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_MSDS--
油墨msds
油墨MSDS1. 简介本文档为油墨(Ink)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的物质,其主要用途是在纸张、塑料、金属等表面形成可见图案。
油墨通常由颜料、树脂、稀释剂和特定添加剂组成。
尽管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风险。
因此,了解和遵守油墨的材料安全数据表对于确保工作场所和环境的安全十分重要。
2. 油墨成分油墨一般由以下主要成分组成:•颜料•树脂•稀释剂•添加剂2.1 颜料颜料是油墨的主要成分,用于给油墨提供色彩和覆盖材料的特性。
不同类型的颜料通常使用不同的化学物质,如有机颜料、无机颜料等。
2.2 树脂树脂是油墨的粘合剂,用于将颜料和其他成分粘结在一起,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常见的树脂类型包括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2.3 稀释剂稀释剂用于调整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
它们通常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醇类、酮类和醚类。
2.4 添加剂添加剂用于改善油墨的性能和应用特性。
它们可以包括抗氧化剂、干燥剂、消泡剂等。
3. 油墨的健康和安全注意事项使用油墨时,需要注意以下健康和安全问题:3.1 接触长期接触油墨可能导致皮肤敏感或过敏反应。
因此,在接触油墨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戴手套等。
3.2 吸入在油墨的混合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到空气中。
长期吸入这些化合物可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在使用油墨时,应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等。
3.3 消防某些油墨可能易燃,因此,避免将油墨暴露在火源附近。
在存储和处理油墨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防火要求。
3.4 废弃物处理油墨和其包装物应按照当地的废弃物管理法规进行妥善处理。
避免将废弃的油墨排放到水体和环境中。
4. 油墨MSDS的编制和使用油墨的材料安全数据表应由制造商或供应商提供,并根据当地法规进行编制。
MSDS提供了有关油墨成分、使用建议、健康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
油墨MSDS
油墨MSDS
一.物质与厂商资料:
物质名称: 油墨
厂商: DXC
二.性质:颜料/树脂/溶齐的混合物
成分:颜料1-30%,树脂15-30%,溶剂10-40%
溶点:94.9℃燃点:552
沸点:110℃相对密度:(25℃)0.90063g/cm3
溶解性:对塑料/橡胶有溶解性
急性中毒表现:过度疲劳,恶心,错觉,活动失灵,全身无力,嗜睡症状。
慢性中毒表现:食欲减退,疲劳,白血球减少,贫血
三.燃烧性:不易燃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泡沫灭火
四.急救
皮肤接触:用水冲洗
吸入时:把受害者移到清新的地方
吃入时:用水清洗嘴,尽快送医院检查
五.储存方式:存放于阴暗,通风场所
六.防护用具:耐溶齐胶手套
七.泄漏消除方式:用砂子,木屑掩埋
八.废弃处理方法:
废弃的油漆及空桶统一进行收集,然后危废中心进行处理.
九.其它数据。
油墨_MSDS
油墨_MSDS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产品名称】: 油墨二、【物质的特性】: 混合液体三、【危险有害性的分类】危险性:易燃性液体(化学危险品分类:易燃液体类第3.2.类中闪点液体)有害性:吸入、皮肤接触有害。
(具体参照十一项)四、【应急措施】溅入眼睛时:直接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速由专门的医生治疗。
皮肤接触时: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并由中性的洗涤液洗净。
不慎吸入时:少量吸入者,立刻转移到有新鲜空气流动的地方,大量吸入,产生呼吸困难者,应立刻由专门的医生治疗。
不慎喝入时:用清水清洗口腔,立刻由专门的医生治疗。
就医时请携带此份资料。
五、【火灾时的措施】灭火方法:立刻阻断火源,在上风口用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水。
可用水防止火蔓延和对建筑物降温。
转移可移动的容器到安全的地方。
火灾现场周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灭火剂:干粉、泡漠、二氧化碳。
救火人员需配带自携式呼吸设备。
六、【泄漏时的措施】少量泄漏时:附近避免着火源,用非活性吸收剂吸收。
并用密封的容器回收。
大量泄漏时:下风向的人,立刻离开。
附近避免着火源,残留物用非活性吸收(土、砂等)吸收,并用密封的容器回收。
应避免流入河川等地。
回收时应戴保护用具。
七、【取用和保存】使用时:避免皮肤接触。
使用时避免火源,并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操作。
避免露,泄漏,飞散。
防止静电,应用防爆电机,避免火花。
保存时:应放在通气的,冷暗的场所(10-250C)。
远离热源,避免日光直射。
(属易燃的危险品。
)八、【暴露防止措施】醋酸乙酯、异丙醇在空气中的浓度。
成分甲苯丁酮管理浓度允许浓度TWASTEL50mg/m3100mg/m3300mg/m3600mg/m3(注)TWA: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 STEL:短时间平均容许浓度九、【物理/化学的性质】外观等:有色彩及无色彩的液体臭味:芳香味沸点:77.10C 蒸汽压:13300Pa(270C)熔点:-83.60C 挥发性:有初馏点:水:不溶(250C) 比重:0.85-1.24(250C)丁酮甲苯闪点自燃点爆发范围上限(空气中) 下限 -7.20C515.60C10.0VO1%1.8VO1% 4.40C5520C7.0VO1%1.27VO1%十、【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
