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思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 到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 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 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 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 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 创作自由的口号。
新时期文学思潮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 称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 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 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
1976年--1980年--1985年--1989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清明 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 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 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 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 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 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 革文学的末日,成为 “伤痕文学”的发端。
(二)文学论争
1、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 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 于人的“异化”问题。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 《现代化与现 代派》一文引起。 需不需要现代派;现代派 好不好;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 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 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 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 -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 月) 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了质 疑,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卢新华《伤痕》、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 兰》、冯骥才《啊!》、莫应丰《将军吟》、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陈国凯《我应 该怎么办》等。
在50年代受挫的作家,被称为“归来作家”或“复出作 家”“五七族”如艾青、汪曾祺、王蒙、高晓声、张 贤亮等 知青作家群。如王安忆、张承志、史铁生、韩少功、梁 晓声、阿城、铁凝等。他们是80年代非常活跃的一群。
除了上述两大作家群之外,一些文革后已届中年 才开始进入写作活跃期的作家,也成为不容忽 视的力量,如张洁、冯骥才、古华、戴厚英、 刘心武、高行健等。 此外,80年代中期才进入文学界的一些作家,则 带来了新的艺术风貌,在诗歌、小说等方面, 表现了新锐的探索和革新精神,如莫言、刘索 拉、残雪、马原、余华、苏童、叶兆言、格非、 孙甘露、北村、刘恒、方方等。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 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 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
(二)文学论争
1、文学主体性的讨论。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 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来研究文学的论著, 引起讨论。有关文学主体性的争论焦点是人的主体性 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文化寻根的讨论。文学论争从纯粹的文学作品 变化到对纯粹理论的争鸣。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根”热等, 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李 杭育、郑万隆等。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化和快 速化。
(一)文学发展状况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鲜 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的小说《老 井》、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 的《红高粱》、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韩少 功的《爸爸爸》、方方的《风景》,王朔的 《顽主》等。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作家尤其关注文 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了 “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和生 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王安忆、贾 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韩少功、 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莫言、王安忆。 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 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 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先锋小 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 推向了极至。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 治服务”提出了臵疑。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 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 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 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 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 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 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四、80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一)、对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承担。 题材选择:对“历史”的清算和记忆。 文学精神:普遍存在一种沉重的、紧张的精神倾向。
二)、强烈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开放的文学环境带来对中国文学现状的不满,作家们普 遍希望创造有思想深度和艺术独创性的作品。 群体性焦虑
三)、文学创作的潮流化特征: 80年代的文学界热衷于归纳命名文学现象,有意 识的组织文学派别,掀起创作潮流,所以文学 思潮和创作可以方便的被命名。 如:朦胧诗、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等等。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 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 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 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 经验和教训。重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 树》。
3.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 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代表 性作家,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 “改革文 学”开启风气之作。重要作品:蒋子龙《乔厂长 上任记》《燕赵悲歌》、张洁《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士光《乡场上》、贾 平凹 《腊月· 正月》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 作出了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 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 讨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 “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 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 学史”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 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 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 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重写文 学史的提出,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历史 反思,促使文学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 的边缘位移,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
Leabharlann Baidu
(三)、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 重视和重新评价:
文化封锁的“开禁” 7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译介西方文化思 想,文学作品的热潮。 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重评和出版
(四)、作家的分化与重组
十七年中的主流作家,除个别例外,在新时期他们的创 作活力已难以为继。 80年代有影响的作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