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移动支付的发展与现状

移动支付的发展与现状

移动支付的发展与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已经越来越受欢迎,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移动支付的发展与现状如何呢?一、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移动支付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6年,当时中国移动和银联合作推出了首个移动支付产品——手机钱包。

但当时市场并不成熟,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不高,直到2013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继推出,才真正开启了移动支付的时代。

随着用户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和消费场景的不断丰富,移动支付的覆盖范围也逐渐扩大。

不仅仅是在线购物,移动支付在实体店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到2019年,移动支付已经实现了从“线上支付”到“线下支付”的全覆盖。

二、移动支付的现状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2019年1-11月份的数据显示,全国移动支付交易额已经达到201.34万亿元,同比增长70.9%。

尤其在特殊时期,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移动支付成为人们购物的重要方式,避免直接接触现金。

同时,移动支付也推动了消费升级。

随着支付方式的变化,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单纯的低价产品转向更便捷、更符合个性化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三、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移动支付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业整合。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成为移动支付的主流,其他企业将会进行合作或者转型。

2.合规、规范发展。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不断扩大,合规、规范发展将越来越重要。

政府相关机构将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与规范。

3.支付安全。

支付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移动支付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未来,移动支付企业将会加强用户资料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支付环境。

4.场景拓展。

未来,移动支付将进一步提高智慧社会的建设水平,实现更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

总之,移动支付深刻影响了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态,成为数字经济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之一。

未来,移动支付将不断推动人们的生活、消费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与探讨移动支付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共同促进移动支付健康、规范、可持续的发展。

文献综述 移动支付综述

文献综述  移动支付综述

移动支付综述摘要:在互联网成主角的今天,在以3G为潮流的今天,在4G即将登场的今天,移动支付成为移动营运商的盈利来源之一,同时移动支付作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便捷的同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市场。

移动支付是要是指使用无线通讯手段,即一方使用无线终端发起,支付移动金额给另一方的行为。

现在,移动支付在日本、韩国和其他欧美发达国家扮演者越来越重要、不可替代的的角色,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关键词:移动支付发展现状移动手机1引言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使用手机、PAD、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无限银行转账,支付,购物和其他商业交易,也成为手机支付。

当前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和有线网络购物,顾客必须支付现金或在指定的机器上付款,使用诸多不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支付系统中有线将向无线,移动电子支付过渡,广泛的业务需要,使手机支付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庞大产业。

[1]整个移动支付价值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比如银行,银联等)、应用提供商(公交、校园、公共事业等)、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卡供应商,芯片提供商等)、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

简单的说,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得到所需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无线网络购买试题或虚拟物品以及各种服务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时限了用户通过手机进行现金划转和支付功能,既可以为移动营运商创造增值收益,又可以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这些,已经成为移动增值服务的亮点,都是我们要发展移动支付的原因所在。

2移动商务的发展2.1移动商务的优势在了解和学习移动支付的相关内容之后,我们不难看出移动支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支付灵活便捷。

用户只要申请了移动支付功能,便可足不出户完成整个支付与结算过程,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约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易;2、交易时间成本低,可以减少往返银行的交通时间和支付处理时间;3、利于调整价值链,优化产业资源布局。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现状与发展分析论文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现状与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趋向宽带化,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迅速普及,互联网金融大跨步向前发展,推动了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移动支付给大众带来了一种无法放弃的新生活方式,不仅使用户获得更多收益,而且还真正享受到了便捷的生活,且无需等待。

移动支付业务最大程度的解决了支付的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提高了支付的便利性。

与此同时,它还与生活各组织建立系统链接,增加了生活的丰富性。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呈现出不可逆性、快速性、便捷性等特点。

