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概念。
2. 了解学前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3. 掌握教学中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方法和策略。
4. 培养教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3. 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
4. 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
5.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三、教学重点1.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2. 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四、教学方法1. 阅读教材,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2. 分组讨论,讨论学前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3. 观察实践,观察学前儿童的认知、情绪、社交和语言发展情况。
4. 教学演示,展示教师如何应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方法和策略。
5. 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故事或游戏引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25分钟)介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逐个讲解学前儿童的各个发展领域(认知、情绪、社交、语言)的特点和特征。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学前儿童在认知、情绪、社交和语言发展方面的特点和需求,并用给出实例进行说明。
4. 观察实践(20分钟)组织学生前往幼儿园或家庭,观察学前儿童在各个发展领域的表现,记录下观察结果,并从中总结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关键点。
5. 教学演示(20分钟)教师展示如何应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活动,如游戏、故事、绘画等。
6. 问答互动(1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践和问答环节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观察实践和教学演示等方式深入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4首页【教学主要内容】掌握幼儿期言语发展规律【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幼儿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与书面语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幼儿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与书面语的发展特点。
2、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24 次课讲稿【复习旧课】上章节主要讲了语言和言语的概念与区别,以及婴儿语言的发生和发展。
婴儿语言的特点是我们训练儿童言语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一、幼儿口头言语的发展(先发展口头言语,后发展书面言语)(一)语音的发展言语知觉精确化、发音能力迅速发展(3岁至4岁),但对于有些语音往往不能正确发出,如:g发成d,zh/ch/sh发成z/c/s等;语音发展受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
(二)词汇的发展其发展可以从词汇的数量、词类、词义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词汇量的发展:3-4岁增长最快各年龄阶段的词汇量:3岁,1000;6岁,3000;7岁,4000词汇增长速度:每天2—3个词词类的扩展:词类掌握从实词到虚词,幼儿掌握名词最多—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抽象性、概括性逐步增加词义的理解不断深化,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都在增长幼儿的词汇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较之幼儿前期儿童都有了发展,但从整个儿童期的词汇发展来看,词汇还是贫乏的;词类的运用还偏重于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词义的概括性还较低;词的理解和运用还常常发生错误,总之,词汇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三)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简单句:妈妈抱我复合句:妈妈抱我出去看大车车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妈妈不带我不去看大车车(双重否定表肯定)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我要那朵红色的花句子从短到长(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例如小白狗的故事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好凶的猴子抓我二、幼儿内部言语的发展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发展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出声、对自己说)出声的自言自语:两种形式1、游戏言语(3—5岁):一面动作,一面嘀咕,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2、问题言语(5—7岁):碰到问题和困难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包括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
(2)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及表现。
(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
(2)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学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观察法: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增强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0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学前儿童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儿童的行为表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前心理学。
2、知识讲解(30 分钟)(1)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感知觉:介绍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水平。
注意力:讲解学前儿童注意力的特点,如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散等,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记忆力:阐述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特点,如以无意记忆为主,形象记忆占优势等。
(2)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基本情绪: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的基本情绪,如高兴、悲伤、愤怒等的表现和发展。
情绪调节:讲解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学会调节情绪。
(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分析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讲述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引导他们与同伴友好相处。
3、案例分析(20 分钟)展示几个学前儿童的行为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方法。
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社交能力,为儿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认识到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和特点。
3.掌握与学前儿童相关的心理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4.了解儿童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的相互关系。
