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_

合集下载

浅谈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措施

浅谈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措施

浅谈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而烧结工序作为重要的冶金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烧结工序所消耗的能源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降低烧结工序的能耗成为了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的话题。

烧结工序的能耗主要包括燃烧能耗、电能耗和其他能源消耗。

降低烧结工序的能耗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就如何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措施进行浅谈。

一、优化燃烧过程优化燃烧过程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重要措施之一。

采用先进的燃烧设备和技术,实现燃料的高效燃烧,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工序的燃烧能耗。

采用高效的燃烧设备,如高效燃烧炉、燃气轮机等,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实现燃料的精准控制和调节,确保燃烧过程稳定、高效。

采用余热利用技术,将燃烧产生的余热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能需求,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采用余热锅炉系统,将燃烧产生的余热用于锅炉蒸汽的生产,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

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采用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节,根据生产过程的需要进行智能化调节,优化设备的运行状态,降低能源消耗。

三、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也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工序的能耗。

通过对原料的精细加工和混合,优化烧结配比,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能耗。

采用先进的烧结工艺技术,提高烧结过程的热效率,减少能源损耗,降低烧结工序的能耗。

优化工艺流程还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

通过采用先进的除尘设备和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烧结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能源管理加强能源管理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重要举措。

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体系,实行节能措施,加强对能源消耗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工序的能耗。

烧结智能辅门控制系统的改进

烧结智能辅门控制系统的改进

烧结智能辅门控制系统的改进
龚颢
【期刊名称】《南钢科技与管理》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结合烧结生产实际,对烧结机智能辅门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

主要从烧结机混合料料层控制、烧结终点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结合现场工况,从设备及控制上进行改进和提高,最终形成完整的烧结智能辅门控制系统。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龚颢
【作者单位】炼铁新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046.4
【相关文献】
1.涟钢360m2烧结机烧结终点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烧结过程的递阶集成智能控制系统研究(Ⅲ)——烧结过程异常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构造
3.烧结过程的递阶集成智能控制系统研究(Ⅳ)——烧结过程异常诊断专家系统推理机设计
4.玉钢烧结机给料主辅门适用性改造
5.烧结机布料活页门自动控制系统改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焦炉燃烧过程温度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焦炉燃烧过程温度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焦炉燃烧过程温度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利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能源节约型”的基本原则是高效利用能源。

焦炉燃烧过程的温度优化控制是实现节能的关键所在,因此,对焦炉燃烧过程温度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焦炉燃烧过程的温度控制是由各种参数导致的。

首先,焦炉的燃料水平以及空气流量和混合气氛是影响燃烧温度的主要因素。

此外,燃烧室外壳、燃料种类和烧结块的位置和数量也会影响温度。

为了控制燃烧温度,必须合理地调整这些参数。

为了有效地调节焦炉燃烧过程的温度,已经实现了诸多控制算法,其中包括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遗传算法、混合控制算法等。

模糊控制算法是一种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利用较为简单的系统模型,尤其适用于不确定系统。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系统进行调整,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准确性。

而遗传算法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算法,可以快速进行参数的调整,从而更精确地优化温度控制系统。

混合控制算法是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更有效的温度控制。

此外,焦炉烧结过程温度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控制。

基于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控制,其中包括智能调节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和智能诊断系统等。

例如可以采用智能系统,实时监测、监控系统温度变化,当系统温度接近指定温度时,自动调节燃料水平和空气流量等参数,以达到精确的温度控制,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焦炉烧结过程温度控制系统有广泛的应用,如钢铁行业、化工行业和建材行业。

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焦炉内部温度,减少能耗,提高精度,实现更高效的焦炉烧结过程。

同时,随着近年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焦炉燃烧过程温度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焦炉燃烧过程温度优化控制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混合控制算法等。

ETAP软件在烧结厂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ETAP软件在烧结厂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ETAP软件在烧结厂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摘要】烧结厂的供配电设计对生产线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ETAP软件作为电力系统设计和分析的领先平台,为烧结厂供配电设计提供了便捷而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首先介绍了ETAP软件及其在烧结厂供配电设计中的重要性,然后详细分析了ETAP软件在该领域中的功能应用和优势。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ETAP软件在烧结厂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探讨了ETAP软件对烧结厂供配电设计的影响,总结了其带来的好处,并展望了未来ETAP软件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ETAP软件在烧结厂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烧结厂、供配电设计、ETAP软件、功能应用、优势、案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影响、总结、发展方向、好处。

1. 引言1.1 烧结厂供配电设计的重要性烧结厂供配电设计是烧结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烧结是指采用一定粒度的矿石和添加剂将其混合均匀,然后在高温环境下烧结成块状物料的过程。

在整个烧结过程中,电力设备的供配电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烧结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和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能。

合理、稳定的供配电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烧结生产线的运行效率,还可以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事故风险。

1.2 ETAP软件的介绍ETAP软件是一款专业的电力系统设计和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中。

ETAP软件拥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设计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而准确地进行电力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ETAP软件可以模拟各种电力系统情况,包括电力负荷、短路、过载、故障等,从而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ETAP软件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图形化方式进行电力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ETAP软件还提供了丰富的库存元件,用户可以轻松地选择合适的元件进行建模。

