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
如何协调好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逐渐流入城市,形成了城市人口增长的过程。
土地城镇化是指农村土地被城市化的过程,包括了农田征用和建设用地扩张等过程。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方面,城镇化的加速推动了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导致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长,从而导致土地城镇化的加速。
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又会影响到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和方向,如农村土地资源被城市化,导致了农民的生计来源发生改变,从而促使农民选择迁往城市谋生,这就是土地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
二、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矛盾和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也在逐渐凸显。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导致了土地城镇化的不断扩张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城市化进程也导致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城镇化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逐渐加重。
针对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相关的协调研究,以期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应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布局城市和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农村迁徙人口。
应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限制土地城镇化的过度扩张,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好农业用地和生态环境,实现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良性循环。
应该加强对农村的发展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农民进城谋生的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失衡是城市发展的巨大阻碍。
密集的城市人口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稀缺的城市土地成为城市重要经济来源。
城市发展必须要注重综合资源的使用,要妥善处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对我国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城市发展一、引言城镇化发展是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化现代化道路”。
从1978年开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速度加快,目前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镇化水平处于急速上升加速时期。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出现不协调等问题。
我国城市如要稳步迈进现代化建设,必须要重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在保证城市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崛起战略。
二、城镇化概述城镇化严格来讲,属于舶来品范畴,最早于1867年出现在西班牙A.Serda所编撰的《城镇化基本理论》一文中,英文名为“Urbanization”。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流行。
我国国内《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在1992年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中将城镇化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朝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四大类。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所在,而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社会城镇化是城镇化重要发展环境。
只有四个方面共同协调发展,才能促使城镇化真正健康发展。
人口城镇化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或人口朝向城镇集中,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导致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海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海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发布时间:2023-06-29T01:40:06.63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2期作者:吴继万1 陈少玲2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腾飞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城乡生产要素配置率得到显著提升,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矛盾关系,土地城镇化速度如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容易出现“空城”现象,如果低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将会出现影响民生的局面。
1.海南明光源规划咨询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1252.海南川海土地科学研究院海南海口 570208摘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具有密切联系,二者间的耦合协调性影响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因此如何实现二者间健康、平衡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本文基于海南省发展情况,对海南省城市进行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及其相关公式,得出了重要结论,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分析;海南省;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腾飞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城乡生产要素配置率得到显著提升,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矛盾关系,土地城镇化速度如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容易出现“空城”现象,如果低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将会出现影响民生的局面。
因此,研究区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各地应该重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研究,积极总结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策略。
一、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一)研究区概况截止2021年,经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海南省常住人口1020.46万人,比上年增加12.34万,人口密度为2883人每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面积约为1439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为34.5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为34.59平方米,较“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10.6%、21.5%。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而土地城镇化是指土地资源向城镇用地转变的过程。
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将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定义、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人口城镇化的定义及发展趋势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人口城镇化率逐渐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0.6%,比2010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的吸引力和发展空间不断增加,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增长也需要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推动了土地城镇化的加快进程。
2. 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导向对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政府也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推动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城镇化的加快进程。
2.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可能导致土地城镇化的加快进程过快,出现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土地城镇化的加快也可能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多向城镇转移,导致城市人口过多而城市资源供给不足,出现社会矛盾和压力。
1.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促进土地城镇化的有序发展。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特点、现状分析,提出了协调性测定方法,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探讨了城镇化发展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在给出了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我国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影响因素、人口结构、城镇化发展、人口协调发展、建议、研究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规模庞大、人口结构复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愈发突出。
