提出城市设计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编制具体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时,应根据该地块所涉及问题的具体情况,在上述城市设计控制引导框架中,选择需要表述的内容提出控制与引导的要求。
2、具体内容要求以图则说明的形式归类表述。
图则说明包含“原则和意图”以及“说明”两部分内容。
“原则和意图”是对各大类问题的综述,图则说明对各分项提出具体要求。
3、为体现执行操作中严格程度的差异,图则说明应区分“控制性要求”与“引导性要求”的用词与表述方式。
其中,“控制性要求”的表述相对严格,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引导性要求”的表述具有一定弹性,表示允许稍有选择或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控制与引导的分类、分项内容、级别、图件形式以及相关要求如表1所示。
南京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自审表(市政类)--非数字报建手填版

南京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自审表(市政类)
注
填表说明
1、建设单位应在每轮申报市政工程类设计方案、施工图时,使用数字报建辅助软件生成本表。
2、表中由数字报建辅助软件自动生成的内容不得修改;其他栏目应由建设单位使用excel软件填写完整;加★者为必填项。
3、规划指标如果多于一项,请点击“添加行”按钮添加新的一行;删除多余的规划指标信息请在选择需要删除的行后,点击“删除行”按钮。
4、在自审意见栏中选择“基本符合,有局部差异”者,应详填具体内容;
5、填写完毕后应打印本表,加盖单位公章,进行报送。
类)
料的真的一致性)负
手段而产生的一。
excel软件填写完指标信息请在选择。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印发南京市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管理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印发南京市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管理办法的通知(2011)【法规类别】建筑安装施工【发文字号】宁政发[2011]148号【发布部门】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7.12【实施日期】2011.08.12【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修改依据】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失效)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印发南京市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管理办法的通知(宁政发(2011)14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南京市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修订后的《南京市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市政府1999年6月13日印发的《南京市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管理办法》(宁政发〔1999〕122号)同时废止。
南京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南京市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江苏省工程建设管理条例》、《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均应当按照本办法委托编制和报批初步设计文件:(一)住建部建筑行业工程设计资格分级标准《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表》中2级以上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二)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
第三条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称主审部门)负责本市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的管理工作。
规划、消防、人防、环保等专业主管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做好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6.29•【字号】宁政规字〔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2023年6月29日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计划第三章项目实施第四章政策支持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城市更新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是对存量用地、存量建筑开展的优化空间形态、完善片区功能、增强安全韧性、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环境品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动。
具体包括下列类型:(一)对建筑密度较大、安全隐患较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全等,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地段进行的居住类城市更新;(二)对不符合发展导向、利用效率低下、失修失养的老旧厂区、商业区、园区、馆区、校区、楼宇等进行的生产类城市更新;(三)对生态环境受损、配套设施陈旧、服务效能低下的城市山体、绿地广场、城市公园、滨水空间、道路街巷等进行的公共类城市更新;(四)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混杂的复合空间进行的综合类城市更新;(五)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城市更新活动。
第三条本市城市更新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一)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共谋共商,尊重公众合法权利;在更新中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供给,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在保护中提升地区活力。
(二)规划统筹,引导规范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规划局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测绘规则(暂行)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规划局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测绘规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9.30•【字号】宁政办发〔2015〕105号•【施行日期】2015.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规划局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测绘规则(暂行)的通知宁政办发〔2015〕10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规划局拟定的《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测绘规则(暂行)》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9月30日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测绘规则(暂行)(市规划局2015年9月)一、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对投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测绘服务,提高项目行政审批效率,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5〕97号)的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则(暂行)。
