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_SIMULINK的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仿真

合集下载

基于MATLAB的交流电机电机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的交流电机电机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的交流电机系统仿 真

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化1101 姓名:袁文超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 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 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MATLAB的 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 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 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 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 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在交流电机传动系统中,应用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简称dtc)技术是一种高性能变频调速技术。通过直接定子坐 标系下计算,完成对电机定子磁链和转矩的控制,以获得电机调速 高性能运转,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对电机磁链、转矩实施砰-砰调 节,尽可能减小它们的脉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重点研究 bang-bang调节产生的输出pwm信号构成的查表信息,对电压矢量 控制表进行优化,达到逆变器的开关状态最佳控制的目的。通过在 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 ,仿真结果显示系统动静态性能良好,实施性强。CNKຫໍສະໝຸດ -----标准检索高级检索
中国知网文献检索
期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万方数据库
• 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 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也是和中 国知网齐名的中国专业的学术数据库。开发公司——万方数据 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 术企业,是在互联网领域,集信息资源产品、信息增值服务和 信息处理方案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商。集纳了理、工、农、 医、人文五大类70多个类目共4529种 • 科技类期刊全文。万方会议论文:《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 据库》是国内唯一的学术会议文献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1998 年以来国家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论文,数据范围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学等领域 ,是了解国内学术动态必不可少的帮手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仿真综述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仿真综述

控制系统仿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2012年11月02日越优势被应用于各个行业。

随着电力电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调速范围广、静差率小、稳定性好以及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在相当长时期内展。

交流电动机自1985年出现后领域。

20世纪70年代后步取代大部分直流调速系统。

目前、动态特性均可以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

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1容量大2转速高且耐高压3交流电动机的体积、重量、价格比同等容量的直流电动机小且简单、经济可靠、4交流电动机环境使用性强5高性能、高精度的新型交流拖动系统已达同直流拖动系统一样的性能指标6交流调速系统能显著的节能从各方面看系统。

1.2MATLAB/SIMULINK软件的优势: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系统的实时仿真可以较容易地实现[1]。

如matlab软件已经能够在计算机中全过程地仿真交流调速系统的整个过程。

matlab语言非常适合于交流调速领域内的仿真及研究能够为某些问题的解决带来极大的方便并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新型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出现交流调速技术必将在成本控制、工作效率、实时监控等方面得到长足进步[2][3]。

第二章交流调速系统:2.1交流调速系统原理与特性交流电机包括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两大类。

对交流异步电动机而言n=60f(1-s)/p (r/min) 2-1从转速公式可知改变电动机的极对数p f以及改变转率s都可达到调速的目的。

对同步电动机而言,同步电动机转速为: n=60f/p (r/min) 2-2由于实际使用中同步电动机的极对数p是固定的,VVVF (即通常说的变频调速)。

运用到实际中的交流调速系统主要有变级调速系统、串级调速系统、调压调速系统、变频调速系统[4]。

(1)变极调速系统调旋转磁场同步速度的最简单办法是变极调速。

通过电动机绕组的改接使电机从一种极数变到另一种极数从而实现异步电动机的有级调速。

变极调速系统所需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工作也比较可靠但它是有级调速一般为两种速度,三速以上的变极电机绕组结构复杂应用较少。

基于MATLAB_Simulink_语言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_Simulink_语言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

