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精选多篇)

合集下载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浅析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浅析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浅析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浅析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从事运营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成本核算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生存发展能力。

因此,商业零售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运用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本文将从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现状、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实践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商业零售业是一个竞争激烈、利润薄弱的行业,商业零售企业的成本结构主要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等。

在现代商业运营中,商业零售企业的销售方式多种多样,以线上销售和线下实体店铺销售为主,这对商业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存在以下问题:1. 成本核算方法不规范: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单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为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最后进先出法等,这些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因此,商业零售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采用更加规范的成本核算方法。

2. 成本核算数据不准确:商业零售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常常会遇到数据不准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是系统问题等原因造成的。

商业零售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规范数据录入流程,提高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度。

3. 成本核算流程不完善: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包括成本收集、成本分析、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等环节。

然而,目前一些商业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不够完善,导致企业难以细致地控制成本。

二、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方法1.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其计算方法是将期初库存与期间采购的商品数量和金额相加,得到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再将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乘以期间销售的商品数量和金额,得到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物资和商品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但如果价格波动较大,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成本则不够准确。

2.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在出库时按照近期进入仓库的商品作为销售商品计算成本。

商贸企业成本结转方法

商贸企业成本结转方法

商贸企业成本结转方法
商贸企业成本结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全部计入成本:将所有直接和间接成本都计入成本中,包括原材料成本、工资薪酬、租金、折旧等等。

2. 历史成本法:根据采购的实际成本进行结转,即以实际取得的成本计入相应期间的成本。

3. 标准成本法:根据预设的标准成本进行结转,即以预先设定的成本标准来计入成本。

4. 直接成本法:只计入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造费用等。

5. 间接成本法:将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摊到各个产品上,例如按照劳动力或者生产线的使用情况来分摊。

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结转方法。

但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保证成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经济法论文.doc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经济法论文.doc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_经济法论文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我国加入WTO以后,零售业逐渐成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在此情况下,零售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在关注收入的同时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而零售业的成本核算问题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环节,对于零售业节约商品经营费用、增加企业收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商业零售企业是由生产企业或批发企业购买产品、向最终消费者(分为企业团体和个人)提供所需商品或服务的商品销售行业,具有交易次数频繁但数额较小、经营品类繁多且规格等级复杂和勤进快销的特点,该行业多数为填写销货凭证,“凭交款收银条取货”。

零售业成本核算即将一定时间段内零售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收集、汇总、核算,从而得出该段时间内企业总的经营费用及每种商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

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对于零售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加强成本核算是提高零售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成本核算的结果可以为零售企业制定企业计划提供参考,成为评估销售部门业绩和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绩效的依据,同时为企业财务部门的资金管理活动提供借鉴,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劳动人事管理。

另一方面,加强成本核算有助于零售企业把握成本管理的重点项目。

零售业通过对经营活动各个环节和经营商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查出总成本中比重较大的作业活动和商品类别作为成本管理的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查找成本比重过大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从而达到降低总体经营成本的目的。

因此,对零售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不可忽视。

二、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零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费用为采购费用、库存费用、销售费用及人工费用,因此,对零售业进行成本核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购成本核算采购成本是零售企业经营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商品采购的实际成本,包括商品的购买价格和进货费用。

商贸公司结转销售成本的方法.pptx

商贸公司结转销售成本的方法.pptx
商贸公司结转销售成本的方法
商贸公司结转销售成本的方法
商品流通核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这是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主 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一按进价记账。总分类账反映库存商品进价总值;明细分类账反映各 种商品的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
5o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定期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能 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便于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但由于每笔进、销货业务都要填制凭证,按商品品种逐笔登记明细分类账,核算工作量较大,手续较繁,一般 适用于规模较大、经营金额较大、批量较大而交易笔数不多的大中型批”明细分类账按售价记账,没有数量控制,只有通过盘点才能确定实际数量,因 此,必须加强商品盘点,才能检查库存商品账实是否相等及其实物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采用售价金额核 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减少工作量,是零售企业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
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账不能提供数量指标以控制商品进、销、存情况,一旦发生 差错,难以查明原因。
成本和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
由于米用售价记账,逢商品售价变动,就要盘点库存商品,调整商品金额和差价,核算工作量较大,因此,数量 售价金额核算法一般适用于经营金额较小、批量较少的小型经营批发的企业,以及经营零售的企业的库存商品和贵 重商品的核Mo
三、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在实物负责基础上,以售价记账,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实物负责制。
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经营的品种和地点,划分为若干柜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商品承担 全部责任。

