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
民族音乐赏析结课论文
![民族音乐赏析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070b38bd64783e09122bb3.png)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结课论文专业:植物保护13级1班姓名:汪涛学号:2013512122摘要:新疆民族音乐多是以人们在生产劳动以及社会生活中创作出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这些作品一代代流传下来,许多经典曲目也广为流传。
关键词:民族文化精神经典流传正文: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认识民族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民族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从而真正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音乐从来都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音乐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良策。
我觉得一个人可以活的平庸但作为一个人不能没有修养,因为我们是人。
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即使他是平庸的,但在其平庸中也会透出一种不凡。
修养是一种境界,是用一种有灵韵的东西填补一个人心灵的空白,是为了成就灵魂的高尚,谁也不愿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但事与愿违,放眼望去,那一双双空洞的眼神会我告诉我们一切。
修身养性,并不是说要靠修身养性来修饰自己,修身养性可以提升自我,但更多的我们是要靠修身养性来慰藉自己。
我喜欢音乐也希冀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是我选这门课程的初衷;我也可以确切的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确有收获,起码提高了自己的品味和鉴赏能力。
相对于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则为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来说,流行音乐是一种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
它具有许多的文化功能,比如说认识功能就是它文化功能里面的一种,这种认识功能的实现较其他音乐形式有显著的特点, 也表现在对流行音乐形态表现的认识与掌握上。
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结课论文
![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84ae11c5da50e2524d7fe7.png)
陇东道情皮影的前世今生摘要:陇东皮影艺术是陇源大地上的一朵奇葩,它有浓郁的地方民间特色。
陇东地区的皮影戏文化丰富多彩,尤其源于道教的环县道情皮影更是名传国内外,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录。
陇东庆阳的皮影制作工艺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造型特点,显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装饰风格。
关键词:陇东道情皮影甘肃环县文化环县道情皮影戏,又名陇东道情,流行于甘肃东部的庆阳环县及其周边地区。
当地人称之为皮影戏“小戏”,本地人将由人装扮演唱的秦腔称为“大戏”,将用影人表演的道情皮影戏称为戏等,是现存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环县道情皮影戏也逐渐进入各界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使得环县道情皮影戏得到了多视角的深入研究,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资料。
本文对陇东道情皮影的历史发展进行综述。
一、前世——历史渊源陇东道情是从道观中的道教音乐演变而来,故考察陇东道情的由来,当从道教开始述说。
道教是从原始巫教中脱胎出来的,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将夏商周以来的巫史文化、神仙方术、民俗信仰、神话传说综合起来,吸收了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等诸学派之所长,形成多层次的宗教体系和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
其中,音乐成为表达宗教信仰,宣传教理、教义的重要手段。
道情渊源于古代道观音乐,它原是道士传经布道和募化时所唱的歌曲,后来发展成为抒情、叙事的民间说唱。
它是在道教宣传教理教义的活动中自然产生的。
元代燕南芝庵指出“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礼。
”明代朱权说“道家所唱者,……慨感古今,有乐道徜徉之情,故曰道情。
”可见道情是道教世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道教是道情产生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新编《环县志》在“环县道情皮影戏”一节中说:“环县道情源于渔鼓道情,约于清初传入本县。
清末至民国时,经民间艺人长期艺术实践,使其不断发展提高,自成一家,形成了今日之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道情剧种。
”为什么称作“渔鼓道情”呢?因为渔鼓和简板为道情象征性乐器。
民间歌曲论文总结范文
![民间歌曲论文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9e1b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3.png)
摘要:民间歌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
本文通过对民间歌曲的内涵、特点及其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民间歌曲在当代社会的独特价值,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民间歌曲的内涵与特点1. 内涵民间歌曲是指由民间口头创作、流传、演唱的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歌曲。
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感、信仰和审美观念。
2. 特点(1)地域性:民间歌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2)民族性:民间歌曲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展现了民族精神。
(3)时代性:民间歌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4)口头性:民间歌曲主要依靠口头传承,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民间歌曲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价值1. 文化价值民间歌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感、信仰和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2. 社会价值民间歌曲在传承和发展中,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民间歌曲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3. 经济价值随着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相关产业逐渐兴起,如民间歌曲演唱、旅游、工艺品制作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民间歌曲的保护与传承策略1. 加强民间歌曲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组织专家学者对民间歌曲进行搜集、整理,挖掘其内涵和价值。
(2)加强对民间歌曲的研究,为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2. 重视民间歌曲的传承人培养(1)设立民间歌曲传承人培养计划,选拔优秀传承人。
(2)鼓励传承人参与各类民间歌曲活动,提高其演唱水平。
