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课后作业(十一) 岳麓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1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

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1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

课时规范练1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课时规范练》P408一、选择题1.(江苏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人人劳动是圣西门“实业制度”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人人都劳动的社会目标,圣西门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一方面,对民众进行劳动教育,宣传“劳动是美德”和“劳动受尊重”的思想;另一方面,政府要禁止游手好闲、奢侈淫逸的行为。

这说明了圣西门( )A.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B.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D.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私有制,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故选A项;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排除B项;圣西门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排除C项;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私有制,排除D项。

2.(浙江5月联考)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撰写的一本小册子,初版只有23页,在伦敦一个小印刷所里印刷。

然而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用110多种文字出版了1 000多次,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这本小册子是( )A.《资本论》B.《德法年鉴》C.《共产党宣言》D.《德意志意识形态》110多种文字……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出版,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故选C项。

3.(湖南怀化一模)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为了自身利益没有任何计划的生产,最终造成了资源浪费,引起生态危机。

马克思的观点意在( )A.寻求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途径B.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具有预见性C.揭示引发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根源D.强调社会制度直接影响生态环境,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会导致自然界生态失衡,意在寻求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途径,故A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课后作业(二)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课后作业(二) 岳麓版

课后作业(二)(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2.(2013届广东湛江调研)史载:“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

”这一状况发生在( )A.西周周公时期B.西汉高祖时期C.唐代玄宗时期D.北宋太祖时期3.为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

下面有一组关于汉代以后,历朝限制丞相权力的说法。

根据你的理解,存在明显错误的是( ) A.为了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参与决策C.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以此分割和限制相权D.宋代废除丞相,为减轻帝王工作压力,设参知政事4.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此大臣主张( )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D.加强中央集权5.(2013届梅州月考)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

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 )①提高行政效率②保证官员文化素养③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④公平公正选拔人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3届河北省重点中学联考)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课后作业(四)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课后作业(四) 岳麓版

课后作业(四)(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届甘肃甘谷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 英国的小约翰威尔斯在《1688年的全球史》中写道,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两位国王,……宣言列举了詹姆士王朝的所有“罪恶和弊端”。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梭伦改革B.伯里克利改革C.光荣革命D.巴黎公社2.(原创题)2012年12月1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举行的午餐会上宣讲了十八大精神。

刘晓明大使在赴英履职时,应该将国书正式文本递交给( )A.女王B.首相C.财政大臣D.外交大臣3.(2013届广东梅州调研)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权力4.(2013届河北邯郸月考)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其称赞的是( ) A.三权分立 B.联邦制C.中央集权制 D.两党制5.(2013届广州月考)右图是一幅政治讽刺漫画,标题为“别争了,我们都一样”。

以下选项与作者观点相一致的是( )A.“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B.“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C.“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D.“在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6.(2013届湖北黄冈月考)从下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A.美国的国家结构是邦联制B.美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C.涉及全国性事务的权力都赋予联邦政府D.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分享的政治权力相当7.19世纪英国一位著名政治家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2021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1单元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021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1单元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考点1| 宋明理学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背景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开展逐渐出现危机。

2.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唐宋儒家学者为了重兴儒学,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易混辨析]“三教合一〞并不等同于“三教合并〞“三教合一〞并不说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而是佛、道、儒的融合、渗透,为儒学的新开展、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根底。

二、内容派别代表主要观点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法那么;“理〞表达在社会上是儒学伦理道德,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格物致知〞是求“理〞的方法;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创造本心〞以求理的方法王守仁“致良知〞“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四、评价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宋明理学史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②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③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史料二王阳明进一步开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创造本心〞的思想,④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表达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作业:第11单元 听课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作业:第11单元 听课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3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主干知识梳理】1.小国寡民新兴工商业者阶层 3.陶片放逐法成年男性公民观剧津贴黄金时代【考点深化探究】考点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之一,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社会发展,恶劣的地理环境则会延缓社会的发展。

