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费和准备金计算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算的方法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d65b00bed5b9f3f90f1cc9.png)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算的方法按照1/8法计算的未到期准备金为:第一季度保费*1/8+第二季度保费*3/8+第一季度保费*5/8+第一季度保费*7/8假设全年保险费P为均匀分布,则每季度保费为1/4P,用于以上计算的结果就是:1/4P*(1/8+3/8+5/8+7/8)=1/4P*2=1/2P与1/2法计算的结果相同,因此1/8法与1/2法的实质是一样的。
(三)1/24法在月度核算的情况下,使用的是1/24法。
其推演过程与1/8法一样,推演的结果与1/8法类似:第一个月保费提取1/24,第二个月提取3/24,第三个月提取5/24,……,第12个月提取23/24。
如果一个季度内,各个月的保险费均匀分布,则第一个季度内3个月提取准备金的比例是:(1/24+3/24+5/24)*月度保费=3/8*月度保费=1/8*季度保费同样可以推演出在各个月平均分布的情况下,第2个季度应该提取3/8,第3个季度提取5/8,第4个季度提取7/8。
所以,1/24法与1/8法、1/2法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保费分布的假设不同。
(四)1/365法如果一个月内保险费的分布非车不均匀,则1/24法与实际的差异也比较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逐单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成为很容易实现的方法。
1/365法与1/2、1/8或1/24法不同,不用假设保险费的分布情况,只考虑在保险实务中,保单生效是签单次日或约定日零点生效即可。
这样对于风险暴露不变的期间保险单来说,在每年第一天签署的保单没有当天生效的,可以认为第1天考虑第2天生效的保单时,其未到期责任为1天,正好为年度的1/365,即第2天生效的保单有1/365为未到期责任;第2天考虑第3天生效的保单时,其未到期责任为2天,正好为年度的2/365,即第3天生效的保单有2/365为未到期责任,……,第364天考虑365天生效的保单时,其未到期责任为364天,正好为年度的364/365,即第365天生效的保单有364/365为未到期责任;第365天考虑366天(下一年第1天)生效的保单时,其未到期责任为365天,即为年度的365/365,即第366天(下一年第1天)生效的保单有365/365为未到期责任。
保险合同准备金的计量标准是什么
![保险合同准备金的计量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21e6e2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c.png)
保险合同准备⾦的计量标准是什么现实⽣活中分保险合同准备⾦以及保险责任准备⾦,很多⼈对⼆者区分不了,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保险。
那么,保险合同准备⾦是什么以及保险合同准备⾦的计量标准是什么?今天,店铺⼩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您答疑解惑。
保险合同准备⾦的计量标准保险合同准备⾦的计量标准需要根据计量因素进⾏计算。
保险合同准备⾦计量因素我国现⾏保险公司保险合同准备⾦计量因素包括未来现⾦流、货币时间价值以及边际,以下将针对于其因素做出详细阐述。
1、未来现⾦流未来现⾦流包括两个部分,即由保费收⼊引起的现⾦流出和因保险事故发⽣产⽣费⽤赔偿引起的现⾦流出。
通常情况下,保险合同的未来现⾦流具有三⼤特征:⼀是仅针对于现有保险合同,与未来合同⽆关;⼆是致⼒于⽆偏的基础之上,分析现⾦流量的⾦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等相关信息;三是有效反映计量⽇所有⽽获取的信息。
2、货币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定的投资时期内,货币所增加的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主要取决于折现率的择选,我国现⾏保险合同折现率具有三种选择:⼀是特定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由于相当⼀部分保险合同负债的现⾦流与特点资产收益率没有直接关系,以⾄于该⽅法难以准确反映出保险合同负债的特点;⼆是保险产品设计时的预期利率。
该⽅法极易造成保险合同准备⾦负债与公允价值计量资产错配,究其原因在于其负债不能够随着市场利率发⽣变化;三是当前市场可观测的市场利率。
该⽅法不仅与现值计量属性保持⼀致性,⽽且还有效缓解了上述两种⽅法的薄弱环节,但在该⽅法使⽤过程中,应切实防⽌折现出现锁定⾏为。
3、边际边际是指为确保保险合同准备⾦计算项⽬的平衡,⽽附加和调整的项⽬。
现⾏保险公司具有两种边际,即风险边际和剩余边际。
(1)风险边际。
为了补偿保险⼈承担的估计现⾦流低于最终现⾦流的风险,保险公司开展风险边际。
现⾏保险公司的三种风险边际⽅法,即置信区间法、分位数法以及资本成本法,此三种⽅法均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风险边际⽬标的实现。
了解保险中的保险金额和保费计算
![了解保险中的保险金额和保费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a7b7b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9.png)
了解保险中的保险金额和保费计算保险金额和保费计算是保险合同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保险金额指的是保险合同中保险公司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向被保险人赔偿的最高金额,也就是保险公司承担的最大赔偿责任。
而保费则是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通常以一定的比率计算。