5.培养教师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观察和评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与学前儿童发展的关系- 定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介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作用二、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与特点1.婴幼儿阶段(0-2岁)- 认知发展的基本观察与评估- 语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发展2.学龄前儿童阶段(3-6岁)- 认知能力的逐步发展- 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身体协调与运动能力的提升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和方法1.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奖励与惩罚在行为管理中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奖励体系2.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设计3.社会文化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在社会互动中促进儿童发展- 提供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的机会四、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实践策略和方法1.观察和评估学前儿童的发展- 了解观察与评估的基本原则- 运用观察和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2.设计适合学前儿童的教学活动- 利用儿童感兴趣的游戏和玩耍来促进学习- 借助多媒体和互动工具来提高学习效果五、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1.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2.讨论案例中教师采取的策略和效果,以及可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活动和方法1.讲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价值1.2 儿童发展概述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和观点1.3 研究方法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儿童行为和发展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感知觉和注意力理解儿童感知觉和注意力的发展过程学习如何促进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力发展2.2 记忆和语言掌握儿童记忆和语言的发展特点探索如何促进儿童记忆和语言能力的提升2.3 思维和问题解决了解儿童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成长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第三章:儿童情感和社会发展3.1 情感和情绪发展掌握儿童情感和情绪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理解和管理儿童的情感和情绪3.2 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理解儿童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巧和合作能力3.3 道德和价值观探索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习如何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第四章:儿童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4.1 个性特征和人格发展掌握儿童个性特征和人格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培养儿童的积极个性和健康人格4.2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理解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4.3 自尊和自信探索儿童自尊和自信的培养方法学习如何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信心第五章:儿童发展中的问题和干预策略5.1 常见发展问题了解儿童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5.2 干预策略和方法掌握儿童发展中的干预策略和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教育和支持促进儿童的发展5.3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理解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发展中的合作重要性第六章:儿童发展中的心理健康6.1 心理健康概述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学习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和识别方法6.2 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掌握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常见类型探索针对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干预策略6.3 心理创伤和逆境了解儿童心理创伤和逆境的影响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应对心理创伤和逆境第七章:特殊儿童的发展7.1 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特殊儿童的需求7.2 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掌握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挑战探索如何适应和支持特殊儿童的发展7.3 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了解特殊教育的原则和目标学习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第八章: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1 文化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差异学习如何尊重和促进儿童的文化多样性8.2 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掌握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3 社会公正和平等了解社会公正和平等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九章: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9.1 观察和评估的重要性理解观察和评估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学习有效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的方法和技巧9.2 发展适宜的评估工具掌握常用的评估工具和量表探索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估工具9.3 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改进了解评估结果对儿童教育和干预的意义学习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改进和家长支持第十章:未来趋势和研究前沿10.1 技术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理解科技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和机会学习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10.2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掌握跨学科研究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推动儿童发展研究10.3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了解儿童发展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学习如何为儿童发展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重点关注儿童感知觉、记忆、语言、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教案
04
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 影响分析
家庭氛围对孩子性格塑造作用
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特点,使孩子更加自信、开 朗。
冷漠、紧张或充满冲突的家庭氛围可能导致孩子形成消极、悲观的性格特点,如自 卑、抑郁等。
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提高孩子的社会适 应能力。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1 2 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 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理论等,以及这些理论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解 释和指导意义。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 以及如何在教育中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感知觉与运动能力发展
01
02
03
感知觉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逐渐敏锐, 对颜色、形状、声音等刺 激更加敏感。
大运动能力
儿童在学前阶段大运动能 力迅速发展,如跑、跳、 攀爬等。
精细动作发展
此阶段儿童精细动作能力 也在提高,如握笔、搭积 木、穿珠等。
语言与认知发展
词汇积累
学前儿童词汇量迅速增长, 能够理解和使用更多词汇。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 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学前儿童心
