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考点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历史考点梳理姓名班别
◆考点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
1·开国大典: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成立。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
3·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年,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祖国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
◆考点2 土地改革
1·时间与原因:1950~1952年,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3·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和,为国家的备了条件。
◆考点3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制定:年,在北京召开的上制定。
2.内容:规定我国坚持,坚持道路,一切权力属于。
3.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考点4 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年至年。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
(1)工业:公司大型轧钢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造厂。
(2)交通运输业:长江大桥建成。川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3)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迈进。
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形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成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生产合作社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
(2)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政策。
3.三大改造的意义: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转变为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考点6、7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20世纪年代。
(2)标志:、、浮夸风和“共产风”。
(3)后果:导致严重的困难。
(4)教训:遵从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2.“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党和国家面临着的危险。
(2)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成立“”,把矛头指向所谓的、资产阶级司令部。
(3)表现:全国出现学校、工厂“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1967年2月,以叶剑英、徐向前、谭震林为代表的老革命家的抗争被诬为“”
(4)结束:1971年,粉碎了反革命集团。
1976年10月,、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5)评价:“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和遭到严重破坏,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考点11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问与地点:年,北京。
2.内容:
(1)思想上:彻底否定“”的方针,重新确立、
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是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的新时期。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内容:农民实行,自负盈亏。
(2)作用:农民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3)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2.经济特区
(1)目的:吸收,引进先进的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和福建的。
(3)对外开放格局:
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
◆考点14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1982年颁布了第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2·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3.影响:群众观念不断提高,我国逐渐向的道路迈进。
邓小平理论:
1.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理论,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讲话,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人民的思想。
4.1992等,中共第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5.1997年,中共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考点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以实行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和基本制度。全国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考点1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l·目的:为了解决问题、问题和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方针:提出“”的伟大构想。
3·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
4.成果:1997年7月1日,回归;1999年12月20日,回归。5.评价:“一国两制”为实现大业指明了前景。
6.对台基本政策“、”
7·认识:祖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点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