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笔记及详解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35eb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c.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概念1.朝代:指同一国家连续统治的君主制政权。
2.皇帝:古代中国的君主,受到臣民的尊崇和服从。
3.王朝更替:指一个朝代结束,另一个朝代开始的过程。
二、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奴隶制度:指奴隶作为劳动力被主人所占有和支配的社会制度。
2.农业文明的兴起: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撑。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成为主导,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形成。
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1.造纸术发明:汉代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书写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便捷。
2.指南针的应用: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航海和地理的发展。
3.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四、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1.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统一大一统时代。
2.西汉王朝的兴起:西汉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3.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
五、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化成就1.孔子及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人伦道德和社会治理的理论,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追求「道」的境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中国古代文学:如《诗经》、《论语》、《史记》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
六、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2.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中国古代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了其它文化的优点,同时也对其做出了创新和提炼。
七、中国古代历史的变革和演进1.隋朝的统一:隋朝的建立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统一,为后来的唐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2.唐朝的开放和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和开放的时期,而《唐诗》则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学期 人教版 复习笔记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学期 人教版 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b2d5c22ccbff121dd368397.png)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复习笔记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建立:杨坚,581年,长安
2.统一:589年
3.繁盛及表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二.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
3.分段:永济渠,通济渠,刑沟,江南河
4.影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一个中心:洛阳两个方位:贯通南北三个地点:涿郡,余杭,洛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刑沟,江南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2.贞观之治
一.隋的灭亡:618年唐朝的建立:李渊,618年,长安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注意吸取教训,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徭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虚心纳谏。
使得当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加强,我们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
一.时间:开元(唐玄宗)二.措施: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
唐太宗与唐玄宗的相同之处:1.任用贤臣 2.提倡节俭 3.重视发展生产 4.重视吏治
三.表现:农业:技术,水利,品种,工具
丝织业
手工业:
陶瓷业:唐三彩
商业
唐朝长安城特点:街道笔直,人口众多,对称,坊市分开
四.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发展生产,减轻农名赋税徭役,任用贤臣,提倡节俭,使得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87aebc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9.png)
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知识
时期
中国
复习
重难点
金元
宋辽夏
古代史
真题
教材 复习
机遇
典型
真题
笔记
典型
大事记
内容摘要
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教材为主,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中国古代史著作,整理各章的重难点,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精选考研 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或统考近几年的历史学考研真题, 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 点。3.归纳典型试题,强化常见考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特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 整理了典型常考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延伸,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目录分析
1.1复习笔记
1.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2.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3.1复习笔记
3.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4.1复习笔记
4.2典型题(含 考研真这是《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中国古代史下笔记
![中国古代史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caad6180b4e767f5acfcef3.png)
中国古代史(下)——隋唐至明清 (4)第一单元:隋唐五代 (4)一、“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4)南北朝末期的政治形势: (4)1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5)2 杨隋代周 (5)3 抵御突厥(统一陈之前需要解决北方民族威胁) (5)4 灭陈,统一中国 (6)5 隋朝的疆域与户口 (6)二、开皇之治——隋文帝 (7)1 躬节俭 (7)2 平徭赋 (7)3 仓廪实 (7)4 法令行 (8)三、隋炀帝 (8)1 营建东都 (8)2 开凿运河 (8)3 创科举制 (8)4 平吐谷浑 (8)5 征高句丽 (8)四、隋末起义与李唐建国 (8)1 大业七年(611),邹平民王薄起义 (8)2 大业九年,杨玄感兵变 (8)3 瓦岗、河北、江淮起义军 (8)4 群雄割据 (9)五、唐朝统一战争 (9)六、唐朝疆域 (9)七、唐太宗 (10)1 玄武门之变 (10)2 贞观之治 (10)3 贞观政要 (11)八、武周代唐 (11)1 唐高宗(650-683) (11)2 唐中宗(684)和唐睿宗(684-689) (11)3 武周 (11)九开元之治 (11)1 唐睿宗延和二年(712),玄宗(打败太平公主)即位,改元“先天” (11)2 《大唐六典》 (12)3 《大唐开元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余嘉锡) (12)十、“安史之乱” (12)1 事件经过 (12)2 原因分析: (13)3 意义: (14)十一、藩镇与割据 (14)1 安史之乱以后的河北 (14)2 河朔三镇之乱 (15)3 唐宪宗之后的藩镇 (15)十二、宦官专权和南衙北司之争——宦官&官僚 (16)1 宦官专权 (16)2 “南衙北司”之争——宦官vs.宰相 (17)十二、朋党之争 (18)十三、黄巢起义 (19)十四、唐朝亡和五代十国 (20)1 黄巢起义之后之强镇 (20)2 朱全忠建立“后梁” (21)3 五代 (21)4 十国 (22)5 其他 (23)6 总结 (23)第一单元专题:制度、社会与文化 (23)一、三省六部制 (23)1 设置 (23)2 六部——中央政府的职能机构 (24)3 三省——宰相的权力 (24)二、隋唐地方行政体制 (25)1 州县改制 (25)2 道——监察区 (26)3 府 (26)3 小结 (26)三、科举制 (26)1 科举制从隋朝至明朝的发展 (26)隋唐科举制的意义 (27)四、唐代兵制(从征兵制到募兵制)——P304 (28)1 府兵制——P276 (28)2 募兵制——雇佣兵 (29)五、唐代财政制度 (29)一、赋役制度 (29)二、盐政 (31)六、大运河 (31)唐宋变革论 (32)1 理论问题 (32)2 理论背景 (33)第二单元宋、辽、金 (33)一、宋朝概况 (33)一、宋初“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 (35)1 中央集权——针对地方机构(vs.地方分权) (35)2 分权制衡——中央机构 (36)3 重文轻武 (36)二、庆历新政 (40)三、熙宁变法 (41)四、元丰改制——官僚体制,进一步深化范仲淹的思想,确定之后官职的基本架构 42总结 (43)第三单元元明清 (44)1 元朝(1260-1368=109) (44)2 明朝(1368-1644=277) (48)3 南明:1645-1661=17 (50)4 清朝 (50)1)宰相问题 (50)闭关自守 (52)①清初禁海 (52)②隆庆开禁 (53)嘉靖二年(1523)“争贡之役” (54)戚继光 (54)卫所制度(493页) (54)隆庆 (55)万历 (55)“一条鞭法” (57)“摊丁入亩“或”丁随地起“ (59)三个单元: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2021最新