ETAP软件还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可以进行电力系统的稳态和暂态分析,帮助工程师评估电力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韶钢6号烧结机机尾断面热成像系统应用

韶钢6号烧结机机尾断面热成像系统应用

韶钢 6 号烧结机机尾断面热成像系统应用摘要:根据韶钢6号烧结机,对机尾断面热成像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机尾断面的热成像系统机型处理,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变量,对机尾断面热成像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烧结生产的指标。

关键词:烧结机;机尾断面;热成像系统烧结生产是一个机理复杂、环境条件恶劣的工艺过程,烧结生产率的高低、烧结矿质量的好坏,既受物料原始状态的影响,又受工艺装备及过程参数的制约。

长期以来,烧结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操作工凭经验来人工控制的。

随着对烧结原料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入、烧结装备水平的提高、相关工艺技术的采用以及自动控制思想的引入和实现,烧结生产不但在规模上,而且在质量上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层面。

当前,熟练烧结操作工对烧结机尾矿层断面的观察,仍然是现场烧结过程监控的重要手段。

监测烧结机尾排出的烧结饼断面的性状,可以判断烧结过程的状态和烧结矿的质量。

烧结机尾断面是烧结过程料层中各种变化持续发展的结果,大量有关烧结反应过程及烧结质量的信息都能在机尾断面得到最直接的反应。

随着现代烧结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机尾断面所包含的丰富的烧结过程工况信息及烧结矿质量信息,开发烧结状况的计算机在线监测系统,对控制和优化烧结过程以及烧结矿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机尾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线识别烧结矿过程参数、质量指标,对于提高烧结生产效率、保证烧结矿质量、完善烧结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

红外热像仪是通过非接触检测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在显示器上生成对应于温度值的数字化热图象,红外热像仪能够将探测到的热量精确量化,不仅能够检测热图象,还能够对被监测区域进行准确识别和严格分析。

2020年8月,韶钢烧结机机尾断面热成像系统立项,在6号烧结机实施,与北科亿力合作,开发针对韶钢360㎡烧结机机尾料层断面分析系统。

分析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分析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分析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1. 引言1.1 烧结机漏风问题的严重性烧结机漏风问题是烧结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难题,严重影响着烧结品质和生产效率。

烧结机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存在漏风现象,会导致烧结温度不稳定,烧结时间延长,影响烧结过程的热工参数控制,进而影响烧结矿的质量和成品率。

漏风还会造成能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解决烧结机漏风问题对于提升烧结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只有有效地治理烧结机漏风问题,才能保障烧结生产的稳定进行,提高煤炭、矿石等原料的回收利用率,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发展。

深入研究烧结机漏风问题的严重性,并探索先进有效的治理技术,对于推动烧结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的必要性研究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的必要性:烧结机是钢铁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而烧结机漏风问题是影响烧结机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漏风会导致烧结机热能损失增加,造成能源浪费,同时还会影响烧结品质,降低生产效率。

研究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漏风现象,提高烧结机的热能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钢铁生产效率。

研究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可以改善环境保护效果。

漏风会导致大量废气排放,污染环境,影响员工健康。

通过研究有效的治理技术,可以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环保效益。

研究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的必要性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环境保护方面,对于钢铁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并分析烧结机漏风问题的根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烧结机漏风问题一直是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研究烧结机漏风治理技术的现状,可以为企业提供解决漏风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技术支持。

智能烧结炉温度控制系统

智能烧结炉温度控制系统
维普资讯
第l 5卷
第 3期
电 脯 开 发 与 应 用
智 能 烧 结 炉 温 度 控 制 系 统
Te p r t r nt o y t m o nt li e tFr ti g Fu na e m e a u eCo r lS se f r I e lg n itn r c
在实践中比较 了多种控制 7 算 法 。对烧结 炉 的温 度 控
制 , 用 混 合 型 F ry— 采 u

、 \
堡 。
P D控制器较为合适 如 I
圉2 烧结炉温度控制曲线
大处理后 , 作为计算机控制板 的输入信号。 计算机控制
板以 1 6位单 片 机 8(16 029KB为 核 心 , 括 键盘 、 示 包 显 电路 及 1 2位调 节输 出 电路 。 o KB通过 内嵌 A/ 8c16 ]
性能 , 导致产品台格率下降 , 因此控制好炉子的工艺参 数, 使之 相对 稳定 , 于提高 产 品的质 量及节 约 电能 是 对
雯l 嘉 卜 I
圃 一 匝 —徊 囹 — —
图 1 烧结炉温度控制系统
至关重要 的。 为此 , 我们研制 了智能烧结炉温度控制系
维普资讯
智能烧 结炉 温度控制 系统
分别是偏差 . 偏差变化率和控制量的模糊语言变量 控 制器根据不 同的状态使用合适的控制规则 。根据现时 的精确量 进行模糊化. 、 由模糊控制规则计算 出模 糊控 制 变 量 , 计 算 出 的模 糊变 量 f 精 确 化 . 把 , 加到 控制对象上 。偏差和偏差变化率为 :
改变炉温 , 完成分段 曲线控制 。
2 控制策略
钼片和硅片放到烧结炉内 , 炉腔被抽成真空才开 始升温 。根据工艺要求 , 典型的温度曲线如图 2 所示 .