考点二1.(1)轮番而治;少数服从多数;法律至上。

(2)古代雅典法律至上、人民主权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和任期制,这些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直接民主政治、抽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陶片放逐法”等忽视参政者的素质导致权力滥用、误用;城邦利益至上的观念造成对个体权利的忽视;缺乏对公民大会等多数权力的有效监督。

【高考链接突破】•解考题考题1B[解析]本题以雅典注重公民谈话、辩论的能力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提取、解读与分析的能力,考查新课程标准中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

材料关键信息是雅典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在大型集会上发表个人主张,赢得民众支持,这是民主政治的体现,是公民参政议政活跃的表现,故答案为B项。

A项错在“必须”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在“危机”,材料本身无法体现;D项错在“内乱”,材料无法体现。

考题2D[解析]本题以僭主的出现和结局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

由材料可知,僭主是在破坏民主政治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遭受流放等惩罚,表明古代雅典社会主流思想仍是民主政治,由此可知D项正确。

题干中未体现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

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排除。

材料未涉及平民政治权利内容,故排除C项。

考题3D[解析]本题以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宣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

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的目的是限制权力滥用、防止官员腐败,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体现了培养其权利观念,故A、B、C三项未反映题干材料的全部主旨,以偏概全,故排除;古代雅典的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和成年男子参加宣誓仪式均是为了增强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2018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1单元单元高效整合Word版含答案

2018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1单元单元高效整合Word版含答案

单元高效整合(十一)
知识网络·脉络清晰
|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宏观识记单元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
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议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独尊”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儒学获得“独尊”地位。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遭批判,传统儒学遭挑战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

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大兴文字狱的高压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产生的进步思潮,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2021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单元过关训练11

2021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单元过关训练11

单元过关训练(十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21·湘西自治州二模)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论语中大约有60多处说到“仁〞,意义各有不同。

这说明孔子的“仁〞()A.思想引领很不到位B.理论体系并不完善C.是无指向的空洞理论D.是具体的行为标准D[孔子的“仁〞在为人处事、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标准引领作用,故A项错误;孔子为儒家创始人,思想独成一家,不能说其理论体系不完善,故B项错误;由“60多处‘仁’,意义各有不同〞可知,C项错误,D项正确。

]2.(2021·湖南十三校联考)“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以下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B[题干中的主张出自?庄子?,是道家学派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法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属于道家的思想,故B项正确;“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于儒学中心学的思想,故C项错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儒家荀子的观点,故D项错误。

]3.(2021·锦州调研)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

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B.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C.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C[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可知,A项只适合于春秋战国;B项“文化专制〞不符合题干所述时代总体特征;D项表述不适合秦朝。

C项表述客观,符合春秋战国到秦汉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史实。

]4.“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0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0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时作业10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某某某某模拟)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某某,某某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

这场“战争”指的是( A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北伐战争 D.淞沪会战解析:由材料“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某某”可知战争主要在南方,由材料“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可知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在津冀鲁地区,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故C项错误;淞沪会战发生在某某,故D项错误。

2.(2019·某某安丘模拟)X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某某、某某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

”这一举措( A )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 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解析:材料中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诸王向洪秀全建议,军队人数增加,为了筹集军粮,某某、某某应该“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得到洪秀全的赞同,说明他们主X维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与《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的这一举措是由于当时军事斗争的需要(筹集军粮),并不是为了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依然保留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D项错误。

3.(2019·某某某某模拟)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3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课件岳麓版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3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课件岳麓版
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教主”“教育家”“政治家”,梁启超从 儒学创立、发展教育以及政治影响三个方面对孔子做 出评价,指出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2-
主题一 主题二
【史论形成】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1)政治特征: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相结合;在治国方 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 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和贵中庸;在天 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2)伦理特征: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 礼是客观制度规范。 (3)经济特征: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 (4)教育特征: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 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 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爱民”思想
上会给人民带来好处。法家的“爱民”是从法律与民众 的关系着眼,儒家的“爱民”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爱
民”源于“兼爱”,道家则立足于无为
主题一 主题二
-27-
孟子强调只有取得老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
“限制君权” 思想
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 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 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尚贤”,在一定程
-23-
主题一 主题二
对点训练 1.(2018黑龙江哈三中第二次验收考试,30)在儒家传统里,一个思 想性的人物,支持他生活的一个最强烈因素不是思想本身的探索, 而是历史文化的使命和社会风教的责任。据此,儒家更关注( ) A.得君行道 B.著书立说 C.历史研究 D.世界影响
关闭