但是在我国在移动支付服务的开发和业务发展道路上,仍然出现了一些不足和风险,阻碍移动支付快速发展道路。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书籍、期刊、学术论文等多方面资料,结合以往解决移动业务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国移动业务的发展现状,从运营主体、外部监管、用户等角度出发,找出影响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因素,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移动支付,现状分析,对策研究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trend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owards broadband,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terminals based on smart phones, Internet finance has made great strides forward, which ha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hina's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Mobile payment brings a new way of life that cannot be given up to the public, which not only enables users to get more income, but also truly enjoys a convenient life without waiting. The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solves the problem of payment time and spac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of pay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stablishes system links with organizations in life, increasing the richness of life.At present, China's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is already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world,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rreversibility, speed, convenience and so on. However, in China's development of mobile payment services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and risks that hi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pay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mobile business by referring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evant books, journals, academic papers, and other materials, combined with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n solving mobile business problems, and finds the imp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rating entities,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users The development factors of China's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Key words:Mobile payment, Status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study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1.2.1研究内容 (1)1.2.2研究方法 (1)1.3国内外文献综述 (2)2.移动支付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 (3)2.1移动支付的内涵 (3)2.1.1移动支付的定义 (3)2.1.2移动支付的分类 (3)2.2移动支付业务的理论基础 (3)2.2.1消费者偏好和需求理论 (3)2.2.2产业价值链理论 (3)3.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5)3.1移动支付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5)3.2影响我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5)3.2.1基础设施因素 (5)3.2.2技术因素 (5)3.2.3市场因素 (6)3.2.4监管与政策因素 (6)3.3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6)4.我国移动支付存在的问题分析 (9)4.1运营主体方面 (9)4.1.1内部控制不严 (9)4.1.2员工管理不严 (9)4.1.3移动支付需求不足 (9)4.1.4平台技术安全和操作风险频发 (9)4.2外部监管层面 (10)4.2.1法律法规不完善 (10)4.2.2监管缺位 (10)4.2.3洗钱风险大 (10)4.2.4我国信用制度落后 (10)4.3用户层面 (11)4.3.1缺少防范意识 (11)4.3.2用户失信 (11)5.促进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对策 (12)5.1运营主体层面 (12)5.1.1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12)5.1.2加强员工管理 (12)5.1.3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12)5.1.4增强系统支付安全保障 (12)5.2外部监管层面 (13)5.2.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13)5.2.2明确监管主体 (13)5.2.3防范洗钱的风险 (13)5.2.4建设和发展统一的信用制度 (13)5.2.5建立备付金制度 (13)5.3用户层面 (14)5.3.1提高防范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14)5.3.2增强防骗意识 (14)5.3.3积极进行反馈 (14)结论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1.绪论1.1研究背景在这个信息化科技化高速发展的年代,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正在被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和支付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升级。

移动支付技术作为新一代智能支付手段,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移动支付技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通过智能手机、智能终端或其他无线手段完成电子支付、结算及其他金融业务活动的新型支付方式。

本文将从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等多个角度来探讨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现状移动支付技术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方式类似。

但是,人们不再需要卡片,只需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

通常,移动支付技术使用的是近场通讯(NFC)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设备之间迅速地传输数据。

用户只需要将设备放在特定的付款终端上,即可完成付款。

目前,移动支付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NFC技术的近场支付,另一种是基于二维码或条形码的远程支付。

基于二维码或条形码的移动支付技术相对简单,只需要使用智能手机拍摄二维码或条形码即可实现付款。

而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技术则需要支持NFC技术的智能手机和特殊的支付终端设备,应用场景相对较少。

二、市场现状移动支付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中的一个热点领域。

2019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了12.4万亿美元。

同时,移动支付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在2019年达到了5.3亿人次。

未来几年,移动支付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中国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移动支付方式。

数据显示,2019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54%和39%。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市场份额的变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不确定性。

三、政策现状政府部门对移动支付的规范和管理意见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2019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对移动支付颁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修订版)》,对移动支付业务范围、清算结算、安全审计、互联互通等方面做出了规范和要求。

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支付安全问题分析

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支付安全问题分析

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支付安全问题分析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移动支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也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及率和便利度。

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支付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与其相关的支付安全问题。

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移动支付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的一种即时电子支付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根据国际调研公司eMarketer的数据,预计全球移动支付用户将在2021年达到近20亿人,较2019年增长超过25%。

移动支付已成为全球支付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中国最主要的移动支付平台。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超过300万亿元(约合46000亿美元),交易金额较2019年增长10.7%。

移动支付在零售、出行、餐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移动支付也在迅速发展。

例如,肯尼亚的M-Pesa和印度的Paytm成为了相应国家的主要支付工具,拉丁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也涌现了一批知名移动支付平台。

支付安全问题分析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支付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支付安全问题分析:1. 用户隐私泄露移动支付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和身份证号码等。

如果支付平台的安全系统不健全,这些敏感信息可能被黑客攻击窃取,导致用户隐私泄露。

2. 钓鱼和欺诈通过伪造移动支付平台的页面,骗取用户的账户密码和支付密码,进行非法转账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移动支付平台也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欺骗用户进行支付。

3. 移动终端安全性移动设备的安全性成为支付安全的一大隐患。

如用户的手机被盗或丢失后,如果没有设置密码保护或者通过远程擦除数据的方式,支付账户信息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移动支付的现状和未来

移动支付的现状和未来

移动支付的现状和未来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成为了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支付方式。

从最开始的扫码支付到现在的NFC支付、人脸识别支付等多种方式,移动支付的技术和应用也在不断的进化和改善。

本文将就移动支付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探讨。

一、移动支付的现状移动支付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上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使用。