烧结机控制系统优化及OPC通讯应用

烧结机控制系统优化及OPC通讯应用

烧结机控制系统优化及OPC通讯应用文章介绍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8#烧结机控制系统进行的优化改进,对各系统的自动控制升级改造以及不同控制软件之间应用OPC进行信息通讯。

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标签:自动控制;烧结机控制系统;OPC通讯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烧结厂8#烧结机包括:配料系统、一、二次混合系统、燒结冷却系统、成品筛分系统、成品取样检验室、主抽风机系统、能源计量、给水排水系统、除尘器系统(主电除尘器、机尾电除尘器、配料电除尘器、成品整粒电除尘系统)及其他辅助设施的过程检测与自动控制。

全厂设置较完善的过程检测和控制项目,采用三电合一计算机控制系统,并应用国内先进、成熟的烧结控制软件技术,以及国内优化控制软件实现全厂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仪表检测、控制参数均纳入到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生产过程集中监视、控制、数据处理及生产管理。

8#烧结机投产以后,为适应生产提高烧结生产效率对PLC控制程序进行优化改进,完善原有的程序并设计新的程序。

保证了8#烧结机的高效生产,实现了更科学更智能的控制。

1 8#烧结机控制系统优化对8#烧结机系统程序的完善主要有:大烟道卸灰阀卸灰时间的优化,环冷卸灰小车及卸灰阀的控制程序改进,一、二混稀油站自动停止和单辊油泵联锁启动程序完善,设计烧结机小联锁启动程序,铺底料系统延时排空停止程序设计,主抽风机废气温度做声光报警,烧结机与余热发电重要运行参数实现相互通讯监控,环冷机1、2#水加热器控制权限实现烧结主控可以控制等。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关键的系统优化方案。

1.1 大烟道卸灰阀卸灰时间的优化大烟道卸灰系统卸灰周期40分钟循环一次,每两组的起动间隔约为45S。

为了保证大烟道下双层卸灰阀不堵料又同时保证大烟道的负压,而且在生产中发现前面几组卸灰阀粉尘比较多需要更长的卸灰时间,有时候40分钟循环一次的卸灰周期过长,不能达到很好的卸灰效果,因此把前面几组卸灰阀起动间隔设为60S,卸灰周期在上位机增加人工设置端口,方便操作工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合理的卸灰循环周期,大大改善了大烟道卸灰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烧结综合控制专家系统及应用

烧结综合控制专家系统及应用

烧结配料优化过程 : 专家 系统采用数学模型与
知识 模 型相结 合 的方法 , 以碱度 为 中
作 者简介 : 胜福( 96一) 男 ,00年毕A f武 汉科技 大学资源与环境 工程 系, 程 17 , 20 t - 工程 师
制 烧结 专 家控制 模 型 , 改控制 模 型操 作参 数 . 修 12 专家控 制 模型 简介 .
根据烧 结 过程 控 制 的 目标 和特 点 , 烧 结 过 程 将 分 为烧 结 配料优 化 、 烧结 混合 加水 、 烧结 物料 平衡 控
1 综 合 控 制 专 家 系统 简介
1 1 系统原 理 .
程 胜福 ,李圭 文,林钢 生
(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 团有 限公 司 , 广东 韶关 5 22 ) 1 13 摘 要: 介绍 了烧结综合 控制 专家系统及其在韶钢 6号烧结机上 的应用情况 . 系统的成功应 用 , 该 使得 6号烧结 机
实现 了生产的 自动化和智能化 , 结矿 的技术经济指标得 到了大幅提高. 烧
Ke r s i tr g n e r t d c n rle p r s se ;a p ia in y wo d :sn e i ;i t ga e o to x e t y t m n pl t c o
据采 集 和数据 处理 模 块 、 时数 据 库 和 烧 结生 产 数 实
Ab t a t n e p r s se f rt e i tg ae o t lo it r g p o e s a d i p l a in t . i trn c i e a s r c :A x e t y t m o n e r td c n r fsn ei r c s n t a p i t o No 6 sne i g ma h n t h o n s c o S S i r s n e h a e .T es c e su p l a in o e s se r s l d i e p o u t n a t mai n a d it l c I G sp e e t d i t ep p r h u c sf la p i t ft y tm e u t t rd c i u o t n ne l — n c o h e n h o o e

烧结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

烧结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

烧结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烧结原理1. 烧结是指将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其颗粒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块状产品。

烧结的基本原理是固相扩散,即热力学上的固相之间的扩散过程。

2. 烧结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力学过程,分别为颗粒间的原子扩散、颗粒间的表面扩散和颗粒间的体扩散。

这三种扩散方式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颗粒间发生结合。

3. 烧结过程中温度、时间和压力是影响烧结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这些参数,可以使烧结过程更加均匀和有效。

二、烧结设备1. 烧结设备主要包括热处理炉、烧结炉、烧结机等。

不同的烧结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烧结材料和工艺要求。

2. 烧结设备的主要部件包括燃烧室、加热炉、炉膛、热风循环系统、控制系统等。

这些部件共同作用,实现对粉末材料的加热和烧结作用。

3. 热处理炉是常见的烧结设备之一,主要通过电阻加热、气体燃烧等方式对粉末材料进行加热处理,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烧结工艺。

