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可控震源采集技术-第一部分-精选文档
离散信号:
Φab(τ)=Σa(t)b(t+τ)
(1)在τ=0时,互相关函数Φab(τ)不一定具有最大值。一般情 况下,互相关函数Φab(τ)在某个 τmax值时,才达到最大值.
(2)互相关函数Φab(τ)只包含有信号 a(t)与b(t)中所共有的频 率成份,这一性质表明相关具有较强的滤波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 质选择扫描信号频率, 压制噪声干扰。
检波器记录信号
扫描信号
相关后记录地震道
宽方位角
炮线距
对称采样
检波点距 检波线距 炮点距
20
20
前 言
NOMAD65
可控震源方法是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的必然选择
21
21
国外高密度地震的发展
Kuwait Minagish 工区采集参数
炮点: - 2 x 80,000lbs Mertz - 单次扫描, 625 VP/Km² - 8 m 横线, 200 m 纵线 - 7,600 单点单道接收, 检波点: - 4 m 纵距, 200 m 横距 - 8 线 , 1250 RP/Km²
2
X(t)=x1(t)+x2(t
一个复杂信号可分解为多个简谐信号的叠加:
)
x(t ) A0
A sin(2nf
n
0
t
n )
n
各简谐信号的振幅构成信号的振幅谱A(f),各简谐信号的初始相位构
成信号的相位谱Φ(f),振幅谱和相位谱合称频谱。频谱可用复数表示:
X(f)
A( f
)ei( f )
40
40
2.可控震源信号分析基础
序列:X(n)和Y(n)的相关: X(n)=(1,0,2,3,2,0,1) Y(n)=(1,4,1)
可控震源在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中可行性应用及效果
可控震源在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中可行性应用及效果可控震源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通过激发人工震源控制地震波的发射方向和能量分布,实现对地下结构的高分辨率成像。
在塔里木盆地这样一个地质复杂、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可控震源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和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塔里木盆地地质特点、可控震源技术原理、应用前景和效果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塔里木盆地地质特点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部,是目前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盆地内部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地下构造隐蔽。
盆地内长期存在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和聚集,形成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盆地地下构造复杂,地震地震波在地下传播受到了很大的扰动和衰减,使得传统地震勘探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二、可控震源技术原理可控震源技术是一种基于人工震源的地震勘探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人工震源产生的地震波,通过激发不同频率和方向的震源,控制地震波的发射方向和能量分布,实现对地下结构的高分辨率成像。
该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地震勘探技术中受到地质条件限制而难以获取高质量地震数据的问题,提高地震成像的分辨率和精度,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地质信息。
基于塔里木盆地地质特点和可控震源技术原理,可控震源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
该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物理规律,提高地震数据的质量和信噪比,进而提高地震成像的精度和分辨率。
可控震源技术可以根据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灵活调整震源参数,实现对深部地质结构的精确成像,为盆地内部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加准确的地质信息。
该技术还可以在研究复杂地质构造、寻找潜在的构造圈闭和预测油气藏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可控震源技术已经在塔里木盆地得到了一些应用,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在某油田勘探中,利用可控震源技术成功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地震数据,对盆地内部的断裂结构和构造变形进行了详细的成像,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
在另一项勘探研究中,可控震源技术对盆地内部的低频地震波进行了有效控制和成像,成功发现了一处大型的油气藏。
可控震源在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中可行性应用及效果
可控震源在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中可行性应用及效果可控震源技术是一种地震勘探中常用的高新技术,它能够通过调控地震波的发射方向、频率、能量和相位等参数,来达到更好的勘探效果。
