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传统文化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艺术与文化测试题传统文化与艺术常识检测

小学艺术与文化测试题传统文化与艺术常识检测

小学艺术与文化测试题传统文化与艺术常识检测测试题一:传统文化知识1. 什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答: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

答: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指中国古代的绘画和书法艺术。

绘画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而书法是以汉字书写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墨的运用和线条的变化。

3.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四合院是什么样的?答: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一种典型形式,通常由四个独立的房屋围合而成,中间有一个天井。

四合院以平房为主,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门厅、正厅和后厅,构成一个开敞而统一的空间。

4.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

答: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指中国古代的戏剧表演形式,主要包括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这些戏曲通过表演、唱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测试题二:艺术常识1. 请列举五种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

答: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雕塑。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器物艺术。

答:中国古代的器物艺术指的是以陶瓷、玉器、银器等材料制作的艺术品。

这些器物凝聚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才华,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审美品味和生活方式。

3. 请列举三种音乐表演形式。

答:独奏、合奏、合唱。

4. 请简要介绍现代舞蹈艺术。

答:现代舞蹈艺术是一种较为自由和个性化的舞蹈形式,注重舞者的身体表达和情感传递。

现代舞蹈通常以自由舞姿、独特的编排和丰富的舞台效果为特点,能够体现当代社会和个体的情感表达。

测试题三:艺术与文化常识1. 世界著名的音乐剧是?答:《猫》。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传统音乐。

答: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族音乐和宫廷音乐两个部分。

民族音乐以不同地区的民歌和乐器演奏为主要内容,宫廷音乐则是皇帝和贵族们的音乐表演。

3. 请列举三种不同节日的传统艺术表演。

答:春节的大型庙会、中秋节的月饼赏月会、端午节的龙舟比赛。

4. 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的戏曲角色类型。

答:中国传统戏曲角色类型包括文、武、丑等。

六年级传统文化试题参考答案(1)

六年级传统文化试题参考答案(1)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2.泰山乔岳 临深履薄
3.严子陵
4.聪明圣智 齐给速通
5.则阴阳
二、选择题(2分)
1. C 2.C
三、判断题(4分)
1.√2.×3.√4.×
四、简答题(4分)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不仅是治国安邦的法宝,也是维护社会秩序、淳厚社会风气的关键。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小学六年级钢笔字试题
姓名
学校
得分
满分(5分)
年级
班级
题目:抄写下面的一段文字,注意将字写规范、端正、美观。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一等
坐姿正确,执笔正确;笔画熟练、自然,结构比例准确,整体布局协调合理。
5分
二等
坐姿正确,执笔正确;用笔到位,结构比例得当,章法适宜。
4分
三等
坐姿正确,执笔正确;笔画准确,结构比例较得当,初具整体意识。
3分
四等
坐姿正确,执笔正确;运笔不准确,结构欠平正,全篇欠整齐。
2分

六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古诗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六年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文,以下是一些练习题及其答案,以供参考。

第一题:请默写下面这首古诗的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参考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二题:请朗读下面这首古诗,并回答问题: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问题: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参考答案:杨万里第三题:请阅读下面这篇古文,并回答问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妻子之道也。

齐子之几也,墨子之亲也。

夫孝敬父母,孝顺兄长。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孝顺治家,敬老慈幼。

衣服饭君,不敢不顺。

老而不孝,不可以教;幼而不养,不可以长。

齐子之几也,如有余力,则学文。

问题:这篇古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参考答案:孝顺父母、敬老慈幼第四题:请默写下面这首古诗的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参考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五题:请阅读下面这篇古文,并回答问题: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问题:这篇古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参考答案:物化、虚实之间的关系以上是一些六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题及其答案。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文,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良好审美品味和阅读能力。

