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分析

——以南宋末年襄阳之战为例

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传统中国沿革地理著作主要表现在山川形胜的讨论和研究中,其所论述也比较零散,其中的集大成者当属清朝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中国军事地理大势和利用地理形胜的成败得失经验。顾祖禹对襄阳的地位做出论断:“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i而在当代历史本文试图从襄阳的位置,交通,自然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其战略地位,并结合南宋末年的襄阳战役这一具体战役来分析。参考宋杰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饶胜文的《布局天下》和胡阿祥的《兵家必争之地》等书的基础上,试图对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进行初步分析。

1总体分析

地理位置: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与南阳分别处于南阳盆地的南北出口。

交通:襄阳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一个十字路口。离各个军事战略枢纽相去不远,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襄阳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ii著名历史地理学者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所论述:“古代中国之疆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而中隔秦岭、伏牛、桐柏、大别诸山脉,使南北交通局限于东西中三主线。西线由关中越秦岭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东线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长江下游之吴越。中线由关中东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阳,复南循汉水至长江中游之荆楚。”“襄阳向来就是联系长江中游与中原、关中地区的交通枢纽。由襄、邓西北陆行过武关、蓝关,或自襄州溯汉水、丹水入商州,再转陆路经蓝关,或自襄州溯汉水至洋州,转陆路经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岭,均可至长安;由襄州北行经南阳、方城可至洛阳;南行经荆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岭至广州,或经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东下吴越;东南循汉水而下,经邹、鄂入江,亦得联络吴越岭南。”iii

就全国形势而言,东南而言,是重在武昌。.襄阳为天下之腰臂,中原得之以并东南,东南得之可以图西北。南方政权北伐常常从襄阳出发,而北方政权南征统一全国也常常以襄阳为重要的军事枢纽。关于南征,清王万芳《襄阳府志》有这样的总结:“

襄阳为楚北大郡……代为重镇,故典午之东迁,赵宋之南渡,忠义之士,力争上游,必以襄阳为扼要;晋之平吴,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阳,为建瓴之势。”

至于北伐,乡先贤吴庆熹在《襄阳兵事略》中说:“自汉以来,起中原而争天下者,惟晋以楼船出巴蜀,沿江东下取吴,外此,这出师之途无过二:曰淮北,曰汉南。而江不与,淮北不得志,则汉南重,而襄重起东南者亦然。”

三国时期,襄阳被魏国牢牢的掌握在手里,严重威胁吴国的荆州地区,使吴国寝食难安,最终被西晋灭亡的时候即有一路大军兵出襄阳,攻下荆州地区。

前秦伐东晋时,便借鉴了西晋灭吴的经验,后因淝水之战前秦大败,荆襄这一路大军不得不撤退。东晋和南朝北伐常常从荆襄地区出兵,攻下河南,关中地区。隋文帝因得襄阳而灭陈而统一全国。

地形:襄阳群山四绕,一水纵贯。鄂西北地区多为低山丘陵,襄阳城面向汉水,

背依晚山,周围东有桐柏山,东南有大洪山,西北为武当山余脉,西南则为险峻的荆山山脉。襄阳城北临汉水,与樊城隔江相对,川流遗急,难以泅渡。因此易守难攻。

另外,襄阳的自然环境也相当的优越,境内既有崇山峻岭,又有广阔平原,既有河谷溪流,又有丘陵岗地。襄阳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十分适宜农业生产,历史上屡见在当地驻军屯田而大获成功者。如西

晋与孙吴相持时,“羊枯镇襄阳,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腆之利,夺吴

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又广事屯田,预为储蓄。枯之始至也,军

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杜预继枯之后,遵其成算,遂安坐

而弋吴矣。”顾祖禹因此称“襄阳遂为灭吴之本”。iv东晋庚亮谋复中原,亦刘宋元嘉五年(azs ),张邵出任雍州刺史,“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v

综上原因,襄阳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司马懿曾言:“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vi

1

2全国地位

襄阳在南北对峙时的军事战略地位更为凸显,襄阳处于淮河-汉水-秦岭一线。襄阳是连接着东西防线,南方政权如果控制着长江上下游流域,常常从汉水出击来缓解淮河战区和四川战区的压力。而北方政权也常常以汉水作为出击的重点,使的南方的防御体系不能及时救援,北方大军一旦沿着汉水流域南下,南方政权的防御体系往往顷刻间崩溃瓦解。襄阳自古有北人下马南人上船”之说,白居易有诗云《襄阳舟夜》:“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骚。”在南北对峙时,北方的骑兵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而南方军队的水上优势便能发挥出来。

3具体分析

襄阳的军事地理位置被当时的人所认识到,在许多大臣的对南宋防御蒙古的建言中中常常有襄阳的身影。

南宋杜范所说:

襄阳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古人以为国之西门,又谓天下喉襟。若为寇盗据其门户,扼其喉襟,则吴蜀中断,自上流渡江,直可以拉湖湘;若得舟而下,直可以捣江浙。形势顺便,其来莫御。vii

李焘曾言:“襄阳者,天下之脊也。东援吴,西控蜀,连东西之势,以全天下形胜。”viii

蒙古在对南宋多年的战争中认识到了占领荆襄战区的重要意义,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以最小代价实现战略目标。因此作为荆襄战区的门户,襄阳自然首当其冲的被蒙古大军作为优先攻击的战略目标。

宋据东南,以吴越为家,其要地,则荆襄而已。今日之计,当先取襄阳。

即克襄阳,彼扬、庐诸城,弹九地尔,置之勿顾,而直趋临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ix

南宋的荆襄战区以襄阳,江陵和鄂州作为防务重点,犹如一个铁三角撑起了荆襄防线,襄阳一旦失守,敌军从桐柏山和大洪山的夹缝中行军,兵峰直抵江汉平原。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