安全管理--油墨(洗板水)MSDS
其蒸汽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发出紫色火焰。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到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应急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或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严重时需就医。
食入:足量饮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或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水冲洗。
食入:足量饮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或清水彻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严重时需就医。
泄露时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废弃物处理
委托具有环保资格的危险废弃物处理单位处理
委托具有环保资格的危险废弃物处理单位处理
委托具有环保资格的危险废弃物处理单位处理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重症患者有幻觉,神志不清等,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本品易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吸入人体内,会发生中毒,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存贮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存贮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用防爆型,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燃爆、毒害性
可燃、有毒
油墨MSDS
水性油墨(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油墨(水性)化学品英文名称:HB-81,B-82,HB-83,HB-85,HB-86,HB-8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混合物物质成分含量 % 分子式CAS No.丙稀酸树脂55 高分子聚合物64-17-5颜料10 - -异佛尔酮10 C9H14O 78-59-1环己酮7 C6H10O 108-94-1醋酸丁脂13 CH3COOC4H9 123-86-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环已酮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长时间吸入可能导致人昏睡与晕眩,可能会造成神经中中枢神经之麻痹;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燃爆危险:在闪点或闪点以上温度时,泄露的气体或液体容易造成可燃性混合物,有燃烧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生产时若将其吸入呼吸器官内时,请接受医生的治疗。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切断火源。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露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油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67油墨别名:油墨一:标识【危化品名称】油墨【中文名】:油墨【英文名】:【分子式】:【相对分子量】:【CAS号】:【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甲苯丁酮【外观与性状】:有色彩及无色彩的芳香味液体【主要用途】: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食入。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有害。
液体对皮肤、眼、喉有刺激,皮肤接触会引起脱脂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并由中性的洗涤液洗净【眼睛接触】:直接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速由专门的医生治疗【吸入】少量吸入者,立刻转移到有新鲜空气流动的地方,大量吸入,产生呼吸困难者,应立刻由专门的医生治疗。
【食入】:用清水清洗口腔,立刻由专门的医生治疗。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引燃温度】:无意义【燃爆下限】:【爆炸上限】:无意义【危险特性】:混合液体,易燃液体。
【灭火方法】:立刻阻断火源,在上风口用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水。
可用水防止火蔓延和对建筑物降温。
转移可移动的容器到安全的地方。
火灾现场周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用干粉、泡漠、二氧化碳灭火。
救火人员需配带自携式呼吸设备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少量泄漏时:附近避免着火源,用非活性吸收剂吸收。
并用密封的容器回收。
大量泄漏时:下风向的人,立刻离开。
附近避免着火源,残留物用非活性吸收(土、砂等)吸收,并用密封的容器回收。
应避免流入河川等地。
回收时应戴保护用具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使用时:避免皮肤接触。
使用时避免火源,并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操作。