可控震源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中的可行性应用和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可控震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中的优势及效果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可控震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可控震源技术是通过地震勘探仪器对地震波进行实时调控,以实现对地下结构的有效勘探。
在地震波发射方面,可控震源技术可以通过合理布设震源点,利用多点激发的方式来产生复杂的地震波场,使得地质构造的细节特征能够被更清晰地反映出来。
在地震波的频率和能量调控方面,可控震源技术可以根据具体的勘探需求,通过改变震源激发时的振幅、频率和波形等参数,进而实现对地下目标的多角度、多频段、多分辨率的扫描,从而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勘探精度。
二、可控震源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中的优势1. 适应多样化地质条件塔里木盆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多变,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对于地下结构的分辨率和精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可控震源技术可以通过灵活控制地震波,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定位精度,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有效提高勘探效果。
2. 提高油气勘探效率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盆地之一,地下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采用可控震源技术进行地震勘探,可以精准定位油气藏的位置、形态和规模,有助于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效率,为盆地的油气资源开发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3. 降低勘探成本与传统地震勘探相比,可控震源技术在实施勘探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数据采集方式、提高勘探效率等手段,降低勘探成本。
在塔里木盆地这样大规模的地质勘探中,可控震源技术有望为勘探工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 提高地震数据的质量和分辨率在塔里木盆地的实际勘探中,使用可控震源技术获得的地震数据质量明显提高,地下结构的各种特征得到更为清晰的表现,勘探成果更加可靠。
可控震源和相关器原理
• S (ω ) 为相关后地震道的频率响应是大地响应的频率域形式而且有相 2 SW 相当于输入扫描信号的功率谱在通带内为常数, 同的相位, S (ω )经过反富氏变换后得到最终的地震道时域数据
st
jt S e dt
相关的频率域算法
u(n)
FFT
U(K)
幅度
x3 x1
x(k) x0
采样 k
x4
x2
幅度
y2 y1 y(k) y0 y3 y4
采样 k
左图为两个离散序列x(k),y(k) 互相关的例子x(k)固定y(k)向 右滑动;
R0=y0x0+y1x1+y2x2 R1=y0x1+y1x2+y2x3 R2=y0x2+y1x3+y2x4
幅度
R0
R1 R(k) R2
f f1 2 xn A sin 2 2 t T
相关 CORRELATION
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线性扫描信号X(n)的波形;f1=5 Hz;f2=40 Hz;fs=2000 Hz; 扫描长度 = 2秒;总样点数 = 4096;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5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概述
amplitude
Frequency dependent delays
Generator
amplitude
Hz
10
60
Hz
10
60
由短脉冲生成长扫描信号
二、可控震源工作基本原理
S(t)=A(t)Sin2π[F1+(F2-F1) t/2T]t
0≤t≤ TD
[1+Cosπ(t/T1+1)]/2 ,
0≤t<T1
第一家被授权的公司是Seismograph Service Corporation(SSC), 150美圆项技术,SSL(Seismograph Service Limited)发展了电磁“correlator”。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主讲人:王井富 东方公司采集技术支持部
二○一七年六月
提纲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二、可控震源工作基本原理 三、可控震源勘探技术现状及展望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在地震勘探中,通过人工方法来产生地震波就叫做地震波的 激发。地震勘探采用的激发方式有炸药震源、可控震源、气枪震 源及其它震源。
3 记录生成
Subsurface
receiver line
二、可控震源工作基本原理
3 记录生成
S11
S 21
S 31 S 41
S M 1
S12
1993年,Shell公司首次使用可控震源交替扫描激发。 1996年,由阿曼石油公司提出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激发。 2006年, BP公司发明多组震源同时随机施工技术(ISS),
并在2008年开始规模应用。 2009年,由PDO公司(阿曼石油开发公司)首次使用距离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可控震源是指一种使用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来产生地震的工具,其产生的能源通常用于地震探测、工程测量、地质勘探和研究地震动力学等领域的应用。