![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2021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57adf1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c.png)
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2021最新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同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也是承认和肯定杰出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2021最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2021最新一、隋唐科举制度:北:P20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武则天北:P13-1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
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
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北:P1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唐与吐蕃的交往: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
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一)遣唐使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北:P33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识图P34鉴真东渡示意图)(三)玄奘西行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玄奘西行示意图)六、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略[考试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北:P64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
两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北:P75-76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40e20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a.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笔记七年级历史下册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和演变过程。
本篇笔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
一、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主要表现为诸侯割据和诸子百家并举的局面。
这个时期也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其权力和地位,八百诸侯割据,形成了一种以分封、打击和同盟为特征的政治格局。
战国时期,秦国崛起,先后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重要人物。
比如孙子、吕不韦、张仪等。
二、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国家统一而成的大一统国家,也是一个以法律为主宰的统治体制。
秦始皇在建立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给中国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产和成就。
比如,修筑了万里长城、修建了兵马俑、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等。
三、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最强盛的一个朝代之一。
在汉朝,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万历故宫便是汉朝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四、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科技、艺术达到顶峰的时期之一。
在唐朝,诗、歌、画等艺术形式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变革和进步。
五、宋朝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朝代,也是一个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朝代。
在宋朝,经济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发展。
状元及第的祖籍哪里。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较为漫长、较为复杂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封建制度末期的时期。
在明朝,经济和文化方面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政治与经济的不协调也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清朝则经历了残暴的鸦片战争和列强的侵略,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七、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深受全球各地人民的喜爱和追捧。
中国文化既包含着古代历史和文化遗产,也包含着当代的文化成就和发展。
在中国文化中,汉字、诗歌、中国画和音乐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富有特色的部分。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7acc5f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4.png)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一)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繁盛一时的隋朝(隋朝的特点:繁荣而短暂)1、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__隋朝,定都__长安_____。
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陈,南北重归统一。
隋朝统一全国的作用:结束分裂对峙局面,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开创隋唐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唐朝的繁盛奠定基础。
2、隋朝大运河(P4地图)材料:“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P5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1) 这是古人对_隋朝大运河_作用的评价。
此渠是__隋炀帝(杨广)下令开通的。
(2)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渠”以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今天的北京),南到_________(今天的浙江杭州),它是古代世界__________的运河。
(4)大运河分为四段:——通济渠————江南河。
“此渠”开通后,我们淮安人如果想“烟花三月下扬州”,领略西湖美景,我们的最佳行程路线是:经由_______(经过江苏淮安)到江都,渡江南河至余杭。
(5)作用: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巩固国家的统一。
(6)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感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反映劳动人民巨大的创造力。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人物图)1、618年,隋朝灭亡,反隋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_____朝。
2、“贞观之治”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8)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②这是(李世民)引用的话,表明他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中国古代史笔记
![中国古代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e8250755acfa1c7aa00ccd3.png)
名词解释澶渊之盟:统和二十二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大军南下,打到澶州。
北宋一部分主张迁都,以宰相寇准主张抵抗,契丹大将在前线失利,有议和之意,宋真宗来到澶州急于议和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和约规定宋辽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岁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岁币’。
