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
气象水文学大气的运动

编辑ppt
14
一、气压场的表示方法
◇ 等压面的二维表示
用类似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将某一等压面上相对于海平面的 各位势高度点投影到海平面上,得到一张等位势高度线图,此图 能表示该等压面的形势,故称为等压面图。
等压面与等高面的对应关系: 1013百帕--0高度(海平面) 850百帕-1500米 700百帕-3000米 500百帕-5500米 300百帕-9000米 100百帕-16000米
编辑ppt
17
二、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3)高气压:高压、反气 旋。 定义:是三维空间上的 大尺度涡旋,同一高度 上,其中心气压比四周 高。空间等压面形如山 丘。 天气:对应的天气好。 强度:中心气压表示, 气压越高,强度越强。
编辑ppt
18
4)、高压脊(脊)
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在 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 叫脊线,其气压值沿脊线向两边 递减,脊附近空间等压面类似地 形中狭长山脊。
前面运动速度慢,后面
快,空气聚积,气压升高
水平气流的辐散(a、c)和辐合(b、d)
4
编辑ppt
4
b 不同密度气团的移动
不同性质的气团,密度往往不同。 如果移到某地的气团比原来气团密度大,则该地上空气柱
质量增多,气压升高。反之,气压降低。
编辑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5
c 空气垂直运动
空气垂直运动和气压变化的关系
编辑ppt
19
二、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5)、鞍形气压场(鞍) •是由两个高压区和两个低压区相对组成的中间区域,形如马 鞍。对应天气多变。
鞍形气压场编示辑p意pt 图
20
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代号名称温度变化与人类的关系A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最密切,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本层B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 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气温先降低再升高存在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深度思考1】为什么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温度垂直分布和大气运动不同?提示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因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因下部热上部冷,所以对流运动显著;平流层因所含的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其增温,因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因下部冷上部热,所以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形式为a选择性吸收、散射和b反射。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图中字母性质意义地面辐射 B 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大气辐射 C 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e)使地面增温(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②下垫面因素:影响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
③其他因素:其中气象因素的影响最大。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表现形式:a选择性吸收、散射和b反射。
(2)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
①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吸收作用②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颗粒尘埃,无选择性反射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天空呈蔚蓝或白色(可对比月球) 【深度思考2】为什么晴朗的早晨反而比阴天的早晨气温更低一些?提示晴天的早晨,天空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故较阴天的早晨气温低。
4.陆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日变化约14时日出前后日较差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年变化北半球7月北半球1月年较差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南半球1月南半球7月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气象学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二 大气环流的变化
(一)年变化
1.高空:高空平均槽脊 2.低空:常年气压活动中心和季节性气压活动中心
(二)中短期变化
西风带的波状流型是时刻变化着的,有时表现为相当平 直的气流(纬向环流);有时表现为与纬圈交角很大,以经 向环流为主。西风带表现出的中短期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纬 向环流或者经向环流的维持及二者之间的转换。 纬向环流指数(西风指数) 环流指数 经向环流指数
2.等压面:空间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面上气压处 处相等。 ①等压面的起伏形势与其附近的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之间 的关系:
②等压面对应着等高线图。等高线图一般用于高空分析。
③等高线图上所标数值为高度值而非气压值。但是在反映气 压水平分布形势上它与等压线上的气压值有同样的意义。因此, 通过比较高度值的大小我们同样可以判断出气压水平分布形势。
赤道高温
低空低压(赤道低气压带);高空高 受到地转偏向力
压
大气向南北(高纬)辐散
赤道地区高空气流向高纬流动 在纬度30°附近偏转成为
的作用向右偏(北半球)
西风
积
西风将环绕地球运行
环绕的西风阻滞了
低纬气流向高纬流动
在纬度30°附近产生大气的堆
纬度30°附近气压升高(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区盛行下沉气流, 气流下沉后南北分
3.具体影响
①对高空大气环流的影响 在北半球 对流层中,高 层的平均水平 环流形式是西 风带上存在着 大尺度的平均 槽脊。 500hpa等压面平均高度图
②对近地面大气环流的影响
气压带的纬向分布被破坏,形成一个一个独立的气 压活动中心。 常年气压活动中心 季节性气压活动中心
世界一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形势图
结论: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第四章风的水平运动

Page 6
4、风力等级
风力等级与风速(米/秒)之间有如下近似关系:
1— 4级 风速≈1.5×风力等级
5—12级 风速≈3.8×风力等级 – 10
Page 7
风力等级表