高三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册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1

高三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册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1

阶段性测试题十一(必修二第三单元评估测试)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2·西安)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16日,英苏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1921年1月,协约国邀请苏联出席热那亚会议;1921年5月,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1924年~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苏联的国际地位提高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C.苏俄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答案】 C【解析】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对刚刚诞生的苏俄实施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措施,企图将其扼杀,而材料反映的双方关系的改善,说明原来的孤立已经松懈,无法看出A、D两项所述的意思,冷战是在二战之后,所以排除A、B、D三项,选C项。

2.(2012·莱州)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上述说法()A.全盘否定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B.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D.试图改变所有制形式【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把握能力。

材料强调的是市场调节与国家集中计划哪个起主导作用,既不是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全盘否定,也不是试图改变所有制形式,更别说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B、D三项。

由“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可知他们并不排斥商品经济,进而推知他们已经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所以选C项。

3.(2012·潍坊)“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课后作业(十二)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课后作业(十二) 岳麓版

课后作业(十二)(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届珠海月考)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如下四字,它们依次象形:植物生长的形状;草木繁茂之状;果实累累,谷物成熟;谷物藏于仓廪之中。

由此可以得出( )A.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B.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C.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D.商朝已经懂得汉字的演变规律2.(2012·肇庆模拟)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材料表明(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3.(2013届九江月考)“疑是蝤蛴美容颜,蛾眉婉转天地间。

高低上下隋唐始,举重若轻似等闲。

”(蝤蛴:天牛的幼虫,身体弯曲细长)这首诗所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 A.耒耜 B.耧车 C.曲辕犁 D.水排4.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信息是( )图一骨耜图二石犁图三六角形铁锄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5.(2013届太原调研)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突出表明( )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B.水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C.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出现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6.(2012·湛江测试)“(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

”(黄仁宇:《中国社会的物质》)这里“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指( )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正常赋税征收制度C.重建小农经济 D.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7.(2012·茂名模拟)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课后作业(八)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课后作业(八) 岳麓版

课后作业(八)(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

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

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

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

”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诞生B.红军长征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2013届河北省重点中学联考)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 ) A.证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发生改变B.表明孙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C.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D.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3.下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 )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4.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并且“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的组织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壮大”。

这反映了中共在实践上解决的问题是(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后,如何铲除军阀势力B.大革命失败后,如何继续革命和开展武装斗争C.遵义会议后,如何继续进行长征D.抗战爆发后,如何建立民族统一战线5.(2013届江西上饶月考)某次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这次会议( )A.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C.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D.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6.(2013惠州月考)“岛寇荼毒,痛及滇西。

谁无血气,忍弃边陲。

桓桓将士,不顾艰危。

十荡十决,甘死如饴。

瘗忠有圹,名勒丰碑。

懔懔大义,昭示来兹。

”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7.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1937年的南京,一群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共同面对日军大屠杀的故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作业10 鸦片战争 岳麓版必修1-岳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作业10 鸦片战争 岳麓版必修1-岳麓

课时作业10 鸦片战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75页]一、选择题1.“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病疾B.制止某某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解析:依据材料判断“害人之物”为鸦片,鸦片走私是“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导致某某大量外流。

材料与医治官场腐败无关,故A项错误;禁烟运动打击鸦片走私,制止某某外流,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危机,故B项正确;禁烟运动需要整顿海防,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禁烟运动与增加政府外贸收入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7·威海高三统测)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