张居正改革:明神宗时,张居正任内阁首辅,针对宋的弊端实行改革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效率,整顿吏治。
2、军事改革:任用戚继光镇守蓟门和李成梁镇守辽东政策。
3、水利整治。
潘季训治理黄河。
4、经济改革: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
清查土地,丈量土地。
5、役法改革:甲正役的改革{里甲银,均平银,}杂役的改革{均瑶役,十段册法}6、一条鞭法{1、田赋折银征收。
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银合并征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府。
南宋与金三个条约: 1、绍兴和议’;宋高宗时期,金南侵,双方大战保持淮河为界,宋金对峙。
由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排挤岳飞等主战派,促成绍兴和约: {1、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2、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两州及商、秦两州之半给金。
3、宋岁贡银25万两。
绢25万匹。
}2.隆兴和议: 1149 金完颜亮弑金熙宗自立为帝,后金兵南侵。
宋金对峙,完颜雍自立为帝,完颜亮急于打败宋而北归和宋大战与采石,金失败。
宋孝宗急于收复国土,北伐失败。
金兵南下,主和派得势,宋金于1164年签订”隆兴和议“{1.南宋不再向金称臣,世为叔侄之国。
2、岁贡改岁币,每年减少银绢10万两匹,仍支付银20万两,绢20万匹。
3、疆界与绍兴时期相同。
3.宋宁宗时期,外戚庞侂主张开禧北伐,宋军大败,以史弥远为首投降派杀庞侂,促成议和。
{1、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侄之国。
2.增岁币为银30万两、绢30万匹。
3、疆界与绍兴时相同。
4、另付金犒军银300万两。
4.投下军州:这种州是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分得的或俘获的人口设置的。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0a24f77771fe910ef02df847.png)
汤显祖《牡丹亭》/京剧
书画
董其昌“颜骨赵姿” / 徐渭"扬州八怪"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 的明清文化
北京故宫
紫禁城(今称故宫)-一皇帝居住的地方,(其中的宫殿楼阁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 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明长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明清古典 科技巨著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清朝设置台湾 府(1684年)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的意义一-①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②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康熙帝组织
雅克萨之战
17世纪中期,瓯乘机入侵我国,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
康熙帝一-组织自卫反击战。(康熙帝一-沙俄)
结果: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外彳了的弥夺原0:自芒的营建琴涉幻&申暑地佟。
影响: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影响(危害):与世界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适时的学习西 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逢淅〃哲畀半落供了,
驻藏大臣—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平定大小和卓 叛乱
乾隆皇帝粉碎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清朝设置匮夔司,管辖包括甲尔擀什倾在内的擎个新理地区。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e6c6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e.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知识要点-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成就- 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繁荣2. 重点知识- 隋唐时期的统一与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3. 难点解析-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处理-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原因分析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 知识要点- 秦朝的统一- 汉朝的建立与巩固- 三国鼎立-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2. 重点知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巩固和对外关系-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的更替3. 难点解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汉朝对外关系的处理-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更替的原因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知识要点-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宋元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明清时期的繁荣与闭关锁国2. 重点知识-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政策- 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3. 难点解析-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原因和影响- 宋元时期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意义和影响二、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1. 知识要点-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农业文明的兴起-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 重点知识-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农业文明的兴起和传播- 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影响3. 难点解析- 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原因分析- 农业文明兴起和传播的影响因素- 古代文明交流的意义和影响第二单元亚洲和非洲的古代文明1. 知识要点-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中国文明2. 重点知识- 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 古代巴比伦文明的法律制度- 古埃及文明的科技成就- 古中国文明的政治制度3. 难点解析- 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古代巴比伦文明法律制度的意义- 古埃及文明科技成就的影响- 古中国文明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第三单元欧洲的古典文明1. 知识要点- 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2. 重点知识- 希腊文明的成就和特点- 罗马文明的成就和特点-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3. 难点解析- 希腊文明成就和特点的原因分析- 罗马文明成就和特点的原因分析-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三、历史综合练习第一单元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1. 知识要点- 历史知识的分类和运用- 历史知识的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 历史知识的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2. 重点知识- 历史知识的分类和运用方法- 历史知识的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的梳理- 历史知识的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分析3. 难点解析- 历史知识分类的合理性和运用方法的多样性- 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的准确性- 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知识的影响和作用第二单元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1. 知识要点- 历史知识的比较和分析- 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知识的批判和反思2. 重点知识- 历史知识的比较和分析方法- 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历史知识的批判和反思的态度3. 难点解析- 比较和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意义和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理解- 批判和反思的合理性和建设性。
七年级历史下册笔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d2a10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d.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笔记