之后,移动支付逐渐普及并取代了一部分传统的支付方式。

目前,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支付方式中最为主流的一种,尤其在互联网和线下商业领域更为普遍。

具体来说,2019年中国城市居民非现金支付比例超过80%,其中移动支付占主导地位。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总交易规模超过250万亿元人民币,占据了非现金支付市场的90%以上的份额。

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大热背后,除了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支付方式,更重要的是移动支付所带来的切实的实惠。

例如,用户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使用移动支付付款时,常常可以享受到优惠券和现金抵扣等购买优惠活动,这些优惠也让用户喜爱上了移动支付。

此外,移动支付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可扩展性。

传统的支付方式如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等仅能在特定支付场景下得到应用,而移动支付可以在各种场景中使用,例如网上购物、地铁、公交车、小区门禁等多种地点都能用到。

二、移动支付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服务的不断优化,移动支付的未来前景广阔。

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趋势:1.更加个性化的支付方式未来移动支付将会进一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个性化的支付方式指的是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个体差异的支付方式,例如支持用户定制支付界面元素,支持多重身份认证等。

2.更智能的支付方式未来移动支付将会更加智能,这意味着它将会更好地整合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例如,支付宝推出的跨时代支付体验,将AI技术应用到支付环节,大幅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更加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它的高效便捷性。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探析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探析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探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的十年,成为了人们支付方式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探析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

一、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013年开始,移动支付开始走入大众视野,成为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的兴起更是为移动支付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完成线上线下的付款,方便了生活的各个场景,极大地提升了支付的便利性和效率。

据统计,2019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8.5亿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更是达到了277.39万亿元,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和现金支付。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我国支付方式的主流,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其发展趋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移动支付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除了在线购物、外卖点餐等消费领域,移动支付还将在公共交通、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支付更加便捷和高效。

移动支付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将会更加智能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支付服务。

在支付过程中,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偏好推荐相关的优惠活动和商品,从而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移动支付还将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移动支付将会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支付方式,使得跨境支付更加便捷和安全。

三、移动支付的影响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移动支付的发展为我国的金融科技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移动支付促进了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产业升级。

新形势下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新形势下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新形势下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形势下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

从最初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到现在的Apple Pay、Samsung Pay等,移动支付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并且普及。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支付安全问题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支付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用户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等情况时有发生。

用户体验问题也成为了移动支付发展的障碍。

支付流程繁琐、操作复杂、支付失败率高等问题,使得一些用户对移动支付产生不信任。

监管政策方面的不完善和技术创新的不足也给移动支付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本文将对当前新形势下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移动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形势下移动支付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形势下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支付安全问题、用户体验问题、监管政策问题和技术创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为移动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分析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问题,可以深入了解当前移动支付行业存在的困境和挑战,为未来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针对支付安全问题和用户体验问题,可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和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推动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发展。

监管政策和技术创新也是移动支付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可以引导政府部门和企业改进监管措施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移动支付领域的规范化和创新发展。

1.3 研究意义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移动支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移动支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例数世界经济变革,每一次都伴随着货币的改革与支付形式的变更.如今科技的进步使得经济愈来愈趋于全球化、科技化,在以往最为基础的货币支付形式上衍生出了与科技紧密相关的移动支付,并且,移动支付这种支付方式逐渐跻身于主流支付方式中。

移动支付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人们的支付渠道更加多变,支付方式更加快捷.一、外国文献综述Black Clifford (1995)的《网络付款的要求》以及Upkar Varshney (2002)的《移动支付》,这两篇文章均简单讲述了移动支付的定义以及基本概念,同时向读者介绍了非接触式付费方式的技术研究,以及移动支付的有关科学技术的解释。

Terri Bradford(2007)在《复杂现状:日本、韩国和美国的移动支付产业》一文中,分别从日本、韩国和美国三国在发展移动支付产业方面不同的社会环境背景入手,详细的讲述了三个国家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且从资金、科技以及市场营运三个方面分析了三个国家分别具有不同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态势的原因。

二、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切合中国的实际,比如,刘婧雯(2014)在《移动支付的现状及发展探析》一文中,通过分析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现在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刚开始移动支付产业的起步,条理清晰的总结了目前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现状,同时通过分析现状,对中国移动支付产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在《浅谈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中,李琪(2008)指出了中国目前的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与国际上各国横向比较,简单明了的分析了几国之间的优势与劣势,同时以中国目前的发展走向为分析主线,简明扼要的从中国接触世界贸易,引入非接触式支付概念为契机,阐述了中国自主发展移动支付产业的情况.三、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技术发展吴霞(2013)通过在《基于J2ME的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指出,2011年与2012年是中国移动支付行业无法忽略的两年,在这两年里,中国三大运营商纷纷成立了移动支付公司并获得了央行颁发的运行许可证.以此为契机,正式开启了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