基于M A TLAB(Si m u link)语言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ΞΞ华风雷 李志民包头钢铁学院 自动化与计算机工程系,包头014010关键词 系统;仿真;调速中图法分类号 TM921151:T P39119摘 要 介绍了用M A TLAB进行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的全过程,并通过引入S函数,有机地将系统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1Si m ulation of alternate adjustable speedsystem based on M AT LAB(Si m uli nk)H ua Fenglei L i Zh i m inD epartm ent of A utom ati on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U IST Bao tou,Bao tou014010,Ch inaKey words system;si m ulati on;adjustable speedAbstract T he p rocedure of si m ulati on w ith M A TLAB in synch ronous m ach ine adjustable speed system is introduced.S func2 ti on is utilized and integrated w ith the system o rganically,w h ich p rovides an effective m ethod of so lving p roblem. 计算机仿真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工程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物系统等多方面1以前国内外,在介绍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的文献中,大多采用BA S I C语言、FOR TRAN 语言或C语言,并有少部分文献中采用VB语言作为主要的程序设计语言1虽然这种面向对象的W indow s编程方式功能强大,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很大便利,但这种从最底层进行编程的方式在效率上来讲是相当低的,大部分时间将花费在没有太大价值的重复性机械劳动上1因此,跟踪国际上最先进的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及发展,以当前最流行的M A TLAB语言为基本出发点来进行仿真研究,是很有必要的11 M A TLAB(Si m u link)与S函数〔1〕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目前在国际、国内非常流行的是M A TLAB(Si m u link),它是M ath W o rk s软件公司为M A TLAB提供新的控制系统模型图形输入与仿真工具而推出的,它有两个显著的功能:Si m u(仿真)与L ink(链接)1M A TLAB 是一个高度的集成系统,集科学计算和图象处理于一身,具有编程效率高,开发周期短,程序运行可靠,实时性强等优点1用户建立起Si m u link系统模型时就会建立一个相应的S函数,它是Si m u link如何运作的核心所在1对于一个较简单的控制系统,可以利用Si m u link工具箱中的模块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建模仿真,并可以借助模拟示波器将仿真动态结果加以显示1然而对于一个较复杂的控制系统(如不能直接用传递函数加以描述或利用现有模块时)往往使人感到束手无策,此时应引入S函数1S函数定义了系统模型的动态特性,它有3种表现形式:(1)框图形式;(2)M文件形式;(3)M EX文件1在使用中,这3种方式各有优缺点1框图表示比较直观,容易构造,运行速度比较快;M文件编写灵活,适用面宽,但运行较慢;M EX文件运行速度最快1因此,使1998年第17卷包头钢铁学院学报Journal of Bao tou U niversity of Iron and Steel T echno logy 7 21第4期第280~283页Ξ1998-09-21收到第一作者:男,24岁,研究生用何种方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1在解决较复杂问题时,常常需要不同方法交叉使用1通常S函数的调用格式是:sys=m odel(t,x,u,flag),其中,m odel是用户定义的系统;t,x,u分别为当前时刻,状态变量和系统输入;flag返回当前系统信息1flag=0,返回变量和初始条件的维数;flag= 1,返回系统的状态导数;flag=2,返回离散状态x(n+1);flag=3,返回系统的输出向量y;flag= 4,更新下一个离散状态的时间间隔1在运用S函数进行仿真运算时,必须清楚地知道系统不同时刻所需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可由在S函数中设置flag=0获取1另外,任何一种方式创建的S函数文件,在经过通用S函数模块(S2 functi on)处理后,将转变为用户自创建的Si m u link 模块,利用这种新模块仿真不会降低效率12 M A TLAB仿真指令的操作方式任何在Si m u link视窗中建立的方框图模型都可能在M A TLAB指令窗中被调用、仿真1在M A TLAB内部函数中有6种数值积分算法:lin2 si m,rk23,rk45,adam s,gear,eu ler等1这6种指令调用格式相同,下面以lin si m为例加以说明,其调用格式为:lin si m(‘m odel’,t f,x i,op ti on s,u t,p1,…,p1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除第一、第二输入参数外,其余输入参数均可省略;(2)输入参数m odel是模型的M文件名,在调用格式中必不可少;(3)输入参数t f 为仿真时区;(4)第三个输入参数x i是系统的初始状态;(5)第四个输入参数op ti on s是仿真算法参数设置向量;(6)输入参数u t是仿真系统的外部输入变量;(7)从第六个输入参数起的各参数是传递模型参数用的1用M A TLAB指令操作方式进行仿真,可以重新设置模块的初始值,指定比较复杂的外部输入函数u t,并可以动态地改变模块参数,这为系统仿真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13 自控式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2,3〕以M A TLAB为工具,研究自控式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1图1 自控式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原理图F ig.1 Pr i nc iple chart of self-con trolledsynchronous m otor adjust able speed syste m 假设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d,q轴和Α,Β轴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如图2所示1图2 旋转变换矢量图F ig.2 Vector chart of rolli ng co mm ut ation 为了在转子转动的同时,改变同步电动机定子三相电流的频率,使得定子磁动势跟随转子同步旋转,进而保证电磁转矩恒定1因此,起动过程中定子电流随转子转动应变为i A=I m co s(Ξt+<)i B=I m co s(Ξt+<+2Π 3)i C=I m co s(Ξt+<-2Π 3),(1)式中,<为定子相电流初相角;Ξ为转子的转速(频率);空间矢量由三相定子坐标系A,B,C到Α,Β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T1;矢量从Α,Β坐标系变换到d, q轴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T21 T1=231 -12 -120 32 -32, T2=co sΗ -sinΗsinΗ co sΗ,由此可知,空间矢量由三相定子坐标系A,B,C到d,q轴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T=T2 T1,即182华风雷等:基于M A TLAB(Si m ulink)语言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T =T 2 T 1=23co s Η co s (Η+2Π 3) co s (Η-2Π 3)sin Η sin (Η+2Π 3) sin (Η-2Π 3),(2)式中,Η=Ξt 1按转子磁链定向控制的凸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为:U sd U s q U e00=r 2+pLd-ΞL dpL m d pL m d-ΞL m qΞL dr s +pLqΞL m dΞL m dpL m qpL m d 0r e +pL epL m d 0pL m dpL m dr D +pL D d0pL m q00r D +pL D q i sd i sqi e i D d i Dq1 根据电机学原理,直轴定子磁链为7s d =L d i s d +L m d (i e +i Dd ),式中,L d 为定子绕组d 轴等效电感;L m d 为定转子绕组之间在d 轴的互感1交轴定子磁链为7s q =L q i s q +L m q i Dq ,式中,L q 为定子绕组q 轴等效电感;L m q 为定转子绕组之间在q 轴的互感1在两绕组模型中,转子坐标系的定子电压矢量的两个分量为U sd =r s i sd -Ξ7s q U sq =r s i sq +Ξ7s d,由U s d ,U s q 经矢量变换T-1后,即可求得定子三相电压U A ,U B ,U C 1由电机学原理,转子磁链7e 为7e =L m d i s d +L e i e +L m d i Dd ,因阻尼电流i D d 不可测,故为了简化控制系统,可把定子电流矢量始终控制在T 轴(q 轴)上,即定子电流无M 轴(d 轴)励磁分量,那么上式转子励磁7e 可简化为7e =L e i e -L 2m d sr D +LD d s1转矩T d 为T d =p mL m dL e7e i s q 1同步电动机与外部机械负载的关系用机械方程表达如下T d -T L =Jd Ξd tΞ=d Ηd t ,式中,T L 为机械负载转矩;J 为折合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1根据上述理论关系式即可容易地写出相应的S 函数,然后在Si m u link 下进行仿真1图3给出了在Si m u link 下的控制系统仿真框图1图3 自控式同步电动机仿真结构框图F ig .3 Si m ulation con struction of sel -con trolled synchronous m otor 图3中各模块含义说明如下:inp u t ——角速度Ξ给定值;slider ——滑块式比例放大器,可动态改变输入转速的大小;P I ——比例积分环节(K p +K is );——逆变器模块;282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12月 第17卷第4期V d 1,V d 2——矢量回转器;c m o to r ——同步电动机模块;1,2,3,…,9——分别为转矩、转速、电流、电压、磁链输出模块1其各变量波形如图4所示1图4 各变量仿真波形图F ig .4 O sc illogram of every var i able si m ulation (a )转矩波形;(b )转速波形;(c )q 轴定子电流波形;(d )转子磁链波形;(e )A 相电压波形;(f )定子三相电压波形4 结论在Si m u link 中应用S 函数进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仿真,可充分发挥M A TLAB 编程效率高、可靠性好、实时性强等优点1仿真结果表明:(1)在凸极自控式同步电动机转子磁链定向控制中,由于d 轴定子电流分量为零,d 轴阻尼绕组与励磁绕组是一对简单耦合的线圈,与定子电流无相互作用,实现了定子绕组与d 轴的完全解耦1(2)转矩方程中磁链7e 与电流i s q 解耦,7e 只由i e 产生1在电机运行的整个过程中,保证励磁电流i e =常数,那么电磁转矩将只与定子电流的幅值i sq成正比1(3)M A TLAB (Si m u link )可成功地应用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从而为电气传动系统提供了一种简便、直观、有效的仿真研究方法1参考文献1 魏克新1M A TLAB 语言与自动控制系统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2 李志民,张遇杰1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3 曹立宇,李发海1自控式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及稳态运行的分析1电工技术学报,1991,(8):1~5382华风雷等:基于M A TLAB (Si m ulink )语言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

Matlab simulink在交流调速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Matlab simulink在交流调速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第17卷第3期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V01.17No.31望12堡2旦!些型呈!墅呈墅l!塑坠垒!里冀望!堡些!望;!!!:Matlab/simulink在交流调速系统仿真中的应用颜南明马晓军臧克茂(装甲兵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北京100072)摘要:为缩短交流调速系统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利用Matlab/simulink对某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不仅编程效率高、扩展性强,而且系统瞬态和稳态的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置信度。

