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定稿)好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60篇翻译
![文言文60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0e53cea5ef7ba0d4a733b79.png)
文言文60篇翻译1.李白嗜酒:李白本就嗜酒如命,(这一来更是)天天和一帮酒徒烂醉在酒店中。
(一次)玄宗作了一首新曲,想要创制乐府的新作,急着召李白进见,可李白却已经醉倒在酒店中了。
(等到)他进了宫,被用凉水浇脸促醒,立即握笔写作,一会就写成了十几篇,玄宗非常欣赏。
(李白)曾经喝醉了倒在大殿上,伸出脚命令高力士给他脱靴,从此被排斥离开(长安)。
于是,(李白)浪迹江湖,整天痛饮。
2、顾炎武手不释卷:只要是顾先生外出旅行,就用两匹马和两匹骡载着书籍跟随。
到了要塞和关口,就叫来退休的士卒询问(当地)情况的原委。
有时(情况)与平日听到的不符,就马上到书店里打开书核对。
有时行走在平原荒野中,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就在马鞍上默背各经书的注解和阐发内容。
偶尔有遗忘,就到书店中打开书来仔细复习。
3、柳宗元论吏道:(老乡)河东人薛存义就要远行,我柳宗元在盘中盛肉,杯中斟酒,追到江边送行,请他享用。
并且告诉他:那些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他们的职责吗?(他们)理应是人民的仆役,可不是借机奴役人民的呀。
那些靠耕种土地为生的人,拿出收成的十分之一来雇佣官吏(做事),让他们公平地管理人民事务。
现在我们接受他们的俸禄,却对他们的事情懈怠,天下(官吏)莫不如此。
而且哪里仅仅是懈怠,还乘机偷盗。
假如(你)在家中雇佣了一个人,拿了你的俸禄,却懈怠做事,还偷东西,那你一定会大怒,会罢免并责罚他。
现在天下的情形与此类似,百姓们却不敢这样做,为何呢?形势不同呀。
形势不同但道理却一样,究竞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百姓?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感到害怕而有所警惕吗!怎么会不恐惧并且害怕呢4、金陵逆旅恶行:在金陵一种客店,客人来了,给他一间小房,只能放下一张床,出入都要低头。
早晨到了,客人出去办事,晚上回来睡觉,洗漱之类的事都是客人自已准备,但是月租很贵,如果不及时付钱,就会不断责骂直至对薄公堂。
如果客人生了病,就要赶他走,如果病危了,虽然还有些气息,还没死,就把他连人带床丢弃街头,还霸占他的钱财。
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8ae4126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1.png)
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出师表》译文及注释篇1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
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
(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
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
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陈涉世家》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陈涉世家》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2f039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f.png)
22 陈涉世家品文言文对照翻译作品主旨本文主要叙述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迅猛发展的形势,歌颂了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 示出的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也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反对残暴统治的思想。
记 文言知识字词梳理1. 重点注释①辍耕之.(去、往)垄上②度.(推测,估计)已失期③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亦死④楚人怜.(哀怜,怜悯)之⑤念.(考虑、思索)鬼⑥陈胜王.(称王)⑦又间令吴广之次.(军队驻扎)所旁丛祠中⑧夜篝火..(用竹笼罩着火。
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
篝,笼)⑨尉果笞.(用鞭、杖或竹板打)广⑩藉第令...(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毋斩⑪为坛而盟.(发誓、起誓)⑫蕲下.(攻下,攻克)⑬将军身被坚.(指铠甲)执.(紧握着)锐.(指武器)⑭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2. 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上使外.将兵(在外面)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用丹砂)法.皆斩(依照法律)②名词作动词: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夜篝.火(用竹笼罩)皆指目.陈胜(用眼睛看)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固以怪.之矣(以……为怪)天下苦.秦久矣(以……为苦)④动词的使动用法:忿恚..尉(使……恼怒)⑤形容词作名词:将军身被坚.(指铠甲)执锐.(指武器)3. 通假字①发闾左適.戍渔阳(同“谪”)②为天下唱.(同“倡”,倡导、发起)③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经)④身被.坚执锐(同“披”,穿着)⑤卜者知其指.意(同“旨”,意图)4. 古今异义今亡.亦死古义:逃跑今义:死;死去的等.死,死国可乎古义:同样今义:等级;等待今或.闻无罪古义:有人今义:或者;也许卒中往往..语古义:处处今义:常常与皆来会计..事古义:聚众谋划今义: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5. 一词多义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书得鱼腹中书.(字条)扶苏以数谏故.(原因)故广故.数言欲亡(故意)上使外将.兵(率领)将项燕为楚将.(将领)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会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会合)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军队驻扎)道.不通(道路)伐无道.(道义)道虽有至道.(道理)益慕圣贤之道.(学说)藉第令.毋斩(即使,假若)令.辱之(使)令召令.徒属(号令,发布命令)陈守令.皆不在(县令)比.至陈(等到)比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扶苏以数.谏故(屡次)数卒数.万人(几)吴广以为然.(正确)然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等.死,死国可乎(同样)等公等.遇雨(表示人的多数)卜者知其指.意(同“旨”)指皆指.目陈胜(用手指着)又何间.焉(参与)间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私下)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队伍)行乃行.卜(前往)行.收兵(行走,这里指行军途中)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令)号号.为张楚(宣称)。