标题:七年级历史下册笔记概览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1. 隋唐时期:
-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度的创立,以及隋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朝的灭亡。
- 唐朝的建立与发展,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社会繁荣景象,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放政策,如遣唐使的来往。
2. 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
-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及其结束,北宋的建立与中央集权的强化,如实行重文抑武政策,王安石变法等。
- 辽、西夏、金与南宋的并立关系,宋词的发展,以及元朝的建立与行省制度的确立。
二、中国近代史部分:
1. 明清时期:
- 明朝的建立与强化专制统治,郑和下西洋,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明末农民战争。
- 清朝的兴起与康乾盛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状况。
2. 近代中国的开端:
-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三、世界历史部分:
1. 中世纪欧洲:
- 封建制度的发展,庄园经济的特点,基督教在欧洲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2.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的发生及其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以上内容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框架,具体学习时需结合课本详细内容,理解每个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及人物作用,以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念和时空观念。
同时,要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历史学习,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笔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b5d6b2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8.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笔记同学们!今天咱来整理下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笔记哈。
这部分历史可是超级有趣,充满了各种故事和知识点呢。
一、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这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超厉害的时期哟!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对外交流也特别频繁。
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
隋文帝杨坚那可是个有本事的皇帝,他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不过呢,隋朝后期隋炀帝的暴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就像一艘大船因为掌舵的乱来,最后沉了下去。
2.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唐朝是咱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啦。
唐太宗李世民那可是相当英明,他虚心纳谏,任用贤能,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像魏征就是他的得力谋士,经常直言进谏,这才让李世民少走了不少弯路呢。
3.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故事那叫一个传奇。
她在位期间,重视人才选拔,开创殿试和武举,让很多有才华的人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不过呢,她也有一些争议,有人说她手段狠辣,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唐朝的发展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4. 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那也是个好皇帝,他选贤任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唐朝的经济文化达到了鼎盛。
但后期他就开始懈怠了,宠爱杨贵妃,任用奸臣,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二、民族关系的发展。
唐朝时期,民族关系那是相当融洽,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
1. 唐朝的民族政策。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这说明他在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
2.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松赞干布,这可是一段佳话。
她带去了很多中原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三、对外交往的活跃。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那叫一个热闹,和很多国家都有往来。
1. 玄奘西行。
2. 鉴真东渡。
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把唐朝的文化、艺术、医学等知识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笔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133232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c.png)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笔记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笔记一、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周朝衰落至战国时期的过渡,统治者逐渐削弱,公族削弱。
战国时期则是一个割据的时期,选择“大一统”的秦国,结束了这个时期。
三、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了很多有影响的制度和政策。
但是由于统治手段残忍,遭到了普遍的反感和抵制。
四、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
在这个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文化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完成了春秋、战国至秦朝统治下所实现的各项改革,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非常辉煌的时期。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的统一被打破,许多地区分裂为各自的政治势力,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局面。
同时,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佛教、道教等宗教。
六、隋朝、唐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时期,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田开垦、技术发展和商业繁荣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随着士族的组建和大规模的土地授予,唐朝经济更加繁荣。
七、五代、十国、宋朝、元朝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军阀割据时期的一个统称。
宋朝是中国第一个发展完全的蒸气机,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元朝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蒙古政权,统治者充斥着残酷的殖民思想。
以上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学生们都应该认真对待,理解其中的不同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8fd5f3e376baf1ffc4fad3d.png)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南北: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
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当时为什么能够开通这条河?(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的建立:年,在太原起兵的反隋贵族,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就是唐高祖。
2、李世民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位给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年号。
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①唐太宗认识到的伟大,吸取了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政府要;皇帝要;大臣要,统治才能。
②唐太宗重视;同时注意。
他还下令。
③唐太宗注意。
2、“贞观之治”的形成:贞观年间,唐朝的政治比较,经济发展,国力逐步。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三、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本是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