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规律。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 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的热爱和关 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 学习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19首页【教学主要内容】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发展的活动方案【教学目的与要求】能够根据训练思路制定发展儿童记忆和想象能力的活动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活动方案的制定【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19 次课讲稿【复习旧课】前两节我们重点学习了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和特点。
基于之前的认识,我们也进一步对儿童进行这些能力发展进行了测评和评估。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儿童记忆力训练1.记忆习惯训练记忆习惯训练分为:记忆行为习惯和时间效率习惯。
记忆行为习惯。
可以给孩子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背诵某一类知识,如每天早晨背两句唐诗,这样形成习惯后,孩子就会自觉、主动地记忆学习。
睡觉之前记忆材料,可以减少其他事物的干扰,利于大脑对信息的加下:。
因此,可以让孩子在睡觉之前记忆一些内容,或听一则故事,第二天醒来后父母再引导孩子进行回忆,这样能够形成最佳时间的学习记忆行为习惯。
时间效率习惯。
每次让孩子学习记忆的时候,父母可以规定学习的次数和时间,养成孩子的速度效率习惯。
还可以进行形式多样的记忆竞赛,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幼儿良好记忆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耐性,关键在坚持。
2.培养兴趣促进记忆孩子对感兴趣的东西能表现出很强的记忆力。
兴趣是记忆的动力和强化剂,兴趣会使脑神经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中心的形成。
因此,父母要努力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广泛兴趣。
如幼儿对新奇的东西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所以,父母对要求孩子记住的东西,要设法把它变得有趣,引起孩子的注意。
3.不断鼓励,增强记忆信心幼儿行动的动力主要是为了获得大人的赞赏。
对孩子记忆的点滴进步,父母要变换着方式给予赞赏,以强化他们的记忆行为,增强记忆信心。
4.在游戏中训练记忆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充分利用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能力。
5.通过音乐获得超级记忆力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测试发现,只用缓慢的巴洛克音乐,无需任何方法,就能使幼儿记忆力增长26%。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案 (1)[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二、本章重点、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1.本章重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本章难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涵义及特点。
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入手,阐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2)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讲清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该门学科的研究意义。
(3)讲清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等,要让学生了解每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与特点。
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等。
四、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什么意义和作用?2.讨论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3.讨论参考答案: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五、课堂习题1.习题内容: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选取。
2.参考答案: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六、案例分析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选取。
七、课堂提问的问题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2.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调查法和观察法有什么区别?八、本章思考题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3.观察法有哪些类型?4.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5.活动产品分析法这种研究方法有什么优势?九、本章作业题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十、本章参考书目1.刘万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2.杨柯.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第2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二、本章重点、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1.本章重点(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2.本章难点(1)各个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2)如何正确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讲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时,要讲清楚每种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影响。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一、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2. 研究方法及意义。
教学难点:1. 研究方法的运用;2. 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教学准备:PPT、教材、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家研究什么。
2. 新课导入:介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 讲解研究方法:讲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
5. 分析研究意义:讨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如对教育、心理干预的指导作用。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讨论。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2.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3. 心理发展的理论。
教学重点:1. 心理发展的规律;2. 影响因素及理论。
教学难点:1. 规律的运用;2. 理解不同心理发展理论。
教学准备:PPT、教材、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等。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
4. 讲解影响因素:讲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如遗传、环境等。
5. 介绍心理发展理论:介绍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如弗洛伊德、皮亚杰等。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讨论。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三章认知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内容和意义
【新授】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心理现象与心理
(一)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独立学科标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 个心理实验室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心理现象的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2.个性
二、心理的实质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学前儿童生活小电影】
片段一:发明遥控厕所
片段二:“我要把你打成照片”
片段三:我见过一种鱼叫“葡萄鱼”
片段四:“我..我…我摆了一个…额…大楼房。”
片段五:“明明,你的手脏,不能弹琴。”“妈妈,我只谈黑键”
(三)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举例:分析学前儿童绘画作品
房、树、人绘画心理分析
(四)实验法:
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总结】
【说一说】看着我、听着课,你在想什么?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个性(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情境练习: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
1.把自己当成学前儿童,猜他会想什么、做什么?