可控震源的工作原理基于一定的物理原理和理论模型,同时需要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整个过程经过多次反复测试和验证。
可控震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定的能量源来刺激地下岩石,并观测其反应,从而推断地质结构和构造等特征。
可控震源的能量源可以是机械、电磁、火药、液压等各种形式,在刺激岩石时需要控制其强度、频率、方向等参数,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在野外实际应用中,可控震源通常采用电磁激振器或气炮等设备,通过把能量传输到地下,观测地下反馈信号,从而推断地下构造特征、地层厚度、地下水储层等重要信息。
可控震源工作的前提是需要准确的地质资料和模型,这些模型往往是由专业地质学家、地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利用岩石学、古地磁学、地形分析和探测数据等多种手段构建而成。
这些模型可以描绘地质背景、地层接触、构造界面等各种地质特征,为地震勘探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可控震源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地质条件和应用需求,设计可控震源的参数和地震探测的范围和深度等基本要素。
此步骤需要结合实地勘探资料进行分析和优化,将可控震源产生的波能量最大化并使其在地下穿透深度最大化。
2. 安装设备。
将电磁激振器或气炮等设备安装在控制区域内,需要将设备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电气和机械上的检测和测试。
3. 启动可控震源。
根据设计的参数和方案,对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试,产生特定的能量波形,观测地下反馈信号,从而推断地下结构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滤波、降噪、叠加等处理,生成图形化数据表现形式,辨识或解释所探地层或地下构造的特征。
5. 计算和评估。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剖面重建、层析成像、三维模型重建等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评估地下构造的特性,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判断其潜在价值和可行性。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1.1 可控震源使用的信号地震勘探中的激发源能量既可以用振幅高度集中的信号(如:脉冲信号,在此通常指炸药),也可以用低振幅、长信号(如:可控震源)产生。
其实,可控震源重要是依赖长时间的振动激发,得到相对弱的地震信号。
可控震源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激发源是有限带宽的信号。
另外,可控震源激发技术只产生需要频带内的信号,而脉冲震源,如:炸药生产的一部分频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是不予记录的。
图1 时间域与频率域内的脉冲信号与有限带宽信号脉冲来表示,即:一个振幅高度集中的信号在非常短的瞬间生成(图1-a),它的频谱中包含了所有的频率成分(图1-b)。
对于有限带宽信号而言,它只表示在有限带宽内(图1-c)。
在所展示的一个平坦的振幅谱(在图1-d)中只有10~60Hz的频率成分。
炸药爆炸的过程可以用在可控震源中使用的信号大多形如图1-d。
1.2 如何生成一个有限带宽的震源信号如前所示,大多数信号具有有限带宽的特征,通过傅立叶变换可以得到如图1-c所示的时域上的信号。
但是一般如图1-c所示的振幅,在时域上的信号不能应用于可控震源,可控震源在激发时要求采用均衡振幅、长时间的信号。
为了能够使如图1-c所示的信号用于震源的激发,必须将该信号转化为均衡振幅、长时间的有限带宽信号。
采用频率延迟算子,就可以将短脉冲信号转化为长扫描信号。
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采用将短延迟用于低频、将中等水平的延迟用于中间频率、将长延迟用于高频的处理方法,就会得到一个均匀振幅、视频率从低频逐渐扫到高频结束。
这个信号看起来有些类似于正弦波,在可控震源中就称之为扫描信号。
图2 由短脉冲生成长扫描信号在图3中显示了扫描信号的合成过程。
各种不同频率成分、具有相同相位的正弦信号迭加后成为图3-a中的信号,经过不同的延迟算子迭加后,成为图3-b中的扫描信号。
本主题包含图片附件本主题包含图片附件本主题包含图片附件。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概述
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
提纲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二、可控震源工作基本原理 三、可控震源勘探技术现状及展望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在地震勘探中,通过人工方法来产生地震波就叫做地震波的 激发。地震勘探采用的激发方式有炸药震源、可控震源、气枪震 源及其它震源。
7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可控震源的优点:节能、环保,参数可调 可控震源的缺点:地表激发,有限频宽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不同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的日均生产效率
日均炮数
常规技术
提纲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二、可控震源工作基本原理 三、可控震源勘探技术现状及展望
二、可控震源工作基本原理
3 记录生成
由短脉冲生成长扫描信号
二、可控震源工作基本原理
S(t)=A(t)Sin2π[F1+(F2-F1) t/2T]t
0≤t≤ TD
[1+Cosπ(t/T1+1)]/2 ,
0≤t<T1
A(t)= 1 ,
T1≤t<TD-T2
