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Cu合金电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无镍枪色锡_钴合金电镀工艺_郭远凯
2 理如下: 水洗→除油 ( Cu -611 环保型除油剂, 室温, min) →水洗。阳极为 25 cm ˑ 25 cm 1Cr18Ni9Ti 不锈 钢片。 1. 2 电镀工艺优选及钝化 K4 P2 O7 ·3H2 O CoSO4 ·7H2 O SnSO4 光亮剂 1 ( 氨基酸类) 光亮剂 2 ( 胺类) 辅助配位剂( 25 %氨水) pH 值 θ t J 250. 0 g / L 10. 0 10. 0 3. 0 1. 5 8. 2 35 0. 3 3 min 1. 3 A / dm2 20. 0 g / L 20. 0 g / L 4. 0 g / L 2. 0 g / L 9. 3 55 ħ
消耗, 安全环保,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参 考 文 献 ]
枪色镀层均匀致密, 无明显差别。 GB / T 5270 - 200X 要求。 空气中放置和 60 ħ 湿热试验结 果见表 6 。结果表明: 经优化后的枪色工艺镀层符合 GB 6461 - 86 的外观等级和保护等级评定标准 。
表6
工艺 传统 优化
等。氟化物镀液有毒, 在设备维护和废液处理
[2 ]
等方面存在困难; 有机膦酸酯类镀液中获得的合金镀 层应力高, 容易发生裂纹 ; 焦磷酸盐体系镀液无毒 无腐蚀, 其总金属浓度低, 废水处理方便。 近年来, 随 着对锡 -钴合金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使得焦磷酸 盐体系电镀锡 -钴合金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目前铜及铜合金基体上电镀枪色镀层大都采用 先镀镍, 再电镀锡 -钴合金, 虽能得到质量较好的镀 层, 但镍是消耗性资源, 且镍及其化合物对人的皮肤 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皮炎和气管炎, 甚 至发生肺炎。因此, 在铜制品上电镀无镍枪色锡 -钴 合金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PCB电镀铜锡工艺资料
34
电镀铜溶液的控制
n 赫尔槽试验(Hull Cell Test)
n仅高电流密度区烧焦,试片的其它区域仍然正常----Copper Gleam 125T-2(CH) Additive 低 n改正方法:添加1ml/l Copper Gleam 125T-2(CH) Additive
: 濃度太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液導電性差,鍍液分 散能力差。
濃度太高,降低Cu2+的遷移率,電流 效率反而降低,❹對銅鍍層的延伸 率不利。
: 濃度太低,鍍層出現台階狀的粗糙 鍍層,易出現針孔和燒焦;濃度太 高,導致陽極鈍化,鍍層失去光澤 。
: (後面專題介紹)
11
操作條件對酸性鍍銅效果的影響
溫度
溫度升高,電極反應速度加快,允許電流密度提高,鍍 層沉積速度加快,但加速添加劑分解會增加添加劑消耗,鍍層結 晶粗糙,亮度降低。
31
电镀铜溶液的控制
n 赫尔槽试验 (Hull Cell Test)
阴极-
阳极+
32
电镀铜溶液的控制
n 赫尔槽试验(Hull Cell Test)参数
n — 电流: 2A n — 时间: 10分钟 n — 搅拌: 空气搅拌 n — 温度: 室温
33
电镀铜溶液的控制
n 赫尔槽试验(Hull Cell Test)
28
电镀铜溶液和电镀线的评价
n 热冲击测试
测试步骤
(1) 裁板16""x18"’ (2) 进行钻孔; (3) 经电镀前处理磨刷; (4) Desmear + PTH + 电镀; (5) 经电镀后处理的板清洗烘干; (6) 每片板裁上、中、下3小片100mm x 100mm测试板;
SnCu合金电镀工艺及镀层性能
医疗器械制造业
SNCU合金电镀工艺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如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提高其生物相 容性和耐磨性。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SNCU合金电镀工艺能够制备 出性能优良的镀层,具有很好 的耐腐蚀性和硬度。
通过优化电镀工艺参数,可以 进一步提高镀层的性能。
SNCU合金电镀工艺适用于工 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 景。
阴极电镀
在电镀过程中,被电镀的金属零件 为阴极,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 获得电子而沉积在零件表面。
阳极电镀
在电镀过程中,阳极金属失去电子 溶解,同时阴极上析出相应的金属 。
电镀设备及操作流程
电镀槽
用于容纳电解质溶液和待电镀的零件。
阳极和阴极
分别用于提供阳极溶解和阴极沉积的金属或 合金。
电源
提供电能以驱动电镀过程中的电子转移。
镀层耐蚀性及防腐蚀性能
耐蚀性
SNCu合金电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在大气、水、酸、碱等环境因素的作用 下,镀层不易发生腐蚀和生锈现象。
防腐蚀性能
SNCu合金电镀层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能够有效保护电子元件免受腐蚀和氧 化。
镀层导电性能及电化学性能
导电性能
SNCu合金电镀层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其导电率可达到纯铜的90%以上,适用于电子元件的导电连接和信号传 输。
研究不足与展望
在本研究中,我们只探索了SNCU合金电镀的基 本工艺参数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对于其他可能的 因素(如电流波形、温度等)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
我们没有对SNCU合金电镀层的微观结构和成分 进行深入研究,这可能会影响其性能。
在评估镀层性能时,我们只进行了简单的耐腐蚀 性和硬度测试,没有涉及到其他性能如耐磨性、 韧性等。
三价铬电镀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
三价铬电镀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周琳燕;古雅菁;欧阳小琴;肖胜辉;张斌斌;万莹;王春霞;冯长杰【摘要】电镀铬层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而常用的六价铬镀液中的Cr(Ⅵ)有毒且严重污染环境,研究环保型的三价铬电镀工艺以取代六价铬电镀工艺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阐述了三价铬镀铬的特点,分析了当前三价铬镀铬体系存在的镀液稳定性差和在镀硬铬时镀层难以增厚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展望了三价铬镀铬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电镀与精饰》【年(卷),期】2015(037)008【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三价铬镀铬;镀液稳定性;镀厚铬;研究现状【作者】周琳燕;古雅菁;欧阳小琴;肖胜辉;张斌斌;万莹;王春霞;冯长杰【作者单位】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理化测试中心,江西南昌330024;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理化测试中心,江西南昌330024;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理化测试中心,江西南昌330024;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江西南昌330024;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江西南昌330024;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江西南昌330024;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学院,江西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学院,江西南昌3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53.11引言镀铬在电镀工业中应用广泛。
镀铬层具有良好的硬度、装饰性、耐热性及耐蚀性[1]。
镀铬工艺按照铬离子的价态可分为六价铬电镀铬和三价铬电镀铬两大体系。