避免露,泄漏,飞散。
防止静电,应用防爆电机,避免火花。
保存时:应放在通气的,冷暗的场所(10-250C)。
远离热源,避免日光直射。
(属易燃的危险品。
)八:防护措施【中国MAC】:未制定标准【检测方法】:。
油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印刷油漆(聚氨酯漆)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
化学性质:粘性糊状透明液体,易燃物质。
吸入食入有害。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过度接触会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高浓度蒸汽可能造成头痛、皮肤干燥等症状。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眼睛接触:分开上、下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及肥皂水彻底冲洗患部。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立即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或干粉。
火势大时,应以水雾喷洒。
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戴防护手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储存:阴凉、通风,严禁烟火,密封存储。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口罩,高浓度接触时带防毒面具。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常温下为有色有味的膏状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
燃(沸)点:沸点90℃,燃点160℃。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无。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金属盐。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在空气中会吸湿硬化,排入水中时主要靠挥发,容易被生物分解。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采用特定的焚烧法处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密封储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无。
油墨 MSDS
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产品名称】:油墨二、【物质的特性】:混合液体三、【危险有害性的分类】危险性:易燃性液体(化学危险品分类:易燃液体类第3.2.类中闪点液体)有害性:吸入、皮肤接触有害。
(具体参照十一项)四、【应急措施】溅入眼睛时:直接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速由专门的医生治疗。
皮肤接触时: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并由中性的洗涤液洗净。
不慎吸入时:少量吸入者,立刻转移到有新鲜空气流动的地方,大量吸入,产生呼吸困难者,应立刻由专门的医生治疗。
不慎喝入时:用清水清洗口腔,立刻由专门的医生治疗。
就医时请携带此份资料。
五、【火灾时的措施】灭火方法:立刻阻断火源,在上风口用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水。
可用水防止火蔓延和对建筑物降温。
转移可移动的容器到安全的地方。
火灾现场周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灭火剂:干粉、泡漠、二氧化碳。
救火人员需配带自携式呼吸设备。
六、【泄漏时的措施】少量泄漏时:附近避免着火源,用非活性吸收剂吸收。
并用密封的容器回收。
大量泄漏时:下风向的人,立刻离开。
附近避免着火源,残留物用非活性吸收(土、砂等)吸收,并用密封的容器回收。
应避免流入河川等地。
回收时应戴保护用具。
七、【取用和保存】使用时:避免皮肤接触。
使用时避免火源,并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操作。
避免露,泄漏,飞散。
防止静电,应用防爆电机,避免火花。
保存时:应放在通气的,冷暗的场所(10-250C)。
远离热源,避免日光直射。
(属易燃的危险品。
)八、【暴露防止措施】醋酸乙酯、异丙醇在空气中的浓度。
成分甲苯丁酮管理浓度允许浓度TWASTEL50mg/m3100mg/m3300mg/m3600mg/m3(注)TWA: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STEL:短时间平均容许浓度九、【物理/化学的性质】外观等:有色彩及无色彩的液体臭味:芳香味沸点:77.10C 蒸汽压:13300Pa(270C)熔点:-83.60C 挥发性:有初馏点:水:不溶(250C)比重:0.85-1.24(250C)丁酮甲苯闪点自燃点爆发范围上限(空气中)下限-7.20C515.60C10.0VO1%1.8VO1% 4.40C5520C7.0VO1%1.27VO1%十、【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
油墨MSDS
产品物理性质安全资料表MSDS项目1:油墨主要成分:油墨的主要成分:树脂,颜料,溶剂,添加剂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PVC树脂颜料:有机颜料、二氧化钛(钛白粉)、无机颜料溶剂:酮类、醇类添加剂:环氧类、二氧化硅类项目2:重金属含量:油墨全部采用有机颜料或二氧化钛(钛白粉)生产,应符合EN—71 part-3的重金属含量要求:项目3:闪点、沸点、熔点、自然点及燃烧扑救:A)闪点:洗网水:30℃开油水:45℃--70℃油墨:60℃--75℃B)油墨沸点: 160℃--230℃C)油墨熔点: 〉80℃D)油墨自燃点: 不会自燃E)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项目4:运输要求和泄漏处理:运输应该用纸箱包装,并用报纸或纸皮或泡沫把其固定好,避免相互碰撞和磨擦,纸箱外包装至少应用两条平行或十字包装带打包。