1.3《庖丁解牛》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3《庖丁解牛》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686e3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2.png)
同“响” 进 拟声词,插刀裂物的声音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又
节奏
翻译:厨师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 脚踩的地方,膝盖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皮肉筋骨分离的)君者 的响声,进刀时发出瞎的声音, 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合乎
《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文惠君曰: “嘻, 善 哉 ! 技 盖 至 此 乎 ? ”
依乎天理 达到的方法 因其固然
以无厚人有间 怵然为戒—高度警惕
达到后的态度视为止—用心专一 行为迟— 小心谨慎 善刀而藏—收敛低调
(3) 侧面烘托 (第二、四段)
第二段:写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庖丁技 艺的精湛。文惠君对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产生 了好奇心,引出下文从现象描述转入本质追索, 从旁人的所见所感转入庖丁的个人体验。
2. 写 作 背 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非常激烈的社会
转型时期,当时社会经历了一次“高岸为谷,深 谷为陵”的沧桑巨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身 处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庄子 针对人在残酷现实不能任其本性无拘无束生活、 面临无情摧残难以尽享天年的现实,被迫随时随 地悚然惊心地谨慎藏锋,适时顺应,无求远害, 想在复杂的斗争的骨节缝中寻找一个空隙,把它 作为保全生命的安乐窝,以便在这乱世中游刃有 余地活下去。这篇寓言体现的就是这种心境。
赞叹声
同“ 盍”, 何、怎
么
翻译:文惠君说: “啊!好啊!(你的)技艺怎么 达到这种程度的啊?”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
放下
天道,自然规律
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
超过
具体的操作技术
者;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
不曾
八年级文言文翻译大全[1]
![八年级文言文翻译大全[1]](https://img.taocdn.com/s3/m/2795a85d960590c69fc3769d.png)
八年级文言文翻译大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文言文翻译大全(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文言文翻译大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
卖油翁文言文翻译以及注释
![卖油翁文言文翻译以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6197e1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4.png)
卖油翁文言文翻译以及注释卖油翁文言文翻译以及注释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卖油翁文言文翻译以及注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卖油翁文言文翻译以及注释篇1卖油翁文言文原文卖油翁作者: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为便于学生理解,此句在大多数教材中都没有出现,但在原文中的确提到,在此特补)卖油翁文言文注释善射:擅长射箭善:擅长,善于。
以:凭借,用。
自矜(jīn):自夸。
尝:曾经。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放下。
立:站立。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其:代词,指代陈尧咨。
发:把箭射出去。
矢(shǐ):箭。
但:只。
微:微微。
颔(hàn):点头之:凑足音节。
不亦……乎:(难道)不也……吗? 熟:熟练。
忿然:气愤的样子。
知:懂得。
射:射箭的本领。
精:精湛,奥妙。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你。
安:怎么。
轻:作动词用,看轻。
酌(zhuó):舀乃:于是,就。
取:拿出。
置:放置。
覆:覆盖。
徐:缓缓地。
杓(sháo):同“勺”,勺子。
沥(lì)之:向下灌注,沥,滴。
因:这里是“接着”的意思。
唯:只,不过。
遣:打发。
遣之:打发。
湿;沾湿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解牛斫轮:指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
文言文短篇翻译与注释【五篇】
![文言文短篇翻译与注释【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ed393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f.png)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分享的⽂⾔⽂短篇翻译与注释【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短篇翻译与注释 ⾃相⽭盾 韩⾮〔先秦〕 楚⼈有鬻盾与⽭者,誉之⽈:“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誉其⽭⽈:“吾⽭之利,于物⽆不陷也。
”或⽈:“以⼦之⽭陷⼦之盾,何如?”其⼈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不陷之⽭,不可同世⽽⽴。