二、联合测绘是指项目投资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在办理有关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过程中,申请需要两个以上测绘单位为其提供测绘服务的,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相关测绘单位协同提供测绘服务的方式。
三、本规则适用于在南京市的项目办理以下有关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的过程中:(一)规划审批(现势地形图、地下管线图)。
(二)土地审批(用地地籍图)。
(三)建设工程放线。
(四)建设工程竣工测量。
(五)产权登记(土地及房屋产权测量)。
四、测绘主管部门为联合测绘的牵头协调部门,国土、房产等部门的测绘单位以及有资质的社会测绘单位为测绘服务单位。
牵头协调部门负责在受理建设单位的申请后,向国土、房产的测绘扎口部门发送相关信息,并组织有关测绘单位实施测量服务。
测绘服务单位按照牵头协调部门的安排承担相应的测绘或供图任务。
五、联合测绘实行“收集需求、制定清单、专项指导、优质服务”的原则,一般操作如下:(一)牵头协调部门窗口在收到投资项目的申报材料后,及时通过政务中心平台告知国土、房产部门窗口。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关于修改《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附:修正本

(六)其他需编制可行性报告的。
三、第十五条例为第十六条,修改为:
对下列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根据《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管理权限,向市或者县规划部门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下同):
(一)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二)位于生活居住建筑南面且与之不平行的多层建筑的建筑间距按本款第一项规定执行,但计算距离以最小端为准;
(三)并行布置的多层南北向居住建筑的端墙间距按以下规定执行:
1、条式建筑之间不小于6米;
2、点式建筑之间不小于10米;
3、条式建筑与点式建筑之间不小于8米;
(四)位于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教学用房、中小学的教学用房、医院的病房、疗养院的疗养用房等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南侧的新建建筑,建筑朝向偏角为南偏东或者南偏西0°至15°的,建筑间距系数在旧区不得小于1.4,在新区不得小于1.5;建筑朝向偏角为南偏东或者南偏西15°至30°的,建筑间距系数在旧区不得小于1.3,在新区不得小于1.4;建筑朝向偏角为南偏东或者南偏西30°至45°的,建筑间距系数在旧区不得小于1.2,在新区不得小于1.3;
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进行的建设,应当符合城市的规划要求,在乡镇工业布局规划和乡镇工业小区详细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布局、集中安排,并应当服从市人民政府作出的调整用地的决定。
九、删去第二十二条。
在有特定要求地段的建筑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由市规划部门另行规定。
十六、第三十二条列为第三十六条,修改为: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宁政发[2013]104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宁政发[2013]104号](https://img.taocdn.com/s3/m/47f92b5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f.png)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宁政发[2013]10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质量发展规划(2012-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3年4月10日南京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一、指导思想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建设质量强市为目标,以提升产品、服务、工程、环境和经济运行质量为重点,全面加强质量工作,切实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强化质量法治,依法严格质量监管,全面推进质量发展,努力提升质量总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质量目标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市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形成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基本建成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质量整体状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产品质量目标到2020年,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质量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品种、质量和效益显著改善,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
到2015年,产品质量具体目标:--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累计达到2700项,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率达到90%以上;地产工业产品省以上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力争达到97%以上,其中,地产食品省级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位于全省前3位;地产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合格率达到99%以上,国外通报的地产出口产品不合格率低于1‰;地产药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9%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不发生有影响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件,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和死亡率控制在0.3以内。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宁政规字[2012]2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宁政规字[2012]2号](https://img.taocdn.com/s3/m/b3c1cfc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8.png)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宁政规字[2012]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不挂钩”以及规范性文件有效期规定的要求,对现行有效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专项清理,决定对下列规范性文件分别予以修改、废止:一、对下列规范性文件作如下修改:(一)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宁政发〔2003〕104号)第十二条修改为:“缴费人未按规定缴纳配套费的,依法责令缴费人限期缴纳。