[1+Cosπ(1+(TD-t)/T2]/2 , TD-T2≤t≤TD
4
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 1921年,美国人J.C.卡彻首次将炸药震源用于地震采集。 ➢ 1951年,中国首次规模化应用炸药震源激发进行地震勘探。 ➢ 1953年,重锤等其他激发方式出现,在此之前,炸药激发是
地震勘探中唯一采用的激发方式。 ➢ 1960年,Conoco推出可控震源激发技术,并授权进行工业化
二、可控震源工作基本原理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可控震源是一种人工地震机构,可以产生地震波来模拟地震的效果。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能量释放和波传播两个方面。
一、能量释放二、波传播波传播是可控震源产生地震波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一旦能量释放,地震波将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处开始传播。
地震波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介质传播,包括大陆地壳、海洋和大气等。
传播介质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传播路径和波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控震源通过控制能量的释放和波的传播,可以实现地震波的可控性。
具体来说,可控震源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能量调控:可控震源通过调节能源的释放量和释放方式来控制地震波的强度和频率。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炸药的数量和引爆时间来控制能量释放的强度和时序;或者通过调节气体的压强和喷射速度来调节能量释放的大小。
2.波形调控:可控震源可以通过调节能量释放的方式和波传播的路径来产生不同的波形。
例如,通过改变爆炸装置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可以改变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模式,从而产生不同类型和频率的地震波。
3.频率调控:可控震源可以通过调节能源释放的频率来产生连续波或脉冲波。
例如,可以连续引爆炸药或持续释放压缩气体来产生连续地震波;或者间隔性地引爆炸药或释放气体来产生脉冲地震波。
4.位置调控:可控震源具有较高的位置调控性能。
通过改变震源的位置、深度和方向等参数,可以控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和能量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地震波的精确调控。
综上所述,可控震源是一种通过控制能量释放和波传播来产生地震波的人造地震机构。
它具有能量、波形、频率和位置等多重调控性能,可以模拟地震的效果,在地震研究、地震监测和地震防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可控震源车工作原理
可控震源车工作原理你有没有听说过可控震源车呀?这可是个超级有趣又很厉害的家伙呢!今天呀,我就来给你唠唠它的工作原理。
你看啊,可控震源车就像是一个会制造“小地震”的神奇车辆。
它主要的任务呢,就是给大地来点有规律的震动。
那它怎么做到的呢?这就要从它的构造说起啦。
这车子上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就像是它的心脏一样,那就是震源系统。
这个震源系统啊,能产生强大的能量。
想象一下,就像是一个大力士在积攒力量,准备给大地来一下呢。
这个系统里面有个东西叫振动器,振动器就像是一个超级活跃的小精灵,它可以快速地来回运动。
这个运动可不是乱运动的哦,是按照我们设定好的频率和幅度来的。
比如说,我们想要让它每秒震动10次,它就会乖乖地按照这个节奏来震动。
然后呢,这个振动器产生的震动得传递到地下呀。
这时候,就靠一个叫震板的部件啦。
震板就像是一个大脚掌,它稳稳地踩在地上,把振动器的震动传递给大地。
你可以把震板想象成一个传声筒,不过它传的不是声音,而是震动。
这个震板面积还不小呢,这样就能更好地把震动均匀地传给大地啦。
当震动传递到地下之后啊,就开始了它的奇妙之旅。
这些震动就像一个个小使者,在地下到处跑。
它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地层结构,有的地层软乎乎的,就像棉花糖一样,震动在里面跑得就比较轻松;有的地层硬邦邦的,就像石头一样,震动在里面可能就会被挡住或者改变方向。
那为什么要给大地制造这些震动呢?这是因为呀,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震动的反射情况来了解地下的秘密。
比如说,地下有没有石油啊,有没有地下水啊,地层的结构是啥样的呀。
这些震动在地下跑了一圈之后,又会反射回来。
就像你往一个黑暗的山洞里扔个小石子,小石子碰到洞壁会弹回来一样。
这时候,车上还有个很聪明的家伙,那就是信号采集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是一个小侦探,专门收集那些反射回来的震动信号。
它把这些信号都收集起来,然后呢,再通过一些超级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就像在解一道超级难的谜题一样。
就能得出地下的情况啦。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可控震源,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啊,它的工作原理说起来还挺有趣的。
我先给您讲讲我之前遇到的一件事儿。
有一次,我跟着一个地质勘探队去野外考察,就亲眼见识了可控震源的厉害。
那是在一片广袤的荒原上,周围啥建筑都没有,只有我们这一群带着各种仪器设备的人。
当时太阳特别大,晒得人都有点晕乎。
可控震源车缓缓开过来,那家伙,个头可真大,就像个巨型的机械怪兽。
操作师傅一脸严肃地坐在驾驶室内,准备启动这个大家伙。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来说说可控震源到底是咋工作的。