如何实现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规模扩大,加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我国的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深入探讨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对于破解当前城乡关系紧张和发挥人口资源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特点、土地城镇化现状分析、协调性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分析和城镇化发展对人口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测定与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和城镇发展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1. 探究我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特点,了解人口的分布情况、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因素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2. 分析土地城镇化的现状,揭示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探讨城镇化对土地资源利用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
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转移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它是城镇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土地城镇化则是指土地的变化,包括农村土地向城市集体建设用地或城市居民用地转换,城镇扩张和城市用地向周边地区的扩散等。
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对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城镇化对于土地城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口城镇化的加速推动了城市土地的需求和扩张,使得城市的土地使用不断扩大,也进一步加大了土地城镇化的压力。
特别是在住房需求的推动下,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在不断适应人口增长的需求,需逐步完成城市化,将自然资源转变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城市地。
同时,这也加强了城市管理的需求,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人口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化当然也需要土地的支撑和服务。
这促使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的格局发生变化,从狭义的城市中心向广义的城市群扩展,跨城市土地利用协作和协同发展也成了趋势。
城市化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和规范的管理土地,对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协调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使城市在持续健康地发展?以下几方面需要考虑:首先,需要增强在土地城镇化中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要加强对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实行严格的土地利用计划和空间总体规划,促进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强土地的监管和核查,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消除利益纷争和乱开发现象,合理分配和使用城市土地,同时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综合利用,增强土地的功能和价值。
其次,需要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调整到更加合理、更加优化的状态。
要以城市化为主线,注重从城市经济发展、人口进入、资源与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状况,在总体规划中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城市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探索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空间配置模式,在城乡协调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功能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土地城镇化的提高。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原因分析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原因分析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个显著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那就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失调。
这种失调不仅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种失调。
长期以来,GDP 增长和城市建设规模等指标在考核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显著的政绩成果,地方政府往往更倾向于大规模地推进土地城镇化,通过土地开发和城市扩张来拉动经济增长。
相比之下,人口城镇化涉及到人口素质的提升、社会保障的完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诸多方面,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努力,短期内难以体现明显的政绩。
其次,土地财政是造成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的重要因素。
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在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土地的征收和出让,以获取更多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
然而,这些资金在分配和使用上,往往更多地倾向于物质性的建设,而对与人口城镇化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投入相对不足。
再者,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也是一个关键原因。
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得农村人口在进入城镇后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他们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面临诸多障碍,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定居,导致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另外,产业结构不合理也对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些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过于注重房地产等投资驱动型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培育。
这使得城镇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无法吸引农村人口稳定就业和定居,从而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脱节。
在规划层面,一些城镇在规划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和长远的规划眼光。
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产业发展、人口分布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
i s l a g g i n g b e h i n d t h e l a n d u r ba ni z a t i o n . On t he ba s i s o f t hi s,t h e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t h e i mba l a n c e b e t we e n po p u l a —
o f t h e o v e r a l l o r r e g i o n o r f r o m t h e p o i n t o f v i e w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c a l e c i t y,t h e po p u l a t i o n u r b a ni z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i o n o f o ur c o u n t r y
Po p u l a t i o n Ur ba n i z a t i o n a nd La nd Ur b a ni z a t i o n i n Ch i na
L I B a o .H U X u e — p i n g
.
( 1 .E c o n o m i c s S c h o o l , Z h o n g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L a w,Wu h a n 4 3 0 0 7 3 , H u b e i , C h i n a ;
在 的经济发展 方式两个层 面分析 了人 口城镇化 与土地城镇化 失衡 的原 因 ,最后提 出三项建议 :一 是 中央 应在 统筹全局 的基础上 对现 有制度进行适 " 3调 整和改革 ;二是 限制超 大城市 ;合理 发展 中小城市 ;三 是 -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从2005年以后,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与城镇人口间的异速增长系数开始超过均衡的监界值,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这表明,从2005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不协调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地城镇化增长的速度超过城镇人口增长对其产生的需求,表现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的模式。
实证研究结果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符合。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测定与影响因素研究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与参考:一、我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研究现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重大结构性调整,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需要由依靠外需转为依靠内需。