祝同学们在学习古诗文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年级上传统文化安全教育试题

六年级上传统文化安全教育试题

六年级(上)传统文化期末检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一填空题。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6.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动笔写作(<史记>).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大部分,记载了(3000)年的历史,共(130)卷,(526500)字.7.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者(张择端).它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汴京河两岸的风光,生动的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8.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京杭大运河贯穿(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全长约(1700)公里,支开找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线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二.简答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答: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2.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在21世纪的今天他还有存在的价值吗?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有,起到了知道农岁的作用。

3.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标志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答:标志:飞天。

特点: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等阅读试题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等阅读试题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等阅读试题前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积淀最深远的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六年级是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为加强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将提供一道道精选的阅读试题,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一、经典名句理解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这句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境下说的?简要说明。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这句话出自哪位学者之口?其深刻的哲理思想是什么?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这句话告诫我们什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何教益?二、历史典故解析1.请简要叙述《孔子家语》中“孔门十哲”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三省吾身”是谁提出来的?其内涵是什么?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句话为什么被人们广为传诵?故事的背景是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4.请简书叙述《左传》中“败邑之辱”中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三、经典文化阅读1.简述《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的意思及深刻哲理。

2.请阅读《千字文》及其注释,简述千字文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3.简述《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大论”所概述的内容,以及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四、中华传统美德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对您的体验和感悟有何影响?2.请阅读《离骚》,简述故事背景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你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实践,为这些美德注入了什么样的内涵?五、生态文明教育1.请阅读《山海经》,简述故事的背景及其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古代的山水观和生态价值观。

2.“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是我国著名的生态文明常识,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其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应用有何看法?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学习和思考,希望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其中的深刻哲理和实用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东省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测试题

山东省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填空
1、《论语》是记述()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2、“四书”是指《》、《》、《》、《》。

3、慎独也可以说是()。

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做到“慎独”。

不少名人都是()自律的。

4、天命之(),率性之(),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俭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二、判断
1、大学之道,在明明志,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2、《列子》是一部记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的书籍,相传其作者列子,名列子,郑国人。

()
3、钟子期擅长弹琴,伯牙擅长辨识音律。

()
4、“高山流水”既是一个历史典故,也是一首著名琴曲。

所以人们爱把知己称为“知音”。

()
5、淮阴侯韩信出身贫寒,少有大志。

曾经忍受胯下之辱,后成大业,封为韩王。

()
三、问答
你还知道《史记》中的那些人物?(写出五个)。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点字成诗。

(根据九宫格内提供的字识别一句诗,并写出诗的题目、作者等)(11分)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及其朝代:____________3.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及其朝代:____________4.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及其朝代:____________二、飞花令。

(写出带“雨”的诗词句)(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题。

(18分)1.下列诗词名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将无日思有日,莫把有时当无时。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志向的一项是()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必考——汉字相关的传统文化名师趣味讲解与考点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必考——汉字相关的传统文化名师趣味讲解与考点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小升初必考趣味讲解与典型题训练名师汇编 第二章 汉 字 迷 宫 一.有趣的汉字故事(一)汉字的演变很久以前,当“汉字”第一次来到中华大地,它们是一幅幅描绘我们祖先原始生活的、生动有趣的图画:[来源:学科网ZXX K](甲骨文的“家”) (金文的“家”) (小篆的“家”) (隶书的“家”)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它们变成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字,躺在一本本厚厚的书里,记录着知识、历史、思想,庄严肃穆。

汉字演变的过程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最为典型的五种字体.........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商甲骨,周金文;秦代小篆汉代隶;魏晋时期草楷行。

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商周时期;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推行的统一字体;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楷书产生于魏晋以后,南北朝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沿用到今天。

家:原始字形为屋顶下有一头猪。

有住房,有家畜,即是“家”。

1.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首先发现甲骨文的地点是河南安阳小屯村。

甲骨文笔画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线条细而均匀,图画性强,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

2.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回转,大小均匀。

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3.小篆:一是字形呈长方形,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富有奇趣。

4.隶书: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隶书将小篆回转均匀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将小篆纵长内聚的结体风格变为横扁舒展,成为不再象形的汉字符号。