可控震源其实就是一种产生地震波的设备。
它可不是像天然地震那样毫无规律地乱震,而是可以被我们精准控制的。
想象一下,可控震源就像是一个大力士在有节奏地敲鼓。
它通过液压装置产生振动,这个振动的频率、振幅和持续时间都能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调整。
比如说,我们想要探测地下深处的地质结构,那就可以让可控震源发出低频、长持续时间的振动;要是想了解浅层的情况,那就调整为高频、短持续时间的振动。
在可控震源工作的时候,它会把强大的能量传递到地下。
这些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就好像我们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一块石头,会激起一圈圈的波纹一样。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地层和岩石。
有的地层比较松软,地震波就容易穿过去;有的地层坚硬,地震波就会被反射或者折射回来。
这些反射和折射回来的地震波,会被地面上的传感器接收。
传感器就像是灵敏的耳朵,能捕捉到这些微小的信号。
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和处理,地质学家们就能根据这些信号构建出地下的地质图像,了解地层的分布、岩石的性质,甚至还能发现隐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
再回到我在野外看到的那一幕。
可控震源启动后,发出“轰轰”的声音,地面都跟着微微颤抖。
周围的鸟儿被惊得一下子飞了起来,远处吃草的羊群也抬起头,一脸疑惑地看着这边。
等可控震源工作结束,操作师傅从车里下来,满头大汗,但脸上却带着自豪的笑容。
他跟我们说:“这可控震源啊,可是咱们地质勘探的好帮手,有了它,咱们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地下的秘密啦!”总的来说,可控震源的工作原理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通过精确控制的振动产生地震波,然后利用这些地震波来探测地下的情况。
可控震源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可控震源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现将可控震源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交底,要求所有参与作业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
二、可控震源简介可控震源是一种非炸药激发设备,主要用于地震勘探。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产生可控的振动波,激发地下介质,从而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可控震源具有激发能量可控、波形可控、环保等优点。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作业人员应熟悉可控震源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流程,了解设备性能及安全注意事项。
(2)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电源、电缆、振动器等部件是否安全可靠。
(3)确认作业现场安全,包括场地平整、排水畅通、交通标识明确等。
2.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2)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3)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上报。
(4)设备运行时,非操作人员不得靠近设备,避免误操作。
(5)设备振动时,注意周围环境,防止振动对周边设施造成损害。
3. 作业后的安全工作(1)作业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电源、电缆等部件安全可靠。
(2)清理作业现场,确保场地整洁,无安全隐患。
(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总结,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应急措施1. 作业过程中,如发生人员伤害事故,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及时上报。
2. 如发生设备故障,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如发生火灾、触电等事故,立即切断电源,采取相应的灭火、救护措施,并及时上报。
五、交底人及接受人交底人:[姓名]接受人:[姓名][日期]六、附件1. 可控震源操作规程2. 可控震源安全注意事项3. 应急措施[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交底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相关实现过程
相关是比较两个波形相似程度的数学方法, 它所解决的问题是在什么时候两个波形最 为相似。相关在许多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相关实际上是一种数字滤波处理技 术,它的作用主要是:
脉冲压缩;利用相关处理可将延续时间较 长的信号压缩成持续时间较短的相关子波 信号。 滤波作用;相关对与信号不相干的噪音具 有很强的滤波作用,可以用来提高被噪声 淹没信号的信噪比。
它为扫描信号结束瞬 间,即t=TD时扫描信 号的瞬时频率,可表 示为: F2=F1+kTD 扫描信号的起始和终 了频率可以0.1HZ步 长进行调整,频率最 小和最大设置值可以 分别为0.1到 999.9HZ。
⑵ 扫描信号平均频率F0:
它为t=TD/2时扫描信号瞬时频率,也称 为扫描中心频率,可表示为: F0=(F1+F2)/2 (4)