3. 创新民间歌曲的表现形式(1)将民间歌曲与现代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新表现手法。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录音、录像、网络等,拓宽民间歌曲的传播渠道。
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政府加大对民间歌曲保护与传承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94d9835af45b307e871973f.png)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苗晓力(软件学院学号1330200232)摘要: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歌舞这种表现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文化越来越繁荣。
中国传统音乐是音乐,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情感、意志的抒发。
在这几千年的岁月中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作品,现在已经成为了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精品;经典;流行;民族;很幸运可以选到展演导聆这门艺术类精品课程,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音乐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想要更过的了解音乐能带给我们的感受。
接下来我谈谈我对中国传统乐器和音乐的理解以及鉴赏。
一、马头琴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绰尔"。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
除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
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的优秀曲目很多,传统的琴曲风格多样,富于草原特色,曲调委婉,多是描绘自然风光或对马的歌唱。
如《朱色烈》、《凉爽的杭盖》、《四季》、《牧马人之歌》《鄂尔多斯的春天》、《万马奔腾》、《欢乐的草原》、《牧马人》、《鄂尔多斯高原》等。
比如,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是由我国著名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先生作曲的一首演奏技巧复杂的马头琴独奏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b5400108a1284ac950432d.png)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2级计算机本科1班姓名: 吴芳敏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
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
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
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
以五声音阶为主。
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渐受冷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欲建立“中国乐派”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源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2)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2)](https://img.taocdn.com/s3/m/c0c5493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9.png)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2)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篇3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发挥着深远意义。
中国民族音乐凝聚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中,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从古到今,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具有强大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中华民族在面对无数次困难和挑战时经受住了考验,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不但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增强热爱家乡的民族情感。
大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审美体验,被其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吸引,从而不断加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例如:歌曲《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创于1938年,是一首抒发革命豪情的歌曲,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采用带再现变化的复三部曲式,以六度大跳的颂赞性音调的起首部分,是整首歌曲抒发感情的集中点,全曲采用激昂的旋律,表达出无数革命人向往并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与真挚情感,反映出一种延安精神。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学习中华儿女英勇奋战的精神,从而坚定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决心与信念,培养出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主自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
民族音乐的学习对大学生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时刻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例如: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这首乐曲表现了五壮士在抗日战争中弹尽粮绝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涵盖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顽强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800字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b1c7f9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6.png)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800字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民间音乐是指在中国各民族中流传的、以口头传承为主的音乐形式,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哪些种类。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比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唐卡舞、壮族的锣鼓舞等等。
这些音乐形式不仅具有美妙的旋律和节奏,还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们来谈谈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
首先是地域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音乐特色;其次是群众性,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最后是多样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一种民族民间音乐——京剧。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被誉为“中华戏曲之花”。