关键词:Matlab;交流调速:仿真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0引言20世纪50年代末,电气传动领域中出现了~场重要的技术革命,即不能调速的交流电动机实现了速度控制,逐渐取代制造复杂、价格昂贵、维护麻烦的直流电动机。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技术向交流传动领域的渗透,从数百瓦的伺服系统到数百千瓦的大功率高速传动系统;从一般的小范围调速传动到高精度、快响应、大范围的调速传动,几乎都可采用交流调速传动。

由于交流调速不需要机械换向器并具有方便、节能的特点,使其在电气传动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技术和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使得仿真技术已经成为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可为将要设计的系统进行方案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打下基础,也能帮助设计人员建立系统模型、模型简化及验证,为分析系统运行状况、寻求最优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笔者介绍了由Mathworks公司发行的适合交流调速系统仿真的Matlab/simulink软件,并以其为仿真平台,对一具体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和试验,比较后的结果说明,采用Matlab/simulink作为仿真平台,对将要设计的交流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和分析不仅编程简单,而且仿真精度高。

1软件介绍Matlab是Math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种使用简便的工程计算语言,目前己推出该语言的最新版本Matlab6.5,该软件以矩阵运算为基础,把计算、可视化、程序设计融合到了一个交互的收稿日期:2003-03-11作者简介:颜南明(1975-),男,湖南邵阳人,助教,博士研究生工作环境中。

