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身骨

合集下载

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3篇)

人体躯干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人体躯干骨的组成和各骨的名称。

2. 掌握躯干骨的结构特点,了解其功能。

3. 通过解剖实验,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人体躯干骨主要由脊柱、胸骨和肋骨组成,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中轴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等功能。

三、实验器材1. 人体躯干骨骼模型2. 解剖刀3. 解剖剪4. 显微镜5. 生理盐水6. 记录本7. 针线四、实验步骤1. 观察脊柱(1)观察脊柱的整体形态,了解其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组成。

(2)观察椎骨的结构特点,包括椎体、椎弓、椎间孔等。

(3)观察椎间盘的结构和功能。

(4)观察脊柱的生理弯曲及其意义。

2. 观察胸骨(1)观察胸骨的形状和结构,了解其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组成。

(2)观察胸骨与肋骨的连接方式。

3. 观察肋骨(1)观察肋骨的形状和结构,了解其由肋骨体和肋骨头组成。

(2)观察肋骨与胸骨的连接方式。

(3)观察肋骨与椎骨的连接方式。

4. 解剖实验(1)在人体躯干骨骼模型上,用解剖刀和剪刀解剖脊柱、胸骨和肋骨。

(2)观察各骨的内部结构,包括骨髓、骨膜、血管等。

(3)观察脊柱、胸骨和肋骨的连接方式。

5. 观察结果记录(1)记录脊柱、胸骨和肋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2)记录脊柱的生理弯曲及其意义。

(3)记录胸骨和肋骨的连接方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脊柱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组成,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等功能。

脊柱的生理弯曲有助于减轻身体重力对脊柱的冲击,提高运动效率。

2. 胸骨胸骨位于胸前部,与肋骨相连,构成胸廓。

胸骨和肋骨共同保护心脏、肺等重要器官。

3. 肋骨肋骨是胸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胸骨和椎骨相连,构成胸廓。

肋骨的形状和连接方式有利于保护胸内脏器,并参与呼吸运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人体躯干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脊柱、胸骨和肋骨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中轴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等功能。

了解躯干骨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体骨骼系统,提高健康意识。

解剖研究骨的实验报告(3篇)

解剖研究骨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的解剖学基本知识,包括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分类。

3. 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骼组织的微观结构,理解骨的生长、修复和代谢过程。

二、实验原理骨骼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具有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等功能。

骨组织由骨细胞、骨基质和血管等组成。

骨细胞是骨组织的主体,骨基质是骨细胞分泌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血管负责骨的营养供应。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显微镜、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等。

2. 实验器材: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盘、解剖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大小、位置和连接方式。

2. 切片制作:将骨骼标本切成薄片,进行染色处理。

3. 显微镜观察:a. 骨组织结构观察:观察骨细胞、骨基质和血管的微观结构。

b. 骨生长和修复观察:观察骨生长板、骨膜和骨折修复等结构。

c. 骨代谢观察:观察骨细胞的代谢活动和骨基质的矿化过程。

4. 结果记录:记录观察到的骨骼结构和功能特点。

五、实验结果1. 骨骼形态和结构:a. 骨骼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b. 长骨具有骨干、骨端和骨膜。

c. 短骨具有圆柱形、立方形和锥形等形态。

d. 扁骨具有扁平和板状等特点。

e. 不规则骨具有复杂形态,如脊椎骨、肋骨等。

2. 骨组织结构:a. 骨细胞:包括骨原细胞、骨母细胞和骨细胞。

b. 骨基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

c. 血管:骨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负责骨的营养供应。

3. 骨生长和修复:a. 骨生长板:位于骨干两端,负责骨的生长。

b. 骨膜:位于骨干表面,负责骨的生长、修复和营养供应。

c. 骨折修复:骨折后,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形成骨痂,修复骨折。

4. 骨代谢:a. 骨细胞分泌有机质和无机质,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b. 骨基质的矿化过程,使骨具有坚硬的特性。

六、实验讨论1. 骨骼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等。

实验报告全身骨骼观察(3篇)

实验报告全身骨骼观察(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 了解骨骼的形态、功能和相互关系;3. 掌握骨骼系统的解剖学知识。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模型、骨骼图谱、解剖学图谱;2. 实验用具:解剖镊、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针、放大镜、记录本。

三、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概述(1)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骼组成,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部分;(2)中轴骨包括颅骨、脊柱和骨盆;(3)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2. 骨骼系统结构观察(1)颅骨:观察颅骨的组成,包括颅盖骨、颅底骨和颅腔;观察颅骨的形态、大小和位置;观察颅骨的连接方式,如缝、骺和关节。

(2)脊柱:观察脊柱的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观察脊柱的形态、大小和位置;观察脊柱的连接方式,如椎间盘、椎间关节和韧带。

(3)骨盆:观察骨盆的组成,包括髋骨、骶骨和尾骨;观察骨盆的形态、大小和位置;观察骨盆的连接方式,如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

(4)上肢骨:观察上肢骨的组成,包括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和指骨;观察上肢骨的形态、大小和位置;观察上肢骨的连接方式,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关节和指关节。

(5)下肢骨:观察下肢骨的组成,包括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观察下肢骨的形态、大小和位置;观察下肢骨的连接方式,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跖关节和趾关节。

3. 骨骼系统功能观察(1)支持功能:骨骼系统为人体提供支撑,使身体保持直立;(2)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协同工作,实现人体运动;(3)保护功能:骨骼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大脑、脊柱保护脊髓;(4)造血功能:红骨髓位于骨骼中,负责产生红细胞和血小板;(5)储存功能:骨骼储存矿物质,如钙、磷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人体骨骼模型和图谱,我们掌握了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形态;2. 通过观察骨骼的连接方式,我们了解了骨骼与肌肉的协同作用;3. 通过了解骨骼的功能,我们认识到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身骨