六价铬镀铬工艺从1856年至今,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其工艺成熟,所得镀层性能优良[2]。
但作为铬离子提供源的铬酸毒性很大,对人体会造成粘膜及皮肤烧灼、溃疡,有致癌作用,同时还可使土壤气孔堵塞,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环境[3]。
因此,很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始对Cr(Ⅵ)进行限制使用并逐步淘汰:欧美等地的卫生组织规定饮用水中Cr(Ⅵ)的质量浓度限制在0.05mg/L以下;欧盟2006年通过RoHs(欧盟有害物限制)法规[4]。
SMT资料(323个文件)
SMT资料(323个文件)SMT工艺流程(22个文件10MB)|----SMT资料-SMT工艺指导(pdf 85)|----联想电脑主板SMT贴片到包装生产全过程(A VI)(3.12MB)|----SM320从编程到生产录像(EXE)1.85MB|----SMT元件贴装标准化(PDF 5)|----SMT工艺介绍(DOC 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项目的优化和整合(PDF 6)|----焊接工艺讲义(pdf 14)|----Print、ICT Test、VOID、Whiskeer(pdf 6)|----SMT工艺经典十大步骤(doc 5)|----零缺陷制造的基础——流程管理(doc 15)|----SMT原理及流程簡介(PPT 18)|----QFN焊盘设计和工艺指南(doc 13)|----表面组装工艺要求(pdf 11)|----再流焊工艺技术的研究(doc 15)|----BGA焊球重置工艺(doc 5)|----bga焊点的缺陷分析与工艺改进(doc 10)|----BGA维修焊接技术详谈(doc 18)|----BGA元器件及其返修工艺(pdf 3)|----开发无铅焊接工艺的五个步骤(pdf 3)|----smt三效率管理的流程(doc 12)|----印制电路板用化学镀镍金工艺探讨(一)(doc 16)|----smt对照表(doc 9)表格档!SMT管理及制度(24个文件10MB)|----SMT印制电路板的可制造性设计及审核(ppt 168)|----XX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半)成品检验标准(XLS)|----锡膏工岗位说明书(DOC)|----SMT作业指导书--手补料作业规程(XLS)|----生产日报制作规范(SMT)(DOC)|----SMT作业指导书--炉后手工加胶补件作业规程(XLS)|----烧录器作业管理规范(DOC)|----SMT车间员工绩效考核方案(XLS)|----巡线首检规程(XLS)--SMT QC巡查表|----AV生产部培训制度(DOC)|----SMT组装制程之知识管理系统(DOC 15)|----XXX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T表面贴装岗位作业指导书(6.验收发货)(DOC)|----XXX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T表面贴装岗位作业指导书(5.再检补焊)(DOC)|----XXX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T表面贴装岗位作业指导书(4.回流)(DOC)|----XXX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T表面贴装岗位作业指导书(3.目检)(DOC)|----XXX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T表面贴装岗位作业指导书(2.贴片)(DOC)|----XXX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T表面贴装岗位作业指导书(1.印刷)(DOC)|----XX电机有限公司SMT新进员工培训教材(pdf 107)|----SMT最基础培训教材(pdf 140)|----SMT生产管理(doc 31)|----smt简易教材(pdf 17)|----smt需知(doc 15)-PCB的烘烤制程|----中国SMT用户最需要些什么?(doc 23)|----质量管理详解续(doc 16)SMT技术资料(271个文件87MB)|----SMT钢网刮刀管理指南(pdf 25)|----SMT表面贴装工程相关知识手册(ppt 17)|----SMT零件认识(pdf 31)|----smt材料及印刷作业指导书(4个PDF)|----smt检验规范(繁体中文)(ppt 35)|----SMT检验规范(精)(pdf 50)|----Smt元件识别(pdf 44)|----C-SAN(声学扫描)、X-RAY分析应用(4个PDF)|----无铅焊料的选择与对策(pdf 9)|----无铅化SMT质量检测技术(PDF 9)|----回流焊接工艺与SMT技术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DOC 6)|----多线程多核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实例研究(PDF 26)|----电子产品SMT生产过程中的ESD防护技术(DOC 5)|----SMT焊接和组装(PDF 29)|----SMT高密度细间距装配中的模板设计和焊膏选择(DOC 9)|----SMT表面贴装技术(ppt 18)|----在SMT制程之挑战(ppt 44)钢板与焊垫的相对关系与设计原则|----统计机器翻译研究进展(ppt 24)|----电子材料与元件--表面组装元件(ppt 41)|----AOI在SMT中的应用(PDF 11)|----SMT表面贴装技术--SMT基本工艺构成(ppt 18)|----SMT系统概述和单纯形算法(ppt 23)|----SMT印制电路板的可制造性设计及审核(ppt 168)|----某公司SMT员工上岗培训手册(pdf 45)|----smt专门术语(pdf 5)|----高效低成本焊接技术在化工、石化行业中的应用(pdf 9)|----XX手工焊培训(ppt 29)|----特性阻抗之诠释与测试(pdf 10)|----焊接变形与应力(PPT 66)|----电磁场对高速钢与45钢感应摩擦焊接的影响(PDF 5)|----金刚石钻头激光焊接系统的自动控制研究(PDF 4)|----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PDF 52)|----焊接专业技术培训讲义(下)(PDF 95)|----焊接专业技术培训讲义(上)(PDF 100)|----SMT表面贴装技术(doc 13)|----波峰焊基础知识(doc 14)|----焊接知识教育(ppt 17)|----铸造与焊接:细品坦克炮塔的制造(doc 5)|----高速0201组装工艺和特性化(2)(doc 13)|----高速0201组装工艺和特性化(doc 26)|----焊膏的回流焊接(doc 11)|----印制线路板内层制作与检验(doc 16)|----Sn-Cu合金电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doc 8)|----煤焦油精制新技术(doc 14)|----掌握焊接技术(doc 7)|----smt涂料工业结构分析及结构调整建议(doc 18)|----钢桶电镀实用技术培训(doc 14)|----smt 培训手册(doc 8)|----基础知识SMT基本常识(doc 35)|----SMT丝印是科学, 不是艺术(doc 18)|----EDA技术的概念及范畴(doc 12)|----模糊逻辑控制在焊接中的应用进展(doc 13)|----CSP 装配的可靠性(doc 18)|----电子商务与电子工业(doc 13)|----焊接技术综合分析研究(doc 6)|----芯片级无铅CSP器件的底部填充材料(doc 13)|----不锈钢知识(doc 46)|----不锈钢管打底焊接工艺的进展(pdf 6)|----电子类常用英汉对照词典(doc 26)|----电磁成形技术理论研究进展(doc 12)|----汽车制造中的遥控焊接技术(doc 11)|----快速成型技术在铸造中的应用(doc 8)|----微束等离子弧焊工艺(doc 10)|----材料的等离子弧焊接(doc 7)|----控制阻抗的常见问题(pdf 4)|----技术通报--SMT通用技术篇(PDF 73)|----无铅SMT工艺中网板的优化设计(doc 22)|----塑封器件失效机理及其快速评估技术研究(doc 9)|----烧结金属摩擦材料现状与发展动态(doc 9)|----夜视摄远物镜外形设计(doc 5)|----中国SMT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剖析(doc 7)|----手机接收性能的测试(doc 22)|----C3I模拟系统目标数据处理的实现(pdf 5)|----造船焊接工艺的评定与实施(pdf 5)|----压力容器内部单层堆焊(E347)技术(doc 8)|----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pdf 46) |----焊接接头型式和焊缝符号(pdf 5)|----液晶显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doc 