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的计算》教学分析人教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人教版选修)
《化学反响热的计算》教案 4〔人教版选修 4〕选修 4 化学反响与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响热的计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1)本节教学内容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关系,通过试验感受到了反响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响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
在此根底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生疏物质发生化学反响伴随的热效应。
本节内容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介绍了盖斯定律。
教科书以登山阅历“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响的反响热进展形象的比方,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
最终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争论中的重要意义。
其次局部,利用反响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展有关反响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呈现。
帮助学生进一步稳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本节引言局部用几句简短的话说明白学习盖斯定律的缘由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本节内容中,盖斯定律是个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科书以测山高为例,并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论证。
最终用 co 的摩尔生成焓的计算这个实例来加强学生对于盖斯定律的理解。
学生在把握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根底上,利用燃烧热的数据,就可以进展简洁的热化学计算。
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让学生把握一种着眼于运用的学习方式,表达了课标的精神。
(2)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模块学习要求》了解反响热和含变得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展有关反响热的计算1.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展简洁计算2.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展有关反响热的简洁计算(3)本节在本章及本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能源是人类生存和进展的重要物质根底,本章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争论帮助学生生疏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争论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参考教案3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一、学生分析:
本班是来自各个不同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对化学的学习也比较不主动。
考纲对学生的要求也是立足于书本的知识,新课程标准又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教学中尽量做到不加难和加深知识,力争将书本中的知识讲透彻。
二、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位于第一章第三节,共1课时。
本节教材涉及知识面不宽,但综合性强,是前面两节内容的延续和升华。
其主要内容是盖斯定律的原理及其应用。
盖斯定律的应用比较广泛,对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同时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因此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根据盖斯定律的原理加以应用和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德育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盖斯定律的本质,了解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掌握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盖斯定律的原理和方法去求解一些反应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的应用感受盖斯定律的魅力,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产生共鸣,从而培养丰富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和开发新能源的使命感,责任感;认识化学在人类生活、生产中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
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五、教学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互动式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法教学。
七、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摄像机等。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人教版选修4)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理解、掌握盖斯定律,并学会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进一步巩固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归纳,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引入: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且为学生设计测定“C(s)+1/2O2(g)==CO(g) ΔH1=?”做好知识与理解的铺垫。
1.下列数据表示燃烧热吗?为什么?H2(g)+1/2O2(g)==H2O(g) △H1=-241.8kJ/mol已知: H2O(g)==H2O(l) △H2=-44kJ/molH2(g)+1/2O2(g)==H2O(l) △H=△H1+△H2=-285.8kJ/mol2.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 ΔH1=?思考并回答:①能直接测出吗?如何测?②若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①C(s)+1/2O2(g)==CO(g) ΔH1=?②CO(g)+1/2O2(g)== CO2(g) ΔH2=-283.0kJ/mol③C(s)+O2(g)==CO2(g) ΔH3=-393.5kJ/mol① + ② = ③,则ΔH1 + ΔH2 =ΔH3所以,ΔH1 =ΔH3-ΔH2 =-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应用了什么原理?二、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这就是盖斯定律。
讲述盖斯的生平事迹。
三、对盖斯定律的理解与分析请观察思考:ΔH、ΔH1、ΔH2之间有何关系?ΔH=ΔH1+ΔH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四、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石墨能直接变成金刚石吗?例1: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说明:(1)可以在书中查找需要的数据.(2)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理由。
【教案】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节反应热的计算教学环节一:温故知新引出课题。