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身骨

实验三全身骨[实验内容]观察全身各骨。

[实验目的](一) 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

(二) 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中轴骨的组成及各骨名称。

(三)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颅骨、椎骨、胸骨、肋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材料与器具]人体骨架标本,人体完整的散骨标本,完整颅骨及其分离标本。

[方法与步骤](一)观察上肢骨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上肢骨,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锁骨上肢带骨肩胛骨上肢骨肱骨自由上肢骨桡骨尺骨手骨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图2-3-1 锁骨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1)锁骨(图2-3-1)①呈“∽”形,无骨髓腔,位于胸廓的前外上方,分为“一体两端”。

②锁骨内侧端粗大,呈圆柱状,称胸骨端,其末端为胸骨关节面,与胸骨的锁切迹相关节;外侧端呈扁平状,称肩峰端,其末端有肩峰关节面,与肩峰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③锁骨内侧2/3 凸向前,外侧1/3 凸向后。

④锁骨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2)肩胛骨(图2-3-2)①呈倒“△”形,位于胸廓的后外上方,第2到第7肋之间,为扁骨,可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

②两个面:腹侧面,称肩胛下窝,与肋骨相邻。

背侧面,有一自内下向外上方的横行隆起,称肩胛冈,其向外延续为肩峰,肩峰内侧有肩峰关节面,与锁骨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肩胛冈上、下分别有一浅窝,称冈上窝和图2-3-2 肩胛骨冈下窝。

③三个缘:上缘锐薄,近似水平位,自内侧角达喙突根部,外侧端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

内侧缘(亦称脊柱缘)锐薄,始于内侧角,终于下角。

外侧缘(亦称腋缘)肥厚而微凹,自关节盂下缘达下角。

④三个角:上角位于上缘与脊柱缘的会合处,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水平。

外侧角肥厚,位于上缘与腋缘的会合处,此角外侧面有梨形的浅窝,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人体解剖实验报告骨学(3篇)

人体解剖实验报告骨学(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2. 掌握骨骼的命名、形态和功能。

3. 熟悉骨骼的连结方式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模型、骨骼图谱。

2. 实验用具: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解剖针、解剖镜等。

三、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1)骨骼系统由骨骼和骨连结两部分组成。

(2)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骼和四肢骨骼。

2. 中轴骨骼(1)头骨:包括颅骨和面骨,颅骨由8块骨组成,面骨由14块骨组成。

(2)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共有26块椎骨。

(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1块胸骨组成。

(4)骨盆:由2块髋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

3. 四肢骨骼(1)上肢骨骼: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2)下肢骨骼: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跖骨和趾骨。

4. 骨的命名与形态(1)骨的命名:根据骨的形态、位置、大小和功能等因素命名。

(2)骨的形态: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骨的结构: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5. 骨的连结方式(1)直接连结:骨与骨之间直接相连,如颅骨之间的缝连结。

(2)间接连结:骨与骨之间通过骨连结器官相连,如关节、半关节、纤维连结等。

6. 骨的临床意义(1)支撑身体:骨骼系统为身体提供支撑,保持身体形态。

(2)保护内脏:骨骼系统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大脑。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协同工作,实现人体运动。

(4)造血功能:骨髓具有造血功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了解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2. 观察骨骼模型,掌握骨骼的命名、形态和功能。

3. 观察骨骼图谱,了解骨骼的连结方式及其临床意义。

4. 利用解剖刀、解剖剪等工具,进行骨骼的解剖实验。

5. 在解剖过程中,注意观察骨骼的形态、结构和连结方式。

6. 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人体骨头解剖实验报告(3篇)

人体骨头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结构。

2. 观察骨骼的形态和功能。

3. 掌握骨骼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骨骼标本2. 解剖器械: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针等3. 实验图谱和教材五、实验方法1. 观察骨骼标本的整体结构。

2. 分别对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进行解剖观察。

3. 记录骨骼的名称、形态、位置和功能。

六、实验内容(一)颅骨1. 观察整体结构:颅骨由23块骨头组成,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颅盖主要由额骨、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颅底由蝶骨、筛骨、颞骨和额骨等组成。

2. 解剖观察:- 额骨:位于颅前部,呈三角形,保护大脑。

- 顶骨:位于颅顶部,呈扁平形,保护大脑。

- 颞骨:位于颅侧部,呈三角形,保护大脑和听觉系统。

- 枕骨:位于颅后部,呈扁平形,保护大脑。

3. 功能:颅骨主要起到保护大脑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二)躯干骨1. 观察整体结构:躯干骨由51块骨头组成,分为脊柱、胸骨和肋骨三部分。

2. 解剖观察:- 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组成,保护脊髓。

- 胸骨:位于胸前部,呈长方形,保护心脏和肺部。

- 肋骨:12对,保护胸腔器官。

3. 功能:躯干骨主要起到保护内脏器官、支持身体和参与呼吸运动的作用。

(三)四肢骨1. 观察整体结构:四肢骨由126块骨头组成,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两部分。

2. 解剖观察:- 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 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

3. 功能:四肢骨主要起到支持身体、参与运动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七、实验结果1. 人体骨骼共有206块,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2. 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共同构成人体的骨架。

3. 通过解剖观察,掌握了骨骼的名称、形态、位置和功能。

八、实验心得1. 人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

关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人体解剖学实验,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1)观察脊柱的形态结构,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了解其形态特征和功能。

(2)观察骨盆的形态结构,包括髂骨、坐骨、耻骨和骶骨,了解其形态特征和功能。

(3)观察四肢骨的形态结构,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了解其形态特征和功能。

2. 关节系统(1)观察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了解其功能。

(2)观察躯干关节,如颈椎关节、胸椎关节、腰椎关节、骨盆关节等,了解其功能。

(3)观察四肢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了解其功能。

3. 肌肉系统(1)观察躯干肌肉,如胸大肌、背阔肌、腹直肌等,了解其起止点和功能。

(2)观察上肢肌肉,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等,了解其起止点和功能。

(3)观察下肢肌肉,如股四头肌、臀大肌、腓肠肌等,了解其起止点和功能。

4. 神经系统(1)观察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和保护措施。

(2)观察脊神经的分布,了解其功能。

(3)观察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分布,了解其功能。

5. 消化系统(1)观察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和消化过程。

(2)观察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和消化过程。

6. 呼吸系统(1)观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和呼吸过程。

(2)观察肺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和呼吸过程。

7. 循环系统(1)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和血液循环过程。

(2)观察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分布,了解其功能和血液循环过程。

8. 泌尿系统(1)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和泌尿过程。

(2)观察肾上腺、胰腺等器官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和泌尿过程。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人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了解了人体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正常人体解剖学之四肢骨骼