逾期仍不缴纳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区位级别》的通知(宁政发〔2003〕260号)第一点第(二)项修改为:“城市房屋拆迁区位级别自2004年2月1日起实施,并适用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
”(三)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交通局《南京市内河通航水域禁航挂桨机运输船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07〕42号)第五点第(四)项修改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对不服从管理,强行进入禁航水域的挂桨机运输船舶,各地方海事处要监督其驶出禁航水域,必要时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从重处罚;不得只罚不纠或者以罚代纠。
”(四)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宁政发〔2007〕61号)第三十三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规划局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踏勘规则(暂行)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规划局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踏勘规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9.30•【字号】宁政办发〔2015〕104号•【施行日期】2015.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规划局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踏勘规则(暂行)的通知宁政办发〔2015〕10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规划局拟定的《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踏勘规则(暂行)》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9月30日南京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踏勘规则(暂行)(市规划局2015年9月)一、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投资环境,减轻多头踏勘、重复踏勘、违规踏勘等行为给项目投资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造成的负担,提高项目行政审批效率,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5〕97号)的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则(暂行)。
二、联合踏勘是指在项目有关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办理过程中,需要两个以上审批部门到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踏勘的项目,在建设单位的申请下,由牵头部门协调组织各审批部门统一进行现场踏勘,并提出后期办理和审批指导意见的方式。
三、本规则适用于南京市市级行政审批部门对项目以下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选址意见函)。
(二)项目批文审批(含审批、核准、备案)。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四、联合踏勘的牵头部门一般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加部门一般为发改、国土、环保、交通、文广新(文物)、地震等市级部门及项目地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
特殊情况下,发改、国土、环保、交通部门也可承担牵头部门的职责。
牵头部门负责在受理建设单位的申请后,组织参加部门联合踏勘项目建设现场。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放开我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市场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放开我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市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16•【字号】宁政办发[2014]76号•【施行日期】2014.07.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放开我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市场的通知(宁政办发〔2014〕7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第二阶段重点任务的意见》,推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市场化进程,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创新,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正确认识放开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市场的重要意义2001年我市实施的施工图审查工作为确保建设工程安全质量、节能环保及维护公众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主导的施工图审查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下的社会需要。
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委市政府做出全面放开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市场、实施“管审分离”的重要决策。
通过放开市场、引入竞争和强化监管,对确保施工图审查领域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进一步提高审查效率和服务质量,深化我市建设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施工图审查范围和依据我市行政区域内,除国家和省规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及其附属工程的地质勘察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实施施工图审查外,其他施工图设计文件行政主管部门一律取消审查程序。
