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16 两汉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褐色,扁平,两 面纹饰相似。透雕 蟠绕夔龙,首尾相 接成一环形。张口 露齿,头上有角, 身刻云纹,尾刻鳞 节纹,并有卷毛, 构思奇特,神态生 动。径7.9cm。 1973年河北定州 中山怀王刘修墓出 土,现藏河北省文 物研究所。
龙形玉环 西汉
镂雕螭纹璧
东汉
高25.5cm,璧 外径19.9cm, 厚0.7cm, 河北定州北庄 刘焉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 究所藏
三、汉代重要出土玉器简介
高16.9cm,长 15.6cm 1969年河北定 州北陵头村中 山穆王刘畅墓 出土
玉座屏
河北省定州博物馆藏
金镂玉衣 西汉
黄色,包括头罩、脸盖、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 手套、左右裤筒、左右足套及遮裆等部分,长182cm, 各部分别用玉片和金丝连缀而成,共用玉片一千二百零 三块,金丝约2.567kg,玉片多为梯形和长方形,少数为 三角形和不规则四边形,正面抛光,色泽协调一致。 1973年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现藏河北省文物 研究所
玉鹰 西汉
白色,局部有红皮色。 圆雕,喙呈勾状,两 翼平伸,尾羽散张, 形如猎物前的俯冲之 势,身、翅皆满刻羽 毛纹。风格浑厚,线 条流畅,似毛羽刚丰 满的雏鹰。长7cm, 宽5cm, 1972年陕西咸阳出土。
现藏咸阳市博物馆
谷纹玉杯 西汉
青色,直口,平沿,腹深 呈筒形,圈足较高。腹部 上下端线刻勾云纹,中部 满饰谷纹,造型别致,纹 饰规整,高11.2cm,口径 4.5cm,足径3.1cm, 1976年广西贵县墓葬出 土,现藏广西壮族自治区 博物馆。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汉代的丧藏风气? 2、两汉玉器出现哪些重要变化? 3、两汉玉器在中国古玉发展中的地位。
结合课堂内容,欣赏 《中国古代玉文化》之六
不朽的祈愿
END
汉继楚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汉代神怪题材玉器的大量创作和流行, 辟邪玉器的出现, 丧葬玉器的登峰造极。 楚人笃信神仙、偏好巫术,在《天问》、 《离骚》中,就蕴藏着大量古代的神话。
长 沙 马 王 堆 帛 画
郭沫若《西江月· 题长沙楚墓帛画》直观描述了楚人 上天入地的动人情景,难怪“略疏文采”的秦皇汉武 要想长生不老、羽化登仙。
汉继楚绪
楚城夜色
刘汉王朝在文化艺术领域未 完全继承周秦文化,而大量发 展了战国时代楚文化的传统。 楚在商王朝灭亡后,继承了商文明,又经数百年 的发展,使源于楚地的词赋、音律、帛画,皆在中 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楚歌楚舞楚声楚韵更是传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 刘汉开国君臣、将领大多出身楚地,当他们登上了 政治舞台,便把故乡的文化习俗带到了中原大地、 齐鲁之滨。一曲“大风起兮云飞扬”,传遍中华大 地达2200多年之久?
一、汉玉概述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竖起了 反秦旗帜。随后,被秦征服的六国旧贵族死灰 复燃,企图“报父兄之怨”,其中代表人物有 楚国的项梁、项羽叔侄反秦大军。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进抵秦都咸阳灞下, 秦王子婴捧玺投降,伏地称臣。 又经五年楚汉之争,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安 徽垓下一举击败西楚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第五节
两汉玉
透雕玉饰
汉编钟出土
汉 阳 陵 汉 俑 方 阵
战国时期,秦国经商軮变法,一跃成七国中实 力最强的国家。公元前256年,秦昭王灭周。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起用李斯,加紧了削平六 国的步伐。公元前221年,秦击败楚将项梁,齐国 降,南平百越,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帝国。
秦朝的统一是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分 天下36郡,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 筑长城、建阿房、修骊山、开运河,短短15年作出一 系列震惊中外的壮举。为西汉王朝奠定了政治统一的 宏伟基础。