城镇化作为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手段,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关乎中国未来经济能否长期健康发展。
城镇化,一方面是指城市面积的对外扩张和城镇化量的增加,即土地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也指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定居人口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即人口城镇化。
土地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能否协调发展,决定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当前,国内外对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例如:孙海鸣(2005)指出,我国不合理的行政规划造成了中小城市过多,大城市偏少,而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对人口的吸纳能力有限,使得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滞后[1];周飞舟(2006)认为,当前我国的财税体系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依靠“土地财政”来支持地方政府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从而造成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问题[2];郑有国(2011)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秉持的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地方政府为了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不得不以廉价的土地作为吸引投资的筹码,从而造成了以工业园区发展为代表的土地城镇化的过热势头[3];姚士谋(2012)、李子联(2013)分别从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土地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失衡的原因[4-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地业”发展协调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城乡建设与发展应结合实际对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机制弊端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首先要保障乡村医师的执医行为合乎医院的规章制度。
同时,要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此外,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强化全行业监管职能,加强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要让人人都有监督的意识,把监督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
将监督的具体范围、流程、事宜都明确下来。
针对基层环境差,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要实现按劳分配,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补贴,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
3.2 投入财政资金,注重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地位,设立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使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
加强政府负责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保障。
3.3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城市就业机会增加,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因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就医人数也减少,呈现出闲置状态。
按新医改政策,政府在农村地区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改善基层群众就医环境,但进城务工的村民不可能回到农村享受医疗服务,造成了乡村卫生院(室)闲置,同时城市人口拥挤所带来的是城市医疗资源的紧缺,二三级医院床位紧张,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居民就医难度较大。
因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投入重点,结合实际,按当地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来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使得供需平衡。
3.4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医师的需求,制定政策培养专业的基层卫生服务人才,对高层次人才制定相应的引进政策,认真落实“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人才培养政策,对已在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可以和对口资源的二、三级医院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协议,对定向就业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制定相应的就业优待政策。
同时,地方政府和基层卫生院在管理上要注重医师再培训,改善已有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医疗评聘体制和晋升体制应逐步倾向于基层医护人员,为其提供职务晋升机会,为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其业务能力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协调问题逐渐凸显,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以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
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城镇化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协调和不平衡的现象,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不协调会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无法及时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
土地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破坏。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质量,还可能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不协调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是需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城市建设和扩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实行严格的土地利用控制,合理配置城市用地,避免出现“白象工程”和“僵尸城市”。
要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的管理和保护,防止农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是需要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在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品质,避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盲目扩张,加强城市和乡村的空间整合,注重保护和利用好城市和乡村的自然资源,推动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要积极推动城市群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和协调,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和城乡共同发展。
正确处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四大关系
正确处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四大关系曾晓勇 袁健子 邱久杰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摘要: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的载体,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
随着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显现,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经济结构急需调整等,两种城镇化的关系处理显得愈发重要。
为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四大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稀缺与充裕的关系;快与慢的关系。
关键词: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9-0012-02城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等内容。
随着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显现,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经济结构急需调整,以及人口向城镇聚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处理显得愈发重要。
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从不同角度看,城镇化既是一种无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又是一种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私人物品。
由于“搭便车行为”,市场难以提供公共产品,这时政府理所当然要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推手,其社会效益凸显,使城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公益价值。
同时,私人物品可以由市场提供,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必须得到重视。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它们的关系处理与这两种城镇化协调发展紧密相连。
首先,经济效益的获取常常会牺牲一定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追求有时又会损害经济效益。
政府在推进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综合权衡各方利益,尽量降低土地征收、土地开发对人口、社会公众的不良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政府公信力的损害。