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京剧中,演员们通过唱腔、身段、化妆等手段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除了京剧之外,我还喜欢听一些其他的民族民间音乐,比如说二泉映月、梁祝等等。
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具有美妙的旋律和节奏,还能让人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
最后,我想说的是,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传承它们。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来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吧!。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140fc8f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3.png)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也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鉴赏,并讨论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云南民间音乐富有异域风情,表现出独特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特点,而西北民间音乐则保留了丝路交往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融合了汉人音乐的元素。
此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还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接受和传播能力。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它通过音乐表达人们对生活、自然、宗教等方面的感受和情感,反映出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比如,川剧中的“变脸”就展现了川剧表演中的独特艺术手法和剧情设计,同时也反映了四川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艺术追求。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世界。
比如,木兰歌歌颂了忠诚和爱国主义精神,茉莉花则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这些歌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底蕴。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趋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
随着社会进步,它也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未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风格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让其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性和文化特点的音乐形式。
通过对其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民族音乐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897bf804a1b0717fd5dd69.png)
民族音乐鉴赏之《梁祝化蝶》赏析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轮回,时至今日,淀积着的民族文化无不饱含风霜雪雨,在沧桑中透漏着荡气回肠和令人震撼的东西,而民族音乐则是这些令人震撼的东西当中的一种。
民族音乐,主要指流传于民间,为广大民众传唱的风格通俗、曲风简单,便于民间众人理解的歌曲。
音乐从来都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音乐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良策。
民族音乐在陶冶情操之上则更是做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在这里,我和大家谈谈我对于《梁祝化蝶》这首古筝曲子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梁祝化蝶》这首曲子是中国传统曲子之一,它由古筝演奏,故而其音调具有古筝特有的清新、柔和,全曲大约4分半,题材是梁祝故事中祝英台最后扑进梁山伯的坟墓之中,化蝶于梁山伯双宿双飞的情节。
曲子开始时以低音渲染气氛,烘托出了全曲的基本感情基调,主要以悲伤为主,而中间部分则是高低音结合,体现出来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哭诉的悲伤感情以及对自己即将嫁于他人的无奈,而之后音调再次急变,表示出故事情节再次发生变化,梁山伯坟墓突然破裂开,梁山伯魂魄出现在他坟墓之上,似乎在呼唤祝英台,曲子结尾音调悲凉而又平和,声音逐渐降低,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而去,且渐渐地远离我们,也远离了这个让人无奈的世界。
全曲以一种轻柔而又悲凉的音调叙述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梁祝感情故事的悲伤与无奈。
梁祝故事原文如下: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
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但是祝英台不甘心女子不能进入学堂学习,于是她女扮男装混入学堂进行学习。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进入学堂后,祝英台遇见了梁山伯,并且成为了知己,整天呆在一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梁祝之间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紧密,然而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知道他们在一起学习的三年时间过去,梁山伯去祝英台家里拜访时才发现祝英台的秘密,而此时梁山伯心理已早已烙下了祝英台的影子。
关于民族音乐的论文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关于民族音乐的论文民族音乐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7a9167783e0912a2162a53.png)
关于民族音乐的论文民族音乐鉴赏论文关于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以“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视角,探讨多民族环境下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认为优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应以注入课程的方式引入课堂,使其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以传承求发展,化危机为契机,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多民族环境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音乐教育的国家,但事实上并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催生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
当前形势下,面对我国音乐教育“重西方,轻传统”的现状反思,伴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事业,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的倡导,使得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无论是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角度,还是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角度,对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