教学环节二: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g) “-”B.﹣224.15kJ•mol﹣1C.488.3kJ•mol﹣1D.﹣488.3kJ•mol﹣1【变式3】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 CO2(g)=2CO(g)+2H2(g)。
①C(s)+2H2(g)=CH4(g)ΔH=-75 kJ·mol−1①C(s)+O2(g)=CO2(g)ΔH=-394 kJ·mol−1①C(s)+(g)=CO(g)ΔH=-111 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______ kJ·mol−1,【答案】 +247【解析】催化重整反应可以由如下过程的到:1/2[③×2-(①+②)。
【技巧指导】①目标方程中找唯一目标方程式中的物质:在给出的各个已知方程式中只出现一次的物质②化系数把已知方程式中的系数化成与目标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一致。
③同加异减目标方程式中的物质:与已知方程式中物质在方程式的同侧,则相加;与已知方程式中物质在方程式的异侧,则相减;教学环节三:用键能计算反应热【典例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 mol共价键(或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H—H 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3 kJ·mol-1,H—Cl键的键能为431 kJ·mol-1,则H2(g)+Cl2(g)===2HCl(g)的反应热(ΔH)等于( )A.183 kJ·mol-1B.-183 kJ·mol-1C.-862 kJ·mol-1D.862 kJ·mol-1【答案】B【解析】ΔH=436 kJ·mol-1+243 kJ·mol-1-2×431 kJ·mol-1=-183 kJ·mol-1。
教学设计6: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
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
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并掌握盖斯定律;②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③初步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实例感受盖斯定律,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盖斯定律四、学情分析:注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读、讲、议、练,启发式,探究式相结合六、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学填写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某些物质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
在生产中,对燃料的燃烧、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废热的利用,也需要反应热计算,为方便反应热计算,我们来学习盖斯定律。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高中化学年级高二学期秋季课题反应热的计算教科书书名: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目标1.通过奥运火炬“祥云”和“飞扬”燃料的比较,学会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反应热,通过氢气制备方法不同,理解盖斯定律,通过虚拟路径的方法和加合法计算反应热,能从微观角度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2.通过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的发展,了解我国能源的发展,感受化学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反应的计算方法(利用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键能)。
教学难点:反应的计算方法(利用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键能)。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奥运火炬“祥云”和“飞扬”燃料是什么?C3H8(g)和H2(g)都作为北京奥运火炬的燃料,谁更有优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
【学习任务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C 3H8(g)和H2(g)都作为北京奥运火炬的燃料,请根据它们的燃烧热计算热值,并完成下表。
热值(q):在101kPa下,1g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学生:先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3H8(g) + 5O2(g) = 3CO2(g) + 4H2O(l) ΔH=-2219.9kJ·mol-1H2(g) + 1/2O2(g) = H2O(l) ΔH = -285.8kJ·mol-1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完成计算:每1g C3H8(g)燃烧产生的热量为:2219.9÷44 = 50.5 kJ每1g H2(g)燃烧产生的热量为:285.8÷2 = 142.9 kJ440g C3H8(g)的物质的量为:440g H2(g)的物质的量为:交流讨论:哪种燃料更有优势?请根据表格,分析说明理由学生:与丙烷相比,氢气热值更大,相同质量燃烧更持久,产物绿色低碳,是最佳的火炬燃料。
过渡:氢气作为最佳的火炬燃料,他是如何制备而来的呢?目前氢气的来源:【学习任务2】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重要方法。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并掌握盖斯定律;2、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3、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读、讲、议、练;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引入在化学科学的研究中;常常需要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反应热;但有些反应的反应热很难直接测得;那么如何获得它们的反应热数据呢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知识回顾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393.5kJ/mol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讲解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不能省去..思考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38kJ/mol在该温度下;取1molN2g和3mol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将达到平衡状态;1molN2g和3molH2g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g;因而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38kJ..思考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ΔH1=学生回答不能测量;因为C燃烧很难使其完全生成CO而没有CO.2过渡既然不能测量;那应如何才能知道该反应的反应热呢学生回答通过盖斯定律进行计算..指导阅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盖斯定律(2)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3)认真思考教材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的道理;深刻理解盖斯定律..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通过盖斯定律可以计算出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讲解因为有些化学反应进行的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产物产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他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思考应如何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呢讲解2.