移动支付研究报告

移动支付研究报告

移动支付研究报告移动支付研究报告1.引言移动支付是指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的在线支付活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增长。

本报告旨在分析移动支付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

2.移动支付的现状目前,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支付方式。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移动支付系统和应用。

例如,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以及美国的Apple Pay和Google Wallet等。

移动支付在商业交易、个人消费和慈善捐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移动支付的优势移动支付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移动支付方便快捷,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支付,无需带现金或刷卡。

其次,移动支付可以提供更好的安全性,通过指纹识别、密码验证等技术,确保用户的支付信息安全。

另外,移动支付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消费体验,通过自动记录用户的消费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4.移动支付的挑战尽管移动支付具有许多优势,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仍然有限,部分消费者尚未完全接受移动支付。

其次,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一旦用户的支付信息泄露,将对用户的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此外,移动支付的标准和规范有待统一,不同的支付系统之间存在互操作性问题。

5.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将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之一。

未来,移动支付将进一步发展,包括更加智能化的支付方式(如NFC支付)、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如交通出行领域的移动支付)以及更加个性化的支付体验(如虚拟现实购物体验)。

6.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移动支付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移动支付的普及受到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支持和监管。

其次,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受到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和安全性的考虑。

此外,移动支付的技术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是推动移动支付发展的因素。

7.结论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创新的支付方式,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早的短信支付到如今的移动应用支付,移动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普及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购物和支付习惯。

本文将探讨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飞速发展,移动支付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币和银行卡支付方式。

目前,移动支付在中国已经成为主要支付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应用完成购物、转账和支付各种费用。

而在其他国家,像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等,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也在迅速提升。

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离不开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移动支付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用户只需打开手机应用,扫描二维码或输入购买信息就能轻松完成支付,无需携带现金或多张银行卡。

另一方面,移动支付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借助于生物识别技术和多重验证方式,用户的支付账户更难被盗用,使得用户更加信任移动支付。

二、移动支付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目前移动支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但它的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以下是几个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1. 跨平台整合:未来移动支付将更加注重整合各个平台,让用户能够在不同的应用和网站上无缝支付。

例如,用户在购买电影票时可以直接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完成,而无需另外下载其他应用。

2. 无接触支付:随着NFC(近场通信)技术和二维码支付的普及,未来移动支付将更加强调无接触支付。

用户只需将手机轻轻一刷,即可完成支付,既方便快捷又卫生安全。

3. 融合智能硬件:未来移动支付将与智能硬件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

如今已经有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以储存支付信息的硬件产品出现,未来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这些智能硬件进行支付,而无需依赖手机。

4. 区块链技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移动支付将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性和透明度。

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交易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有效防止支付信息被盗用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移动支付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移动支付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移动支付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现代支付方式的一种重要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服务。

本文将从移动支付技术应用的现状出发,分析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一、移动支付技术应用现状1. 移动支付的流行程度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移动支付第一大市场。

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的数据,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60.5万亿元人民币。

移动支付早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购物支付、转账汇款、红包领取,还是机票酒店订购等应用场景,移动支付都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体验。

2. 移动支付业务形态移动支付业务形态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银行类、第三方支付类和网络支付类。

银行类移动支付是由银行和运营商联合推出的,主要以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等形式提供付款、转账等服务。

第三方支付类移动支付是由支付机构担任中介,将支付业务与用户的银行账户进行连接,实现付款和提现等服务。

网络支付类移动支付是由网络商家提供的,主要体现在通过移动端与商家的网站或APP打通,实现商品或服务的购买与支付。

3.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移动支付技术将会持续推陈出新。

未来的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1)支付场景相应技术的升级:如生物识别、人脸识别、虚拟卡技术等。

(2)支付体系的优化和升级: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综合而有力的风险监管体系。

(3)金融科技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出更加智能和高效的移动金融服务。

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趋势1. 移动支付的大数据应用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数字经济的产物,不仅仅只是一种支付手段,更是一种信息传递和用户行为数据的获取途径。

在不断积累大量用户数据的基础上,移动支付将会进一步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数据挖掘和分析,推出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2. 移动支付的智能化技术在移动支付业务中,不少公司已经尝试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服务之中。

移动支付的现状与未来

移动支付的现状与未来

移动支付的现状与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大众消费观念的变革,移动支付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支付宝到现在的微信支付、Apple Pay等,移动支付市场不断扩大,行业竞争也趋于激烈。

本文将探讨移动支付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移动支付的现状目前,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支付行为的主流方式。