一、视线:政策推动实践,理念推动发展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与发展状况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V1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V1](https://img.taocdn.com/s3/m/b879a76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4.png)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V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文化、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鉴赏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体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各种音乐形式。
包括中国各大民族的音乐形式,如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
它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鉴赏方式1. 听前准备在欣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它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演奏的特色。
因此,可以通过阅读、观看相关的音乐资料、历史文化书籍,做好必要的了解准备。
2. 音乐鉴赏的主要要素在欣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旋律:旋律是中国民间音乐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诉说情感的关键。
民族音乐旋律的特征在于其独特的感性和色彩,具有浓墨重彩的思想性、感情性、审美性。
(2)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基础,通过声音和节奏的交织来传递各种情感。
中国民间音乐节奏清晰分明,节奏变化相对简单,节拍清晰明朗,节奏感鲜明。
(3)乐器:中国民间音乐充满了大量的原创乐器。
从丝绸、竹子、骨头,到牛皮、石头、金属,乐器素材广泛,独特的乐器演奏技巧和声音效果,可以完美地表现旋律和节奏。
(4)表演:民族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种真实的、民间的音乐表现。
经过演奏者的传承和演绎,传统的民间音乐表演风格成为民间音乐的一部分。
3. 鉴赏思路鉴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它的文化背景和形式。
在听音乐时,应多次反复听同一首曲子,例如,先关注曲子的好听与否,再观察其中具体的构成因素,如旋律、节奏、乐器。
此外,在欣赏过程中,可以通过放慢音乐的节奏或配合展示画面或物品等方式来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感与美感。
中国民歌鉴赏800字
![中国民歌鉴赏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4e9a94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6.png)
中国民歌鉴赏800字中国民歌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它是中国古老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中国大地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民歌,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国民歌的鉴赏。
一、中国民歌的定义中国民歌是中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劳动、情感等方面创作的歌曲。
它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是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进步、传递情感、唤起共鸣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民歌的分类中国民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按照地域分,可以分为东南沿海、西南山区、北方平原、西北高原等四大地域类型。
按照内容分,可以分为民间工艺歌、民间爱情歌、民间婚姻歌、民间劳动歌、民间节日歌、民间祭祀歌、民间战争歌、民间英雄歌等多种类型。
按照形式分,可以分为古老的散曲、新落成的歌曲、吟诗歌、断章等。
三、中国民歌的特点1. 多样性中国民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非常丰富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表现在不同地方的民歌风格、主题、乐器、演唱方式等方面。
2. 民间性中国民歌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民生活、传递了人民情感、记录了人民历史。
它不是高雅艺术,而是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3. 日常性中国民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作的歌曲,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真实记录。
因此,它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4. 艺术性中国民歌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性的音乐形式。
它不仅具有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而且演唱技巧也非常高超。
四、中国民歌的鉴赏1. 歌词中国民歌的歌词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歌词,我们可以了解民歌的主题、情感以及创作背景等。
因此,在鉴赏民歌时,需要重点关注歌词的意义和情感。
2. 乐曲乐曲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鉴赏要素。
中国民歌的乐曲有着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旋律,通过乐曲,我们可以感受到民歌的情感。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d83ae50b4c2e3f5627639f.png)
学生姓名:任 x 杰 学号:2009xxxxxxx摘要:《二泉映月》是民间音乐家阿炳(本名华彦钧 1893—1950)创作的一首流传很广、 艺术造诣深厚、 民族风格浓郁的二胡独奏曲。
由于其强烈的艺术感染 力和极其美妙的旋律 , 在世界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已被国际乐坛公认为 世界不朽的十大名曲之一。
《二泉映月》曲调纯朴健康 , 音乐形象典型深刻 , 乐曲 以阿炳故乡无锡惠泉山 "天下第二泉 "的月夜为背景 , 抒发了在旧社会痛苦生活煎 熬中阿炳满腔悲愤之情。
寄托了阿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 体现了阿炳坚强 不屈的精神 , 具有很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二泉映月;阿炳;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是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一首流传很广、 艺术造诣深厚、 民族风格浓郁的二胡独奏曲。
由于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极其美妙的旋律 , 在世界音 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已被国际乐坛公认为世界不朽的十大名曲之一。
《二泉 映月》曲调纯朴健康,音乐形象良好,是一首感情浓厚,不可多得的经典名曲。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 作品 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 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 显示了中国二胡 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奖”。