保险金额的确定是保险合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购买保险时,被保险人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和需求来确定保险金额。
保险金额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到被保险人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过高导致保费负担过重,也不能过低导致无法覆盖风险带来的损失。
一般来说,保险金额应当足以覆盖被保险人可能发生的损失,但又不能过高以至于虚增风险。
保险公司通常会根据被保险人的保险金额来计算保险费率,即每份保险金额需要支付的费用。
保险费率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比率来计算的,比如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
保险费率的确定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保险合同的条款和保险公司的盈利考虑等。
在购买保险时,被保险人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金额和支付对应的保费。
在保险合同中,通常会详细规定保险金额和保费的计算方式,以明确保险责任和费用支付的义务。
被保险人在购买保险时应当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了解其中关于保险金额和保费的条款,并确保自己理解并接受其中的内容。
同时,被保险人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向保险公司提出相应的要求,以确保保险金额和保费计算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总之,保险金额和保费计算是保险合同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被保险人在购买保险时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保险合同是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之间约定的法律文件,被保险人应当认真对待,并在需要时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多帮助。
只有做到充分了解和理解保险金额和保费计算,被保险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享受到保险所带来的安全和保障。
保险法第98条
![保险法第98条](https://img.taocdn.com/s3/m/f6a05aa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2.png)
保险法第98条(最新版)目录一、保险法第 98 条的内容概述二、责任准备金的概念和种类三、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四、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法五、国外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法和标准六、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概念和提取方法正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 98 条,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保险公司提取和结转责任准备金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责任准备金是保险人为了履行未来的赔偿或给付责任而在每一会计年度末提存的资金准备,主要有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等。
保险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企业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企业的负债。
保险企业应有与保险责任准备金等值的资产为后盾,随时准备履行其保险责任。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对未到期的保险单,从保险公司自留保险费中提存一定比例的一种资金准备。
这种资金准备的提取源于保险业务年度与会计年度的不一致。
例如,投保人于 8 月 20 日缴付一年的保险费,则其中的 4 个多月属于本会计年度,而还有 7 个多月是属于下一个会计年度的,这张保险单在下一个会计年度的前 7 个月是继续有效的。
因此,要在当年收入的保险费中提存相应的部分作为下一年度的保险费收入,使之成为对仍然有效的保险单支付赔款的额外来源。
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法则是按照有效的人寿保险单的全部净值提取。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有效的人寿保险单的全部净值提取寿险责任准备金,而且还可依规定扣除一定费用。
这是由于人寿保险是一种长期保险,它的责任不是按一个、二个年度来计算即可终结的。
因此,它的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是按照有效的人寿保险单的全部净值,也就是保险公司在这部分业务中所收入的纯保险费及利息,减去应付的保险金,扣除应支付的费用后,所结余的部分为寿险责任准备金。
在国外,根据保险险种的不同,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法和标准有多种,如 12 法、112 法、124 法等,少数国家甚至规定保险公司在签单时一单一提责任准备金。
保险准备金
![保险准备金](https://img.taocdn.com/s3/m/6193d6cada38376baf1faefc.png)
保险准备金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存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与其保险业务规模相应的偿付能力。
