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分析: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
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
题是“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地图,我们在它构建的世界里思考着、觉察着、体验着、生活着,或许我们从未想过自己的心理地图
里是否有着“错误路线”,而在原生家庭有这样一个奇妙的现象,
如果我们没有把属于我们自己心理地图的“错误路线”修正,那么
它将很容易继续在我们孩子一代的心理地图中延续……
其实,无论你信不信,性格的所有线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一
个人长大后的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
你会觉得,自己身上存在一些让自己非常痛恨,但是却无法改变的
性格特征。而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何还在孩子身上重复出现。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
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
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
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我们的性格或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本身从小生长
的家庭中所给与输入的印记。现在,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我们和伴
侣处事的行为模式又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我们现在就是子女
的原生家庭,为了孩子,请做更好的原生家庭。
而我们的孩子现在生活的家庭,就是他(她)的原生家庭。一
切的起源,在这里开始了!幸福以及快乐,其实,都掌握在我们自
己的手中。
好,来看下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下,你们认为记得的事情,和当你年幼在原生家庭时一些不记得的事情,哪个对你的影响比较大呢?
是那些我们不记得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人好比一台运行
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电脑界面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界面,但
决定呈现这些界面的程序却隐藏在电脑编好的程序中。因此,我们
也受一些看不见的程序的驱使,而表现出现在的行为。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
些行为,有些时候也会反其道而行之。
由于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情的要求有不同的规则。
比如一对新婚夫妻,妻子坚持牙膏要从底部开始挤,丈夫却从
中间一捏,就把牙膏挤出来了。妻子会说牙膏本来就该从底部挤,
丈夫会说:“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本来就不一样。”
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习惯和规则。
比如:一个原生家庭家教严格、亲密度高的妻子新年陪原生家庭关系疏离的丈夫回家,吃完年夜晚丈夫一家人四散离开,看电视的
看电视,玩的玩,留下新媳妇一个人在饭桌边面对满目杯盘,一片
狼藉,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妻子感到受伤以致哭泣,而丈夫
却觉得不解;那我们再来看妻子的原生家庭,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
时候,大年初一,一家人早起煮好饺子,穿戴整齐坐在桌前等着父
母的新祝福,新女婿却还在床上睡觉,妻子把他匆匆叫下来——妻
子感到特没面子,倍受伤害,丈夫还是觉得不解。
所以,当你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并不代表爱不在身边。也许
每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同样,当你觉得受伤的时候,并不
代表别人故意要伤害你。文欢曾在《历史不忍细看》中评价张
爱玲,“张爱玲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和怀疑,在心里筑起一道坚
硬的屏障,把她与世界隔开。在这种阴沉冷酷的环境里长大,青春
期遭受过如此残酷的折磨,心理上不发生一些畸变,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且不说,张爱玲笔下《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有一种官
方考证说是张爱玲的庶母,她的许多小说人物的冷酷、乖戾都是抽
丝剥茧般地出现的。海明威曾说“作家成长的条件是不幸的童年”,而张爱玲性格中的冷淡,无疑与童年密不可分。
其实,无论你信不信,性格的所有线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这件华
丽的袍子充满着时间的虱子,它们牢牢地抓着,怎么也甩不掉。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
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比如一个非
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
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
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
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
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
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
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常在当事人生命中
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这个影响一生的决定,并
不见得一定是坏的。它曾在你人生中某一阶段保护了你,对你有帮助。只是到后来,当你的人生环境改变时,过去这保护你的行为在
新的环境里,反而变成了阻碍。
有一个小姑娘,我遇见她的时候,是参加一个远亲的喜宴。那年,她九岁。她的外婆倒是个热情的老人,一见到熟悉的客人对她说,你叫阿姨啊,叫叔叔啊。她叫了我爱人一声阿姨,对我只是礼
貌地笑笑,然后躲到了外婆的身后。她的外婆说,小孩子不懂事,
别介意啊。
吃饭的时候,这个孩子的外婆与别人聊得欢,但很少听到这个
姑娘出声,连想夹远处的菜,都是用手点点,向外婆示意。时不时的,外婆也烦了,说,你哑巴了嘛,总是这样,不说话不说话。顺
手还用筷子敲了敲她的手指。小姑娘一开始忍着,后来大哭,说,
我要找爸爸,我要找爸爸。现场真是瞬间尴尬,而这个外婆好像是
自己精心掩藏的秘密被不小心掀开了一般,特别气恼。还好,外婆
终归是女人,有女人的温暖。她抱着小姑娘,紧紧的。渐渐的,姑
娘平复了情绪。
后来,我从我母亲口中得知,这个姑娘的母亲性格极其暴力,
时不时地就在家里动粗,每每与姑娘的父亲吵架,除了摔碗以外,
还常常把小姑娘的玩具摔碎。不过,给小姑娘影响最大的,大约是
在她还只有三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出轨,与另一个男人好上了。那
个男人当着小姑娘的面,狠狠地把他父亲扑倒在地,并扇了她的父
亲好几个巴掌,而那一次,这个小姑娘因为惊悸过度,在家哭了好
多天。当然,小姑娘的父亲和母亲最终离婚了,她判给了她的母亲。
我一度觉得她不愿意叫我“叔叔”是因为童年那一次看到她父
亲被一个陌生男人暴力后留下的阴影。我的母亲告诉我的一件事从
侧面断定了我的猜测,她说,某次她和我父亲一起去她家,那时还小,她看到父亲就大哭,嘴上叨叨着“坏人,坏人”。我问母亲,
是不是因为童年那件事,母亲说,也许是,她对所有陌生男人都这样。
凯瑟琳·凯利-莱内曾经有一句话是,为什么童年的记忆特别真切,那是因为它们是最初的人生体验,带着某种特殊的味道。而美
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家M. Ehresnsaft教授也曾发表一篇
为期20年的调查研究报告,针对540名孩子及其母亲进行研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