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拐弯处的回头》

合集下载

《拐弯处的回头》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拐弯处的回头》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拐弯处的回头》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拐弯处的回头》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拐弯处的回头》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1.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2. 学会书写13个生字。

3. 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文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

2.联系上下文利用语境理解、联系生活经历利用情境理解。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句子。

4.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5.梳理情感,整合全文。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弟弟:受伤生气伤心委屈爸爸:简单说几局拐弯儿处回头就走了瞟第二课时日期:教学流程:一、积累内化:1、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

2、在课文中找出表示“看”和时间很短的词。

二、迁移练习: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三、实践活动: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听。

2、《拐弯处的回头》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中父亲表示爱的方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中父亲表示爱的方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从细微处发现爱。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拐弯处的回头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拐弯处的回头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拐弯处的回头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拐弯、哲理、启示”等词语。

2.能结合语境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启示”造句。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珍惜今天,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2.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会用“启示”造句。

2.理解课文中的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部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欣赏吧!(播放动画片《拐弯处的回头》)2.学生谈观后感:动画片中的小兔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3.讨论:课文讲述了怎样一个小故事?故事中,小兔子为什么后悔?5.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从而懂得珍惜今天,努力学习。

(三)感悟课文哲理1.讨论:课文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四)巩固练习1.学生用“启示”一词造句。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

(六)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珍惜拐弯处的回头”的作文。

五、板书设计拐弯处的回头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动画片、学习课文、讨论启示,使学生明白了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引导学生理解拐弯处的回头是一种成长,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拐弯处的回头》。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故事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对“拐弯处的回头”的思考。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拐弯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大意。

(3)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4.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讨论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拐弯处的回头是一种成长,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故事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拐弯儿处的回头》教学设计

《拐弯儿处的回头》教学设计

知识点梳理与归纳
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 义。
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珍贵,树立正确 的家庭观念。
技能点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 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01
02
03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文本相似的情 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文本内容和情感。
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灵活的原因在于对 传统教学方法的依赖过重,以及对新 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不足。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针对教学内容安排,建议更加深入地研读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同时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重要内容能够得到充分讲解。
针对教学方法运用,建议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 ,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父爱的伟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家庭 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教学难点
调整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 教学进度和内容。
改进教学策略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 果和质量。
06
教师自我反思与提高
总结本次教学经验教训
教学内容安排
本次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和安排较为合理,但在课堂时间的 控制上稍显不足,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写作训练

拐弯处的回头教案

拐弯处的回头教案

拐弯处的回头教案1、拐弯处的回头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学会书写13个生字。

2、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9个生字,学会书写13个生字。

2、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3、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教学时间:2课时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经历过无数次的拐弯,你都在哪里拐过弯呢?请你告诉大家。

我们也许因为各种原因,会无数次的回头,回头干什么呢?可是你们听说过拐弯儿处的回头吗?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一篇课文《拐弯儿处的回头》板书课题。

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识词语:郊游巷口绷带委屈牢骚罢工刹那间拐弯划破包扎附近寻找半信半疑一瞬间注视哭丧不约而同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注意纠正对方错误读音。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

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句式来进行概括。

二、联系生活,读懂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弟弟的脚被划破了,碰到爸爸以后,弟弟和爸爸分别有什么表现,画出有关的句子。

反复读一读。

从中你能有哪些感悟。

2.学生画出有关的句子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没有哭丧的表情……3.想一想弟弟伤心的是什么?委屈的是什么?生气的是什么?4.如果是你的爸爸,他会说些呢?你能举几个例子说说“大部分爸爸都是这样的……”这种情形吗?你有爸爸是这样吗?这句话的不经意可以去掉吗?瞟可以换成看吗?才字可以去掉吗?5.生活中你找到“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了吗?三、再读课文,梳理情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外延伸1、出示句子:“不料爸爸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学会用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1)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题——大自然。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和大自然和谐相处?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认读和理解。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讨论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4. 总结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较多,需加强对生字词的学习。

2.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生字词学习。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文《拐弯处的回头》,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可能涉及的主题。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巩固记忆。

