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电流实验专题复习--有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恒定电流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恒定电流

高中物理题型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恒定电流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为R,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 B. C. D.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

虚线框中S为一个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B可以分别与触点1、2、3接通,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不同功能。

关于此多用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S接1时,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B.当S接2时,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C.当S接2时,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红表笔D.当S接3时,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红表笔3.如图,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路端电压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4.如图所示,E为电源,其内阻不可忽略,R 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L 为指示灯泡,C为平行板电容器,G为灵敏电流计。

闭合开关S,当环境温度明显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中电流方向由a到bB.R T两端电压变大C.C所带的电荷量保持不变D.L变暗5.把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分别连在两个电路中,A电阻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B电阻丝长度为2L,直径为2d。

要使A、B电阻丝消耗的功率相同,加在两电阻丝上的电压之比应为()A.U A∶U B=1∶1B.U A∶U B=∶1C.U A∶U B=∶2D.U A∶U B=2∶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变亮,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大B.灯变暗,电压表的示数增大C.灯变暗,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D.灯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7.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R的阻值。

合格考恒定电流复习附答案

合格考恒定电流复习附答案

3-1恒定电流一、考试要求1、电源和电流①识记电流形成的机制;②识记恒定电场的含义;③识记恒定电流的含义;④识记电流方向的确定;⑤应用电流的定义式及单位2、电动势①识记电源的作用;②理解电动势的定义式和单位;③识记电源内阻;3、欧姆定律①应用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②理解导体的U-I图象及I- U图象(伏安特性曲线);③理解电阻的作用和定义式;④识记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①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关系;②应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计算;③识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④理解电压表的分压原理;⑤理解电流表的分流原理5、焦耳定律①理解电流做功的意义;②应用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③应用焦耳定律的应用;6、导体的电阻①应用伏安法测量电阻;②理解测量金属丝直径的方法;③理解电阻率定义;④应用电阻定律的应用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①理解内电路、外电路、内电阻、外电阻、内电压、路端电压(外电压);②理解路端电压和内电压之和与电源电动势的关系;③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④综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二、主要考点考点l基本概念1、恒定电场: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2、电流①电流的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意它和热运动的区别)。

②形成电流条件:(1)存在自由电荷;(2)存在电势差(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

③恒定电流: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④电流强度:I=q/t=nsve(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电流,q应是两种电荷量和)⑤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⑥注意:I属于标量,电流传导速率是电场传导速率不等于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电场传导速率等于光速)。

3、电动势①电源的作用: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②电动势的定义式:E=W/q 电源内部移送电荷q时非静电力做功W与q的比值③电源内阻:电源内部的电阻4、电阻R: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①定义式:R=U/I②决定式:L RSρ=(1)对同一种材料,电阻与导线横截面的面积S成反比,与导线长度L成正比。

高三物理 恒定电流实验题精选

高三物理 恒定电流实验题精选

实验题精选1.如图螺旋测微器的测量读数应是 、 mm 。

【答案】0.900mm; 1.104mm.2.下图A 、B 、C 中分别为用游标卡尺测某物体宽度d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某一电阻上电压U 和电流I 的刻度示意图,请分别写出对应的读数:d = mm , U = V , I = A图B 图C 【答案】d= 10.55 mm U= 2.62 V I= 0.52 A3.为了测量一个“12 V 、5 W ”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12 V ,内阻不计;电流表:0~0.6 A ,0~3 A ,内阻可忽略; 电压表:0~3 V ,0~15 V ,内阻很大;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允许最大电流1 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从0 V 调到12 V.①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②按画出的电路图,在图3的实物图上连接.③某位同学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

某次测量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5所示,电流表读数为 A ,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

【答案】①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②电流表选0.6 A 量程,电压表选15 V 量程,图略, ③0.40 2.4 4.某同学在做《自来水电阻率的测定》课题时,先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用如图1所示电路进行测量.两电极相距L =0.700 m ,其间充满待测的自来水.图中器材如下: 电压表(量程15 V ,内阻约30 k Ω)、电流表(量程300μA ,内阻约50Ω)、滑动变阻器(100Ω,1A )、电池组(电动势E =12 V ,内阻r =6Ω)、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表1是他测量通过管中自来水柱的电流及两端电压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他还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2所示表1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玻璃管内径d的测量值为 cm;(2)根据表1数据在图3坐标中作出U-I图象,根据图象求出电阻R = Ω;(3)用直接测量值计算自来水电阻率的公式是ρ= ,测量值为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自来水电阻的电路图。

恒定电流复习试卷及答案详解

恒定电流复习试卷及答案详解

高二物理期末复习试卷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一、选择题:1.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它的阻值为64 Ω.则导线原来的电阻值为( )A.128 ΩB.32 ΩC.4 ΩD.2 Ω2.直径0.3 mm的细铅丝通以1.8 A的电流时被熔断,直径0.6 mm的粗铅丝通以5 A 的电流时被熔断.如果由长度相同的20根细铅丝和一根粗铅丝并联组成电路的保险丝,则通过电流为多大时,电路断开( )A.5 AB.30 AC.36 AD.41A3.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 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示数为8 V.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 ArrayA.小于4 VB.等于4 VC.大于4 V小于8 VD.等于或大于8 V4.如图所示,设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计,外电阻R1≠R2≠R3.若把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对换,则( )A.电流表读数为零B.电压表读数为零C.电流表读数不为零D.电压表读数不变5.若将两个电源的U-I确的结论是( )A.电动势E1=E2,内阻r1<r2B.电动势E1=E2,内阻r1>r2C.发生相同电流变化,电源1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D.发生相同电流变化,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6.用欧姆表测一个电阻R的阻值,选择旋钮置于“×10”挡,测量时指针指在100与200刻度的正中间,可以确定( )A.R=150ΩB.R=1500ΩC.1000Ω<R<1500ΩD.1500Ω<R<2000Ω7.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在t时间内,通过铜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A.nvStB.nvtC.It/qD.It/Sq8.如图所示,设电源输出电压不变,R 2=9R 3.通过R 2的电流为I ,欲使开关S 闭合时,通过R 2的电流近似为I /10那么R 1和R 2的关系应满足( ) A.R 1=R 2B.R 1>>R 2C.R 1<<R 2D.R 2=R 1/10 9.如图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a 点向b 点移动的过程中,灯泡L 将( ) A.一直变暗 B.一直变亮 C.先亮后暗 D.先暗后亮10.两根材料和长度都相同的均匀电阻丝R 1和R 2,R 1横截面积较大,在它们上面用少许凡士林粘几根火柴棒,当两端并联在电源上后,若不计散热,则( )A.R 1的火柴棒先掉下来B.R 2的火柴棒先掉下来C.R 1、R 2上的火柴棒同时掉下来D.无法判断哪根电阻丝上的火柴棒先掉下来 11.如图所示,M 、N 间电压恒定,当开关S 合在a 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0 V ,电流表示数为 0.2 A;当开关S 合在b 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2 V ,电流表示数为0.15 A.可以推断( ) A.R x 较准确的测量值是50Ω B.R x 较准确的测量值是80 Ω C.R x 的真实值是70 Ω D.电流表的内阻是20 Ω 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A 、B 、C 三灯亮度相同.若继续将P 向下移动,则三灯亮度变化情况为( )A.A 灯变亮B.B 灯变亮C.A 灯最亮D.C 灯最亮 13.如图所示,直线OAC 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总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抛物线OBC 为同一直流电源内部热功率P r 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若A 、B 对应的横坐标为2 A 那么线段AB 表示的功率及I =2 A 对应的外电阻是( )A.2 W ,0.5 ΩB.4 W,2 ΩC.2 W,1 ΩD.6 W,2 Ω 14.如图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A 1(0~3 A )和A 2(0~0.6 A )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1的指针半偏时,A 2的指针也半偏B.A 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 2的指针已经满偏C.A 1的读数为1 A 时,A 2的读数为0.6 AD.A 1的读数为1 A 时,干路中的电流I 为1.2 A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表中:二、实验题:1. 实验室内有一电压表○mV,量程为150 mV,内阻约为150 Ω.现要将其改装成量程为10 mA的电流表,并进行校准.为此,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干电池E(电动势为1.5 V)、电阻箱R、滑线变阻器R′、电流表○A(有1.5 mA、15 mA与150 mA三个量程)及开关K.对电表改装时必须知道电压表的内阻.可用图示的电路测量电压表○mV的内阻.在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精确度尽可能高的条件下,电路中的电流表○A应选用的量程是_________.若合上K,调节滑线变阻器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150 mV,电流表○A的读数为1.05 mA,则电压表的内阻R mV为_________(取三位有效数字).2.在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探究中,某组同学分别测绘出一个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线,还测绘出了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电流表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C和OB.若把该电阻R接在该电源上构成闭合电路(R为唯一用电器),由图可知,外电阻的电阻值是_________,电源的电阻是_________,电源的输出功率是_________,电源的效率是_________.3.下图中R为已知电阻,R x为待测电阻,K1为单刀单掷开关,K2为单刀双掷开关,V为电压表(内阻极大),E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现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 x.(1)写出操作步骤;(2)由R及测量的量写出E、R x的表达式.4.某同学对黑箱(见图1)中一个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正确测量,他发现该元件两端的电压U ab(U ab=U a-U b)与流过它的电流I之间的变化关系有如下规律:①当-15 V<U ab<0 V时,I近似为零.②当U ab≥0时,U ab和I的实验数据见下表:a b图1(1)在图2中画出U abab图2(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该元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3)若将此黑箱接入图3电路中,并在该电路的cd两端输入如图4(甲)所示的方波电压信号u cd.请在图4(乙)中定性画出负载电阻R L上的电压信号u ef的波形.图3cd ef u u /V /V t /st /s(甲)(乙)12 0 0-125.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I /A 0.12 0.21 0.29 0.34 0.38 U /V 0.20 0.40 0.60 0.80 1.00 I /A 0.42 0.45 0.47 0.49 0.50 U /V1.201.401.601.802.00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0~10 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2)在右下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 -I 曲线. (3)把该小灯泡接在电动势为1.5 V 、内阻是2.0 Ω的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6.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所给的器材有:(A)电压表○V :0—3—15V ;(B)电流表○A :0—0.6—3A ;(C)变阻器R 1(总电阻20Ω);(D)变阻器R 2(总电阻100Ω);以及电键S 和导线若干.(1)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变阻器规格).(2)如图所示的U -I 图上是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E =________V ,r=________Ω.UI /A /V 1.61.20.80.400.10.20.30.40.5(3)若只选用两组数据,用欧姆定律算出E、r,有可能误差较大.若选用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组数据误差最大.三、计算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80 V,内电阻r=2Ω,R1=4Ω,R2为滑动变阻器.问:(1)R2阻值为多大时,它消耗的功率最大?(2)如果电源内阻损耗功率不超过总功率的20%,R2应取多少?(3)如果要求电源输出功率为600 W,外电路电阻R2应取多少?此时电源效率为多少?(4)该电路中R2取多大时,R1上功率最大?2.在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2Ω,R1=10 Ω.当滑动变阻器在某一位置时,电路中电压表读数为2 V,电流表读数为0.8 A.两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求R2的阻值.3.如图所示,ε=10V,C1=C2=30μF,R1=4.0Ω,R2=6.0Ω,电池内阻忽略不计。