译⽂ 有⼀个楚国⼈,既卖盾⼜卖⽭。
他夸耀⾃⼰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夸耀⾃⼰的⽭,说:“我的⽭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问他:“如果⽤您的⽭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张⼝结⾆,⼀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注释 ⽭:古代⽤来刺杀敌⼈的长柄兵器,⽭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剑⽤。
誉:赞誉,夸耀。
⽈:说,讲。
吾:我。
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
以:使⽤;⽤。
⼦:您,对⼈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应:回答。
利:锋利,锐利。
其:助词。
这⾥指那个卖⽭和盾的⼈。
弗能:不能。
弗,不。
之:的。
鬻(yù):卖。
者:...的⼈。
莫:没有什么。
夫:⽤在句⾸,引起议论。
2.⽂⾔⽂短篇翻译与注释 铁杵成针 祝穆〔宋代〕 磨针溪,在象⽿⼭下。
世传李太⽩读书⼭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媪⽅磨铁杵。
问之,⽈:“欲作针。
”太⽩感其意,还卒业。
译⽂ 磨针溪是在象⽿⼭脚下。
世世代代相传李⽩在⼭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他路过⼀条⼩溪,遇见⼀位⽼妇⼈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什么,⽼妇⼈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那⽼妇⼈⾃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块武⽒岩。
注释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
去:离开。
逢:碰上。
文言文短篇翻译和原文精选
![文言文短篇翻译和原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6b6671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2.png)
【导语】古代流传下来的⽂⾔⽂蕴含着华夏⽂明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的智慧,所以,接触和学习⽂⾔⽂就是接受中华博⼤精深⽂化的熏陶,可以提升⼈的视野、情怀、境界和修为!下⾯是分享的⽂⾔⽂短篇翻译和原⽂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1.⽂⾔⽂短篇翻译和原⽂精选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唐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浮⽣若梦,为欢⼏何?古⼈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块假我以⽂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觞⽽醉⽉。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酒数。
(桃花⼀作:桃李) 译⽂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死⽣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夜间执着⽕炬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
况且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来招引我们,⼤⾃然⼜给我们展现锦绣风光。
相聚在桃花飘⾹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
清雅的赏玩不曾停⽌,⾼谈阔论⼜转向清⾔雅语。
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光中。
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雅的情怀?倘若有⼈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崇在⾦⾕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2.⽂⾔⽂短篇翻译和原⽂精选 守株待兔 韩⾮⼦·五蠹〔先秦〕 宋⼈有耕者。
⽥中有株。
兔⾛触株,折颈⽽死。
因释其⽾⽽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为宋国笑。
译⽂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地中有⼀截树桩。
⼀天,⼀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夜夜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
然⽽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他⾃⼰也被宋国⼈耻笑。
3.⽂⾔⽂短篇翻译和原⽂精选 古⼈谈读书 佚名〔未知〕 论语 敏⽽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fafc14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9.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语句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邹忌修八尺有(yu)余,而形貌昳(y)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ng)讥于市朝(ch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重点字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
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高。
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
朝:早晨。
服:穿戴。
窥:照。
4、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
孰:仔细。
6、期年:满一年。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
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9、时时而间进、时时:不时,有时候。
间:偶然。
进:进谏。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
私:偏爱。