保险准备金(Insurance Reserves),指的是保险人为履行其承担的保险责任或应付未来发生的赔款,从所收的保险费或资产中提留的一项基金。
[1]分类保险准备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再保险准备金等。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存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与其保险业务规模相应的偿付能力。
[1]总准备金总准备金或称自由准备金是用来满足风险损失超过损失期望以上部分的责任准备金。
它是从保险公司的税前利润中提取的。
[2]总准备金是保险人从决算后的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逐年积累,用以应付巨大赔款时弥补亏损的资金。
设臵总准备金,既是保持保险人业务经营稳定和组织经济补偿的需要,也是巨型灾害和特大事故的发生在年度间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提取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是:总准备金=当年实现的利润-当年所得税-调节税-利润留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对未到期保险单提存的一种准备金制度。
之所以规定这种资金准备,是因为保险业务年度与会计年度是不一致的。
比如投保人于2009年10月1日缴付一年的保险费,其中的3个月属于2009年会计年度,余下的9个月属于下一个会计年度。
这一保险单在下一会计年度的前九个月是继续有效的。
因此,要在当年收入的保险费中提存相应的部分作为下一年度的保险费收入,作为对该保险单的赔付资金来源。
按照我国保险精算规定:会计年度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照本会计年度自留毛保费的50%提取。
人寿保险保费与责任准备金计算
![人寿保险保费与责任准备金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e46ee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d.png)
总保费计算
总保费定义
总保费是纯保费与附加保费之和,是投保人需要缴纳的全部费用。
总保费计算方法
总保费等于纯保费加上附加保费,即总保费 = 纯保费 + 附加保费。
总保费影响因素
总保费受到纯保费和附加保费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保险公司促销 活动和折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03
责任准备金计算
未满期责任准备金计算
风险保费
风险保费是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 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的,用 于补偿特定风险带来的损失。
责任准备金的概念与作用
概念
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理赔而提取的专项资金。
作用
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可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足够的偿 付能力,以应对潜在的理赔风险。同时,责任准备金也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 信誉和客户信任度。
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赔付而预留的储备金,通常基于保费和 相关因素计算得出。
保费与责任准备金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一般来说,保费越高,责任准备金也越高。
保费与责任准备金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影响
01
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直接影响公司的盈 利能力。
02
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的一项重要负债,其金额和稳定性 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产生影响。
人寿保险保费与责任准备 金计算
• 人寿保险概述 • 人寿保险保费计算 • 责任准备金计算 • 保费与责任准备金的关联与影响 •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01
人寿保险概述
人寿保险的定义与种类
定义
人寿保险是一种以人的生命为保险标 的的保险,当被保险人死亡或达到合 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保险公司按 照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
保险费和准备金计算
![保险费和准备金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e5c82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0.png)
保险费和准备金计算一、保险费的计算保险费的计算通常基于两个主要因素:风险和赔款。
1.风险风险是指被保险人遭受意外风险的可能性。
保险公司通过评估被保险人面临的各种风险来确定保险费的金额。
风险的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被保险人的个人情况,如年龄、性别和职业等因素。
-被保险财产的价值和保险金额。
-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险等级。
-被保险人的驾驶记录和车辆的使用情况。
-风险区域的状况。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保险公司可以评估风险的大小,并据此确定保险费的金额。
2.赔偿赔偿是指保险公司为被保险人承担的损失。
保险公司在计算保险费时会考虑可能的赔款金额。
赔款的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险合同中规定的赔款金额。