恒定电流专题(1)(含答案)

恒定电流专题(1)(含答案)

恒定电流专题(1)【知识归纳】1.电源:先分析课本图2.1-1 说明该装置只能产生瞬间电流(从电势差入手) 【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类比:(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2—1,水池A 、B 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 、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 运动到水池B 。

A 、B 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问题】怎拦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电流呢?【回答】可在A 、B 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中的水抽到水池A 中,这样可保持A 、B 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归纳】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电流(标量)(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定义式:t QI(4)电流的微观表示:取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设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

设想在导体中取两个横截面B 和C ,横截面积为S ,导体中每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荷数为n ,每个自由电荷带的电量为q ,则t 时间内通过横截面C 的电量Q 是______________电流I 为______________老师归纳:Q=Nq=nvtSq I=Q/t=nvqS(5)单位:安培(A ),1 A =103mA = 106µA【典型例题】【形成电流的条件】【例1】如图验电器A 带负电,验电器B 不带电,用导体棒连接A 、B 的瞬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 、有瞬时电流形成,方向由A 到BB 、A 、B 两端的电势不相等C 、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不等于零D 、导体棒内的自由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做定向移动【电流的定义】【例2】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原子核的静电力吸引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静电力常量为k 。

恒定电流 练习和习题解答

恒定电流  练习和习题解答

恒定电流练习和习题解答练习一(1)导线中的电流为10A,20s内有多少电子通过导线的横截面?解:20s内流过横截面的电量Q=It=10×20C=200C.所以,通过导(2)给灯泡加上220V的电压,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5A,灯丝的电阻是多少?(3)要使一个电阻是190Ω的导体内产生0.2A的电流,应该给它加上多大的电压?解:U=IR=0.2×190V=38V.(4)某电流表可测量的最大电流是10mA.已知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8.0V时,通过的电流是2mA.如果给这个电阻加上50V的电压,能否用这个电流表测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解:在R一定的条件下,U2∶U1=I2∶I1.已知U1=8.0V,U2=50V,了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0mA,给电阻加上50V的电压时,就不能用该电流表测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了.(5)如果电灯、电炉等用电器连接电源的两根导线,由于绝缘皮破损致使金属线芯直接接触,就发生了所谓短路.短路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金属导线的电阻一般都非常小,这时的电流将怎样?器的电阻,这样,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不是很大的.如果发生短路,那么电阻R就是仅仅指导线的电阻R导了,而R导≈0,电压加在电阻很小很小的导线上,电流就会很大,以致急剧的发热升温而引起危险.说明:短路危险在初中已经讲过,在此再复习一下,要求学生在日常用电和做电学实验时,务必避免短路.练习二(1)长20m、横截面积是10mm2的铜导线的电阻是多少?解:铜的电阻率ρ=1.7×10-8Ω·m,10mm2=10-5m2,代入公式,(2)导线的电阻是4Ω,把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电阻变为多少?如果把它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电阻又变为多少?答:对折起来,导线的长度减半,横截面加倍,所以电阻要变为原若是均匀拉长,不仅长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而且横截面积变细,R'=4R=16Ω.(3)有一条康铜丝,横截面积为0.10mm2,长度为1.22m.在它的两端加0.60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正好是0.10A,求这种康铜丝的电阻率.解:由U=0.60V,I=0.10A可得这条康铜丝的电阻=4.9×10-7Ω·m.(4)用横截面积为0.63mm2、长200m的铜线绕制一个线圈.这个线圈容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8.0A,这个线圈两端至多能加多高的电压?解:查表可知铜的电阻率为ρ=1.7×10-8Ω·m,所以能加的最高电压为U=IR=8.0×5.4V=43V.(5)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如图2-48所示.A、B是金属丝的两个端点,C、D是金属杆的两个端点,可滑动的滑片P把金属杆与电阻丝连接起来.如果把A和C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当滑片P由B向A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由大变小,这是为什么?你还可以设计几种方案,当滑片P移动时,使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大变小?答:A、C接入电路,则变阻器的左半边电阻丝PA是有用的(串联在电路中).当P从B向A移动时,电阻丝串入电路中的部分的长度缩短,电阻变小,因而电路的总电阻也变小了.P移动时,使接入电路的电阻R由大变小的方案有:连接D、A端,P向左移时R变小;连接C、B端,P向右移时R变小;连接D、B端,P向右移时R变小.练习三(1)在学校、家庭或其他方便的地方观察几种常见的用电器,记下它们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的结果抄在作业本上.答:(表格见下页,仅供参考)(2)在用电器功率为2.4kW、电源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应不应该选用熔断电流为6A的保险丝?因为10.9A>6A,故该种保险丝不能用.(3)日常使用的电功单位是千瓦时(俗称“度”),等于功率为1kW的电流在1h内所做的功.1kW·h等于多少焦耳?解:1kW·h=1kW×1h=1000×3600J=3.6×106J.(4)额定电压是220V,功率是40W、60W、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5)在电阻器上除了标明电阻值,还标明额定功率值.这是它工作时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超过这个功率,电阻器会被烧坏.有一个“2k①允许加在这个电阻器上的最大电压是____V;②这个电阻器上能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A;③给这个电阻器加上10V的电压时,它消耗的功率是_____W.答:22.4V;0.112A;0.05V.练习四(1)额定电压是220V、电阻是160Ω的电热水器,电功率是多少瓦?每分钟产生多少焦耳热量?Q=Pt=303×60J=1.82×104J.(2)有一个1kW、220V的电炉,正常工作时电流是多少?如果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把它接在110V的电压上,它消耗的功率将是多少?说明:电炉的电阻丝的电阻值保持一定.当电压改变后,通过它的电流也改变,不能用4.55A 来计算了.(3)输电线的电阻共计1Ω,输送的电功率是100kW,用400V的低压送电,输电线因发热损失的功率是多少千瓦?改用104V的高压送电呢?解:画图2-49表示远距离输电.发热损失的功率为:P导=I2R导=2502×1W=62500W.功率,因为U=400V是输出总电压,其中包括导线电阻上的电压降和用求导线中的电流,因为U=400V不是导线上的电压降.(4)容量都是2L的电水壶,功率是1kW的,20min可以将水烧开,而功率是3kW的只要5min 就可以将水烧开.为什么小功率的电水壶不经济?答:在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水壶的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电水壶将向外散热.功率小的电水壶加热的时间较长,向外散热的时间也长,损失能量较多而不经济.练习五(1)求电阻值分别是2Ω、3Ω、4Ω的三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如果用4.5V的电源给这三个串联电阻供电,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解:R总=R1+R2+R3=2Ω+3Ω+4Ω=9Ω.所以U1=IR1=0.5×2V=1V,U2=IR2=0.5×3V=1.5V,U3=IR3=0.5×4V=2V.(2)由两个电阻器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是100V,其中一个电阻器的电阻是80Ω,两端电压是40V,求另一个电阻器的电阻.解:画出电路图来示意,见图2-50.用电器R2的电压是U2=U-U1=100V-40V=60V.说明:串联电路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因此本题也可由U1∶(3)在图2-51所示的分压器电路中接入一个电压表测UPB的值.在P从A向B滑动的过程中,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总等于U,故障出在哪里?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总等于零,故障出在哪里?已知电源和电压表都是好的.答:画出图2-52,当P由A向B滑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始终等于U.说明P与A等势,则PA 中应该没有电流(I=0).电路中有开路而且开路发生在B处.这样,P、A与电源正极同,B与电源负极同,电压表示数总是U.若电压表示数总是零.则表示P与B等势,PB中没电线(I=0).则应当在A处发生开路,A与电源正极同,P、B与电源负极同,电压表示数总为零.当然假设电源到A和电源到B之间的导线连接均没断路,则可能在A或B处出现接头松脱接触不良现象.(4)分别标着“220V 100W”和“220V 40W”的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220V的照明电路中,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哪一个灯泡消耗的功率大?为什么?(计算时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而改变)解:先求出灯丝电阻“220V 100W”灯泡串联后的功率变为P1=I2R1=(0.13)2×484W=8.18W.“220V 40W”灯泡串联后的功率变为P2=I2R2=(0.13)2×1210W=20.4W,可见后者的功率大.因为串联后两灯泡的电流相同了,消耗的电功率便与两灯丝的电阻成正比了.后者的灯丝电阻值较大,功率也大.练习六(1)电路里有四个阻值分别是20Ω、40Ω、50Ω、200Ω的电阻并联着,求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少?(2)用阻值分别是10kΩ、20kΩ、80kΩ的三只电阻,怎样连接可以得到26kΩ的电阻?答:不可能三个串联;如果三个并联,则总电阻将小于10Ω,也不kΩ=26kΩ.即将20kΩ和80kΩ的电阻并联,再跟10kΩ的电阻串联,就得到26kΩ的电阻.(3)R1、R2两个电阻并联,其中R1为200Ω,通过R1的电流I1为0.20A,通过整个并联电路的电流I为0.80A,求R2和通过R2的电流I2.解:画示意图2-54已知R1=200Ω,I1=0.20A,又已知I=0.80A,所以I2=I-I1=0.80A-0.20A=0.60A.根据并联分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4)分别标着“220V 100W”和“220V 40W”的两个灯泡并联后接在110V的电源上,它们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哪一个灯泡消耗的功率大?(计算时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前者消耗功率较大.(5)一个盒子内装有由导线和三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组成的电路图.答:如图2-56所示.练习七(1)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为100Ω,满偏电流Ig为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6V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A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解:已知Rg=100Ω,Ig=3×10-3A.