政府在推动土地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尊重社会、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本收益核算,权衡得失,尽量实现两个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社会效益是目的,经济效益是手段。
土地城镇化是实现城镇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是城镇人口获取社会效益的载体。
国内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问题研究进展
国内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摘 要:本文主要对国内有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主要包括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的测度方法、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等方面,主要对国内已有研究进行评论。
本文认为国内学者目前已经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以此出发,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先尽快构建一种更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易操作的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评价模型,有助于从省域层面上认识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性时空特征,从而为相关主管部门提出优化和调整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协调 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1674-537X.2015.03.016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据最新官方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
单从数据上看确实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问题令人堪忧,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到了城镇或者城镇覆盖农村,盲目追求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区面积,造成土地“进城”了,人在“城外”的被城镇化现象,这也引起国内学者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学界围绕城镇化质量主题已开展了深入研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其中,就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分析成为该项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一、国内学者关于城镇化的研究刘娟等人(2012)概括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载体,人是城市的灵魂,人口是城市的主体,土地为城市活动提供支撑,似唇齿相依,鱼水之情,既然有如此密切的关联,一定有必要深入研究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匹配关系,目的在于考量城镇化的健康程度,给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建设“体检把脉”,为城镇化的合理发展进行科学引导。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空间范围方面、技术方式方法方面、研究内容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的范围,涵盖到全国、省域、地市以及县域等不同层面;研究的技术方式方法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式,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成分分析等;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测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过程,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而土地城镇化是指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向城市化发展的过程。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协调的关系。
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人口流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大,土地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人口城镇化会带动土地城镇化,促使农村土地向城市转化。
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增加,使得农村土地被开发建设成城市的用地,从而实现土地城镇化的过程。
土地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也有积极的影响。
随着土地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得到改善,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
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空间,吸引了农村居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土地城镇化可以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加快和扩大。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还需要互相协调和平衡发展。
一方面,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人口城镇化提供充足的用地空间。
人口城镇化也需要合理的土地城镇化来支持其发展。
城市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都需要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相适应,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过快的人口城镇化可能导致城市承载能力不足,造成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土地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农民土地被侵占等问题。
在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精细规划和科学管理,注重人口与土地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过程。
人口城镇化带动土地城镇化的推进,土地城镇化为人口城镇化提供支撑和条件。
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人口与土地的协调互动,以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笔者认为,既然人口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这一过程必定包括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以及社会活动的转 移,即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同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由农业转变 为第二、第三产业,进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 系、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口城镇 化的内涵包括:第一,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 结构的转变,农业逐步向二三产业升级转换;第三,居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第四,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 传播,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 高、不断现代化。城镇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城镇用地的扩展。 农业区甚至未开发区形成新的城镇,以及已有城镇向外围的 扩展,农用地或者未利用地转变成建设用地,土地性质的改 变带来了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的变化,意味着更集约的 空间配置和更高效率的土地结构形态的形成。因此,土地城 镇化不仅仅指建成区面积的扩大,而应该涵盖:第一,土地 投入水平的提高;第二,土地产出的增加。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A STUDY ON COORDINATE DEVELOPMENT BETWEE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CHEN Feng-gui1,2,3, ZHANG Hong-ou2, WU Qi-tao1,2,3, CHEN Wei-lian2 (1.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AS, Guangzhou 510301; 2.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zhou 510070; 3.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论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论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作者:卢长安游斌郑丹来源:《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4年第09期摘要: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而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优化城市规模体系的主攻方向,研究中小城市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为例,构建协调性模型测度其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从演变特征和协调发展角度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中小城市逐步放宽户口准入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2008年以来,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推进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存在空间失控的现象;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偏低主要是由于发展度较低。
