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PPT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 古诗两首 苏教版(共51张PPT)
蝶
蝶飞舞。
5 古诗两首
整体感知
读《宿新市徐公店》,诗人描绘了
哪些景物?
篱落、菜花、儿童、黄蝶
5 古诗两首
互动课堂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 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5 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 落 疏 疏 / 一 径 深 ,
树 头 花 落 / 未 成 阴 。
儿 童 急 走 / 追 黄 蝶 ,
诗意: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 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5 古诗两首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 古诗两首
说一说:儿童为什么没有追上黄蝶呢?
因为蝴蝶是黄色的,它飞进了同样是黄色的油 菜花中,令儿童眼花缭乱,分不清哪里是油菜花哪 里是蝴蝶。
5 古诗两首
小练笔 学习了《宿新市徐公店》,你有怎样的感悟?
赏析: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
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诗人在
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5 古诗两首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5 古诗两首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 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整首诗动静结合,通过篱笆、幽径、落花、儿童、黄 蝶等事物,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恬静的图画。
5 古诗两首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通过熟读课文,让学生找到里面写到 的景物有哪些。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理解 和记忆。感悟每句诗或词的含义背诵《宿 新市徐公店》这首诗。
5 古诗两首
结构梳理
宿 新 市 徐 公 店
一径深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古诗两首精品PPT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4
生字词学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 hēi yún fān mò wèi zhē shān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bái yǔ tiào zhū luàn rù chuán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juǎn dì fēng lái hū chuī sàn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wàng hú lóu xià shuǐ rú tiān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修辞
• 倒装句: • 毕竟西湖六月中, •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意为: • 西湖六月中风光, • 毕竟不与四时同。 • 夸张句: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对偶句: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 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无比生动的描 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 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从“别 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 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 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 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 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的诗情画意。
•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这个词让我 们感受到:碧绿荷叶很多,一眼望不到边。
• 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
• 为什么荷花会这样红?
• 答:因为荷花在阳光照耀下,在莲叶衬托 下,显得特别红艳。
古朗月行
•
唐 李白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4
生字词学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 hēi yún fān mò wèi zhē shān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bái yǔ tiào zhū luàn rù chuán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juǎn dì fēng lái hū chuī sàn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wàng hú lóu xià shuǐ rú tiān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修辞
• 倒装句: • 毕竟西湖六月中, •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意为: • 西湖六月中风光, • 毕竟不与四时同。 • 夸张句: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对偶句: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 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无比生动的描 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 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从“别 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 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 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 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 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的诗情画意。
•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这个词让我 们感受到:碧绿荷叶很多,一眼望不到边。
• 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
• 为什么荷花会这样红?
• 答:因为荷花在阳光照耀下,在莲叶衬托 下,显得特别红艳。
古朗月行
•
唐 李白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精品课件-苏教版五下24《古诗两首》PPT
不惑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 秀,号诚斋。江西省吉水县人。南 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 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
西湖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不惑斋
西湖诗
一读,解句意,知诗意。 1、诗题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 (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朋友林子
• 嘉祐进士,神宋时任祠 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 石变法而求外职,任杭 州通判。
西湖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不惑斋
西湖诗
一读,解句意,知诗意。 1、读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书》,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写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心情) 2、诗中共写了哪些景物? (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苏教版五下24《古诗两首》PPT
西湖景
苏堤春晓
西湖景
曲苑风荷
西湖景
平湖秋月
西湖景
断桥残雪
西湖景
柳浪闻莺
西湖景
花港观鱼
西湖景
雷峰夕照
西湖景
双峰插云
西湖景
南屏晚钟
西湖景
三潭印月
西湖诗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 苏轼
方。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 2、此时有什么感觉,见到什么景色?