2.尝试分析这种情境下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
二、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良好的客观环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重要条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
2.了解学前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和情绪发展。
3.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技巧。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1)身体发展:体格特点,大脑发育情况等。
(2)认知发展: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的特点。
(3)语言发展:语言习得、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特点。
(4)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社交技能、合作和竞争等方面的特点。
(5)情绪发展:情绪认同、情绪管理和表达的特点。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1)0~1岁:感知和运动发展期。
(2)1~2岁:认知和语言发展期。
(3)2~3岁:批判性思考发展期。
(4)3~4岁:批判性思维发展期。
(5)4~6岁:逻辑思维发展期。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评估方法(1)观察法: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
(2)测验法: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进行认知、语言和行为方面的测评。
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干预技巧(1)启发思考: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前儿童的思维和创造力。
(2)培养语言:通过音乐、游戏和童谣等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社交技能:开展合作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绪管理:教导学前儿童正确识别和表达情绪,培养其情绪管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
3.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些学前儿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法。
4.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技巧,并汇报给全班。
5.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小剧场表演,模拟学前教育中的情境,展示干预技巧的运用。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四、教学资源:1.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图片和视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材的第四章,主要学习了幼儿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1. 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2. 幼儿情绪情感的类型、表达方式和影响因素;3. 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4.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2. 认识幼儿情绪情感的类型、表达方式和影响因素,掌握调节幼儿情绪情感的方法;3. 理解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能够分析幼儿的行为和个性特点;4. 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和规律,幼儿情绪情感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2. 教学重点: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幼儿个性的表现和培养,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幼儿的行为和活动,引起学生对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兴趣和关注;2. 讲解:分别讲解幼儿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和特点;3. 例题: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4. 练习: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检验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特点、阶段、规律;2. 幼儿情绪情感:类型、表达方式、影响因素、调节方法;3. 幼儿个性:形成、发展、规律、培养;4. 幼儿社会性发展:内容、过程、影响因素、教育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分析一个幼儿的行为和发展特点;2. 作业答案: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儿童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语言能力发展等方面的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评估和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辅导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集、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幼儿园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2. 理论讲解:(1)介绍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阐述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等。
(3)分析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及其促进策略。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案例为例,讲解如何分析、评估和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发展促进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 内容:(1)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认知发展特点(2)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发展策略(3)语言能力发展:关键期、促进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分析一个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
(3)谈谈如何抓住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其语言能力发展。
2. 答案:(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案例分析及促进策略见教材案例集。
(3)抓住关键期,通过丰富语言环境、激发兴趣、提供语言实践机会等方式,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提高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童发展⼼理学》教案《学前⼉童发展⼼理学》教案2⾸页注: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2、讲授课题:章/节题⽬,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教学主要内容】1、学前⼉童发展⼼理研究的理论流派2、学前⼉童发展⼼理研究的⽅法【教学⽬的与要求】1、掌握:学前⼉童发展⼼理研究的理论流派2、熟悉:学前⼉童发展⼼理研究的⽅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前⼉童发展⼼理研究的理论流派2、学前⼉童发展⼼理研究的⽅法【教学准备】教案、⿊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童发展⼼理学》第 2次课讲稿【复习旧课】⼀、⼼理现象包括⼼理过程和个性⼼理;⼼理的实质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前⼉童⼼理学的内容:学前⼉童⼼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年龄特征,学前⼉童⼼理发展的发⽣和发展规律,不同⼉童的个别差异。
三、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1、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2、为⼀切从事⼉童⼼理发展研究的⼯作者提供理论⽀撑【引⼊新课及讲授新课】⼀、学前⼉童⼼理研究的理论流派:(⼀)成熟学说格塞尔(Gesell, A. , 1880-1961)是成熟理论的代表⼈物。
他研究的兴趣集中于⽣理成熟、成长和⼼理发展的同步关系。
格塞尔本⼈很少费神去注意其他⼈的观点,⽽是醉⼼于⾃⼰的研究。
他的著作⼤部分是介绍⾃⼰的研究材料。
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是对同卵双胞胎的对照性研究。
他曾将⼀对同卵双胞胎的孩⼦作为被试,在不同的成熟期训练他们⾛路、攀登、滑旱冰等动作。
研究结果表明,在⼉童没有达到明显的成熟准备之前,经验的训练是收效甚微的。
即使在最初的训练中取得了⼀点成绩,也同样没有多⼤价值。
到了⼀定的成熟准备期,从未接受过这种⾏动训练的孩⼦,只要略加训练就可以迎头赶上。
格塞尔还认为,⼉童的兴趣和活动是在逐渐扩⼤的,起初只是⾝体的⾃我活动,以后涉及社会环境。
双⽣⼦实验(P10)美国⼼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个双⽣⼦从48 周起每天作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 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教学内容1.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培养学生分析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能力;3. 帮助学生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成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学细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儿童心理变化的过程,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2. 理论讲解:详细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阶段。
教学细节:结合教材内容,以PPT形式展示,配合实例讲解。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视频中的儿童心理发展情况。