①把电流表改装为量程U=6V的电压表:用Ug表示电流表偏转到满刻度时它两端的电压,Rx表示分压电阻,Ux表示Rx分去的电压(图2-57),则U g=Ig·Rg=3×10-3×100V=0.3V.U x=U-Ug=6V-0.3V=5.7V.所以 Rx=2000Ω-100Ω=1900Ω.②把电流表改装为量程I=3A的电流表:用Rx表示分流电阻,Ix表示Rx分去的电流(图2-58),则I x=I-Ig=3A-3×10-3A=2.997A.由Ix·Rx=Ig·Rg,(2)某电流表串联一个9.5kΩ的电阻后,可测量的最大电压是10V.如果给它串联一个49.5kΩ的电阻,可测量的最大电压是50V.求电流表的内阻Rg和满偏电流Ig.解:画图2-59示意.通过表头的满偏电流Ig是不变的.所以U1=Ig(Rg+R1),U2=Ig(Rg+R2).已知R1=9.5×103Ω,U1=10V,R2=49.5×103Ω,U2=50V,由此得=500Ω=0.5kΩ.(3)如果给电压表串联一个阻值等于电压表内阻的电阻,它的量程变为多少?它的刻度盘数字(图2-60甲)应怎么改?如果给电流表并联一个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电阻,它的量程变为多少?它的刻度盘数字(图2-60乙)应怎么改?答:电压表串联了阻值等于其内阻的电阻以后,量程将扩大一倍,即扩大到二倍.刻度盘数字应把3V改成6V;2V改成4V;1V改成2V.电流表并联了阻值等于其内阻的电阻后,量程也将扩大到二倍.应把刻度盘上的数字3A改为6A;2A改为4A;1A改为2A.(4)图2-61中的R代表用电器,R'是滑动变阻器,它起分压电阻的作用,移动滑片P可以改变用电器R两端的电压.设R的阻值为200Ω,R'的最大阻值也是200Ω.求R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范围.答:当P滑到R'的下端时,R'全部串入电路中,由于R'的最R'的上端时,R'被短路而全部没用,此时R两端的电压是100V.所以,R两端电压变化范围为50~100V.练习八(1)电源的电动势为1.5V,内电阻为0.12Ω,外电路的电阻为1.28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路端电压.U=IR=1.07×1.28V=1.37V.(2)电动势为2.0V的电源,与9.0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为1.8V.求电源的内电阻.U'=ε-U=2.0V-1.8V=0.2V.(3)电源的电动势为4.5V,内电阻为0.50Ω,把它接在4.0Ω的外电路中,路端电压是多少?如果在外电路上并联一个6.0Ω的电阻,路端电压又是多少?如果6.0Ω的电阻不是并联而是串联在外电路中,路端电压又是多少?所以U1=I1R1=1.0×4.0V=4.0V;所以 U3=I3(R1+R2)=0.43×(4.0+6.0)V=4.3V.(4)在图2-62中,加接一个电流表,就可以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当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0.20A和1.98V,改变滑片的位置后,两表的读数分别是0.40A和1.96V.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解:画出图2-63的电路图,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ε=U1+I1r,ε=U2+I2r,式中U1=1.98V,I1=0.20A,U2=1.96V,I2=0.40A.解出r得:代入ε=U1+I1r,得ε=1.98V+0.20×0.1V=2.00V.(5)许多人造卫星都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某电池板的开路电压是600mV,短路电流是30mA.求这块电池板的内电阻是多少?解:开路电压可近似认为是电源电动势,ε=600×10-3V.短路电练习九(1)找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打开看看里面有几节电池,是怎样接的.算一算这个收音机的电源电压是多少?说明:课上教师示范怎样打开半导体收音机,并如何观察里面的电池个数.然后让学生回去实际观察.(2)太阳能电池由许多电池小片串联或并联组成.某种电池的电动势是600m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mA.求在下列两种情况中应该怎样连接电池小片:①需要240V,25mA的电源;②需要600mV,2.5A的电源.解:①可将400个电池小片串联;②可将100个电池小片并联.(3)有10个相同的蓄电池,每个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0V,内电阻为0.04Ω.把这些蓄电池接成串联电池组,外接电阻为3.6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因为U=IR,所以电池组两端电压U=5.0×3.6V=18V.说明:求出电流后也可这么求电池组两端的电压:U=ε-Ir=20V-5.0×0.04×10V=18V.(4)有两个相同的电池,每个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电阻为1.0Ω.把这两个电池接成并联电池组,外接电阻为9.5Ω.求通过外电路的电流和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电池组路端电压U=IR=0.15×9.5V=1.43V.两个电池是并联的,每个电池两端电压都是1.43V.(5)图2-64的盒内有由导线和三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A、B、C、D是四个接线柱.用电压表测量任意两点间的电压,测量结果如下:UAC=0;UBD=UAB=UCB=1.5V;UAD=UCD=3V.试判断盒内电池是怎样连接的?解:答案不是唯一的.如图2-65所示.练习十(1)按照课本图2-26甲(教参图2-10)的接法测电阻,如果电流表的读数是0.2A,电压表的读数是30V,算得的待测电阻的阻值是多少?这个阻值比实际的阻值大还是小?如果已知电压表的电阻是3kΩ,利用并联电路的知识,算出更精确一些的电阻R的值.测得的阻值比实际阻值要小.因为这么算出的R实际上是待测电阻和电压表电阻的并联总电阻.(2)在课本图2-26乙(教参图2-11)中,如果电压表的读数为10V,电流表的读数为0.10A,电流表的电阻为0.20Ω.求待测电阻的阻值.实际上,上面计算出来的阻值是(R'+RA).所以,待测电阻的较精确的阻值为R'=R-RA=100Ω-0.20Ω=99.8Ω.习题(1)三个阻值都是12Ω的电阻,可以有几种连接方法?连接后的等效电阻(即总电阻)各是多大?解:①三个串联,总电阻R1=3×12Ω=36Ω;③两个并联再跟第三个串联,总电阻④两个串联再跟第三个并联,总电阻(2)一个盒子内装有由导线和几个相同阻值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盒外的1、2、3、4是该电路的四个接线柱(图2-66),已知1、2间的电阻是1、3和2、4间电阻的2倍.而3、4间没有明显的电阻.试画出盒内电路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图.答:如图2-67所示,最简单的用两个电阻,可像图甲那样连接.说明:本题如果不限制条件则有无穷多解,用四个电阻可像图乙那样连接;用五个电阻可像图丙那样连接.本章练习九(5)和章末习题(2)黑盒子问题的不加限制条件的解答,《物理教学》1986年第8期34页刊载的赵基清同志写的《匣子问题的解答》可供参考.(3)两个电阻R1、R2跟电源串联在一起.如果在电阻R2的两端并联上一根导线L(图2-68),判断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的?(电源内阻和导线L的电阻都忽略不计)①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相等;②U1=U,电阻R2上的电压为零;④去掉电阻R2,电路中的电流不发生变化.答:②、③、④正确.(4)如图2-69所示,在一个粗细均匀的金属环上有A、B、C两点接在电路中时,导线中的电流是6A,圆环消耗的功率是108W.如果保持导线中的电流不变,换接A、C两点,圆环消耗的功率是多少?解:导线中电流不变,则由P=I2R可知,功率P之比等于电阻R之比.设圆环电阻(假设将圆环断开,其两端间的电阻)为6r.接A、B(5)在图2-70中,AB间的电压UAB=9V,R1=R2=R3=6Ω.开关S打开和闭合时,电阻上的电压各是多少?通过它们的电流各是多少?解:①S打开时,UAB=9V,总电阻R=R1+R2=12Ω.所以R1上的电压U1=IR1=0.75×6V=4.5V;R2上的电压U2=IR2=4.5V.6V=6V.(6)用一个电源、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怎样测量一个未知的电阻Rx?如果把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又应该怎样测量Rx的大小?画出电路图,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列出求Rx的计算式(电源内阻忽略不计).解:①先用电流表照图2-71甲那样连接电路,测出I1.由ε=I1R,测出电源电动势ε(电源内阻不计,不必列入算式中).再照图2-71乙那样把Rx接入电路,由电流表读出I2,再由ε=I2(R+Rr),便可计算算出I;再像2-71丁那样用电压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U2,因为Rx与R串联,电流相同,所以说明:上述测量中,没有考虑电压表、电流表本身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因此测量结果是不很精确的.(7)在图2-72的电路中,电压U为10V,电阻R为5.0Ω.①当c、d连接起来时,电路中的电流有多大?②当内阻Rg为0.10Ω的电流表两端分别接在c、d上时,电路中的电流有多大?③换用内阻为0.01Ω的电流表接在c、d上,电路中的电流有多大?④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流,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②接入Rg=0.10Ω的电流表,电路中的电流③接入Rg=0.01Ω的电流表,电路中的电流④由上述可见,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增加了电路中的总电阻值,使测得的电流比原来的小,电流表的内阻越大,造成的误差也越大.(8)照明电路的电压U=220V,并联了20盏电阻R都是807Ω(发光时的电阻)的电灯,两条输电线的电阻r都是1.0Ω(图2-73).只开10盏灯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和损失的电功率各是多大?20盏灯都打开时,情况又怎样?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总=IU=2.66×220W=585W.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ΔU=I·2r=2.66×2.0V=5.3V.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ΔP=I2·2r=2.662×2.0W=14W.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总=IU=5.19×220W=1.14×103W.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ΔU=I·2r=5.19×2.0V=10.4V.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ΔP=I2·2r=5.192×2.0W=54W.说明:用电器增多,电流增大,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也就增大,造成用电器两端电压偏低、获得功率减小,严重时会使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9)在图2-74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9Ω,R2=15Ω,电池组的电动势ε=12V,内电阻r=1Ω.电流表的读数为0.4A.求电阻R3的阻值和它消耗的功率.解:已知R2=15Ω,I2=0.4A.所以U2=I2R2=0.4×15V=6V.又已知ε=12V,所以U内+U1=ε-U2=12V-6V=6V.电路中总电流因此,U3=U2=6V,I3=I-I2=0.6A-0.4A=0.2A.(10)在图2-7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由四个相同的电池串联组成的,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而电流表和导线的电阻非常小.在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6.0V,在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是4.8V,电流表的读数是1.2A.求每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解:设每个电池的电动势是ε、内阻是r.在S断开时,I=0,所以∑ε≈U=6.0V,每个电池的电动势ε在S闭合时,I=1.2A,U=4.8V,U内=∑ε-U=6V-4.8V=1.2V,说明:①在闭合电路的解题中,要注意局部和整体的交错配合,往往会先处理局部,再考虑闭合电路整体,然后再回到要求解的那个局部.计算中要注意电压U、电阻R和电流强度I三者之间的对应性——哪段电路的电阻、哪段电路的电压和哪段电路中的电流.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要不要考虑,需要从题文给出的具体情况来判定.一般的电路运算中,认为电压表的电阻是非常大的,电流表的电阻是非常小的,比如本章的大多数习题就是这么对待的,尽管题文中没有作这样的说明.在某些习题中,涉及到电表的内阻时,比如练习十、本习题中的第(7)题等等,当然必须考虑进去了.③要让学生养成画电路图表示题意,从分析电路入手去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习惯,克服从题文中找数字,套公式出答案的解题方法.对求出的答案要代回电路中去看它是否跟其他各量对应.④本章练习和习题中有“黑盒子”问题,判断电路故障的练习,分析说明题,以及动手制作的小实验,它们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是有益的,要予以重视.。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恒定电流》附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恒定电流》附答案

