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扩散浓度计算模型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类 浅层模式模型
浅层模式模型,是对重气扩散的控制方程 加以简化来描述其物理过程,是对于三维 模式模型和简单箱模型的折衷。它是基于 浅层理论(浅水近似)推广得到的,模型 采用了厚度平均变量来描述流场特征,有 利于考虑复杂地形的重气扩散情况。
浅层模式模型思想
该模型需要计算气云的宽度和高度,是拟三维的。 侧风浓度分布应用相似分布确定,气云与环境大 气的混合运用卷吸概念处理。不少专家对浅层模 型进行了进一步开发,Wheatley & Webber对卷吸 和热量传递的浅层模型进行了推导。Errnak等将 浅层模型发展为SLAB模型,包括求解质量、组分、 下风动量、侧风动量和能量的侧风平均守恒方程, 以及气云宽度方程和理想气体状况方程。
第二类:箱及相似模型
箱模型和相似模型都是假定浓度、温 度等在任何下风向横截面均满足一个 简单分布,箱模型假定浓度、稳定等 在箱内是均匀分布的,其它区域为0; 而相似模型则假定模型内符合相似分 布(如高斯分布)等简单形状。
模型常使用的相关假定
(1)危险性气体初始泄漏时,其外形呈正圆柱形 ( H=2R)或在某规则区域正态分布; (2)初始时刻云团内部的浓度、温度呈均匀分布; (3)扩散过程中不考虑云团内部温度的变化,忽略热 传递、热对流及热辐射; (4)泄漏气体是理想气体,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在水平方向,大气扩散系数呈各向同性; (6)整个扩散过程中风速的大小、方向保持不变; (7)地面对泄漏气体不吸收; (8)整个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等。
模型验证情况
ⅡT Heavy Gas Models瞬时泄漏扩散模型 对Thorney Island Tests系列试验下风向 不同距离的泄漏物质最大浓度进行了模拟 验证,ⅡT Heavy Gas Models连续泄漏扩 散模型对Maplin Sands Tests系列试验下 风向不同距离的泄漏物质最大浓度进行了 模拟验证,两个试验的模拟结果都是较好 的,基本上反映了重气的扩散情形。
箱模型:重性气云早期扩展
扩散的过程中还考虑到周边空气的卷吸。早期的 研究者在Van Ulden的重气云实验基础上,提出空 气由模型的顶部卷吸进来是占主导作用的,随着 更深入的认识,很多研究者,如Hanna & Drivas 和Mcquaid都一致认为空气是从模型的顶部和侧面 同时卷吸进来的,卷吸的速度受Richardson、纵 向湍流速度、大气稳定度、风速、摩擦风速等影 响。由于不同的箱模型采用了不同的空气卷吸参 数,从而导致了不同的模式计算结果的差别是很 大的。
E~F
472 1985年
相似模型介绍
相似模型主要是针对HEGADAS以及以HEGADAS为基 础开发的模型。相似模型是对箱模型概念的扩展, 考虑了气云内部浓度和速度的分布,并采取了湍 流扩散系数而非空气卷吸速度的方法。 壳牌公司HEGADAS模型是HGSYSTEM系统软件包的重 要组成部分,HEGADAS模型即有处理稳定连续释放 的定常态版本,也有预报来自液化气液池蒸发在 中等或高风下扩散的瞬间版本。 DEGADIS模型是在HEGADAS模型基础上作的改进, 是美国海岸警卫队和气体研究院开发的。
箱模型实例(by Van Ulden,1970)
g ( a )H dR Uf k dt r
1 2
ρr,ρa-为气云的“参考”密度和空气密度,kg· -3; m K-为常数。
箱模型对重气研究基本假定
对于重气连续泄漏形成的烟羽,一般把箱模型看 作一个矩形,如Jagger在Fryer & Kaiser提出的 烟团模型DENZ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烟流模型 CRUNCH,用来模拟稳态连续泄漏。 模型假定高为H、宽为2L的矩形截面,原先半径和 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变成半宽和高度随下 风距离变化的方程,原先径向重力扩散速度变成 了侧向重力扩散速度。
气体泄漏扩散研究方法
试验法 风洞实验法 模型法
试验数据
试验法
问题特点
比例 风洞实验
验证 模型
特征提取与模化
气体扩散浓度计算模型分类
重气泄漏扩散的数值模拟方法依据各自的 建模原理以及复杂程度可分为五类 :
– – – – –
第一类:唯像模型 第二类:箱及相似模型 第三类 浅层模式模型 第四类:三维模式模型 第五类 随机游走模式模型
Cm,C0-分别为气云横截面上的平均浓度、初始浓度,kg· -3; m Vc0-为连续烟流释放的初始气云体积流量,m3· -1; s Vi0-为瞬时烟团释放的初始气云体积,m3; u-为10m高处的风速,m· -1; s g0’-为初始的折算重力项,g0’=g(ρ0-ρa)/ρa,ρ0,ρa分别 为初始气云密度和外界空气密度; fc,fi-普遍化无因次函数。
可能造成的伤害
1、SOx,NOX,光气:口腔,呼吸道与肺部病 变,皮肤病… 2、液NH3,液Cl2等在管道破口喷射引起冻伤 及化学毒性与环境危害 3、爆炸性气体的爆炸性危害 4、…..