三、烧结工艺控制1. 烧结工艺控制是烧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实现对烧结过程的精确控制。

2. 烧结工艺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法通过对烧结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实现对烧结过程的精确控制。

3. 在实际生产中,烧结工艺控制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烧结材料选型1. 烧结工艺适用于各种粉末材料,包括金属粉末、陶瓷粉末、粉末冶金材料等。

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烧结工艺和设备。

2. 烧结材料的选型考虑因素包括原料种类、粒度、成分、形状等。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烧结材料,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在烧结材料选型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成本、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以实现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五、烧结工艺的应用1. 烧结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陶瓷、粉末冶金、电子材料等行业。

在金属制品生产中,烧结工艺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粉末冶金制品、焊接材料、钎焊材料等。

基于点火强度优化设定的烧结点火燃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点火强度优化设定的烧结点火燃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点火强度优化设定的烧结点火燃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一、烧结工艺的挑战与机遇说到烧结,大家可能会想到工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艺。

嗯,就是把一些粉末状的材料加热,经过高温处理后让它们变成坚固的固体。

而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之一就是点火燃烧。

说实话,点火强度的控制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决定了烧结的质量和效率。

如果点火太强,材料可能会过热,甚至损坏;如果点火不够强,烧结不完全,最终影响成品的性能。

所以,想要烧结过程既高效又精确,点火强度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你看,传统的烧结控制方法就像是在盲人摸象,凭经验调整,结果往往是每次做的效果都不一样。

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有了更加智能的控制方式。

比如通过设定点火强度来优化整个烧结过程,就能实现“既保证质量又不浪费能源”的目标。

这就好像你做饭时,不是每次都按着食谱来的,而是学会了根据火候调整,慢慢掌握了那个“恰到好处”的火力。

二、点火强度的优化设定点火强度到底如何优化呢?优化的核心就是要让每次点火都能在恰到好处的时间和温度下进行,而不是一刀切的设定。

大家可以想象,烧结过程就像是给材料做“高温SPA”,点火强度就好比是控制温度的“热水器”。

如果水温设得太高,那材料会被烫坏;如果水温太低,材料就没法得到充分的“放松”。

这时候,智能控制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这套智能控制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点火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再结合机器学习的算法,不断调整点火强度,保证每一次的点火都能在最佳的时机进行。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开始对这些“高科技”感兴趣了?这种方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能够节省能源,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简直是双赢!让我们打个比方吧,就像你早晨起床后,打开窗户让阳光照进来,温度刚刚好,空气清新。

点火强度的优化就是把这个“阳光”的强度调到最适合的程度,让整个烧结过程像晒太阳一样自然舒适。

智能系统通过收集大量的温度数据,精准分析哪些时候需要“加热”,哪些时候又该“冷静下来”,从而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人为的过度操作。

烧结机物料全过程智能自动控制探讨

烧结机物料全过程智能自动控制探讨
绝 缘措施 。 想 快速 处理 接 地故 障 ,一要 对 变 电站直 流 系 5 在前 期施工 中注 意监 督安全 质量 ,注 统 , 次 回路 非 常熟 悉 , . 7 二 二要 掌握 查 找直 流 接 意 接线 的正 确性 ,接 线 柱要 拧 紧避 免 电缆脱 地 的基本方 法 ,三要 运用先 进 的检测设 备 , 四 落 , 量避 免电缆 的损坏 。 尽 要不 断 的积 累经验 。
工 业 技 术
兰 : C iaNe e h oo isa d P o u t hn w T c n lge n r d c s
烧结机物料全过程智能 自动控制探讨
李 亮 贾海 涛 张 坤
( 东 莱钢 集 团公 司 自 化 部 , 东 莱 芜 2 1 0 ) 山 动 山 7 14
显 的经济 效益 。
分析 , 明确对 大 型 综 合 原 料 场 和 40 2 结 0m 烧 机设 备的 自动 化控 制 方案 ,为 烧结 机 产后 的 稳定 提供 技 术前 提 和技 术保 障 。 基础 自动化 完 善优 化 方案 的设 计 —— 调 试 。完 成 P C图纸 的设计 和 基础 自动 化控 制 L 程序 和控 制 画 面的 编制 ,网络 敷设 及 双转 子 分 , 直流 屏 , 电池 组 , 如 蓄 浮充 装 置 , 接 电缆 连 等 , 了避 免在查 找过程 中给负荷造 成较 长 时 为 间停 电 , 引起 更 大 的事 故 发生 , 一般 情 况下 在 应先 切换 另一组 直流 电源给 负荷供 电 , 将故 再 障 电源跟外 电路 隔离来 查找故 障 。 5 直流 接地 预防措施 51 .提高 直流 系统接地 故障 对 电力系统 危
文献标 识 码 : A
引 言 翻车 机 的程序 设计 、 主抽 风机 控制 程序 设 计 、 了数 据处 理及 误差 的矫 正技 术 ,实现 了混 合 本项 针对 莱 钢 型钢炼 铁 厂 大型 综合 原料 配 比模 型 机程 序设 计 、混 合机 液压 马达控 制 料水 分 的 自动 控制 ,对 提 高烧 结矿 的质量 奠 场 和 4 0 2 结 机 的 实 际情 况 , 用 基 础 自 程 序设 计 、 0m 烧 利 水分 分析 仪 的安 装 、 汽包 水 位及 混 定 了强力基 础 。 动化 控制 , 现对 三 电一 体 化 的 自动 控 制 , 实 使 合 料水 分 的控 制程 序设 计 。 在 过 程 控制 中 , 用 烧 结终 点 B P的模 采 T

