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至民国永平府农作物的地理分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p837] 。 岁可收二次, 有早晚之名, 做饭磨面, 邑人不甚尚之”
。在民国时
[7]
期的《昌黎县志》记载“麦,俗名小麦,有两种” 。 卢龙县的麦类记载情况,在《卢龙县志》中记载“境 内地多薄,物产不丰,林矿水泽,无物产之可言,农产物 以红粮、玉黍、谷、黍、豆、麦、蔴、棉花为多”[8] 通过上述分析,尽管没有滦州的记载,但我们可以知 道永平府的麦类种植的大概状况,即乐亭县和迁安县的麦 类分布较广,其它县均有种植麦类,但范围较小。 (二)荞麦 荞麦,也作鸟麦,茎弱、色红、叶阔、花白、实三角, 立秋前后下种,密种则实多,稀种则少,八九月熟。荞麦 的适用性特别强,但是它的适口性差产量不高,除了少数 地方外, 大多数地区的人民只是把其作为灾后救荒的作物, 种植的面积比较不稳定。但它是北方粮食作物之一,不属 于麦科植物,而是蓼科植物。 《乐亭县志》记载乐亭县有荞麦分布, “荞麦,邑中有 谚曰:头伏萝卜,末伏蔡,中伏种荞麦,此则乐境种荞麦 之时宜云”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Yongping Mansion Crops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XUE Lei-ping
(Institution of Northwestern Histor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Abstract: As the communication center between the Shanhaiguan and the capital, Yongping mansion was known as “the important place in east of the capital”. The main grain crops in Yongping mansion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e grains, rice, beans, corn millet, corn, sorghum and other crops. They present different distributions and featur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crops such as cotton, mulberry, sesame seeds, peanuts and indigo planting is also different. The region of Yongping mansion is not wide, but its crops distribution is still subject to certain na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influences. Key Words: Yongping mansion; grain crops; economic crop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一、永平府的区域范围和自然状况 永平府, “古冀州地,有虞时分为营州地,夏仍为冀州 地,商时为孤竹国,周属幽州。春秋时为山戎、肥子二国 地,战国属燕。 ” 秦汉至晋均属幽州辽西郡,唐至辽金时 期属平州,元朝时为永平路治所。明朝时设永平府,清朝 沿用明制,属直隶省。 (一)永平府的区域范围 永平府为明朝所设置, 明朝时期, 永平府管辖卢龙县、 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永平府治所在卢龙县。 清朝初期,永平府沿用明制,仍保留永平府,属于直 隶省。康熙年间的《永平府志》卷四中记载了清初康熙年 间永平府的行政区划范围。从中可以看出,康熙年间,永
────────── 收稿日期:2012-12-21 作者简介:薛雷平(1990-) ,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 -66-
薛雷平:晚清至民国永平府农作物的地理分布
