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产生的基础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哲学产生的基础问题——哲学是什么?
关于「哲学」一词的定义,在历史上可谓不计其数。不过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人性普遍都是「求真」的,因此苑教授认为最合适「哲学」的定义便是「彰显真理,消除虚假的思想行动」。不过,这一行动并非易事,哲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活动往往最先遭遇到的,便是「社会规范」。作为群居生物的人类,社会规范在一方面给予我们一个稳定持久的社会秩序,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会消磨我们的个性,诱惑我们放弃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思考。然而,哲学家却不愿意相信社会规范给我们带来的常态,他们拒绝这种思考上的惰性,他们希望寻求真理,并且将之与众人分享。因此一次哲学意义上的行动往往包括了四个点,苑举正教授将之总结为「深刻的思考、清晰的表达、勇敢的辩论以及求真的精神」,而凡是能够做到这四点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哲学家」。
在定义完哲学之后,你不禁要发问,为何我们需要从事「哲学」这项活动呢?
因为我们人类的本性是求知,从出生之时,便有着探索的冲动,然而这种冲动可能会随着我们对社会规范的服从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消失。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在鼓励我们重新发问,去发现那些在常态中不寻常的内容。
在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中,人们最先产生了「神话」,然而神话的问题在于,它只是一个「看似有理」的权威,不接受批判和论证。当人们满足于将「神话」作为对自然的常态解释的时候,哲学便站了出来,对「神话」进行批判。
在一问一答的辩证法面前,人们开始反思起神话、信仰、传统、伦理道德等内容,而反思所借助的力量是「理性」。因此呢,我们也可以说,哲学就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一个不断否定自身的过程,但这实际上与人们那种容易满足于常态,容易追求稳定的本性不完全相符合。
这也就是说,哲学是在不断求变的,它是在常态与反思的冲突中,寻找真实,寻求进步。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所借助的「理性」不是一个如常人所想的建构工具,它是一个批判工具。「理性」不是用来确定什么是真的,相反它是用来批判人们所谓的「真实之物」。因此,哲学是批判性的,而非权威性的,这就意味着,哲学家往往要去批判那些活在「常态」中的人们,意味着,哲学家往往要与大众为敌。
这不但是需要勇气的行为,同时还是需要智慧的行为,单纯地刺激大众并无益处,哲学家要令大众认识到自身不合理的地方。
哲学家最常与大众发生冲突的领域,便是道德领域。道德往往源自于人们普遍的情感,进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纲领,它决定了我们不止是生活在「自然世界」,同时更应当生活在「道德世界」当中。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哲学在最初也推动着「道德」的发展,并力求使它覆盖全部人类。但是一旦传统道德被人们习惯性地奉为金科玉律,被人们视为不可撼动的「传统文化」时,哲学家便会站出来对之进行挑战,因为教条化的生活是一种僵化的常态,而这恰恰是不能被哲学家所接受的。所以说,哲学家的勇敢往往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情怀,因为他要强迫每个人都脱离肯定现实一切的「应声虫」的状态,他不希望人仅仅是成为「相信真理」的人,他希望人们能够突破「对于真理的自满」,避免思想的僵化。让真理自我显现,而不是以某种思维方式去固化真理。
哲学具有这样一种「否定」的本性,但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对之进行实践。实践的方式是「辩证式的思维」。它包含了两部分,一个是源于直觉的大胆假设,一个则是在对话过程中的不断回拒,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哲学的源头,乃至于影响到了现代科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