11、谤讥于市朝。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高中文言文重要字翻译
![高中文言文重要字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0943c6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f.png)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学而》)知:了解,明白。
好:喜好,喜爱。
乐:快乐,享受。
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享受它的人。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明白,懂得。
好:爱好,喜欢。
乐:快乐,享受。
翻译:懂得道理的人不如爱好道理的人,爱好道理的人不如以道理为快乐的人。
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学习。
时:按时,适时。
习:温习,复习。
说:通“悦”,高兴。
翻译:学习之后按时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吗?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温故:温习旧知识。
知新:获得新知识。
师:老师,引申为榜样。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了解,明白。
好:喜好,喜爱。
乐:快乐,享受。
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明白,懂得。
好:爱好,喜欢。
乐:快乐,享受。
翻译:懂得道理的人不如爱好道理的人,爱好道理的人不如以道理为快乐的人。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自己不想要的。
勿:不要。
施:施加。
于人:给别人。
翻译: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8.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立人:帮助别人成功。
达人:帮助别人实现愿望。
翻译:自己想成功,也要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想实现愿望,也要帮助别人实现愿望。
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了解,明白。
好:喜好,喜爱。
乐:快乐,享受。
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知识小结及试题汇编(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知识小结及试题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cf121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3.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知识小结及试题汇编(附答案)1.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
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2.文言知识归纳(1)古今异义左右流.之(古义:捞取。
今义:流淌,水流等。
)道阻且右.(古义:弯曲。
今义:右边。
)白露未已.(古义:完,停止。
今义:已经。
)(2)词类活用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亲近,做朋友。
)钟鼓乐.之(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快乐。
)道阻且右.(方位名词用作形容词,弯曲。
)(3)一词多义【右】左右流之(方位名词,右边。
)道阻且右(形容词,弯曲。
)【之】在河之洲(结构助词,的。
)左右采之(代词,指荇菜。
)琴瑟友之(代词,指“窈窕淑女”。
)3.主题解说《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重点突破《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提示一:《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
《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
《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提示二: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
“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提示三:《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ea20e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35.png)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品文言文对照翻译作品主旨本文记叙了邹忌以自身经历劝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表现了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推理,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的愿望。
记文言知识字词梳理1. 重点注释①邹忌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齐王纳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②邹忌修.(长,这里指身高)八尺有余③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④窥镜..(照镜子)⑤我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城北徐公美⑥明日..(次日,第二天)徐公来⑦王之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甚矣⑧时时..(间或、偶然)进..(常常,不时)而间⑨期年..(满一年)之后2. 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穿戴)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③动词的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④名词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3. 通假字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同“熟”,仔细)4. 古今异义窥.镜古义:照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明日..徐公来古义:次日,第二天今义:明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臣之妻私.臣古义:偏爱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今义:方位词。