常见的泄露形式: 管道破损后的连续喷射——烟羽
常见的泄露源: 爆炸形成瞬时泄露——烟团
扩散过程研究
不同性质气体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 的特征 观察者对过程特征的选取
箱模型实例(by Van Ulden,1970)
对于重气瞬时泄漏形成的云团,一般把箱模型看 作为一个圆柱形,如Van Ulden(1970年)提出将 重气烟团当作一个初始体积为V0,初始高度为H0, 初始半径为R0的圆柱形,高度和半径随时间变化, 与被动扩散的高斯模型相比,主要改进是考虑到 云团的重力沉降现象,即在重力作用下,云团下 沉,半径R增加,同时高度H减小。
沸点重气
10700~ 17300 79~190
沸点重气
6500~ 12700 65~98
二相重气
10000~ 36800 126~381
二相重气
35000~ 38000 125~360
沸点重气
1000~ 6600 60~360
气体重气
3150~ 8700 瞬时
气体重气
4800 460
泄放表面
表面粗糙度R
气体扩散浓度计算模型介绍
华东理工大学 沈艳涛
2006.8.31
第一部分 扩散过程与模型分类介绍
相关背景——污染性泄露
大气污染性泄露的形式:
– 自然方面:火山喷发的有害气体,某些物质自 燃或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气体,环境微生 物产生的某些气体 – 日常生活方面:生活用煤产生的含氮硫氧气体 – 石化燃料动力的交通车辆产生的尾气将在一定 气候下生成光化学雾 – 工业用气体的泄漏,特别是化学工业用到的大 量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气体 – 其他方面产生的一些气体及烟尘
浅层模式模型适用性
常用于非互溶的流体中
此类模型有:
SHALLOW(Webber等) TWODEE(Hankin和Britter) DISPLAY1, DISPLAY2(würtz等) 等等
第四类:三维模式模型
该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 重气得到三维非定常态湍流流动过程。这 种数值方法是通过建立各种条件下的基本 守恒方程(包括质量、动量、能量及组分 等),结合一些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运 用数值计算理论和方法,求解Navier- Stokes方程,实现预报真实过程各种场的 分布。
验证试验
名 称 项 目 Burro Coyote Desert Tortoise Goldfish Maplin Sands Thorney island (瞬时) Thorney island (连续)
试验次数
试验介质
8
LNG
3
LNG
4
NH3
3
HF
12
LNG
9
氟里昂氮气
2
氟里昂氮气
Biblioteka Baidu
泄放形态
泄放总量/kg 泄放时间/s
重气扩散过程
四个阶段 ★初始阶段:物质从容器泄漏出,形成气云后在本身的惯性力和外界风速的作用下,上升变形; ★重力沉降阶段和空气卷吸阶段:当气云初始动量消失后,重力占主导地位。由于云团与周围空气 间的密度差,导致重气塌陷,沿地表面拓展,引起云团厚度的降低和径向尺寸的增大,而在大气湍 流的作用下外界空气进入云团,即空气卷吸,云团被稀释,同时由于初始泄漏云团与周围环境的温 度差异而进行热量交换; ★非重气扩散转变:随着云团的稀释冲淡,重气效应逐渐消失,重气扩散转变为非重气扩散; ★大气湍流扩散阶段(被动扩散):即大气湍流对云团的扩散起支配作用。
箱模型其他研究情况介绍