教学细节: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关键信息,提出问题:“视频中儿童心理发展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4. 例题讲解:针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给出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案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学细节: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细节: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3. 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答案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详细分析,不少于500字。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认识,以及如何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答案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实际,进行论述,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儿童心理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儿童心理发展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的应用;3. 儿童心理发展异常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教案xxxx-- xxxx学年第x学期二级学院(部)__学前教育___________教研室 _理论教研室_________课程名称及代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__________学分及总学时授课专业班级主讲教师职称职务 ____ ____ ____使用教材 __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李燕等编)XXXX学院教务处制第1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个性个别性情绪情感认知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积极性意志过程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现象3、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阶段是人生的早期阶段,各种心理活动都在这个阶段开始发生。
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心理机能发生积极的、有次序的、上升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规律指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
孪生子女的智力的调查Kimling& Jarvik总结了半个世纪来八个国家对血缘关系与智商的相关研究,结果为关系相关系数1.无血缘关系生活在不同环境者0.002.无血缘关系在同一环境长大者0.203.养父母与养子女0.304.亲生父母与亲生子女(生活在一起)0.505.同胞兄弟姐妹在不同的环境长大者0.356.同胞兄弟姐妹在同一环境长大者0.507.不同性别的异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中长大者0.508.同性别的异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中长大者0.609.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环境中长大者0.7510.同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中长大者0.882、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还是阶段性?即是一个量变还是质变的过程?人的心理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3、被动性和主动性机械模型:儿童被动地接受外部经验,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探索性行为和个人尝试很少。
机体模型:儿童具有主动性,更愿意去探索和自我创造。
二、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1、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主要贡献(1)潜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2)人格结构——自我本我超我(3)梦的解析(4)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论根据力比多投放部位不同把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11-13岁开始)2、行为主义人物:华生;斯金纳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课程介绍与目标•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语言与沟通发展目录•学前儿童创造力与艺术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策略课程介绍与目标0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01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能力目标02能够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能够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心理实验和测评工具,能够针对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情感目标03培养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讲授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讨论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设计和实施心理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验法教学方法与手段学前儿童认知发展02感知觉发展感知觉概述阐述感知觉的定义、分类以及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分析学前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方面的发展特点,以及这些感知觉的发展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学习。
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如创设丰富的感知环境、提供多种感知材料等,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发展感知觉。
0102注意的概述解释注意的定义、分类以及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
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1首页
注:
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
2、讲授课题: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
【教学主要内容】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相关概念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相关概念
2、熟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相关概念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案、黑板、粉笔等
【教学后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1 次课讲稿
【复习旧课】
新年的第一堂课,我们首先总结上学期《幼儿教育学》的学习情况。
我们使用的是幼儿教师考证试题,在试卷中达到60分以上的同学,都是很优秀的成绩,如果继续加强学习,是很有希望通过资格考试的。
我在考试前提供了部分题的复习,在考证的时候,就是全面复习,系统复习,才可能通过考试。
本学期,我们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希望大家能够象上学期一样,平时一定要表现好,遵守纪律,按时出勤,取得好成绩。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
接触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大家一定想知道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时研究什么内容的?为什么要学习它?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要了解这些,我们需要先从相关概念了解和学习起。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相关概念
(一)心理学的概念
1、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
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
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
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
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2、什么是心理呢?
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前面提到的观察就是知觉,知觉与记忆都是认识过程;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
二者的关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前者是基础,后者又影响前者。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心理概念的外延,其内涵是三句话: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
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
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
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
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
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
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
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
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
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
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
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三)学前儿童的概念
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7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个体从胎儿开始到小学之前的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不同儿童的个别差异。
三、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
1、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为一切从事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
【课堂小结】
一、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
2、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1、态度和个性倾向:需要、兴趣、世界观
2、自我意识:认识评价、体验、调节控制
3、个人稳定的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3、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不同儿童的个别差异。
三、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1、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为一切从事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
【作业布置】
1、请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2、用自己的理解阐述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说明:1、每次讲稿都必须按上述栏目及顺序排列。
2、按每次课90分钟进行时间划分;
3、将板书内容作出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