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

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

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当前,不少商贸企业会计核算向来采纳的是商贸企业零售价法,即商品进出库均按商品的售价计算,月末依照商品进销差价率调整已售商品的主营业务成本。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三条规定,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的成本计算办法,只能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

计价办法一经选用,别得随意变更。

这个地方并没有规定零售价法,因此不少地点的税务机关多以《企业所得税法》没有规定这种办法为由,别予承认企业的这种成本结转办法。

那么商贸企业采纳零售价法核算成本是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相冲突呢?零售价法是先用全月商品总进销差价除以全月全部商品的售价总额算出一具进销差价率,已销商品应分摊的成本等于已销商品的售价金额减去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差额算是应结转的成本。

加权平均法是用全月存货的实际总成本除以存货总数量先算出一具平均单位存货成本,已销商品应分摊的成本等于平均单位存货成本乘以已销商品的数量,那个乘积算是应结转的销售成本。

在零售价法下,全月总售价金额减去总进销差价就等于全月存货的实际成本。

这说明,加权平均法和零售价法最终基本上要把存货的实际成本分摊到已销商品中计算应结转的销售成本。

二者用于分配的成本基数(总成本)是相等的。

举例来说,假设a商品月初库存100件,单位售价200元,实际进价成本150元。

本月进货两批,第一批200件,实际进价130元/件,售价200元/件,第二批100件,实际进价140元/件,售价200元/件,本月实际销售250件。

用零售价法结转成本时,本月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50×100+70×200+60×100)/(200×100+200×200+200×100)×100%=31.25%。

新会计制度成本结转方法(3篇)

新会计制度成本结转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制度,其中成本结转方法的变化对企业成本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新会计制度成本结转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新会计制度成本结转方法的特点1. 成本核算更加精细化新会计制度强调成本核算的精细化,要求企业对成本进行细分,按照成本性质、成本动因等进行分类,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成本状况。

2. 成本核算更加透明化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公开成本核算信息,提高成本核算的透明度,使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成本状况。

3. 成本核算更加合理化新会计制度强调成本核算的合理性,要求企业按照实际发生、合理分摊、公平负担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4. 成本核算更加动态化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调整成本核算方法,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新会计制度成本结转方法的适用范围1. 所有企业新会计制度成本结转方法适用于所有企业,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行业性质。

2. 不同类型的企业新会计制度成本结转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如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

3. 不同经营模式的企业新会计制度成本结转方法适用于不同经营模式的企业,如单一产品经营、多元化经营等。

四、新会计制度成本结转方法的具体操作1. 成本归集企业应根据成本核算原则,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归集到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具体操作如下:(1)按成本性质归集:将各项费用按照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性质进行归集。

(2)按成本动因归集:将各项费用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归集,如按产品品种、生产部门、生产批次等进行归集。

2. 成本分摊企业应根据成本分摊原则,将归集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各个成本对象。

具体操作如下:(1)按产品品种分摊:将归集的成本按照产品品种进行分摊,以计算产品成本。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摘要】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到企业的生产、销售、利润等方方面面。

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包括成本的定义和分类。

接着分析了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有效核算成本,企业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然后介绍了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直接成本法等。

接下来分析了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关键因素,包括成本控制、成本分配等。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总结了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意义,并提出了发展趋势和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竞争力。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基本概念、重要性、方法、关键因素、案例分析、意义、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1.1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对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作为零售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商业零售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而成本核算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成本的准确核算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经营活动的成本结构,合理设置产品价格,优化生产过程,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本文将从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方法、关键因素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零售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本核算,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还将对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意义、发展趋势和建议进行总结和展望,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 正文2.1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是指在商业零售企业经营管理中,对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经销企业成本结转方法

经销企业成本结转方法

经销企业成本结转方法1. 引言经销企业是指以批发和零售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企业,其核心任务是将生产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销售地,以供消费者购买。

在这个过程中,经销企业需要承担各种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

为了准确计算和控制这些成本,经销企业需要采用适当的成本结转方法。

本文将介绍经销企业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同时,还将探讨如何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结转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来优化成本管理和决策。