-保险公司的历史赔付数据和统计信息。
-目前的市场条件和赔付趋势。
-给定风险的历史数据。
保险公司会根据以上因素计算赔款概率和赔款金额,从而确定保险费的数量。
二、准备金的计算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满足未来可能的赔款而预留的资金。
保险公司根据法律和监管规定,必须将一定比例的保费作为准备金留存。
保险公司根据以下因素来计算准备金:1.统计数据和历史数据:保险公司会收集、分析和研究大量的数据,包括赔付率、赔付额和保险费收入等,以预测未来的赔款情况。
2.风险评估:保险公司将对被保险人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其个人状况、财务状况、职业等因素。
3.投资收益:保险公司会将保费投资以获取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可以用来支付赔款,并降低准备金负担。
4.法律和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必须遵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包括准备金的最低比例要求。
根据上述因素,保险公司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准备金金额,并将其留存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履行保险责任。
在实际应用中,保险费和准备金的计算会结合以上因素,并由保险公司的精算师进行专业分析和评估。
保险费和准备金的准确计算对于保险公司的长期稳定运营和赔偿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合理估计风险和赔款是保险公司准确计算保险费和准备金的关键。
寿险精算第七讲 总保费与修正准备金
![寿险精算第七讲 总保费与修正准备金](https://img.taocdn.com/s3/m/103d55dc5727a5e9846a6151.png)
• 未来保险收入的精算现值为
Ga 40:20
• 故总保费的准备金为
(100000 A40:20
ea 40:20
) Ga 40:10
《寿险精算数学》 --05总保费与修正准备金
5.2.2 总保费准备金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总保费准备金作为负债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考虑一个年缴保费的3 年期生死两全保险,有关情况如下表:
5.2.1 总保费准备金的计算 总保费准备金,是包含费用的准备金。其计算原理与纯保费
准备金相同.根据过去法,有
总保费准备金=过去总保费收入的精算积累值- 过去保险给付 与费用的精算现值
根据未来法,有
总保费准备金= 未来保险给付与费用支出的精算现值 - 未来总保费 收入的精算现值
包含费用的损失变量
包含费用的损失变量= 未来保险给付与费用支出的现值 - 保费总保费 收入的精算现值
一、运用保险资金面发生的费用 例如,员工工资、场地租金、设备费用,其他的服务费及需 缴纳的税金竺。这一类费用称为投资费用。一般在投资收入中扣除, 下面不再分析投资费用。
二、保险费用 因保险业务而发生的费用,称为保险费用。
《寿险精算数学》 --05总保费与修正准备金 表5.1.1 寿险公司可能采用的费用分类制度
费用类别 1. 业务获得费用 2. 保单维持费用
3. 一般费用 4. 理赔费用
费用细目
(1) 销售费用,包括代理人佣金和广告费 (2) 风险分类,包括体检 (3) 新保单制作与记录
(1) 保费收取与记账 (2) 爱益人更换和保单选择权准备 (3)与保单持有人通讯联系
(1) 调查与研究费用 (2) 精算和一般法律服务 (3) 一般会计费用,包括工资、佣金,水电费等 (4) 保费税
保险精算学笔记责任准备金
![保险精算学笔记责任准备金](https://img.taocdn.com/s3/m/26db32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f.png)
保险精算学笔记责任准备金1. 介绍保险精算学是指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评估和管理保险风险的学科。
在保险业中,责任准备金是一项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保险公司为了履行赔偿责任所需准备的资金。
本文将探讨保险精算学中的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责任准备金的定义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来的赔偿责任而准备的资金。
它是保险公司在假定的理论情况下,根据保单的约定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
责任准备金的目的是确保保险公司能够满足未来的赔偿需求,保障被保险人的权益。
3. 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根据保险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责任准备金计算方法:3.1 传统寿险产品的责任准备金计算传统寿险产品的责任准备金计算通常基于传统的保险精算理论,包括经验死亡率表、预期利率等因素。
常见的传统寿险产品责任准备金计算方法包括:•累积借款法•分段终期保额法•分段备用金法3.2 分红寿险产品的责任准备金计算分红寿险产品的责任准备金计算相对复杂,需要考虑保费收入、投资收益、分红支出等因素。
常见的分红寿险产品责任准备金计算方法包括:•分红保户储备金法•分红保费短缺法3.3 责任准备金计算的风险评估责任准备金的计算不仅需要考虑保险商品本身的特性,还需要考虑投资风险、赔偿风险等因素。
风险评估是保险精算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评估责任准备金计算的不确定性,并进行风险管理。
4. 责任准备金的应用责任准备金在保险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是保险公司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还是保险监管的重要指标。