根据国务院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住建部第13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全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审查机构”)在规定范围内开展审查业务,执行省、市相关审查收费标准。
施工图审查监管机构依据国家和省、市法律法规对审查机构的审图质量和市场行为进行日常监管。
三、审查机构设立条件改制变更或新设立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为非国有资本投资的、专门从事施工图审查业务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
(整理)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试行)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12月一、总则1、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地块城市设计工作,规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内容、形式、制图标准等要求,特制定本标准并试行。
2、本标准适用于对《南京市出让地块城市设计工作暂行规定》(宁规字〔2013〕431号)明确的需提出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地块。
在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地段城市设计)阶段,以及单独编制地块城市设计(已编制的上位规划中尚未明确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时,应遵守本规定。
3、本技术标准作为地块规划条件的组成部分,强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简明有效、便于操作,并能确保建筑设计的灵活性。
本图则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合理性原则——图则内容应在满足地块规划条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和该地段城市设计研究的相关要求。
(2)有效实施原则——突出图则对城市空间秩序的有效控制引导,利于规划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控制。
(3)可操作性原则——图则制定应因地制宜,图则内容和表达应简单、准确和明晰,便于土地出让和规划管控中各环节的操作。
(4)灵活性原则——图则制定以控制城市空间秩序中不利情况的发生为基本目的,同时为用地布局和建筑设计留出空间。
4、位于城市中心区以及其他一般地区的地块应按照本标准执行;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风景(名胜)区内的地块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二、内容与要求1、地块城市设计及其图则是对各层次上位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落实和表达,是对地块规划条件的补充和完善,其主要内容是在地块层面对“空间形态、交通流线、地下空间、界面类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其他方面”提出城市设计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具体地块编制本图则应根据该地块所涉及问题的具体情况,在本技术标准所列的地块城市设计内容框架中,选择需要表述的内容提出控制与引导的要求。
特殊情况,也可适当增补表述内容。
2、图则的具体要求在“图则说明”中以文字形式归类表述,包含对各大类问题进行综述的“控制引导意图”和对各分项提出要求的具体“说明”两个部分。
南京市政府关于批转市建委《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

南京市政府关于批转市建委《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宁政发[2007]29号【发布部门】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07.01.31【实施日期】2007.01.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南京市政府关于批转市建委《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07)2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政府同意市建委拟定的关于《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七年一月三十一日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织实施方案(南京市建设委员会2007年1月)2007年是深入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我市争创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之年,也是以更新更好的城市形象迎接“世界城市论坛”的决战之年。
按照城市建设“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城市建设实际,提出2007年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按照“整体提升江南,加快建设江北”的总体要求,更加突出跨江和江北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突出环境建设,更加突出老城保护和文化建设,更加突出城市管理,提升服务功能和文化品质,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和谐,为把南京早日建成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2007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将遵循“规划引导、彰显特色,以人为本、优化环境,集约发展、管理创新”的原则,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规划引导、彰显特色以科学规划为引导,加强规划编制的法制化、民主化建设,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加快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建设步伐,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
制定标准
(试行)
(征求意见稿 2013.11.25)
南京市规划局
2013年11月日
一、总则
1、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地块城市设计工作,规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内容、形式、制图标准等要求,特制定本标准并试行。
2、本标准适用于在规划编制(一般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地段层面城市设计编制)阶段对重要地块提出城市设计要求,以及在出让和规划条件提出时以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形式明确的城市设计要求。
3、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制定的基本原则
(1)合理性原则——图则内容应能充分体现《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和该地段城市设计研究的相关要求。
(2)有效实施原则——突出图则对城市空间形态、空间环境、街道街墙的有效控制引导,利于规划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控制。
(3)可操作性原则——图则表达应简单、准确和明晰,便于土地出让和规划管控中的各项环节的操作。
(4)灵活性原则——图则制定应兼顾用地布局和建筑设计的灵活性,控制城市形态塑造中不利情况的发生。
二、内容与要求