盖斯定律直观化△H=△H1+△H2引导由以上计算过程总结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的步骤..学生总结回答;教师板书3、盖斯定律的应用1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2然后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导出“四则运算式”..例1已知①COg+1/2O2g=CO2g;ΔH1=-283.0kJ/mol②H2g+1/2O2g=H2Ol;ΔH2=-285.8kJ/mol③C2H5OHl+3O2g=2CO2g+3H2Ol;ΔH3=-1370kJ/mol试计算:④2COg+4H2g=H2Ol+C2H5OHl的ΔH解:①×2+②×4-③=④ΔH=ΔH1×2+ΔH2×4-ΔH3=-283.2×2-285.8×4+1370=-339.2kJ/mol练习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石墨;s+O2g=CO2g△H1=-393.5kJ/mol②C金刚石;s+O2g=CO2g△H2=-395.0kJ/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过渡以上我们研究了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的反应热的计算;而对于反应热的计算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有关反应热计算的综合计算..板书二、反应热的计算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常见题型:题型一:有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的含义及书写题型二:燃烧热、中和热的判断、求算及测量具体内容:1.已知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有关反应热的计算:1盖斯定律及其应用2根据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或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或比较大小..3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阅读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例1和例2从中反思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思路和具体步骤..练习1、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H2g+1/2O2g=H2Ol△H=-241.8kJ/mol欲得到相同的热量;需分别燃烧固体碳和氢气的质量比约为A.2:3.25B.12:3.25C.1:1D.393.5:241.82、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晶体所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的是A.Na+g+Cl-g=NaCls△HB.Nas+1/2Cl2g=NaCls△H1C.Nas=Nag△H2D.Nag-e-=Na+g△H3E.1/2Cl2g=Clg△H4F.Clg+e-=Cl-g△H52写出△H与△H1、△H2、△H3、△H4、△H5之间的关系式课下作业课后习题第3、4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3篇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3篇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反应热计算的几种常见方法,能综合运用反应热和盖斯定律的知识解决能量变化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计算某些物质燃烧时的△H数值,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唤起学生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难点:反应热的几种计算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在陕西境内的华山是五岳之一,非常著名。
华山有东南西北中五个主峰,其中北峰的海拔约为1600米,东峰的海拔约为2100米,是看日出的最佳地点。
山脚下售票处的海拔约为400米。
假设体育委员和文艺委员一起去爬华山,文委体力不好,他决定先坐缆车到北峰顶,然后再爬上东峰等待体委。
体委要欣赏美景,徒步登上东峰。
【教师提问】文艺委员从售票处坐缆车到北峰顶再爬上东峰顶,两次海拔变化量各是多少,总海拔变化量是多少?体委从售票处到东峰顶的海拔变化量是多少?两人的总海拔变化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文艺委员从售票处坐缆车到北峰顶海拔变化量为1200米,从北峰爬上东峰海拔变化量为500米,两次海拔变化总量为1700米;体委从售票处到东峰顶的海拔变化量是1700米;两人的总海拔变化量相等。
【教师提问】爬山过程的海拔变化量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上山途径有关吗?【学生讨论】可以看出文委和体委爬华山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相同,而上山途径不同,但是两人总的海拔变化量却相等。
海拔变化量只与爬山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与上山途径无关。
【教师引导】在化学研究领域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规律,它是由科学家盖斯总结了大量实验事实得出的,人们称之为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2一、【指导思想】本课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把课堂由课内引向课外,把学生由课本知识引向生活实际,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通过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主动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科学课程的新理念,要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重大贡献,突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社会的贡献。
《第一章 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反应热的观点,掌握反应热与焓变之间的干系。
2. 学会正确的反应热计算方法,包括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3.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计算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反应热的观点,盖斯定律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
2. 教学难点:实际化学反应中复杂反应的热效应计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化学方程式卡片等。
2. 准备教学材料:反应热相关的实验数据、图表、案例等。
3. 设计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观察等。
4. 准备习题集,包含各种反应热计算的题目,供学生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起首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引入反应热的观点,并诠释如何计算反应热。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热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如何计算反应热。
2.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反应热的观点、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基本公式。
同时,诠释焓变、吉布斯自由能等相关观点,为后续计算做铺垫。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数据,以便后续计算反应热。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引导学生理解反应热的实际意义。
4.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加深对反应热计算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计算方法和心得体会。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反应热计算的理解。