民国是指 1912 年至 1948 年, 这 37 年时间里, 中央政 权多次更迭,有中华民国军政府、北京政府、南京政府三 个时期;地方政区的变化更是复杂。从地方行政区划的建 置上看,北京政府时期采取的是省、道、县三级制,而南 京国民政府时期采取的是省、县二级制。从行政单位界限 和治所上看,这期间的出现了许多变化,有省界的调整, 政区的更名,还有省会的迁徙等。 民国时期没有永平府的行政单位。因此,笔者在研究 这两个时期的大致相同的区域的问题时,选择了以晚清时 期的永平府的范围作为标准。晚清永平府下辖的县在民国 时期有无变化呢?民国十七年(1928 年)6 月 28 日,国民 政府训令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其所属县并入河北省。 查找之后,笔者发现原永平府下辖的那几个县级行政单位 没有变化。因此说清代永平府的行政范围在民国时期基本 没有变化。 上述各个时期的永平府的行政区划范围,在明朝时期 就已经奠定了,之后基本是名称的变化。因此说,笔者要 研究的永平府行政区划范围在清至民国基本没有大的变 动,即滦州、卢龙、昌黎、抚宁、迁安、乐亭、临榆。大 致相当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全部和唐山市东部的地区 (见图 1) 。 中温作物 (玉米,谷 子、高粱、 大豆等) 喜温作物 (水稻、棉 冬小麦 永平府的气候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 季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差较大。总体 来说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而在这些气候要素中,水热资源的季节分配对农作物的种 植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永平府的平均气温处于 10-20 ℃, 一月份的温度为 0 ℃以下,七月份的平均温度为 18-27 ℃,表 1 为根据《河北农业地理》所作出的农作物种植所 需要的水热条件与永平府的水热条件的对比。 表1 农作物种植所需要与永平府的水热条件对比 所需水热指标 3℃为冬小麦 越冬返青的温 度指标,积温 >-400℃ 气温稳定在 10 ℃以上,降 水量 450 毫升 以上 气温稳定在 15 ℃以上时间 永平府水热条件 冬日 3℃以上 210-230 天, 积温 3 400-4 000℃,10-5 月的雨量基本上可以满足 冬小麦种植所需水分 10℃以上持续 170-190 天, 积温 2 400-3 800℃, 4-8 月 雨量 500-600 毫升, 较适宜 种植玉米 15℃以上持续 30-80 天, 积 温 2 600-3 000℃,降水量 >600 毫升,较为充沛
花、 花生等) 是其生长季
从表 1 可以看出,永平府的种植作物中,冬小麦、玉 米较为适宜,高粱、大豆以及棉花等作物均可种植。 二、永平府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 在农作物的构成中,粮食作物占据主要地位,其地理 分布深受气温、降水、日照、地形、土质等自然因素的影 响。晚清至民国永平府的主要粮食作物有:麦稻类、黍粟 类、高粱玉米类和豆类等,永平府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 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情况呈现一定的特点。 (一)麦类 小麦和大麦是北方著名的传统粮食作物,能适应寒冷 干燥的气候,在永平府范围内栽培的颇为广泛,而小麦则 主要为冬小麦,也称为秋麦,其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但 图1 清代永平府政区示意图 是在府境内分布情况并不相同。 《乐亭县志》记载乐亭县有麦类分布, “邑中秋麦、大 麦极多,大麦作酒麯所不用……秋麦用最广”[2,p835] 民国时期的《迁安县志》记载迁安县麦类状况, “…秋 麦皮薄出面多,春麦皮厚出面少,总之皆小麦也。然又有 种大麦,其粒与壳,连碾之不开。人皆用以饲马或以造曲 酿酒,生芽造糖,其价值远逊于小麦,故邑境种大麦者少, 种小麦者多”[3,p537]。 抚宁县的麦类情况,在光绪时期的《抚宁县志》中没 有详细的记载,尤其是麦类种植范围没有记载。只是在物 产志篇目下有麦的记载,说明该县有麦类种植,但不占有 突出的地位[4]。 -67注:以《中国历史地图集》清代图为底图。 (二)永平府的自然状况 永平府,即今河北省东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属 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形是西北部略高,东 南部略低,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海拔较低,大约为 50 米, 主要有抚宁盆地,盆地土层厚,土壤肥力较高,水分条 件较好,是山区农业生产精华所在。永平府境内河流众 多,约百余条,如滦河、青龙河、饮马河、清河、横河 等,境内主要为滦河水系,夏季水量丰富。适宜的气候 和地形,再加上较为丰富的水源, 这些对农业发展是极为 有利的。