3.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事物或人物。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分析其作用。

(3)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

小学三年级语文《拐弯处的回头》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拐弯处的回头》原文及教案

学校三班级语文《拐弯处的回头》原文及教案1.学校三班级语文《拐弯处的回头》原文一天,弟弟在郊(jiāo)游玩耍时,被尖利的石块划破了脚,到医院包扎一番之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四周的巷(xiàng)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bēng)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怜悯与怜爱。

不料爸爸只是简约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难过,很委(wěi)屈(qū),也很生气。

他觉得爸爸一点儿也不关怀他。

就在他大发牢骚(sāo)的时候,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qí)实他很爱你,只是不愿表现出来罢(bà)了。

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走到前面拐弯儿的地方,确定会回头看你的。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想看看是不是这样。

于是,他们不谋而合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凝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照旧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chà)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逝在拐弯儿处。

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shùn)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全部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知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很久以来,我都在查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到底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儿处的回头。

2.学校三班级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联系生活经受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1、联系生活经受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2、学会书写13个生字。

3、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谋而合”等词语。

教学预备:光盘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径直导入新课,板书文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拐弯处的回头》是一篇描绘自然景物的优美散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在徒步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自然、珍惜生命。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大自然的美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2)教师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3.4 实践练习:(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积累更多的自然景物描绘句子。

(2)学生谈收获和感悟。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进行一次作文练习。

4.2 作业要求:(1)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2)内容具体,富有想象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努力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进行生动描绘。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

3. 朗读表演法: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堂表演所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自然景色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2)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堂讨论(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邀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情景模拟。

(2)邀请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科版《拐弯处的回头》教学设计-word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科版《拐弯处的回头》教学设计-word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科版《拐弯处的回头》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2. 学会书写13个生字。

3. 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文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

2.联系上下文利用语境理解、联系生活经历利用情境理解。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句子。

4.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5.梳理情感,整合全文。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弟弟:受伤生气伤心委屈
爸爸:简单说几局拐弯儿处回头
就走了瞟
第二课时
日期: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

2、在课文中找出表示“看”和时间很短的词。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三、实践活动:
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听。

拐弯儿处的回头教学设计

拐弯儿处的回头教学设计

《拐弯儿处的回头》教学设计龙兴镇中心小学黄海帆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在你身边的,最爱你的人是谁呢?师:是的。

我们每个同学都生活在爱的阳光里,有父母亲情之爱。

有同学之间的友谊,还有老师对你的关心。

有些爱,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得到,在家里,爱可能是你生病的时候,妈妈精心的照顾,在学校,爱可能是同学借给你一支笔,可能是老师给你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但是有一种爱,没有动听的语言,也没有深情的抚摸,甚至有时候我们会误认为这不是爱。

而其实那是最深沉的爱,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就是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名子叫《拐弯处的回头》,教师板书:1、拐弯儿处的回头2、注意题目中的儿化音齐读课题师:想现在就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请几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读完后想一想: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在概括时能尽量用上这些词语、短语就更好了。

(课件出示:划破、回家、巷口、安慰、满以为、说了几句、牢骚、回头、打动,引导学生齐读)生:自由读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桌交流。

师:谁想把你思考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生:指名1—2名学生说。

如果此处第一名学生说的不理想,可以请第二名同学评价,注意引导他从优点缺点两个方面来评价.如果还是不行,就加以示范,再请同学说.(预设达到的程度为:弟弟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包扎后被几个同学送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了爸爸.爸爸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弟弟大发牢骚.但一个同学告诉他,爸爸肯定会在拐弯儿处回头,果真,爸爸在一个拐弯处回头了,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3、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呢?板书:爸爸弟弟4、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爸爸和弟弟的句子,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拐弯处的回头》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以下便是店铺为大家所带来的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希望各位会喜欢!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教材分析:有一种爱,含蓄深沉;有一种爱,让人深思,它深深的掩藏于心,这就是父亲的爱。

这篇文章充满着作者的深情,充满着父亲与儿女间的真情。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了,具备了学习生字的方法。