风力等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陆地地面物体征象 静,烟直上。 烟能表示风向。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动。 树叶及微技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摇动。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全树动摇,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草房遭受破坏,大树枝可折断。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破坏。 陆上少见,大树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 严重破坏。 相当风速 公里/时 小于1 1-5 6~11 12~19 20~28 29~38 39~49 50~61 62~74 75~88 89~102 103~117 米/秒 0 ~ 0 .2 0.3~1.5 1.6~3.3 3.4~5.4 5.5~7.9 8.0一10.7 10.8~13.8 13.9~17.l 17.2~20.7 20.8~24.4 24.5~28.4 28.5~32.6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方向一致,垂直于等压线,
从高压指向低压,它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 比。即
G= -
1 ρ
ΔP ΔN
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通常变化不大,因此,一般水平气压梯度越 大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越大。
Page 12
1、形成风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 平 气 压 梯 度 力
Page 20
2、风的形Leabharlann -摩擦风自由大气(Free Atmosphere):
8,大气垂直和水平运动

实际大气在运动中所受到的C通常很小, 因为空气运动时的曲率半径都很大,从几十千米到 上千千米,所以C往往小于A。 但在低纬度地区或空气运动速度很大,且曲率半径 很小时,C的数值较大,并有可能超过A。 例如:龙卷风: 当风速V=10m/s时,运动的曲率半径为500km, 一克空气所受到的惯性离心力C=2×10-7牛顿。 而 当 风 速 V=10m/s 时 , 在 纬 度 φ=30° 处 , ω=7.292×l0-5弧度/秒,则一克空气所受到的地 转偏向力A=7×10-7牛顿, 这个数值与1百帕/赤道度气压梯度力相同,而惯性 离心力小得多。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物体从A点沿经线向正北方向 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地球自转到B点。物体仍保持 其运动方向,即在B点的运动方向与A点的运动方向 平行,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在B点物体的运动 方向已不是正北方向,而是向右偏了一个角度。 同理,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某物体从C点沿经线 向南运动,当地球自转到D点时,观察者面向物体的 运动方向,看到的仍然是运动的物体向右偏了一个 角度。
空气的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 作用于空气的力有: 重力(g) 由于气压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气压梯度力(G)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转偏向力(A) 由于空气层之间、空气与地面之间存在相对 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力(R) 由于空气作曲线运动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C)
这些力在水平分量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 不同形式的大气水平运动。
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 直运动
空气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 它的运动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个分 量。 垂直运动与出现在广阔区域并能持续几天以 致几十天之久的水平运动相比,一般是很不 显著的。
大气层的结构与运动

大气层的结构与运动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方的一层气体包围层,它是地球与外层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
大气层的结构和运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层的结构和运动。
一、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从地球表面向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层。
每个层次的特点和组成成分都有所不同。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最低的一层,从地球表面到大约10-15公里的高度。
在这一层,空气通过对流运动形成了天气现象,如云、雨、风等。
对流层中的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组成。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0-15公里到50公里。
在平流层中,气流呈水平流动,几乎没有垂直的对流。
这一层的气压逐渐降低,气温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为50公里到80公里。
在这一层中,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这是因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的存在。
中间层中的气体主要由臭氧组成。
4. 外层层外层层是大气层的最外层,高度约为80公里到几百公里。
在这一层中,气体非常稀薄,几乎没有分子碰撞。
外层层是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区域。
二、大气层的运动大气层的运动对于气候和天气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气层的运动可以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1. 垂直运动大气层中的垂直运动主要包括对流和垂直气流。
对流是指由地表的太阳辐射引起的空气的上升和下沉。
当地表受到太阳辐射时,空气被加热并上升,形成对流。
对流的上升气流会冷却并形成云和降水。
垂直气流是指由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引起的气体的上升和下沉。
2. 水平运动大气层中的水平运动主要包括风和气旋。
风是由气压差引起的空气的水平运动。
气压差是由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引起的。
气旋是指空气围绕低气压和高气压中心的旋转运动。
气旋可以引起风暴和降水。
大气层的结构和运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层次的大气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组成成分,这决定了大气层的温度和气压分布。
大气运动知识点