不惑斋
西湖诗
先议论: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毕竟:到底。 :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的风景 和四季不相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 秀,号诚斋。江西省吉水县人。南 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 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
西湖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不惑斋
西湖诗
一读,解句意,知诗意。 1、诗题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 (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朋友林子
• 嘉祐进士,神宋时任祠 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 石变法而求外职,任杭 州通判。
西湖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不惑斋
西湖诗
一读,解句意,知诗意。 1、读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书》,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写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心情) 2、诗中共写了哪些景物? (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苏教版五下24《古诗两首》PPT
西湖景
苏堤春晓
西湖景
曲苑风荷
西湖景
平湖秋月
西湖景
断桥残雪
西湖景
柳浪闻莺
西湖景
花港观鱼
西湖景
雷峰夕照
西湖景
双峰插云
西湖景
南屏晚钟
西湖景
三潭印月
西湖诗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 苏轼
方。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 2、此时有什么感觉,见到什么景色?
不惑斋
西湖诗
先议论: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毕竟:到底。 :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的风景 和四季不相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4 古诗两首》课件(共56张PPT)
24 古诗两首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指作品中对环境的描写、 对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 得很紧密。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描绘景色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
24 古诗两首
小练笔 试着写一写关于“雨”的情景交融片段。 示例:这是夏天的雨,能给世间万物带来凉爽 的夏雨。 它像子弹般的往下坠,有力的小身 躯落到了地面上,溅起了一个个的小酒窝,有 时候还酷似一朵盛开的水花儿。它将酷热和灰 尘全部都赶走了,带来了一个凉爽的世界。
24 古诗两首
说一说:这首诗在你眼前出现了 怎样的情景?(课后第四题)
24 古诗两首
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把山遮住, 白花花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活蹦乱跳的 窜上了船。忽然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把 云和雨吹散了。雨后,从望湖楼往下看, 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24 古诗两首
结构梳理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24 古诗两首
多音字
sàn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散
sǎn
她披着松散的头发从屋里跑出来。
24 古诗两首
我会写
遮
24 古诗两首
识字方法
换一换:
蔗
遮
24 古诗两首
易写错
zhē
不要少写“、”。
形声字,形旁为辵 (chuò),声旁为庶。本意为 阻拦。组词:遮盖,遮蔽,了乌云之黑,雨来之急。
24 古诗两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 天气骤变时的紧张气氛也 烘托出诗人周中赏雨的喜 悦心情。
24 古诗两首
突出了天气变化 卷地风来忽吹散, 之快。 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翻卷到地 面的风。散:散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万里 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 兴四大诗人”。他的成就不如陆游,但在创新诗歌风格方面 所作的努力则过之,所以他当时名声很大,连陆游也说: “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自学要求:
1 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熟读成诵。 用白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
查 查注释,从字面上初步弄懂诗句意思。
小 结: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 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 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 人物的描写之中。 此诗一方面描绘了乡村幽 静的风光,另一方面写出了农村儿童活泼可 爱、顽皮天真的情趣。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 洋溢着诗人对农家安逸生活的陶醉,也透出 了诗人内心被天真烂漫的儿童所撩起的片片 童真。
4、古诗两首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本姓李,祖籍建安(今属福建)。 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 生活的诗作,其诗长于绝句,写景尤工。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宋祁)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唐 杜甫)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宋 韩琦)
作业1: 背诵古诗。
作业2:
读到“春色满园 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你的脑海里 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展开想象,(宋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陆游)
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
咏春雨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杜牧)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唐
陆游)
赞春花的: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 连
要注意“应怜”与“小扣”之间的衔接。 4 想 根据诗意,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如“一枝红杏”与“满园春色”有什么联系?
5 悟
6 疑
从对诗意的想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疑点可讨论,解决不了可质疑。
7 背
在反复诵读中把诗背下来。
应该是园子的主人太爱 惜自己的花园,怕人踩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 应怜屐齿印苍苔, 坏这翠绿的苔藓吧! 人。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敲 应:应该。 了很久,也没人来开。 小扣柴扉久不开。怜:爱惜。 这满园的春色是门所关 屐齿:木底鞋底下的横 不住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梁。 一枝开得正红的杏花正 小扣:轻轻地敲。 从墙上伸出来了。 柴扉:柴门。
练习
1 诗人是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春天的?