2. 经销企业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2.1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

它通过将期初库存和期间进货的商品按照加权平均价格计算出单位商品的平均成本,然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数量计算出期末库存和期间销售商品的总成本。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方便。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不能准确反映不同批次商品的成本差异,对于库存周转较快的商品会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

2.2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FIFO)是另一种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

它假设最早进入库存的商品最早被销售出去,因此将期初库存中最早的商品视为首先销售出去,然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数量计算出期末库存和期间销售商品的总成本。

FIFO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批次商品的成本差异,更符合实际情况。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对于库存周转较慢的商品会导致成本计算过高。

2.3 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LIFO)与FIFO法相反,它假设最晚进入库存的商品最早被销售出去。

因此将期初库存中最晚的商品视为首先销售出去,然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数量计算出期末库存和期间销售商品的总成本。

LIFO法的优点是能够在通货膨胀时减少税负,并提高现金流量。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不能准确反映不同批次商品的成本差异,对于库存周转较快的商品会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

2.4 特殊成本结转方法除了以上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外,经销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一些特殊的成本结转方法。

比如:•标准成本法: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计算实际成本和偏差。

试论商业零售公司成本核算浅析第2页.doc

试论商业零售公司成本核算浅析第2页.doc

试论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第2页-论文三、商业零售企业现有的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零售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逐渐将成本核算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应用于零售业中,成本核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但是,从整个零售行业上看,目前零售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具体如下。

1、零售企业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由于零售企业自身的特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零售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很多企业在相关的成本核算组织和人员配备上过于简单,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程度不够清晰,使得财务相关人员对于成本的管理和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不断产生矛盾,再加上,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的相关业务和知识储备有限,使得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很难高效有序地开展。

2、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不足由于零售业经营商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特点以及成本核算人员的能力限制,导致收集到的费用数据不准确、会计科目分类错误等现象不断发生,再加上成本核算方法的错误选择,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难以进行,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

3、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选择不当目前,成本核算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售价金额核算法和在售价金额核算法基础上进行改善的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以及作业成本法,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类型。

例如,售价金额核算方法虽然节约了填制销售凭证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但是,该方法不易发现商品溢缺情况且难以查明原因,所以,该方法只适用于综合性(如百货商店)和部分专业性(如经营工业品)的零售企业。

但是,部分企业由于对成本核算方法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选择不当,从而影响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举措成本核算是零售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环节,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针对零售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几项重要举措。

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销售后,一方面要核算取得的商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还需要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从理论上讲,商品销售成本应包括已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也就是说,商品销售成本应包括已销售商品的购入价,以及其在流通领域中继续追加的费用,如运费、保管费、包装费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核算手续,一般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只局限于已销售商品的购入价,而其在流通领域中继续追加的费用,则作为经营费用处理。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时间分,有逐日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

逐日结转是逐日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后,逐日从“库存商品”账户上转销,故又称随销随转。

这种方法能随时反映库存商品的结存金额,但工作量较大。

定期结转是在期末即月末集中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后,从“库存商品”账户上一次转销,故又称月末一次结转。

这种方法,工作量较小,但不能随时反映库存商品的结存金额。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计算的程序分,有顺算成本和逆算成本两种。

顺算成本是先计算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后,再计算各种商品的结存金额。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逐日结转,所以工作量较大。

逆算成本又称倒挤成本,是先计算各种商品的期末结存金额,然后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定期结转,所以工作量较小。

按照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方式分,有分散结转和集中结转两种。

分散结转是按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户逐户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逐户转销,然后加总后作为类目账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依据。

采用这种方法。

账簿记录清楚完整,有利于加强对各种商品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考核,但工作量较大。

集中结转是期末在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上只结出期末结存金额,再按类目加总后作为类目账的期末结存金额,然后在类目账上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和记账手续,但账簿记录不够完整,只能按商品类别来考核分析其经营业绩。

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是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期末库存商品的价值及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正确。

营业成本结转法律规定(3篇)

营业成本结转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营业成本结转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营业成本结转的法律规定,旨在规范企业的成本核算行为,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将从营业成本结转的定义、法律依据、具体操作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营业成本结转的定义营业成本结转,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将一定时期内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出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承担的成本,并在期末将其转入当期损益的过程。

三、营业成本结转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规范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合理计算成本,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完整。