用MATLAB_SIMULINK进行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_

用MATLAB_SIMULINK进行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_

第13卷第3期湖 北 工 学 院 学 报1998年9月Vo l.13No.3 Journal of H ube i Polytechn ic U n i versity Sep.1998用MATLAB/SI MUL I NK进行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周荣政(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摘 要 给出了在M A T LA B语言的动动态仿真集成环境S I M U L I N K下进行交流调速系统仿真的方法,并以SPW M变频调速为例,介绍了S I M U L I N K仿真结构图和电机的S函数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结果.关键词 M A T LA B/S I M U L I N K,交流电机,调速,仿真中图法分类号 T M921.2 T P391.9M AT LA B是一种科学计算软件,主要适用于矩阵运算及控制和信息处理领域的分析设计,它使用方便、输入简捷、运算效率高,尤其M A T LA B的开放性,是最重要、最受人们欢迎的.除内部函数外,所有M A T LA B主包文件和各工具包文件都可读可改,用户可通过对源文件的修改或加入自己的程序文件去构成新的工具包.近年来M A T LAB已成为欧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教学与科研必备的基本工具.M AT LA B有许多工具箱(T oo l b ox),这些工具箱大致可分为两类:功能性工具箱和学科性工具箱.前者主要用来扩充M A T LAB的符号计算功能、图视建模功能和文字处理功能以及与硬件实时交互功能;后者是专业性较强的,如控制工具箱(Co ntro l T oo lbox)、神经网络工具箱(N eu ra lN etw o rk T oo l b o x)、信号处理工具箱(S igna l P ro cessing T o o lbox)等.在M AT-LA B中,S I M U L I N K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工具箱,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的一个集成环境,它进一步扩展了M A T LA B的功能,并可实现多工作环境间文件互用和数据交换,如与C、FO RT RAN等[1].S I M U L I NK运作的核心是S函数,当建立一个S I M U L I NK模型后,在M AT LA B中也同时建立了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定义了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格式如下SYS=M odel(t,x,u,flag)其中M ode l是模型名称,而flag用来控制函数返回的变量SYS的信息.例如flag=1,将返回系统在t时刻及给定的x,u下全部状态变量的导数.S函数可以是M A T LA B语言编写成的M文件,也可以是用C或FO RT RAN子程序经编译形成的M EX文件.1 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异步电动机在d-q坐标系下的电压、磁链方程为:收稿日期 1998-05-22周荣政 男 1965年生 硕士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自动控制工程系 430012 *晨光计划资助课题(9501048-10)u d s=P J d s-k1J qs+r s i ds,(1)u qs=k1J d s+P J qs+r s i q s,(2)u d r=P J d r-k s J qr+r r i d r,(3)u qr=k s J dr+P J qr+r r i qr,(4)J d s=L s i d s+L m i d r,(5)J qs=L s i qs+L m i qr,(6)J d r=L m i d s+L r i d r,(7)J qr=L m i qs+L r i qr,(8)其中:u d s、u qs、u d r、u qr分别为定子d-q电压和转子d-q电压;J d s、J qs、J dr、J qr分别为定子d-q磁链和转子d-q磁链;i ds、i qs、i dr、i qr分别为定子d-q电流和转子d-q电流;k1、k s分别为同步角速度和转差角速度;L s,L r,L m分别为定子、转子的自感和它们之间的互感.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 e=(3/4)P L'm(i qs i d r-i qr i d s),(9)式中P为电动机极数.电机转矩平衡方程式为d k r d t =(T e-D k r-T L)J,(10)其中:k r为转子角速度;J为电机的转动惯量;D为与转速成正比的摩擦及风阻阻力矩系数;T L 为负载阻力矩.对于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u d r=0,u qr=0.选取定子d-q电流、转子d-q电流和转子角速度为状态变量x=[i d s i qs i d r i qr k r]T,以电机d-q电压作输入,u=[u ds u q s]T,由方程(1)~(10)可以列出电机的状态方程d xd t=f(x)+g(x)u.(11)其中:f(x)=-L r r sK Li d s+(k1L r L s-k s L2m)i qs+L m r rK Li dr+k r L r L mK Li q r-(k1L r L s-k s L2m)i ds-L r r sK Li qs-k r L r LmK Li d r+L m r rK Li q rL m r sK Li d s-k r L s L mK Li qs-L s r rK Li d r-(k1L2m-k s L s L r)i q rk r L s L mK Li d s+L m r sK Li qs+(k1L2m-k s L s L r)i dr-L s r rK Li q r1J(34P L m(i qs i d r-i qr i d s)-D k r-T L);(12)g(x)=L r/K L0-L m/K L000L r/K L0-L m/K L0T.(13)三相A、B、C到二相d-q坐标系的变换为C3/2=23co sθcos(θ-120°)co s(θ+120°)-si nθ-sin(θ-120°)-sin(θ+120°);(14)二相d-q坐标系到三相A、B、C的变换为74湖 北 工 学 院 学 报1998年第3期 C 2/3=23co s θco s(θ-120°)co s(θ+120°)-sin θ-si n (θ-120°)-sin(θ+120°)T.(15)2 交流电机的S I M U L I N K 仿真结构图和S 函数以SPWM 变频调速为例[2],用S I M U L I NK 进行仿真时,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中电机模型是根据式(12)~(15)用M A T LA B 编写的S 函数.电机的动态电流i a s 、i b s 、i cs 的转速W r 、转矩T e 可由示波器窗口动态观察,也可存储在工作区内,仿真完毕在M A T LAB 命令窗用绘图命令得到更满意的图形;W AV ES 模块产生的频率可调的三相正弦波(基波)和三角波(载波);P W M 模块模拟逆变器将正弦波与三角波比较产生SPWM 信号驱动大功率开关器件,从而得到电机三个相电压,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V bus 是逆变器直流回路的BU S 电压.值得一提的是S I M V L I NK 仿真结构图(图1)中任一点信号都能接上动态示波器进行观察.tr i -e 电机换型eeW W bs bscscsi i i i i asasi e T e T T -L8eW2pi e f 50eW re mf (u )f 50000GN D P WM w av es m ag1t200busV C l ock图1SPWM 变频调速S I M UL I NK 仿真结构图异步电机的S 函数模型(M 文件)为:function [sy s ,x 0]=i m -sfun(t ,x ,u ,flag )%感应电机模型(S 函数)%输入——电压V a ,V b,V c %输出——电流、速度、转矩%状态——dq 电流、速度%模型输入定义:%u (1)=V a ,u (2)=V b,u(3)=V c ,u (4)=the ta1%u (5)=W 1,u (6)=T -L i m -da t1;if flag ==0sy s =[505600];%连续状态数5,离散状态数0,输出数5%输入数6x 0=[2.0712 7.1935 -2.0835 -1.1962 300]';%初始状态e lseif flag ==1W e =u (5);W r =x (5);the ta =u (4);i m -m a t 1;T e =0.75*po le *Lm*(x (2)*x (3)-x (1)*x (4));sy s (5)=(T e -u (6)-x (5)*d f )/J ;U dq =C 3-2*u(1:3);sy s (1:4)=A *x (1:4)+B *U dq ;e lse if flag==3W e =u(5);W r=x (5);theta =u (4);i m -m a t1;sy s (1:3)=C 2-3*x (1:2);sy s(4)=x (5);sy s(5)=0.75*po le *Lm*(x (2)*75 第13卷第3期 周荣政等 用M A T LA B /S I M U L INK 进行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x (3)-x (1)*x (4));e lsesy s =[];end16图2PWM 模型S I M U LINK 仿真结构图123out-3out-2funout-1fun1fun2M axM axs w itchs w itch1s w itch2i n-5i n-4i n-3i n-2in-1i n-6Re l ay2Re l ay1s umRe l ays u m 1s u m 2-++--+5432f (u )f (u )f (u )3 电机参数和变换矩阵3.1 参数M 文件(i m -da t 1.m )%异步电机参数d f =0.001;%阻尼因子J=0.089;%转动惯量(K g .m ^2)po le =4;%定子极数N 1=1800;%速度(rpm )f1=N 1/60*po le /2;%频率W 1=2*pi *f 1;%角速度Rs =0.435;%定子电阻R r =0.816;%转子电阻X ls =0.754;%定子漏抗X lr=0.754;%转子漏抗Xm=26.13;%励磁电抗L ls =X ls /W 1;%定子漏感L lr =X lr /W 1;%转子漏感Lm=Xm /W 1;%励磁电感L s =L ls +Lm;%定子电感L r =L lr +Lm;%转子电感X s =L s *W 1;%定子电抗X r =L r *W 1;%转子电抗X lsr =W 1*(L ls +L lr);%Lm m=Lm*Lm;%K l =(Ls *L r -Lm m );%%end 3.2 矩阵M 文件(i m -m at1.m )%电机状态方程A,B ,C ,D 矩阵%A 矩阵A (1,1)=-L r *R s /K l ;A (1,2)=W e +W r *Lmm /K l;A (1,3)=Lm *R r /K l ;A (1,4)=W r *L r *Lm /K l ;A (2,1)=-(W e +W r *Lmm /K l);A (2,2)=-L r *R s /K l ;A (2,3)=-W r *L r *Lm /K l ;A (2,4)=Lm*R r /K l ;A (3,1)=Lm*R s /K l;A (3,2)=-W r *Ls *Lm /K l ;A (3,3)=-L s *R r /K l ;A (3,4)=W e-W r *L s *L r /K l ;76湖 北 工 学 院 学 报1998年第3期 A (4,1)=W r *L s *Lm /K l ;A (4,2)=Lm *R s /K l ;A (4,3)=-(W e-W r *L s *L r /K l);A (4,4)=-L s *R r /K l ;%B 矩阵B (1,1)=L r /K l ;B(1,2)=0;B(2,1)=0;B (2,2)=L r /K l ;B(3,1)=-Lm /K l ;B(3,2)=0;B (4,1)=0;B (4,2)=-Lm /K l ;%C 矩阵C=eye(4);%D 矩阵D=ze ro s(4,2);%3/2变换阵C 3-2(1,1)=co s (the ta );C 3-2(1,2)=co s(the ta-2*pi/3);C 3-2(1,3)=co s(the ta +2*pi/3);C 3-2(2,1)=-sin(theta);C 3-2(2,2)=-sin (theta -2*p i /3);C 3-2(2,3)=-sin (theta +2*p i /3);C 3-2=0.81649658092773*C 3-2;%2/3变换阵C 2-3=C 3-2';%end4 电流和转矩波形电机的电流、转矩、转速以及SPWM 逆变器的开关信号等波形都可通过动态示波器进行连续观察,图3为动态示波器显示的电流、转矩进入稳态时的波形.图3 动态示波器观察的电机电流、转矩波形5 结束语用S I M U L I N K 进行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关键是建立电机模型,由于电机的状态方程含有非线性,不能套用S I M U L I N K 的线性状态方程模型,故用S 函数来构造成为必然.实验证明,用S I M U L I N K 进行交流调速系统的动态仿真,具有方便、直观、灵活、精确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仿真方法.77 第13卷第3期 周荣政等 用M A T LA B /S I M U L INK 进行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78湖 北 工 学 院 学 报1998年第3期 参 考 文 献1 张志涌,刘瑞,杨祖樱.掌握和精通M A T LA B.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2 冯垛生,曾岳南.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原理与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ACM otor Speed Variab le Con trol Syste mSi m ulation U singM ATLAB/SI MUL I NKZhou Rong zhe ngAbstract A si m u lation m e tho d u sing M A TLA B/S I M U L I N K is pro v ided to dea l w ith A C m o to r speed va riab le con tro l sy ste m.A n ex a m p le o f sinuso idal PWM inver ter is p resented to describe m ode ling and si m u la tion fo r A C m o to r as w e ll as S I M U L I NK si m u lation d ia-g ra m s.T he re su lts show s tha tA C m o to r sy ste m si m u lation using S I M U L I N K is si m p le,d i-rect and conv en ien t.K eywor ds M A T LA B/S I M U L I NK,A C m o to r,speed va riab le,si m u lation(责任编辑 张培练) (上接第67页)U s i ng Cen tre of Speed to Get the Angle Acce lerationof S m ooth PoleYang Wend iAbstract A ne w w ay to ge t the ang le acce le ra tion o f the s m oo th po le is p resented.T h is ne w w ay is m o re d irect,si m p ler,m o re co ven ient,qu icker and w ith h i g her deg ree o f prec ision co m pa red w ith the conv en tiona lw ay s.K eywor ds M ec h an ism o f s m oo th po le,the cen tre o f speed,ang le acce lera tion(责任编辑 张岩芳) 。