新课标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恒定电流》( 附参照答案 )一、选择题。

(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部分分 1 分)1. 如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 ,给外电阻R供电,则以下图中不可以反应全电路特色的图象是 ()E r IUU/V I/A U/V P出/WE/rOI/A O E U/V OCR/ΩO r R/ ΩA B D2.如下图,电源电动势=8V,内电阻为r =0.5 Ω,“ 3V,3W”的灯泡L与电动机 M串连接E在电源上,灯泡恰巧正常发光,电动机恰巧正常工作,电动机的线圈电阻L R0=1.5Ω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E A.经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1.6A B.电动机的效率是62.5%MrC.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 1.5W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W3.在如下图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123表示,电表示数I 、 U、U和U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 、U1、U2和U3表示.以下比值正确的选项是()A.U1/I不变,U1/I 不变 C.U2/I变大,U2/I 变大C.U2/I变大,U2/I 不变 D.U3/I变大, U3/I 不变4.右图为包括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 为小灯泡.光照耀电阻远小于 R.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逻辑电路是非门电路;当电阻R 遇到光照时,小灯泡L 不发光B.该逻辑电路是非门电路;当电阻R 遇到光照时,小灯泡L 发光C.该逻辑电路是与门电路;当电阻R 遇到光照时,小灯泡L 不发光D.该逻辑电路是或门电路;当电阻R 遇到光照时,小灯泡L 发光R时,其阻值将变得5VR1R L5. 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下图,P为图线上一点,为图线的PN切线, PQ为 U轴的垂线, PM为 I 轴的垂线。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跟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1IU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I2I2 M P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1 N21I- I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QO U1U6. 如下图,四个同样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伏特表 V1的量程大于 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中,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安培表 A1的读数大于安培表 A2的读数B.安培表A1的偏转角大于安培表A2的偏转角C.伏特表V1的读数小于伏特表V2的读数D.伏特表 V1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V2的偏转角7.如下图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 r ,电路中的电阻 R1、 R2和 R3的阻值都相同.在电键 S 处于闭合状态下,若将电键S 由地点 1 切换到地点2。

物理恒定电流试题及答案

物理恒定电流试题及答案

物理恒定电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是指:A.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B.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平均值C. 导体两端的电压D. 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答案:B2. 欧姆定律中,电阻R与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是:A. R = U/IB. R = I/UC. R = U + ID. R = U - I答案:A3.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电流:A. 相等B. 不相等C. 与电阻成正比D. 与电阻成反比答案:A4. 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A. 相等B. 不相等C. 与电阻成正比D. 与电阻成反比答案:A5. 根据焦耳定律,电阻R在电流I和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Q是:A. Q = I^2RtB. Q = IRtC. Q = Rt/ID. Q = I/Rt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

答案:安培;A7. 电压表的内阻______,电流表的内阻______。

答案:很大;很小8. 在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与______成正比,与______成反比。

答案:电流;电阻9. 电容器的电容C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和电荷量Q的关系是:C = ______。

答案:Q/U10. 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则电压比为______,电流比为______。

答案:N1/N2;N2/N1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60分)11. 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U = IR = 2A × 10Ω = 20V。

12. 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2μF,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00V,求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答案:根据电容的定义,Q = CU = 2 × 10^-6 F × 300V = 6 ×10^-4 C。

13. 一个串联电路由两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 = 20Ω和R2 = 30Ω,电路两端电压为12V,求通过R1的电流。

电场恒定电流专题总结训练(附解答)

电场恒定电流专题总结训练(附解答)