据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1亿,使用率超过81%。

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得益于其方便、快捷、安全等优势,其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除了网购消费外,移动支付还广泛应用于线下场所,如餐饮、零售、公共交通等。

当前,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主要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占据着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54.5%和39.2%。

虽然其他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公司也在积极探索移动支付市场,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市场份额较小等原因,相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说,其市场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二、未来发展趋势1.行业合作移动支付在市场竞争中短期内难以有出现新的巨头,行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行业内的品牌厂商和商家有必要合作,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建立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支付体系。

在行业合作中,金融领域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出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提升消费者的支付体验。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将会迎来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支付体系。

例如,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未来将有更多的支付方式基于人脸识别等技术,支付流程将更加便捷无需任何设备信息。

同时,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3.跨界融合未来,移动支付将会与其他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融合,打破更多的产业壁垒。

例如,移动支付将与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相结合,打造出更加便捷的用户场景。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700字)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各类智能设备的普及,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

移动支付是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移动终端实现的支付行为。

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支付难题,使支付变得更加便利、安全、高效。

本文主要对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首先,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最早起源于亚洲地区,由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引领全球潮流。

在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成为了主导市场的两大巨头。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利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迅速崭露头角。

截至2019年,移动支付在中国已取代现金成为主要支付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零售、餐饮、交通等。

在其他国家,如印度、日本、韩国、美国等,移动支付也在快速普及。

有数据显示,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数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其次,移动支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移动支付的普及提高了支付的便利性和效率,加速了资金的流动和商业活动的发展。

通过移动支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行为,解决了现金支付带来的不方便性。

而且,移动支付的速度更快,比传统的刷卡支付更加高效。

这对商家来说,可以提高效益,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此外,移动支付还节省了印刷纸币、硬币等支付成本,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于经济社会而言,移动支付的普及还有助于打击非法交易、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社会安全性。

然而,移动支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移动支付数据相关的个人隐私和安全问题是人们比较关注的。

在移动支付过程中,个人的支付信息有可能被黑客攻击和盗用,造成财产损失。

因此,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防范网络诈骗成为了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课题。

其次,移动支付发展面临支付体系不统一和互操作性差等问题,使得用户的移动支付体验不够流畅和便捷。

此外,还涉及到支付渠道透明化、支付账户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消费习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移动支付,这也意味着支付和银行业务领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改变。

本文将主要介绍当前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趋势。

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国内的移动支付主要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京东支付等。

这些移动支付平台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餐饮、零售、线上购物、出行等。

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在移动支付技术的支持下,客户可以迅速方便地完成交易。

移动支付技术的优势在于它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在移动支付平台上,客户只需要使用智能手机的二维码扫描功能,即可轻松完成支付,无需银行卡或密码等其他支付工具。

同时,移动支付的处理速度要比传统的银行交易更快速,因此许多商家主动选择使用移动支付。

同时,当前的移动支付技术也已经有了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例如,移动支付平台采用了多层次的安全验证技术,例如使用短信验证码来确保消费者的账户安全,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任感。

二、移动支付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移动支付技术会在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和整合,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未来趋势:1.更多的移动支付场景目前,我们已经在移动支付领域看到了很多显著的发展。

未来,我们还将看到移动支付技术在各个领域,例如门票、停车、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这种全面的移动支付场景将为许多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2.大数据对移动支付的影响移动支付的另一个未来趋势是数据分析。

移动支付平台可以导出大量的数据来了解顾客的喜好和购物习惯,为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移动支付平台可以检测和预测欺诈行为和安全漏洞。

3.移动支付技术加强安全性从用户角度来看,安全性是选择移动支付服务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考虑。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数据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平台会更加强调加强安全保障措施,如采用更加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实名认证系统等。

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移动支付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不仅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还改变了人们对支付方式的认知和习惯。

本文将探讨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各种移动支付技术应运而生,如支付宝、微信支付、ApplePay等。

这些移动支付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现金支付和刷卡支付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支付的普及有助于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与传统的现金支付相比,移动支付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的纸币和硬币,只需使用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支付。

同时,移动支付通过密码验证、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多种验证技术,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有效规避了传统支付方式可能出现的盗窃风险。

二、移动支付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移动支付技术在不断推动着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变革,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和丰富。

首先,移动支付将进一步普及到更多领域和行业。

目前,移动支付主要应用于线上和线下的消费支付,未来将推动移动支付技术在医疗、教育、旅游等更多领域的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

其次,移动支付将发展出更多的场景应用。

除了线上购物和线下实体店支付外,移动支付还将拓展到公共交通、自动贩卖机、餐饮美食等场景。

通过与各种终端设备的结合,移动支付能够提供更加多元的支付选择,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支付需求。