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六年级传统文化及古诗练习卷

六年级传统文化及古诗练习卷

六年级传统文化知识及古诗训练题一、填空:1、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是2、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孔子是的创始人。

3、我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是4、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写出其中的一句名言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写一句与之有关的诗句6、“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7、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五岳指的是8、“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它是我国9、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诗仙是诗圣是诗魔是10、古代的词又叫、、。

它可以分为三种: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四十而,五十而,六十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第二章·为政篇》12、京剧被誉为我国的国粹,它的角色行当主要分为、、、四个。

被联合国列入。

13、四大民间传说指的是14、殿试的第一名称为第二名为第三名为15、四大名楼指的是16、古代的四书指的是17、花中四君子是二、写出有关节日的诗句1、中秋节的诗句2、元宵节的诗句3、春节的诗句4、清明节的诗句5、重阳节的诗句6、七夕节的诗句三、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横线上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千锤万击出深山,要留青白在人间。

()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古诗地名园:(填地名)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故人。

3、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6、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京口瓜洲一水间,只隔数重山 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五、古诗百花园(填花名)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红。

六年级传统文化答案

六年级传统文化答案

六年级传统文化答案
一、填诗句题(每空5分,计50分)
1、虫声新透绿窗纱
2、此夜曲中闻折柳
2、每于寒尽觉春生4、俯首甘为孺子牛
5、润物细无声
6、听取蛙声一片
6、江枫渔火对愁眠8、一片冰心在玉壶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识别诗句题(每题5分,共20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天涯若比邻
3、黄河入海流
4、春风送暖入屠苏
三、连线题(每题2分,共10分)
黄四娘家花满蹊,欲饮琵琶马上催。

葡萄美酒夜光杯,千朵万朵压枝低。

儿童相见不相识,但闻人语响。

空山不见人,笑问客从何处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五、看图写诗(20分)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习测试题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习测试题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习测试题第一单元经典启蒙1.《中庸》相传为的孙子所作,是中的第三十一篇,与《》、、《》、《》并称为四书,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2 ,谓之中; ,谓之和。

中者也,。

:和者也,。

致中和,,。

3.凡事。

则不跆,则不困,则不疚,则不穷。

4.《道德经》是春秋时期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下篇《》,共五千余字,《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

《》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5.曲则全,,洼则盈,,少则得,。

是以圣人抱为天下式。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治大国,。

鱼不可脱于渊,。

6.“故道大,,地大,。

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地法天,,。

7知人,自知。

胜人者有力,。

知足者富。

强行者。

不失。

死而。

8.载营魄抱一, ?专气致柔,?涤除玄鉴,? ? ,能为雌乎? ,能无知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

9.君子于役,。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 。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诗经》8.缁衣,敝予。

适子之馆兮,还予。

缁衣之好兮,。

,还予。

缁衣,敝予又改作兮。

,还予。

第二单元古诗诵读1.《已亥杂诗》是清代所作,我劝天公重抖激,是忧国忧民的名句。

2 ,。

是《狱中题壁》中的爱国名句,作者是清代。

3.,轻烟散入五侯家。

出自唐代诗人的(寒食》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量。

,。

5.,。

一水护田将绿绕,。

出在写的《》。

从诗中我们感受到湖阴先生是一个的人。

第三单元古文今读1.吾所以为此者,。

看出蔺相如。

2.天帝怒,责令归河东。

,。

《牛郎织女》3. ,。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

,。

《群猴戏山中》4.螳螂欲取蚕,而不知:黄雀延颈,,而不知。

此三者,。

5.越王勾践反国,乃,,坐卧,饮食亦。

这段话的意思是:。

6.《君子于役》塑造了一个( )的抒情主人公形象A.思乡B.离别C.爱国D.望夫7.下列句于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

嘉祥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附加题:传统文化

嘉祥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附加题:传统文化

一单元附加题:传统文化一、感知古代文化:(12分)1、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古典文学的瑰宝,你知道这些书和作者及朝代吗?2、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儒家经典中的“四书”指的是。