6. 总结与反馈:最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怀疑,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7. 作业安置: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安置适量的作业,包括一些典型的反应热计算题目,以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8. 延伸阅读:推荐一些与反应热计算相关的文献和资料,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拓宽知识面。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反应热的观点,掌握反应热与焓变之间的干系,能够正确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教学课时: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四.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四. 盖斯定律1. 内容2. 意义3. 应用方法:(1)方程式消元法(2)模拟路径法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一.△H=E(生成物)-E(反应物)△H 0,放热;△H 0,吸热思考与讨论: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2)已知S(s)+O2(g)=SO2(g)△H1 0,S(g)+O2(g)=SO2(g)△H2 0。
△H1等于△H2吗?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辨析,规避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板书]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即△H的大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教材12页例1)2. 2H2(g)+ O2(g) =2H2O(g)△H1=-483.6kJ/mol 能表示2个H2(g)分子与1个O2(g)分子反应放出483.6kJ热量吗?1mol H2(g)完全燃烧发生该反应,放出多少热量?阅读教材12页例1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辨析,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新课标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材解读〖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
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认识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通过计算反应热,体会反应热与反应条件、能量利用的关系,能合理利用反应热,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
2.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盖斯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难点:盖斯定律的理解。
二、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价值盖斯定律的教学可设计为两个环节。
环节一、发现盖斯定律。
盖斯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不是通过推导获得的,学生在学习之初难以认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一些资源进行学习。
例如,回顾教材第一节中的图1-4,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反应热研究的是化学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与途径无关;利用教材中的图1-7,让学生认识登山的路径与人的势能变化无关,势能变化只与始态和终态的海拔差有关。
为促进学生对盖斯定律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思考。
可供参考的教学片段如下。
展示:物理化学手册中庞大的反应热数据库。
提出问题1:这么多的数据是如何获得的?提出问题2:能否通过实验直接测定2C()+O2(g)===2CO(g)的ΔH?若可以,请说明理由;若不可以,能否设计路径使之可测定?布置任务1:用图示的方法设计测定路径。
布置任务2:用图示的方法设计测定N2(g)+2O2(g)===2NO2(g)的ΔH的路径。
总结归纳:发现盖斯定律。
巩固应用:根据常见反应的ΔH,讨论并设计测定2C()+O2(g)===2CO(g)的ΔH 的方案。
形成认识:从不同的方案中得到的ΔH均相同,由此形成对盖斯定律的认识。
环节二、应用盖斯定律。
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应用盖斯定律解决问题,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让学生设计反应路径,得出2C()+O2(g)=2CO(g)的ΔH。
还可以再举一例:C()+H2O(g)=== CO(g)+H2(g)ΔH=+1315 J/moC()+CO2(g)===2CO(g)ΔH=+1725 J/mo设计反应路径,求得C()+2H2O(g)=== CO2(g)+2H2(g)的ΔH。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教材分析:本课时为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内容。
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以及活化能的角度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几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盖斯定律。
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在必修化学2与选择性必修一中,学生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把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
教学目标:1.能通过归纳总结、问题探究等活动,了解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常见类型,掌握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2. 能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典例剖析等,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掌握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 能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微课视频教学重点: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教学过程:一、反应热与内能的关系讲解吸热放热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能量的变化,得出结论:Δ H=E1(生成物的总能量)-E2(反应物的总能量)并点明注意事项:由于物质的能量是一个难以测定的物理量,所以该式为定义式,仅用来概念判断,无法用来进行数据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2. 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不同质量反应物与能量变化、生成物的量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等)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教学方法:a.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b.推理法-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盖斯定律c.言语传递法—适时引导d.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教学中还要注意的问题:1、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2、进行有关燃烧热计算时,要强调以1mol纯物质为标准,因此须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H相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形式)。
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的换算关系,但还要强调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作标准来进行的。