(碧青的苍苔,盛开的红杏。) 2 “不值”的意思是( 没有遇到主人 )。 诗中“久不开 ”这个词写出了“不值”。
回忆学习方法:
1 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诗句,熟读成诵。 2 查 查注释,从字面上初 步弄懂诗句意思。 3 连 用白话把诗句的意思 连起来说说。 4 想 根据诗意,结合插图 展开想象。 5 悟 从对诗意的想象中你 体会到了什么? 6 疑 有疑点可讨论,解决 不了可质疑。 7 背 在反复诵读中把诗背 下来。
全首理解 游园不值
一枝红杏出墙来。
全首理解 应该是园子的主人太爱惜自己的花 园,怕人踩坏这翠绿的苔藓吧!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敲了很久,也 没人来开。 这满园的春色是门所关不住的。 一枝开得正红的杏花正从墙上伸出 来了。
小 结: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 扉久开。诗人虽然“游园不值”, 但已从“一枝红杏”看到了“关不 住”的春天,这充满勃勃生机的浓 浓春意让诗人赞叹不已。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住宿。 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 很远。 树头:树的枝头。 阴:树阴。 急走:快跑。 无处寻: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密。 一个孩子奔跑追赶一只黄蝴蝶,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找不到了。
篱落
一径
生机勃勃的春天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此句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 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 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 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 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 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 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 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挠头犹豫、不知所措 的儿童。
自学要求:
1 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熟读成诵。 用白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
查 查注释,从字面上初步弄懂诗句意思。
小 结: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 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 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 人物的描写之中。 此诗一方面描绘了乡村幽 静的风光,另一方面写出了农村儿童活泼可 爱、顽皮天真的情趣。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 洋溢着诗人对农家安逸生活的陶醉,也透出 了诗人内心被天真烂漫的儿童所撩起的片片 童真。
4、古诗两首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本姓李,祖籍建安(今属福建)。 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 生活的诗作,其诗长于绝句,写景尤工。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宋祁)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唐 杜甫)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宋 韩琦)
作业1: 背诵古诗。
作业2:
读到“春色满园 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你的脑海里 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展开想象,(宋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陆游)
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
咏春雨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杜牧)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唐
陆游)
赞春花的: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 连
要注意“应怜”与“小扣”之间的衔接。 4 想 根据诗意,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如“一枝红杏”与“满园春色”有什么联系?
5 悟
6 疑
从对诗意的想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疑点可讨论,解决不了可质疑。
7 背
在反复诵读中把诗背下来。
应该是园子的主人太爱 惜自己的花园,怕人踩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 应怜屐齿印苍苔, 坏这翠绿的苔藓吧! 人。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敲 应:应该。 了很久,也没人来开。 小扣柴扉久不开。怜:爱惜。 这满园的春色是门所关 屐齿:木底鞋底下的横 不住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梁。 一枝开得正红的杏花正 小扣:轻轻地敲。 从墙上伸出来了。 柴扉:柴门。
练习
1 诗人是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春天的?
(碧青的苍苔,盛开的红杏。) 2 “不值”的意思是( 没有遇到主人 )。 诗中“久不开 ”这个词写出了“不值”。
回忆学习方法:
1 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诗句,熟读成诵。 2 查 查注释,从字面上初 步弄懂诗句意思。 3 连 用白话把诗句的意思 连起来说说。 4 想 根据诗意,结合插图 展开想象。 5 悟 从对诗意的想象中你 体会到了什么? 6 疑 有疑点可讨论,解决 不了可质疑。 7 背 在反复诵读中把诗背 下来。
全首理解 游园不值
一枝红杏出墙来。
全首理解 应该是园子的主人太爱惜自己的花 园,怕人踩坏这翠绿的苔藓吧!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敲了很久,也 没人来开。 这满园的春色是门所关不住的。 一枝开得正红的杏花正从墙上伸出 来了。
小 结: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 扉久开。诗人虽然“游园不值”, 但已从“一枝红杏”看到了“关不 住”的春天,这充满勃勃生机的浓 浓春意让诗人赞叹不已。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住宿。 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 很远。 树头:树的枝头。 阴:树阴。 急走:快跑。 无处寻: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密。 一个孩子奔跑追赶一只黄蝴蝶,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找不到了。
篱落
一径
生机勃勃的春天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此句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 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 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 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 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 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 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 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挠头犹豫、不知所措 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