基于MATLAB_SIMULINK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基于MATLAB_SIMULINK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第21卷 第3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 6月 Vol.21, No.3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Jun., 2002收稿日期:2001-06-03 作者简介:张庆新(1970-),男,河北省保定人,讲师,博士生。

本文编辑:杨瑞华文章编号:1008-0562(2002)03-0323-03基于MATLAB/SIMULINK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张庆新1 , 刘光德2 , 王 颖1 (1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2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23)摘 要:利用MATLAB/SIMULINK 构造交流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系统采用易扩展的模块化设计,并增设观察器、观察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该方法模型简单,可在线改变所有参数,并能方便地验证各种调速方案,据此选出高效的高速设计方案。

关键词:交流电机;调速系统;仿真 中图号:TM 32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现代科学研究和产品设计的新手段,特别是在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对电机进行分析研究中,计算机仿真技术显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MATLAB/SIMULINK 环境是一种优秀的系统仿真工具软件,使用它可以大大提高系统仿真和CAD的效率和可靠性,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 构造了一个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1 交流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对如图1所示的交流调速系统,由于有大电容滤波,整流侧一般认为输出理想的直流电压,即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可以将图1所示的结构图等效为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如果再对大功率开关器件(如IGBT)进行抽象,把上下两个桥臂的开关器件等效为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即当 G ≤0时C=E2; 当G>0时C=E1。

这样,对整个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时只需考虑异步电机模型及PWM控制技术在MATLAB/SIMULINK 中的实现即可。

基于MATLAB(Simulink)语言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Simulink)语言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Simulink)语言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
华风雷;李志民
【期刊名称】《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17)004
【摘要】介绍了用MATLAB进行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的全过程,并通过
引入S函数,有机地将系统连接及一个整体,从而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4页(P280-283)
【作者】华风雷;李志民
【作者单位】包头钢铁学院自动化与计算机工程系;包头钢铁学院自动化与计算机
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21.51
【相关文献】
1.基于MATLAB/SIMULINK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 [J], 杨勇;张建峡;许德志;谢宗安
2.基于MATLAB(SIMULINK)语言的模糊控制系统高效仿真 [J], 罗文广;韩峻峰;兰红莉
3.Matlab-Simulink在交流调速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J], 张开如;陈荣
4.基于MATLAB语言及SIMULINK仿真环境的CIM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J], 成立;刘国海;侯俊锋;张际先
5.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J], 周荣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MATLABSIMULINK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

基于MATLABSIMULINK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研究

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 SIMULINK平台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 建模与仿真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矢量控制原理,通过控制电机的定子电流和 转子磁场夹角来实现电机的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具体来说,我们首先根据交 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建立其数学模型。然后,使用MATLAB SIMULINK软件进行 仿真实验,并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优化,最终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交流电 机调速系统。
总之,基于MATLABSimulink的变频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 究方法,对于深入理解变频调速技术、优化系统设计和提升系统性能具有重要 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未来变频调速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 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交流调速系统已经成为工业领域中 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双闭环SPWM变频调速系统因其具有优良的调速性 能和节能效果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演示旨在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 对双闭环SPWM变频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 有益的参考。
总之,通过对变频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工作原 理和性能表现。利用MATLABSimulink强大的仿真功能,我们可以方便地研究 各部分模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优化整体系统设计。这种方法为变频调速系 统的研究、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助于推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 工业控制领域的进步。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给定信号、系统参数和负载等条件,对双闭 环SPWM变频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中,稳态性能 主要包括调速范围、静差率、调节精度等指标,而动态性能则包括响应时间、 超调量、振荡次数等指标。通过仿真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系统的性能表 现,并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基于matlab 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模型设计及仿真

基于matlab simulink的异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模型设计及仿真

………………………. …………. …………………山东农业大学 毕 业 论 文 基于Matlab/Simulink 的异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模型设计及仿真 院 部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 届 次 20**届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二0**年六月一日装订线……………….……. …………. ………….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1 研究目的 (1)1.1.2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4 研究方法 (2)2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系统 (2)2.1 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分类 (2)2.2 异步电机调速原理简介 (3)2.2.1 变极电动机 (3)2.2.2 变频调速 (3)2.2.3 转子串电阻调速 (3)2.2.4 调压调速 (3)2.3 各种异步电机调速的特点 (3)2.3.1 变极调速方法 (3)2.3.2 变频调速方法 (3)2.3.3 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 (4)2.3.4 调压调速的方法 (4)3 异步电机调压调速模型设计 (4)3.1 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的原理 (4)3.2 速度负反馈的交流调压调速系统 (5)3.3 调压调速系统的组成部分 (6)3.3.1 三相交流调压器 (6)3.3.2 同步脉冲触发器 (7)3.3.3 反馈环节 (7)4 三相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 (9)4.1 matlab简介 (9)4.2 Simulink库介绍 (9)4.3系统建模与仿真 (11)4.3.1 三相电源的建模及参数设置 (11)4.3.2 同步流脉冲触发器的建模与参数的设置 (12)4.3.3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建模与参数设置及仿真 (13)4.3.4 电机模块的建模与参数设置 (14)4.3.5 转速反馈环节及给定环节的建模及参数设置 (15)4.4 带转速负反馈的三相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连接图 (15)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15)5 结论 (19)参考文献 (21)致谢 (22)附录 (23)Contents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MATLAB逆变器-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汇编

基于MATLAB逆变器-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汇编

基于MATLAB环境下逆变器-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摘要本文以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MATLAB为仿真工具,介绍了Simulink仿真模块,分析了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种逆变电路的仿真设计。