如溶剂大量泄漏,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溶剂少量泄漏,可用地拖吸收,然后用清水冲洗地拖。
项目5:存放方式:应尽量存放在干爽、阴凉的场所,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避免过热和过冷的场所,避免颠簸的场所。
避免与如下物品混合存放:强氧化性物质,强酸或强碱项目6:卫生安全:按照标准卫生条例及安全条例使用此产品,对人体应没有危害,但正如其它一般化学品,使用此产品时亦应该尽量避免皮肤和眼部被沾染。
眼部沾染:有烧灼感,流眼水。
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并翻开眼皮清洗。
皮肤沾染中毒:红肿,干裂,皮肤有烧灼感。
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并将覆盖的衣物或受污染的衣物除去,如果受损严重,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生产标准:Q/ZSUL01——2003管理标准:ISO—9001,QS—9000主要原料供应商:DIC、CIBA、BASF、SHELL、DUPONT 主要客户:VISA、PANASONIC、PIONEER、TCL、P&G、APPLE、SHARP、SONY、LG。
油墨MSDS
油墨化学品(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标识【危化品名称】:尿烷树脂【中文名】:油墨【英文名】:【分子式】:【相对分子量】:【CAS号】:【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混合物【外观与性状】:浆状物体、各种颜色、有芳香的气味【主要用途】:对皮肤有刺激。
如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发生炎症或过敏。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有毒,使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感到不适。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换掉污染的衣服和鞋子,先用肥皂水洗掉油墨,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如皮肤发生炎症或瘙痒,请立即看医生。
【眼睛接触】:立即用水冲洗15 分钟以上,然后请眼科医生处理。
【吸入】:本品无挥发,使用较安全。
但万一感觉不舒服,请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时,请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处理。
【食入】:用水漱干净后,立即请医生处理。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170℃【燃爆下限】%(V/V):0.84%【引燃温度】(℃):【爆炸上限】%(V/V):3.8%【危险特性】:不会自燃,爆炸【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粉末、泡沫、二氧化碳、水、干燥沙、强化液用灭火剂或水雾灭火立即把油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转移不了时,往容器上及其周围撒水冷却。
,灭火时戴保护用具并在上风处灭火。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在泄漏处周围拉好绳子,严禁人员入内。
作业时穿戴好保护用具,用泥沙阻止漏出的液体四处扩散。
引到安全场所后,尽量回收到空桶里,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冲洗时使用中性清洗液等分散剂,并注意不要把高浓度的废液排放到河流里。
七:储运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注意明火,保持车间空气流通,避免在紫外线及太阳光下直射。
穿戴好保护用具,以防吸入或溅到眼睛、皮肤上。
如工作衣上沾上油墨,立即换下来,避免长时间与皮肤接触。
接触过油墨后,要洗手、漱口。
【储运注意事项】:保存在密闭容器及换气良好的阴凉地方,以防在紫外线或高温下聚合。
油墨MSDS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尿烷树脂
【中文名】:油墨
【英文名】:
【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
【CAS号】: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化学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混合物
【外观与性状】:浆状物体、各种颜色、有芳香的气味
【主要用途】:对皮肤有刺激。如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发生炎症或过敏。
【储运注意事项】:保存在密闭容器及换气良好的阴凉地方,以防在紫外线或高温下聚合。
如保存数量超过规定的数量,请按照火灾预防条例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防护措施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检测方法】:
【工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现场必须使用足够排风量的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非生物降解性】:
【其它有害作用】:
十三:废弃
【废弃】:装到桶里,并封紧,以防翻倒时流出。
焚烧处理时请按照工业废弃物处理标准焚烧。
委托外部处理时,要注明是废油(可燃性),并委托有许可证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
十四:运输信息
【危规号】:JT 3130水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联合国编号】:1210