控制烧结终点温度方法

控制烧结终点温度方法

控制烧结终点温度方法控制烧结终点温度方法导言:烧结是金属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它通过将金属颗粒高温加热使其粘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

烧结终点温度是指在烧结过程中,达到所需烧结效果的温度。

控制烧结终点温度的方法对于保证烧结质量和产品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探讨控制烧结终点温度的方法。

一、传统的控制烧结终点温度方法1. 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温度传感器是最常用的控制烧结终点温度的工具之一。

通过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烧结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并根据设定的烧结终点温度进行调节。

2. 利用控制系统控制烧结终点温度在传统的烧结工艺中,通常会使用控制系统来控制烧结终点温度。

通过设定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自动控制加热功率和时间,从而实现对烧结终点温度的控制。

二、新兴的控制烧结终点温度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控制烧结终点温度的方法。

以下是其中几种值得关注的方法:1. 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对烧结终点温度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可以根据实时温度数据进行预测和调整。

智能化控制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减少人为因素对烧结终点温度的影响。

2. 多参数综合控制多参数综合控制是指在控制烧结终点温度时同时考虑多个参数的方法。

除了温度,还可以考虑热传导速率、材料粒度、物料湿度等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来控制烧结终点温度。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烧结工艺的控制精度和效率。

3. 机器学习算法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是一种能够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和识别规律的方法。

在控制烧结终点温度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数据,并建立预测模型。

通过实时监测温度数据并输入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烧结终点温度的精确预测和控制。

三、我对控制烧结终点温度的观点和理解烧结工艺对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而控制烧结终点温度是确保烧结质量和产品性能的关键。

传统的控制方法虽然已经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控制精度不高、人为因素影响大等。

120m 2烧结机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120m 2烧结机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收稿 日期 : 0 6—0 20 3—2 联 系 人 : 瑞 菊 ( 5 1 1 0 李 200 )
连接, 可在线 实时修 改 P C控制 程序 , L 完成 对 现
场 设备 的准 确控制 。 3 )可 以通 过 企业 网 、 域 网或 互 连 网与 控 广
制 器通 讯 。
4 )允许 使 用标 准的 P b浏览 器诊 断 信 C We 息 和用 户定 义 网页的操 作 和浏览 。
Qunu 系列 的 10 P 5 4 4 系统 。除 此 以 a tm 4 C U 3 1A
外 , 新增 了 5 C、P 还 P 6 C系统 , 来承担 自动 化仪 表 的检 测控制 , 以满足模 型 控制 和开 发需求 。
2 系统 硬 件构 成
1 0m 烧 结机 控制 系统 采 用全 自动设 计 方 2 案和 分 级 控 制 策 略 , 由过 程 控 制 级 ( 心 服 务 中 器) 和现 场 控 制 级 ( L P C控 制 器 ) 级 组 成 。控 二 制 系统设 备 采 用 法 国施 奈 德 电 气 公 司 的产 品 , 系统 硬件 配置 见 图 1 。 其 中, 过程 控制 级 负 责 动态 配 料 、 态 配 料 静

要 从 硬 件 和 软 件 两 个 方 面 介 绍 了 10 m 2 烧 结 机 控 制 系 统 的 设 计 情 况 。 利 用
VC+ + 、ocp2. 发 了 配料 优 化 和设 定 点 1 C net 5开 1个 模 型 , 并重 新 组 态 硬 件 系 统 以 满 足 模 型 的 要 求 . 而 实 现 了 二级 控 制 的 过 程 自动 化 。 从 关 键 词 模 型 工艺 控 制 智 能 化 控 制 系 统 硬 件组 态
等 4个模 型计 算 和现 场 控制 通 信 。现 场 控 制级

冶金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冶金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冶金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在当今的工业领域,冶金行业作为基础产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详细探讨冶金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冶金行业的特点与需求冶金行业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工业,其生产过程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多个环节,具有高温、高压、高粉尘、强腐蚀等恶劣的工作环境,同时对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因此,冶金行业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控制的精确性冶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成分等,需要精确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复杂性,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无故障运行。

3、快速响应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原料质量变化等,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以减少损失。

4、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冶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这些数据,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5、节能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冶金行业需要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为满足冶金行业的上述需求,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与检测仪表用于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成分分析仪等。

2、控制器对采集到的参数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控制指令,如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集散控制系统)等。