文章首先对MATLAB/Simulink模块中电力电子仿真所需要的电力系统模块集做了简要的说明,介绍了变频器中实现变频的主要环节——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且分析了目前几种最常见的逆变器(单向全桥逆变器、三相桥式逆变器和SPWM控制的单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分别对这几种电路的仿真进行了设计;并进一步设计出了交-直-交变频器的仿真模型,实现了对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

关键词:Simulink,电压型逆变电路,变频调速,仿真设计目录第一节绪论————————————————————————4 一交流调速技术发展概况——————————————————-4 二全数字控制技术—————————————————————-6 三系统仿真————————————————————————-7 四论文的意义及任务————————————————————-8第二节电力电子器件仿真模型及逆变电路仿真设计———————8 一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的仿真模型及参数设定—————————-8 二逆变电路仿真设计————————————————————-11第三节基于MATLAB的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设计————————16 一变频器的基本概念————————————————————16 二交一直一交变频电路的仿真设计——————————————18 第四节小结——————————————————————-20第一节绪论一交流调速技术发展概况直流电气传动和交流电气传动在19世纪先后诞生。

由于直流传动具有较好的调速性能,而交流传动调速性能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在20世纪大部分年代里,直流传动在调速领域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a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a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L



^。^。
L,L;

R,k

Or)ຫໍສະໝຸດ —R,L,。Eu耻。酗。
E。¨。。山。R 1

O . 。耻。斗
Fig.2
图2调速系统模型 Model of speed control system
式中:A=4p+A2;A,、A 2对应于图1中的AI,A2。 在每次积分计算时,先算出BU和■置这样
State—Spaoe模块就可以对电流状态方程进行积分求 解了。同时也解决了非定常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含 Demux模块的部分是对磁链的计算。Fcn,Gain模块 完成式(4)的计算。
转矩方程为
t=n,L。(J口.L2一j“厶:)
(4)
式中:U。%。,址,,um,L.%,L,%分别为两相
静止坐标系下定子、转子电压和电流;L,Lr,Lm分
别为电机的定子、转子自感和互感;R,,R,分别为电
机的定子、转子电阻;∞为电机的转速。
2.2 SIMULINK模型
式(2)中的A阵可分解为

rL
一L。L,
1 引言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现代科学研究和产品设计的 新手段。特别是在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对电机进行 交流调速的分折研究中,计算机仿真技术将显示出
玑, 砜. 以。
R。+印0

R,+Lp
LⅢp(喊
LmP 0
R.{L.p

Lmp
∞L.

U&
一∞匕
Lp
—cnLu R。+L,p
它的巨大优越性。
(1)
MATLAB/SIMULINK环境是一种优秀的系统
L2
I R,L。
一wL,L,一R,L。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摘要:根据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造一个交流电机调速系统。

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模拟真实系统,实现高效的调速系统设计。

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交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MATLAB/SIMULINKl 引言计算机仿真技术是现代科学研究和产品设计的新手段。

特别是在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对电机进行交流调速的分析研究中,计算机仿真技术将显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

MATLAB/SIMULINK 环境是一种优秀的系统仿真工具软件,使用它可以大大提高系统仿真和CAD的效率和可靠性。

目前,关于用MATLABf3IMULINK构造电机模型的文章有过报道,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 构造的是一个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并给出仿真结果。

2 SIMULINK环境下电机模型的实现2.1 数学模型交流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1)写成状态方程形式为(2)式中,分别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定子、转子电压和电流;分别为电机的定子、转子自感和互感;分别为电机的定子、转子电阻;为电机的转速。

2.2 SIMULINK模型式(2)中的A阵可分解为式中:对应于图1中的。

在每次积分计算时,先算出BU和AX,这样State—Space模块就可以对电流状态方程进行积分求解了。

同时也解决了非定常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

含Demux模块的部分是对磁链的计算。

Fcn,Gain模块完成式(4)的计算用SIMULINK 构造电机模型如图l所示。

3 调速系统和仿真结果电机模型实现后就可以构造调速系统了。

在本文中,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调速系统框图构造如图2所示。

图中PID 块为转速调节器,为定子磁链,绐定=1.2Wb。

PWM块为PWM逆变器,其输人为电压开关信号,输出为三相电压。

DSRCONTROL块为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的直接转矩控制程序。

基于MATLAB_SIMULINK三相交流异步电机SPWM控制调速的仿真与研究

基于MATLAB_SIMULINK三相交流异步电机SPWM控制调速的仿真与研究

基于MATLAB_SIMULINK实现三相交流异步电机SPWM调速控制的仿真与研究课程名称:电气工程课程设计基于MATLAB_SIMULINK三相交流异步电机SPWM控制调速的仿真与研究一.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在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其效果基本相同。

冲量即指窄脉冲的面积。

这里所说的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

如果把各输出波形用傅里叶变换分析,则其低频段非常相近,仅在高频段略有差异。

当窄脉冲的形状不同,而它们的面积相等,那么,当它们分别加在具有惯性的同一个环节上时,其输出响应基本相同。

当窄脉冲变为单位冲击函数时,环节的响应即为该环节的脉冲过渡函数。

脉冲越窄,各脉冲响应波形的差异也越小。

如果周期性的施加脉冲,则响应也是周期的,用傅里叶级数分解后将可看出各波形在低频段的特性将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有所不同。

上述原理即称之为面积等效原理,它是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下面分析如何使用一系列等副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波。

将正弦半波分成N等份,就可以把正弦半波看成是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序列所组成的波形。

这些脉冲宽度相等,都等于π/N,但幅值不等,且脉冲顶部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曲线,各脉冲的幅值按正弦规律变化。

如果把上述脉冲序列利用相同数量的等副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波部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半波部分面积相等,而得到一系列的脉冲序列,即PWM波形。

根据面积等效原理,PWM波形和正弦半波是等效的。

对于正弦半波的负半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得到PWM波形。

像这种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也称之为SPWM(Sinusoidal PWM)波形。

二.电压型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本实验采用调制法,即把希望输出的波形(正弦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信号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PWM波形。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仿真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建模仿真

控制系统仿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11月02日第三章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3.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组成:直接转矩控制充分利用电压型逆变器的开关特点,通过不断变化电压状态使定子磁链轨迹为六边形或近似圆形,并通过零电压矢量的穿插调节来改变转差频率,以控制电机的转矩与磁链的变化,从而控制异步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按要求快速变化。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调速的主题就是在于调节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的变化,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完全是按照输入转矩的设定。