责任准备金的准确计算对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和保障被保险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保险精算学中的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了履行赔偿责任所需准备的资金。
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保险产品有所差异,但都需要考虑保险商品的特性、投资风险、赔偿风险等因素。
责任准备金在保险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和保障被保险人利益至关重要。
第六章人寿保险保费与责任准备金计算原理
![第六章人寿保险保费与责任准备金计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a24a465901020207409cc0.png)
(四)大数定律在保险中应用的双重性
第一重: 为准确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保险公司必须掌握大量的经验数据。经验数据越多,对事件发生
的概率的估计就越准确。
第二重: 一旦估计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必须将此概率估计值运用到大量的危险单位中才能对未来损失有
比较准确的估计。
在用经验数据进行未来危险预测时,保险公司往往假设过去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未来事件发生的 概率相同,并且对过去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是准确的。但是过去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未来事件发 生的概率往往不一样。事实上,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不断变化。另外, 也不能从过去的经验数据中得出完全准确的概率。所有这些都导致实际经验与预期结果之间存 在必然偏差,保险公司的危险实际上也就是这种偏差。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承保大量危险单位提 高对危险单位预测的准确性。
显然,大数定律在这种损失分摊的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险就像是一个蓄水池,每人贡献一 点保费,这些资金被保险公司集中起来以弥补少数不幸者所遭受的损失。当参与这种蓄水机制的 单位数越多时,蓄水池的功能越能正常稳定地发挥。
(三)大数定律与风险分散 在上面例子中我们看到房主只需缴纳20元的纯保费,即可获得在危险发生时保险公司对损失的赔 偿——10000元。
我们把对单个保险标的来说是否发生事故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对保险标的的集合来说确
定的数量关系。
1-4、举例
在抛掷硬币的随机试验中,知道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但0.5只是理论上的概率,在实际的随机 试验中实际发生的频率不会恰好为0.5,而会有一些误差。
在10次抛掷硬币的随机试验中,实际出现正面的次数可能为3次,另7次为反面。这时,正面朝 上的实际发生频率为0.3,与理论概率0.5有0.2的误差。
(二)保险运行的数理解释
保险费与准备金计算
![保险费与准备金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f2225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d.png)
保险费与准备金计算在保险业中,保险费和准备金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保险费是被保险人为获得保险赔偿而支付给保险公司的金额,而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支付未来保险金而储备的资金。
保险费的计算方法基本上由两个因素决定:保险额和保险费率。
保险额是指保险合同中规定的,保险赔偿的最高限额。
保险费率是指保险合同中规定的,每一单位保险额所要支付的保费。
一般而言,保险费率越高,则保险费也就越高。
保险费的计算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实现:保险费=保险额*保险费率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一些人要购买汽车保险,他的汽车价值为10,000美元,保险费率为2%,则他需要支付的保险费为200美元。
在计算保险费时,还需要注意同一保险类别中的不同风险等级对保险费率的影响。
对于高风险的投保人,保险公司通常会收取更高的保险费。
但是,保险费仅仅是保险费用的一部分。
为了支付未来的保险赔偿,保险公司还需要储备一笔资金,也就是准备金。
准备金是一种风险储备,用于覆盖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险种赔付。
准备金的计算方法与保险费有所不同。
准备金计算通常基于两个重要的概念:纯保费和利率。
纯保费是指除去费用和利润之外,仅用于支付索赔的保险费部分。
利率是衡量时间价值的指标,通常为折现率。
准备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准备金=纯保费/利率在实际的操作中,准备金的计算可能会更为复杂,因为需要考虑到具体的风险储备要求、政府监管要求等因素。
保险公司需要根据具体的保险合同条款和风险评估来确定保险费和准备金的具体数额。
这些数额的确定对保险公司的稳定运作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保险公司通过合理的保费和准备金的计算,可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资金来支付未来的索赔,并且可以在面临风险冲击时继续经营。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费和准备金的计算方法可能因保险公司和不同的保险产品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公司需要依据其具体情况和政策规定来确定准确的计算公式和参数。
总之,保险费和准备金是保险业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