近些年来,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 辨能力,国内和国外生产厂家竞相利用现代科学 技术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可控震源的研究, 设计和开发,已生产出最大静态推力近30吨的 ﹑可以适应更加广泛地震勘探目的﹑可在多种地 面道路行驶的宽频大吨位可控震源,出现了可以 灵活控制震源传入大地地面力幅度和地面力控制 方式﹑以数字自适应控制技术为基础的﹑可自动 进行可控震源系统识别、安装,并能对震源实施 实时的质量控制技术的电控系统,从而扩大了可 控震源应用领域,促使可控震源技术得以广泛应 用于国内外地震勘探施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地 震勘探设备。
伪随机编码扫描信号
(参数可选择范围为 1-1000 )
脉冲信号
用户自定义存储扫描信号
除了上述信号类型之外,对于某些类型技 术性能比较先进的可控震源电控系统,还 可通过添加一些电子器件选件,使用户自 定义一些特殊类型的可控震源激发信号。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工作原理及应用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工作原理及应用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对地震进行研究和监测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
为了获取更准确的地震数据,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种名为可控震源滑动扫描的方法,它在地震勘探和地震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可控震源滑动扫描的基本原理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是一种基于地震勘探的技术手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设备控制人工震源在地表进行滑动扫描,以获取到更为准确的地震波数据。
在滑动扫描的过程中,人工震源在地表上以一定的速度在探测区域内连续移动,并进行震源激发,产生地震波。
在可控震源滑动扫描中,震源的位置、震源激发的时间和激发方式等参数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以实现对地震波的精确控制。
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固定震源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地获取到丰富的地震数据,从而提高地震勘探和地震监测的精度和效果。
二、可控震源滑动扫描的应用领域1. 地震勘探: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可以在地震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精确控制震源位置和激发参数,可以获取到更为详细准确的地下地质信息,包括地层结构、矿产资源分布等。
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对地震活动进行模拟和预测,有助于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地震灾害防控。
2. 地震监测: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对地震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控制震源滑动扫描的参数,可以实时获取到地震波的数据,并进行地震事件的定位和震级的测定。
这对于对地震活动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高地震预警和应急响应的能力。
3. 工程勘察: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可以应用于工程勘察领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了解地下地质条件。
通过获取到准确的地下地质信息,可以帮助规划和设计工程项目,减少工程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4. 地质灾害研究:在地质灾害研究中,可控震源滑动扫描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通过获取到丰富的地下地质数据,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减轻和预防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可控震源车工作原理
可控震源车工作原理
《可控震源车工作原理》
嘿,你知道吗,今天我来给你讲讲那个神奇的可控震源车的工作原理。
就说有一次啊,我在一个工地上看到了一辆可控震源车,那家伙可真够大的,就像个超级大怪兽一样停在那里。
我就好奇啊,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我凑过去仔细观察,只见那车的大轮子特别显眼。
工作人员告诉我,这轮子可重要了,就像人的脚一样。
它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可以上下运动。
当要开始工作的时候呀,这大轮子就会有节奏地撞击地面,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就好像在敲大地的门一样。
然后呢,通过这种撞击,它就能产生地震波啦。
这地震波可神奇了,就像会跑的小精灵一样,向地下传播。
这些地震波遇到不同的地质结构就会反射回来,然后被车上的各种仪器接收和分析。
就好像我们给地下发送了一个信号,然后等着它给我们回话一样。
通过分析这些反射回来的信息,地质学家们就能了解地下的情况啦,是不是特别厉害呀!
而且哦,这辆可控震源车还能精确地控制震源的强度和频率呢。
就像是个音乐大师一样,可以根据需要演奏出不同的节奏和旋律。
工作人员说这样就能适应不同的地质探测需求啦。
总之啊,可控震源车就是通过这样神奇的方式,帮助我们探索地下的秘密。
就像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在大地的深处寻找宝藏呢!怎么样,现在你对可控震源车的工作原理有点了解了吧!