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空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
了解大气运动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天气的形成以及气象学的基本原理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大气运动的分类大气运动可以根据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运动性质进行分类。
1. 根据时间尺度分类:- 长期大气运动:指的是几天到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尺度上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季风、风系和可见天气系统等。
- 中期大气运动:指的是几天到几周的时间尺度上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天气系统的演变和气候变化等。
- 短期大气运动:指的是几小时到几天时间尺度上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发展等。
2. 根据空间尺度分类:- 全球尺度大气运动: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如大尺度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 区域尺度大气运动:指的是某一地区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如季节性风暴和气象灾害等。
- 局地尺度大气运动:指的是小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如局地风暴和微尺度气象现象等。
3. 根据运动性质分类:- 水平运动:指的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如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 垂直运动:指的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形成。
二、大气运动的驱动力大气运动的驱动力是导致空气水平和垂直运动的原因。
主要的驱动力包括地球的旋转、地球的辐射平衡失衡和地形的起伏。
1. 地球的旋转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地球各处赤道附近的气流从东向西呈现,这被称为地转偏向。
地转偏向导致了东风和西风的产生,并影响了气流的路径和速度。
2. 地球的辐射平衡失衡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失衡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
空气的温度差异引发了空气的对流运动,形成了气候系统中的低压和高压区域。
这些气压差异是造成风的产生和大气运动的重要驱动力。
3. 地形的起伏地形的起伏也会影响大气运动。
山脉和高地通常会导致空气上升并形成降水,而低地和平原则是空气下沉和干燥的地方。
这种地形对风向和风速也有一定的影响。
2.2.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21张PPT)

决定因素: 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
影响因素
(方向: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使北半球风
地转偏向力 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南左北右),赤
道不偏。)
摩擦力 (方向与风向相反,可减小风速)
形成过程
起始阶段:只有F水,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高空大气:F水和F地,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F水、F地、F摩,风向与等压线成一 夹角。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中,属于北半球风向的有( C )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hpaA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B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C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hpa
D
读图,回答3~4题。
的事就赶紧去做,并且尽量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 自己。63.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 64.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人品。专业决定了你的存在,人品决定了你的人脉;剩下的就 是坚持。65.给自己的三句话:一、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二、不要纠缠于小事;三、你现在遇到的事都是小事。66.生活只有两种选择:重新出发,做自己生命的主角;抑或停留在原地,做别人的配角。67.决定你的人生高度的,不 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人生态度!限制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年龄,而是你的心态!68.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69.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 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70.有理想,有目标,攒足力量向前冲;有勇气, 有信心,艰苦奋斗不放松;有恒心,有毅力,百折不挠不认输;加把劲,提提神,前途光明见曙光。7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 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72.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只要你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迟做,总比不做好!73.任 何打击都不应该成为你堕落的借口,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坚定的走下去。74.也许你一生中走错了不少路,看错不少人 ,承受了许多的叛逆,落魄得狼狈不胜, 但都无所谓,只要还活着, 就总有盼望,余生很长, 何必慌张 75.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76.鸡汤再有理,终究是别人的 总结。故事再励志,也只是别人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77.理想艰险,遇到再大的困难,想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也不会选择放弃。即使在阴霾的云沙下,也会想到苍天苏醒的风和日丽。即使在封闭的角落中也会让心 灵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78.只要勇于去博,英勇去闯,就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以实现人生出色。不管结局能否完美,至少你享受拼搏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成功,就是胜者。79.