左和右两方面5. 一词多义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美丽)受上.赏(上等)上上.书谏寡人者(呈上)孰.视之(同“熟”,仔细)孰吾与徐公孰.美(谁)朝服.衣冠(早晨)朝皆朝.于齐(朝见)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得上)若门庭若.市(像,如同)能谤讥于.市朝(在)于皆以美于.徐公(比)。
文言文翻译大家好
![文言文翻译大家好](https://img.taocdn.com/s3/m/01ea3cb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1.png)
余观今日之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欢声笑语,满座春风。
夫“大家好”者,乃今日汉语中最为亲切、最为常用之问候语也。
余欲以文言文译之,以表敬意,以述欢愉。
夫“好”者,美也,善也,吉也。
人之相交,以诚为本,以善为用,故“好”字含蓄深远,意蕴无穷。
而“大家”者,泛指众多之人,亦含“群贤”之意。
是以“大家好”者,意谓众贤共聚,皆怀善意,共度良辰。
古之人,以文言为雅,以辞藻为美。
今余以文言译“大家好”,当以古风古韵,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试译:众贤齐集,共襄盛举。
愿诸君心怀善念,各展所长,共谋福祉。
今日欢聚一堂,共话古今,岂非人生一大乐事乎?昔者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日群贤相聚,亦乃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景象。
愿诸君以诚相待,以礼相待,共谱友谊之歌。
古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盛况,今余等有幸,亦得见此等景象。
夫“好”者,不仅言人之心性,亦言人之际遇。
今日群贤相聚,皆因“好”字而来,愿此“好”字,能长久流传,成为后世佳话。
自古及今,文人墨客,皆以诗词歌赋抒发情怀。
余等今日虽不能以诗赋传颂,然以文言译“大家好”,亦足以表达余等对此次聚会的喜悦之情。
夫“好”字,虽简,却蕴含深意。
古人云:“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余等今日得以相聚,皆因“好”字相连。
愿此“好”字,能成为我们友谊的纽带,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今日之会,实乃群贤共聚,共话天下的盛会。
愿诸君珍惜此次相聚,以“好”字为媒,增进友谊,共同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大家好”三字,虽简短,却充满温情。
余等以文言译之,愿以此表达对此次聚会的喜悦之情,对各位贤达的敬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愿“好”字长留心中,成为我们永恒的祝福。
文言文翻译我很好
![文言文翻译我很好](https://img.taocdn.com/s3/m/bd32585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4.png)
夫译,艺也,通古今之变,贯中西之妙。
盖自秦汉以降,华夏文明日盛,译事亦随之大兴。
然译之难,非独语言之隔阂,更有文化之差异。
是以译者需具博学之才,敏思之能,方能达意传神,使原文之意蕴得以彰显。
余尝自谓,吾译文甚佳。
何也?盖余译笔流畅,意蕴深远,既能忠实原文,又不失文采。
余译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成章。
读之,令人心旷神怡,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夫译文,首在忠实原文。
余译文,恪守此道,不敢有丝毫懈怠。
每译一文,必反复研读原文,力求吃透其意。
然仅此尚不足,余更注重文采。
译文之文采,非独在词藻华丽,更在于意蕴深远,意境优美。
故余译文,力求以简洁之词,表达深邃之意,以浅显之语,阐述复杂之理。
余尝译《庄子》一篇,其中“逍遥游”一章,原文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余译之曰:“天地之大德,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休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养其生者,实所以善待其死也。
”此译虽简洁,然意蕴深远,既忠实原文,又具文采。
余译文,尚注重文化差异。
夫文化,国之魂也。
译文者,需深知中外文化之异同,方能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余译《红楼梦》,深谙其中文化内涵,故译文颇得原著神韵。
如原文“红颜薄命”,余译之曰:“红颜薄命,悲莫悲兮生别离。
”此译既保留了原文之意,又融入了中华文化之美。
然译文之道,非一日之功。
余译文,虽自谓甚佳,然自知尚有不足。
夫译之难,在于语言、文化、心理等多方面之综合。
故余仍需努力学习,以求不断提高。
余译文,尚有几点心得,愿与诸君共勉:一、博学。
译者需博学多才,方能应对各种译事。
二、严谨。
译文需严谨,不可有丝毫马虎。
三、创新。
译文需创新,不可拘泥于原文,应求新意。
四、尊重。
译文需尊重原文,不可随意改动。
余译文虽自谓甚佳,然自知尚有不足。
愿以此文,与诸君共勉,共求译之大道。
好的古语文言文翻译
![好的古语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254b45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d.png)
【原文】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无尽的树叶在风中萧萧飘落,绵延不断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我在这万里悲秋之中,常年漂泊他乡,孤独地登上高台。
历经艰难困苦,我鬓发斑白如霜,新近又因疾病潦倒,停止了饮酒。
【原文】
【译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发出凄厉的叫声;江渚清澈,沙滩洁白,鸟儿飞回栖息。
无尽的树叶在风中萧萧飘落,绵延不断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我在这万里悲秋之中,常年漂泊他乡,孤独地登上高台。
历经艰难困苦,我鬓发斑白如霜,新近又因疾病潦倒,停止了饮酒。
【原文】
【译文】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
艰难困苦让我鬓发如霜,病痛缠身,新近又因疾病潦倒,停止了饮酒。
想要渡过黄河,却见冰封河川;将要攀登太行,只见山顶覆盖着积雪。
闲暇时在碧溪上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舟游至日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道路多歧,如今我在何处?