正常人体解剖学之四肢骨骼
前臂外侧,一体两端(长骨特点) ①上端细小: 桡骨头(环状关节面—肱骨小头) 桡骨颈 桡骨粗隆 (桡骨颈的内下方的一粗糙隆起) ②体:三棱柱形 ③下端粗大: 尺切迹(桡骨下端的内侧关节面) 桡骨茎突(桡骨下端的内侧突出) 腕关节面
尺骨
前臂内侧,一体两端(长骨特点) ①上端粗大:滑车切迹 切迹上下方—鹰嘴、冠突 冠突 前下方隆起——尺骨粗隆 外侧关节面——桡切迹 ②体:三棱柱形 ③下端:尺骨头、尺骨茎突 (尺骨头后内侧)
下肢带骨(髋骨)
髋臼、闭孔 (1)髂骨(后上方) 髂骨翼、髂嵴、髂结节 髂前上(下)棘、 髂后上(下)棘 耳状面(与骶骨耳状面形成关节) 髂窝 (2)坐骨(后上方) 坐骨结节、坐骨棘 坐骨大小切迹、坐骨支 (3)耻骨(前下方) 耻骨体 耻骨上下支 耻骨联合面(连接两侧耻骨) 耻骨结节
肱骨(一体两端)
③下端: 内侧髁: (内上髁、肱骨滑车 ---尺骨的滑车切迹) 外侧髁: (外上髁、肱骨小头 ---桡骨头的上面关节凹) 滑车上下方: ○ 冠突窝(滑车前上) ○ 鹰嘴窝(滑车后上) 尺神经沟: 内上髁的后下方的一浅沟。 肱骨内上髁折时尺神经易受损。
桡骨
股骨(一体两端)
上端: 股骨头、股骨颈 大转子、小转子 转子间线、转子间嵴 体:粗线→上延髁、 髁间窝 内上髁、外上髁
髌骨
全身最大的籽骨,前面粗糙,后面光滑关节面与股骨两 髁前方的髌面相关节。
胫骨
上端: 内侧髁、外侧髁、髁间隆起 体: 腓关节面、胫骨粗隆、腓切迹 下端: 内踝(大、高)
腓骨
上端: 腓骨头、腓骨颈 体: 下端: 外踝(扁平、尖小、低)
足骨(52块) (跗骨、趾骨、跖骨)
①跗骨(7×2块): 跟骨 距骨 骰(tou)骨 足舟骨 内侧、中间、外侧楔骨 ② 跖骨(5×2块): 底、体、头 ③ 趾骨(14×2块): 2+3+3+3+3节

运动系统解剖实验-全身骨

运动系统解剖实验-全身骨

泪骨
上 颌 骨
下 颌 骨
腭 骨
下颌骨 分1体2支。
下颌体:呈弓形,上缘为牙槽弓。
下颌支:包括冠突、髁突、下颌头(参与构成颞下颌关节)、 下颌颈、下颌切迹、下颌角。
冠突 下颌头 下颌颈
下颌孔
牙槽弓 髁 突 下 颌 支
下颌体
下颌底 颏孔
下颌角
(三)颅的整体观
1.顶面观(外面)
冠状缝
矢状缝
冠状缝
人字缝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两侧平对
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 对第4胸椎下缘。
(二)肋
组成:肋骨 + 数量:12对 分类:真肋 ——1~7对; 肋软骨
假肋 —— 8~10对; 浮肋 —— 11~12对;
肋弓 —— 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 连接形成的结构。
肋颈 肋体 肋头
功能:使椎体连结紧密并起缓冲垫的作用。 发育:20-30岁是发育的旺盛期,30岁后逐 渐停止发育,弹性开始降低而脆性 增大。 韧带: 前纵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 前脱出的作用。 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四)脊柱生理弯曲
颈、腰曲 后天形成,向前凸 胸、骶两曲 先天形成,凸向后

二十四块椎骨连, 骶尾各一下端连, 上细下粗尾部尖, 承受压力密相关, 棘突连成一条线, 胸棘细长叠瓦状, 腰隙最大易进针, 线条大方又美观, 颈曲腰曲向前凸, 生后抬头现颈曲, 胸骶后凸为先天, 弹性减震形体妙.
四、胸廓
肋颈 肋体 肋头
肋角
肋结节
肋沟
肋弓

胸 骨 角

剑突
(一)胸骨
分柄、体、剑突三部分。 颈静脉切迹、锁切迹

高职人体解剖实验报告

高职人体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人体骨骼系统解剖实验二、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目的:1. 掌握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

2. 熟悉骨骼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3. 提高观察和识别骨骼的能力。

四、实验材料与用具:1. 人体骨骼标本2. 骨骼图谱3. 显微镜4. 铅笔、橡皮、尺子5. 实验报告本五、实验内容:1. 骨骼标本观察-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的整体结构,识别骨骼的形态和大小。

- 识别骨骼的表面结构,如骨膜、骨髓等。

- 观察骨骼的连接方式,如关节、骨缝等。

2. 骨骼系统分区观察- 识别颅骨、脊柱、胸廓、四肢等骨骼系统的分区。

- 观察各分区骨骼的形态和功能。

3. 具体骨骼观察- 识别颅骨的主要骨骼,如额骨、顶骨、颞骨等。

- 观察脊柱的形态和功能,如颈椎、胸椎、腰椎等。

- 识别胸廓的骨骼组成,如肋骨、胸椎等。

- 观察四肢骨骼的形态和功能,如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等。

4. 显微镜观察- 使用显微镜观察骨骼的微观结构,如骨小梁、骨髓等。

- 分析骨骼的微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六、实验结果:1. 成功识别了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颅骨、脊柱、胸廓、四肢等。