电场恒定电流专题一、挖掘隐含条件,解决库仑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圆形光滑绝缘细管,细管截面半径远小于半径R,在中心处固定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在圆形绝缘细管中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恰好对细管无作用力,求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是多大?2.如图所示,点电荷+4Q与+Q分别固定在A、B两点,C、D两点将AB连线三等分,现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C 点开始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则该粒子在CD之间运动的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是图中的()3.如图所示,两个带等量负电荷的小球A、B(可视为点电荷),被固定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P、N是小球A、B连线的水平中垂线上的两点,且PO=ON.现将一个电荷量很小的带正电的小球C(可视为质点)由P点静止释放,在小球C向N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C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速度先增大,再减小B.速度一直增大C.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过O点后,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D.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4.如图所示,a、b两点处分别固定有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将一个正点电荷先后放在d、c、e点,它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 d、F c、F e,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d、F c、F e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右B.F d、F c的方向水平向右,F e的方向竖直向上C.F d、F e的方向水平向右,F c=0D.F d、F c、F e的大小都相等5.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和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B.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C.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D.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二、带电体的力电综合问题的分析方法6、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1.5 m 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 竖直固定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1.0×105 N /C 、与水平方 向成θ=30°角的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杆的下端M 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 ,带电荷量为Q =+4.5×10-6 C ;另一带电小球B 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带电荷量为q =+1.0×10-6 C ,质量为m =1.0×10-2 kg.现将小球B 从杆的N端由静止释放,小球B 开始运动.(静电力常量k =9.0×109 N·m 2/C 2,g =10 m/s 2)(1)求小球B 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a ;(2)当小球B 的速度最大时,求小球距M 端的高度h 1;(3)若小球B 从N 端运动到距M 端的高度为h 2=0.61 m 时,速度v =1.0 m/s ,求此过程中小球B 电势能的改变量ΔE p .7.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三物块A 、B 、C 放在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345,A 与B 紧靠在一起,C 紧靠在固定挡板上,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A =0.60 kg ,m B =0.30 kg ,m C =0.50 kg ,其中A 不带电,B 、C 均带正电,且q C =1.0×10-5 C ,开始时三个物块均能保持静止且与斜面间均无摩擦力作用,B 、C 间相距L =1.0 m .现给A 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使A 在斜面上做加速度a =1.0 m /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 定斜面足够长.已知静电力常量k =9.0×109 N·m 2/C 2,g =10 m/s 2.求:(1)B 物块的带电量q B ;(2)A 、B 运动多长距离后开始分离.8、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小 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F 将小球向下压至某位置静止.现撤去F ,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 重力、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小球离开弹簧时速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 .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W 1C .小球的机械能增加W 1+12m v 2D .小球的电势能减少W 29、如图所示,虚线为匀强电场的等势线,一个带电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射入该匀强电场后,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小球受到的重力不能忽略,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小球在a点的动能B.若小球从a点向b点运动,则动能和电势能的和一定增加C.若小球从b点向a点运动,则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和一定减小D.根据图中信息不能确定小球在a、b两点的电势能大小三、静电场中涉及图象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巧1.主要类型:(1)v-t图象;(2)φ-x图象;(3)E-t图象.2.应对策略:(1)v-t图象:根据v-t图象的速度变化、斜率变化(即加速度大小的变化),确定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力的大小变化情况,进而确定电场的方向、电势的高低及电势能的变化.(2)φ-x图象:①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φ-x图线的斜率大小,电场强度为零处,φ-x图线存在极值,其切线的斜率为零.②在φ-x图象中可以直接判断各点电势的大小,并可根据电势大小关系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③在φ-x图象中分析电荷移动时电势能的变化,可用W AB=qU AB,进而分析W AB的正负,然后作出判断.(3)E-t图象:根据题中给出的E-t图象,确定E的方向,再在草纸上画出对应电场线的方向,根据E的大小变化,确定电场的强弱分布.10、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 C,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2 V/m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C.由C点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升高D.AB两点电势差U AB=-5 V四、用等效法处理带电体在电场、重力场中的运动11、如图所示,绝缘光滑轨道AB部分为倾角为30°的斜面,AC部分为竖直平面上半径为R的圆轨道,斜面与圆轨道相切.整个装置处于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带正电荷量为q=3mg3E,要使小球能安全通过圆轨道,在O点的初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12、如图,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轨道,轨道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a、b为轨道直径的两端,该直径与电场方向平行.一电荷量为q(q>0)的质点沿轨道内侧运动.经过a点和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分别为N a和N 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质点经过a点和b点时的动能.13、在金属板A、B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大小不变、方向周期性变化的交变电压,其周期为T.现有电子以平行于金属板的速度v0从两板中央射入(如图甲所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的重力,求:(1)若电子从t=0时刻射入,在半个周期内恰好能从A板的边缘飞出,则电子飞出时速度的大小为多少?(2)若电子从t=0时刻射入,恰能平行于金属板飞出,则金属板至少为多长?(3)若电子恰能从两板中央平行于板飞出,电子应从哪一时刻射入?两板间距至少为多大?14、如图所示为示波管构造的示意图,现在XX′间加上U xx′-t信号,YY′间加上U yy′-t信号,(如图2甲、乙所示).则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是()15、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A .0<t 0<T4B.T 2<t 0<3T 4C.3T4<t 0<T D .T <t 0<9T816、电阻R 和电动机M 串联接到电路中,如图6所示,已知电阻R 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值相等,电键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 和电动机M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和U 2,经过时间t ,电流通过电阻R 做功为W 1,产生热量为Q 1,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 2,产生热量为Q 2,则有 ( )A .U 1<U 2,Q 1=Q 2B .U 1=U 2,Q 1=Q 2C .W 1=W 2,Q 1>Q 2D .W 1<W 2,Q 1<Q 217、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 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 mA 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量e =1.60×10-19C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个数为多少?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 和4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 1和N 2,则N 1∶N 2等于多少?18、用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 x 是待测电阻,R 0是定值电阻,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 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 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 =l 1,PN =l 2,则R x 的阻值为( ) A.l 1l 2R 0 B.l 1l 1+l 2R 0C.l 2l 1R 0 D.l 2l 1+l 2R 019、巨磁电阻(GMR)电流传感器可用来准确检测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线路中的强电流,其原理利用了巨磁电阻效 应.巨磁电阻效应是指某些磁性材料的电阻R 在一定磁场作用下随磁感应强度B 的增加而急剧减小的特性.如图所 示检测电路,设输电线路电流为I (不是GMR 中的电流),GMR 为巨磁电阻,R 1、R 2为定值电阻,已知输电线路电 流I 在巨磁电阻GMR 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与I 成正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I 增大,电压表V 1示数减小,电压表V 2示数增大B .如果I 增大,电流表A 示数减小,电压表V 1示数增大C .如果I 减小,电压表V 1示数增大,电压表V 2示数增大D .如果I 减小,电流表A 示数减小,电压表V 2示数减小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 =6 V ,内阻r =1 Ω,电阻R 1=3 Ω,R 2=6 Ω,电容器的电容C =3.6 μF ,二极管D 具有单向导电性,开始时,开关S 1闭合,S 2断开. (1)合上S 2,待电路稳定以后,求电容器上电荷量变化了多少?(2)合上S 2,待电路稳定以后再断开S 1,求断开S 1后流过R 1的电荷量是多少?21、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 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 4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则( )A .电压表读数减小B .电流表读数减小C .质点P 将向上运动D .R 1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22、如图所示,图中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图中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电动势为50 VB .电源的内阻为253ΩC .电流为2.5 A 时,外电路的电阻为15 ΩD .输出功率为120 W 时,输出电压是30 V电场恒定电流专题答案1. 审题与关联解析 设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kQq R 2=m v 21R①设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2,管壁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kQq R 2=m v 22R②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12m v 21+mg ·2R =12m v 22③由①②③式得F =6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管壁的作用力F ′=6mg .2. 答案 B 解析 粒子在AB 连线上的平衡位置即为场强为零的位置,设粒子与B 点的距离为x ,所以kQx 2=k ·4Q (L -x )2,得x =L3,即在D 点,粒子在D 点左侧时所受电场力向左,粒子在D 点右侧时所受电场力向右.所以粒子的运动情况有以下三种情况:在D 点左侧时先向右减速至速度为零然后向左加速运动;粒子能越过D 点时,先在D 点左侧减速,过D 点以后加速运动;或在D 点左侧减速,运动到D 点速度减为0,以后一直静止,由于C 图象不对称,所以粒子在CD 之间的运动可以用B 图象描述,故B 正确.3. 解析 在AB 的中垂线上,从无穷远处到O 点,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到O 点变为零,故正电荷受库仑力沿连线的中垂线运动时,电荷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不断增大,在O 点加速度变为零,速度达到最大;由O 点到无穷远处时,速度变化情况与另一侧速度的变化情况具有对称性.如果P 、N 相距很近,加速度则先减小,再增大. 答案 AD4. 答案 A 解析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及中垂线上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d 、c 、e 三点场强方向都是水平向右,正点电荷在各点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可得到A 正确,B 、C 错误;连线上场强由A 到B 先减小后增大,中垂线上由O 到无穷远处逐渐减小,因此O 点场强是连线上最小的(但不为0),是中垂线上最大的,故F d >F c >F e ,故D 错误.5. 答案 BC 解析 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和由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可知E d >E b .故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a 、c 两点关于MN 对称,故U ab =U bc ,选项C 正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φa >φc ,由E p =qφ可知E p a >E p c ,故选项D 错误.6. 解析 (1)开始运动时小球B 受重力、库仑力、杆的弹力和电场力,沿杆的方向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kQqL 2-qE sin θ=ma ,解得a =3.2 m/s 2(2)小球B 速度最大时受到的合力为零,即kQqh 21+qE sin θ=mg 代入数据得h 1=0.9 m(3)小球B 在从开始运动到速度为v 的过程中,设重力做功为W 1,电场力做功为W 2,库仑力做功为W 3,则根据动能定理得 W 1+W 2+W 3=12m v 2 W 1=mg (L -h 2)又由功能关系知ΔE p =|W 2+W 3| 代入数据得ΔE p =8.4×10-2 J7、解析 (1)设B 物块的带电量为q B ,A 、B 、C 处于静止状态时,C 对B 的库仑斥力,F 0=kq C q BL 2以A 、B 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有F 0=(m A +m B )g sin 30° 联立解得q B =5.0×10-5 C(2)给A 施加力F 后,A 、B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对B 的库仑斥力逐渐减小,A 、B 之间的弹力也 逐渐减小.设经过时间t ,B 、C 间距离变为L ′,A 、B 两者间弹力减小到零,此后两者分离.则t 时刻C 对B 的库仑斥力为F 0′=kq C q B L ′2以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0′-m B g sin 30°-μm B g cos 30°=m B a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L ′=1.5 m 则A 、B 分离时,A 、B 运动的距离ΔL =L ′-L =0.5 m8、本题考查势能大小的计算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场力做正功,故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机械能不守恒,故A 选项错误;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由题意知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故B 选项正确;小球增加的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小球动能的增加量之和,即-W 1+12m v 2,故C 选项错误;根据电场力做功是电势能变化的量度,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D 选项正确.答案 BD 9、答案 A 解析 由于等势线水平,则电场线一定沿竖直方向,根据曲线运动的轨迹与合外力的关系可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向上,且合外力也竖直向上,由此可知若小球从a 点向b 点运动,合外力对小球做正功,故小球动能一定增加,若小球从b 点向a 点运动,合外力对小球做负功,故小球动能一定减少,则选项A 正确;小球从a 点向b 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动能和电势能的和一定减小,则选项B 错误;同理可知小球从b 点向a 点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小,则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和一定增加,则选项C 错误;由于小球从a 点向b 点运动过程中,电场力一定做正功,则电势能一定减小,故小球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故选项D 错误.10、解析 小物块在B 点加速度最大,故B 点场强最大,由v -t 图线知B 点加速度为2 m /s 2,据qE =ma 得E =1 V/m ,选项A 错误;由C 到A 的过程中小物块动能一直增大,电势能始终在减小,故电势逐渐降低,选项B 、C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有qU AB =12m v 2B -12m v 2A ,解得U AB =-5 V ,选项D 正确. 11、解析 小球先在斜面上运动,受重力、电场力、支持力,然后在圆轨道上运动,受重力、电场力、轨道作用力,如图所示,类比重力场,将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视为等效重力mg ′,大小为 mg ′=(qE )2+(mg )2=2 3mg 3,tan θ=qE mg =33,得θ=30°,等效重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指向右下方,小球在斜面上匀速运动.因要使小球能安全通过圆轨道,在圆轨道的等效“最高点”(D 点)满足等效重力刚好提供向心力,即有:mg ′=m v 2D R,因θ=30°与斜面的倾角相等,由几何关系可知AD =2R ,令小球以最小初速度v 0运动,由动能定理知:-2mg ′R =12m v 2D -12m v 2解得v 0=103gR3,因此要使小球安全通过圆轨道,初速度应满足v ≥ 103gR3. 12、解析 质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F =qE①设质点质量为m ,经过a 点和b 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和v b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N a =m v 2ar② N b -F =m v 2br③设质点经过a 点和b 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 a 和E k b ,有 E k a =12m v 2a ④ E k b=12m v 2b ⑤ 根据动能定理有E k b -E k a =F ·2r⑥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E =16q (N b -N a )E k a =r 12(N b +5N a ) E k b =r12(5N b +N a )13、答案 (1)v 20+eU 0m (2)v 0T (3)T 4+k ·T2(k =0,1,2,…) T eU 08m 解析 (1)由动能定理得:e ·U 02=12m v 2-12m v 20解得v =v 20+eU 0m. (2)t =0时刻射入的电子,在垂直于极板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向正极板方向偏转,半个周期后电场方向反向,则继续在该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半个周期,电场方向上的速度减到零,实际速度等于初速度v 0,平行于极板,以后继续重复这样的运动.要使电子恰能平行于金属板飞出,则在OO ′方向上至少运动一个周期,故极板长至少为L =v 0T .(3)若要使电子从极板中央平行于极板飞出,则电子在电场方向上应先加速、再减速,反向加速再减速,每段时间相同,一个周期后恰好回到OO ′线.所以应在t =T 4+k ·T2(k =0,1,2,…)时射入.极板间距离要求满足在加速、减速阶段电子不打到极板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 =eU 0md .加速阶段运动的距离s =12·eU 0md ·(T 4)2≤d4可解得d ≥TeU 08m故两板间距至少为T eU 08m14、答案 D 解析 沿电场方向带电粒子做加速运动,在垂直电场方向带电粒子做匀速运动,粒子经过竖直的YY ′(信号电压)电场偏转,再经过水平的XX ′(扫描电压)电场偏转,最后在显示屏上形成稳定的图象.在甲图中开始U xx ′<0,乙图中开始U yy ′=0之后大于0,由此排除B 、C 项.0~T 在x 方向电子恰好从-x 处到屏中央,在y 方向完成一次扫描,T ~2T 水平方向电子从中央向x 正向移动,在y 方向再完成一次扫描.所以本题D 项正确. 15、答案 B 解析 设粒子的速度方向、位移方向向右为正.依题意得,粒子的速度方向时而为正,时而为负,最终打在A 板上时位移为负,速度方向为负.作出t 0=0、T 4、T 2、3T4时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于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粒子通过的位移,则由图象可知0<t 0<T 4,3T 4<t 0<T 时粒子在一个周期内的总位移大于零;T4<t 0<3T4时粒子在一个周期内的总位移小于零;当t 0>T 时情况类似.因粒子最终打在A 板上,则要求粒子在每个周期内的总位移应小于零,对照各选项可知只有B 正确.16、答案 A 解析 电动机是非纯电阻元件,其两端电压U 2>IR =U 1,B 错;电流做的功W 1=IU 1t ,W 2=IU 2t ,因此W 1<W 2,C 错;电流产生的热量由Q =I 2Rt 可判断Q 1=Q 2,A 对,D 错. 17、审题与关联解析 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由I =ne t 可知n t =Ie=6.25×1015(个/秒).建立如图所示的“柱体微元”模型,设质子经过距质子源L 和4L 处时的速度分别为v 1、v 2,在L 和4L 处作两个长为ΔL (极短)的柱体微元.因ΔL 极短,故L 和4L 处的两个柱体微元中的质子的速度可分别视为v 1、v 2.对于这两个柱体微元,设单位体积内质子数分别为n 1和n 2,由I =q t =neS v tt =neS v 可知,I 1=n 1eS v 1,I 2=n 2eS v 2,作为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I 1=I 2,故n 1n 2=v 2v 1.根据动能定理,分别有eEL =12m v 21,eE ·4L =12m v 22,可得v 2v 1=21,所以有n 1n 2=21,因此,两柱体微元中的质子数之比N 1N 2=n 1n 2=21. 答案 6.25×1015个 2∶1 18、答案 C解析 设R 0、R x 与三者的结点为Q ,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零时,说明φP =φQ ,则UR 0=UR MP ,UR x =UR PN ,设IR 0=IR x =I 0,IR MP =IR PN =I ,故I 0R 0=IR MP ,I 0R x =IR PN .两式相除有R 0R x =R MP R PN ,所以R x =R PN R MP R 0=l 2l 1R 0,正确选项为C.19、解析 如果I 增大,输电线路电流I 在巨磁电阻GMR 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增大,GMR 电阻值减小,回路中电流增大,电流表A 示数增大,电压表V 1示数减小,电压表V 2示数增大,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如果I 减小,输电线路电流I 在巨磁电阻GMR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减小,GMR 电阻值增大,回路中电流减小,电流表A 示数减小,电压表V 1示数增大,电压表V 2示数减小,选项D 正确,选项C 错误.答案 AD 20、审题与关联11 / 11解析 (1)设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 1,干路电流为I 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I 1=E R 1+r=1.5 A U 1=I 1R 1=4.5 V合上开关S 2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 2,干路电流为I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2=E R 1R 2R 1+R 2+r =2 A U 2=I 2R 1R 2R 1+R 2=4 V 所以电容器上电荷量减少了:ΔQ =(U 1-U 2)C =1.8×10-6 C (2)设合上S 2后,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为Q ,则Q =CU 2=1.44×10-5 C 再断开S 1后,R 1和R 2的电流与阻值成反比,故流过电阻的电荷量与阻值成反比.故流过电阻R 1的电荷量为:Q 1=R 2R 1+R 2Q =9.6×10-6 C. 答案 (1)减少了1.8×10-6 C (2)9.6×10-6 C 21、答案 BC解析 R 4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R 4↑→R 总↑→I 总↓→U 端↑,分析电流表示数变化时,可把R 1和R 3等效为电源内阻,示数即可等效为总电流,由上面分析知其示数减小,B 正确;分析示数的变化时,可把R 1、R 2和R 3都等效为电源内阻,其示数即为等效路端电压,增大,A 错误;分析电容器两板间电压时,可把R 1等效为电源内阻,U C =U 端,E ′=U C d,增大,C 正确;P 1=I 2总R 1,减小,D 错误. 22、答案 ACD解析 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U =E -Ir ,直线①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r ,纵轴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从题图中看出截距为50 V ,斜率的大小等于r =50-206-0Ω=5 Ω,A 正确,B 错误;当电流为I 1=2.5 A 时,由回路中电流I 1=E r +R 外解得外电路的电阻R 外=15 Ω,C 正确;当输出功率为120 W 时,由题图中P -I 关系图线中看出对应干路电流为4 A ,再从U -I 图线中读取对应的输出电压为30 V ,D 正确.。