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想要 尽快优秀,就要寻找挑战!80.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 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81.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82.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累积!只要相信自己,总会遇到惊喜;每一种生活都有各自的轨迹!记得 肯定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每一个清晨都是希望的开始,记得鼓励自己!83.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我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我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弱了,所有困难就强了。我强了,所有 阻碍就弱了!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你给我压力,我还你奇迹!.你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人像你,你也不需要去代替谁。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是自己的主角,不需要去做谁
气候气象学第四章

R: 摩擦力 K: 摩擦系数 V: 空气运动速度 -: 表R与V方向相反
(五)影响空气水平运动的力
G(气压梯度力)—— 原动力,
可改变空气 运动状态
实力
不能使空气由静 止变为运动,但 可影响运动方向 和速度
R(摩擦力)———————
A(地转偏向力)——
假想力
C(惯性离心力)——
(二)单位高度气压差(Gz): 1、定义:
每改变一个单位高度时气 压的改变量。
2、单位:
mb/100m, hPa/100m
3、表达式:
P gZ Gz g Z Z
意义:Gz愈大,气压随高度降得愈快。
(三)单位气压高度差(h):
1、定义: 气压每改变1个单位时所 对应的高度变化值。 2、单位: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4.1 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 一.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一、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一)静力学方程:
dP = -ρg dZ
1、条件:
大气是静止的,无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 动。并且垂直方向上受力为零。
2、公式的意义:
※ 负号:P随Z升高而减小 ※ 因g在垂直方向变化小,故P在垂直方向上 减小的快慢程度主要决定于密度ρ
• 在北半球高压区或低压区的中心轴线向什么方 向倾斜?
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三.摩擦层中的空气运动
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梯度=- △P/△n (hPa/赤道度) 特点:△P一定时,
等压面疏,水平气 压梯度小;等压面 密,水平气压梯度 大。
H:位势米 gφ:位势米 Z:几何高度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ppt课件

(1)该图表示 近地面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是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
(2)此风是在 北 半球,判断理由是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
(3)图中的b表示 风向
,c表示 地转偏向力 。
(4)图中a的特征是
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
(5)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 B 地,原因
风向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影响风的三种力比较
三种力
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 指向低压
对风向影响 决定风向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
影响风向 南左北右
风向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近地面)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近地面)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F2 1010
d.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风速;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3、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大小——跟地面状况有关。 作用:降低风速
大气的水平运动

北半球
向 北 风
风向 与风 成
与空气运动方向(风向)相反, ①方向: 方向: 与空气运动方向(风向)相反, 3.地面摩擦力 地面摩擦力: 3.地面摩擦力: 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 影响: ②影响: 减小风速 近 地 面 风 的 形 成 水平气压 梯度力 三种力共同作用下, 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 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并且摩 擦力越大,夹角越大. 擦力越大,夹角越大. 风向 (百帕) 百帕) 1000 1005 地面摩擦力 1010 地转偏向力 风压定律: 风压定律:
北半球) (北半球)
大 气 作 水 平 运 动 所 受 作 用 力
(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 气压 向 气压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赤道上空的风) (赤道上空的风) 力平 风向平 于等压线 空风) 空风) 力 风向 压线 地 风) 等
地转偏向力
垂直于风向 风 偏) 向 偏 风向 偏)
地
风向
力
课堂练习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D A 地转偏向力 B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因纬度不同造成的地面热量差异 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A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地面摩擦力 D 前三个力的合力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A 气旋和反气旋 C 热力环流 B 风 D 大气环流
7 , 下图中A , B , C , D 点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 下图中 A 点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 . 点上精确测定水的沸点时, 在 A , B , C , D 点上精确测定水的沸点时 , 则 A , B 点为 99.95℃ 点为99 80℃ 试回答下列问题: 99. 99.95℃,C,D点为99.80℃,试回答下列问题:
大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大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实际上,空气运动路径的曲率半径一般都很大,从几 十千米到上千千米,因而空气运动时所受到的惯性离 心力一般比较小,往往小于地转偏向力。
但在低纬度地区, or 空气运动速度很大、曲率半径很 小时,离心力可以达到较大的数值并能超过地转偏向 力。
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样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改变运动的速度。
以近地面层(地面至30—50m)最为显著, 高度愈高,作用愈弱, 到1—2km以上,摩擦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把此高度以下的气层称为摩擦层(或行星边界层),此层以上称为自
由大气层。
大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五)大气运动方程
大气运动方程是表示作用于空气微团上的力与其所 产生的加速度之间关系的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 所受的力等于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即F=ma。F为所受的 力,是各个作用力的总和。单位质量空气运动方程的一般
实际大气中经常出现的数据是:ρ= 1.3×10 -3 g / cm3 ;–ΔP/ Δ n=1h Pa/赤 道度,则Gn=10-4N/kg,持续三个小时,可使风速由零增大到7.6m/s--4-5级风。
➢气压梯度力是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大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二)地转偏向力
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 当运动的空气质 点依其惯性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运动时,对于站在 地球表面的观察者看来,空气质点好像还受到由于地球转 动而产生的,使空气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的作用,这 种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或科里奥利力)。
R=-kV 式中R为摩擦力,k为摩擦系数,V为风速。 内摩擦力与外摩擦力的向量和称为总摩擦力。
大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第四章 大气运动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
(1)气压梯度与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 概念—— 气压梯度为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空间向 (矢)量。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于单 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单位:hpa/m(km)
可据某地点气压梯度方向,了解气压朝哪个方向 降低,还可据气压梯度值大小,了解周围大气空 间内气压差异的程度。 表示方式:-△p/△N。 △p为两相邻等压线间气压 差,△N为两相邻等压线间距离。负号表示气压 降低,因气压取正值而加负号。
5、四种力的区别: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使空气运动的原始动 力 2、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都是假想的 力,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而不改变空 气运动的速度。 3、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是实力,即改变 空气运动的方向,又改变空气运动的速度 4、在赤道上:A=0,忽视水平地转偏向力的 作用空气作直线运动:r=0,忽视惯性离心 力的作用在自由大气中 的空气:K=0,忽 视摩擦力的作用
第二节
气压场
气压的空间分布叫气压场。三度空间的气 压场叫空间气压场,某一水平面上的气压 场叫水平气压场。气压场形式的变化可引
起天气的变化。
一、气压场的表示方法
(一)等高面图:在等高面上用等压线表示水平方向上的气 压分布状况 (二)等压面图:在等压面上用等高线表示等压面空间起伏 特征的图
等高面图
静力学方程
如图示,在整个大气柱中截取面积 为1厘米,厚度为△Z的薄气柱 ,设 高度Z1处的气压为P1,高度Z2处的气 压为P2,空气密度为ρ,重力加速 度为g。在静力平衡条件下,Z1面上 的气压P1和Z2面上的气压P2间的气压 差应等于这两个高度面间的薄气柱 重量,即 P2-P1=-△P=-ρg(Z2-Z1)=ρg△Z 式中负号表示随高度增高,气压降 低。若△Z趋于无限小,则上式可写 成-dP=ρgdZ,上式是气象上应用的 大气静力学方程。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各个作用力
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砖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3、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近地面或高空的风向、风力大小等 教学重难点: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画出风向
3、有风向和偏转关系可判断属于那个半球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请大家预习课本,并想一想风是怎样形成的?
气压梯度:(结合p31) 水平气压梯度力:
小结: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运动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设问思考: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只要存在合外力,物体的速
度就会一直增大,风速会一直增大下去吗?
板图:(风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渐变)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
提问:风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 小结: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转承:高空大气只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运动,近地面的大气还会受
1002
1002 1010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到摩擦力的作用,大气最终是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作用下达到平衡的。
展示三力平衡图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
小结:在三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活动:p32(2) 总结:
讲解:由于存在水平气压差,大气就会水平运动,形成了风,风从高压吹向低压,那么风力有大有小,这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方向地转风风速分量:
地转风公式----
Vg
1 1 P 2 sin X
Ug
1 1 P 2 sin Y
它指出: 1.