2. 熟悉了骨骼的形态、位置和功能,如颅骨保护大脑、脊柱支撑身体、胸廓保护心脏和肺部等。

3. 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了骨骼的微观结构,如骨小梁、骨髓等,并分析了其与功能的关系。

七、讨论与结论:1.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支架,具有保护、支撑、运动和造血等功能。

2. 骨骼的形态和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如颅骨的坚固性保护大脑,脊柱的弯曲性适应身体姿势等。

3.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观察和识别骨骼的能力,为后续学习人体解剖学奠定了基础。

八、实验体会:本次实验让我对人体的骨骼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骨骼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和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我学会了如何识别骨骼的形态和功能,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人体解剖躯干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躯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人体躯干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 认识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3. 掌握躯干骨的连接方式及其功能。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躯干骨模型2. 人体躯干骨标本3. 显微镜4. 镜片5. 绘图纸6. 铅笔五、实验步骤1. 观察躯干骨模型:- 认识躯干骨的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和肋骨。

- 观察各骨的形态结构,如椎骨的椎体、椎弓、棘突、横突等。

- 注意各骨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椎骨之间的椎间盘、肋骨与胸椎、腰椎的连接等。

2. 观察躯干骨标本:- 观察各骨的实物形态,进一步巩固对躯干骨结构的认识。

- 注意观察骨表面的结构,如骨膜、骨松质、骨密质等。

3. 使用显微镜观察:- 使用显微镜观察骨组织的结构,如骨小梁、骨细胞等。

- 观察骨细胞的形态和分布。

4. 绘图练习:- 根据观察结果,绘制躯干骨的结构图,标注各骨的名称和结构特点。

六、实验结果1. 躯干骨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和肋骨组成。

2. 椎骨具有椎体、椎弓、棘突、横突等结构,椎骨之间通过椎间盘连接。

3. 肋骨与胸椎、腰椎连接,参与构成胸廓和腹壁。

4. 骶骨和尾骨位于躯干下方,与下肢骨连接。

5.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骨组织的结构,如骨小梁、骨细胞等。

七、实验讨论1. 躯干骨在人体运动中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2.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支柱,具有保护脊髓的作用。

3. 胸廓参与呼吸运动,保护心脏和肺部。

4. 骨组织具有再生能力,有利于骨折后的愈合。

八、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人体躯干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骨组织结构,并掌握了绘图技巧。

此次实验对我学习人体解剖学具有重要意义。

九、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遵守实验纪律。

2.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注意调整光线和焦距。

3. 绘图时,注意标注各骨的名称和结构特点。

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台,保持实验室卫生。

认识人体骨骼实训报告(3篇)

认识人体骨骼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骨骼系统的组成、各部分骨骼的名称、位置和特点,以及骨骼在人体运动、支持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后续学习人体解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三、实训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人体骨骼的整体观察2. 上肢骨骼的观察3. 下肢骨骼的观察4. 躯干骨骼的观察5. 骨骼的解剖学特点及功能五、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 确认实训人数,分组进行。

- 熟悉实训器材,包括骨骼模型、骨骼标本、解剖图谱等。

- 复习人体骨骼系统的相关知识。

2. 人体骨骼的整体观察- 观察骨骼标本的整体结构,了解骨骼系统的组成。

- 记录观察到的骨骼数量和分类。

3. 上肢骨骼的观察- 分别观察肱骨、桡骨、尺骨、掌骨和指骨。

- 记录各骨骼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特点。

- 分析上肢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4. 下肢骨骼的观察- 分别观察股骨、胫骨、腓骨、跖骨和趾骨。

- 记录各骨骼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特点。

- 分析下肢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5. 躯干骨骼的观察- 分别观察颅骨、脊柱、胸骨和肋骨。

- 记录各骨骼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特点。

- 分析躯干骨骼在支持和保护身体中的作用。

6. 骨骼的解剖学特点及功能- 分析骨骼的连接方式,如关节、韧带等。

- 探讨骨骼在运动、支持和保护等方面的功能。

六、实训结果1. 人体骨骼的整体观察- 人体骨骼共有206块,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类。

- 中轴骨包括颅骨、脊柱和骨盆。

-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2. 上肢骨骼的观察- 肱骨是上肢最长、最大的长骨,连接肩胛骨和尺桡骨。

- 桡骨和尺骨是前臂的两根长骨,分别连接肱骨和腕骨。

- 上肢骨骼的特点是关节灵活,有利于手部的精细运动。

3. 下肢骨骼的观察- 股骨是下肢最长、最大的长骨,连接髋骨和胫骨。

- 胫骨和腓骨是小腿的两根长骨,分别连接股骨和踝骨。

解剖实训报告骨

解剖实训报告骨

一、引言人体骨骼系统是支撑和保护身体的重要结构,由206块骨骼组成,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骨骼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我们进行了本次解剖实训。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详细报告。

二、实训目的1. 熟悉骨骼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系统的解剖学知识。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实训内容1. 骨骼的形态和结构骨骼的形态多样,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主要存在于四肢,如股骨、肱骨等;短骨主要存在于手、足,如腕骨、跗骨等;扁骨主要存在于颅骨和躯干,如颅骨、肋骨等;不规则骨如脊椎骨、髂骨等。

骨骼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

骨膜是骨骼的外层,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负责营养、生长和修复。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硬度高,耐压;骨松质质轻,耐冲击。

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负责产生血细胞,黄骨髓主要储存脂肪。

2. 骨骼的功能骨骼具有以下功能:(1)支撑和保护: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支撑着身体各部位,保护内脏器官。