(1)磁链、转矩观测器:由电流、电压的采样值经过3/2变化按照电机数学模型计算出异步电机的定子磁链和转矩;(2)磁链调节器:为了控制定子磁链在给定值的附近变化,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采用两点式控制,输出磁链控制信号;(3)转矩调节器:利用转速调节器输出的给定转矩,也是采用两点式滞环控制,输出转矩控制信号,直接控制电机的转矩;(4)开关状态选择单元:根据定子磁链和转矩的控制信号以及定子磁链位置,输出合适的开关状态S abc来控制逆变器驱动电机稳定运行。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是建立在静止定子坐标系下的,首先异步电机定子相电压、相电流的采样值经3/2坐标变换,得到:• 一一:坐标下的分量,再按照异步电机的定子磁链和转矩模型计算出实际转矩T e和定子磁链’ s的两个分量's,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定子磁链幅值s i和磁链位置户n|。

将测量得到实际转速和给定转速输入到转速调节器,转速调节器根据给定转速和实际转速的差值输出给定转矩T;。

将给定转矩T;和*1*T送入转矩调节器,得到转矩控制信号F t,磁链调节器根据给定子磁链幅值p s|和转子磁链幅值卜s |的差值输出磁链控制信号F o最后开关状态选择单元根据磁链控制信号F、转矩控制信号F t和磁链位置户n I,查逆变器开关状态表,输出正确合理的开关状态来控制逆变器驱动电机正确运行。

Matlab环境下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

Matlab环境下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

Matlab环境下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Matlab环境下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交流机车是一种利用交流电动力驱动的铁路机车。

在现代铁路运输中,交流机车具有运行效率高、加速能力强、能耗少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铁路运输。

交流机车的调速系统对其运行稳定性和能量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研究交流机车的调速过程,Matlab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在Matlab环境下进行的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

交流机车的变频调速过程是指通过改变交流电源频率,来调节交流机车的电动机转速和牵引力大小。

进一步优化调速系统,可以提高机车的运行效率和牵引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交流机车的数学模型。

交流机车的数学模型包括电机模型、牵引负载模型和控制器模型。

电机模型是交流机车调速系统的核心,其转矩输出与输入电压和频率相关。

在建立电机模型时,我们需要考虑电机的动态特性,如电机的绕组特性、电机的机械惯性、阻尼特性等。

牵引负载模型是电机工作的实际负载,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以模拟不同负载下的电机工作状态。

控制器模型则是负责监控、调节电机转矩输出的部分,可以使用PID控制器或其他自适应控制器。

在建立交流机车的数学模型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变频调速过程的仿真。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设定不同的工况条件,如不同的牵引负载、不同的输入电压和频率。

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观察到交流机车的转速、转矩和牵引力等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参数对交流机车性能的影响,优化调速系统的设计。

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的仿真有许多优势。

首先,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

其次,Matlab提供了丰富的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工具箱,可以快速搭建交流机车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另外,Matlab还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界面,可以直观地观察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可以为交流机车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基于SIMULINK的三相交流电机调压调速的仿真

基于SIMULINK的三相交流电机调压调速的仿真
触发器模块
4.异步电动机模块建模与参数设置
三相交流电动机模块采用国际单位制(SI unit)下的异步电动机模型,选择鼠笼式的异步电动机,该模块有4个输入端子,1个输出端子。A、B、C为电机的定子三相电压输入,Tm端子一般接负载,输出端子为m端子,其返回一系列电机内部信号(共21路),供电机测试信号分配器模块(machines measurement demux)。测试中设定电机参数如图所示。负载信号设定为阶跃信号,初值为0,终值为-20。
三相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仿真参数设置如下:仿真所选择的算法为ode45tb,仿真开始时间(start time)设置为0s,停止时间(top time)设为10s,其他默认。
如图所示为给定环节的阶跃响应
其中,转速调节器的参数,限幅值参数,仿真参数设置都已经在前面介绍过,这里反馈参数K选择为20,其他都设置为默认值。 由上图可得到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转速特性。如图3.17所示。 修改电机测试信号分配器的输出端子,使其输出端分别为电磁转矩eT、三相定子电流输出is_abc可以得到如图3.18、3.19的波形。
3.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器的建模与参数设置
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器通常是采用三对反并联的晶闸管元件组成,单个晶闸管元件采用“相位控制”方式,利用电网自然换流。图中所示为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器的仿真模型。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晶闸管在必要时由阻断转为导通。晶闸管触发电路往往包括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相位控制电路、触发脉冲的放大和输出环节。对于调压电路,要求顺序输出的触发脉冲依次间隔60°。晶闸管必须严格按编号轮流导通,6个触发脉冲相位依次相差60O。
在模型中,异步电动机参数如下:额定电压 =220V、频率 、定子电阻 =3 、额定功率 =2.2KW、定子自感 =0.002mH、转子电阻 =0.816 、转子自感 =0.002mH、级对数 =2、互感 =0.06931mH、转动惯量 =2kg·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1.1.1 研究背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调速范围广、静差率小、稳定性好以及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在相当长时期内,高性能的调速系统几乎都是直流调速系统。

尽管如此,直流调速系统却解决不了直流电动机本身的换向和在恶劣环境下的不适应问题,同时制造大容量、高转速及高电压直流电动机也十分困难,这就限制了直流拖动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交流电动机自1985年出现后,由于没有理想的调速方案,因而长期用于恒速拖动领域。

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上解决了交流电动机调速方案中的关键问题,使得交流调速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交流调速系统已逐步取代大部分直流调速系统。

目前,交流调速已具备了宽调速范围、高稳态精度、快动态响应、高工作效率以及可以四象限运行等优异特性,其稳、动态特性均可以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

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交流调速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容量大;(2)转速高且耐高压;(3)交流电动机的体积、重量、价格比同等容量的直流电动机小,且结构简单、经济可靠、惯性小;(4)交流电动机环境使用性强,坚固耐用,可以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使用;(5)高性能、高精度的新型交流拖动系统已达同直流拖动系统一样的性能指标;(6)交流调速系统能显著的节能;从各方面看,交流调速系统最终将取代直流调速系统。

1.1.1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中的交流电机库对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由仿真结果图直接认识交流系统的机械特性。

本文重点对三相交流调压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认识PID调节器参数的改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认识该系统动态及静态性能的优劣及适用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机作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设备,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机电能量转换效率;二是应能根据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控制和调节电动机的旋转速度。

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如何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省电能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

因此,调速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1][2]。

而交流调速系统凭着其绝对的优势,最终必将取代直流调速系统[3]。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不但性能同直流电动机的性能一样,而且成本和维护费用比直流电动机系统更低,可靠性更高[4]。

目前,国外先进的工业国家生产直流传动的装置基本呈下降趋势,交流变频调速装置的生产大幅度上升。

在日本,1975年在调速领域,直流占80%,交流占20%;1985年交流占80%,直流占20%[5]。

到目前为止,日本除了个别的地方还继续采用直流电机外,几乎所有的调速系统都采用变频装置[6][7]。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使得对交流调速的性能分析和研究变的更为方便。