、《二泉映月》作曲者的背景在中国音乐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阿炳( 1893—1950),其个人遭遇是十分不幸的。
他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
他幼年出家做道士,青年时当过吹鼓手,中年时 害眼疾无钱医治而失明, 从此流落街头, 靠卖艺糊口。
他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 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
他在饥寒交迫中度日,但却人穷志不穷,面对恶 势力的欺凌和淫威,他从不卑躬屈节,而总是与之抗争,对之声讨。
在音乐艺术 上,他总是广取博采,勤学不辍,深深直根于民族民间的音乐土壤,从而使自己 的吹拉弹唱无所不精, 创作上也有所建树。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样例5)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样例5)](https://img.taocdn.com/s3/m/c6b5fd1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2.png)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样例5)第一篇:民族器乐欣赏论文民族器乐欣赏论文现如今,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族器乐欣赏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中国的民族器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之后,中国经典器乐艺术作品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
中国的名族器乐是中国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的历史文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学习民族器乐。
人们在对名族器乐作品欣赏、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名族器乐的认识,同时也陶冶了自身的情操。
但是,人们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艺术指导,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问题,从而导致无法全面学习民族器乐的知识。
文章分析了当前民族器乐艺术指导的作用,探析了民族器乐艺术指导的方法。
关键词:民族器乐欣赏论文一、民族乐器艺术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的民族器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发展音乐的国家。
我们的民族音乐代表着民族的文化与传统,这些音乐大多来自于人民的生活以及劳动,每样民族器乐都具有自己典型的曲目,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热情以及生活特点。
因此,学习民族器乐可以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了解当时民族文化的特点,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1]。
在进行民族乐器教学指导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神和内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族乐器的艺术指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来培养自身的音乐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拓宽学生的事业,让学生了解我国多种民族乐器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
与此同时,在学习民族乐器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民族乐器的曲目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了解音乐魅力。
二、当前我国民族器乐艺术指导中出现的问题(一)学习的功利性太强学习民族器乐的主要目的是陶冶情操,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趣味。
【精品】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欣赏论文
![【精品】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欣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b379e602020740bf1e9b7d.png)
【关键字】精品浅谈汉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与情感传播姓名:钟彩霞专业:学前教育班级:15级2班汉族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广泛传播,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歌曲中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望,薪火相传,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
汉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部分。
1.民间歌曲民间歌曲是休息人民在生活和休息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
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
汉族民歌主要划分为休息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在此我重点说说山歌。
山歌多在野外歌唱,环境空旷,不受休息的限制,歌唱者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发内心情绪,因此,山歌的特点一般是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演唱时,往往可以根据歌唱者当时的情感需要,时而延长、时而缩短它的节奏,曲调也有自由的变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表情达意的特殊方式,它承载着客家人真挚的思想感情。
在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的是爱情题材的山歌。
歌者大多数是不识字的耕夫农妇,歌声缘情而发,天真而又直率,艰辛的休息和朴实无华的生活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客家爱情山歌语言生动朴素,贯穿歌中的感情真挚热烈,抒发了客家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和思念之情,表现爱情的悲欢离合。
他们借山歌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例如,青年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会用山歌试探对方的心意:“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
”他们还借山歌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
又如:“生要恋还死要恋,不怕刀枪架眼前。
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游花园。
”这首山歌直接表现爱情中的男女为了爱情不怕死不怕受折磨,为了两个人的爱情敢于冲破一切势力,敢于用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生死都要相爱的信念,去追求诚挚的爱情,这就是他们冲破封建罗网的最直接呐喊。
民谣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民谣音乐鉴赏论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30cee6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a.png)
中国民谣概述: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
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
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