综上可见,汉代玉器是中国玉文化史上一个重大 的转折点,一个弃旧图新的时代。考古出土的汉代 墓葬达30000多座,诸侯王墓41座,其中西汉34座, 东汉7座,诸侯王墓遍布全国,包括河北、山东、湖 南、湖北、江苏、北京,广州、陕西,河南等省。 出土玉器上万件,总体形制大同小异。 重要诸侯王墓有: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 广州象岗南越王赵昧之墓 河北定县八角廊中山怀王刘修之墓 山东巨野红土山汉武帝之子昌邑王刘髀之墓 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 陕西咸阳西汉早期王侯周勃父子墓等。
秦始皇用玉继续以和田玉为宝, 曾使四方之珍材、天下之 巧 工云集长安。但出土玉器很少。
杯为青玉,受沁后呈焦黄色,间有 褐色晕,杯身呈直口筒状,上层饰 有秦时流行的柿蒂纹、流云纹,中 层勾连卷云纹,下层饰流云纹、如 意纹。足作豆形,豆腹部刻有丝束 状花纹。 此杯器形规整,雕琢精细,气派、 庄重,为秦代玉器中的精品。 云纹高足杯(秦代) 高14.5厘米
涡纹玉枕 东汉
青绿色,圆雕,呈长方形,枕面隆起,中间部分稍凹。 顶及两侧布满阴刻双线勾连涡、图案化的动物纹饰,线 条清晰、流畅。高13cm,长34.7cm,宽11.8cm,重 13.8kg。 1959年河北定州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藏河北省博物馆
龙嬉朱雀玉佩 东汉
青色,有杂色。佩横长略弧 曲,近似矩形,中有镂孔。 两端各雕一龙一雀,首尾衔 接,身肢缠绕。龙体庞大, 雀躯小巧,皆雕琢剔透,精 微处以细线勾勒,栩栩如生。 长15.6cm,宽7cm, 1969年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刘 畅墓出土。 现藏定州市博物馆。
汉代政治文化的三大特征,对汉代玉器的发展有 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汉承秦制在玉器上的表现:部分保留“周礼”的 用玉思想和礼仪制度,即以玉祀神的传统礼制和以 玉示礼的宫廷习俗。 西汉在礼仪方面的特征是: 周制虽遭崩溃,礼制精神尤存; 六器制度已经瓦解,以玉祭天仍然盛行; 宫廷仪仗固成历史,政治场所仍然用玉,更向 实用方向转化。
玉人 西汉
洁白晶莹,圆雕,脸型瘦削, 长眉短须,束发于脑后,顶戴 小冠,冠带自耳侧下垂扎于颔 下。身穿宽袖右衽长衫,腰间 系斜格纹带,凭几端坐,双手 置于几上,神态庄重安详,底 平,阴刻篆书五行十字:“维 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意为 中山靖王刘胜十九年所制玉人 王公延的坐像,高5.4cm, 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 墓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玉辟邪 汉
玉铺首 西汉早期
高34.2cm, 宽35.6cm, 厚14.7cm, 重10.6公斤, 1975年陕西 兴平茂陵附 近出土。
陕西省博物馆藏
镂空蟠螭玉饰件 汉
长7cm,玉质青灰,含赭黄色斑,器体呈椭圆形,碾琢 镂空三螭,三螭扭屈蟠踡于一平墩之上,互相嬉咬,生 动有趣。 安徽省怀远县皇姑墳汉墓出土,怀远县文物管理所藏。
仿佛三闾再世,企翘孤鹤相从。陆离长剑握拳中,切云之冠高耸。 上罩天球华盖,下来湖面苍龙。鲤鱼前导意从容,瞬上九重飞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代玉器上最直接的反 映,是促进了装饰用玉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量佩戴和 流行。 以玉饰人,一曰辟邪,二成君子之德形象,东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德系统的论述,指出: “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不挠而折,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伎,洁之方也” 。 在中华大地上蔚然成风,此习俗流传至今,佩玉者 仍众,可谓千古遗俗也。
长乐玉壁 东汉
青色,有赭色浸蚀。扁平, 上部镂雕篆书“长乐”两 字及双螭。 18.6cm高,孔 径2.6cm, 12.5cm宽,厚 0.5cm,壁外缘阴刻篆书 五言诗一首,末署“乾隆 戊申御题”。此壁深得乾 隆帝珍爱,一直为宫廷陈 设品,现藏故宫博物院。
蟠螭心形玉佩
东汉
白色,扁平,心形,中有 圆孔,外周凸起透雕蟠螭, 三角形眼,独角,长尾下 垂,栩栩如生。长6.7cm, 宽4.5cm, 1953年湖南衡阳墓葬出 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镂雕龙凤纹环 西汉中期
直径8.5cm, 孔径2.9cm, 厚0.3cm 1978年湖南 省长沙市 咸家湖曹馔 墓出土,湖 南省长沙市 文物工作队 藏
丝缕玉衣 西汉
长173cm,肩宽44cm,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
玉龙虎并体带钩 西汉早期