(2)运动:骨骼与肌肉、关节共同参与运动,实现身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3)储存和调节:骨骼储存钙、磷等无机盐,参与调节血钙、血磷水平。

3. 骨骼的相互关系骨骼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骨骼系统。

例如,颅骨与脊柱相连,构成头颅和脊柱的支架;四肢骨通过关节相连,实现肢体的运动。

四、实训过程1. 观察骨骼标本首先,我们对骨骼标本进行观察,了解骨骼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我们认识到骨骼的多样性,以及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组成。

2. 动手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如分离骨骼、观察骨骼结构等。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骨骼的解剖学知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3. 总结与讨论实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在讨论中,我们分享了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心得,对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解剖实训,我们收获颇丰。

人体骨骼观察实验报告(3篇)

人体骨骼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人体骨骼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加深对骨骼系统功能与形态关系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4年2月1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2. 骨骼系统解剖图谱3. 解剖镊、解剖刀、解剖盘等实验用具五、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的整体结构- 首先,观察人体全身骨骼标本的整体形态,了解骨骼系统在人体中的分布和排列。

- 注意观察骨骼的连接方式,包括关节、韧带、肌肉等。

2. 分区域观察骨骼结构- 颅骨:观察颅骨的组成,包括颅盖骨、颅底骨等,了解颅骨的保护作用和感觉功能。

- 躯干骨:观察脊柱、胸廓、骨盆等骨骼,了解其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

- 四肢骨:观察上肢骨和下肢骨,了解其运动功能和负重功能。

3. 重点观察骨骼特点- 长骨:观察股骨、肱骨等长骨的结构,了解其内部骨髓腔和骨膜等结构。

- 短骨:观察髌骨、腓骨等短骨的结构,了解其形状和功能。

- 扁骨:观察颅骨、肋骨等扁骨的结构,了解其保护和运动功能。

4. 比较骨骼特点- 将观察到的骨骼特点与骨骼系统解剖图谱进行对比,加深对骨骼结构的理解。

- 比较不同骨骼的特点,了解骨骼系统在运动和功能上的差异。

六、实验结果1. 颅骨:颅骨由颅盖骨和颅底骨组成,具有保护脑部和感觉功能。

2. 躯干骨:脊柱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胸廓具有保护胸腔内脏器和参与呼吸运动的功能;骨盆具有支持体重和连接下肢的功能。

3. 四肢骨:上肢骨具有灵活的运动功能;下肢骨具有负重和行走功能。

4. 骨骼特点:长骨具有内部骨髓腔和骨膜等结构;短骨具有特定的形状和功能;扁骨具有保护和运动功能。

七、实验讨论1. 骨骼系统在人体中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运动密切相关,了解骨骼特点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

3. 人体骨骼具有一定的差异,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等,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全身骨骼识别实验报告(3篇)

全身骨骼识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人体骨骼的组成和结构;2. 掌握全身骨骼的识别方法;3. 提高对人体骨骼系统的认识,为后续生理学、解剖学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人体骨骼系统由骨骼和关节两部分组成,共有206块骨骼。

骨骼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

中轴骨包括颅骨、脊柱和骨盆,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骨骼具有保护、支持、运动和造血等功能。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识别全身骨骼,加深对人体骨骼系统的认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挂图;2. 实验仪器:解剖盘、解剖镊、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颅骨:颅骨位于人体头部,由23块骨骼组成。

观察颅骨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包括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筛骨、鼻骨、上颌骨、下颌骨等。

2. 观察脊柱:脊柱位于人体背部,由26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

观察脊柱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3. 观察骨盆:骨盆由两块髋骨、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组成。

观察骨盆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

4. 观察上肢骨: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观察上肢骨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

5. 观察下肢骨:下肢骨包括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

观察下肢骨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

6. 绘制全身骨骼图: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全身骨骼图,标注各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颅骨:颅骨由23块骨骼组成,包括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筛骨、鼻骨、上颌骨、下颌骨等。

颅骨具有保护大脑、支持面部和呼吸等功能。

2. 脊柱:脊柱由26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

脊柱具有保护脊髓、支持身体和维持姿势等功能。

3. 骨盆:骨盆由两块髋骨、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组成。

骨盆具有保护内脏、支持体重和传递力量等功能。

4. 上肢骨: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上肢骨具有支持手部、参与运动和抓握等功能。

解剖学实验报告骨(3篇)

解剖学实验报告骨(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观察骨的形态、大小和表面结构。

3. 掌握骨的内部结构,包括骨髓、骨松质和骨密质。

4. 学习骨的连接方式及其功能。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骨标本(如股骨、肱骨、肋骨等)2. 骨折模型3. 骨折接骨器材4. 显微镜及切片5. 解剖图谱五、实验方法1. 观察骨的外部形态和表面结构。

2. 切开骨,观察骨髓、骨松质和骨密质。

3. 分析骨的连接方式。

4. 使用显微镜观察骨的横切面和纵切面。

六、实验步骤1. 观察骨的外部形态和表面结构- 观察股骨、肱骨、肋骨等骨标本的外部形态,注意其大小、形状和表面结构。

- 比较不同骨的形态差异,如长骨、扁骨和短骨。

2. 切开骨,观察骨髓、骨松质和骨密质- 使用解剖刀轻轻切开骨的表面,暴露内部结构。

- 观察骨髓的颜色、质地和分布情况。

- 观察骨松质和骨密质的分布,注意其排列方式和质地差异。

3. 分析骨的连接方式- 观察骨的连接部位,如关节、骨缝等。

- 分析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和功能,如滑动关节、球窝关节等。

4. 使用显微镜观察骨的横切面和纵切面- 将骨标本制成切片,进行染色。

- 使用显微镜观察骨的横切面和纵切面,注意观察骨细胞、骨小管和骨板等结构。

七、实验结果1. 骨的外部形态和表面结构- 骨具有不同的形态,如长骨、扁骨和短骨。

- 骨的表面结构包括骨膜、骨皮质和骨松质。

2. 骨髓、骨松质和骨密质- 骨髓位于骨的内部,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 骨松质位于骨的内部,呈蜂窝状结构。