9)|----SMT的110个必知问题(doc 6)|----电镀均匀性测试报告(2 个doc)|----IGIparcam 测试选点流程(pdf 25)|----图形电镀与蚀刻工序培训教材(ppt 22)|----GC-CAM 4.14 计算镀铜面积的方法4(pdf 7)|----GC-CAM 4.14 计算镀铜面积的方法3(pdf 7)|----GC-CAM 4.14 计算镀铜面积的方法2(pdf 7)|----计算镀铜面积的方法1(pdf 7)|----GC-CAM中修补铜箔针孔的方法(pdf 4)|----阶层式电路图建立及用法(pdf 7)|----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doc 7)|----焊接机器人的应用(doc 8)|----激光钻孔技术介绍与讨论(doc 7)|----印制板镀金工艺的钎焊性和键合功能(doc 4)|----高通和低通滤波器对谐波检测电路检测(doc 14)|----康佳S系列彩电电路分析(doc 13)|----LON现场控制网络到以太网互连适配器的设计(doc 6) |----A VR中文电子-附录(pdf 9)|----SMT组件的焊膏印刷指南(doc 13)|----镀覆孔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doc 11)|----印制电路板水平电镀技术(doc 7)|----黑孔镀铜工站技术手册(pdf 13)|----基于82527的CAN总线智能传感器节点设计(doc 14) |----CMOS图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设计(doc 19)|----LED发光二极管(doc 7)|----倒装焊与芯片级封装技术的研究(PPT 10)|----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设计及应用原则(doc 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pdf 9)|----万用表使用与原理(doc 5)|----高性能锁相环PE3293及其应用(doc 7)|----SQL语句的基本语法(doc 10)|----LED显示屏测试方法(doc 11)|----干式变压器电磁辐射的试验研究(doc 11)|----单片机主中断原理(doc 6)|----电子组装检测设备的搭配策略(doc 4)|----现场总线技术综述(doc 9)|----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型镁合金组织性能分析(doc 8)|----用Cimatron系统进行高速加工编程(doc 4)|----SCADA系统在长输气管线上的应用(doc 5)|----SMT过程缺陷样观和对策(doc 5)|----变配电装置的火灾及预防(doc 31)|----螺丝知识(doc 42)|----proe工程图培训(ppt 35)|----焊接用语(doc 23)|----一种新型锁相放大器检测电路(pdf 4)|----焊点可靠性试验的计算机模拟(doc 5)|----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工法(doc 11)|----smt质量管理手册(pdf 25)|----钛材管板焊接技术规程(doc 16)|----提高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技术(doc 13)|----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ppt 21)|----焊接机器人的工程应用(doc 11)|----smt外观检验规范(ppt 18)|----铬铜热变形流动应力的实验研究(doc6)|----轨道交通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doc 12)|----漆膜附着力测定法(pdf 2)|----矩形激励线圈的分析(doc 8)|----焊条生产工艺(doc 21)|----铁系锌基合金电镀(doc 8)|----直线电镀自动生产线入门(doc 11)|----焊接规程(doc 17)|----覆铜板厚度超差控制(doc 10)|----元件贴装(doc 6)|----电镀工艺流程资料(doc 5)|----铝合金焊接工艺技术展望(doc 8)|----机械类专业词汇表2(doc 11)|----焊接与切割产品应用调查(doc 9)|----智能快速充电器(doc 10)|----FPC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doc11)|----SMT可制造性设计应用研讨会讲义(下)(doc 7)|----SMT可制造性设计应用研讨会讲义(中)(doc 6)|----SMT可制造性设计应用研讨会讲义(上)(doc 8)|----无铅技术的导入管理(doc 13)|----化镍浸金焊接黑垫之探究与改善(doc 12)|----AOI技术的新突破(doc 6)|----cob半导体制程技术(doc 10)|----3D封装的发展动态与前景(doc 6)|----关于焊接方法中无铅锡问题与对策(doc 6)|----高级工程师篇(ppt 9)|----金属模板概述(doc 5)|----无铅焊接:实施无铅制造(doc 8)|----便携式仪表电源的设计(doc 7)|----如何快速提高产品良率(doc 11)|----高速设计国外经典文献资料(pdf 8)(英文版)|----特性阻抗资讯(pdf 6)|----DSP技术(chm)|----直流无刷电动机原理及应用(pdf 184)|----开发高性能无铅波峰焊料合金的重点(doc 8)|----无铅手工焊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doc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防静电包装手册(doc 11)|----电介质刻蚀面临材料和工艺的选择(doc 10)|----单面印制线路板标准检查规格(doc 10)|----地板覆盖层和装配地板静电性能的试验方法(doc 13) |----挠性和刚挠印制板设计要求(doc 15)|----碱性氯化铜蚀刻液(doc 8)|----BGA器件及其焊点的质量控制(doc 10)|----平行缝焊用盖板可靠性研究(doc 6)|----铜箔基板品质术语之诠释(doc 11)|----锡膏印刷工艺(doc 6)|----直接电镀工艺介绍(doc 7)|----锡膏评估以节省经费(doc 11)|----免洗锡膏标准工艺(doc 9)|----无铅工艺使用非焊接材料性能含义(doc 7)|----阻燃型铝基覆铜箔层压板规范(doc 15)|----焊锡膏使用常见问题分析(doc 11)|----板材补偿系数浅谈(doc 9)|----挠性印制线路板试验方法(doc 30)|----印制电路常用英文词汇(doc 20)|----先进封装技术述评(doc 11)|----微波半导体功率器件及其应用(doc 10)|----印制电路中英文词汇(doc 22)|----印制板基础知识(doc 16)|----光绘系统的技术指标(doc 6)|----印刷布线图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原则要求(doc 7)|----微电子制造SMT基本常识(doc 12)|----技术术语之CPU术语篇(doc 6)|----SMT焊接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doc 4)|----在FPC上贴装SMD几种方案(doc 8)|----SMT生产中的静电防护技术(doc 14)|----SMT印制板的电子装焊设计(doc 11)|----SMT相关知识讲解(pdf 6)|----SMT工作流程图(pdf 2)|----SMT最新复杂技术(doc 7)|----表面贴装设计与焊盘结构标准(doc 17)|----建立BGA的接收标准(doc 11)|----组装工艺中的等离子清洗技术(doc 13)|----焊接工艺发展趋势(doc 65)|----电子装配对无铅焊料的基本要求(doc 21)|----凸点芯片倒装焊接技术(pdf 3)|----无铅焊可靠性(doc 16)|----SMD贴装设备结构种种之比较(doc 13)|----展望波峰焊技术的应用(doc 6)|----SMT常用知识(doc 8)|----SMT制程管控要点(doc 5)|----硬盘电路板测试及维修技巧(doc 3)|----浅谈芯片封装技术(doc 20)|----BGA元器件及其返修工艺(doc 12)|----SMT110个必知问题(doc 13)|----SMT印制板设计规范(doc 6)|----论新一代焊接趋势(doc 10)|----SMT焊膏质量与测试焊(doc 9)|----电子基础培训知识(doc 44)|----我国表面安装技术(SMT)的发展趋势(doc 8)|----BGA返修的关鍵步驟(pdf 4)|----BGA返工再流焊曲线(pdf 3)|----BGA装配和锡浆检查(doc 11)|----波峰焊锡炉作业指导书(pdf 13)|----SMT环境中的最新复杂技术(doc 7)|----表面安装元件(贴片元件)的手工拆焊与焊接技术(doc 15) |----回流焊接温度曲线(doc 