Manju(1995)在总结以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开 发了ⅡT Heavy Gas Models模型,可以用于模拟 重气瞬时泄漏扩散和连续泄漏扩散。 扩散模型包括了重力沉降、空气卷吸、云团受热 和向非重气云团过渡。 对扩散过程中的重力沉降系数、顶部卷吸系数和 侧面卷吸系数的取值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建 议取值,并提出利用云团密度与周围空气密度差 小于0.001Kg/m3来判断云团是否过渡为非重气云 团。
水
0.0002
水
0.0002
沙土
0.003
沙土
0.003
水
0.0003
沙土
0.005~0.018
沙土
0.01
大气稳定等级
扩散最远距离 /m 试验时间
C~E
140~800 1982年
C~D
300~400 1983年
D~E
80 1985年
D
3000 1987年
D
460~650 1984年
D~F
500~800 1985年
模型特点与适用
该模型比较简单,属于经验模型,外 延性较差,可以用于确定工厂警戒线 处产生主要影响的基本物理因素。 德国的VDI模型也采用了与BM模型类似 的处理方法。
B&M模型表达式
1 ’ g 0 Vc0 2 Cm x =f c , 2 ....... 连续 .......... 1 C0 Vc0 ) 2 ( u5 u 1 ’ x g 0 Vi0 3 Cm .......... =f i , 2 .......... 瞬时 1 C0 u V 3 i0
相似模型特点与适用
箱及相似模型具有概念清晰、计算量 较小等优点,可为危险评价、应急救 援、制定控制措施等提供指导。但其 自身也存在着局限性,如假定速度和 浓度的相似分布,模拟的精度较差, 重气云团向非重气云团过渡也存在着 很大的不确定性。
已开发的相似模型简介
SAFER、TRACE模型 (在Kaiser和Walker提出模型的基础上开发的) CONSEQ、PHAST、WHAZAN、SAFETI模型 (在Cox和Carpenter提出模型的基础上开发的) DENZ、DRIFT、CIGALE 2、SLOPEFMI模型 (在Fryer和Kaiser提出模型的基础上开发的) HEGADAS、HEGABOX、HGSYSTEM模型(Colenbrander) ⅡT HEAVY GAS MODELS模型(MANJU MOHAN , T. S. PANWAR 和M. P. SINGH) CHARM、ELOE模型(Eidsvik) 等等
箱模型:重性气向非重气的转折
随着云团的稀释冲淡过程,重气效应逐步地消失, 当重气扩散转变为非重气扩散时,大气湍流对云 团的扩散起支配作用,云团的高度、半径及运行 状态完全取决于大气湍流特性,实际上气体的浓 度分布开始接近为高斯形状,仍然假定为均匀就 不再合理。因此箱模型通常都有从均匀气云向高 斯分布的转折点,即重气扩散向非重气扩散的转 折点,采用理查逊数、沉降速度和速度尺度的关 系,或者运用云团密度与周围空气的密度差来判 断。
轻气扩散过程
物质从容器泄漏出,形成气云后在本身的惯性力和外界风速的作用下,上升变形。
中性气扩散过程
两个阶段 ★初始阶段:物质从容器泄漏出,形成气云后 在本身的惯性力和外界风速的相互作用; ★大气湍流扩散阶段:即大气湍流对云团的扩 散起支配作用。
过程中变异性问题
源与边界的差异性及弱化
◘ 温度差异 ◘ 密度差异
第一类:唯像模型
唯像模型是由一系列图表或简单关系式来 描述扩散行为的。 Britter and McQuaid在重气扩散手册中推 荐了一套简单而实用的方程式和列线图, 称之为B&M模型,他们是收集了许多重气扩 散的实验室和现场实验的研究结果,以无 因次的形式将数据连线并绘制成与数据匹 配的曲线或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