但对于父母的关心可以接受,但父母的责怪则是充满不满,希望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他们明白一些道理。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3.认识生字,并能正确的书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表达爱的独特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我们听过无数首表达母爱的歌曲,母亲用她那无私的爱时刻浇灌你的心田,可我们却忽视了一个人,那就是父亲,父亲的爱是无声的,以它特有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真情。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找回那忽视的爱。

板书课题:拐弯儿处的回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1. 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难读的生字,词语做上标记并反复练读。

2. 教师范读课文,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认真听读,仔细思考,文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读完后请同学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

故事梗概:弟弟玩耍时划破了脚,同学送他回家的路上遇见了爸爸,爸爸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就自己走了,弟弟很伤心,同学说爸爸会在拐弯处回头看他的,果真是这样的,爸爸在拐弯处回了头,弟弟很感动,我也找到了代表父爱的一个动作。

三、深入思考,精讲深思A 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弟弟郊游时划破了脚,同学们送他回家。

B 故事的经过(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一)第2自然段“在家的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教学设计2:拐弯处的回头

教学设计2:拐弯处的回头

第1课《拐弯处的回头》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拐弯处的回头》是科教版第五册第1课内容。

本文讲的是弟弟划破了脚,父亲当面没说什么,却在拐弯儿年不经意似地回过头来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深沉而含蓄的爱。

【学生分析】父亲的爱是生活中随处可以感受得到,但对于现在社会中的独生子女来说,他们似乎感觉这是理所应当的,如何深切的体会父母给予他们的爱是本文的一个重点,而通过父爱的不易发现和不易察觉去体会生活中的关爱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的。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发展创新思维,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爱。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世界上有很多种爱,同学们,你们知道都有哪些爱呢父爱、母爱、友爱、师爱、关爱等但是有一种爱,它很特别,只要它存在,不管有多深,总会显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拐弯儿处的回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儿话音读法。

二、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结合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注意语音、语气、停顿,并画出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

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三、合作探究1.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同学汇报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你就是文中的弟弟,走到自家的巷口,遇见了自己的爸爸,结合生活实际你会是什么表情,你会怎么想,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探究3.用笔画出文中弟弟的表情、动作和心理变化的词语,体会“哭丧、不约而同”等重点词语。

4.用“很……很……也很……”说一句话。

5.联系生活,如果是你的爸爸,他会怎样做生自由答可是文中的爸爸又是怎样做的呢教师引导学生说父爱是“不愿意表现”。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道理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懂得感恩。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拐弯处的回头》是一篇描写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的互动,学会拐弯处回头,关心他人,懂得感恩的故事。

2.2 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包括:拐弯、回头、父母、老师、同学、同理心、感恩等。

2.3 课文解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通过例句或游戏巩固记忆。

3.4 课文解析: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文中的情节再现出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回顾所学知识点。

5.2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拓展活动,如编写类似的故事、绘制漫画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表达。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6.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或小测验,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书写或默写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拐弯处的回头》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拐弯处的回头 -完整版教学设计

拐弯处的回头 -完整版教学设计

《拐弯处的回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依然”“不经意”“瞟”等词语的深刻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达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读和感悟,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一、导入同学们,一个关注的眼神,给予我们力量,会让人感动;一句温馨的话语,抚平心灵的伤口,会让我们感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表达深情,同样会令人感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这是拐弯处轻轻的回头该怎样读?这是拐弯处快速的一个回头怎样读;这是一个饱含深情的回头怎样读?)看似一个简单的题目,当我们怀着不同的感情时,能读出不同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现在请你看看手里的文章,仔细读读这个动人的故事。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平时大家是怎么解决的?生:可以请教同桌(向别人请教可以学到很多),查查字典(字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示意老师,带音节的词语多读几遍。

(拼音是学习生字的好帮手)(学生自由读文,教师课件出示词语:划破、包扎、巷口、牢骚、拐弯儿、刹那、似的瞬间、打动)2、师:能把字音度准确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