33)|----打破焊接的障碍(doc 88)|----电子组件的波峰焊接工艺(doc 55)|----基础冶金学与波峰焊接趋势(doc 82)|----焊接技术(doc 8)|----SMT培训教材(pdf 36)|----ACF制造方法(ppt 5)|----无铅焊料的开发与应用(doc 19)|----手工焊接及基础知识(pdf 75)|----手工焊接培训资料(ppt 20)|----BGA技术与质量控制(doc 12)|----波峰焊使用方法掌握(doc 11)|----SMT模板设计指南(doc 7)|----SMT设备修理经验(doc 6)|----再流焊工艺技术的研究(doc 6)|----钻孔培训教材(doc 13)|----SMT制程資料3(doc 16)|----SMT制程資料2(doc 79)|----smt制程资料(doc 27)|----倒装芯片工艺挑战SMT组装(doc 10)|----表面组装术语(doc 25)|----SMT印制板设计质量的审核(doc 13)|----线路板装配中的无铅工艺应用原则(doc 20)|----焊点的质量与可靠性(doc 7)|----21世纪的先进电路组装技术(doc 14)|----SMT在现代照相机生产中的应用(doc 12)|----印制电路板的可靠性设(doc 11)|----第七章SMT设备操作指导(doc 10)|----第六章SMT作业指导(doc 12)|----第五章回流焊接知识(doc 13)|----第四章贴片机知识(doc 18)|----第三章锡膏知识(doc 4)|----第二章SMT料件知识(doc 17)|----第一章SMT介绍(doc 10)|----SMT技术资料(doc 8)|----SMT基本名词解释索引(doc 14)|----BGA,CSP封装技术(doc 26)|----覆铜板简介(ppt 38)|----SMT专业辞典(doc 23)|----塑胶原料知识简介(ppt 22)|----DEK培训教程(doc 19)|----印制电路词汇(doc 12)|----SMT基本名词解释(doc 7)|----smt十大步骤(doc 64)|----焊膏的使用规范(doc 12)SMT软件及教程(6个文件10MB)|----SMT制程教育训练(ppt 195)|----SMT物料基础知识培训(PPT 54)(6.92MB) |----SMT常用述语(DOC 7)|----焊接和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培训讲稿(PDF 58) |----无铅回流焊要求更先进的炉温监控技术(doc 11) |----SMT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 23)。
【精品】DIN-50965电镀层--钢铁和铜及铜合金上的锡镀层(中文版)
D I N-50965电镀层--钢铁和铜及铜合金上的锡镀层(中文版)德国标准 2000年5月电镀层——钢铁和铜及铜合金产品的锡镀层ICS 25.220.40 替代了1982年2月版本前言本标准由DIN材料试验标准委员会制定,采用了DIN EN 1430 中的技术规范。
内容增补本标准与1982年2月版本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补充了订货技术条件的内容;2.不再对使用条件的数目进行规定;3.对本标准的编辑进行了修改。
先前版本发布情况:DIN 50965: 1962-10/ 、1982-02。
由DIN-Sprachendienst 将德文翻译成英文。
假若出现分歧争议,应以德文原版标准为准(权威版本)1 应用范围本标准制定了钢铁和铜基材料上锡镀层的技术规范,标准中规定了锡镀层的最小厚度以及提供了基体金属表面光洁度和热处理方面的技术条件内容。
本标准不涉及半成品和紧固件(参考DIN EN ISO 4042), 螺纹件必须依据供需双方进行涂覆(电镀)。
注意:使用该标准时,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如,TRGA和TRGS 以及《德国危险物质及材料规定》。
2 引用标准及规范性文件本标准包含有标注日期和没有标注日期的标准以及其他出版物规定条款。
这些规范性文件在本标准文本适当场合进行了引用,标准编号和标题如下所列。
对于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对于没有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引用标准:DIN 32506-3 软钎焊的可焊性检验——镀锡工件试样垂直浸渍试验DIN 50902 金属材料防腐涂层——术语、工艺方法、表面预处理DIN EN 1403 金属材料防腐涂层—电镀层—一般性要求规定的工艺方法DIN EN ISO 2064金属镀层和其他无机涂层—有关涂层厚度测量的定义和规定(ISO 2064:1996)DIN EN ISO 4042 紧固件——电镀层(ISO 4042:1999)引用文件:Technische Regeln für gefährliche Arbeitsstoffe und GefahrstoffeMAK-Liste: Maximale Arbeitsplatzkonzentrationen und biologische Arbeitsstofftoleranzwerte (List of thresholdvalues for dangerous substances at workplaces and compatibility values), 1989 TRK-Liste (List of guideline values for concentrations of hazardous substance at workplaces)Verordnung zum Schutz vor gefährlichen Stoffen, as of 15 November 1999, BGB l. (German Federal Law Gazette) I,No. 52, p. 2233 ff.3术语及定义3.1电镀层电解液中通过阴极沉积产生的金属覆盖层(镀层)(参照DIN 50902)3.2主要表面(有效面积)除非有其他协议,主要表面是指可以接触放入直径20mm球的产品区域译者备注:在DIN EN ISO 2064 中“主要表面”定义为“工件上某些已涂覆或待涂覆镀层的表面,在该表面上镀层对其使用性能和(或)外观至关重要”。
Sn-Cu合金电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Sn-Cu合金电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Sn-Cu合金电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1 前言电子部件上往往要镀覆可焊性镀层,以确保良好焊接。
Sn和Sn-Pb合金镀层具有优良的可焊性,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工业领域中。
但是Sn-Pb合金镀层中含有污染环境的铅,锡镀层容易产生导致电路短路的晶须。
随着环境管理的加强和焊接品质的提高,人们希望使用无铅焊料镀层。
现在已经开发了Sn-Ag合金、Sn-Bi合金、Sn-In合金和Sn-Zn合金等无铅焊料镀层,它们存在的问题有:1)获得Sn-Ag合金镀层的镀液中含有络合能力很强的络合剂,镀液管理复杂而困难,而且使用价格较高的银,使得镀层成本较高。
2)铋的质量分数为10%以上的Sn-Bi合金镀层的熔点为130~160℃,难以确保电子部件之间的可靠焊接。
3)由于Sn-In合金镀层的熔点低于Sn-Pb合金镀层的熔点,降低了焊接接合时的焊接强度,铟的价格也较贵。
4)由于Sn-Zn合金镀层容易氧化,因而难以在空气中进行可靠的焊接。
基于上述无铅焊料镀层存在的问题,人们开发了另外的Sn-Cu合金镀层。
Sn-Cu合金镀层一般应用于装饰性镀层或者作为Ni镀层的代用镀层,它的镀层组成,晶粒尺寸,平滑性和杂质都会影响Sn-Cu合金镀层的可焊性。
此外,为了确保焊接可靠性,要求像Sn-Pb合金镀层那样,加热处理以后的可焊性和镀层外观仍然优良。
本文就加热处理以后仍然具有优良可焊性的Sn-Cu合金镀液和电镀工艺加以叙述。
2 工艺概述研究发现,Sn-Cu合金镀层中的杂质碳含量对镀层可焊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镀以后的Sn-Cu合金镀层中的杂质碳几乎不会存在于镀层表面上,因而不会影响镀层的可焊性。
电刷镀Ag-Bi_合金镀层的结构与耐蚀性能研究
表面技术第53卷第4期电刷镀Ag-Bi合金镀层的结构与耐蚀性能研究杜宝帅*,闫芝成,张忠文,张都清,索帅,李新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济南 250002)摘要:目的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Ag-Bi合金镀层,揭示镀层的微观结构特征与耐腐蚀性能。
方法基于酸性硫代硫酸钠无氰镀液体系,利用电刷镀技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纯银以及Ag-Bi合金镀层。
利用XRD和SEM 分析了镀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镀层的硬度,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镀层的耐腐蚀能力进行了表征。