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必将横渡沧海。
文言文的万能翻译
![文言文的万能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a91e32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5.png)
夫文言文者,古之遗风,中华之瑰宝也。
然其言辞简奥,文法严谨,非吾辈后人所能尽解。
故有志之士,欲窥文言文之奥秘,必先习得翻译之法。
今特以《文言文万能翻译法》一篇,阐述其要领,以期读者有所领悟。
一、字义解析文言文之翻译,首当其冲者,即为字义解析。
盖文言文之字,往往一语多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方能明其真意。
故翻译时,须详查字典,考究字义,然后方能得其中正之解。
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句中,“淡”字,若单从字面理解,恐难明其意。
实则,“淡”字在此处,并非指味道之淡,而是形容君子之交,不尚虚华,纯洁无杂。
故翻译时,宜作“君子之交,纯洁无杂,如水之淡。
”二、词性转换文言文之词性,与今文多有不同。
翻译时,需注意词性转换,使语句通顺,意蕴相符。
例如:“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
”此句中,“侍坐”一词,若直接翻译为“坐在旁边”,则显得生硬。
实则,“侍坐”在文言文中,有“陪伴”、“伺候”之意。
故翻译时,宜作“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陪伴孔子而坐。
”三、句式调整文言文之句式,往往繁复,与现代汉语句式有所不同。
翻译时,需对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句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判断句,若直接翻译为“三个人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则显得生硬。
实则,在现代汉语中,判断句可转换为陈述句。
故翻译时,宜作“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四、文化背景补充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翻译时需注意补充相关文化知识,使译文更加生动、准确。
例如:“孟尝君知其贤,任以为上客。
”此句中,“孟尝君”为战国时期齐国名士,若不知其背景,恐难明其意。
故翻译时,宜补充文化背景,作“孟尝君深知其贤能,任命他为上客。
”五、语气表达文言文之语气,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
翻译时,需注意语气表达,使译文生动、传神。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中,“不亦说乎”为反问句,表达出孔子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好好爱的文言文翻译
![好好爱的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999cfd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1.png)
世之爱,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如日月之辉,恒久不息。
然而,爱之真谛,非唯形式之美,亦非唯情感之深,而在于“好好”二字。
所谓“好好”,非寻常之好,乃用心之好,持久之好。
是以,欲谈好好之爱,必先明其义。
夫好好之爱,首在相知。
知其人之性情,知其人之所需,知其人之所愿。
相知之深,方能相敬。
相敬者,非唯言语之敬,亦非唯行为之敬,乃心之敬也。
心敬,则言行自敬,此爱之基也。
次在相敬。
敬者,重也。
重其人,重其言,重其行。
敬而远之,非好好之爱。
敬而近之,方能心心相印。
心心相印,则爱之深矣。
又次在相守。
守者,持也。
持之久远,不以一时之喜乐而动摇。
守之不易,需以恒心。
恒心者,不畏艰难,不惧困苦,亦不畏时光之流逝。
守得云开见月明,此乃好好之爱之至高境界。
复次在相助。
助者,成也。
成其人,成其事,成其家。
助而不越,不侵不夺。
助之得当,则爱之深厚,无以复加。
最后在相谅。
谅者,宽也。
宽以待人,宽以待己。
谅人之过,恕己之非。
相谅者,非唯能容人之短,亦能容己之长。
容人之长,爱之广;容己之短,爱之深。
好好之爱,如细水长流,虽无声无息,却能滋润心田。
如春风化雨,虽无形无影,却能滋养万物。
是以,好好之爱,非一日之功,需日积月累,需持之以恒。
然世间好爱,往往易散。
何也?无相知之深,无相敬之心,无相守之志,无相助之诚,无相谅之宽。
是以,好好之爱,贵在坚持,贵在践行。
愿世人皆能秉持好好之爱,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以恒相守,以深相谅。
如此,则爱之花,必将绚烂盛开,照耀人间。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出师表》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出师表》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cc207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35.png)
23 出师表品文言文对照翻译作品主旨本文主要写了诸葛亮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希望能早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记文言知识字词梳理1. 重点注释①中道崩殂..(指帝王之死)②恢弘..(发扬,扩展)志士之气③引喻..(不合道理)..(称引、譬喻)失义④陟.(提拔、晋升)罚臧否..(赞扬和批评)⑤性行淑.(善)均.(公正、公平)⑥躬.(亲自)耕于南阳⑦不求闻达..(有名望,显贵)于诸侯⑧猥.(辱。