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1、民谣的起源在民谣传播研究中涉及民谣起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在何群著的《民谣语》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
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鲁迅《门外文谈》)。
"正是这样的一段话被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文学艺术的起源,也认为这是语言的鼻祖。
《民谣语》一书中运用分析引论,合理清晰的呈现出“杭育杭育”这个叫道,确为民谣的起源,同时她认为劳动与民谣的产生有很大关系2、民谣的界定有学者把民谣定义为“歌谣”、“顺口溜”、或是“民谚”:“牢骚语"。
古书上说:"徒歌谓之谣。
言无乐而空歌。
其声逍遥然也”;“合曲曰歌”。
可见,谣是一种没有配曲更不用乐器伴奏的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诵的语言形式。
它与民歌,民谚,俚语之间是存在区别的。
吕肖奂在搜集整理考察了大量古代民谣之后,首次将民谣从民歌、谚语中剥离出来。
上述民谣的定义引用得比较广泛,也比较具有权威性。
3民谣的分类按照民谣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三类:(1)时政民谣,又名政治民谣,诉说的是中国历代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变革,或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或揭露历史社会的黑暗政治,抨击腐败现象。
或是谴责历代昏君奸佞,或是颂扬历代圣者先贤,仁人志士,或是赞美和平,进步,文明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
主要存在于《左传》、《史记》,及《汉书》到《清史稿》中的历代《五行志》中(2)生活民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们创作的有关经济生活,婚姻家庭,祭祀宗教以及民俗风情等内容的民谣。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与实践论文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与实践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6b1e0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b.png)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与实践论文——浅议《黄杨扁担》对于一位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我总在好奇,流行歌和流行歌手,民族歌和民族歌手,甚至到了最伟大的音乐家类似肖邦或者查理得克莱曼得,那些做音乐的人儿究竟怎样才是称得上好音乐。
一直我们凭感觉来判断他们或者自己的歌唱,不会关注其歌唱手法和风格,或者看一场电视的盛大音乐会,也不懂那陶醉得如痴如醉的指挥家为什么要有这样指挥的动作,那指挥的动作在我看来还挺吓人的。
但是,经过上音乐欣赏选修课的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以及音乐的发展史。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除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
老师也经常帮同学们打拍子带领大家一起唱那些经典的民歌,极大得调动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给我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我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激发了我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让我们真正的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中国的56个民族中,出现了不少民歌。
民间音乐是人们在生活、劳动、节庆、娱乐中需要表情达意,随即产生了各种口头创作或即兴创作并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演唱(奏)者的即兴加工,从而产生许多变体与体裁样式,使其巧妙的与本地域文化相适应,它是群体创造的成果。
以往我听音乐只是在那欣赏那乐器发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音乐里面还有着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听了老师的讲课后我才知道原来听一曲音乐里有这那么多的知识,上了几节课后我感觉自己现在听音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就感觉自己好像也是学音乐的专业学生一样,在欣赏歌曲时有着和普通人不同的理念,比普通人高一层境界。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赏析八篇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赏析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b52a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9.png)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赏析八篇关键词:审美心理;情感体验;天人合一;音乐品位;心灵境界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处于“百家争鸣”境况之中的古代艺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成熟期。
以《诗经》为代表的春秋时期的音乐,引领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趋向,展示着决定民族艺术的民族审美心理世界。
一、民族审美心理流变的历程在音乐领域美学所涉及的问题是音乐的价值问题。
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部体系完备的音乐理论著述,《乐记》;进而,乐律理论方面的“三分损益法”问世,加之孔子所编纂的歌辞集《诗经》,标志着古代音乐艺术从自发走向了自觉阶段,为此后中国的音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石和创作的物质借鉴。
中国近现代学界趋向一致地认为:“中国古代最早形成自觉并真正走向成熟的艺术是音乐。
”它为华夏艺术的民族化,即民族审美心理的对象化,其中包括欣赏的习惯、口味、评价的标准等勾勒了草蛇灰线。
《诗经》中,以“风”为纲目的庶民百姓音乐,流丽婉转,多繁音促节,直率地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美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朴实美。
以“雅”为纲目的奴隶主阶级享用的音乐,其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呈现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氛围。
其乐舞阵容浩大,乐器穿透力强劲,给人以崇高、壮丽、恬静美的感受,显示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吕氏春秋》)的统治者心目中的社会现实。
以“颂”为纲目的宗庙祭祀的乐舞,节奏沉郁,声调悠长,彰显了远古图腾崇拜的遗风和神秘的宗教象征美的特征。
这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既是儒化音乐的确立期,也是俗化音乐的滥觞期。
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传人中国,宫廷乐舞除继承“颂”的传统外,又融入了佛教音乐的色彩,社会整体的审美趣味,则向“天人合一”的方向倾斜。
以乐琴、相和声、商清乐为特色,或借景抒情,或寄情山水,或状物寓意,显示出人l生和自然的和谐美。
隋唐时期,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社会审美心理要求音乐革新的呼声日高,音乐艺术顺应时代做出了反馈。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b41d8e319e8b8f67c1cb9d5.png)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摘要: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风格,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