结果电刷镀制备的合金镀层均由面心立方结构Ag(Bi)过饱和固溶体组成,在Ag-15.64Bi合金镀层中还形成了六方结构α-Bi相。
所制备的镀层具有纳米级晶粒尺寸,范围为13.5~21 nm。
与纯Ag镀层相比,电刷镀Ag-Bi合金镀层的致密性和平整度明显提高。
合金镀层的硬度随着B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为220.7HV。
镀层的自腐蚀电位和电荷转移电阻随着Bi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腐蚀电流密度呈现相反趋势,Ag-4.52Bi镀层具有最佳的耐腐蚀能力,其自腐蚀电位为−0.189 V,腐蚀电流密度为1.76×10−2 mA·cm−2,电荷转移电阻为1 635 Ω·cm2。
结论通过在酸性硫代硫酸钠镀液中加入硝酸铋,可以电刷镀制备Ag-Bi合金镀层。
Bi元素含量对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腐蚀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
随着镀层中Bi元素的增加,固溶强化、细晶强化效应使镀层的硬度明显增加。
合金镀层中孔隙和缝隙等结构缺陷的减少阻碍了腐蚀介质的渗入,Bi元素对镀层钝化膜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最终使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提升。
关键词:电刷镀;Ag-Bi镀层;耐蚀性;显微硬度中图分类号:TG17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4)04-0110-07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4.04.010Investigation on Structur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Ag-Bi Alloy Coating Fabricated by Brush PlatingDU Baoshuai*, YAN Zhicheng, ZHANG Zhongwen, ZHANG Duqing, SUO Shuai, LI Xinmei(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Jinan 250002, China)ABSTRACT: Silver coating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field of power electronics and aerospace industry. However, due to its inherent FCC crystal structure and sensitivity to corrosive factors such as Cl− and SiO2, it suffers from low wear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Non-cyanide silver alloy plating shows promise i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silver coating. The work aims to fabricate Ag-Bi alloy coating by brush plating technology and reveal its characteristic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y. Based on acidic non-cyanide sodium thiosulfate plating bath, pure Ag and Ag-Bi alloy coatings were synthesized on copper by brush plating. Bi(NO)3 was used as the source of Bi element in the coating and varied in收稿日期:2023-01-03;修订日期:2023-03-21Received:2023-01-03;Revised:2023-03-21基金项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520626210020)Fund: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rom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520626210020)引文格式:杜宝帅, 闫芝成, 张忠文, 等. 电刷镀Ag-Bi合金镀层的结构与耐蚀性能研究[J]. 表面技术, 2024, 53(4): 110-106.DU Baoshuai, YAN Zhicheng, ZHANG Zhongwen, et al. Investigation on Structur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g-Bi Alloy Coating Fabricated by Brush Plating[J]. Surface Technology, 2024, 53(4): 110-116.*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第53卷第4期杜宝帅,等:电刷镀Ag-Bi合金镀层的结构与耐蚀性能研究·111·the plating bath to control the content of Bi in the alloy coating. T2 copper was used as the substrate, and it was ground with sand paper and subject to electro-cleaning and activation before the brush plating process. XRD and SEM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hase constituent and micro-morphology. Microhardness tester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hardness of the coatings.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was characterized by polarization curve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Results showed that FCC supersaturated Ag(Bi) phase was presented for all the coatings, and hexagonal α-Bi phase was found in the Ag-15.64Bi alloy coating, which indicated the phase separation for this coating. The phenomenon of Ag(Bi) diffraction peak shifting to the left was found due to the solid solution effect of Bi element. The brush plated coatings possessed nano-sized grain structure which was in the range of 13.5-21 nm. Surface of the pure Ag coating showed the cauliflower-like morphology, while Ag-Bi coatings presented much refined granular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pure Ag coating, brush plated Ag-Bi alloy coatings showed improved compactness and surface roughness. With the increase of Bi content in the alloy coating, the microhardness increased accordingly, reaching a maximum value of 220.7HV for the Ag-15.64Bi alloy coating. Electrochemical test showed that in general, the incorporation of Bi element in the Ag coating improve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alloyed coating. Corrosion potential and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i content in the coating, whil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showed the opposite trend. Ag-4.52Bi showed the best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y, with corrosion potential of −0.189 V,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of 1.76×10−2 mA·cm–2, and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of 1 635 Ω·cm2.