在纬度一定时,地转风风速(Vg)与气压梯度力大小成正比。等压线疏-密 程度。
1 P n
⊿N为两等压面间的垂直距离, ⊿P为相应的气压差, 压,即沿⊿N方向上气压值总是降低的,所以前加一负号. 可以分解为水平气压梯度-和垂直气压梯度-两个分量。 因为⊿N是从高压指向低
水平气压梯度的单位通常用hpa/赤道度表示(1赤道度是赤道上经度相差一 度的纬圈长度,其值约为111公里)。
水平气压梯度值一般为1—3 hpa /赤道度 垂直气压梯度在大气低层可达1 hpa /10米左右,即相当
于水平气压梯度的一百万倍。(等压面近似水平)
因而气压梯度的方向几乎与垂直气压梯度方向一致, 垂直气压梯度力分量大得多,但是却与重力Gz 始终处于平
衡状态。
水平气压梯度力虽小,在一定条件下能造成较大的空气水
平运动
只有当两个高度相差甚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相比较时,ρ的差异才需要
考虑。
实际大气中经常出现的数据是:ρ= 1.3×10 -3 g / cm3 ;–ΔP/ Δ n=1h Pa/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大气的运动
大气压变化 气压场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大气环流
王锡平 河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 和 垂直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通常称为风。
风对于大气中水分、热量的传输,对天气、
气候的形成、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空气的水平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
气温水平梯度的存在,引起了气压梯度力随高度
的变化,进而影响风随高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由于水平温度分布不均,所形成的风随高度的改
变量,称热成风。
气压随高度递降的快慢与大气柱中的温度有关。
在暖气柱中,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得慢,即单位气压 高度差大 在冷气柱中,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得快,即单位气压
高度差小。
• 假设等压面在低层是水平的(气压梯度为零),因温度差
别,到高层以后,等压面就会出现倾斜。 • 暖区一侧等压面抬起,冷区一侧等压面降低,结果使高层 水平面上的气压值不相等,出现了由暖区指向冷区的气压 梯度力,从而产生了平行于等温线的风。 • 气层中平均温度梯度愈大,高层出现的风也愈大
由于水平温度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地转风在铅直
南半球则相反。
在低纬度地区或小尺度低压中,如果气压梯度力及惯性
离心力都很大,(地转偏向力小到可以忽略),出现旋衡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惯性离心力相平衡时的运动: V 2 1 P 0 r n
由于这种风已不再考虑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因而其风向既
可按顺时针方向吹,又可按逆时针方向吹。龙卷风就具有
地球偏向力规律
1、地转偏向力只是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物体
处于静止状态时,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垂直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右方,使物 体向原来运动方向的右方偏转,在南半球,则相反。
3、地转偏向力是一个视力和假想力,它垂直于空气运动方向,
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空气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称惯性离心力。
惯性离心力方向同运动方向相垂直,自曲率中心指向
外缘。 惯性离心力的大小同物体转动的角速度ω的平方和曲 率半径r的乘积成正比。 对单位质量物体,有公式:
实际上,空气运动路径的曲率半径一般都很大,从几
十千米到上千千米,因而空气运动时所受到的惯性离 心力一般比较小,往往小于地转偏向力。 但在低纬度地区, or 空气运动速度很大、曲率半径很 小时,离心力可以达到较大的数值并能超过地转偏向 力。
数(与下垫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成正比,其公式为: R=-kV 式中R为摩擦力,k为摩擦系数,V为风速。 内摩擦力与外摩擦力的向量和称为总摩擦力。
内摩擦力是在速度不同或方向不同的相互接触的两个空气层之间产生
的一种相互牵制的力,它主要通过湍流交换作用使气流速度发生改变, 也称湍流摩擦力。其数值很小,往往不予考虑。
4、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同风速和所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它随纬度的减小而减小,到赤道上减 为零;在两极最大,等于2Vω
(三)惯性离心力
动
轨迹的曲率中心沿曲率半径向外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这个力是物体为保持沿惯性方向运动而产生的,因而
赤道度,则Gn=10-4N/kg,持续三个小时,可使风速由零增大到7.6m/s--4-5级风。
气压梯度力是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
(二)地转偏向力
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 当运动的空气质点依 其惯性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运动时,对于站在地球 表面的观察者看来,空气质点好像还受到由于地球转动而 产生的,使空气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的作用,这种力 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或科里奥利力)。
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一样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改变运动的速度。
(四) 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所产生的一 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大气运动中所受到的摩擦 力,一般分为内摩擦力和外摩擦力两种。 外摩擦力是空气贴近下垫面运动时,下垫面对空气运动的阻力.