“五经”指的是二、赏析古代诗词:(10分)(一)读朱熹的《观书有感》,完成相关练习。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1、补写出诗的后面两句(2)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A 鉴:镜子B 渠:渠水C 如许:如此D 为:因为3 、作者把“半亩方塘”比作一本书,书打开了,好象一面镜子。

那你觉得“天光云影”比喻的是。

(2)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A 全诗通篇运用比喻,寓情于景。

B 全诗生动形象,富于哲理,是以理成诗的佳作。

C 诗中的景物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D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体会:只有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不断补充新鲜知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心胸像“方塘”那样容得下“天光云影”,博大精深。

5、这是一首包含哲理的古诗,它告诉我们生活的道理。

你还能写出两句饱含人生哲理的古诗句吗?,。

三、运用古代诗词:(2分)1、第三十三个教师节就要到了,你想用“,”对所有的老师表达赞美之情;你想对你潜移默化产生影响的班主任说“,”你想对退休了还在教育战线上工作的老师说“,”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四、国学常识: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B、姻缘C、女孩的名字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知识竞赛题库〗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六年级》题库及答案

〖知识竞赛题库〗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六年级》题库及答案

六年级公布题共100题,单选题50题,多选题30题,判断题20题。

一、单选1.都江堰自修建以来,一直发挥着防洪防旱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是在两千多年前由()主持修建的。

A.李斯B.李冰C.李兵D.郑安平【答案】B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的“规矩”指的是()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C.圆规曲尺D.道德榜样【答案】C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始建于()时期。

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西周【答案】A4.春秋战国时期的七个诸侯国()都曾修建过较长的城墙。

A.秦、魏、赵、韩、齐、楚、宋B.秦、魏、赵、韩、陈、楚、宋C.秦、魏、赵、韩、齐、楚、吴D.秦、魏、赵、韩、齐、楚、燕【答案】D5.长城上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A.军情报警B.士兵休息场所C.存放食物【答案】A6.京杭运河是()在位时通航的。

A.隋文帝B.隋炀帝C.秦始皇D.唐太宗【答案】B7.故宫三大殿中俗称“金銮殿”的是()A.太和殿B.保和殿C.中和殿【答案】A8.下列人物与成语故事“讳疾忌医”有关的是()A.晋文公B.蔡桓公C.宋襄公D.齐桓公【答案】B9.《本草纲目》的作者是()A.李时珍B.扁鹊C.孙思邈D.张仲景【答案】A10.不同的中药,药性不同,中药“四性”指()A.寒、冷、湿、热B.寒、冷、温、热C.寒、凉、湿、热D.寒、凉、温、热【答案】D11.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火药配方被记录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武经总要》D.《梦溪笔谈》【答案】C12.沧浪亭的主人是宋代诗人(),他遭人陷害,罢官回到苏州后,以“沧浪亭”为自家园林命名,表现了其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A.欧阳修B.王昌龄C.苏舜钦D.陆游【答案】C13.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相传当时的僧人()来到了鸣沙山,看到宛若佛光普照的景象,于是在这里开凿洞窟用来修行。

六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质量检测

六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质量检测

二、判断
• 1、《满江红》是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生命 之歌。 (√) • 2、李清照是唐朝著名女诗人。 (×) • 3、辛弃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是婉约 派的代表词人。( × ) • 4、《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 (√) • 5、“平湖秋月”是西湖十大美景之一。 (√)
三、选择题
• 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 自辛弃疾的:( D ) A《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B《浪淘沙 山寺夜半闻钟》; C《水调歌头 落日塞尘起》; D《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2.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 之”一句出自:( C ) A《诫兄子严、敦书》;B《史记潍阴侯列 传》;C《中庸》;D《诫子书》
四、连线题
“为德不卒”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子严、敦书》 诸葛亮 《史记· 淮阴侯传》
岳 飞 马 援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缺” “所谓刻鹄不成 尚类鹜者也”
《诫子书》
《满江红》
孔 子
五、问答
• 1、学习了《论语》八则,你主要的收获是 什么?(开放性试题,能自圆其说即可。)
• 2、在“名人长廊”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 了东汉著名军事家马援、三国时期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南宋抗金将领岳 飞等人,他们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开放性试题,能自圆其说即 可。)
• 3.《列子· 汤问》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 不敢言归” 一句 中的“谢”字的意思是: (C) A感谢;B道谢;C认错;D批评 • 4. 《中庸》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一句中的“睹”字的意 思是:( D ) A欣赏;B求学;C认字;D看见 • 5.传说中的三座仙山是( C )、瀛洲、方丈。 A舟山;B普陀山;C蓬莱;D九华山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练习(常考题型-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练习(常考题型-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书写2分)一、点字成诗。