1、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是对地块规划条件的补充和深化,主要是在地块层面对空间形态、交通流线、地下空间、界面类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其他方面提出城市设计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编制具体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时,应根据该地块所涉及问题的具体情况,在上述城市设计控制引导框架中,选择需要表述的内容提出控制与引导的要求。
2、具体内容要求以图则说明的形式归类表述。
图则说明包含“原则和意图”以及“说明”两部分内容。
“原则和意图”是对各大类问题的综述,图则说明对各分项提出具体要求。
3、为体现执行操作中严格程度的差异,图则说明应区分“控制性要求”与“引导性要求”的用词与表述方式。
其中,“控制性要求”的表述相对严格,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引导性要求”的表述具有一定弹性,表示允许稍有选择或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控制与引导的分类、分项内容、级别、图件形式以及相关要求如表1所示。
表 1: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三、图件形式
包括控制图、引导图两种形式,具体可根据地块的实际情况选择。
⑴控制图
一般在地块范围内进行设计表达,也可对相邻的代征用地(绿地、广场等)提出控制要求。
所涉及的内容通常包括对塑造城市空间形态有重大影响的要素,如建筑后退、街墙控制线、高度分区等;也包括需要结合图则进行表达的规划要求,如机动车出入口范围等。
⑵引导图
一般在地块及其相关地块的范围进行设计表达,对城市中需要系统引导的内容提出要求。
所涉及的内容通常包括对优化地段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使用具有影响的内容,如地下空间联系、地面步行系统、空中通道位置、界面类型等。
除上述图件外,对于需对建筑形体的比例、尺寸、类型或样式等做特定要求的内容,可以通过示意图的形式进行表达;同时,根据需要还可以将地块城市设计方案一并纳入图则,作为地块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参考。
四、制图规范
⑴通用规范
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制图应满足《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对支撑系统、制图精度、坐标系、地形图(如不需可省略)、图层管理、文字标注、图形规则、出图设置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⑵图则要素与基本版式
图则需包括以下要素:图纸名称、地块名称、地址、区位、图件、图例、风玫瑰、比例尺、图则说明。
基本版面为A3或A2尺寸,地块形状特殊或图件数量较多的情况,可沿图则长度方向的1/2整数倍加长;
各图件宜正南北排放。
形状特殊的用地如需对控制图和引导图作旋转的,应保持模型空间数据的坐标系,在图纸空间内对取图框按45°的整数倍进行旋转。
⑶图件的数量、位置和比例
控制图1张,位于版面中部,综合表达需要控制的内容,建议采用的比例为
1:1000,1:1500,最小不得低于1:2000。
引导图若干张,位于控制图下部等分排列,分类表达需要引导的内容,不对比例作具体要求,可根据地块情况对引导图数量做增减。
示意图位于图则说明下部,不对比例作具体要求,可根据地块情况对数量做增减。
⑷图层命名标准
设定统一的图层命名标准——“序号”+“英文代码”+“中文注释”
其中,序号采用两位数字;
英文代码采用两位英文字母表示。
在空间形态中,建筑后退、街墙控制线和高度分区的代码分别用“FB、FW和FH”表示;在交通流线中,允许/禁止机动车开口范围的代码用“TE/TF”表示,地面开敞空间、步行系统和空中通道的代码分别用“TP、TG和TA”表示;在地下空间中,地下公共空间的类型和联系通道分别用代码“UA和UP”表示;在界面类型中,商业店铺界面和其他界面的代码分别用“FC和FZ”表示。
中文注释以汉语拼音为序。
例如,“21FB多层退让”代表多层建筑退让线,“22TE 机动车出入口”代表允许机动车开口范围,“24FC商业店铺界面”代表商业店铺界面引导线。
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图层具体设计标准参见:
表2: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编制图层规定
表3: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图例设计
五、名词解释
用地红线:建筑工程项目用地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建筑控制线:建筑物不得超出的界线。
一般分为“多层建筑退让线”和“高层建筑退让线”两类。
街墙控制线:建筑沿街外墙(简称街墙)应遵守(不得超出或后退)的位置线,包括“裙房街墙控制线”和“塔楼街墙控制线”。
“裙房街墙控制线”一般用于对重要城市道路、广场或绿地界面的控制;“塔楼街墙控制线”用于条件特殊的地块对塔楼位置的控制,通常情况下以“高层建筑分区”对塔楼形态做出引导。
图则中,街墙控制线长度L≤建筑后退控制线长度M,具体情况分为以下三类(图1):
1)一般性独立地块,街墙控制线长度L=建筑后退控制线长度M;
2)与城市干道相邻需要考虑街角退让的独立地块,街墙控制线长度L<建筑后退控制线长度M;
3)较大地块内的街墙控制线需要分段控制的,街墙控制线总长度L<建筑后退控制线长度M。
(a)(b)(c)
图 1:街墙控制线与建筑后退控制线关系示意图
(图a与图b中L长度为固定值,作为贴线率分母;
图c中L1+L2总长度为固定值,L1、L2分别作为各段贴线率分母)贴线率:贴线率是衡量空间界面连续性的重要指标,具体指建筑外轮廓线与街墙控制线的重合率,即建筑外轮廓线与街墙控制线重合部分的总长度B占街墙控制线长度L的百分比,贴线率P=(B1+B2+…)/L*100%。
(图2)
图 2:贴线率计算示意图
裙房: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附属建筑。
敞廊:建筑底层室外连续的柱廊开敞空间。
商业通透界面:指出入口、店铺和橱窗等能够形成商业建筑室内外行为交互或视
觉交互的界面类型。
绿化覆盖率:城市用地范围内全部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六、其他规定
⑴与整体街区关联密切的地块,在提供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时,应补充提供地段层面的城市设计导则或图则。
⑵特殊条件下,建设项目如需突破城市设计图则要求的,其方案必须满足城市设计的原则和意图,并由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
⑶图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南京市规划局。
表 3: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图例设计
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图例设计
图层名名称示例线型色号21FB多层退让多层建筑退让线HIDDEN2 40 21FB高层退让高层建筑退让线DASHED 1 21FW裙房街墙裙房街墙控制线ACAD_ISO08W100 5 21FW塔楼街墙塔楼街墙控制线ACAD_ISO08W100 4 21FH低层控制低层控制区hatch8 21FH多层控制多层控制区hatch8 21FH高层控制高层控制区hatch8
22TE机动车允许允许机动车开口
范围
Continuous 1
22TF机动车禁止禁止机动车开口
范围
Continuous 14
22TG地面步行
主要地面步行DASH 30
次要地面步行DASH_300 30
22TP开敞空间
绿地hatch 96 广场hatch96 广场型绿地hatch96
22TA空中通道空中通道Continuous 2
23UA地下公共空间类
型地下公共空间类
型
Continuous 34
23UP地下公共空间联系地下公共空间与
相邻地块的联系
Continuous 34 地下公共空间与
地铁站的联系
DASH 34
24FC商业店铺界面商业店铺界面引
导线
CENTER 200
24FZ其他界面其他界面引导线CENTER 230 27S方案示意方案示意线Continuous8 28H城市设计范围城市设计范围DASHED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