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of the tested coatings showed the feature of single time constant,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erface of Ag coating and electrolyte solution. Conclusion can be made that by adding sodium thiosulfate in the acidic plating bath, Ag-Bi alloy coating can be fabricated by brush plating. Content of Bi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icrohardnes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Bi content in the coating, the hardness of the coating is improved due to the solution strengthening and grain refinement strengthening. Corrosion medium is blocked because of the reduction of structure defects such as pores and crevices, and Bi element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passive film on the coating, resulting in the enhancement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Ag-Bi alloyed coating.KEY WORDS: brush plating; Ag-Bi coa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microhardness银镀层具有导电性高、化学性质稳定、高温环境下具有自润滑效应等优异的性能,在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4]。
碱性锌酸盐锌镍合金电镀工艺及机理研究
南昌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碱性锌酸盐锌镍合金电镀工艺及机理研究姓名:吴浩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材料学指导教师:杜楠20080501摘要锌镍合金是一种新型防护性镀层,具有极高的耐蚀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极具有发展前景。
本文优选出碱性锌酸盐锌镍合金镀液的添加剂,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锌镍合金电镀工艺参数与镀液配方,系统地研究了电沉积锌镍合金的工艺条件。
重点探讨了阴极电流密度、温度和镀液成分含量对锌镍合金镀层中镍含量的影响规律。
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和手段,对锌镍合金镀层的成分、微观形貌、相结构和腐蚀产物进行分析和研究。
采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锌镍合金共沉积电化学行为,并结合交流阻抗谱分析探讨了锌镍合金共沉积类型和机理。
采用了电化学极化曲线、盐水浸泡法和中性盐雾实验法对锌镍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在ZnO 12g/L; NaOH 120g/L; NiSO4·6H2O 8g/L; 络合剂ZNA 40mL/L; 酒石酸钾钠 40g/L; 光亮剂6mL/L; T=25℃;D k=2.5A/dm2下,可获得镍含量为12~14wt.%的锌镍合金镀层。
(2)锌镍合金镀层中的镍含量与合金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有关,其中镀液中锌镍离子浓度比对镀层的镍含量影响最大。
(3)在合金电镀过程中,锌离子的存在和析出,会在阴极表面形成中间产物吸附膜,使镍的还原受阻,所以锌镍合金共沉积表现为异常共沉积。
(4)镍含量不同,相组成不同,耐蚀性也不同。
镍含量<10%的锌镍合金镀层是δ+η相;10-14%主要是δ+x相;14-18%是γ+δ相;>18%是γ+δ+α相。
耐蚀性总体表现为δ+x相优于δ+η相、γ+δ相优于γ+δ+α相。
(5)锌镍合金镀层在腐蚀过程中,由于NiO的存在,使Zn(OH)2转化为ZnO的过程受阻,提高了合金镀层的耐蚀性。
关键字:锌镍合金,电镀,合金共沉积,异常共沉积,耐蚀性ABSTRACTZinc-Nickel alloys are a kind of new and protective coatings and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Zn-Ni alloys coatings have a promising future, because of their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Zinc-Nickel alloys electroplating has been realized by adopting new additive, complexa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The new process conditions and solutions of electroplating Zinc-Nickel alloy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researched from all aspects. The effects of current dencity, temperature, composition of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on the content of Nickel in the deposits were investigatied. The rules of Zinc-Nickel alloy coating component, microcosmic appearance and structure, corrosion products have been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by means of adopting XRD, SEM and spectral photometer. The electrochemical bebavior of the Zn-Ni electroplating has been studied respectively by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and cyclic voltammetry, partial current method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impedance method. The properties of the Zinc-Nickel alloys corrosion resistance have been researched by the electrochemisty test, NaCl immersion test and the neutral salt spray test. The results show: (1) The Zn-Ni alloys coating which the content of nickel is in 12~14wt.