方向与空气运动的方向相反,大小与空气运动的速度和摩擦系
暂时的,平衡关系经常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空气运动的 路径不会是直线的,也不会是圆形或曲线,气压梯度力会
发生变化。空气运动也不会总是平行于纬圈,常常有穿越
纬圈的运动,其风速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力不平衡时?
即使一开始空气所受的力达到平衡,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
变化,力的平衡关系会遭到破坏,出现非平衡下的实际风。
的力等于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即F=ma。F为所受的力, 是各个作用力的总和。单位质量空气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
为:
dV GAR g dt
式中G为气压梯度力,为A地转偏向力,为R摩擦力,g 为重力。
将G、A、R、g值代入上式,则简化后的运动方程 为:
dU 1 P 2u sin R y dt Y dV 1 P 2v sin R x dt X dW 1 P g Rz dt Z
2.
当气压梯度、纬度相同时,地转风速与空气密度成反比(空气密度大的区域风
速小;在空气密度小的区域风速大)
3.
在气压梯度、密度相同时,地转风速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低纬度地转风速度大于高纬度。
低纬度的气压梯度通常很小,地转风速实际上也很小。在赤道附近,由
于地转偏向力过小,无法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地转风也就不存在了。
研究自由大气运动时被广泛应用的---大气运动方程式。 第三式是静力平衡方程(若加速度=0)。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水平运动 在自由大气中除赤道附近地区外,大尺度运动系统里 的风,大体风向都是沿着等位势高线(简称等高线) ,不论 等高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在北半球,观测者背风而立时,高压区总位于其右方,低压 区总位于其左方(风压定律),这些现象表现出自由大气 运动的共同特征。
线。因而,若背风而立,在北半球高压在其右方,在南半
球,高压在其左方,称风压律。
表4· 4 说明,地转风速随纬度增高而减小。但实际观测到
的地转风速却是高纬度地区大于低纬度地区。这是由于高
纬度的气压梯度值远远大于低纬度的缘故。
(二)梯度风 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了受气压梯度力和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 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就称为梯度风。 (1)低压时:气压梯度指向内,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 向力之向外,有:
旋衡风的性质。
梯度风与地转风, 都是作用于空气质点的力达到平衡时的风。梯度风
考虑了空气运动路径的曲率影响,它比地转风更接近于实际风。
自由大气中大尺度空气运动中,地转风或梯度风这两种平
衡关系是基本上适应的,尤其在中高纬度,概括了自由大
气中风场和气压场的基本关系。
实际自由大气中,各个作用力的平衡关系也只是相对的、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
1. 由于气压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气压梯度力; 2.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3. 由于空气层之间、空气与地面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产
生的摩擦力;
4. 由于空气作曲线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等。这些力之
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大气水平运动。
(一)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的方向是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 压,其大小为这个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气压的改变量: -⊿P/⊿N
实际风与地转风、梯度风之间便出现偏差,形成所谓偏差 风。
偏差风使风场与气压场相互调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新
的平衡又在新的风压条件下遭到破坏。空气运动就是从不
平衡到平衡,又从平衡到不平衡的过程
地转风和梯度风只不过是与实际风相近似的一种暂时平衡
状态的表达。
(三)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高空探测资料表明,风向、风速随高度有明显变 化 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的变化同气温的水平分布密 切相关。
观测表明,自由大气中大尺度空气水平运动近似于稳定、水平运动。表明空气 运动是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曲线运动时,还有惯性离心力)作用下 运动着的。
(一)地转风
地转风---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 运动(受力=0)。 空气开始运动后,地转偏向力立即产生,并迫 使运动的气流向右偏离(北半球),南反之。 所以,地转风的方向平行于等压线,高压在其 右侧(北半球)。根据运动方程可推出,地转风的运 1 P 动方程式为: 0 2V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