”2.《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其中关于成本核算的规定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等。

3.《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规范,其中对营业成本结转的具体操作流程、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四、营业成本结转的具体操作1.明确成本核算对象企业在进行营业成本结转前,首先应明确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服务、工程项目等。

2.确定成本核算方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3.收集成本数据收集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数据,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4.分配成本将收集到的成本数据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出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承担的成本。

5.结转成本在期末,将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承担的成本转入当期损益,完成营业成本结转。

五、营业成本结转的法律责任1.企业未按照规定进行营业成本结转,或者结转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企业会计制度结转成本(3篇)

企业会计制度结转成本(3篇)

第1篇一、引言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成本结转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企业会计制度的角度,对成本结转的概念、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二、成本结转的概念成本结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已发生、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成本,从成本核算科目转入损益类科目的会计处理过程。

简而言之,就是将成本从成本类科目转入损益类科目,以反映企业当期损益。

三、成本结转的原则1. 实际成本原则:成本结转应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依据,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2. 权责发生制原则:成本结转应以企业实际发生业务的时间为标准,确保成本核算的及时性。

3. 完整性原则:成本结转应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成本,确保成本核算的完整性。

4. 分类核算原则:成本结转应按照成本性质、用途和发生环节进行分类核算,确保成本核算的科学性。

四、成本结转的方法1. 直接成本结转法直接成本结转法是指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1)根据生产领料单、工资发放表等原始凭证,计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直接成本。

(2)根据直接成本发生环节,将直接成本计入相应产品成本。

2. 制造费用分配法制造费用分配法是指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标准分配到各个产品成本中的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1)根据生产车间、设备、产品等制造费用发生环节,计算制造费用总额。

(2)根据一定标准(如生产工时、生产量等),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成本。

3.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是指根据生产成本计算公式,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1)根据生产成本计算公式,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2)根据完工产品数量,计算单位完工产品成本。

4. 期末库存商品成本计算法期末库存商品成本计算法是指根据期末库存商品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期末库存商品成本的方法。

会计关于成本结转制度(3篇)

会计关于成本结转制度(3篇)

第1篇一、引言成本结转制度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成本结转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生产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从生产成本账户转移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以反映企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效益的一种会计制度。

本文将从成本结转制度的概念、作用、方法、程序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成本结转制度的概念成本结转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将生产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移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以反映企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效益的一种会计制度。

具体来说,成本结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构成:成本构成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2. 成本费用账户:成本费用账户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设置的专门用于反映成本构成和成本效益的账户。

3. 成本结转方法:成本结转方法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生产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移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的具体方法。

4. 成本结转程序:成本结转程序是指企业在进行成本结转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操作的过程。

三、成本结转制度的作用1. 反映企业成本构成:成本结转制度有助于企业全面、准确地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2. 评估企业成本效益:通过成本结转,企业可以了解各项成本费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占比,从而评估企业的成本效益。

3. 优化资源配置:成本结转制度有助于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4. 促进企业持续改进:成本结转制度有助于企业发现成本管理中的不足,从而促进企业持续改进。

四、成本结转方法1. 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指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2.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成本计入期间费用。

3. 制造费用分配法:制造费用分配法是指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个产品中。

商贸企业成本结转方法

商贸企业成本结转方法

商贸企业成本结转方法在商贸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成本结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因此,商贸企业必须要合理选择和运用成本结转方法,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首先,商贸企业可以采用直接成本法进行成本结转。

直接成本法是指将成本直接分配给产品或服务,以反映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与产品或服务之间有直接关联的情况,可以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便于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然而,直接成本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法准确分配间接成本,难以反映企业的全面成本情况等。

其次,商贸企业还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结转。

作业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按照作业或订单进行分配,以反映不同作业或订单的成本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或服务过程中存在多个作业或订单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作业或订单的成本情况,便于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难以准确分配共同成本,难以反映企业整体成本情况等。

最后,商贸企业还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结转。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结转,以反映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情况,便于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然而,标准成本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标准成本的设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等。

综上所述,商贸企业在选择成本结转方法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经营特点来进行合理选择。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确保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商贸企业的成本结转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商贸企业成本核算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