保险费与准备金计算
![保险费与准备金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671733b0b4c2e3f57276379.png)
2、生命有关内容
• 年龄 (x)
• 年初生存人数(lx) l x l x 1 p x 1
• 年内死亡人数 (dx) • 死亡率 (qx)
d x l x l x 1 l x q x
d x l x l x 1 qx lx lx
l x 1 • 生存率 (px) p x l x • 平均余命(ex)e x 1 ( l x 1 l x 2 l ) 1 lx 2 23
0 1 2 … … n-1 n 1元 1元
1元 1元 1· V1 =1· (1+i )-1 1· V2 =1· (1+i )-2 1· Vn-1=1· (1+i )-(n-1) 1· Vn =1· (1+i )-n
44 34
年金现值—普通年金
期末收付1元的普通年金现值an
a n = 1· V+1· V2+ 1· V3+…+ 1· Vn
S d 30 V
1 2
10000 137
1
1 (1 7.5% )2
1321351 .3元
44
(2) 纯保费收入的现值
设30岁年初生存的L30=95932人投保, 则全部纯保费收入总额为95932P元 (3)根据收支相等原则
95932P= 1321351.3
P=13.77元
45
1 100V20=100 ×————— = 55.37 (1+3%)20
100S20 = 100×26.8704=2687.04 100 a20 =100×14.8775=1487.75
49 39
应用之二:
王平从银行贷款20000元,他想在今后每年
精算师如何进行保险赔付的定价和准备金计算
![精算师如何进行保险赔付的定价和准备金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8a1ddb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d.png)
精算师如何进行保险赔付的定价和准备金计算保险赔付的定价和准备金计算是精算师在保险业务中的核心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精算师如何进行保险赔付的定价和准备金计算,并探讨其中的方法和技巧。
一、保险赔付的定价保险赔付定价是指精算师根据历史数据和风险评估,确定保险产品的定价。
在进行保险赔付定价时,精算师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保险责任:精算师需要明确保险合同中的保险责任范围和条件,以确定赔付的范围和金额。
2. 损失概率:精算师需要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来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确定赔付的概率和费率等。
3. 保费储备:精算师需要考虑保险公司在支付赔付后的资金储备,以确保保险公司的持续运营。
4. 文件基础:精算师需要根据保险产品的文件基础,包括资本占用成本、运营成本等来确定赔付的费率。
二、准备金计算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满足未来赔付而储备的资金。
精算师需要进行准备金计算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足够的资金来承担赔付责任。
准备金计算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赔付率:精算师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和风险评估,预测未来赔付的概率和金额,从而计算出赔付率。
2. 资本占用成本:精算师需要考虑保险公司的资本占用成本,以确定准备金的额度。
3. 评估方法:精算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来计算准备金,如保守估计法、期望值法等。
4. 监管要求:精算师还需要遵循监管机构对准备金计算的要求,确保计算方法的合规性。
三、方法与技巧在进行保险赔付的定价和准备金计算时,精算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 使用统计和数学模型:精算师可以利用统计和数学模型来分析历史数据,并预测未来风险发生的概率和赔付金额。
2. 借鉴行业经验:精算师可以借鉴行业内的经验和最佳实践,了解其他保险公司的定价和准备金计算方法,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3. 不断更新数据和模型:保险行业的环境和风险都在不断变化,精算师需要定期更新数据和模型,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4.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精算师在进行保险赔付定价和准备金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保险责任、损失概率、保费储备等,以制定合理的定价和准备金政策。
保险行业工作中的保险精算与赔付准备金计算
![保险行业工作中的保险精算与赔付准备金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0e3ed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0.png)
保险行业工作中的保险精算与赔付准备金计算保险精算和赔付准备金计算是保险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为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和风险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保险精算和赔付准备金的定义、作用、计算方法等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保险行业工作中的这两个重要方面。
一、保险精算的定义与作用保险精算是指运用统计和数理方法,以及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理论,对保险业务的风险、利润、价格等进行测算、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保险精算的主要任务包括风险评估、保费定价、赔付准备金的计算等。