- 骨密质位于骨的表面,质地坚硬。

3. 骨的连接方式- 骨的连接方式包括关节、骨缝等。

- 不同连接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4. 显微镜观察- 骨细胞、骨小管和骨板等结构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八、实验讨论1. 骨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2. 骨的形态和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3. 骨的连接方式保证了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人体全身骨头实验报告

人体全身骨头实验报告

1. 熟悉人体骨骼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人体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3. 通过实际观察,加深对人体骨骼系统的理解。

二、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骨骼模型2. 人体骨骼图谱3. 解剖盘、解剖镊4. 记录本、笔五、实验内容1. 骨骼模型的观察- 观察人体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整体结构。

- 识别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的主要部分。

2. 骨骼图谱的解析- 对照图谱,识别不同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 了解骨骼的形态特征,如骨头的形状、大小和连接方式。

3. 骨骼功能的探讨- 分析骨骼在人体运动、保护和支持中的作用。

- 讨论骨骼在血液循环和内分泌系统中的作用。

1. 观察颅骨- 观察颅骨的整体形状和结构,识别额骨、顶骨、颞骨等。

- 分析颅骨对大脑的保护作用。

2. 观察躯干骨- 观察脊柱、胸骨和肋骨的结构。

- 分析脊柱在支撑和保护脊髓中的作用,以及胸廓在保护心脏和肺脏中的作用。

3. 观察四肢骨- 观察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结构,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等。

- 分析四肢骨在运动和支撑中的作用。

4. 记录和绘图- 使用解剖盘和镊子,记录观察到的骨骼特征。

- 绘制人体骨骼示意图,标注骨骼名称和位置。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的组成-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包括29块颅骨、51块躯干骨和126块四肢骨。

- 骨骼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 骨骼的功能- 支撑和保护:骨骼构成人体的框架,支撑体重,保护内脏器官。

- 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协同,完成各种运动。

- 造血功能:骨髓是造血器官,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代谢功能:骨骼参与钙、磷等无机盐的代谢。

3. 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骨骼模型和图谱,我们了解了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 绘制的人体骨骼示意图,有助于加深对骨骼系统的理解。

八、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了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了对人体骨骼系统的理解。

人体解剖骨血实验报告(3篇)

人体解剖骨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掌握骨血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髓、骨膜、骨的营养供应等。

3.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骨与血液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骼组成,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部分。

骨骼具有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等功能。

骨血系统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髓、骨膜、骨的营养供应等。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成人骨骼标本、解剖刀、镊子、显微镜等。

2. 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剪、酒精灯、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观察骨骼的整体结构,包括骨的形状、大小、连接方式等。

2. 观察骨膜:用解剖刀轻轻剥离骨膜,观察骨膜的结构特点,包括骨膜与骨的关系、骨膜血管等。

3. 观察骨髓:用解剖刀剔除骨髓腔内的脂肪组织,观察骨髓的颜色、质地等。

4. 观察骨的营养供应:观察骨膜血管的分布情况,了解骨的营养供应方式。

5. 观察血液与骨骼的关系:观察骨髓中的造血细胞,了解骨骼与血液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标本观察结果: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骼组成,包括头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等。

骨骼具有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等功能。

2. 骨膜观察结果: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薄膜,与骨紧密相连。

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为骨提供营养和感觉。

3. 骨髓观察结果: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主要储存脂肪。

4. 骨的营养供应观察结果:骨膜血管为骨提供营养,骨的营养供应方式为血液循环。

5. 血液与骨骼的关系观察结果:骨髓中的造血细胞具有产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细胞的功能,骨骼与血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六、实验讨论1.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骨骼具有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等功能。

2. 骨血系统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骨髓、骨膜、骨的营养供应等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全身学的实验报告

全身学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人体全身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解剖位置和相互关系。

3. 学习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原理。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对象人体全身结构模型五、实验材料1. 全身结构模型2. 解剖刀3. 解剖针4. 解剖剪5. 橡皮筋6. 解剖图谱六、实验步骤1. 观察全身结构模型,了解人体全身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解剖头部,观察颅骨、面部器官、神经系统等结构。

3. 解剖颈部,观察颈椎、甲状腺、食管、气管等结构。

4. 解剖胸部,观察胸骨、肋骨、心脏、肺脏、食管等结构。

5. 解剖腹部,观察膈肌、肝脏、胆囊、胃、小肠、大肠、肾脏、膀胱等结构。

6. 解剖盆腔,观察骨盆、生殖器官、泌尿系统等结构。

7. 解剖上肢,观察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部肌肉、神经等结构。

8. 解剖下肢,观察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部肌肉、神经等结构。

七、实验观察与记录1. 颅骨:观察颅骨的形状、大小、位置和连接方式。

2. 面部器官:观察眼、耳、鼻、口等器官的解剖位置和相互关系。

3. 神经系统:观察大脑、脊髓、神经根等结构的分布和功能。

4. 颈部:观察颈椎、甲状腺、食管、气管等结构的解剖位置和相互关系。

5. 胸部:观察胸骨、肋骨、心脏、肺脏、食管等结构的解剖位置和相互关系。

6. 腹部:观察膈肌、肝脏、胆囊、胃、小肠、大肠、肾脏、膀胱等结构的解剖位置和相互关系。

7. 盆腔:观察骨盆、生殖器官、泌尿系统等结构的解剖位置和相互关系。

8. 上肢:观察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部肌肉、神经等结构的解剖位置和相互关系。

9. 下肢:观察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部肌肉、神经等结构的解剖位置和相互关系。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颅骨:颅骨由多个骨头组成,保护大脑和视觉、听觉器官。

2. 面部器官:眼、耳、鼻、口等器官分别负责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身骨实验三全身骨[实验内容]观察全身各骨。