商贸企业成本核算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

商贸企业成本核算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期初+本期购入-本期销售成本2、零售价法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售价*成本率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进成本-期末存货成本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进销差价)/(期初存货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本期已售商品进销差价=本期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问:委托收款的特殊核算有哪些?答:和托收承付一样,在委托收款业务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比如付款人无款支付,因为不像托收承付一样对收付款单位有限制,一些信誉不好的企业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银行在办理划款时,遇到付款人账户不足支付全部款项的,银行会在委托收款凭证和收到委托收款凭证登记簿上注明退回日期和“无款支付”字样,将相关凭证邮寄收款人开户行。

而收款人收款人开户行则会销记发出委托收款凭证登记簿。

将相关证明退给收款人。

还有一种情况是付款人拒绝付款,付款人为单位的,银行在付款人签收日的次日起3天内收到拒绝付款理由书后,会在委托收款凭证和收到委托收款凭证登记簿备注栏注明“拒绝付款”字样。

而收款人开户行会注明“拒绝付款”字样,销记发出委托收款凭证登记簿。

然后将第四、五联委托收款凭证及有关债务证明和第四联拒付理由书一并退给收款人。

某商品流通企业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购进洗衣粉2 000箱,每箱40元,计货款80 000元,增值税13 600元,运费1 000元,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财会部门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托收凭证、专用发票、运费凭证,审核无误后,当即承付货款。

仓储部门已将商品验收入库。

账务处理如下:一、增设“进货费用”账户,将进货费用按商品类别进行归集,期末在已销商品和结存商品之间进行分摊借: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80 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70.00进货费用——洗涤用品类930.00贷:银行存款94 600.00会计期末,假定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账户期初余额为526 000元,本月增加624 000元,期末余额为470 000元,进货费用——洗涤用品类账户期初余额为37 096元,本月增加42 584元,按商品存销比例分摊进货费用:进货费用分摊率=(该类商品期初结存进货费用+该类商品本期增加进货费用)÷(该类商品期初余额+该类商品本期增加额) =(37 096+42 584)/(526 000+624 000)×100%=6.9%该类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该类商品期末余额×分摊率=470 000×6.9%=32 430(元)该类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货费用=该类商品进货费用合计-该类结存商品应分摊进货费用=37096+42 584-32 430 =47 250(元)根据计算结果账务处理如下:借:主营业务成本47 250.00库存商品——洗涤用品类——进货费用32 430.00贷:进货费用79 680.00下月初,将库存商品中包含的进货费用用红字冲回。

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精选多篇)

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精选多篇)

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精选多篇)第一篇: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当前,很多商贸企业会计核算一直采用的是商贸企业零售价法,即商品进出库均按商品的售价计算,月末根据商品进销差价率调整已售商品的主营业务成本。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三条规定,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只能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

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这里并没有规定零售价法,所以很多地方的税务机关多以《企业所得税法》没有规定这种方法为由,不予承认企业的这种成本结转方法。

那么商贸企业采用零售价法核算成本是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相冲突呢?零售价法是先用全月商品总进销差价除以全月全部商品的售价总额算出一个进销差价率,已销商品应分摊的成本等于已销商品的售价金额减去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差额就是应结转的成本。

加权平均法是用全月存货的实际总成本除以存货总数量先算出一个平均单位存货成本,已销商品应分摊的成本等于平均单位存货成本乘以已销商品的数量,这个乘积就是应结转的销售成本。

在零售价法下,全月总售价金额减去总进销差价就等于全月存货的实际成本。

这说明,加权平均法和零售价法最终都是要把存货的实际成本分摊到已销商品中计算应结转的销售成本。

二者用于分配的成本基数(总成本)是相等的。

举例来说,假设a商品月初库存100件,单位售价200元,实际进价成本150元。

本月进货两批,第一批200件,实际进价130元/件,售价200元/件,第二批100件,实际进价140元/件,售价200元/件,本月实际销售250件。

用零售价法结转成本时,本月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50×100+70×200+60×100)/(200×100+200×200+200×100)×100%=31.25%。

结转销售商品成本的方法

结转销售商品成本的方法

结转销售商品成本的方法我折腾了好久结转销售商品成本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我先试的是先进先出法。