3、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联系很紧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发生燃烧的反应为例,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能力,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这些物质燃烧时,其△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
《第一章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1
《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与焓变之间的关系。
2. 学会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反应热与焓变之间的关系,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案例等,以辅助教学。
2.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准备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的相关资料和习题,供学生参考。
4.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复习相关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一些常见反应热的计算例子,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展示学习目标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反应热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 预习反馈教师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4. 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如何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
(1)讨论影响反应热的因素: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等。
(2)熟悉各种反应热的计算方法: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的叠加等。
(3)练习典型反应热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分享自己在反应热计算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
教师和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点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6.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反应热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反应热计算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和原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7.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为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反应热计算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反应热计算的技能。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自主学习一、盖斯定律1.含义:(1)不管化学反应是完成或完成,其反应热是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和有关,而与反应的无关。
2.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一些难以测定的。
合作探究1、盖斯定律思考: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归纳总结: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①由A 直接变成D ,反应热为△H ;②由A 经过B 变成C ,再由C 变成D ,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H 1、△H 2、△H 3.如下图所示:则有△H= 2、应用:通过盖斯定律可以计算出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例:已知:①C(s)+O 2(g)= CO 2(g) △H 1=-393.5kJ/mol ②CO(g)+1/2O 2(g)= CO 2(g) △H 2=-283.0kJ/mol求:C(s)+1/2O 2(g)= CO (g) 的反应热△H 3【小结】盖斯定律1.含义(1)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例如,ΔH 1、ΔH 2、ΔH 3之间有如下的关系:ΔH 1=ΔH 2+ΔH 3。
2.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计算一些难以测定的反应热。
例如:C(s)+12O 2(g)===CO(g) 上述反应在O 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 2;O 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 ,但同时还部分生成CO 2。
因此该反应的ΔH 不易测定,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ΔH 却可以直接测得:(1)C(s)+O 2(g)===CO 2(g)ΔH 1=-393.5 kJ ·mol -1(2)CO(g)+12O 2(g)===CO 2(g) ΔH 2=-283.0 kJ ·mol -1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Δ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出的热为: 0.4Q1+0.05Q3
• 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例2】乙醇的燃烧热△H=-1366.8 kJ/ mol, 在25℃、101kPa时,1 kg 乙醇充分燃烧后 放出多少热量?
【解】n(C2H5OH)= 1000 g / 46g/mol =21.74mol
•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
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 解力有 所欠缺 ,所以 在读书 时往往 容易只 看其中 一点或 几点, 对书中 蕴含的 丰富意 义难以 全面把 握。
⑵ C(s) + O2 (g) == CO2(g) △H2= -393.5 kJ/mol
⑶ H2(g) + ½ O2(g) == H2O(l) △H3= -285.8 kJ/mol
试计算下述反应的反应热:
2C(s) + 2H2 (g) + O2 (g) == CH3COOH (l)
• 【解】分析各方程式的关系,知 将方程式按2[⑵ + ⑶] - ⑴组合得上述反应方程式
变式练习
CH4 (g) + 2O2(g)= CO2 (g) + 2H2 O (l); △ H= -Q1 KJ/mol
2H2(g)+O2(g) = 2H2 O (g); △ H= -Q2 KJ/mol
2H2(g)+O2(g) = 2H2 O (l); △ H=- Q3 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
• 即山的高度与A、B点的海 拔有关,而与由A点到达B 点的途径无关
• 这里的A相当于反应体系的 始态,B相当于反应体系的 终态.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 反应的反应热
用能量守恒定律论证盖斯定律
• 先从始态S变化到到终 态L,体系放出热量 (△H1<0),然后从L 到S,体系吸收热量 (△H2>0)。
• 经过一个循环,体系仍 处于S态,因为物质没 有发生变化,所以就不 能引发能量变化,即 △H1+△H2≡0
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 △H的符号也 要随之改变
二、反应热的计算
•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1】25℃、101kPa时,使1.0 g钠与足量
的氯气反应,生成氯钠晶体并放出17.87 kJ 的热量,求生成1 mol氯化钠的反应热。
【解】Na(g) + ½ Cl2(g) == NaCl(s) 17.87 kJ / 1g × 23 g / mol = 411 kJ / mol 答:生成1 mol NaCl的反应热为-411 kJ / mol