【包装分类】:
有关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规
化学物质管理促进法
劳动安全卫生法
十六: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1)JIS Z 7250化学品MSDS日本规格协会
2)产品MSDS编制指南日本化学工业协会发行
3)危险品指南危险品保安技术协会(1993)
4)化学物质的危险、有害一览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编(1991)
油墨msds报告
油墨MSDS报告1. 引言这份报告将提供关于油墨的安全数据表(MSDS)的详细信息。
MSDS是一份为油墨制造商、供应商和用户提供的重要文件,旨在确保人们在使用油墨时的安全性。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涵盖油墨的成分、物理和化学性质、潜在的危险、安全操作指南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等内容。
2. 油墨成分油墨通常由颜料、树脂、添加剂和溶剂等多种成分组成。
颜料赋予油墨颜色和覆盖性,树脂用于固化油墨,添加剂则用于提高油墨的性能。
溶剂可使油墨易于应用,并在干燥后挥发。
3. 物理和化学性质•外观:油墨常见的外观为液体或半固体状态,具有各种颜色。
•气味:油墨的气味因成分不同而异,有些可能具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和沸点:油墨的熔点和沸点因成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稳定性:油墨在正常条件下相对稳定,但有些可能对光、热和氧气敏感。
4. 潜在的危险在使用油墨时,需要注意以下潜在的危险:•刺激性:某些油墨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具有刺激性。
•燃烧性:油墨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储存和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火源。
•高温:油墨在高温下可能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
•挥发性:溶剂成分具有挥发性,使用时需确保通风良好。
5. 安全操作指南为了确保使用油墨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安全操作指南:•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油墨时,应佩戴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皮肤和眼睛的接触。
•避免吸入:在使用油墨时,应尽量避免吸入其挥发性成分,确保工作区域有良好的通风。
•避免皮肤接触:使用油墨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有接触,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
•灭火措施:如果发生火灾,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避免使用水来灭火。
6. 事故应急措施在处理油墨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人员安全:确保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事故现场。
•气体泄漏:如果发生气体泄漏,应迅速将泄漏源隔离,确保通风良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火灾:在油墨着火时,应紧急采取灭火措施,并立即报警。
油墨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
中文名称:油墨
危险标记:可燃性液体,急性毒性物质
二.理化性质
成份:
溶解性:与水混溶
成分危险性信息:
一.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
稳定性:在通常使用条件下稳定。
危险特性:易燃。
灭火方法:周边火灾时,立即将容器转移到安全场所,不能移动时在容器
及其周围泼水使其冷却,着火时,用灭火剂或者大量雾状水灭
火,灭火时必须穿着保护器具、不要在风头下灭火;灭火剂:
粉末、泡沫、二酸化碳素、水、干燥砂、强化液。
废弃注意点:放入圆桶密封使其即使横转内容物也不能流到外面。
焚烧时,
按照产业废弃物处理基准焚烧。
委托外部时,要标明肺油(可。
油墨MSDS格式
物质安全资料表 Material Safety Data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溶剂型油墨 化学品俗名: 印刷油墨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lvent based ink 英文名称: printing ink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紧急联络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成份 含量 CAS NO 树脂 60~80% 7440-440 干性油 4~6% 63148-69-6 高沸点石油系溶剂 20~40% 95481-62-2 助剂 10%以下 31570-04-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皮肤刺激。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 侵入途径: 食入,吸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会造成眼,皮肤,粘膜之刺激,皮肤干燥;神经中枢麻醉,使人昏睡及晕眩 环境危害: 对水体有污染,有机溶剂逸散会造成空气污染 燃爆危险: 在闪点或闪点以上温度时,泄漏的气体或液体很容易形成可燃性混合物,有燃烧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用肥皂与水彻底清洗皮肤,或使用认可的皮肤清洁剂清洗 严禁使用溶剂 或稀释剂。 眼睛接触: 检查和取出任何隐形眼镜。 撑开眼睑,立即用大量流动水洗眼至少 15 分钟。 