另外,移动支付技术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用户对于支付的体验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移动支付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满足,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成为人们理想中的支付方式。

最后,移动支付技术将在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移动支付的普及将产生大量的支付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被用于个人信用评估、商业智能以及市场预测等领域。

手机移动支付文献综述

手机移动支付文献综述

手机移动支付的研究1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已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继上个世纪互联网技术引发“信息革命”之后,如今物联网又将再一次改变我们的生活。

顾名思义,物联网即把一切物品都通过传感器接入互联网,实现监控、跟踪、信息交互等功能。

通过手机等数码随身物品把银行卡与商家POS机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领于: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1]整个移动支付价值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近场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很便捷。

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或借助支付工具进行的支付方式。

而在这两种支付方式中手机支付存在着很重要的地位。

2010年4月工信部科技司在“2010第二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透露,工信部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继卡类支付、网络支付后,手机支付俨然成为新宠。

因此,我从手机支付方面着手,了解其支付方式、发展影响因素等,并对其作出以下总结与建议。

2手机支付方式手机支付是一项跨行业的业务,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

移动支付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手机钱包,又称为“小额移动支付”。

该方式实施较容易,是目前国外较普遍采用的方式。

手机钱包的特点是以客户的话费账户或是关联客户的银行卡账户进行消费购物。

(2)手机银行,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的手机连接至银行,通过手机界面直接完成各种金融理财业务。

(3)第三方手机支付,是在移动运营商和商业银行间加入了第三方,例如中国银联。

它可以实施“一点接入,多点服务”的功能。

由于有第三方的介入,银行和电信运营商间在技术、业务等方面更易协调。

因此,第三方手机支付被认为更具有发展前途。

[2]为了使手机支付受到的局限缩小,开发了Paypal这一设备,它是一个可以插入iPhone耳机插孔的小型读卡器,可以与手机上安装的Paypal Here应用程序配合使用。

移动支付 调研报告

移动支付  调研报告

移动支付调研报告移动支付是指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各种支付活动的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篇报告将通过调研分析移动支付的现状、优势和问题,以及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态度和需求。

一、移动支付的现状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移动支付的普及率和使用频率十分高。

主要的移动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除了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家也出现了不少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如Apple Pay、Google Pay等。

二、移动支付的优势1. 方便快捷: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只需打开一款移动支付应用,即可轻松完成支付。

2. 安全性高:移动支付采用了多种安全技术,如指纹识别、密码锁以及加密通信等,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

3. 跨境支付:移动支付可以支持跨境支付,解决了传统支付方式的局限性。

4. 促进消费:移动支付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活动,吸引用户使用移动支付,同时也促进了消费。

三、移动支付的问题1. 安全隐患:尽管移动支付采用了多种安全技术,但仍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存在,如账户被盗、支付信息泄露等。

2. 技术依赖:移动支付需要依赖于智能手机以及网络连接,如果手机电量不足或者网络信号不稳定,会影响支付的进行。

3. 用户习惯:一些用户习惯于使用现金或银行卡支付,对移动支付持观望态度,接受度有限。

4. 对老年人不友好:老年人对于移动支付的使用不够熟悉,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这造成了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的难度。

5. 竞争激烈:目前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激烈,各大支付平台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导致用户的选择困难。

四、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态度和需求通过一些调查和问卷调查发现,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态度和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一些年轻人更愿意使用移动支付,他们认为移动支付方便快捷,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

而一些老年人则对移动支付持保留态度,他们担心安全问题以及操作上的困难。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分析报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支付习惯。

本文将对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一、移动支付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移动支付,简单来说,就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1 世纪初,当时主要是以短信支付为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支付逐渐走向多元化,二维码支付、NFC 支付、指纹支付、刷脸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不断涌现。

二、我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如今,移动支付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广泛的覆盖。

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乡村,从大型商场到街边小摊,移动支付无处不在。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移动支付渗透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这种高普及度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方便地使用移动支付功能。

2、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高速稳定的网络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商家的积极推广:为了提高交易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商家纷纷支持移动支付。

三、移动支付的主要方式1、二维码支付二维码支付是目前我国最为常见的移动支付方式之一。

用户通过扫描商家提供的二维码,或者向商家出示自己的付款码,即可完成支付。

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因此受到了广大用户和商家的欢迎。

2、近场通信(NFC)支付NFC 支付则是一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支付方式。

用户只需将支持 NFC 功能的手机靠近支付终端,即可完成支付。

虽然 NFC 支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但由于需要设备支持以及推广成本较高等原因,其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3、指纹支付和刷脸支付指纹支付和刷脸支付则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新型支付方式。

用户通过预先录入指纹或面部信息,在支付时进行验证即可完成支付。

这些支付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研究

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技术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支付技术是指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支付、结算和转账等金融交易的技术,可以大大简化人们的支付流程,提高支付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分析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