关键词: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38-(2014)09-0033-40 收稿日期:2014-07-011 引言本研究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为例,采用复合指标体系表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就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建立协调发展模型进行测度,意在通过分析其过去10年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探寻其协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促进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和人口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研究2.1 协调发展所谓协调是指若干个变量按比例达到均衡,而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过程,二者相辅相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是系统运动的指向,而协调则是对这种指向行为的有益约束和规定。
因此,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的发展聚合,它并非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增长”,而是多系统或多要素在协调这一有益约束和规定之下的综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速成”模式也产生了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不够协调的问题。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市场调节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市场调节人口城镇化在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大量人口涌向城市,这给土地市场调节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0360”计划的推出在政策引导下,城镇人口增加,土地需求亦随之增长。
为了解决土地市场过热的问题,中国政府在2016年启动了“0360”计划,旨在控制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的过热。
二、城市的强需求与短缺的供应土地市场调节受城市规划、经济周期、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城市的强需求与短缺的供应是土地市场调节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一些一二线城市,市场需求过于强烈,土地供应难以匹配,导致了土地市场的高温。
三、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求生欲”导致市场失衡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求生欲”让土地市场失衡。
一些地方政府借挂靠企业或者银行贷款等方式,借土地金融之力来对地方经济进行杠杆化。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出让价格难以抑制,导致高房价疯狂上涨。
四、推动土地市场调节,建立新的土地利用形式为了解决土地市场的问题,建立新的土地利用形式势在必行。
对于闲置土地和老旧工厂厂房的合理利用便是其中之一。
未使用的土地,占地资源成本同样垂直上升,而老旧工厂则对于资本市场有很大吸引力。
因此,通过合理的利用闲置土地和老旧工厂,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土地市场的稳定发展。
五、通过土地市场调节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土地市场调节,有助于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土地赋能、土地规划等多种手段,能够实现土地的合理调控和用途变革,增加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在土地市场调节进程中,各方面都应该努力践行公平、公正、透明三大原则,营造一个稳定和可持续的市场环境。
同时,政府、市场、民间等力量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土地市场调节的目标。
武汉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武汉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作者:仇兵奎张建军来源:《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6年第01期摘要:基于极值法以及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指数的方法,揭示武汉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分析评价武汉市的城镇化进程。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双重驱动下,武汉市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第二,2002-2013年武汉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由0.025增长到0.210,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三,从整体上来看,武汉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从2002年的极度失调衰退阶段逐步上升到2013年的中度失调衰退阶段。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武汉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高,但从其内部要素协调发展程度来看,存在“虚高”现象,所以要坚持走“人”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武汉市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138-(2016)01-0044-52 收稿日期:2015-11-20城镇化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同时也是人口、产业、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结果,城镇化过程必须与产业结构演进、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聚集相协调。
由此可见,城镇化不仅包含人口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的过程,同样也包括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然而武汉市在空间发展快速城市化、生产要素城市化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相应的人口城市化。
武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多采用低密度、分散化“面状扩张”方式,造成城市规模和占用土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并造成武汉市城区的建成面积扩张50%,而城镇人口仅仅增加26%的局面,其土地城镇化速度较人口城镇化速度快近一倍,致使各种“城市病”日益凸显,真实的城镇化率虚高,形成所谓的“半城镇化”“伪城镇化”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为例摘要:一、引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学术界也在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从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背景分析,我国过去三十多年走过的城镇化道路是传统的城镇化道路。
传统的城镇化是基于人口向城市集中、土地资源向城镇倾斜的城镇化,而没有真正做到人的城镇化。
在传统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地方政府追求的城镇化,那么这两者在全国水平上是否是协调发展,站在各省的角度是否是协调发展的。
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学者开始对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感兴趣。
陈凤桂等(2010)以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为切入点,研究二者协调发展状态,研究发现我国从2002年开始城镇化土地开始大量扩张,土地城镇化增长速度加快,到2007年超过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水平低,地区差异明显。
曹文莉等(2012)以江苏省为沿海发达省份的代表,以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为切入点,研究发现江苏省在1998年--2009年间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都呈上升趋势,三者的协调发展度也处于上升状态。
傅志华等(2012)认为人口和土地是城镇化过程中两个核心问题,但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逐渐形成人口的半城镇化与土地资源稀缺引致地价上涨,地价的上涨引起房价的上涨,从而进一步推进人口的半城镇化。
范进、赵定涛(2012)通过构建协调性指数模型研究土地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并认为土地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的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
蔡卫红(2013)研究福建省城镇化时发现,福建省的人口城镇化明显慢于土地城镇化,并认为城镇土地利用的效率不高导致城镇土地的扩张。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衡量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指标不尽相同,其结果也不同,并且对造成这种不协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目前的研究对其解释还不全面。
鉴于此,本文尝试以河南省所有地级市为对象,采用2001年和2006年各城市人口、建设用地数据,通过模型测度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离差系数,并运用ArcGIS软件进行可视化表达,以此揭示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河南省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的特征及其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研究指标人口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是城镇化的核心;土地城镇化是指城市土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重,是城镇化的载体。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的不一致,致使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其实质是城市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动态增长出现了偏差。
因此,研究中采用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的增长率,通过对比分析两者关系判定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是否失调以及失调等级。
2、数据来源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01-2006年)中城市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本文以河南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2001年、2006年地级市数量均为18个。
由于2001-2006年济源市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数据缺失、无效,故样本城市为17个。
图纸主要来源于河南行政区划图。
然后运用ArcGIS软件将相关数据在图上进行可视化表达。