立即就医治疗 吸入: 移至空气新鲜处。让患者保持温暖并休息。如沒有呼吸,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停止,由受过训练的人 员进行人工呼吸或给氧 食入: 成人吞食30ml以上立即送往医院治疗,立即就医并出示容器或标签。 让患者保持温暖并休息。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使用化学干粉、CO2、雾状水或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应急处理人员配戴空气呼吸防护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在 应急处理: 密闭容器里,用沙土,活性碳,碎棉布或其它性材料吸收残液,如产品已经导致环境污染(下水 道,水道,土壤或空气),请通知有关当局。 水污染物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戴防护手套。 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使用防 操作注意事项: 爆电气、通风、照明和所有的物料操作设备。 禁止排入环境 1.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过高。 储存注意事项: 2.贮存装置应用防火材料,保持容器密封。 3.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4.贮存区应有应急处理设施和收容器。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如产品含有具有接触限值的组份, 应监测个人,工作场所的大气或生物环境以测定通风或其它控制 措施的有效性和/或运用呼吸保护装备的必要性 工程控制: 现场必须使用足够排风量的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选择呼吸器必须根据已知或预期的暴露级别、产品的危险以及所选呼吸器的安全工作极限。 工作人 员如暴露于浓度大于暴露限制时,应穿戴核准并适用的呼吸器。 眼睛防护: 佩戴耐化学品之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使用PE或其客它耐化学品保护用具或使用保护膏 手防护: 在接触化学产品时,请始终配带符合标准的抗化学腐蚀,不渗透的手套。 其他防护: 合适的鞋类和任何其他皮肤防护措施的选择应基于正在执行的任务和所涉及的风险,并在操作处置 该产品之前得到专家的许可,进行就业前要做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浆状流体 pH: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1.25~0.9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3mmhg(20℃ 沸点(℃): 215℃ 分子式: 分子量: -
油墨_MSDS
油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物料名称:油墨二组成/成分:混合物化学性质成分浓度或浓度范围(成百分比) CAS NO树脂 40% 第3类色粉,助剂 5-30%易佛尔酮,100#溶剂,150#溶剂 55-30%三危害辩识资料危害物质分类:第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效高水应:会造成眼,皮肤,粘膜之刺激,皮肤干燥;神经中枢麻醉,使人昏睡及晕眩。
环境影响:对水体有污染,对环境有影响。
物理及化学性危害:在闪点或闪点以上温度时,泄漏的气体或液体很容易形成可燃性混合物,有燃烧爆炸危险。
四急救措施吸入: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场所;如患者停止呼吸,须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后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并送医院治疗;食入:成人吞食30ml以上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泡沫及粉沫灭火剂,C02灭火剂;卤化物灭火器,对大火可用消防泡沫;灭火时可能遭其液体和蒸体易燃,其蒸汽比空气重,燃烧会产生回火。
密闭遇之特殊危害:容器遇热遇明火可能会产生爆炸;灭火程序: 1. 保护人员安全撤离。
2.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搬走末燃之危险品。
消防人员之特殊配戴空气防护罩,手套,消防衣。
六泄漏处理方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应急处理人员配戴空气呼吸防护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在密闭容器里,用沙土,活性碳,碎棉布或其它性材料吸收残液。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蒸气,保护现场人员。
用防爆泵转移全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处理场所处理。
七安全处理和贮存方法处置: 1.工作人员应受安全便用训练。
2.安装消防系统及泄漏应争处理设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现场严禁烟。
3.有危险易燃标示。
4.有接地装置。
5.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现场的空气中。
6.避免与氧化接触。
油墨msds.doc
油墨安全性数据卡1.产品标识产品名称油墨产品用途印刷油墨2.产品化学组成信息非危害性物质成分:合成树脂:20~35% 植物油:20~30%矿物油:15~35% 天然色素:10~20% 添加剂:1~15%危险性物质成分:无其它事项:所列危险性词组的措词参考第16版块.3.危害性危害情况:不适用关系人体和环境特别危害信息:根据最新有效版本EU编制分类大纲总则的计算程序,此产品没有标识.归类是根据最新版本的的EU名录,由公司和文献数据提供.4.急救措施一般建议:无要求特别措施若吸入本产品:咨询医生,供应新鲜空气若接触皮肤:一般此产品对皮肤无刺激作用若沾及眼睛:用流动水冲洗眼睛数分钟若摄食本产品:如症状持续则就医5.消防措施适用灭火器:二氧化碳式,干粉式或水喷雾式。
