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生现象(Symbiosis,也译作共生关系)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本来是生物学上的概念,是指两个生命或生物体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起作用,并相互优化对方,朝向共同利益方向发展。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玛格丽特-马勒教授为首的一些心理学教授学者如富尔(Furer)、派恩(Pine)、以及伯格曼(Bergman),将“共生现象”移入对人的人性个性化、人格发展来进行研究,而研究的重点是母亲与婴幼儿的关系及其影响。马勒教授提出:正面理想的共生关系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在心理上的出生(Optimal symbiosis is“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individual”)的前提。简单一点儿说,即母亲与婴幼儿的共生关系,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即通俗所说的性格加品德)发展、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对母亲的信赖,从共生关系理论来看,是一个人一生中一切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
胎儿在母腹中时,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此时胎儿和母亲是完全的共生关系:胎儿的所有需要由母体即时供应得以满足。随着“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婴儿从母体分娩出来,从身体上和母亲分离。但在之后的一至三年中,稚嫩的婴儿如果没有妈妈的喂养和照顾,几乎都不能活下来。婴儿和母亲因哺乳的关系仍然不能完全脱离身体的共生关系。
0——3个月:这个时期的婴儿属于一个自闭期,因为他还根本分不清自己与外界的区别,以为自己动世界就动,自己笑、哭、饿,那么整个世界也跟著出现同样的状况。婴儿在妈妈的怀里渐渐睁开眼睛,通过嘴发现手,继而发现身体的其他部位和自己的整个身体,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需要父母协助自己去感知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世界。1岁以内的孩子会像小猴子一样完全地依赖着妈妈,这时候的幼儿因为身心能力都未能发展起来,从身体到感觉、感受、心理、认知、精神和心灵层面都和妈妈处于紧密的共生状态。这时的婴儿就需要其父母或是“重要他人”-----抚养人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同时在其父母或是重要他人的生命中占据最重要的、第一的位置。但是如果婴儿从父母那儿得不到上述两个需求的满足时,婴儿长大成人之后,会尽其一生不断地寻觅可以作为其重要他人的人。
4个月——3岁:这个时期是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建立的重要时期(最关键的因素是父母关系良好)。孩子从出生到3周岁时与父母仍然处于共生期,在3岁左右孩子是否能完全、成功的与父母分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主要看在这三年中安全感和价值感的获得是否足够。如果未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3岁左右入园时极易产生“分离焦虑症”。多数家庭中,主要由妈妈来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因为哺乳和照顾的关系,妈妈和婴儿亲密无间。一岁左右时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能站立并踉跄行走,但还需要父母携领才能走向更大的空间,孩子和妈妈仍然极度亲密。感觉层面的共生表现为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幼子:妈妈自己感觉冷的时候,首先会想到要给孩子添衣加被;妈妈饿的时候,也会先想到孩子该加餐了;妈妈爱吃咸,孩子多数也爱吃,因为“妈妈做的饭是最好吃的饭”……在2-2.5岁自我意识觉醒之前,孩子都不能清楚意识到妈妈是“我”之外的别人。此时孩子的表现可能是极度依恋妈妈,常常要求“妈妈抱抱”、抚摸妈妈身体的某个部位,好像妈妈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中,妈妈需要不断借助各种机会给孩子的感觉命名:这是甜的、咸的、软的、硬的、热的、凉的……宝宝饿了、渴了、拉了、尿了、困了、想妈妈了……从简单,到复杂。孩子通过妈妈(抚养人)开始了解各种感觉及其对应的名称,在妈妈的协助下发展出各种感
意识到妈妈和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如果母亲能处理好共生关系中的分离阶段,那么孩子将成长为情绪、心智、行为都相对健康的人。
0-6岁期间,孩子能探索的外部世界是很受局限的,他常常需要在父母的带领和陪伴下玩耍和探索。外在的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变化,内在的世界----感觉、情绪、心理、精神、心灵的世界也同样需要孩子在漫长的成长历程中体验和认识。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婴儿就必须发展两个方面,而且必须同时向这两个方面迈进:向外走,走向自然的、物质的、文化的、人的关系的世界,发展自己的智能,发现并建立与外在世界和其他人的关系;向内走,走向内在的、情感的、心理的、灵性的世界,开拓一个丰富的、生动的内在世界,创造情感的、心灵的、认知的、精神的生命景观——发展自己的“自我”,并以此连结外在的世界。
由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受到身体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在6岁以前孩子对内在世界的认知反倒成了最重要的任务,它甚至比认知外在世界更为重要。因为感觉是儿童建构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父母需要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心理活动,帮助孩子发现、熟悉、发展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自我认识,帮助儿童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也需要借此得出他内在世界对外在世界的反应。
没有父母高品质的照顾、支持和协助,孩子可能会滞留和迷失在内在世界之中。在孩子的人格中也很难形成“信任”这种品质:因为孩子没有发展出由认识、判断自己而生发出的认识他人的能力。未来孩子在情绪、心理、行为、认知和精神方面都可能会出现偏离。
儿童自己创造自己
要从与妈妈在身体、感觉、情绪、心理及认知层面的共生状态中走出来,儿童必须做自己的主人。
感觉的创造
孩子生来就能用眼耳鼻舌身感知内外的世界,但是,较小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某种感觉却没有对应的概念。孩子无法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要时,他就只有用哭来表达。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内外的感觉:冷热酸麻胀痛、酸甜苦辣咸鲜、饥饿饱足困倦、尿意便意便秘、柔软坚硬粗糙细腻等等……爱斯基摩人关于雪之白的形容词都有十几个呢。而嗅觉与味觉的表达有时候是最困难的:美妙的味道难以言传。试试用语言描述一下我们嗅到的和品尝到的味道吧,美食家在描绘美食和美味时总是搜肠刮肚,还不一定能找不到恰当的语词。有时我们只能用鼻音发出一种只适用于当下此时的赞叹!
帮助孩子用眼耳鼻舌身去感知内外的世界,并用正确的词汇来描述,就是帮助孩子走出共生迈向真实的“感觉世界”。
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进行认知,是协助孩子正确表达各种感觉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协助孩子认识“甜”、“咸”时,妈妈可以拿一块糖,再拿一点盐,让孩子看看、尝尝,然后把概念和感觉配对:“这是糖,糖是甜的。这是盐,盐是咸的”。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妈妈用各种各样的食品塞满孩子的胃,致使孩子几乎没有机会感觉“饥饿”这种感觉。吃不吃、吃多少、吃什么,最好让孩子自己决定。当我们不强迫孩子吃东西,让孩子做自己感觉的主人,相信孩子的身体一定有智慧去选择合适的食物。
情绪的创造
父母要允许孩子经验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尤其要允许孩子哭,不以好坏来评判孩子的情绪感受。
允许意味着给孩子空间与时间,让他充分地体验情绪。父母还要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就如同告诉孩子:“这是眼睛、书、地图!”帮助孩子说出她内在正在发生的情绪,“你生气了”、“你感到愤怒”、“你感到委屈”、“你感到伤心”、“你看上去很高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