3、研究方法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定量匹配关系(尹海伟,2005)。
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定量不匹配关系,即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土地的增长之间出现了偏差。
为衡量这种偏差,本文采用用离差系数Cv 来度量。
LP L P X SCv +-==式中Cv 为离差系数,S 为标准差,X 为平均值,P 表示城市人口综合增长率,L 表示城市建设用地综合增长率。
离差系数表征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差异状况。
离差系数越小,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性越小,说明两者增长速率大致相当,人口-土地城镇化表现出“适配”的特征;反之,说明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越严重,说明两者增长速率不一致,人口-土地城镇化表现出“失配”的特征。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拟定出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分类评价标准如下。
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等级划分类别 失调等级极度失调 严重失调 高度失调 中度失调 轻度失调 协调发展 Cv 1,+∞ 0.8-1 0.6-0.8 0.4-0.6 0.2-0.4 0-0.2三、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1、演变特征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增长失调2001年,河南省所有地级市城市人口总数为1797万人,2006年为3228万人,6年间城市人口增长了79.6%。
同时,城市建设用地由859平方千米增加到1287.68平方千米,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了49.9%,人口增长速率是建设用地扩张的速率的1.6倍,这与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滞后于土地增长相悖。
(全国的数据?)2001-2006年,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离差系数为0.2293,按照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等级划分标准,河南省属于轻度失调等级,这反映从全省整体来看,城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人口城镇化增长速度快于土地城镇化扩张速度。
2001-2006年河南省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表年份 城市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千米) 人口增长率 城市用地增长率 离差系数 2001 1797859 -- -- -- 2002 1849944 2.90% 9.90% 0.545 2003 19311016 4.43% 7.63% 0.265 2004 28131075 45.70% 5.81% 0.774 2005 30421207 8.14% 12.28% 0.203 2006 3228 1288 6.11% 6.71% 0.047从2001-2006年河南省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表中可以看出,除2004年全省城市人口突增外,其他几个年份的人口城镇化速度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扩张速度,符合全国的基本情况。
(2004年城市人口的突增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考究)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失调趋势有所下降河南省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离差系数由2002年的0.545到2006年的0.047,人口-土地城镇化离差系数呈现不断变小趋势,说明2001-2006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偏差越来越小,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态势有所改善,失调等级由中度失调变为协调发展。
2、空间格局人口-土地城镇化失调,主要原因为人口城镇化普遍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不能长期脱离人口城镇化,之所以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偏向土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向着人口城镇化的方向转型,其理论依据是,传统的持续多年的城镇化模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是土地城镇化大大超越人口城镇化。
始于1998年的我国城镇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开创了“土地资本化”启动城镇化的新阶段。
2000年以后,以“土地资本化”为主要驱动力的城镇化,日益演变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
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城镇化速度大大超越于人口城镇化速度。
根据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20世纪80年代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加约600平方千米,90年代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加960平方千米,2000年至2009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加1741平方千米。
与其相联系,我国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已从1980年每平方千米1.92万人,下降到2009年的1.02万人,下降了近一半。
我国城市建成区的无限制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耕地和粮食安全。
须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较少的国家之一,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趋缓。
2012年全国劳动力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即负360 多万人。
这标志着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目前我国总人口中依然有近一半生活在农村,如果户籍、土地、社保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没有重大突破,人口城镇化步伐迈不开,我国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人口仍将大量滞留在农村。
近年,我国沿海地区甚至中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招工难”、“民工荒”的现象完全可以预测到,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加大,城乡差别必然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再加上农村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农村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虽然这时候的城市,对农民还有一定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明显减弱了。
三是依靠高地价、高房价、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
我国城镇化成本( 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成本以及生态环境成本) 的持续上升,必然减缓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进程。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以上,这是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重大标志。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上升,特别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依靠廉价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越来越难以维持;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日益加剧,主要依靠大量消耗土地资源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随着公共服务供求矛盾越来越凸显,主要依靠低成本、低水平的公共服务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也越来越难以持续。
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城镇化必须由高速扩张向质量提升或速度质量并举转型。
与其相联系,必须把城镇化的重点放在注重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
人口城镇化有赖于发达的产业支撑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以上,创造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进程。
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尚未根本突破,出现了土地城镇化超越人口城镇化以及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 市民与农民工的制度性差别) 的不健康状况,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初衷。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推进城镇化必须加强产业支撑,提升转化农民、吸纳就业的能力,夯实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走好“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首先必须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稳定的就业,让进城农民工有稳定的收入。
同时,有了发达的产业,才能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 有了充分的就业机会,进城农民才能乐业,乐业之后才能实现安居。
与此同时,有了兴旺发达的产业,才能更好地解决城镇化进城中的“人的城镇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由工业化来推动的。
这种工业化模式是借助于对外开放战略,通过招商引资、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创造条件。
但其所带来的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脱节,即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特别是人的城镇化滞后,形成“半城镇化”。
在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只有通过城镇化( 尤其是人口城镇化) 来消化庞大的产能过剩,才能形成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只有通过人的城镇化,让农民进城安居乐业,才能矫正工业化超前而城镇化滞后的结构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