站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一、认识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所谓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生活的音乐。
它是有根音乐,既然是有根,就意味有着生命力,所以被长期广泛流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在某个生活阶段的心理和情感,(1)如中国的民歌,最初在远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为了拼命而发出的呐喊声以及表达心情愉快时发出的欢呼声,这都是最初形成的民歌。
虽然当时没有一些文字将其准确记载,但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反复吟唱、口传心授,已形成一个“歌谣”。
(2)又如情歌的形成专家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表情达意时哼的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来表白自己的心声,倾听对方的心灵反映。
(3)如后来的说唱音乐、戏曲、歌舞这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后来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民间艺人又将文学、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有些在用地方方言演唱……这些说明民族民间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具有最真实朴质的情感,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支撑它发展到今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出亮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f70b2d0722192e4536f6ee.png)
现在流行音乐很流行,很多人只喜欢流行音乐,并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民族还有很多动听的民族歌曲。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美的意识的产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戏曲音乐戏曲是一种综有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手段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音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器乐两种万分。中国传统戏曲约360多个剧种,音乐遗产非常丰富,形态十分复杂。
戏曲音乐包括唱腔(声乐)和器乐部分戏曲唱腔的特点:抒情性、叙述性、戏剧性。戏曲唱腔的来源:一是民间歌舞音乐发展而来,二是由说唱音乐发展而来。戏曲唱腔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牌体与曲艺音乐的曲牌体来源相近;板腔体是在一对上下句结构的基本曲调的基础上,进行板式变化,以梆子、皮黄为代表而发展起来。器乐的特点:大多处于伴奏、陪衬和较次要的地位,一般可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以丝竹乐为主,用于伴奏唱腔、连接过门、陪衬表演等;武场以吹打-—锣鼓乐为主,用于武打或技巧性等场面。器乐的独奏大多在开场(闹场)、过场、终场或某些大段表演中;此外器乐还有一个功能,用锣鼓来统一全剧的舞台节奏。
民间歌舞音乐北方的歌舞音乐。秧歌: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最初源于农田劳动中的歌唱,明清后出现了表现简单情节的秧歌小戏,后又有化妆成各种历史人物的大型秧歌队。现在民间的秧歌是歌、舞、戏三者的结合,各地有不同的侧重。三者的特点:歌,大多是民间时调的直接运用,情绪欢快,节奏性强;舞,除扭秧歌外,常伴有耍龙灯、舞狮、跑旱船、骑竹马等;戏,大多是二人或三人的歌舞小戏。常见有:地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东北大秧歌、陕北大秧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现在流行音乐很流行,很多人只喜欢流行音乐,并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民族还有很多动听的民族歌曲。
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
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
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美的意识的产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劳动号子号子又称为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号子的功用:一方面,起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
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号子的音乐表现的限制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唱者就有较大的余力去发挥号子的艺术表现。
号子的演唱形式,最常见的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的劳动的指挥者。
号子的种类: 搬运号子: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起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等作用,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效率有关。
如东北的《哈腰挂》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
——学唱《黄河打硪号子》;《打夯歌》农事号子:一般在农事劳动中唱。
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
如《舂米号子》船渔号子:其所伴随的劳动有水运、打渔、船务等。
如《黄河船夫曲》、《川江船工号子》号子的艺术特征: 1、表现方法直接简朴,音乐性格坚毅、粗犷; 2、节奏的律动性; 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4、领与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交替呼应式;重叠式;综合式。
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其结构特点有二:简单、规整,多为平叙性和对应性的段式;乐段独立性不强,为配合劳动而反复唱,段落感不强,随劳动结束而结束。
山歌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Agglutination, Brucella test 2.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nalysis of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and data analysis. To know: 1. fully-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microplate, standard 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servicing. 2. full/semi-automatic immunological analyser calibr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servicing. 