高考物理考点《恒定电流》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考点《恒定电流》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考点《恒定电流》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新课标卷](多选)电动汽车制动时可利用车轮转动将其动能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车轮转动时带动磁极绕固定的线圈旋转,在线圈中产生电流.磁极匀速转动的某瞬间,磁场方向恰与线圈平面垂直,如图所示.将两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则磁极再转过90°时,线圈中()A.电流最小B.电流最大C.电流方向由P指向QD.电流方向由Q指向P答案:BD解析:磁极顺时针匀速转动相当于线圈逆时针匀速转动,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磁极转过90°时即线圈逆时针转过9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线圈中电流最大,A错误,B正确;磁极转过90°时相当于题图示中PQ向下切割磁感线,由右手定则可知线圈中电流方向由Q指向P,C错误,D正确.2.[2023·江苏卷]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所用器材有:干电池(电动势约1.5 V,内阻不计)2节;两量程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3 kΩ;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1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 Ω)1个;定值电阻(阻值50 Ω)21个;开关1个及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1)电压表量程应选用________(选填“3 V”或“15 V”).(2)图2为该实验的实物电路(右侧未拍全).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然后用导线将电池盒上接线柱A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________(选填“B”“C”或“D”)连接,再闭合开关,开始实验.(3)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合适位置后保持不变,依次测量电路中O与1,2,…,21之间的电压.某次测量时,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3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 V.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电压U与被测电阻值R的关系图线,如图4中实线所示.(4)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动势为E,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R1,定值电阻的总阻值为R2,当被测电阻为R时,其两端的电压U=________(用E、R1、R2、R表示),据此作出U­R理论图线如图4中虚线所示.小明发现被测电阻较小或较大时,电压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小.(5)分析可知,当R较小时,U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小,是因为电压表的分流小,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小明认为,当R较大时,U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小,也是因为相同的原因.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 V(2)D(3)1.50(4)ERR1+R2(5)不同意,理由见解析解析:(1)所用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电动势为3 V,则所用电表量程为3 V;(2)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该调到最大,则由图可知,电池盒上的接线柱A 应该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D连接;(3)电压表最小刻度为0.1 V,则读数为1.50 V;(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I=ER1+R2当被测电阻阻值为R时电压表读数U=IR=ERR1+R2(5)不同意;当R较大时,则电压表内阻不能忽略,则电路中的电流I =ER 1+(R 2-R )+RR V R +R V 则电压表读数为U =E R 1+(R 2-R )+RR V R +R V·RR V R +R V =E (R 1+R 2-R )(R +R V )RR V+1 当R 较大时,R =R 2时R 最大,此时U =E R 1(R 2+R V )R 2R V+1 =E R 1R V +R 1R 2+1 因R V ≫R 1,则电压表读数接近于U =E R 1R 2+1 =ER 2R 1+R 2 3.[2022·全国甲卷]某同学要测量微安表内阻,可利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1.5 V ,内阻很小),电流表(量程10 mA ,内阻约10 Ω),微安表(量程100 μA ,内阻R g 待测,约1 k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定值电阻R 0(阻值10 Ω),开关S ,导线若干.(1)将图中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2)某次测量中,微安表的示数为90.0 μA ,电流表的示数为9.00 mA ,由此计算出微安表内阻R g =________ Ω.答案:(1)如图所示 (2)990解析:流过电阻R 0的电流I 0=I -I g =9 mA -0.09 mA =8.91 mA ,由欧姆定律可知,Rg=I 0R 0I g =8.91×100.09Ω=990 Ω. 4.[2024·浙江1月,节选]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把电阻箱R(0~9 999 Ω)、一节干电池、微安表(量程0~300 μA ,零刻度在中间位置)、电容器C(2 200 μF 、16 V )、单刀双掷开关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1)把开关S 接1,微安表指针迅速向右偏转后示数逐渐减小到零;然后把开关S 接2,微安表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A .迅速向右偏转后示数逐渐减小B .向右偏转示数逐渐增大C .迅速向左偏转后示数逐渐减小D .向左偏转示数逐渐增大(2)再把电压表并联在电容器两端,同时观察电容器充电时电流和电压变化情况.把开关S 接1,微安表指针迅速向右偏转后示数逐渐减小到160 μA 时保持不变;电压表示数由零逐渐增大,指针偏转到如图2所示位置时保持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 ,电压表的阻值为________k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C (2)0.50 3.1解析:(1)把开关S 接1,电容器充电,电流从右向左流过微安表,微安表指针迅速向右偏转后示数逐渐减小到零;把开关S 接2,电容器放电,电流从左向右流过微安表,则微安表指针迅速向左偏转后示数逐渐减小.(2)由题意可知电压表应选用0~3 V 量程,由图2可知此时分度值为0.1 V ,需要估读到0.01 V ,则读数为0.50 V .当微安表示数稳定时,电容器中不再有电流通过,此时干电池、电阻箱、微安表和电压表构成回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R +R V =E I = 1.5160×10-6Ω=9.375 kΩ 根据串联电路规律有R R V =U R U V =1.5-0.50.5=2 联立可得R V ≈3.1 kΩ5.[2021·广东卷]某小组研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需要已选用了规格和量程合适的器材.(1)先用多用电表预判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选择适当倍率的欧姆挡,将两表笔________,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右边“0 Ω”处.测量时观察到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由此可判断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2)再按下图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①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滑到________端(填“a”或“b”).将温控室的温度设置为T,电阻箱R0调为某一阻值R0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T和R01.断开开关S.再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端,闭合开关S.反复调节R0和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上述记录的示数相同.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2.断开开关S.②实验中记录的阻值R01________R0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热敏电阻阻值R T=________.(3)改变温控室的温度,测量不同温度时的热敏电阻阻值,可以得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答案:(1)短接减小(2)①b②大于R01-R02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前应先欧姆调零,即将两表笔短接.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的角度越大,则电阻阻值越小,故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①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②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改接前一致,则R01=R02+R T,所以R01>R02,R T=R01-R02.。

恒定电流实验专题复习--有答案

恒定电流实验专题复习--有答案

恒定电流实验专题复习2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小灯泡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并完成了有关的实验,以下是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A.待测小灯泡(额定功率6W,额定电流0.5A)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0.1Ω)C.电压表(量程0~5V,内阻约5kΩ)D.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15kΩ)E.滑线变阻器(最大阻值50Ω)F.滑线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G.直流电源(电动势15V,内阻可忽略)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中调节滑线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电压可以从零至额定电压范围内变化,从而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1)请在虚线框中画出为完成上述实验而设计的合理的电路图.并在每个选用的器材旁标上题目所给的字母序号.(2)如图5—40所示是该研究小组测得小灯泡的I—U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小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小灯泡两端所加电压为6V时,其灯丝电阻值约为______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如图所示(2)增大,17Ω16.有以下可供选用的器材及导线若干条,要求使用个数最少的仪器尽可能精确地测量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Ω,A.被测电流表A1:满偏电流约700~800A,内阻约100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0.1Ω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kΩ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0Ω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kΩF.电源E:电动势3V、内阻1.5ΩG.开关一个(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每个选用的仪器旁标上题目所给的字母序号.(2)测量过程中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A的指针偏转了n格,可算出满偏电流I g=___________,式中除N、n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再来分析电路的控制部分.若将滑动变阻器接成限流式,则通过待测电流表的最小电流大约为33V 750A (31)10μ=+⨯Ω,显然,不能保证电表安全,也无法通过调节测量多组数据.因此,应采用分压式控制电路,为了便于调节,应选用最大阻值20Ω的滑动变阻器.综合以上分析,选用的器材应为A 、C 、D 、F 、G 其实验电路如图5—47所示.(2)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使待测电流表A 1的指针偏转n 格,读出此时电压表V 的示数U ,则通过待测电流表的电流VUI R =由此可得,电流表的满偏电流max VN N U I I n n R ==,式中U 为电压表的读数,R V 为电压表的内阻. 17.实验室中现有的器材如下: 电池E (电动势约10V 、内阻r 约1Ω) 标准电流表A 1(量程300mA ,内阻r 1约为5Ω) 电阻箱R 1(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Ω) 开关S 和导线若干.要求设计—个测定电流表A 2(量程250mA ,内阻r 2约为5Ω)内阻的实验方案. (1)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并在每个仪器旁标上英文代号. (2)要直接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电流表A 2内阻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答案:(1)如图5—48所示(2)A 1、A 2两电流表的读数I 1、I 2和电阻箱R 1的阻值121212,I I R r R I -=. 18.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 .干电池E (电动势约为1.5V ,内阻小于1.0Ω)B .电流表A 1(满偏电流3mA ,内阻r 1=10Ω)C .电流表A 2(0~0.6A ,内阻0.1Ω)D .滑线变阻器R 1(0~20Ω,10A )E .滑线变阻器R 2(0~100Ω,10A )F .定值电阻R 3(990Ω)G .开关和导线若干(1)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线变阻器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2)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利用本题提供的器材所设计的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图.(3)如图5—42为某一同学根据他所设计的实验给出的I 1、I 2图线(I 1为A 1的示数,I 2为A 2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_____Ω.图5—47解答:(1)R1 (2)电路如图5—50所示(3)1.4 8,0.819.实验室内有一电压表○m A,量程为150mV,内阻约为150Ω.现要将其改成量程为10 mA的电流表,并进行校准.为此,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干电池E(电动势为1.5V),电阻箱R,滑线变阻器R′,电流表○A(有1.5mA,15mA与150 mA三个量程)及开关S.(1)对电表改装时必须知道电压表的内阻.可用如图5—43所示的电路测量电压表○m A的内阻.在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精确度尽可能高的条件下,电路中的电流表○A应选用的量程是________________.若合上S,调节滑线变阻器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150mV,电流表○A的读数为1.05 mA,则电压表的内阻R mV为______________.(取三位有效数字)图5—43(2)在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时,把○A作为标准电流表,画出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的电路原理图(滑线变阻器作限流使用),图中各元件要用题中给出符号或字母标注.图中电阻箱的取值是_______(取三位有效数字),电流表○A应选用的量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一只量程为1V,内阻R V约为900Ω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现在要测量它的内阻并对该表进行校正.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供选择的器材:A.待测电压表B.标准电压表(量程1 V)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000Ω,额定电流1A)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最小改变量0.1Ω)F.电阻箱(最大阻值99.9Ω,最小改变量0.1 Ω)G.电池组(电动势约3 V,内阻约1Ω)H.导线和开关若干.(1)为了用半偏法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两种电路,如图5—44甲、乙所示,要使测量较精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电路.在器材的选择上,除了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还应从提供的器材中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器材前的序号字母表示).用上述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R V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图5—45(2)在对该电压表进行校正时,该同学已经选择好器材,如图5—45所示.若要求对电压表的每一条刻度线都进行校正,请你将这些器材连接成测量电路,并标出所选滑动变阻器的序号字母.解答:(1)乙;D、E;大于(2)如图5—52所示.21、为了较准确地测定一只量程为3V,内阻约3kΩ的电压表的内阻值,在手头没有电流表可用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高二物理_恒定电流_习题(含答案)