第 35 卷第 4 期 Vol.35 No.4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2013 年 7 月 Jul. 2013
晚清至民国永平府农作物的地理分布
薛雷平
(西北大学 西北历史研究所,陕西 西安 摘 710062)
要: 永平府作为清代连接山海关和京师的交通要冲,被誉为“京东第一府” 。晚清至民国永平府内主
[1]
平府包括卢龙、抚宁、迁安、昌黎、滦州、乐亭、山海卫。 这与明朝时永平府相比,重设了滦州,裁撤了永平卫。 清朝乾隆二年 (公元 1737 年) 废除山海卫, 置临榆县。 雍正年间,又进行了调整,将顺天府的玉田县、丰润县并 入永平府。乾隆八年(公元 1743 年) ,又将玉田县、丰润县 割出, 并入遵化直隶州。 至此, 永平府辖一州六县, 即滦州、 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临榆县、卢龙县。 光绪年间编修的《永平府志》卷十九中记载了后期永 平府的行政范围。永平府仍下辖一州六县,对比康熙时和 光绪时永平府的记载,可以发现,永平府的疆域基本没有 大的变化,永平府的下辖县只是临榆县代替了山海卫,这 是乾隆二年调整的结果。
第 35 卷第 4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年 7 月
临榆县的麦类情况,在《临榆县志》中的记载与抚宁 县类似,也只是记载有麦类粮食作物,而没有记载其种植 范围 。 昌黎县的麦类情况,清同治五年前后,直隶永平府昌 黎县, “种宜谷、麦、菽,农家尚多殷实”
[6,p47] [5]
永平府地区尽管夏季有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但由于 水源的要求也只有在河流两岸才能种植水稻。昌黎县,又 有“县境无水田,多于旱田种之”[7],由此可见,永平府 内不仅有水稻分布,也有旱稻分布。 黍粟类作物包括黍、粟、稷等。黍,脱壳成米俗称黄 米,性粘;稷,俗称糜子,性疏爽,可炊饭;粟,俗名 谷子,脱壳成米即粟米,俗称小米。粟是一种耐瘠耐旱, 适应性极强的旱地作物,我国的古代北方平原缺水地区 以及丘陵山区种植范围最广。永平府地区天气较为寒冷 干燥,所以长期以来,黍粟类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 要地位。 《永平府志》中有: “迁安县,折色粟米银……” ,又 有“乐亭县,粟米折银”之类的记载[9,p1704-1723]。除此之外, 卢龙县、滦州也都有粟米折银的赋役记录。由此可推,清 代黍粟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很大,而且各县不一。 (四)玉米和高粱 玉米原产于美洲,但何时传入中国及其传入途径,无 从考证。在永平府的各县志中,玉米有其他的名称,如玉 米黍、苞米、棒子等,有黄白赤黑数种。 光绪《迁安县志》物产志记载“玉黍,群芳谱:粒似 芡实。本草名为御麦即黍麦,今有名为包谷者,士人以其 行似棒,呼曰棒子。有黄、白、赤三种,黄、白者习见, 赤者,少见,为邑境民食大宗,无地不宜”[3,p539]。 民国 《昌黎县志》 记载玉米种植。 “玉蜀黍, 又云玉米, 俗呼为包米或棒子,有黄、白、赤、黑、斑数种磨面,食 者居多,然亦可碾米。 ”[7] 卢龙县亦有玉蜀黍种植。民国《卢龙县志》记载“境 内地多薄,物产不丰,林矿水泽,无物产之可言,农产物 以红粮、玉蜀黍、谷、黍、豆、麦、蔴、棉花为多”[8]。 光绪《抚宁县志》物产志中有玉蜀黍的记载[4]。 光绪《乐亭县志》食货志中记载“玉蜀黍,一名玉高 粱……士人呼之包米,园圃中多种之,亦有种于田亩者,
要粮食作物如麦类、稻米类、豆类以及黍粟类、玉米和高粱等作物都呈现出不同的分布区域与特点。而其经济 作物的分布如棉花、桑、芝麻以及花生、蓝靛的种植等都分布不一。永平府地域范围并不广袤,但其农作物的 地理分布仍受到一定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永平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理分布 中图分类号:K921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4-0066-06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3.04.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