5)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H =E生成物-E反应物
•
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 一,是叙 事作品 中表现 人物之 间相互 关系的 一系列 生活事 件的发 展过程 。
•
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与人物 、人物 与环境 之间相 互关系 的具体 事件构 成。
•
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 体感知 小说的 起点。 命题者 在为小 说命题 时,也必 定以情 节为出 发点,从整体 上设置 理解小 说内容 的试题 。通常 从情节 梳理、 情节作 用两方 面设题 考查。
• 提示(1) C(s) + O2(g) = CO2(g) △H1=-393.5 kJ/mol
(2) CO(g) + ½O2(g) = CO2(g) △H3=-283.0 kJ/mol
• △H1= △H2+ △H3 • △H2 = △H1- △H3
= -393.5 kJ/mol -(-283.0 kJ/mol) = -110.5 kJ/mol
C (s)+H2O(g)+O2(g) → CO(g)+ H2(g)+O2(g) △H2
CO(g)+H2(g)+O2(g) →CO(g)+H2O(g)+1/2O2(g) △H3
CO(g)+H2O(g)+1/2O2(g) →CO2(g)+H2O(g) △H4 则有: △H1 = △H2+△H3+ △H4
•
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 我们才 能怀着 坚定的 信心和 希望, 开始伟 大而光 荣的事 业。自 信的人 有勇气 交往与 表达, 有信心 尝试与 坚持, 能够展 现优势 与才华 ,激发 潜能与 活力, 获得更 多的实 践机会 与创造 可能。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在化学科研中,经常要通过实验
测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放出 或吸收的热量。但是某些物质的反 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 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 在生产中,对燃料的燃烧、反应条 件的控制以及废热的利用,也需要 反应热计算 。
一、盖斯定律
2)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 化学方程式包括其△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 的热化学方程式;
3)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 的量×燃烧热;
4)根据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与形 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H =反应 物中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和-生成物中的 化学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和;
反应热计算的常见题型: 1、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与反应能量 变化的定量计算。 2、理论推算反应热:
依据:物质变化决定能量变化 (1)盖斯定律
设计合理路径 路径1总能量变化等于路径2总能量变化
(2)通过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加,得 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叠加,反应热的叠加
反应热的计算依据
1)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代数方程式相似, 可以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化学计量数 包括△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 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G.H.Hess) 通过大量实验事实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 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 的。
•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 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 关。这就是盖斯定律。
看下面的图理解盖斯定律
• 某人从山下A到达山顶B, 无论是翻山越岭攀登而上, 还是坐缆车直奔山顶,其所 处的海拔都高了300m
练习题
• 1、火箭发射时用肼N2H4(l)作燃料,NO2作氧化剂, 反应生成N2和H2O(l),查课本第7面上相关数据写 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2 (g) + 2O2 (g) = 2NO2 (g) △H = +68 kJ/mol
N2H4(l) + O2 (g) = N2(g) +2 H2O(l) △H = - 622kJ/mol
即:△H = 2[△H 2 + △H3] - △H1
△H =2[(-393.5kJ/mol) + (-285.8kJ/mol)] -(3kJ/mol)
= - 488.3kJ/mol 答:反应2C(s) + 2H2 (g) + O2 (g) == CH3COOH (l) 反应热为- 488.3kJ/mol
△H2=-242.0kJ/mol CO(g) + ½ O2(g) = CO2(g)
△H3=-283.0kJ/mol ⑴写出制取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C (s) + H2O(g) = CO(g) + H2(g) △H=+110.5kJ/mol
• ⑵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 H2和1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 C (s)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多 )。
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 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 • 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 • 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
• 这些都给测量反应热造成了困难 •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
计算出来
• C(s)+ ½ O2(g)=CO(g)因为C燃烧 时 成不 ,可 因能此完这全个生反成 应的COΔ,H无总法有直一接部测分得CO,2生请 同学们自己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方案计 算该反应的ΔH。
• 甲同学据此认为“煤炭燃烧时加用量水可 以使煤炭燃烧时放出更多的热量”。
• 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通过计算,认为“将 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直接 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 你的观点呢?
• 乙同学是怎样计算的?你能重现乙的计算 过程吗?
• 乙同学的计算过程:
C (s) + H2O(g) + O2(g) → CO2(g) + H2O(g) △H1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C )
A.392.92 kJ
B. 2489.44 kJ
C. 784.92 kJ
D. 3274.3 kJ
• 应用盖斯定律的计算
【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⑴ CH3COOH (l) + 2O2(g) == 2CO2(g) + 2H2O(l) △H1= -870.3 kJ/mol
• C (s) + ½ O2 (g) = CO (g) △H=-110.5 kJ/mol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 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 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 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 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
P4(s、白磷)+5O2(g)=P4O10(s); H1 = -2983.2 kJ/mol P(s、红磷)+5/4O2(g)=1/4P4O10(s);
•
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