长18.9cm,最宽6.2cm,最厚2cm, 1983年广东广州南越王赵昧墓出土, 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独尊儒术
汉武帝刘彻即位以后,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的 中央集权制度,儒家学术符合汉王朝之需要。 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断然下令排斥百家 之言于官学之外.罢黜不治儒学的朝廷命官,大 幅度提拔和重用儒生,直至担任朝廷丞相之位。 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此以后,儒学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儒家 思想成为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
二、汉代玉器总体风格特征
1、玉质:流行和田玉,特别是羊脂玉。汉白玉驰名中外。 2、品种:传统玉器中有些消失,有些罕见: 礼器和仪仗器中的琮、璋和戈、钺、刀、铲基本消失; 饰玉中玦、坠、管、珠和笄极少见到; 璧、璜虽有出土,但多已改换。璧、圭主要用作礼仪玉 器,璜、琥只作佩玉之用。 玉璧有四种:①素面璧,②蒲纹或谷纹璧,③蒲纹或谷 纹+鸟纹或兽纹璧,④出廓璧,廓外为透雕螭、龙等动物。 涌现大量新的玉器种类: 饰玉:多种样式玉带钩、成套玉剑饰、玉簪;刚卯、司南 佩、铺首、翁仲、避邪;心形佩、组佩、玉舞人等。 陈设及实用器:座屏、高足杯、玉奔马、玉鸽、玉熊、玉 鹰等动物。 葬玉:量多类全、形制新,有玉衣、玉塞、玉握和玉含四 种
汉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人们的 思想上,崇尚礼仪、注重节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是汉代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结构的直接表现,主要 有三大特征:
汉承秦制
汉继楚绪
独尊儒术
汉承秦制
从陈胜大泽乡起义到秦王朝灭亡,作为农民起义 军的领袖人物刘邦,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之下取得军 事上的完全胜利之后,旋即就位称帝。 汉高祖刘邦不失时机地摭(zhi)拾秦法、作律九章、 恢复封建、制定礼仪,最终完成了向封建统治者的 转化。作为封建地主政权的刘邦集团为着自己本身 的政治利益,在政治、经济、法律和宗教礼仪方面, 完全继承了秦王朝的一切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汉 承秦制”。
剑饰件, 4cm高, 宽7.5cm,厚 2.5cm
熊虎相戏珌
西汉早期
镂雕双凤剑格
高18.9cm
玉马首 汉
英国伦敦维多 利亚艾伯物博 物馆收藏
高14cm
玉辟邪 汉
美国纽约大ຫໍສະໝຸດ Baidu会博物馆藏
高18.5cm,长18cm,6.7cm 宽。 高18.2cm,1978年陕西省宝 鸡市出土(下)
陕西省宝鸡 市博物馆藏
3、纹饰:继承先秦部分纹饰,出现一些新纹饰, 在雕刻手法上有创新。 分为几何纹和动物纹。 涡纹、谷纹、蒲纹最常见,几何纹与龙纹、风纹 等动物纹常组合出现。 出现植物图案纹饰。 4、工艺:雕刻手法多样,既有精细,又有粗犷。 精雕细刻者多,透雕普遍,大量使用高浮雕,仍 使用“游丝毛雕”工艺。 采用特色的“汉八刀”工艺,简练、准确刻划出 造型,如玉翁仲、玉蝉、玉猪。
双凤系璧 西汉早期
通长6.7cm,宽3.6 cm, 1973年河北定州40号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兽首玉带钩 西汉
藏河北省博物馆
晶莹洁白,钩体较长,尾部略宽而圆鼓,腹下一圆形 磊钮。钩首作兽头形,两耳直立,眼眶方圆,吻部平 阔,作回首窥视状。背部浮雕一螭形兽,宽额尖吻, 身躯卷曲,拖着卷云尾伏卧于钩上。长5.8cm,宽 1.8cm,厚1.8cm。 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龙纹璜形玉佩 西汉
现藏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青白色,体扁薄,镂空并体双龙呈璜形。龙首在两 端,作回首状,双身在中部衔接,两尾相交于身下, 角贴于颈部,张口露齿,龙体刻有阴线纹。顶部正 中和两龙颈部各有一圆孔,可穿系佩饰。长10.7cm, 中宽3cm,1983年广东广州南越王赵眛墓出土。
1983年广州南越王赵眛墓出土
外径9cm,厚0.4cm
兽首衔璧饰
镂空 龙凤纹环 玉佩
广东省广 州市南越 王墓博物 馆藏
通长16.7cm,横宽13.8cm
剑饰件, 直径5cm, 最厚3cm。
浮雕双螭纹剑首
1983年广东广州南 越王赵眛墓出土, 广东省广州市南越 王墓博物馆藏。
剑饰件,高6.1cm,宽 5.5cm,厚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