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缘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字十二缘起如何理解
号答: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

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

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1)老死,这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缘何而有老死忧悲苦恼呢?是由于有(2)生。

如果没有生,则没有老死,也没有忧悲苦恼。

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3)有。

‘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地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著一种力量叫做‘有’。

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

‘有’又是缘什么而起的呢?有的缘是(4)取。

取是追求执著的意思,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执著可爱事物为我所有,这叫做取。

由于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执著,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

取又以(5)爱为缘。

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

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著,有追求执著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

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

说到这里,已经说明了惑、业、苦的因果关系。

为了进一步考察生命欲(爱)之所以发生,则必须说明(6)受、(7)触、(8)六入的关系。

受是感觉,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乐感(舍受)。

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著生命的欲求。

感觉来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所以依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理活动的开始。

如眼(根)对红色(境)时,红色剌激眼根,因而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动。

根境识三者会合,才发生红色的触(反应),所以触依存于六入。

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传递色、声、香、味、触、法(法,即前五种事物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物件)六境的机能。

再进一步考察六入依何存在的问题,因而说到(9)名色。

名色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即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组织。

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有名色
所以有六入。

名色又以何为缘呢?名色又依存于(10)识。

识虽是名色中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当作认识体来看,识乃是它的中心的东西。

识对境(认识物件)有总了别作用,使境增加明显,使根增长功能,使受、想、思有所领导。

所以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识,但是识又依存于名色。

因为有境对根的刺激,和受、想、思的帮助发生,才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

所以识与名色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以上所说是十缘起,如果就人们现实的活动的条件来观察,十缘起已经全面了,但如果说明生死何以无穷的原由,则又有行和无明二缘,共十二缘起。

(11)行。

‘行’的意义与‘有’相同。

从现在身口意造作的业来看它潜伏著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做‘行’。

识与名色,是现在已熟的果,是依存过去的行而生起的。

由于过去无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著行为,所以生死苦恼现象联绵不断。

行又依存于(12)无明。

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常、无我的真实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

由于‘我’的执著,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

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明。

十二缘起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业、苦的关系。

无明、行是过去无始以来的惑和业,招致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爱、取、有是现在的惑和业,招致未来的生、老死的苦果。

这些都是‘有漏皆苦’一句所包括的内容,也就是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内容。

十二缘起,又称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

这是依因果法则,以开示有情生命三世相续的真相。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这其中,无明是过去之惑,行是过去之业,由识至受五支是现在苦果;爱,取二支是现在之惑,有是现在之业,生和老死是未来的苦果。

这样由惑造业,由业受苦,由苦而复惑,因惑复造业,复受苦,就是有情生命流转的恶性循环。

但在这循环中因业受苦的根本,就是上节所说的阿赖耶识。

生命的来源,由于无始以来本性因染成识,因妄想执著造作之业力寄托于识中,此识复受业力支配,在六道中轮回升沉。

因此,我们可以在此说出生命的奥秘,那就是,生命的根本,是阿赖耶识——也就是俗称的灵魂。

生命自六道而来,复往六道而去——事实上也无所谓来去,只是这个识,受著业力的牵引,在这六类众生的生命之流里,扮演著各种不同的角色。

一旦因缘会合,生入人道,那就成了五蕴和合的我。

其实,识与名色结合的生命,并不一定就是人,不过三界六道,以人为中心,所以我们在讨论生活问题时,亦假设以人为对象。

假设说,神识以过去业力之因,生入人道,那么在十二因缘的现在果报上说,就是倒识入胎,与父精母卯结合而成生命。

此生命发育至六根具备,出生人间,渐次成长,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昧触法六尘的感触,而有苦乐的感受。

这便是十二因缘中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

有了苦乐的感受,就会躲避痛苦,追求快乐,此不独于人,动物皆然。

既然追求快乐,自然就有贪爱——贪财爱色,争名夺利。

然而过份扩张自己,就难免不影响别人。

少数人快乐,多数人难免痛苦,痛苦的人为了求得快乐,又不兔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当然,人群中也有舍己为人的仁人志士,克己安份的善良人民。

但人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起心动意,皆是业种。

这业种印入藏识——阿赖耶识中,以业的善恶,支配未来的生命——善者超升,恶者沉沦,一切皆自己造作,没有什么上帝和神祇支配。

以上是十二缘起中现在三因的爱、取、有,三支。

未来之果呢?则由现在之业因,再去受生,再去受报,再作业,再老死,依然在生命之流里,延续无尽。

今将十二缘起的内容图示如下:
┌无明——本性妄想执著而有之迷惑烦—┐
┌过去二因┤├过去惑业
∣└行——行为造作之业————————┘

∣┌识——为过去业力牵引,妄生颠倒分别而入胎之识———┐
∣├名色—五蕴的总名,在母胎中发育的精神与物质之混合体┤
十∣┌五果┼六入—在母胎中发育至六根具备———————————┼现在之苦二∣现∣├触——出胎后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感觉—————┤
因┼在┤└受——由好恶刺激而有苦乐的感受——————————┘
缘∣∣
∣∣┌爱——对五欲六尘的贪爱————————┐
∣└三因┼取——因贪爱而生之执著心———————┼现在惑业
∣└有——因贪爱执著而造作出善恶之业———┘

∣┌生——因业力而致未来所生五蕴之身————┐
└未来┤├未来之苦
二果└老死—诸根朽坏为老,诸蕴破坏名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