3、执行机构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进行操作和调节,如调节阀、电机、变频器等。

涟钢360m~2烧结机烧结终点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涟钢360m~2烧结机烧结终点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前 言
烧 结矿是 高炉炼铁 的主要原 料 , 烧结矿 的 质 量与产量 直 接影 响 到炼 铁生 产 的质 量 与 产
量 。烧结终点 是烧 结 过程 中最重 要 的热状 态
旦…
烧 结 牛 产 对 张
… : …
参数 , 由于烧 结过 程 的高 度 复杂 性 、 时滞 时变
作, 主要 包含 以下几个成 员 函数 : a . D Iia( : ) D E nt l ) 主要用 于 D E连 接 的 i D
D E接 口类 , D E服务 器 中读 数据 , 保 D 从 D 并
( ) ed rmD E( D E D e : 过 b R a Fo D C D d ) 通
软件 主要 由以下 几个类 组成 : a D E通信接 口类 ( D E) .D CD 。
该 类为 D E通信 接 口类 , D 主要实 现 D E D 连接 的初 使 化 、 D D E连 接 、 据 的 读 写 等操 数
发 。L 级 采 用 Wo d r ae公 司 开 发 的 监 控 2 n ew r
2 2 控 制 系统工作 原 理 .
控制 策略 主要 由两 部 分 构 成 : 2中① 图 为 基 于垂直 烧结 速度 软测 量模 型 的机理 计算
模 型 , 为 基 于烧 结 终 点 预 测模 型 的前 馈 模 ② 糊 控制 器 。
垂直烧 结 速度 软测 量模 型 的机理 计算 模 型和 基 于烧 结终 点 预 测 模 型 的 前馈 模 糊 控 制 器 ,
控 制框 图 如图 2所 示 。
软件 体 系采用 一种 分布式 的多层 软件体

2 ・ 7
系结构 : 示层 、 务层 、 据层 和接 口层 , 表 业 数 实

智慧烧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慧烧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慧烧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智慧烧结是一种先进的烧结技术,通过引入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结合烧结过程的特点和需求,实现对烧结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智慧烧结的概念、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慧烧结的概念智慧烧结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控制技术,对烧结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设备,实时监测和获取烧结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行实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烧结效果。

二、智慧烧结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慧烧结的基础,用于实时监测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它们能够准确地获取烧结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为后续的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形成可用于分析和控制的数据。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和校正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智慧烧结的核心,它通过对烧结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对烧结过程的自动控制。

常用的智能控制技术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它们能够根据实时的烧结数据,调整烧结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实现烧结过程的优化。

4. 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通过对烧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找出影响烧结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优化烧结工艺和参数设定。

常用的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包括统计分析、回归分析、优化算法等,它们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最佳的烧结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三、智慧烧结的应用领域智慧烧结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陶瓷材料制备:智慧烧结技术可以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对烧结工艺和参数进行优化,提高陶瓷制品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智慧烧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慧烧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慧烧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智慧烧结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它将传统的烧结工艺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为材料制备和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在智慧烧结技术的应用下,传统的烧结工艺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使得材料的制备更加高效、精确和可控。

智慧烧结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材料科学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智慧烧结技术的研究使得烧结工艺更加高效和节能。

传统的烧结工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高温处理,耗能量大,而智慧烧结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实现了烧结过程的优化。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和优化算法,改进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控制策略,使得烧结过程更加高效和节能。

第二,智慧烧结技术的研究使得材料的制备更加精确和可控。

传统的烧结工艺往往受到工艺参数的限制,导致材料的制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而智慧烧结技术通过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烧结过程中的温度、气氛和压力等参数,实现了对材料制备过程的精确控制。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烧结过程中材料的晶粒尺寸、相组成和物理性能等的精确控制。

第三,智慧烧结技术的研究使得材料的性能和品质得到了提升。

传统的烧结工艺往往存在着材料的颗粒粒径分布不均匀、晶粒长大不完全和杂质含量较高等问题,而智慧烧结技术通过优化烧结工艺和控制参数,实现了材料性能和品质的提升。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调节烧结工艺和添加适量的助剂,实现了对材料颗粒的均匀分布和晶粒的完全长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第四,智慧烧结技术的研究为材料的多功能化和复合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传统的烧结工艺往往只能制备单一功能的材料,而智慧烧结技术通过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氛等参数,实现了材料的多功能化和复合化。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调节烧结工艺和添加不同种类的助剂,实现了对材料的多相复合和功能调控,从而实现了材料的多功能化应用。

智慧烧结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材料制备和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陶瓷烧结炉智能监控系统考核试卷