谦辞)自枉屈⑨后值倾覆..(覆灭,颠覆。
这里指兵败)⑩夙夜..(早晚,日日夜夜)忧叹⑪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跑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⑫攘除..(排除,铲除)奸凶⑬至于斟酌..(考虑可否)损.(损害)益.(益处)⑭临表涕零..(流泪,落泪)2. 词类活用①形容词作名词:此皆良实..(忠良诚实的人)优劣..得所(德才高低的人)攘除奸凶..(奸邪势力)②名词作动词:深入不毛.(生长草木)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③形容词作动词: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亲.(亲近)贤臣,远.(疏远)小人④形容词作名词: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邪事情)⑤动词作名词:恐托付..不效(托付的事情)3. 古今异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候今义:秋季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陟罚臧否.古义:批评今义:表示否定由是感激..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臣本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衣服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引喻失义.古义:合理的主张和思想今义:正义猥.自枉屈古义:辱。
谦辞今义:卑鄙;下流庶.竭驽钝古义:表示期望今义:众多4. 一词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受任.于败军之际(委任,任用)任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责任,职责)然后施行.(实施)行性行.淑均(品行)必能使行.阵和睦(特指军阵,作战队伍的行列)中道.崩殂(道路)道以咨诹善道.(方法)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论每与臣论.此事(议论,述说)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论每与臣论.此事(议论,述说)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才能)能必能.使行阵和睦(能够)至于斟酌损益.(益处)益香远益.清(更加)忠志之.士(的)之欲报之.于陛下也(代指先帝的特殊礼遇)先帝不以.臣卑鄙(认为)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时间)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于受任于.败军之际(在)恐托付不效.(见效)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示原因)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评分细则
• ⑴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 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 家。 • “购”(悬赏缉捕,1分)、“妻子”(妻子儿女,1 悬赏缉捕, 分)、“妻子” 妻子儿女, )、“踪迹” 追踪寻觅,做动词用, 分 分)、“踪迹”(追踪寻觅,做动词用,1分)文意通 顺(1分)。 分 • ⑵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 彭子篯 听到这件事 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 彭子篯)听到这件事 而感到惊奇。 而感到惊奇。 • “方”(才,刚刚,1分)、“异之”(认为他是奇特 刚刚, 分)、“异之” 文意通顺( 分 的,1分)、文意通顺(1分)。 分)、文意通顺 • ⑶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 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
左右, 左右,
我站着陪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难问题,询问有关道理, 我站着陪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难问题,询问有关道理, 俯 身 倾 耳以请。 耳以请。
弓着身子倾着耳朵请教。 一个原则----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三项要求----信 三项要求----信 达 雅 六字方法----对 六字方法----对 留 删 换 调 补
失分原因
• 只求意思对,不能抓住关键得分 只求意思对, 点。 • 漏译、错译、乱译现象普遍。 漏译、错译、乱译现象普遍。 • 孤立翻译,只关注实词的落实, 孤立翻译,只关注实词的落实, 忽略句式和虚词。 忽略句式和虚词。 • 生拆或乱拼地名、人名、官职名。 生拆或乱拼地名、人名、官职名。
再练提升: 再练提升:课外语段
宏观上,做到“词不离句, 宏观上,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 微观上,对词类活用、 段”。微观上,对词类活用、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 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文言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等用心把 握。 • 充分利用好文言文阅读的第一与第 三道选择题。 字字落实” 三道选择题。在“字字落实”的前 提下,关注文言句式与固定结构。 提下,关注文言句式与固定结构。 • 明确翻译基本步骤:圈点勾画—— 明确翻译基本步骤:圈点勾画—— 关注句式——增删调换——文通字 关注句式——增删调换——文通字 ——增删调换—— 顺