通过保险精算的工作,保险公司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风险管理,制定合理的保费政策,确保公司的经营安全和稳定。
二、保险精算的方法与技巧保险精算的计算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通常根据不同的保险产品和公司特点进行灵活运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险精算方法和技巧:1. 统计分析:通过对历史的保险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事故发生率、赔付率、死亡率等指标的计算,来评估未来的风险和赔付概率。
2. 预测模型: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构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一些假设条件,来预测未来可能的风险和损失。
3. 经验评估:结合保险公司的实践经验,借助专业知识,对风险、利润和价格等进行评估和调整。
4. 假设分析:通过调整一些假设条件,如保险责任限额、免赔额等,来评估保险产品的风险和赔付概率。
以上方法只是保险精算中的一部分,保险精算师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并结合公司的实际需求和运营策略进行灵活应用。
三、赔付准备金的计算与管理赔付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支付未来已承保风险所需的资金储备,是保险公司经营合规的关键指标之一。
赔付准备金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 增量赔付准备金法:按照每一份保险合同的风险程度,计算赔付准备金的数额,然后进行累加。
2. 净额赔付准备金法:减去预计再保险的收益,在考虑费用和风险调整之后,计算赔付准备金的数额。
3. 赔付周期法:根据保险合同的期限,按照每一份保险合同的赔付概率和赔付金额,计算赔付准备金的数额。
保险精算原理与实务(第五版)课件-责任准备金
![保险精算原理与实务(第五版)课件-责任准备金](https://img.taocdn.com/s3/m/9147dc02ba0d4a7303763a98.png)
Vk x:n
P s x:n x:k
A1 x:k
k Ex
1 (P E x:n
kx
a x:k
A1 )k n x:k
Vk x:n 1k n
26
过去法在不同险种的运用
对(x)的1单位元n年延期生存年金,保险费 在n年内定期缴付,
kV
(
n
ax
)
P(
n
ax
)
s x:k
k
n
kV ( n ax )
P(
n
ax
过去法(retrospective method) :责任准备金是保 险人过去净保费收入大于赔付支出的部分,用过 去净保费终值减去过去给付的保险金终值计算。
4
将来法——引例8.1
假如有100个40岁的男性同时投保1 000元5年定期寿 险,保费在5年内均衡缴付。设预定利率为2.5%,预定 死亡率采用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 非养老类业务一表(男)的资料,保费缴付在保单年初, 保险赔付在保单年末,不考虑费用、退保和分红等。计 算未来5年的预期净保费收入和预期赔付支出。
21
延期年金给付准备金
对于(x)的延期n年生存年金保险,保险费在n年内每年缴付 一次,第k年年末的给付准备金为:
kV ( n|ax )
a nk| xk
P(
n|ax
)
a xk:nk
k
n
kV( n ax ) axk k n
22
过去法——引例8.2
在前面引例8.1中,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净保费收入与赔付支出的 累积收支差,以及人均累计收支差。列入下表
779.17元
未来净保费收入现值=
193.82 193.47 193.09 192.67 745.27元 1.025 1.0252 1.0253
07第七章保险费率和保险准备金计算原理
![07第七章保险费率和保险准备金计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b128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f.png)
07第七章保险费率和保险准备金计算原理保险费率是指保险公司根据风险评估和成本考虑,制定的保险合同的价格。
保险费率的计算原理主要基于风险定价和费用制度。
首先,保险公司需要通过风险评估来判断被保险对象的风险水平。
风险评估通常包括对被保险对象的个人背景、职业、健康状况、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的综合评估。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保险公司将被保险对象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从而制定不同的保险费率。
其次,保险费率还要考虑到保险公司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理赔费用等。
销售费用是指保险公司投入在销售人员和市场宣传上的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保险公司为了保证正常运营而产生的各类费用,如人员工资、办公设备等;理赔费用是指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承担的赔偿责任而支付的费用。
在保险费率的计算中,还需考虑到投资收益。
保险公司在收取保险费用后,会将其投资于资本市场等,以获得投资收益。
这些投资收益可以用来抵消保险公司的风险并降低保险费率。
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满足未来偿付保险赔付责任而预先储备的资金。
保险准备金的计算原理主要基于风险准备金和赔付准备金。
风险准备金是保险公司根据风险评估和风险水平来计算的,用于弥补保险风险可能产生的亏损。
风险准备金的计算通常基于几何平均数法或时间价值法,考虑到风险的不确定性和未来赔付的可能性。
赔付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历史赔付数据和赔付率来计算的,用于储备未来可能的赔付费用。
赔付准备金的计算通常基于统计分析和风险度量模型,综合考虑到历史赔付情况、发展趋势和风险水平。