陶瓷烧结炉智能监控系统考核试卷
A.电动执行器
B.气动执行器
C.液动执行器
D.电液执行器
12.以下哪些措施可以用于保障陶瓷烧结炉智能监控系统的数据安全?()
A.数据加密
B.用户权限管理
C.定期备份数据
D.使用生物识别技术
13.陶瓷烧结炉智能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系统报警?()
A.温度超过设定值
B.压力异常
C.传感器故障
2. B
3. A
4. A
5. B
6. C
7. B
8. D
9. B
10. D
11. B
12. C
13. B
14. D
15. A
16. D
17. C
18. C
19. B
20. D
二、多选题
1. ABD
2. AB
3. ABC
4. ABCD
5. ABCD
6. ABC
7. ABC
8. ABC
9. ABC
10. ABC传感器
D.光电传感器
3.陶瓷烧结炉智能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可能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A.信号干扰
B.传输距离
C.传输介质
D.传输协议
4.在智能监控系统中,以下哪些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控制指令?()
A.电动调节阀
B.气动调节阀
C.电机
D.继电器
5.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瓷烧结的质量?()
A.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B.传感器与执行器
C.控制系统与执行机构
D.炉体与冷却系统
2.以下哪种传感器通常用于监测陶瓷烧结炉的温度?()
A.压力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湿度传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结过程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北京北科亿力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3月目录1 需求分析 (1)2 系统功能与控制目标 (2)2.1 系统功能 (2)2.2 控制目标 (2)3 技术方案 (3)3.1 设备管控 (3)3.1.1 设备精度控制 (3)3.1.2 设备运行监控 (4)3.2 烧结过程优化控制系统 (4)3.2.1 无扰换堆模型 (5)3.2.2 配料计算模型 (6)3.2.3 水分跟踪与控制模型 (7)3.2.4 烧透点分析与控制模型 (8)3.2.5 燃烧一致性控制模型 (8)3.2.6 烧结过程热状态分析模型 (9)3.3 成品质量管控系统 (11)3.3.1 碱度分析与控制 (11)3.3.2 亚铁分析与控制 (12)3.4 精细化管理平台 (13)3.4.1 能源及原料消耗 (13)3.4.2 数据仓库 (13)3.4.3 生产报表 (14)3.4.4 数据采集 (14)3.4.5 质量管理 (14)4 烧结二级系统实现 (15)4.1 硬件系统 (15)4.2 建立数据库 (16)4.3 开发软件系统 (16)5 效益分析 (18)6 设备清单与供货范围 (19)1 需求分析随着烧结设备的大型化和高炉对烧结矿质量要求的提高,烧结过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作用和成效更为显著,烧结自动控制水平已成为衡量烧结工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新建和大修改建的大中型烧结机都配置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但由于缺少品种齐全、性能优良的检测仪器仪表和必要的人工智能控制技术,我国的烧结自动控制系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质量和能耗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如何利用烧结过程的全方位信息,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优化方法,使整个烧结生产运行处于最优状态,仍是我国钢铁企业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烧结过程的控制非常复杂,它涉及到温度、压力、速度以及流量等大量物理参数,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反应、液相生成等复杂过程,以及气体在固体料层中的分布、温度场分布等多方面的问题。

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烧结生产过程具有大滞后、多变量、强非线性以及强耦合性等特点,属于工艺流程长、控制设备大型化的连续复杂工业过程,传统的依靠人工“眼观—手动”的调节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型烧结设备的控制要求,需要更加精确和稳定的自动控制。

因此,为实现烧结过程稳定、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以及降低能耗等目标,采用多种检测仪表和先进控制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结合自动化技术、传统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稳定化的基础上,建立烧结过程智能优化控制系统,提高烧结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为企业取得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系统功能与控制目标2.1 系统功能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主要由设备管控系统、过程优化控制系统、成品质量控制系统以及精细化管理平台四大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

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设备管控过程优化控制成品质量管控精细化管理平台设备精度控制设备运行监控无扰换堆模型配料计算及控制水分跟踪与控制烧透点分析与控制燃烧一致性控制能源消耗统计物料消耗统计生产报表数据采集质量管理碱度分析与控制亚铁分析与控制数据仓库烧结热状态分析图2-1 智能优化控制系统主要功能2.2 控制目标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采用在线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数学模型等,通过与烧结工艺的完美结合,达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稳定烧结工艺参数,生产出化学成分稳定、粒度均匀、强度较好的烧结矿;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具体控制目标如下:(1)精确控制混合料水分,控制精度±0.5%;(2)减少烧结矿碱度波动,平均偏差≤0.05,提高碱度一级品率8%;(3)提高亚铁稳定率,平均偏差≤0.5,FeO稳定率提高5%;(4)固体燃料消耗节约1kg/t以上;(5)返矿率降低3%以上。

3 技术方案3.1 设备管控设备的稳定运行是确保烧结生产稳定的基础,也是实现烧结过程自动控制的前提条件,若设备控制精度下降或设备损坏,既影响自动控制的效果,又影响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

为此,采取以下两种措施对烧结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进行管控:(1)采用精度控制模型,提高设备尤其是下料设备的控制精度,确保自动控制的效果;(2)采用设备运行监控及报警模块,提高设备的故障发现率及处理效率,减少因设备损坏给生产带来的损失。

3.1.1 设备精度控制本系统所提及的设备精度控制,是指在原设备控制精度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精度控制模型,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控制精度。

以配料过程中料仓的下料控制为例,通过累计单位时间内料仓的实际下料重量来评估料仓的控制精度,如表3-1所示。

表3-1 不同情形下料仓的下料情况时间/min 5 10 15 20 2530 35 40 45 50 55 60 累计设定重量/t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80实际重量/t 情形1 39.8 39.9 39.9 39.7 39.7 39.8 39.9 39.8 39.8 39.7 39.9 39.9 477.8 情形2 40.1 40.1 40.2 40.2 40.2 40.3 40.3 40.2 40.2 40.2 40.2 40.3 482.5 情形3 39.8 40.1 40.2 39.9 40 39.8 39.9 40.1 40.2 39.7 40 40.2 479.9图3-1 各个料仓实际下料量对比当出现前两种情况,即实际下料值与设定值一直存在负(或正)偏差时(见图3-1),通过将平均误差加在设定值上进行修正,以尽可能减少误差;当出现第三种情况,即实际下料值波动于设定值之间时,系统认为此种情况属于正常,不用修正。