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历程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地区开始运用手机进行支付。

但受限于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移动支付技术并未迅速普及。

直到智能手机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支付技术才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2011年,中国的移动支付开始逐渐普及。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工具开始流行,人们开始使用手机进行支付、转账等金融交易。

同时,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机构也开始加紧研发移动支付技术,争相进入这个蓝海市场。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在线购物支付,移动支付已经涉及到公共交通、餐饮娱乐、医疗保险等多个领域。

移动支付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方式。

二、移动支付技术的现状目前,移动支付技术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17.46万亿元。

其中,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家所占比重最大。

根据艾媒咨询的调研数据,2019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6%和40.5%。

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

移动支付存在账户被盗、交易纠纷、诈骗等问题,这些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支付安全性,移动支付平台不断加强支付安全措施,如采用人脸识别技术、风险监测系统等技术手段。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移动支付领域的监管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三、移动支付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移动支付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成为金融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例数世界经济变革,每一次都伴随着货币的改革与支付形式的变更。

如今科技的进步使得经济愈来愈趋于全球化、科技化,在以往最为基础的货币支付形式上衍生出了与科技紧密相关的移动支付,并且,移动支付这种支付方式逐渐跻身于主流支付方式中。

移动支付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人们的支付渠道更加多变,支付方式更加快捷。

一、外国文献综述Black Clifford (1995)的《网络付款的要求》以及Upkar Varshney (2002)的《移动支付》,这两篇文章均简单讲述了移动支付的定义以及基本概念,同时向读者介绍了非接触式付费方式的技术研究,以及移动支付的有关科学技术的解释。

Terri Bradford(2007)在《复杂现状:日本、韩国和美国的移动支付产业》一文中,分别从日本、韩国和美国三国在发展移动支付产业方面不同的社会环境背景入手,详细的讲述了三个国家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且从资金、科技以及市场营运三个方面分析了三个国家分别具有不同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态势的原因。

二、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切合中国的实际,比如,刘婧雯(2014)在《移动支付的现状及发展探析》一文中,通过分析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现在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刚开始移动支付产业的起步,条理清晰的总结了目前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现状,同时通过分析现状,对中国移动支付产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

在《浅谈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中,李琪(2008)指出了中国目前的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与国际上各国横向比较,简单明了的分析了几国之间的优势与劣势,同时以中国目前的发展走向为分析主线,简明扼要的从中国接触世界贸易,引入非接触式支付概念为契机,阐述了中国自主发展移动支付产业的情况。

三、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技术发展吴霞(2013)通过在《基于J2ME的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指出,2011年与2012年是中国移动支付行业无法忽略的两年,在这两年里,中国三大运营商纷纷成立了移动支付公司并获得了央行颁发的运行许可证。

以此为契机,正式开启了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黄京(2006)还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微支付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迅猛劲头,同正处于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蓬勃发展相比也并不处于落后趋势。

同时这些现状也意味着中国正式迈入了由移动支付为主导的资金交易时代。

四、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PEST与SWOT分析在郭俊贤(2012)的《消费者手机支付行为实证研究》,与陈昊(2015)的《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现状SWOT分析》两篇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目前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以及政治、经济、环境和技术这些不可忽视的环境背景问题。

首先,是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PEST分析。

政治环境方面,党的十八大指出,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

加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带动中国新型产业的发展,加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沟通。

而大力发展移动支付产业,就是坚持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在移动支付市场建立初期,为保障市场合理机制,国家曾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2012年,央行为中国三大运营商颁发营运许可证也是对移动支付市场的管理之一。

经济环境方面,自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以来,中国经济大幅增长。

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广阔性,且不见市场疲软之态。

作为移动支付方式在如此的经济环境之下的发展,可谓是有良多契机。

社会环境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支付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蚂蚁花呗所在的移动支付平台的支付宝。

移动支付市场目前可见支付宝、银联和微信三虎相争。

技术环境方面,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有一定的技术,但并未到达至臻至善的地步。

很多移动支付端都有或多或少的漏洞。

但随着相关技术人员研究,漏洞得以修补,但技术上的不足这一问题仍需要移动支付市场的大力关注。

之后,是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SWOT分析。

优势分析,移动支付令无数尚未有大量存款的年轻人喜爱,解决了他们想消费却没资金的问题。

而且目前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呈现年龄低龄化,移动支付也为低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很好的刺激了多层次年龄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劣势分析,法律监管不够。

即使报警也不受法律保护,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行规范治理,缺乏有效的惩治措施。