哎呀,每次想到那次看到可控震源车工作的场景,我就对它的神奇原理印象更深了呢。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工作原理及应用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工作原理及应用震源滑动扫描(Slip Sweep)是一种地震勘探方法,通过控制震源的位置和能量释放方式,实现对地下结构的细致成像。
本文将介绍可控震源滑动扫描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地震勘探领域中的应用。
一、工作原理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是基于传统地震勘探方法的改进。
传统方法中,震源通常是固定的,能量以一个确定的位置进行释放。
而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则通过控制震源的位置和震动频率,实现对地下结构的高分辨率成像。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震源布置:根据勘探需要,将多个震源按照一定的布置方式放置在地表上。
这些震源可以是人工设备,也可以是地下爆炸。
2. 扫描模式选择:根据勘探区域的特点和勘探目标,选择适当的扫描模式。
常见的扫描模式包括线性扫描、螺旋扫描等。
3. 震源控制:通过控制震源的位置和震动频率,实现对地下不同位置的震动。
通常采用电脑控制系统,精确控制不同震源的运动轨迹和震动参数。
4. 地震数据采集:地震仪器部署在地表上或地下,用于采集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情况。
地震数据采集包括震源激发和地震波接收。
5. 数据处理与成像:通过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地下结构的成像结果。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时频分析、偏移成像等。
二、应用领域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效率和显著的勘探效果等优点,因此在地震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该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 油气勘探: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方法可以提供油气勘探的细节成像,帮助勘探人员了解油气储层的分布和性质,指导油气勘探的决策。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辅助油气生产中的地下注水、压裂等工艺的优化。
2. 矿产勘探: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方法可以应用于矿产勘探中,例如对金矿、铜矿等地下矿体进行成像和定位。
通过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可以为矿产勘探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3. 地质灾害预测: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方法可以对地下断裂带、地层变形等进行监测和预测,有助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可控震源计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可控震源的工作原理,掌握可控震源的计算方法,熟悉可控震源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提高对地震勘探技术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可控震源是一种利用机械振动产生地震波,模拟天然地震的震源。
其工作原理是将振动源安装在震源车上,通过控制振动源的振动参数(如振幅、频率、持续时间等),产生具有特定波形和能量的地震波。
可控震源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振动源参数计算:根据地震勘探的需求,确定振动源的振幅、频率、持续时间等参数。
2. 震源函数计算:根据振动源参数,推导出震源函数,即描述地震波产生的数学表达式。
3. 地震波传播计算: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物理规律,计算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4. 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地震波传播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提取地下信息。
三、实验步骤1. 振动源参数计算根据地震勘探的需求,确定振动源的振幅、频率、持续时间等参数。
例如,振幅设为1m/s,频率设为10Hz,持续时间设为10s。
2. 震源函数计算根据振动源参数,推导出震源函数。
设振动源为简谐振动,则震源函数可表示为:F(t) = A sin(2πft)其中,A为振幅,f为频率,t为时间。
3. 地震波传播计算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物理规律,计算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假设地下介质为均质、各向同性,地震波传播速度为v,则地震波传播距离为:s = vt其中,s为地震波传播距离,v为地震波传播速度,t为地震波传播时间。
4. 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地震波传播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采集数据包括地震波振幅、时间等参数。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滤波:去除噪声和干扰信号。
(2)时间窗提取:提取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有效信号。
(3)偏移成像: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对采集数据进行偏移成像,提取地下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振动源参数计算根据实验要求,振动源的振幅为1m/s,频率为10Hz,持续时间为10s。
2. 震源函数计算根据振动源参数,推导出震源函数为:F(t) = 1 sin(2π 10 t)3. 地震波传播计算假设地下介质为均质、各向同性,地震波传播速度为v,则地震波传播距离为:s = vt4. 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地震波传播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可控震源应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可控震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有效性。
二、实验原理可控震源(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简称VSP)是一种人工激发地震波的方法,通过控制震源的位置、时间、能量等因素,实现地震波的精确激发和接收。
