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环境工程1211021003 费锡智
社会管理是指党委、政府以及其它社会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框架内,对社会领域各方面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
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历史背景
2004年6月,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导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为何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成为我国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分化。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都发生了相当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中,我们的阶层结构相对单一,即“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在这种阶层分布中,他们之间的利益是趋同的,不仅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甚至直接的冲突都几乎没有。但由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市场主体多元,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纷纷出现,新的社会阶层与传统社会阶层之间,新的社会阶层内部由于利益获取模式的不同往往会发生各种冲突与纠纷,这些冲突与纠纷因为带有某一阶层的共性而易引变为社会问题。
社会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从有形的方面来看,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在中国的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这位传统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社会管理方式带来了极大挑战,当大量的人口向资源富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时,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公平正义诉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就产生了。从无形的方面来看,据说目前中国网民已经超过4亿人。虚拟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但它又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虚拟社会的所作所为都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崭新要求,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
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对加强社会管理的需求。社会发展可以突变,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却不能一蹴而就。中国社会用30余年走过了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程,既有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共识,新的价值观又没有真正形成。而一个社会只有存在共同的价值观才可能产生一致的行动。当出现价值真空的时候,一切行为都将自以为是,都将无所顾忌,都将不可预期。有权的“官二代”信奉赢者通吃,藐视法纪;有钱的“富二代”挥霍奢侈,相信钱能通神;弱势群体在看不到过上好生活的希望后铤而走险。
人们需求多元,维权意识更强。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逐渐跨越了温饱,迈向小康道路,但老百姓吃饱穿暖的同时,社会诉求也在提高,群众愿望也在升级。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显得准备不足。邓小平晚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过去总认为发展慢了不行,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之
后,发展快了问题更多、更棘手、更复杂。
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可能有经济政治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社会管理这一新的研究课题,面对这一课题,我们曾经用惯了的、会用的、很管用的方法显得力不从心,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成为了这一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社会管理所面临的这些深刻变化,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管理的新阶段。这既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也对新形势下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紧迫任务和严峻挑战。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为民族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班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讲的这四个必然要求,深刻地揭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
第一,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
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主动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才能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度过矛盾凸显期,顺利实现全国小康的奋斗目标。
第二,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建立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和谐发展。
第三,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分化和重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利益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轴。我们要正视利益矛盾,积极化解利益矛盾,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第四,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只有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灵魂和支柱。从概念上看,“社会管理”小于且隶属于“社会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任务和目标看,“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是异曲同工的两个侧面。只不过前者着眼于“治理”,后者侧重于“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管理则渗透在工程从规划到实施的每个环节,以保障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要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借鉴国外有益成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