就好比排队买东西一样,先到的货物先被卖掉,那先买的这些货物的成本就先结转。

比如说我进了一批A商品,第一批进价是10块钱一个,进了10个,第二批进价是12块钱一个,进了5个。

当我卖出去12个的时候,按照先进先出法,那10个就是按第一批的10块钱进价结转成本,另外2个就是按第二批12块钱进价结转成本。

可是我之前就犯糊涂,有次算错了数量,结果成本结转得一塌糊涂,库存的账都乱了,那次可真是个大教训。

后来我又试了加权平均法。

这就像是把所有进价的货物混合在一块儿来算成本,公式还挺复杂的,要算出一个加权平均单价。

还是那个A商品的例子,两次进货的总金额是10×10 + 12×5 =160元,总数量是10 + 5 = 15个,那加权平均单价就是160÷15。

每次销售商品就用这个单价来结转成本。

但是这个方法也有麻烦的地方,要是进货的价格波动很大,这个单价就不能很好地反映每一批次货物的成本情况。

再说个别计价法,这个比较特殊,就是每一个商品都能明确它的成本。

比如说我是卖艺术品的,每件都不一样,有独特编号那种。

那哪个艺术品卖掉了,就按它当初购进的成本去结转,很精确。

不过这种方法对于大批同类型商品就比较难操作,要标记好每个商品的购进成本可不容易,我试过,光整理记录这些东西就花了我好长时间,要是商品数量多起来,那工作量可太大了。

这些就是我经历过的关于结转销售商品成本的一些方法,可能讲得有点乱,但就是我实实在在摸索的过程。

我觉得大家在选择方法的时候,得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来。

要是你卖的商品价格波动不大,而且品种简单,先进先出法就挺好用。

要是各种商品混在一起,也不在乎批次太精确,加权平均法也能行。

要卖的商品很特别,那个别计价法就比较合适。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

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浅析商业零售行业一直被视作一个高风险、高成本的行业,其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这个行业立足,关键是要掌握好成本的核算方法,否则就难以生存下去。

本文将介绍商业零售企业成本核算的几个关键要点,希望对商业零售企业家有所帮助。

成本概念及分类成本是指用于生产或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费用。

在商业零售企业中,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三个方面。

1.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商品销售有关的费用,如进货成本、销售人员的工资、租金、运输费用等。

2.间接成本:是指与商品销售间接有关的费用,如管理费用、广告费用、办公室租金等。

3.固定成本:是指在营业额不变情况下,不随销售量变化的费用,如固定租金、折旧费用、人工费用、保险费用等。

成本控制的方式成本控制是商业零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减低成本减少企业成本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减少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采取节约原材料的措施,如合理采购商品,减少商品损耗,降低采购成本。

•采取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如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降低人员流动率等,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2.提高营业额和毛利率通过提高营业额和毛利率,商业零售企业可以实现当期利润最大化,其关键在于控制采购成本和优化销售策略。

提高营业额和毛利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采取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减少采购成本,提高毛利率。

•通过提高商品质量、优化销售流程等方式,提高顾客的购买体验,增加营业额。

•采取优惠政策,如促销、打折等手段,提高销售额。

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是商业零售企业的关键环节,目的是为了减少成本,提高营业额和毛利率。

目前商业零售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商业零售企业最常用的一种核算方式,其核算范围十分广泛,包含现金流、及时价值等多个因素。

该方法的优点是包含了所有的成本因素,同时能够准确的核算企业的盈亏情况。

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需要核算的数据较多,核算复杂度较高,要求较高的财务管理能力。

零售价法教案

零售价法教案

零售价法教案第一篇:零售价法教案零售价法(一)零售价法概述零售价法是商品零售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下,首先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然后倒挤出本期的销售成本,采用这种方法的程序如下:1.商品存货明细账同时按成本价和零售价登记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货,计算出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成本和售价总额。

2.本期销售的存货,在其明细账中只登记售价,不登记成本价,并据此计算出期末存货的售价。

3.计算成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100%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4.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5.计算本期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期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例1】某商店2006年5月份的期初存货成本289 480元,售价总额为360 000元,本期购货成本620 000元,售价总额806 000元;本期销售收入820 000元。

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按照前述所列程序,计算结果如下: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成本=289 480+620 000=909 480(元)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售价总额=360 000+806 000=1 166 000(元)期末存货的售价总额=1 166 000-820 000=346 000(元)本期成本率=909 480 ÷1 166 000×100%=78% 期末存货成本=346 000×78%=269 880(元)本期销售成本=909 480-269 880=639 600(元)(二)售价金额核算法目前我国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上是零售价法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1.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具体程序:(1)平时商品存货明细账的进销存均按售价(含税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浅析零售企业正确结转销售成本