(根据下列格子中提供的字识别一句诗,并写出诗的题目和作者)(24分)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4.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

(20分)1.下面哪首诗词的作者与其他三项不是同一朝代的?()A.《春日》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C.《过故人庄》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是描写诗人坐船出行的场景的?()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C.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3.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不是描写江南美景的?()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下面哪一项不是孟浩然的诗?()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对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条清清的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油油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把青春山色送进屋来。

B.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C.“一水护田”加以“绕”字,可见小河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恰似一位母亲护着孩子。

六年级上学期小学阅读推荐指导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练习题题目及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小学阅读推荐指导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练习题题目及答案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试卷小学六年级上学期阅读推荐指导中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子所作,把《中庸》和、、并称为“四书”。

2、“凡事豫则立,”这句话是说,出自。

3、《道德经》相传是所作,分和两个部分。

全书只有余字,却对中华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选择题。

1、对《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上等的善就是要像水一样善良。

B.最好的善要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相争。

C.行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流水一样,无声无息。

2.《君子于役》塑造了一个()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A.思乡B.离别C.爱国D.望夫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

A.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B.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三、连线题。

1.将书法家与他的作品风格用线连起来。

王羲之浑厚雄劲苏东坡潇洒飘逸颜真卿法度严谨欧阳询率性拙朴2.将下列名句与出处用线连起来。

《论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诗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中庸》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四、品读赏析。

1、你最喜欢的汉字是什么字呢?查一查,了解它的演变过程,说说它的寓意。

2、读读《中庸》的名人名言,选择其中一两个说说自己的理解。

(1)言顾行,行顾言。

(2)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3)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3、家是温暖的港湾,读着《君子于役》,我们感受到当时的人因为战争,有家不能回,亲人不能团聚,生活非常凄苦。

而我们生活的年代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家庭幸福,只要努力,就可以生活得很精彩。

对此,你一定有许多感慨,请和同学一起交流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试卷小学六年级上学期阅读推荐指导中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朱熹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六年级传统文化试题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六年级传统文化试题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六年级传统文化试题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附答案)“一”型测试题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答案:1. 诗经2.屈原3. 司马迁史记4. 刘勰文心雕龙5. 王羲之兰亭序6. 山海关“二”型测试题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 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 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答案:7. 司马相如 8. 陆机9. 王献之 10.李白杜甫11. 程颐12. 孔雀东南飞13. 凌濛初14. 三国“三”型测试题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四五六年级传统文化答案

四五六年级传统文化答案

四五六传统文化答案
一、填诗句题(每空5分,计50分)
1、柳暗花明又一村
2、客舍青青柳色新
3、不识庐山真面目
4、绿树村边合
5、春风不度玉门关
6、古来征战几人回
7、一片冰心在玉壶8、自在娇莺恰恰啼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识别诗句题(每题5分,共20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天涯若比邻
3、黄河入海流
4、春风送暖入屠苏
三、连线题(每题2分,共10分)
黑云翻墨未遮山,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满地芦芽短,白雨跳珠乱入船。

应怜屐齿印苍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檐长扫净无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五、看图写诗(20分)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原创实用六年级下册传统文化过关测试