从你开始,开火车领读,如果他读对了,你跟着读一遍。

(学生齐读词语)3、指生分段读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师:这行同学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要边听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说的时候如果能用上这些词就更好了。

(课件出示:划破、包扎、巷口、牢骚、拐弯儿、打动)(生分段读文,边听边想)师:指名说故事内容,(预设:弟弟的脚划破了,包扎的被几个同学送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了爸爸,爸爸没有安慰他,只简单说了几句,弟弟大发牢骚,但一个同学告诉他,爸爸肯定会在拐弯处回头,果真,爸爸在一个拐弯儿处回头了,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说得真完整,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抓住关键词语,把它们串联起来,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拐弯儿处的回头》教学设计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小学校吴海霞教材分析:《拐弯儿处的回头》是科教版第五册第1课内容。

本文讲的是弟弟划破了脚,父亲当面没说什么,却在拐弯儿年不经意似地回过头来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深沉而含蓄的爱。

【教学理念】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

潜心会文,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揣摩,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诵读体味,感受父亲深沉而含蓄的爱。

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理解文本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并且鼓励求异思维。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激情导入:(课件配乐:爱的协奏曲,同时辅以父亲与孩子的画面。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不远处,支持着我们。

也许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一把,一个关注的眼神,给予我们力量,会让人感动;一句温馨的话语,抚平心灵的伤口,会让我们感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表达深情,同样会令人感动。

其实就是一种力量。

这个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父亲有关。

(板书:拐弯儿处的回头)齐读课题.2.初读感知,概括内容:师:想现在就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那就快快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手中的文章,读完后想一想: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在概括时能尽量用上这些词语、短语就更好了。

(课件出示:划破、以为、说了几句、牢骚、回头、打动,引导学生齐读)生:自由读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桌交流。

师:谁想把你思考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生:指名1—2名学生说。

如果此处第一名学生说的不理想,可以请第二名同学评价,注意引导他从优点缺点两个方面来评价.如果还是不行,就加以示范,再请同学说.(预设达到的程度为:弟弟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包扎后被几个同学送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了爸爸.爸爸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弟弟大发牢骚.但一个同学告诉他,爸爸肯定会在拐弯儿处回头,果真,爸爸在一个拐弯处回头了,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3.再读课文,交流体验师:太好了,同学们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相信接下来你们一定会学得更好。

父亲这一回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那么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被感动了呢?生:是!师:那就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在最最打动你的地方做上小记号。

生:按要求默读,画出令其感动的句子。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感动?指名交流。

引导学生读,之后谈谈“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课件预设(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当有学生答到这句时马上随即出示。

生一:读,之后谈感受。

师: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的感受?生二:谈感受。

师:把你的感受送你文字中,再读。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找到“好象”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

师: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

此处引导学生体会到“好象”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

省略号说明弟弟还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

“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亲爱的含蓄。

同时指导朗读。

师:这个“瞟”字你觉得和这段里那些词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略。

4.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体会的真好。

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

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点滴之中露真情,或者还有许多其它的形式。

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生:平凡含蓄。

师:由此你一定想到了你的爸爸。

你觉得你的爸爸对你的爱属于哪一种呢?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注意引导从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入手来谈)2名就够,充分就1名。

师:这份淡淡的、含蓄的父爱,如果不用心去体会,是很难感受得到的。

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爸爸依然……”引读。

1、过渡:父亲这一回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你是否也被感动了呢?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

多读几遍,然后和同桌一起交流一下。

师:你画了哪句话?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感受吗?预设(第四节)出示句子: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汇报:说说为什么感动?2、师:弟弟的伤严重吗?(严重,需要包扎)是啊,弟弟忍着脚伤的痛苦,忍着包扎带来的不便,他现在最想看到谁?希望得到什么?(生答略)他多么希望爸爸能抱起他,希望听到关切的话语和心疼的安慰。

所以,当他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爸爸时,他……引读“他哭丧着脸,翘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同情与怜爱。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引读“爸爸只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