% with highest corrosion resistance has been abtained by ZnO 12g/L; NaOH 120g/L; NiSO4·6H2O 8g/L; Complexing ZNA 40mL/L; Sodium tartrate 40g/L; Brightener 6mL/L; T=25℃; D k=2.5A/dm2. (2) Th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could affect the content of nickel in Zn-Ni alloys coatings, the concentration alteration of Zn2+ and Ni2+ in the bath lead to induce alloy nickel content changes. (3) Zn-Ni alloys plating is anomalous codeposition. Zn2+leds to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diate production film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hode during codeposition, which could embarrass Ni2+ deposition. (4) Zn-Ni alloys electrodeposits exhibit different alloy phases with differ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as a functction of their alloy composition. The diffent phases appeared as the nickel content in the deposits changed, Ni content lower than 10 wt.%, mainlyδ+η; Ni 10-14 wt.%, δ+x; Ni 14-18wt.%, γ+δ; and Ni higher than 18wt.%, γ+δ+α. Corrosion resistance capability isδ+x>γ+δ\δ+η>γ+δ+α. (5) Zn-Ni alloy coatings are of much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because of NiO, The process of Zn (OH)2 converting to ZnO is hindered, so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is improved.Key Words:Zinc-Nickel alloys, electroplating, alloy electrodeposition, anomalous codeposi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南昌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在南昌航空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电镀Zn_Cu_Ni_Cr及其合金的研究进展
电镀Zn、Cu、Ni、Cr及其合金的研究进展安茂忠,屠振密(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要:论述了电镀单金属锌、铜、镍、铬及其合金的主要特性、应用和研究进展。
电镀锌的研究重点是开发低毒、高效的复合添加剂,电镀锌基合金得到广泛应用。
电镀铜及铜合金的研究重点是添加剂作用机理和电镀新技术的开发。
电镀镍及镍合金的研究重点是采用新工艺技术改善镀层性能及电沉积机理的探讨。
电镀铬的发展是研制复合促进剂改善六价铬镀液的性能、研制低毒的三价铬镀液以及代铬合金镀层的开发。
关键词:电镀;锌;铜;镍;铬;合金中图分类号:TQ1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474(2001)01-0005-05 Progresses in E lectroplating Z n,Cu,Ni,Cr and its AlloysAN Mao-zhong,TU Zhen-mi(H aerbin I nstitute of T echnology,H aerbin 150001,China)Abstract:Discuss the im 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zinc,copper,nickel,chromium and its alloys,and als o have 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coating.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in electroplat2 ed Zn is to develop a com pound additive agent with low pois on and high effect.The use of the electroplated zinc -iron group metals alloy is very com prehensive.The em phasis of research in electroplated Cu and its alloy is the mechanism of additive agent and to develop a new technology.The em phasis of research in electroplated Ni and its alloy is to use a new technology to im prove the capability of coating and to probe the mechanism of elec2 trodeposition.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plated Cr is to invent a new additive agent to im 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lyte contained Cr6+and a new low pois onous electrolyte contained Cr3+,invent a new alloy coating to substitute the Cr coating.K ey w ords:E lectroplating;Z inc;C opper;Nickel;Chromium;AlloyDocument Code:A Article I D:1001-3474(2001)01-0005-0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兴起,对表面处理和表面精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研究和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一种电镀Sn-Cu合金的装置及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电镀Sn-Cu合金的装置及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韩文生,王鹏程
申请号:CN200810220519.5
申请日:20081229
公开号:CN101476150A
公开日:
200907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Sn-Cu合金的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电解槽和给电解槽的阴阳极施加电流的双脉冲电源,所述电解槽包括阳极室和阴极室,阳极室和阴极室的中间由离子选择性膜隔开,所述阳极室中包括阳极和阳极电解液,所述阴极室中包括阴极和阴极电解液,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设置有通道。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上述装置电镀Sn-Cu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待镀工件;(2)配制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液;(3)将待镀工件放入电解槽的阴极室,在阴阳极上施加不同波形的双脉冲电流,即可在阴极上获得可焊性Sn-Cu合金镀层。
本发明具有良好可焊性,较强的抗须晶生长能力,成本低,工艺稳定,合金比例易控制等特点。
申请人: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地址:510302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204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海波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n-Cu合金电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1 前言