……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对此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瓦解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客观上使中国知识分子抛弃自大陈腐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向西方学习D.没有西方打开中国古老帝国的大门就不会有中国的近代化解析:本题材料“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

……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反映了该西方学者片面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客观积极作用。

因此D没有西方打开中国古老帝国的大门就不会有中国的近代化,是不正确的,应选D。

答案:D3.(2017·某某高三统测)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某某条约》中的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的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十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含解析岳麓版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十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含解析岳麓版

单元质检卷十一中国古代的思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1·江苏苏北七市三模)战国时期,士人们往来于各国之间,以期得到人主的承认和采纳,获得出仕行其道的机会。

如孟子、荀子等就曾得到齐国国君的优待,在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停留过,荀子还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工作。

他们享受上大夫的待遇,“不任职而论国事”,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

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齐国国君推行礼乐仁政B.士人流动利于思想文化繁荣C.齐国重用儒学士人治国D.儒学适应统治者的迫切需要2.(2021·湖南永州三模)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墨四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

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B.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C.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D.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3.(2021·四川达州二模)西汉以来,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的正统地位。

这主要反映了( )A.儒家学者决定法律解释B.儒家学说影响加深C.郑玄注经较为透彻系统D.儒学思想纷乱发展4.(2021·河北邯郸一模)孟子在宋代以前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他的地位甚至不及周公、颜回,至多与荀子比肩齐名;然而到了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确定了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稳固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 )A.儒家思想升格为封建正统思想B.儒学已实现与佛学的合流C.孟子思想有利于儒学摆脱困境D.孟子思想优于孔子的思想5.(2021·辽宁锦州一模)黄宗羲认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有三大问题: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转卖为货币交税,并受商人盘剥;历代赋税改革,都不断加重农民负担。

据此推断,黄宗羲主张( )A.政府实行合理的赋税制度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以均田制代替土地私有制D.禁止商品流通以稳定社会6.(2021·湖北十一校二联)据下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A.宋代杭州雕版印刷品精美程度最高B.北宋交子制作原料为“柔木”和楮纸C.福建是宋代活字印刷三大中心之一D.成都印刷业发展得益于造纸业的发达7.(2021·华中师大一附中押题卷)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幅《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考点43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考点43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 岳麓版

考点43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背景1.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儒家学说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3.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二、理论——董仲舒的新儒学1.特点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2.内容(1)“天人感应”学说。

(2)“君权神授”。

(3)“大一统”。

(4)提出“三纲五常”。

三、实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易错提醒]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2)罢黜百家≠禁绝百家。

“罢黜百家”只为独尊儒术服务,并不仅仅意味着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进一步适应了“大一统”社会发展的需要。

(3)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四、影响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从此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图示总结] 董仲舒新儒学1.汉初统治者采用“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朝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2.汉武帝时,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4.为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5.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太学,在郡县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6.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适应了政治统一和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018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单元单元高效整合Word版含答案

2018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单元单元高效整合Word版含答案

单元高效整合(一)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演变过程、趋势和本质2.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①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方面①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②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③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二、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1.过程(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4)隋唐: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认识(1)从汉朝到宋朝,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势力的斗争十分激烈,结果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体制。

(2)这一体制的特点:一是中央通过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着地方行政,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二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使地方无法与中央对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十一)(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于1956年元旦在中国外交部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你的发言要点应选择( )①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③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013届湛江测试)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刊登的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中国人来了”这一结论所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3.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 。

布热津斯基是想说明( ) A.美国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B.苏联不关注中美关系C.美国利用苏联打击中国 D.美国打压苏联来限制中国4.(2012·广东汕头模拟)有学者认为:1969年的中苏边境冲突促使美国“毫不犹豫地走向极大地改变全球外交的变化”——实行三角战略。

为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 A.组建北约B.扶植日本C.尼克松访华D.从越南撤军5.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他的访谈录中这样写道:“邓小平无疑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1979年我邀请邓小平访问美国,他立即回复下月就可成行。