2、武则天的开明统治: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国力。
人们称她的统治为“”。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开元之治”:统治前期,他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等人当宰相。
他还特别重视,把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
开元初年,他还命人烧毁,表示。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史称。
2、“开元盛世”:统治前期,政治,经济,仓库,人口,唐朝进入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d90da1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2.png)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笔记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和亲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3).唐太宗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被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奉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多彩的文学艺术1).诗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一一“诗仙”;杜甫一一“诗圣”,因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2).书法:颜真卿、欧阳询。
3).绘画:阎立本一-《步辇图》;吴道子一-《送子天王图》。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概况:十几批(次数多),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规模大),同行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人员类型多)。
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风俗习惯和一些节日)。
2.鉴真东渡(扬州大明寺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唐与新罗的关系唐与新罗的关系:(文化交流,经济往来)。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交往:郑和下西洋冲突:戚继光抗倭2、戚继光抗倭(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2.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起止: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谈谈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认识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内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只能导致落后乃至最后的挨打。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04ad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b.png)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世界的兴起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世界的兴起。
我们了解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古代世界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早期人类的活动和生活方式早期人类主要是以狩猎、采集为主要方式来获取食物和生存。
他们生活在野外,不固定居住。
这一时期的人类还没有掌握农业技术,属于迁徙生活的阶段。
2.农业的产生以及农业革命农业的产生意味着人类社会从一个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人们开始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放养畜牧,逐渐形成了农耕和畜牧业。
3.古文明的兴起古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各个国家先后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古文明,比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和中国黄河文明等。
第二章:世界古代文明的互动与交流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古代世界的文明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个文明的发展。
1.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方式古代世界的文明之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比如商业贸易、战争征服、道路建设、宗教传播等。
2.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在古代,有许多重要的文明之间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等。
3.古代世界交流的作用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大文明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
第三章:古代东方文明国家兴起及其文化特点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文明国家的兴起以及其文化特点。
古代东方文明国家主要指的是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中东地区的文明。
1.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文化特点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文化特点主要包括中华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中国古代科技及艺术等。
2.印度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文化特点印度古代文明是印度次大陆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古代文明,在佛教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印度文明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笔记及详解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教材为主,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中国古代史著作,整理各章的重难点,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
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或统考近几年的历史学考研真题,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归纳典型试题,强化常见考点。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特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常考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延伸,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目录
第1章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隋唐五代时期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宋、辽、夏、金、元时期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时期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成熟与繁荣的清时期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大事记
第1章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隋唐五代时期
1.1 复习笔记
一、叙说
1.概述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鼎盛时期之一,起自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统一全国,到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建立北宋为止。
2.时代特征
(1)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和动乱,从隋朝开始,中国进入了基本稳定的大一统时期。
继隋而立的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和世界各文明古国,特别是周边国家交往频繁,对它们影响巨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文明昌盛的国家。
唐亡后,全国又出现了短暂的分裂和动乱,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也是为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时期。
(2)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也是政治、经济以及官制、兵制、赋役制度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这一时期发生的变化对以后历代王朝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隋唐五代上承魏晋南北朝,下启辽、金、宋、元,不论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方面,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