3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specimen preparation, using a fluorescent microscope operation and their own analysis on the examination resultsof antibody. (Vi) professional master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1. the commonly used staining of microorganisms. (Gram, resistance to acid, ink staining) 2. common nuclear collection, culti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mens. (Blood, CSF, sputum, urine, stool, pus, pleural effusion, secretion) 3. common cultur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e test of bacteria. (Golden Staphylococcus, epidermal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 Staphylococcus, micro-cocci is, a,, and b, and d group hammer bacteria, and swine hemolytic sex hammer bacteria, and pneumonia hammer bacteria, meningitis, and card he, and gonorrhea Neisseria meningitidis bacteria, produced single nuclear cell Liszt bacteria, and colorectal Escherichia coli bacteria, salmonella bacteria, records he bacteria, Crabb bacteria, hafuniya bacteria is, deformation Bacillus is, sildenafil citrate acid Bacillus is, and puluofei Deng bacteria i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fake single cell bacteria, produced alkali fake single cell bacteria, and addicted to malt yellow single cell bacteria, and not moving Bacillus is, and produced alkali Bacillus is) 4. common specimens painted ... Lesions, peptic ulcer bleeding, bleeding from esophageal varices), hepatitis and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传统山歌最常见的内容是对爱情的讴歌和对苦难生活的倾述。
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其中纯朴的感情、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生动鲜活,真挚感人。
山歌的种类: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三大类。
山歌在我们祖国分布的非常广泛,有四川山歌,云南山歌,湖北山歌等等。
山歌的艺术特征:坦率、直露的表现手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 :自由、悠长的节奏和节拍高亢的曲调,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小调歌曲小调又称小令、俚曲、俗曲、小曲等,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
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音乐曲折而细致。
特点: 音乐表现特点:表达的途径较曲折,或寓意于叙述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人;表现方法较细腻,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
音乐形式特点:节拍规整,节奏型灵活多变;旋律线较曲折、流利;乐段的结构形式变化较多;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的运用都较丰富。
小调的种类:小调可以分为吟唱调、歌谣曲和时调三种。
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规整均衡的节奏与节拍; 曲折多样的旋法。
民间歌舞音乐北方的歌舞音乐。
秧歌: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
最初源于农田劳动中的歌唱,明清后出现了表现简单情节的秧歌小戏,后又有化妆成各种历史人物的大型秧歌队。
现在民间的秧歌是歌、舞、戏三者的结合,各地有不同的侧重。
三者的特点:歌,大多是民间时调的直接运用,情绪欢快,节奏性强;舞,除扭秧歌外,常伴有耍龙灯、舞狮、跑旱船、骑竹马等;戏,大多是二人或三人的歌舞小戏。
常见有:地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东北大秧歌、陕北大秧歌等。
南方的歌舞音乐。
采茶:主要流行在江西、浙江、闽西、粤北salmo rrhea Neisseria meningitidis bacteria, produced single nuclear cell Liszt bacteria, and colorectal Escherichia coli bacteria,up hammer bacteria, and swine hemolytic sex hammer bacteria, and pneumonia hammer bacteria, meningitis, and card he, and gonococci is, a,, and b, and d gro-bacteria. (Golden Staphylococcus, epidermal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 Staphylococcus, micro ine, stool, pus, pleural effusion, secretion) 3. common cultur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e test ofm, urce to acid, ink staining) 2. common nuclear collection, culti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mens. (Blood, CSF, sputumaster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1. the commonly used staining of microorganisms. (Gram, resistan sionalparation, using a fluorescent microscope operation and their own analysis on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antibody. (Vi) profesic immunological analyser calibr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servicing. 3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specimen preautomat-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microplate, standard 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servicing. 2. full/semi-To know: 1. fully test 2.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nalysis of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and data analysis. Agglutination, Brucella isirrhosmmon specimens painted ... Lesions, peptic ulcer bleeding, bleeding from esophageal varices),hepatitis and alcoholic liver cacteria, and addicted to malt yellow single cell bacteria, and not moving Bacillus is, and produced alkali Bacillus is) 4. cocell bacillus is, and puluofei Deng bacteria i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fake single cell bacteria, produced alkali fake single nella bacteria, records he bacteria, Crabb bacteria, hafuniya bacteria is, deformation Bacillus is, sildenafil citrate acid B- 2 - 等地的民间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