传统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包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建模,其直观性、灵活性差,编程量大,操作不便。

随着一些大型的高性能的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出现,实现交流调速系统的实时仿真可以较容易地实现[8]。

如:matlab软件已经能够在计算机中全过程地仿真交流调速系统的整个过程。

matlab语言非常适合于交流调速领域内的仿真及研究,能够为某些问题的解决带来极大的方便并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新型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出现,交流调速技术必将在成本控制、工作效率、实时监控等方面得到长足进步[9][10]。

交流调速技术发展到今天,相对而言已经比较成熟,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一些新的电力电子器件和一些新的控制策略的出现,工业应用对交流调速系统又提了新的要求,现代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交流调速系统——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它将新型的电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的调速系统。

由于它在效率、调速性能和成本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已成为当代电力拖动的一个热门课题,将会在调速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交流调速的控制策略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诸如转差矢量控制,自适应控制(磁通自适应、断续电流自适应、参数自适应等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状态观测器(磁通观测器、力矩观测器等),为补偿速度降以提高精度的前馈控制,以节能、平稳、快速等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控制,线性二次型积分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及模糊控制等已见诸国内外有关文献及杂志中1.3论文主要工作1.分析各种调速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优缺点,分析各种调速方式适用的场合。

2.重点分析掌握三相交流调压调速原理,机械特性等,然后对其进行MATLAB的仿真实现,通过修改系统各部分的参数,可以输出稳定的波形。

根据示波器输出结果,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以及交流调速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前景展望;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工作安排以及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交流调速系统:比较交流调速系统的各种调速方案,重点分析了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原理及机械特性,及对交流调压调速电路以及闭环调压调速系统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分析。

第三章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运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分别对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进行建模和参数设置,最终建立了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电路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研究,给出仿真结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第四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指明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发展方向。

2 交流调速系统原理与特性2.1交流调速系统交流电机包括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两大类。

对交流异步电动机而言,其转速为:()min /)1(60r ps f n -= (2-1) 从转速公式可知改变电动机的极对数p ,改变定子供电功率f 以及改变转率s 都可达到调速的目的。

对同步电动机而言,同步电动机转速为:()min /601r pf n = (2-2) 由于实际使用中同步电动机的极对数p 是固定的,因此只有采用变压变频(VVVF )调速,即通常说的变频调速。

运用到实际中的交流调速系统主要有:变级调速系统、串级调速系统、调压调速系统、变频调速系统[1]。

(1)变极调速系统:调旋转磁场同步速度的最简单办法是变极调速。

通过电动机绕组的改接使电机从一种极数变到另一种极数,从而实现异步电动机的有级调速。

变极调速系统所需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工作也比较可靠,但它是有级调速,一般为两种速度,三速以上的变极电机绕组结构复杂,应用较少。

变极调速电动机的关键在于绕组设计,以最少的线圈改接和引出头以达到最好的电机技术性能指标。

(2)串级调速系统: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是将转差功率加以利用的一种经济、高效的调速方法。

改变转差率的传统方法是在转子回路中串入不同电阻以获得不同斜率的机械特性,从而实现速度的调节。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调速是有级的,不平滑,并且转差功率消耗在电阻发热上,效率低。

自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问世后,采用在转子回路中串联晶闸管功率变换器来完成馈送转差功率的任务,这就构成了由绕线异步电动机与晶闸管变换器共同组成的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

转子回路中引入附加电势不但可以改变转子回路的有功功率——转差功率的大小,而且还可以调节转子电流的无功分量,即调节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3)调压调速系统:异步电动机电机转矩与输入电压基波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改变电机端电压(基波)可以改变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以及它和负载特性的交点,来实现调速。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调速方法。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般采用串饱和电抗器来进行调速。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多采用双向晶闸管来实现交流调压。

用双向晶闸管调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控技术,二是斩波调压。

采用斩波控制方法可能调速不够平滑,所以在异步电机的调压控制中多用相控技术。

但是采用相控技术在输出电压波形中含有较大的谐波,会引起附加损耗,产生转矩脉动[15]。

(4)变频调速系统:在各种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中,效率最高、性能最好的系统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在调速时,须同时调节定子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在这种情况下,机械特性基本上平行移动,转差功率不变,它是当前交流调速的主要方向[16]。

调压调速系统的优点是线路简单,价格便宜,使用维修方便,本文主要针对交流调压调速系统进行MATLAB仿真。

下面对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原理及机械特性进行介绍。

2.2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2.2.1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交流调压调速需要三相交流调压电路,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接线方式很多,工业上常用的是三相全波星形连接的调压电路。

如图2.1所示。

这种电路的接法特点是负载输出谐波分量低,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的场合[11]。

图2.1 三相全波星形连接的调压电路要使得该电路正常工作,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在三相电路中至少有一相的正向晶闸管与另一相得反相晶闸管同时导通。

(2)要求采用脉冲或者窄脉冲触发电路。

(3)为了保证输出电压三相对称并且有一定的调节范围,要求晶闸管的触发信号除了必须与相应的交流电源有一致的相序外,各个触发信号之间还必须严格的保持一定的相位关系。

即要求U 、V 、W 三相电路中正向晶闸管(即在交流电源为正半周时工作的晶闸管)的触发信号相位互差120°,三相电路中的反向晶闸管的触发信号相位互差120°;在同一相中反并联的两个正、反向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应互差180°。

由上面结论,可得三相调压电路中各晶闸管触发的次序为VT 1、VT 2、VT 3、VT 4、VT 5、VT 6、VT 1以此类推。

相邻两个晶闸管的触发信号相位差60°。

在晶闸管交流调压中,晶闸管可借助于负载电流过零而自行关断,不需要另加换流装置,故线路简单、调试容易、维修方便、成本低廉,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2.2.2 调压调速原理根据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式()()[]2'21212'211'221'22'211//33l l M L L s R R s R pU s R I P P T +++==Ω=ωωω (2-3)其中 p ——电动机的极对数1U 、1ω——电动机定子相电压和供电角频率s ——转差率1R 、'2R ——定子每相电阻和折算到定子侧的转子每相电阻11L 、'12L ——定子每漏感和折算到定子侧的转子每相漏感可见,当转差率s 一定时,电磁转矩T 与定子电压1U 的平方成正比。

改变定子电压可得到一组不同的人为机械特性,如图2.2所示。

在带恒转矩负载L T 时,可以得到不同的稳定转速,如图中的A ,B ,C 点,其调速范围较小,而带风机泵类负载时,可得到较大的调速范围,如图2.2中的D ,E ,F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