高二物理_恒定电流_习题(含答案)

第二部分 恒定电流(一)1.一只普通白炽灯,不通电时灯丝的电阻为R 1;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R 2。

比较R 1和R 2的大小,应是( )A .R 1>R 2B .R 1<R 2C .R 1=R 2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在图1所示电路中,A 、B 间的电压保持一定,U AB =6V ,电阻R 1=R 2=4Ω,R 3=2Ω。

那么( )A .开关S 断开时,R 3两端电压是3VB .开关S 接通时,R 3通过的电流是1.5AC .开关S 断开时,R 1通过的电流是0.75AD .开关S 接通时,R 1两端电压是4V3.电阻A ,B 的伏安曲线如图2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电阻串联后的伏安曲线在区域 I 内,两电阻并联后的伏安曲线在区域 III 内 B .两电阻串联后的伏安曲线在区域 III 内,两电阻并联后的伏安曲线在区域 I 内C .A ,B 电阻阻值之比为 1 : 3D .A ,B 电阻阻值之比为 3 : 14.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K 闭合后,电流表A 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6V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零。

导线、电表、电键及各接线处均无问题,这说明断路的是( ) A .电阻R 1 B .电阻R 2 C .电阻R 3 D .串联电池组5.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16Ω的电阻丝,保持温度不变,若先将它等分成4段,每段电阻为R 1,再将这4段电阻丝并联,并联后总电阻为R 2,则R 1与R 2的大小依次为( )A .1Ω,0.5ΩB .2Ω,0.5ΩC .2Ω,1ΩD .4Ω,1Ω6.图4中,四盏灯分别标为:L 1(4V ,1.6W ),L 2(5V ,1.25W ), L 3(6V ,1.8W ),L 4(10V ,10W )。

那么,将电路两端接到8V 电源上后,它们消耗的电功率P 1、P 2、P 3、P 4的关系是( ) A .P 1 > P 2 > P 3 > P 4 B .P 2 > P 1 > P 4 > P 3 C .P 2 > P 1 > P 3 > P 4 D .P 1 > P 2> P 4 > P 37.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为12V ,L 为灯泡,R 1和R 2为定值电阻,若用电压表测得A 、B 两点间的电压为12V ,则说明( )A .L 、R 1和R 2都断了B .L 、R 1和R 2都是好的C .L 是好的,R 1和R 2中至少有一个断了RR 3 2图3图5图14图4图2D .R 1和R 2是好的,L 断了8.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零,电阻R 1=2R 2,在R的两端并联上一段电阻忽略不计的导线L ,则( )A .通过电阻R 1和R 2的电流I 1=I 2B .R 1两端电压U 1=2E /3C .导线L 中通过的电流I L =E/R 1D .使电阻R 2断路,通过R 1的电流不发生变化9.用两根导线组成输电线路,输电的功率为4400kW 。

恒定电流练习卷—有答案..

恒定电流练习卷—有答案..

恒定电流练习卷1、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是S ,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 ,金属内的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 ,自由电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为v 0,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I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0B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IneS C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真空中的光速c 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Ine答案 D解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 和n 的物理意义,电流微观表达式中n 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而本题中n 为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t 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长度是v t 内的自由电子数,其数量为n v t ,电荷量q =n v te ,所以电流I =qt =ne v ,所以v =Ine,故正确选项为D 。

2、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 和B ,其长度分别为L 和2L ,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 和B 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A .2∶3B .1∶3C .1∶2D .3∶1解析 由题图可知两导线电压降分别为U A =6 V ,U B =4 V ;由于它们串联,则3R B =2R A ;由电阻定律可知R A R B=L A S B L B S A,解得S A S B=13,选项B 正确.答案 B3、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 、开关S 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开关S 闭合。

一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板间P 点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带电液滴可能带正电B .增大两极板距离的过程中,电阻R 中有从a 到b 的电流,电容器中负电荷从B 经P 点到AC .断开S ,减小两极板正对面积的过程中,液滴将加速下降D .断开S ,减小两极板距离过程中,液滴静止不动答案 D解析 带电液滴在重力和静电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所受静电力方向向上,电场方向向下,故液滴带负电,A 选项错误。

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恒定电流实验九含答案

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恒定电流实验九含答案

实验九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一、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改装1.改装方案改装为电压表改装为大量程的电流表原理串联电阻分压并联电阻分流改装原理图分压电阻或分流电阻U=I g(R g+R)故R=UI g-R gI g R g=(I-I g)R故R=错误!改装后电表内阻R V=R g+R〉R g R A=错误!<R g2。

校正(1)电压表的校正电路如图1所示,电流表的校正电路如图2所示.图1图2(2)校正的过程是: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最左端,然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触头,使改装后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从零逐渐增大到量程值,每移动一次记下改装的电压表(电流表)和标准电压表(标准电流表)示数,并计算满刻度时的百分误差,然后加以校正.二、欧姆表原理(多用电表测电阻原理)1.构造:如图3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电池、调零电阻R和红、黑表笔组成.图3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外部:接被测电阻R x。

全电路电阻R总=R g+R+r+R x。

2.工作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错误!.3.刻度的标定: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0)时,调节调零电阻R,使I=I g,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调零.(1)当I=I g时,R x=0,在满偏电流I g处标为“0".(图甲)(2)当I=0时,R x→∞,在I=0处标为“∞”.(图乙)(3)当I=错误!时,R x=R g+R+r,此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值,R x 叫中值电阻.三、多用电表1.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2.外形如图4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图43.多用电表面板上还有:欧姆表的欧姆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指在右端零欧姆处)、指针定位螺丝(使电表指针指在左端的“0”位置)、表笔的正、负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黑表笔插入“-”插孔).四、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晶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号如图5甲所示.图52.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号上的箭头表示允许电流通过的方向).当给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小,电路导通,如图乙所示;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大,电路截止,如图丙所示.3.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黑表笔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当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较小,反之电阻示数很大,由此可判断出二极管的正、负极.1.实验器材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二极管、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2.实验步骤(1)观察: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2)机械调零: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4)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①按如图6甲所示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图6②按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5)测量定值电阻①根据被测电阻的估计阻值,选择合适的挡位,把两表笔短接,观察指针是否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若不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处;②将被测电阻接在两表笔之间,待指针稳定后读数;③读出指针在刻度盘上所指的数值,用读数乘以所选挡位的倍率,即得测量结果;④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1.多用电表使用注意事项(1)表内电源正极接黑表笔,负极接红表笔,但是红表笔插入“+”插孔,黑表笔插入“-”插孔,注意电流的实际方向应为“红入",“黑出".(2)区分“机械零点"与“欧姆零点".机械零点是表盘刻度左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指针定位螺丝;欧姆零点是指刻度盘右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欧姆调零旋钮.(3)由于欧姆挡表盘难以估读,测量结果只需取两位有效数字,读数时注意乘以相应挡位的倍率.(4)使用多用电表时,手不能接触表笔的金属杆,特别是在测电阻时,更应注意不要用手接触表笔的金属杆.(5)测量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否则不但影响测量结果,甚至可能损坏电表.(6)测电阻时每换一挡必须重新欧姆调零.(7)使用完毕,选择开关要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长期不用,应把表内电池取出.2.多用电表对电路故障的检测(1)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①用直流电压挡:a.将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电源良好,若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源损坏.b.在电源完好时,再将电压表与外电路的各部分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动势,则说明该部分电路中有断点.②用直流电流挡: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说明与电流表串联的部分电路断路.③用欧姆挡检测将各元件与电源断开,然后接到红、黑表笔间,若有阻值(或有电流)说明元件完好,若电阻无穷大(或无电流)说明此元件断路.(2)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①将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源被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外电路的部分电路不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②用电流表检测,若串联在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不为零,故障应是短路.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实验例1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图7(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路如图7甲所示,若选择开关置于“×100”挡,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 x的阻值,指针位于图乙所示位置,则R x=________ Ω。

2024年新高考版物理专题九恒定电流习题部分

2024年新高考版物理专题九恒定电流习题部分

B.Pab=Pac D.Pab<Pac
3.(2022北京延庆一模,9)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 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逐渐走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电池容量、可靠 性、安全性与充电技术等的不断成熟,纯电动汽车正在迅速发展。截至2 017年底,我国自主研发了各类用途的数百款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以百万 计。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极大缓解燃油汽车带来的污染问题,有助于改 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如表是某款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参数,据此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解析 (1)U-I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为电源电动势, 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值为短路电流。 (2)a.如图所示。
b.电源输出的电功率
P=I2R=
E R
r
2
R=
R
E2 2r
r
2
R
当外电路电阻R=r时,电源输出的电功率最大,为
E2
Pmax= 4r (3)电动势定义式E=W
q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题图所示电路中,非静电力做功W产生的电能等于 在外电路和内电路产生的电热,即W=I2rt+I2Rt=Irq+IRq
图1
图2
图3
图4
A.甲电源
B.乙电源
C.丙电源
D.丁电源
答案 D
2.(2022福建宁德一检,9)(多选)如图所示,图甲中M为一电动机,当滑动变 阻器R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随电流 表A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流表A读数在0.2 A以下时,电动 机没有转动。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高考 物理
新高考专用
专题九 恒定电流
基础篇
考点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第3章 恒定电流》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必修 第三册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3章 恒定电流》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必修 第三册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3章恒定电流》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电路中,一个电阻的阻值为10Ω,当通过它的电流为2A时,它两端的电压为:A. 5VB. 10VC. 20VD. 40V2、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和R2,R1的阻值为5Ω,R2的阻值为10Ω,它们串联连接。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A. 5ΩB. 15ΩC. 20ΩD. 25Ω3、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为1Ω,外电路电阻为4Ω。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A. 1.2AB. 1.5AC. 1.8AD. 2.4A4、一个电容器充电后,其极板上的电荷量为(Q),电压为(V)。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V),电容器的电容(C)为:A.(QV)B.(VQ)C.(Q 2V )D.(V 2Q)5、在电路中,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增加?()A. 提高电源电压B. 减小电路中的电阻C. 增加电路中的电阻D. 电路中无电荷移动6、在电路中,一个电阻与一个电感串联,当电源的频率增加时,电路的总阻抗将发生怎样的变化?()A. 总阻抗减小B. 总阻抗增大C. 总阻抗不变D. 无法确定7、一个电阻两端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过电阻的电流为1A。

若将该电阻串联接入一个电压为12V的电源中,则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A. 1AB. 2AC. 0.5AD. 3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在电路中,以下哪些现象属于电流的热效应?A. 电灯泡发光发热B. 电炉加热食物C. 电池充电时产生的热量D. 电风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2、关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C. 电阻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D. 电流与电阻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3、在电路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流的大小?()A. 电源电压B. 电路中的电阻C. 电路中的导线长度D. 电路中的导体材料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电源、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