与传统地震勘探方法相比,可控震源具有以下特点:1. 激发地震波可控性强,可以精确控制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和能量。
2. 地震波频率高,分辨率高,有利于精细地质结构的探测。
3. 可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提高勘探精度。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可控震源设备:包括震源控制器、震源发射器、震源接收器等。
2.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地震数据采集器、地震道放大器、地震道记录仪等。
3. 地震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场地选择:选择一个适合进行可控震源实验的场地,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无障碍物。
2. 设备安装:将可控震源设备安装在实验场地上,确保设备稳定可靠。
3. 震源激发:根据实验要求,控制震源发射器激发地震波,记录地震波传播过程。
4. 地震数据采集:通过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地震波接收到的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地震波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震源激发效果:通过实验,可控震源成功激发出地震波,且地震波传播稳定,无杂波干扰。
2. 地震波接收效果: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成功接收到了地震波,信号清晰,无失真。
3. 地震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成功提取出了地震波信息,为后续地质结构探测提供了依据。
六、实验结论1. 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勘探精度。
2. 通过实验,验证了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有效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3. 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有助于揭示地质结构,为资源勘探、灾害预测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可控震源原理及说明
可控震源原理及说明可控震源是一种可以人为激发地震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地下的岩石进行特定方式的冲击,从而产生地震波。
它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勘探、地震研究和地震工程等领域。
可控震源的原理主要包括产生地震波的机制和相应的控制方法。
可控震源的本质是通过施加合适的力量对岩石进行激发,从而产生地震波。
在地震勘探中,一般采用高能量的震源,如爆炸装置或震源车等,通过震波的反射和折射来获取地下岩石的信息。
在地震研究和地震工程中,可控震源一般采用震源车和震源器等设备,能够精确控制震源的特性和参数,从而实现对地震波的控制。
可控震源的控制方法有多种,包括控制震源的位置、能量、频率和形状等。
首先,控制震源的位置可以通过定位系统来实现,能够精确确定震源所在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地震波的控制。
其次,控制震源的能量是指对地下岩石施加的力量大小,通过调节震源的能量可以控制地震波的振幅和能量,进而影响地震波的传播范围和强度。
再次,控制震源的频率是指地震波的振动频率,通过调节震源的频率可以控制地震波的波长和传播速度。
最后,控制震源的形状是指地震波的波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改变震源的冲击方式和参数来实现。
可控震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控震源可以用于地震勘探,通过产生地震波来探测地下岩石的结构和性质,为勘探工作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
其次,可控震源可以用于地震研究,通过产生地震波来模拟真实的地震活动,从而研究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震发生机制。
再次,可控震源可以用于地震工程,通过产生地震波来评估和改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地震抗震性能,提高地震安全水平。
最后,可控震源还可以用于地震预警,通过对地下的地震波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预警可能的地震事件,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总之,可控震源是一种基于人工激发地震波的技术方法,通过操控震源的位置、能量、频率和形状等参数,实现对地震波的精确控制。
它在地震勘探、地震研究和地震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1.1 可控震源使用的信号
地震勘探中的激发源能量既可以用振幅高度集中的信号(如:脉冲信号,在此通常指炸药),也可以用低振幅、长信号(如:可控震
源)产生。
其实,可控震源重要是依赖长时间的振动激发,得到相对弱的地震信号。
可控震源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激发源是有限带宽的信号。
另外,可控震源激发技术只产生需要频带内的信号,而脉冲震源,如:炸药生产的一部分频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是不予记录的。
图1 时间域与频率域内的脉冲信号与有限带宽信号
脉冲来表示,即:一个振幅高度集中的信号在非常短的瞬间生成(图1-a),它的频谱中包含了所有的频率成分(图1-b)。
对于有限带宽信号而言,它只表示在有限带宽内(图1-c)。
在所展示的一个平坦的振幅谱(在图1-d)中只有10~60Hz的频率成分。
炸药爆
炸的过程可以用
在可控震源中使用的信号大多形如图1-d。
1.2 如何生成一个有限带宽的震源信号
如前所示,大多数信号具有有限带宽的特征,通过傅立叶变换可以得到如图1-c所示的时域上的信号。
但是一般如图1-c所示的振幅,在时域上的信号不能应用于可控震源,可控震源在激发时要求
采用均衡振幅、长时间的信号。
为了能够使如图1-c所示的信号用于震源的激发,必须将该信号转化为均衡振幅、长时间的有限带宽信号。
采用频率延迟算子,就可以将短脉冲信号转化为长扫描信号。
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采用将短延迟用于低频、将中等水平的延迟用于中间频率、将长延迟用于高频的处理方法,就会得到一个均匀振幅、视频率从低频逐渐扫到高频结束。
这个信号看起来有些类似于正弦波,在可控震源中就称之为扫描信号。
图2 由短脉冲生成长扫描信号
在图3中显示了扫描信号的合成过程。
各种不同频率成分、具有相同相位的正弦信号迭加后成为图3-a中的信号,经过不同的延迟算子迭加后,成为图3-b中的扫描信号。
本主题包含图片附件
本主题包含图片附件
本主题包含图片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