[实验目的](一) 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

(二) 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中轴骨的组成及各骨名称。

(三)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颅骨、椎骨、胸骨、肋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材料与器具]人体骨架标本,人体完整的散骨标本,完整颅骨及其分离标本。

[方法与步骤](一)观察上肢骨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上肢骨,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锁骨上肢带骨肩胛骨上肢骨肱骨自由上肢骨桡骨尺骨手骨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1)锁骨(图2-3-1)①呈“∽”形,无骨髓腔,位于胸廓的前外上方,分为“一体两端”。

②锁骨内侧端粗大,呈圆柱状,称胸骨端,其末端为胸骨关节面,与胸骨的锁切迹相关节;外侧端呈扁平状,称肩峰端,其末端有肩峰关节面,与肩峰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③锁骨内侧2/3 凸向前,外侧1/3 凸向后。

④锁骨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2)肩胛骨(图2-3-2)①呈倒“△”形,位于胸廓的后外上方,第2到第7肋之间,为扁骨,可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

②两个面:腹侧面,称肩胛下窝,与肋骨相邻。

背侧面,有一自内下向外上方的横行隆起,称肩胛冈,其向外延续为肩峰,肩峰内侧有肩峰关节面,与锁骨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肩胛冈上、下分别有一浅窝,称冈上窝和冈下窝。

③三个缘:上缘锐薄,近似水平位,自内侧角达喙突根部,外侧端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

内侧缘(亦称脊柱缘)锐薄,始于内侧角,终于下角。

外侧缘(亦称腋缘)肥厚而微凹,自关节盂下缘达下角。

④三个角:上角位于上缘与脊柱缘的会合处,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水平。

外侧角肥厚,位于上缘与腋缘的会合处,此角外侧面有梨形的浅窝,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另外,喙突和肩峰也位于外侧角。

下角呈锐角,位于脊柱缘与腋缘的结合处,相当于第7肋或第7肋间隙的高度。

(3)肱骨(图2-3-3)①为一典型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近侧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头周围的环状浅沟称为解剖颈。

肱骨头与体交界处稍细部,称为外科颈,肱骨头外侧下方有一较大的隆起,称为大结节;前方为一较小的隆起称为小结节,大、小结节向下延续的骨嵴分别称为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大小结节嵴之间的纵沟为结节间沟。

③肱骨体:上半呈圆柱形,下半呈三棱柱形,中部后外侧有粗糙的三角肌粗隆,其后下方的浅沟称为桡神经沟。

④下端(远侧端):宽而扁,前外侧有桡窝,其下方为肱骨小头;前内侧有冠突窝,其下方为肱骨滑车。

外侧有外上髁,内侧有内上髁。

后面有一大而深的鹰嘴窝及位于内上髁后部的尺神经沟。

(4)尺骨(图2-3-4)①属长骨,呈三棱柱形,位于前臂内侧,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粗大,前面有呈半月形凹陷的滑车切迹,后面有突起的鹰嘴。

滑车切迹的外侧有凹陷的桡切迹,滑车切迹的下方有突起的冠突,冠突下方的粗糙隆起为尺骨粗隆。

③尺骨体:上部呈三棱柱形,下部呈圆柱形,其外侧缘锐薄,称为骨间缘。

④下端:较小,为圆球状的尺骨头。

其外侧及前面有一环状关节面,与桡骨的尺切迹相关节。

尺骨头后内侧向下的突起称为茎突。

(5)桡骨(图2-3-4)①属长骨,呈三棱柱形,位于前臂外侧,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较小,呈圆盘状,称为桡骨头,其上端的凹陷称为桡骨头凹,桡骨头周缘为光滑的环状关节面,其下方略缩细的部分为桡骨颈,颈的内下侧为粗糙的桡骨粗隆。

③桡骨体:呈三棱柱形,上细下粗,内侧缘锐薄,称为骨间缘。

④下端:宽扁肥大,前凹后凸。

内侧有尺切迹,与尺骨头环状关节面形成桡尺远侧关节,外侧有桡骨茎突,下方有桡腕关节面。

(6)手骨(图2-3-5)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①腕骨:位于手腕部,由8块短骨组成,排列成远、近两列,每列4块。

近侧列腕骨由桡侧到尺侧分别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及豌豆骨;远侧列腕骨由桡侧到尺侧分别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及钩骨。

②掌骨:共5块,位于腕骨与指骨之间,属长骨。

由桡侧向尺侧依次称为第1~5掌骨。

每块掌骨近侧端称为底,中间部分称为体,远端部则称为头,呈球形。

第1掌骨短而粗,其底部有鞍状关节面,与大多角骨相关节。

③指骨:为长骨,共14块。

其中除拇指只有2节外,其图2-3-5 手骨它各指均为3节,即近节、中节和远节指骨,每节指骨均分为中间部的体及两端。

除近节指骨底为球窝形关节面外,其余各指骨关节面均为滑车关节面。

3.上肢骨主要的体表标志(1)锁骨:位于胸廓外上方两侧皮下,呈“∽”形,可触扪到全长。

(2)肩胛骨:可触扪到肩峰、肩胛冈、下角和内侧缘。

(3)肱骨:可触扪到大结节、内上髁和外上髁。

(4)尺骨:可触扪到尺骨体、鹰嘴、尺骨头和尺骨茎突。

(5)桡骨:可触扪到桡骨体和桡骨茎突。

(6)手骨:可触扪到全部手骨的背面。

(二)观察下肢骨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下肢骨,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下肢带骨髋骨下肢骨股骨髌骨自由下肢骨胫骨腓骨足骨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1)髋骨(图2-3-6)髋骨属不规则骨,上部宽扁,下部粗厚,左右各一,位于躯干下端的两侧,构成骨盆侧壁。