高三物理恒定电流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高三物理恒定电流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1、用P=求出的“220 V40 W”的灯泡的电阻为1 210 Ω,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阻只有90 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一定是测量时读错了数据B.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因为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大C.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可能出厂时把灯泡的功率标错了D.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1 210 Ω是正常工作状态(温度很高)的阻值,90 Ω是常温下的阻值2、日常生活用的电吹风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得到热风可将头发吹干。

设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1,它与电热丝的电阻R2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上,电吹风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消耗的电功率为P,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P~=P>I2(R1+R2)=I2(R1+R2)3、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研究小组对一幢居民楼的供电设施进行了观察和测量,整幢居民楼供电线路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暂停供电时,用欧姆表测得A、B间电阻为R,恢复供电后,测得A、B间电压为U,进线电流为I。

则计算该幢居民楼的总功率可以用的公式是( )=I2R ==IU D.以上公式都适用{4、如图所示,两只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V2的量程为5 V,V1的量程为15 V,为了测量15~20 V的电压,把V1、V2串联起来使用,这种情况下( )、V2读数相等、V2两指针偏角相等、V2读数之比等于电压表内阻之比和V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等于电压表内阻之比5、如图是一火警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

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变大,U 变大变小,U 变小变小,U 变大变大,U 变小6、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接通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电流表烧坏B.电压表烧坏C.小灯泡烧坏D.小灯泡不亮7、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原因是( )>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而通过导线的电流小B.电炉丝和铜导线消耗的电能相同,但铜导线散热快,所以不热C.铜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小得多,在串联的情况下铜导线的发热量小D.电炉丝的两端电压比铜导线两端的电压小得多8、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的过程中,两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为( )A.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B.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C.两电表示数都增大D.两电表示数都减小9、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电阻箱及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恒定电流练习题2(含答案)

恒定电流练习题2(含答案)

恒定电流练习题2(含答案)恒定电流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变阻器R的阻值增加时( )A.R两端的电压将增大B.R两端的电压将减小C.通过R的电流强度将不变D.通过R的电流强度将减小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下滑动时,则L1、L2、L3、L4四灯的发光情况将是( )A.L1变亮B.L2变亮C.L3变暗D.L4变暗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A、B为两个相同的灯泡,R 1为定值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当滑动触头P向b端滑动时,则( )A.A灯变暗,B灯变暗B.A灯变暗,B灯变亮C.R1消耗的功率变大D.R1消耗的功率变小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O点接地,当原来断开的开关K闭合时,电路中A、B两点的电势变化情况是( )A.都降低B.都升高C.U A升高,U B降低D.U A降低,U B升高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间电压U恒定,干路中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支路中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2,滑动变阻器不接入电路时,两固定端a、b间的电阻为R1。

R0小于R1,R 和R2都不等于零。

那么,按图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 端逐渐向a端移动过程中,电流表A1、A2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A2的示数一直不断增大B.A1的示数一直不断减小C.A2示数先增大后减小D.A1示数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e = 6V,内阻不计。

R1 = 4Ω,R2 = 2Ω,R3 = 7Ω,电容器的电容C = 1mF,那么电容器上所带电量为( )A.2×10-6CB.6×10-6CC.0D.4×10-6C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 = 10Ω,R2 = 20Ω,R3 = 8Ω,电容器的电容C = 10mF,电源电动势e = 12V,内阻不计。

要使电容器上板带正电,电量Q = 2×10-5C,则可变电阻R4的取值为( ) A.8ΩB.16ΩC.32ΩD.4Ω8.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C如图方式连入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定电流实验专题复习2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小灯泡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并完成了有关的实验,以下是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A.待测小灯泡(额定功率6W,额定电流0.5A)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0.1Ω)C.电压表(量程0~5V,内阻约5kΩ)D.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15kΩ)E.滑线变阻器(最大阻值50Ω)F.滑线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G.直流电源(电动势15V,内阻可忽略)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中调节滑线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电压可以从零至额定电压范围内变化,从而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1)请在虚线框中画出为完成上述实验而设计的合理的电路图.并在每个选用的器材旁标上题目所给的字母序号.(2)如图5—40所示是该研究小组测得小灯泡的I—U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小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小灯泡两端所加电压为6V时,其灯丝电阻值约为______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如图所示(2)增大,17Ω16.有以下可供选用的器材及导线若干条,要求使用个数最少的仪器尽可能精确地测量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Ω,A.被测电流表A1:满偏电流约700~800A,内阻约100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0.1Ω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kΩ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0Ω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kΩF.电源E:电动势3V、内阻1.5ΩG.开关一个(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每个选用的仪器旁标上题目所给的字母序号.(2)测量过程中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A的指针偏转了n格,可算出满偏电流I g=___________,式中除N、n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再来分析电路的控制部分.若将滑动变阻器接成限流式,则通过待测电流表的最小电流大约为33V 750A (31)10μ=+⨯Ω,显然,不能保证电表安全,也无法通过调节测量多组数据.因此,应采用分压式控制电路,为了便于调节,应选用最大阻值20Ω的滑动变阻器.综合以上分析,选用的器材应为A 、C 、D 、F 、G 其实验电路如图5—47所示.(2)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使待测电流表A 1的指针偏转n 格,读出此时电压表V 的示数U ,则通过待测电流表的电流VUI R =由此可得,电流表的满偏电流max VN N UI I n n R ==g ,式中U 为电压表的读数,R V 为电压表的内阻. 17.实验室中现有的器材如下: 电池E (电动势约10V 、内阻r 约1Ω) 标准电流表A 1(量程300mA ,内阻r 1约为5Ω) 电阻箱R 1(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Ω) 开关S 和导线若干.要求设计—个测定电流表A 2(量程250mA ,内阻r 2约为5Ω)内阻的实验方案. (1)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并在每个仪器旁标上英文代号. (2)要直接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电流表A 2内阻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答案:(1)如图5—48所示(2)A 1、A 2两电流表的读数I 1、I 2和电阻箱R 1的阻值121212,I I R r R I -=. 18.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 .干电池E (电动势约为1.5V ,内阻小于1.0Ω)B .电流表A 1(满偏电流3mA ,内阻r 1=10Ω)C .电流表A 2(0~0.6A ,内阻0.1Ω)D .滑线变阻器R 1(0~20Ω,10A )E .滑线变阻器R 2(0~100Ω,10A )F .定值电阻R 3(990Ω)G .开关和导线若干(1)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线变阻器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2)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利用本题提供的器材所设计的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图.(3)如图5—42为某一同学根据他所设计的实验给出的I 1、I 2图线(I 1为A 1的示数,I 2为A 2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_____Ω.图5—47解答:(1)R1 (2)电路如图5—50所示(3)1.4 8,0.819.实验室内有一电压表○m A,量程为150mV,内阻约为150Ω.现要将其改成量程为10 mA的电流表,并进行校准.为此,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干电池E(电动势为1.5V),电阻箱R,滑线变阻器R′,电流表○A(有1.5mA,15mA与150 mA三个量程)及开关S.(1)对电表改装时必须知道电压表的内阻.可用如图5—43所示的电路测量电压表○m A的内阻.在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精确度尽可能高的条件下,电路中的电流表○A应选用的量程是________________.若合上S,调节滑线变阻器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150mV,电流表○A的读数为1.05 mA,则电压表的内阻R mV为______________.(取三位有效数字)图5—43(2)在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时,把○A作为标准电流表,画出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的电路原理图(滑线变阻器作限流使用),图中各元件要用题中给出符号或字母标注.图中电阻箱的取值是_______(取三位有效数字),电流表○A应选用的量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一只量程为1V,内阻R V约为900Ω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现在要测量它的内阻并对该表进行校正.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供选择的器材:A.待测电压表B.标准电压表(量程1 V)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000Ω,额定电流1A)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最小改变量0.1Ω)F.电阻箱(最大阻值99.9Ω,最小改变量0.1 Ω)G.电池组(电动势约3 V,内阻约1Ω)H.导线和开关若干.(1)为了用半偏法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两种电路,如图5—44甲、乙所示,要使测量较精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电路.在器材的选择上,除了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还应从提供的器材中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器材前的序号字母表示).用上述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R V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图5—45(2)在对该电压表进行校正时,该同学已经选择好器材,如图5—45所示.若要求对电压表的每一条刻度线都进行校正,请你将这些器材连接成测量电路,并标出所选滑动变阻器的序号字母.解答:(1)乙;D、E;大于(2)如图5—52所示.21、为了较准确地测定一只量程为3V,内阻约3kΩ的电压表的内阻值,在手头没有电流表可用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其中R1是最大阻值为9999Ω的电阻箱,R2是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电源是电动势为6V的蓄电池。

①试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有两根线已经接好,不得改动)②在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_______端(填A或B),将电阻箱阻值调到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

③根据实验电路,按合理的顺序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须记录的数据,并用这些数据写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答案:①图略②A,最大③按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S1、S2,调节R2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满偏;断开电键S2,保持滑动触头的位置不变,调节R1的阻值,使电压表半满偏;记录这时电阻箱的阻值R;电压表内阻R V=R。

22、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约为5 Ω,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备有以下器材:A.电池组(3 V、内阻l Ω)B.电流表(0~3 A,内阻0.0125 Ω)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Ω)D.电压表(0~3 V,内阻4 kΩ)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F.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最大电流l A)G.滑动变阻器(0~2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3 A)H.开关、导线①.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__ .(只填写字母代号)②.某同学采用了下左图所示的部分电路测量电阻,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③.根据测量数据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右图所示,图中MN段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0. ① ACDFGH ②小③时间长电阻发热,温度升高,电阻增大.23、图1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限大,S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待测电阻。

当S向电压表一侧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U1,电流表读数为I1;当S向R一侧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

⑴根据已知条件与测量数据,可以得出待测电阻R=。

⑵根据图1所给出的电路,在图2的各器件实物图之间画出连接的导线。

答案:112IUEIER--=24、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用小电珠的额定电压是3.8V。

⑴关于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统误差主要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B.系统误差主要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C.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忽略电源内阻引起的D.系统误差主要是由读数时的估读引起的⑵根据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右图。

试在坐标系中画出该小电珠的伏安曲线,并从图象中求出该小电珠的额定功率。

⑶该小电珠在1V电压下不发光。

当时灯丝的实际电阻是多大?该小电珠在2V电压下开始发出微弱的黄光。

当时灯丝的实际电阻又是多大?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电阻为什么不相同?⑷试将实物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答案:(1)A (2)略 11.4W (3)7.1Ω 9.1Ω,小灯泡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实物连线略25.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定值电阻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如图,各器材规格为:⑴待测电阻R X(约100Ω)⑵直流毫安表(量程0-10mA,内阻50Ω)⑶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5kΩ)⑷直流电源(输出电压3V,内阻可不计)⑸滑动变阻器(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⑹电键一只,导线若干。

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实物图上用笔画线当导线连接成实验电路。

答案:外接法,分压26.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30kΩ之间,为了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用的器材:⑴待测电压表V(量程3V)⑵电流表A1(量程200μA)⑶电流表A2(量程5mA)⑷电流表A3(量程0.6A)⑸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 kΩ)mA⑹电源E (电动势4V ) ⑺电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