火势较大则用水喷雾式或抗酒精的泡沫型的.特殊防护设备:无需特殊措施.6.泄漏应急处理个人安全预防措施:不需要环保措施:禁止排入下水道或地下水清洁和收集方法:自动收集其它事项:无危险物排放7.使用和储存方法操作注意事项:放于通风处,避免与皮肤、眼睛或衣物接触. 用后洗手. 操作中禁食禁烟酒.防火防爆:远离火源——禁止吸烟储存注意事项:仓储室和容器需满足要求:放于密闭容器,远离热源若存储于一普通储存设施里:远离可燃性物质其它注意事项:放于充分通风的阴凉地方8.个人防护方法专业设备设计注意事项:无补充信息;见第7条要求工场监测含限量值的成分:产品不含有需工场监测的任何相关关键值物质的数量.其他事项:操作中的有效清单是使用根据.个人防护用品:一般防护和卫生措施:在使用化学品时遵循常规的预防措施.呼吸系统防护:无须特别防护手部防护:防护手套质地必须能抵抗产品、其它物质和配置剂并有不可渗透性. 未经测试则没有对产品、配置剂或化学混合剂所使用手套材质的建议.手套材质的渗透次数参考选择,扩散率和降级率。
手套材质适用手套的选择不只取决于质地,也取决于更多的质量标志且每个制造商都不同. 因为产品是几种物质配置而成的,手套材料的抵抗性不能提前估算出,因此也不会在适用前就已经检查过。
MSDS产品安全使用说明——油墨
MSDS产品安全使用说明——油墨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制品,用于印刷和涂层应用。
在使用油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安全操作指南,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了解油墨的安全数据表(MSDS)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油墨的MSDS产品安全使用说明。
1.基本信息:-化学品的组成和含量百分比-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和密度等-有害物质在产品中的含量-化学品的危险性和风险评估,如易燃、刺激性和致癌性等2.储存要求:-油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区域-避免与氧化剂、酸、碱和火源等有害物质接触-避免与湿气和温度变化等环境条件接触-存储油墨的容器应密封严实,避免泄漏3.使用要求:-在使用油墨前,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避免吸入油墨的颗粒和蒸气,应戴口罩进行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油墨不慎接触皮肤,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冲洗-在涂印或涂布油墨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操作,以防止油墨蒸气的积聚4.废弃物处理:-废弃的油墨应按照相关的环境法规进行处置-废弃物容器应彻底清洁,并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回收或处理-避免将废弃的油墨排入下水道、土壤或环境中5.急救措施:-吸入:被吸入油墨蒸气时,应将受害人立即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寻求医疗帮助-眼睛接触:如油墨溅入眼睛,应立即冲洗眼睛,并寻求医疗帮助-皮肤接触:如油墨不慎接触皮肤,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冲洗,如有刺激或不适,应寻求医疗帮助-吞咽:如不慎吞咽油墨,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总结:在使用油墨时,必须遵循MSDS产品安全使用说明。
这些指南提供了储存、使用和处理油墨的建议,并描述了急救措施。
通过遵守安全操作指南,使用者可以降低油墨带来的危害和风险,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使用者还应注意定期更新了解有关油墨的安全信息,以及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油墨MSDS
7)生态化学Vol. 4 No.3 45-47(1981)西内康浩
8)生态化学Vol. 7 No.3 48-61 (1982)上田昭
9)原材料MSDS各原材料厂家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有毒,使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感到不适。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换掉污染的衣服和鞋子,先用肥皂水洗掉油墨,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如皮肤发生炎症或瘙痒,请立即看医生。
【眼睛接触】:立即用水冲洗15分钟以上,然后请眼科医生处理。
【吸入】:本品无挥发,使用较安全。但万一感觉不舒服,请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时,请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处理。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在泄漏处周围拉好绳子,严禁人员入内。作业时穿戴好保护用具,用泥沙阻止漏出的液体四处扩散。引到安全场所后,尽量回收到空桶里,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冲洗时使用中性清洗液等分散剂,并注意不要把高浓度的废液排放到河流里。
七:储运注意事项
【操作注意事项】:注意明火,保持车间空气流通,避免在紫外线及太阳光下直射。穿戴好保护用具,以防吸入或溅到眼睛、皮肤上。如工作衣上沾上油墨,立即换下来,避免长时间与皮肤接触。接触过油墨后,要洗手、漱口。
油墨化学品(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尿烷树脂
【中文名】:油墨
【英文名】:
【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
【CAS号】: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 墨 安 全 数 据 表