幼儿时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三块骨借软骨连结而成。

在16岁时软骨骨化,这三块骨愈合成一块髋骨,在愈合部外侧面有一深窝称为髋臼,其下方有一卵圆形大孔,称为闭孔。

①髂骨构成髋骨上部,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分。

髂骨体肥厚而不规则,构成髋臼的上部。

髂骨翼位于髂骨体上部,扁阔而薄,其上缘为弓形的髂嵴。

髂嵴前上方的突起称为髂前上棘,下方的突起称为髂前下棘;后端上方的突起,称为髂后上棘,下方的突起称为髂后下棘。

髂后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迹。

髂骨翼内面光滑而凹陷,称为髂窝,髂窝的下界有弓形的骨嵴称为弓状线,后部内侧骨面上有耳朵形的粗糙关节面称为耳状面,其后上方的粗糙隆起称为髂粗隆。

髂骨翼外面称为臀面,为三块臀肌的附着点。

②坐骨构成髋骨的下部,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

坐骨体形成髋臼的后下部,其后缘有一尖锐突起,称为坐骨棘。

棘的下方有坐骨小切迹,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为坐骨大切迹。

坐骨体后下部向前、上、内延伸为较细的坐骨支,其末端与耻骨支结合。

坐骨体后下方的粗糙隆起称为坐骨结节,坐位时将承受体重,是坐骨最底部,可在体表触扪到。

③耻骨构成髋骨的前下部,分为耻骨体、耻骨上支和耻骨下支三部分。

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

耻骨体向前内伸出耻骨上支,其末端急转向下,形成耻骨下支。

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上缘有一突起,称为耻骨结节。

耻骨前内侧的长卵圆形粗糙面,称为耻骨联合面。

(2)股骨(图2-3-7)①是人体中最长、最粗的长骨,形似拐杖,其长度约占人身高的1/4左右,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有一球形的股骨头,头中央稍下方有一小凹,称为股骨头凹,头下方外侧缩细的部分,称为股骨颈。

股骨颈与股骨体连结处有两个突起,外上方的突起较大称为大转子;内下方的突起较小称为小转图2-3-7 股骨子。

大、小转子之间,前面有不明显的转子间线,后面有明显的转子间嵴。

③股骨体:近似圆柱形,略向前凸。

前面光滑,后面有一纵嵴称为粗线。

粗线分叉形成内侧唇和外侧唇,其向上外延续于粗糙的臀肌粗隆;向下延续至股骨下端时,二线间的骨面为腘面。

④下端:股骨下端有左右膨大并向后突出的内侧髁和外侧髁。

内、外侧髁的前方关节面彼此相连,形成髌面,后部两髁之间的深窝为髁间窝,两髁侧面最突起处,分别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

(3)髌骨呈三角形,底朝上尖向下,为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骨下端前面。

其前面粗糙,后面光滑,与股骨的髌面相关节,髌骨后关节面中部隆起,两边略凹,内侧小外侧大。

依其上下、前后和内外侧的差异,可以判断其侧别和位置。

(4)胫骨(图2-3-8)①为三棱柱状粗大长骨,位于小腿内侧,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膨大,向内、外两侧突出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

两髁之间有髁间隆起,两髁上面各有光滑的上关节面。

外侧髁后下方有一腓关节面,与腓骨头相关节。

上端前面的粗糙隆起称为胫骨粗图2-3-8 胫骨和腓骨隆。

③胫骨体:外侧缘粗糙,形成较锐的骨间缘,其内缘平坦;其上2/3呈三棱柱状,下1/3近似圆柱形,两段交接处较细,胫骨骨折常发生在此处;胫骨后上方有斜向下内的比目鱼肌线。

④下端:膨大,内侧的突起称为内踝,其外侧的关节面称为内踝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外侧有一三角形切迹,称为腓切迹;下端下面有一关节面,称为下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

(5)腓骨(图2-3-8)①细长呈管状,位于小腿外侧,不与股骨相关节,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钝圆稍膨大,称为腓骨头,其内上方有腓骨头关节面,与胫骨相关节。

③腓骨体:呈三棱柱状,内侧缘锐利,称为骨间缘。

④下端:呈三角形膨大,称为外踝,其内侧有外踝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

(6)足骨(图2-3-9)由跗骨、跖骨和趾骨构成。

①跗骨属短骨,共有7块,分前、中、后三列,构成足的后部。

后列:由前上方的距骨和后下方的跟骨构成。

距骨上面有前宽后窄的关节面,称为距骨滑车,与内、外踝和胫骨下关节面相关节,距骨的下方与跟骨相图2-3-9 足骨关节。

跟骨为最大的跗骨,后端膨大称为跟结节,前面与骰骨相关节。

中列:为足舟骨,位于距骨前面。

前列:由3块楔骨和骰骨构成,从内侧向外侧依次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骰骨。

②跖骨属长骨,共5块,相当于掌骨,但比掌骨长而粗,构成足的中部。

自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每块跖骨从近侧到远侧可分为底、体和头。

③趾骨属长骨,共14块,比指骨短小,构成足的前部。

自内侧向外侧排列,分别是第1--5趾骨。

除拇趾为2节外,其他各趾均为3节,每节趾骨均分为趾骨底、体和头。

3. 下肢骨主要的体表标志:(1)髋骨:可触扪到髂嵴、髂前上棘、髂前下棘、耻骨结节和坐骨结节。

(2)股骨:可触扪到大转子、外上髁和内上髁。

(3)髌骨:可触扪到前面。

(4)胫骨:可触扪到内侧髁、外侧髁、胫骨粗隆、胫骨体和内踝。

(5)腓骨:可触扪到腓骨头和外踝。

(6)足骨:可触扪到跟骨结节、除跟骨和距骨以外的全部足骨的背面。

(三)观察中轴骨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中轴骨,掌握中轴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颅骨中轴骨椎骨胸骨肋骨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如何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1)颅骨(图2-3-10)包括脑颅骨和面颅骨①脑颅骨包括不成对的1块额骨、1块枕骨、1块筛骨、1块蝶骨和成对的2块顶骨、2块颞骨,共8块,构成颅腔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