浅析零售企业正确结转销售成本

浅析零售企业正确结转销售成本
钱祥云
【期刊名称】《上海会计》
【年(卷),期】1995(000)012
【摘要】浅析零售企业正确结转销售成本上海万兴(集团)公司钱祥云1994年1月起,商业企业实行增值税后,企业在月终结转销售成本时,容易产生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结转错误,影响商品销售成本。

笔者认为,采用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零售企业,在月终如何正确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应...
【总页数】1页(P15)
【作者】钱祥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5.5
【相关文献】
1.零售企业结转商品销售成本会计处理方法新探 [J], 王平
2.浅谈商业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J], 丁时勇
3.零售企业两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计算表之比较 [J], 张丽敏
4.零售企业结转商品销售成本会计处理方法新探 [J], 王平
5.零售企业两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计算表之比较 [J], 张丽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精选多篇)第一篇:浅析应认可商贸企业结转成本零售价法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三条规定,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只能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

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这里并没有规定零售价法,所以很多地方的税务机关多以《企业所得税法》没有规定这种方法为由,不予承认企业的这种成本结转方法。

那么商贸企业采用零售价法核算成本是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相冲突呢?零售价法是先用全月商品总进销差价除以全月全部商品的售价总额算出一个进销差价率,已销商品应分摊的成本等于已销商品的售价金额减去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差额就是应结转的成本。

加权平均法是用全月存货的实际总成本除以存货总数量先算出一个平均单位存货成本,已销商品应分摊的成本等于平均单位存货成本乘以已销商品的数量,这个乘积就是应结转的销售成本。

在零售价法下,全月总售价金额减去总进销差价就等于全月存货的实际成本。

这说明,加权平均法和零售价法最终都是要把存货的实际成本分摊到已销商品中计算应结转的销售成本。

二者用于分配的成本基数(总成本)是相等的。

举例来说,假设a商品月初库存100件,单位售价200元,实际进价成本150元。

本月进货两批,第一批200件,实际进价130元/件,售价200元/件,第二批100件,实际进价140元/件,售价200元/件,本月实际销售250件。

用零售价法结转成本时,本月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50×100+70×200+60×100)/(200×100+200×200+200×100)×100%=31.25%。

本月销售商品250件,售价200元,平时售价结转成本为50000元,月末根据进销差价调整实际销售成本为已销商品的售价金额减去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即50000-50000×31.25%=34375元。

在加权平均法下,全月加权平均存货单位成本为全月存货的实际总成本除以存货总数量,即(150×100+130×200+140×100)/(100+200+100)=137.5元/件,其结转销售成本为平均单位存货成本乘以已销商品的数量,即250×137.5=34375元。

通过计算对比,二者计算的结果完全相同。

可见,零售价法核算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结转方法,只不过是加权平均法的一种简化。

商贸企业商品品种繁多,用加权平均法需要计算每个品种商品的平均成本,比较麻烦。

采用零售价法可以计算一个综合的进销差价率,无需再按每个品种计算,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和加权平均法计算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零售价法和加权平均法的本质是一样的,在具体的业务中应该得到认可。

第二篇: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1)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

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应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由于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单位成本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要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

为了提高各步骤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在半成品月初余额较大,本月所耗半成品全部或者大部分是以前月份所产的情况下,本月所耗半成品费用也可按上月末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假定某工业企业的甲种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照所需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

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计算。

两个车间月末的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

其成本计算程序如下:①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一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根据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半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借:自制半成品──甲种半成品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甲种产品②根据计价后的第一车间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根据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单中所列半成品按领用数量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的累计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贷:自制半成品──甲种半成品③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产成品交库单,以及第二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根据第二车间产成品交库单(?单中所列产成品按交库数量和该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产成品单位成本计价)?,编制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借:产成品──甲种产成品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种产品(2)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计划单位成本核算。

在半成品实际成本算出以后,再计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成本差异。

累计的成本差异、成本差异率和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累计成本差异=累计实际成本-累计计划成本累计成本差异率=累计成本差异÷累计计划成本×100%本月减少的实际成本=本月减少的计划成本×(1+成本差异率)本月所耗半成品应分配的成本差异=本月所耗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各个生产步骤领用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相当于领用原材料。