机会分析,移动支付运营商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摸索出一套适用的市场标准。

而且他们拥有年轻且低龄的用户群体,只要拥有这些群体的用户忠诚度,就可以很大程度上保障自身地位,再加以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查漏补缺,完善功能,便可立于领先地位。

威胁分析,移动支付端不从系统根本上想出解决系统容易被坏人利用这个问题的办法,长期以往,使用者的信任度将会降低,用户的流失将会是蚂蚁花呗最为致命的威胁。

五、中国移动支付发展前景预测梁敏(2011)在《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方向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移动支付产业会出现多支付渠道兴起的状况。

随着科技的发达,多种支付渠道的运行使得支付方式多种多样,为人们的资金交易愈来愈方便快捷,令费时费力的有形交易变成省时快速的无形交易。

移动支付的兴起,将有形的钱币化成一个个数据,无纸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时代的开始。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引领着经济的改变。

与以往自产自足的生活习惯不同,如今的人们要求生活的多元化、科技化,外卖的兴起与网络购物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消费理念和支付习惯,人们不愿再拿复杂繁重的钱包,而愿意将一切事物信息化,再将其集合在一起。

只要有网络,人们只需一台手机就可以走天下。

有关移动支付犯罪的报道有增不减,电话诈骗、短信诈骗、恶意程序和钓具网址是不法分子利用移动支付终端施行犯罪的主要手段。

犯罪形式多种多样,需要移动支付使用者加大防范力度。

六、对移动支付未来发展的建议在对移动支付产业未来的发展方面,胡霞(2015)在《4G时代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策略》里提到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要确保众多渠道的安全性。

移动支付渠道众多,就目前所有的移动支付技术而言,无论是移动支付行业的领头者,还是起步者,都面临着信息技术所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

而因为移动支付高科技自动化的特点,缺少人为监管,会有不法分子透过此漏洞进行人为操控,对移动支付端的使用者进行诱骗。

其次是多领域联合保障信用体制。

虽然移动支付目前呈独占鳌头的态势,但不能使其一支独大,如果移动支付市场遭遇经济危机,如此将会给中国的经济市场带来极大的威胁。

预防这一危机的最佳方法就是保障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同时,坚持多领域、多元化发展,保障信用体制不会遭到破坏。

确保移动支付市场在支付中的地位不变,联合发展信用卡体制,确保实际经济的地位,使实际经济成为虚拟经济坚实的后盾。

最后要出台相关立法。

国家为了加大力度发展信息化建设,逐年增加在第三产业的投资。

国家经济市场的发展也由重工业向轻工业移动。

在此大背景下,互联网作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受人瞩目已久。

而在众多互联网行业中,第三方移动支付正作为其支柱呈爆发式发展。

紧随其发展步伐的,却是相关犯罪诈骗事件层出不穷的报道。

国家对于移动支付市场的监管到了必须而为之的地步。

而国家对于移动支付市场的监管立法也很有限。

据了解,中国目前关于移动支付的法律法规有《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关于规范移动信息服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通知》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等,主要是民法法规,而对于移动支付市场监管的刑法法律法规却尚未出台。

如此一来,就造成国家对移动支付市场的监管缺失,无法规范运营商的运转,很难保障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而且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尚未提及有关移动支付的事项,这为使用者维权更添一份难度。

中国目前亟需加强移动支付市场领域的立法,监管市场合理走向,保障人民权益。

参考文献[1]B.Clifford Neuman,Gennady Mevinsky. Requiremts for Network Paymen: The NetChequePerspective. IEEE Compcon, March 1995.[2]Upkar Varshney. Mobile Payments[J ] . Communications ,2002.[3]Chen L 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consumer acceptance of mpayment [ C ] / / Romano J r N.Proceedings of the 1 2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 AMCIS) , Acapulco , Mexico , August 4 - 6 ,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tlanta ( GA) , 2006.[4]Chen J J , Adams C. User acceptance of mobile payments :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mobilepayments[ C ] .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Business ( ICEB) , Hong Kong , December 5 - 9 , 2005.[5]Terri Bradford. Complex Landscapes: Mobile Payments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States [J]. Payments System Research, September 2007.[6]陈昊. 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现状SWOT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15.[7]刘婧雯,黄更生,郭漫雪,张雨廷. 移动支付的现状及发展探析[A]. 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2014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2014.[8]吴霞. 基于J2ME的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9]黄京. 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微支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0]龚鸣. 移动支付在电子商务中认证与支付协议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1.[11]郭俊贤. 消费者手机支付行为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12]周陈霞. 手机移动支付比较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5.[13]李琪,王汉斌. 浅谈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J].太原科技,2008.[14]郝慧丽. 我国移动支付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15]梁敏. 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方向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16]胡霞. 4G时代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 技术与市场,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