”3、如果你是弟弟,此时你有怎样的心情?(很伤心、很委屈、很生气、爸爸不关心我。

)师:你伤心,是因为……你委屈,是因为……你生气,是因为……4、师:而此时的爸爸,(出示课件)指名读“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师:“依然”是什么意思?看着爸爸那没有任何变化的背影,弟弟此时的心情是那么的忐忑不安,他担心,担心如果爸爸不回头,说明……他期望,期望爸爸回过头来。

孩子们,爸爸会回头吗?爸爸的心里也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平静,他心里有那么多想对儿子说的话,他可能会说什么?师: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啊。

爸爸有那么多想说的话,那就让我们读读这句话吧,读出爸爸平静外表下的那颗不平静的心。

(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读)5、关键的时候到了,指名读句子:“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师:多读读这个句子,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感受到的?“不经意”“瞟”“才”(板书)。

爸爸不想让孩子发现他的牵挂,于是他(不经意似的)回头,(爸爸不想让孩子看出他的担心,于是他(瞟)了弟弟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这几个词语足可以看出爸爸对弟弟的紧张和关心,可爸爸为什么不表现出来呢?爸爸要教会儿子什么?生:坚强师:对了,爸爸不希望弟弟成为小鸡,一直需要母鸡的保护,爸爸希望儿子成为雏鹰,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这是一个深沉的父亲,这是一个睿智的父亲。

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饱含深情的回头吧!(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读指名读)6、师:就是这样一个好象不经意的、悄悄的回头,这样一份淡淡的、含蓄、无声的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悄悄地改变了许多。

7.师: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

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临其境就更好了。

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活动好吗?生;好。

师: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

(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生:我是弟弟。

师?你们大家都是谁?我是谁?你们应该称呼我为?生:弟弟,爸爸,爸爸!师:真不错。

这么快就进入角色了,那好,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课件出示要求:快快默读全文,想想爸爸这一回头的前后你都有那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场景一:受伤的弟弟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亲爱的爸爸!此时弟弟……;场景二:看到受伤的弟弟,爸爸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竟自己走了,此时弟弟……场景三:终于,在拐弯处,弟弟看到了爸爸的回头,此时弟弟……)可以把你认为对一会的课本活动有用的语句画下来。

生:默读,体会。

师:“弟弟”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一会我们可要对话的呀!生:交流。

师:好,现在谁准备好了,说我现在就可以和“爸爸”对话了?(1)师:孩子!当受伤的你在被同学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我,你心里是怎样想的?你从哪句话体会出这种心理的?生:想得到你的关心。

“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师: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句话。

(课件出示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句话里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方法。

)这段话写的多么生动、形象呀!这种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生:轻声读,再次体会写法。

(2)师:面对你跷起的伤脚,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此时你觉得……生:觉得很委屈,很伤心,很生气,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师:于是你——生:大发牢骚。

师:你会怎样的牢骚呢?看看谁的语言最符合弟弟当时的心情?生:表达不满。

(3)师:孩子,本来你有满腹牢骚,可是终于,在拐弯处,你看到了我拐弯处的回头!此时你又——生:被打动了。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生:“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眼里还闪着泪光。

”(课件出示这句话)师:这是怎样的泪光?生:高兴的、感动的、激动的、幸福的……师: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6.延伸课文,适当拓展:师: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生:、表达自己体会到的父爱。

师:这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你、我、他,也感动了作者,所以作者在结尾也深情地说——一名同学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如果把这拐弯处的回头浓缩成一个词语,你会用什么词?生:父爱。

(板书)7.深情总结,回归生活。

师:,对,就是父爱,它是那样深沉,那样含蓄,需要我们去——发现,体会。

一个会发现爱,会感受爱的人,是快乐的,是感恩的,更是幸福的。

就如作者和弟弟,就在父亲的一个动作中发现了父爱。

这篇文章是否也勾起了你对父爱的回忆呢?我们的爸爸,他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甚至是一个表情,……是否也让你深深地感动了呢?不妨在课后,仿照本文的写法,把你感受到的父爱用笔写下来,你们说好吗?板书设计弟弟脚划破误解感知父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