原创实用六年级下册传统文化过关测试

六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过关测试题目学校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说明:本试题共100分,填空题每空2.5分,选择题每题5分。

一、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相信自己!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辛弃疾与苏轼并称为(),是()派的代表词人。

5、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说的“四大名著指”的是、、、。

6、《幼学琼林》是明朝学者_________编著的。

7、中国书法的字体有篆书、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8、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9、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史上涌现出众多有名的诗人,他们都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

其中“诗仙”是李白,“诗圣”是。

10、古人常常通过乐曲来交流心灵、表达心声。

就是通过琴声寻找知音的一支名曲,它的故事至今被人们熟知。

二、选择填空。

1、李清照号称()。

A、六一居士B、青莲居士C、香山居士D、易安居士2、李清照是()著名女词人。

A、南宋B、北宋C、唐朝D、南北宋交际时期3、下面是元代注明戏曲作家孔尚任作品的是()A、《桃花扇》B、《西厢记》C、《牡丹亭》D、《长生殿》4、杜甫的诗歌忠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状,人们称他写的诗歌为()A 诗圣 B 诗仙 C 史实D诗史5、古代诗人都给自己起一个笔名,也就是号。

如李白又叫李太白。

太白就是他的号。

那么欧阳修的号是( )A 东坡居士B 六一居士C 五柳居士D 柳泉居士6、中国传统乐器众多,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A 骨笛B 琵琶C 吉他D 瑟7、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世界绘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下面是工笔画的是()A《洛神赋图》B《富春山居图》C《女史箴图》D《芙蓉锦鸡图》8、“程门立雪”的故事源于()。

A、《幼学琼林》B、《诗经》C、《千字文》D、《全唐文》9、被推为“汉碑第一”的碑刻是()A、《张迁碑》B、《礼器碑》C、《玄秘塔碑》D、《多宝塔碑》10、中国古代的印章最初只是一种信物,真正把印章作为艺术品来欣赏和创作,是从()个时期才开始的:A、唐朝B、宋朝C、元朝D、宋元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传统文化测试题
一、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相信自己!18☆
1、落日熔金,,。

2、至今思项羽,。

3、辛弃疾著有,存词600多首。

4、辛弃疾与苏轼并称为,是派的代表词人
5、人间所得容力取,。

6、,
,春意知几许!
二、选择填空12☆。

1、李清照号称()。

A、六一居士
B、青莲居士
C、香山居士
D、易安居士
2、李清照是()著名女词人。

A、南宋
B、北宋
C、唐朝
D、明朝
3、传说中的三座仙山是()、瀛洲、方丈。

A、舟山
B、普陀山
C、蓬莱
D、九华

4、“酒醒却亿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选自()。

A、《登州海市并序》
B、《登蓬莱阁》
C、《海事》
D、《海上书怀》
5、“垂髫犹记登瀛路,曾藉长风破浪还”选自()。

A、《登州海市并序》
B、《登蓬莱阁》
C、《海事》
D、《海上书怀》
6、蒲松龄号()。

A、六一居士
B、青莲居士
C、柳泉居士
D、易安居士
7、徐文长的《平湖秋月》是一首()。

A、拆字诗
B、回文诗
C、形意诗
D、藏头诗
8、“八仙过海”的传说源于()。

A、方丈
B、蓬莱
C、普陀山
D、东海
9、《登州海市并序》的作者是()。

A、李白
B、辛弃疾
C、苏轼
D、崔应阶
三、判断题10☆。

1、“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选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2、《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辛弃疾的作品。

()
3、《柳泉蒲先生墓表》是蒲松龄的作品。

()
4、李清照后期多写身世不幸和家国之思,如《夏日绝句》。

()
5、苏轼始终主张抗击金人,收复失地,因而受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一再被贬官。

()
四、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

答案
一、每空2分
1、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2、不肯过江东
3、《稼轩长短句》
4、苏辛豪放
5、世外无物谁为雄
6、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二、每题2分
DACD BCDB C
三、每题2分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