一 物料名称物料名称物料名称::油墨油墨
二 组成组成组成//成分成分::混合物混合物
化学性质成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成百分比) CAS NO 树脂 40% 第3类 色粉,助剂 5-30%
易佛尔酮,100#溶剂,150#溶剂 55-30%
三 危害辩识资料危害辩识资料
危害辩识资料 危害物质分类 : 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效高水应健康危害效高水应:: 会造成眼,皮肤,粘膜之刺激,皮肤干燥;神经中枢麻醉,使人昏睡及晕眩。
环境影响: 对水体有污染, 对环境有影响。
物理及化学性危害: 在闪点或闪点以上温度时,泄漏的气体或液体很容易形成可燃性混合物,有
燃烧爆炸危险。
四 急救措施急救措施急救措施
吸入: 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场所;如患者停止呼吸,须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后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并送医院治疗; 食入: 成人吞食30ml 以上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五 灭火措施灭火措施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 泡沫及粉沫灭火剂,C02灭火剂 ;卤化物灭火器,对大火可用消防泡沫; 灭火时可能遭 其液体和蒸体易燃,其蒸汽比空气重,燃烧会产生回火。
密闭 遇之特殊危害: 容器遇热遇明火可能会产生爆炸;
灭火程序: 1. 保护人员安全撤离。
2.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搬走末燃之危险品。
消防人员之特殊 配戴空气防护罩,手套,消防衣。
六 泄漏处理方式泄漏处理方式泄漏处理方式
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
应急处理人员配戴空气呼吸防护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 尽可能将溢漏液收在密闭容器里,用沙土,活性碳,碎棉布或其它性材料吸
收残液。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蒸气,
保护现场人员。
用防爆泵转移全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处理场所处
理。
七 安全处理和贮存方法安全处理和贮存方法安全处理和贮存方法
处置: 1.工作人员应受安全便用训练。
2.安装消防系统及泄漏应争处理设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现场严禁烟。
3.有危险易燃标示。
4.有接地装置。
5.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现场的空气中。
6.避免与氧化接触。
7.灌装时应注意流速(〈5米/秒〉)。
8.搬时轻拿轻放。
9.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危害物。
贮存: 1.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过高。
2.贮存装置应用防火材料,保持容器密封。
3.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4.贮存区应有应急处理设施和收容器。
八 接触控制接触控制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 工程控制: 现场必须使用足够排风量的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控 制制 参参 数数
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允许浓度 短时间时量平均允许浓度 最高允许浓度
25PPM 50PPM 100PPM
个人防护:1.呼吸防护:在通风不良好的场所应佩戴防化学品口罩;
2.手部防护:使用PE 或其它耐化学品手套;
3.眼睛防护:佩戴耐化学品之安全防护眼镜;
4.皮肤及身体防护:使用PE 或其客它耐化学品保护用具或使用保护膏;
5.卫生措施:保持个人卫生,勤运动增加免疫能力,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九 物理及化学性质物理及化学性质物理及化学性质
物质状态: 浆状物质
外观/颜色: 各种颜色
气味: 有芳香气味
PH 值
凝固/熔融点:
沸点/沸点范围: 215.2℃
闪点: 96℃
自然温度径: 15.2℃
爆炸极限(空气中): 0.84%-3.8%
蒸汽压: 0.3mmhg(20℃)
蒸汽密度过: 1.2
密度: 0.9215g
水溶性: 10%
十 安全性及反应性安全性及反应性安全性及反应性
安全性: 常温下稳定
可能之危害反应: 不能发生
应避免之状况: 明火及发热体
应避免之物质: 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危害解物: CO
十一十一 毒性资料毒性资料
急毒性: LD50、3.0/kg 毒性小、低毒
特殊效应: 请垂询以获得更多的有关资料
十二十二 生态资料生态资料
可能之环境影响/环境流: 随意废弃会污染环境。
生物降解性: 易生物降解,根据OECD 指标定为“易”生物降解物质。
生态毒性和生物富集: 预计对水生生物体有较低的急性毒性。
十三十三 废弃处理方法废弃处理方法
废弃处理方法: 危险废弃物,回收利用或在控制状态下焚烧。
空桶应由合格的或执许证的机构
回收,再生或废弃处理。
该产品不适合通过深埋废弃处理,也不适合排放至公
共下水道、排水系统、或天然河流中。
十四十四 运输资料运输资料
国际运送规定: IATA/ICAO 分级:3(国际航运组织)
联合国编号: 1210
国内运输规定: JT 3130水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包装标志: 3 易燃
特殊运送方法及注意事项
夏季早晚运输,防止日光直晒,运输按规定线路。
十五十五 法规资料法规资料
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六 其它资料其它资料
适用法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