通过每5min进行一次误差累计、每10min进行一次修正的方式,对下料精度进行控制,具体控制方法如下:(1)每5min累计实际下料量,当与设定下料量的偏差在1%~2%时,修改下一次的设定值;当偏差>2%时,建议校准或更换设备。

(2)每10min累计实际下料量,当与设定下料量的偏差连续2次大于0.5%时,修改下一次的设定值;当偏差>2%时,建议校准或更换设备。

3.1.2 设备运行监控采用“设备运行监控及报警”模块来代替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高效及时地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减少因设备损坏而给烧结生产带来的损失。

主要功能如下:(1)重点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2)发现故障自动报警,并给出详细的报警信息;(3)自动记录维护记录。

该模块通过采集设备的重要运行参数,并设定上下限报警值,来实时监控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当设备的运行参数超过上下限报警值时,系统自动报警,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及时地做好维护工作。

烧结生产过程中,重点监控的对象包括:(1)料仓料位、秤、皮带;(2)混匀、台车、环冷、破碎、料筛等设备的电机温度及润滑系统。

3.2 烧结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烧结过程包含许多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烧结过程的优化控制是将烧结生产工艺与现代控制理论相结合,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来寻求实际生产过程中难以发现的控制规律,从而实现各种复杂的自动计算与控制。

烧结过程优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六种模型:(1)无扰换堆模型烧结过程的原燃料来源较广,成分差异较大,如不能及时跟踪当前原燃料的成分,将对后续配料计算的准确性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配料计算前建立一套基于成分跟踪的无扰换堆模型。

(2)配料计算模型烧结矿的碱度、TFe等指标主要与配料过程有关,为保证上述指标的稳定性,必须对混匀矿的配比进行精确计算;与此同时,在满足烧结矿成分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配料成本。

为此开发出基于烧结矿成分要求和价格最优的配料计算模型。

(3)水分跟踪与控制模型混合料水分控制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混合料的制粒效果、烧结过程料层的透气性以及烧结设备的正常运行等,进而制约着烧结矿质量与产量的稳定和提高。

为保证混合料水分的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建立一套先进的混合料水分在线监测与自动控制模型,实现混合料水分的闭环精准控制。

(4)烧透点分析与控制模型烧结终点控制适宜且保持稳定,不仅能保持烧结生产过程稳定运行,保证烧结矿质量,而且能有效提高烧结矿的产量,降低能源消耗。

因此,建立一套烧透点分析与控制模型至关重要。

(5)燃烧一致性控制模型由于原料混匀的均匀性、粒度、台车工艺特性(边缘效应)、水分、配碳、风箱吸力以及透气性等原因,导致台车的垂直烧结速度不一致,同一断面上的烧结矿出现不同的烧透程度。

为此,建立一套燃烧一致性控制模型,通过合理布料使垂直烧结速度趋于一致。

(6)烧结过程热状态分析模型烧结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从外部无法直接观察烧结反应的进程。

为实现烧结过程的可视化,并更好地帮助操作人员判断工况、调整参数,开发出一套烧结过程热状态分析模型。

3.2.1 无扰换堆模型无扰换堆数学模型以“质点跟踪”技术为基础,通过数据计算的方式,确定正在下料的混合料成分,具体步骤如下:(1)化验混合矿成分时,填写相应的堆号和“未用”状态号;(2)原燃料使用时,记录入仓号,并将“未用”状态改为“在用”状态,如表3-2所示;(3)累计料仓出入量,根据料仓容量,计算料仓仓位,如图1-8所示; (4)分析出正在下料仓的原燃料具体成分。

表3-2 不同堆号原料的对应状态堆号 TFe, % FeO, % CaO, % SiO 2, % …… 备注 入仓号 1 55.1 11.2 10.5 5.8 …… 已用 7、9 2 56.3 10.5 11.2 6.1 …… 在用 6 3 56.9 10.3 10.4 5.5 …… 未用 455.59.310.65.6……未用图3-2 料仓中新旧料比例示意图3.2.2 配料计算模型配料计算模型根据物料平衡原理,以混合料化学成分(如R 、TFe 等)和最低配料成本为目标,通过不断修改配比,找出各种原料使用的最佳方案。

其中混合料化学成分(TFe 、CaO 、SiO 2、MgO 、Al 2O 3等)计算公式如下:()()∑∑==⨯=n i ini i iX y X11y (3-1)式中,y 为混合料的化学成分,%;X i 为各种原料的用量,t/h ;y i 为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 n 为原料种类数。

成本计算公式如下:()()∑∑==⨯=n i ini i iX P XZ 11(3-2)式中,Z为烧结矿成本,元/t;P i 为相应的原料的价格,元/t。

将各组X i值代入公式(3-2),求出Zmin的一组X i值就是原料下料的最优解。

3.2.3 水分跟踪与控制模型水分跟踪与控制模型主要由水分在线检测仪、电动调节阀、PLC控制器、计算机设备以及专业数学模型和应用软件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