电子部件上往往要镀覆可焊性镀层,以确保良好焊接。
Sn和Sn-Pb合金镀层具有优良的可焊性,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工业领域中。
但是Sn-Pb合金镀层中含有污染环境的铅,锡镀层容易产生导致电路短路的晶须。
随着环境管理的加强和焊接品质的提高,人们希望使用无铅焊料镀层。
现在已经开发了Sn-Ag合金、Sn-Bi合金、Sn-In合金和Sn-Zn合金等无铅焊料镀层,它们存在的问题有:
1)获得Sn-Ag合金镀层的镀液中含有络合能力很强的络合剂,镀液管理复杂而困难,而且使用价格较高的银,使得镀层成本较高。
2)铋的质量分数为10%以上的Sn-Bi合金镀层的熔点为130~160℃,难以确保电子部件之间的可靠焊接。
3)由于Sn-In合金镀层的熔点低于Sn-Pb合金镀层的熔点,降低了焊接接合时的焊接强度,铟的价格也较贵。
4)由于Sn-Zn合金镀层容易氧化,因而难以在空气中进行可靠的焊接。
基于上述无铅焊料镀层存在的问题,人们开发了另外的Sn-Cu合金镀层。
Sn-Cu合金镀层一般应用于装饰性镀层或者作为Ni镀层的代用镀层,它的镀层组成,晶粒尺寸,平滑性和杂质都会影响Sn-Cu合金镀层的可焊性。
此外,为了确保焊接可靠性,要求像Sn-Pb合金镀层那样,加热处理以后的可焊性和镀层外观仍然优良。
本文就加热处理以后仍然具有优良可焊性的Sn-Cu合金镀液和电镀工艺加以叙述。
2 工艺概述
研究发现,Sn-Cu合金镀层中的杂质碳含量对镀层可焊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镀以后的Sn-Cu合金镀层中的杂质碳几乎不会存在于镀层表面上,因而不会影响镀层的可焊性。
但是如果在室温下长期保存或者加热处理以后,由于室温下的扩散或者由于加热
引起的热扩散,碳就会浮出到镀层表面上,显著地影响镀层的可焊性。
研究结果表明,Sn-Cu合金镀层中的杂质碳的质量分数为0.3%以下时,可以显著地提高镀层的可焊性。
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以Sn-Cu合金镀层取代Sn-Pb合金镀层,考虑到电子部件之间的焊接强度或者250~300℃的焊接温
度,Sn-Cu合金镀层中的铜质量分数为0.1%~2.5%,最好为0.5%~2.0%。
如果铜质量分数低于0.1%,就容易发生锡的晶须而可能导致短路;如果铜质量分数高于2.5%,镀层熔点就会超过300℃,难以进行良好焊接。
Sn-Cu合金镀液中含有可溶性锡盐和铜盐、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防氧化剂等组成。
可溶性锡盐有甲烷磺酸锡、乙烷磺酸锡、丙烷磺酸锡、2-丙烷磺酸锡等烷基磺酸锡盐和羟基甲烷磺酸锡、2-羟基乙基-1-磺酸锡、2-羟基丁基-1-磺酸锡盐等烷醇基磺酸锡盐。
它们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
以锡计的质量浓度为5~100g/L,最好为10~60g/L。
3 / 9
可溶性铜盐有甲烷磺酸铜、乙烷磺酸铜、丙烷磺酸铜、2-丙烷磺酸铜等烷基磺酸铜盐和羟基甲烷磺酸铜、2-羟基乙基-1-磺酸铜、2-羟基丁基-1-磺酸铜等烷醇基磺酸铜盐。
它们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
以铜计的质量浓度为0.01~30g/L,最好为0.1~10g/L,在这一浓度X围内可以获得铜的质量分数为0.1%~2.5%且最好为0.5%~1.0%的Sn-Cu合金镀层。
镀液中加入有机酸旨在络合镀液中的锡盐和铜盐,并用作镀液的导电性成分,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和导电性。
适宜的有机酸有甲烷磺酸、乙烷磺酸、丙烷磺酸、2-丙烷磺酸等烷基磺酸和羟基甲烷磺酸、2-羟基乙基-1-磺酸、2-羟基丁基-1-磺酸等烷醇基磺酸。
它们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
有机酸质量浓度为30~500g/L,最好为100~250g/L。
镀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旨在改善镀液性能,有利于获得平滑的Sn-Cu合金镀层。
适宜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壬酚醚、聚氧乙烯烷基胺、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酯、聚乙烯亚胺等。
它们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0.5~50g/L,最好为1~10g/L。
镀液中加入防氧化剂旨在防止镀液中的二价锡离子氧化成四价锡离子,保持镀液和合金镀层组成的稳定性。
适宜的防氧化剂有抗坏血酸及其Na+、K+等碱金属盐、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甲酚磺酸及其Na+、K+等碱金属盐,苯酚磺酸及其
Na+、K+等碱金属盐,连苯三酚,均苯三酸等。
它们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
防氧化剂质量浓度为0.1~25g/L,最好为0.5~10g/L。
镀液中还加入了葡萄糖酸、酒石酸、富马酸等有机羧酸作为镀液稳定剂;加入了苯甲酰丙酮、戊二醛、苯醛、邻氯苯醛、1-萘醛、三聚乙醛、2-巯基苯并噻唑等作为光亮剂;或者加入进一步改善镀液和镀层性能的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等表面活性剂。
镀液温度为10~70℃,最好为20~50℃。
阴极电流密度为0.1~100A/dm2,根据挂镀、滚镀和喷镀等电镀方式采用不同的阴极电流密度,例如挂镀的阴极电流密度为0.2~1A/dm2,滚镀时的阴极电流密度为0.5~4A/dm2,喷镀时的阴极电流密度为30~
60A/dm2。
电镀阳极可以采用锡或者Sn-Cu合金等可溶性阳极或者镀有铂或者铑的钛或者钽等不溶性阳极。
适宜于电镀的有IC引线架、连接器、片状电容或片状电阻等电子部件。
Sn-Cu合金镀层厚度
5 / 9
为1~30μm。
如果镀层厚度低于1μm,镀层的可焊性容易降低;如果镀层厚度高于30μm,镀层可焊性不会有进一步提高而不经济。
3镀液配方
Fe-Ni合金(58% Fe,42%Ni)制双列直插式封装(D IP, Dual Inline Package)24针(厚度0.25mm)引线架,依次经过碱性脱脂、水洗、碱性电解脱脂、水洗、10%H2SO4浸渍、水洗等镀前处理,然后置于表1的例1~4和例7~9,镀液中电镀Sn-Cu合金镀层。
镀有2μm厚度镀镍层的195铜制DIP24针引线架,经过上述相同的镀前处理以后置于表1的例4~5镀液中电镀Sn-Cu合金镀层。
7 /
9
镀层性能评估
为了评估从例1~9镀液中获得的Sn-Cu 合金镀层的可焊性,把镀有Sn-Cu 合金镀层的引线架置于150℃的热风炉中加热处理168h,然后切取5mm 长度的引线架外引线部分,作为可焊性评估用的试样。
采用质量分数为95.8%Sn 、3.5%Ag 和0.7%Cu 的Sn-Ag-Cu 合金焊料,熔融以后恒温为260℃的焊料槽。
试样上涂布非活性松香焊剂以后浸渍于260℃的焊料槽中10s,采用
Meniscsgraph 法测定零交时间。
零交时间是从试样开始浸渍于熔融焊料槽以后,直至熔融焊料液的浮力和引力相同时的时间,这个时间越短,可焊性越好。
试样取出以后,采用40倍的显微镜观测试样的焊料湿润外观状况,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判定可焊性: ◎—优良,呈现焊料湿润面积为100%的镜面外观。
△—较差,焊料湿润面积低于95%,高于70%,有多数凹痕。
除可评估镀层可焊性以外,还测定了镀层厚度,镀层中碳的质量分数和铜的质量分数,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采用例1~6镀液电镀的引线架镀层均匀致密,没有模糊或者烧焦等异常现象。
镀层中的碳质量分数低于0.3%,加热处理以后的零交时间很短,焊料湿润外观优良,表明Sn-Cu合金镀层的可焊性优良。
与例1~6相比,从例7~9镀液中电镀的引线架镀层中的碳质量分数高于0.3%,零交时间为例1~6平均值的4倍以上,焊料湿润外观较差,表明Sn-Cu合金镀层的可焊性较差。
4 结论
含有可溶性锡盐和铜盐、有机酸、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的Sn-Cu 合金镀液的特性如下:
从镀液中可以获得均匀致密的Sn-Cu合金镀层,镀层没有雾状或者烧焦等不良现象。
Sn-Cu合金镀层的碳质量分数低于0.3%,长时间保存或者加热处理以后尤其是蒸汽老化以后仍然具有优良的可焊性。
Sn-Cu合金镀层可以取代含铅的Sn-Pb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生产成本低、有可靠的焊接强度,特别适用于引线架、连接器、片状电阻和片状电容等电子部件的无铅焊料镀层表面精饰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