在保险准备金的计算中,还需考虑到资产负债管理。
保险公司需要确保其准备金能够覆盖可能的风险和责任,同时最大化投资风险外获得的回报。
因此,保险公司会通过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来管理其准备金,以确保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保险费率和保险准备金的计算原理主要依赖于风险评估、费用制度、投资收益、风险准备金和赔付准备金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保险公司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和保险准备金,以确保其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 保 险 费
危险保险费 (预定死亡率)
人 寿 保 险 费
储蓄保险费 (预定利率)
新契约费用 附 加 保 险 费 维持费用 收费费用
第十二章
保险费和准备金计算的
一般原理
1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保险费和保险费率 财产保险费率的厘定 人寿保险费的厘定 保险准备金的计提
2
第一节 保险费和保险费率
一、保险费(premium)
• 保险费 = 纯保费 + 附加费 • 纯保费,是根据风险概率计算而得的, 是发生保险事故时进行保险金赔付的资 金来源。(收支相等原则) • 附加费, 是经营保险业务所必需的开支 和利润的资金来源。
6
四、厘定保险费率的原则
1、公平合理原则
2、保险偿付原则
3、相对稳定原则
4、促进防灾防损原则
7
第二节 财产保险费率厘定
一、纯费率的厘定
纯费率 = 损失率×(1+稳定系数)
1、保额损失率:在一定时期内,保险总赔 款与保险总金额之比。
保险赔款 F 损 失 率 100% 保险金额 B
8
与损失率相关的基本指标有6个: A:保险标的件数 B:总保险金额 C:保险事故次数 D:受损标的件数 E:受损标的总保额 F:总赔款金额 分别组成了4个影响因素 • 保险事故发生频率 = C/A • 保险事故损毁率 = D/C • 保险标的损毁程度 = F/E • 受损标的的平均保额与总平均保额的比率 = (E/D) /(B/A)
纯费率 = 保额损失率± 均方差 或 纯费率=保额损失率×(1±稳定系数)
• 对于损失率较稳定的,一般附加1个σ,置信度 为68.27%,即可达到估算精确度要求,适合比 较稳定的险种,如火灾保险,纯费率为(x-σ, x+σ) ;若附加2个σ,置信度为95.45%,适合 损失率不够稳定的险种,如机动车辆保险、飞 机保险等,纯费率为 (x-2σ,x+2σ) ;若附加 3个σ,置信度为99.73%,适合损失率很不稳定 的高风险险种,如卫星发射保险,纯费率为 (x -3σ,x+3σ)。 16
5
• 现金价值(Cash Value): 投保人在终止保 险契约时能领回的以前多缴付的保费与 利息积存金, 因此现金价值是解约金来源 (Surrender Value)。寿险保单之所以具 有现金价值, 是因为均衡保费早年的多缴 部分, 形成保费基金, 归全体保单持有人 所有, 但由保险人管理并运用, 运用所得 收益又投入基金, 这项累积资金便形成了 保单现金价值。
• 本案例中,由于稳定系数小于20%,是 低风险险种。 • 因此,纯费率=2.76%+0.5%=3.26%
17
二、附加费率
• 附加费率是由营业费率、营业税率、营 业利润构成。其中, 营业费用率=营业费/保费收入 营业税率= 营业税/ 保费收入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保费收入 • 附加费率=附加费/保险金额×1000 ‰ • 通常,附加费率=纯费率×附加费与纯保 费比例
18
三、毛保费
毛保费 = 纯保费率+附加费率
或,=(保额损失率+均方差)+附加费率 或,= 保额损失率×(1+稳定系数)+ 附加 费率 • 本案例中,若附加费与纯保费的比例为 20%,则 附加费率= 3.26%×20% = 0.652% 毛保费 = 3.26%+0.652% =3.912%
19
第三节 寿险保费的计算
10
32 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 2‰ 16000 40 保险事故的损失率 1.25 32 120000 保险标的的损毁程度 0.375 320000 受 灾 标 的 的 平 均 保 额总 与平 均 保 额 的 比 率 32000040 1.28 100000000 16000 保额损失率 2‰ 1.25 0.375 1.28 1.2‰
11
2、均方差
• 均方差,是各保额损失率与平均损失率离差 平方和平均数的平方根,反映各保额损失率 与平均损失率相差的程度。说明平均损失率 的代表性,均方差越小,则其代表性越强。
2 ( X X ) i i 1 n
n
12
计算案例:
假设某保险公司过去5年保额损失率统计资料如下:
年份
保额损 失率 (Xi)
2001
2%
2002
2.5%
2003
3.4%
2004
3.1%
2005
2.8%
1 n ( 1 )平均保额损失率( X) X i n n 1 2% 2.5% 3.4% 3.1% 2.8% 2.76% 5
13
( 2)均 方 差 ( )
2 ( X X ) i i 1
• 稳定系数衡量期望值与实际结果的密切程度, 即平均保额损失率对各实际损失率的代表程 度。稳定系数越低,则保险经营稳定性越高。 一般取10~20%较为合适。
均方差 稳定系数( k) 平均保额损失率 X
0.005 上例中,稳定系数 k 18.12% 2.76%
15
4、确定纯费率
C D F ED 损 失 件数为16,000件, 全部保险标的的保险金额为 100,000,000元,发生保险事故的次 数为32次,受灾保险标的的件数为40 件,受灾保险标的的保险金额为 320,000元,保险人支付的保险赔偿 金额为120,000元。试计算保额损失 率。
3
二、保险费率
• 保险费率,又被称为保险价格,指每单 位保险金额的保险费,通常以每百元或 每千元保险金额应缴纳的保险费来表示, 符号是%或 ‰。
4
三、保险费的分类
1. 按缴费方式,分为 趸缴保费 期缴保费 2. 按缴费时间,分为 期初缴费 期末缴费 3. 按承担的风险大小,分为 自然保费(Natural Premium) 均衡保费 (Level Premium)
n
n
2 ( X 2 . 76 %) i i 1
5
5
(2% 2.76%)2 (2.5% 2.76%)2 (3.4% 2.76%)2 (3.1% 2.76%)2 (2.8% 2.76%)2 5
2.5048 105 0.005
14
3、稳定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