因此,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核算,相当于各生产步骤领用原材料的核算。

第三篇:工业企业成本结转工业企业成本结转工业企业一般月末要做以下凭证.1,结转本月领用的材料借:生产成本(主要材料)借:制造费用(辅助材料)贷:原材料2,结转本月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3,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4,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5,结转损益借:主营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贷:其他业务支出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管理费用贷:营业费用贷:财务费用等等费用类科目而领用的材料和完工产品成本一般都是由成本核算会计或车间提供,你拿过来用就可以了.到了一个月的月末,要将相关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营业外支出等进行的处理,才能得知这个月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

卖出时:借:应收帐款-某公司或现金或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结转相应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到了月末借:主营业务收入借:本年利润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不考虑以前月度的本年利润余额的话,用本年利润的贷方发生额减去借方发生额,如大于零则为盈利,如小于零,则为亏损,如等于零,则既没盈利也没亏损。

销售商品实现销售收入,相应仓库商品库存减少,销售商品的成本就是减少的库存实现销售收入借:现金或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某公司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结转相应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月末结帐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本年利润的贷方发生额减去借方发生额就是本期利润,余额就是本年累计利润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四步做:一、先结转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收入借:营业外收入二、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其他业务支出贷:营业费用贷:管理费用贷:财务费用贷:营业外支出贷:所得税三、结转投资收益:净收益的:借:投资收益贷:本年利润净损失的:借:本年利润贷:投资收益四、年度结转利润分配: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果是亏损: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收入转的是对的。

都已经有收入了,就应该有生产成本生产某种产品领用原材料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月末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月末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了,领用的辅料、水、电费、修理费等)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月末转成本借:产成品(所生产的产品)贷:生产成本本月如销售此产品作借:主营业务成本贷:产成品月末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第四篇:房地产企业怎么结转成本房地产企业怎么结转成本结算第一步:整理销售资料,确认销售收入就是把销售清单跟账面上的收款金额进行核对,看看销售清单的金额是否跟账面金额“预收账款”金额一致。

销售清单应该包括房屋面积、房屋位置、销售单价、销售总价、已经收款、欠款金额等要素。

核对一致后,确认一下销售收入和已经销售面积,算出平均单价。

按照.确认的销售收入做凭证: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结算第二步:整理工程施工合同清单和结算单。

这个步骤比较麻烦,因为施工合同比较多,结算单有的合同可能有,有的可能没有。

一般应该把合同按照成本类别分别进行整理。

也就是按照土地征用费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类别,列出清单。

清单的要素一般有合同编号、合同名称、合同金额、增加减少金额、结算数。

整理出来之后,分别算出各个类别合同的结算数。

结算第三步:整理好的合同清单跟账面金额进行核对。

各个类别的合同金额与账面同类别的科目余额进行核对,找出它们的差异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造成合同金额与账面金额不一致。

1.款项已经支付,但是施工单位发票没有开具,由于在预付账款挂着,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要少。

这样的话,督促施工单位在结算之前,把发票开具过来。

2.施工单位还没有结算,发票也没有开具,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少。

这样的话,可以按照国税发2014年41号文进行不超过10%的预提,进入到成本。

3.施工单位质保金发票没有开具。

这个可以督促施工单位把质保金发票开过来。

4.施工单位因为疏忽,多开了发票,但是企业没有付款,这样的情况下,一般要把成本冲回。

5.有一部分成本,由于金额较小,既没有签合同,也没有做结算。

但是实际上已经发生。

把这一部分成本按照类别,添加到合同清单里面。

最后,合同清单金额和预提之后的账面金额完全一致。

预提时候:借:开发成本贷:应付账款-预提按照这个金额结转到开发产品。

借:开发产品贷:开发成本结算第四步:计算出开发产品成本单价,结转开发产品到产品销售成本。

这一步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结转产品面积,这个面积应该等于可销售面积+车库面积+开发商可以办理房产证的公共配套面积。

开发产品单价=开发产品/结转产品面积根据第一步算出来的销售金额,计算出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开发产品单价*已经销售面积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开发产品这里面一定要注意,开发产品和主营业务成本是有区别的,开发产品归集的是全部成本对象,也就是说,开发产品是发生的全部的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