邓小平那次访美非常成功,一种好感和友谊很快在中国领导人和美国民众之间建立起来。

”促成“那次成功访问”的最重大因素是( )A.中美关系解冻B.美国总统正式访华C.中美正式建交D.中国重返联合国6.(2012·汕尾调研)“-1972年毛泽东接见他时,说:‘你们到北京这么一来,全世界都战战兢兢。

主要是一个苏联,一个美国,这两个大国,它们不大放心了,不晓得你们在那里搞什么鬼。

’”此处的“他”最有可能是( )A.尼克松B.基辛格C.勃列日涅夫D.田中角荣7.(2012·吉安三校联考)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

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 A.实行“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D.实行不结盟政策8.(2012·厦门模拟)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图一签订《中苏友图二毛泽东会见图三上海合作组织好同盟互助条约》尼克松总统首次元首会议A.从“一边倒”到区域合作B.美苏对峙格局的演变C.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发展D.中苏关系的演变9.(2013届河北保定月考)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s)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数以10亿计或许是全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他的主旨是( )A.提倡美国与中国结成友好同盟B.讽喻新中国的孤立无援C.主张各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D.认为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无益的10.(2013届东莞测试)2012年是中德两国正式建交40周年,中国政府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

当前,中德关系总体呈现良好局面,中德双方应该继续保持两国关系的良好势头,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要推动中德关系健康发展,我国必须( )①遵循“一边倒”政策②遵循“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③遵循不结盟政策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A.③④B.①② C.①③D.②④11.(2012·温州十校联考)恐怖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毒瘤,为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和平,中国参加了( )A.七十七国集团 B.上海合作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12.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2012年7月东盟与中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12年上海合日韩(10+3)外长会议作组织峰会A.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9分,第14题23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减。

”“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

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材料三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材料四“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6分)(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5分)(4)请举出两个例子,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分)(5)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14. (2013届临沂高三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

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

——据(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材料二下表所列为自1970至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

(6分)(2)根据材料二,19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6分)(3)你认为19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11分)解析及答案(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材料中“1956年元旦”这一关键点分析,然后结合备选答案作答。

①发生在1953年,②发生在1954年,③发生在1955年,④发生在1971年,很明显④排除在外。

【答案】 A2.【解析】本题的解答关键有两个:一是1971年,二是理解“中国人来了”的含义。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因此美国人才会有如此的感慨。

A项是1954年,C项是1972年,D项是1979年。

【答案】 B3.【解析】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阐述的是中、美、苏三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明显的说明了A项。

【答案】 A4.【解析】从材料信息“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美国实行三角战略”来判断。

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5.【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

把握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79”,当年中美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他几项均在此之前。

【答案】 C6.【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影响。

从材料信息苏联和美国都“不大放心”即可排除A、B、C三项。

【答案】 D7.【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一条线”外交方针可知是70年代的外交策略,而现在要转变应该是新时期,新时期的外交基本政策是不结盟。

A是建国后初期。

B是50年代中期。

C 应更晚一些。

【答案】 D8.【解析】A项可排除,图二没有反映区域合作;B项可排除,图三与美苏对峙格局的演变无关;D项也可排除,三幅图片不能共同反映中苏关系的演变。

本题选C项,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 C9.【解析】材料中“数以10亿计或许是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是指中国。

“容不得”表明其态度是对这种状况的不乐观,认为这种状况是无益的。

【答案】 D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而中德建交则是在1972年,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11.【解析】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毒瘤。

中国并未加入七十七国集团,排除A。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目的并非为打击恐怖主义,排除C。

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排除D。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9分,第14题23分,共52分)13.【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等信息分析“一边倒”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第(2)问从材料二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如“平等”“自主”“合作”“和平与发展”等。

第(3)问注意材料的时间信息,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举例,注意时间限制。

第(5)问从各个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可以想到坚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从一直贯彻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可以想到我们也坚持外交原则的坚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