高考链接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古文翻译以直译为主, 古文翻译以直译为主,并 保持句意通畅,要注意原文 保持句意通畅, 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解读: 解读:翻译是把文意内容 和语言形式两方面紧密结合 起来综合考查。 起来综合考查。
• 典型考题
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 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老婆在路上 被抢劫,她就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路的人闻 被抢劫,她就高喊“捉强盗呀 有个过路的人闻 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谁知强盗反咬一口, 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谁知强盗反咬一口, 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昏黑, 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昏黑, 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 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把他们 一起捉送到官府那里去。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 一起捉送到官府那里去。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 这事容易搞清楚,可让这两个人赛跑, “这事容易搞清楚,可让这两个人赛跑,先跑出 风阳门的就不是强盗。 风阳门的就不是强盗。”他们跑完又回到州衙门 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风阳门的人说: 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风阳门的人说: 你才是真正的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 “你才是真正的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 强盗于是认罪。原来假如那个强盗跑得快的话, 强盗于是认罪。原来假如那个强盗跑得快的话, 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 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 快的人是强盗。 快的人是强盗。
文言文 翻译
文言文 翻译
找找感觉
•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老妪逼劫于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 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 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 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 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 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 可二人并走, 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 既而还入, 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 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 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 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 遂服罪。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 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晋 符融传》 书·符融传》)
• (3)①然而士兵没有与明朝一起灭亡, ) 然而士兵没有与明朝一起灭亡, 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 (“卒”未译出, “为什么呢”得1分) 未译出, 为什么呢” 分 • ②然而作者并没有补充沈通明逃跑的事, 然而作者并没有补充沈通明逃跑的事, 为什么? 为什么? • (前一句译错了,“为什么呢”得1分) 前一句译错了, 为什么呢” 分 • ③但是士兵们是无法弥补明朝的灭亡的, 但是士兵们是无法弥补明朝的灭亡的, 但是谁又能弥补呢? 但是谁又能弥补呢? • (两个得分点均未译出,得0分) 两个得分点均未译出, 分
矫正对策
(九)注意调整 原文是正常语序的文言句子, 原文是正常语序的文言句子,翻译时应逐字逐词一 一落实, 对译” 一落实,即“对译”。 例如: 例如: (1) 郑 人 使 我 掌 ) 其 北门 之 管 。 郑国 人 2) (2)余立侍 让 我 掌管 他们的 援 疑 北门 的 钥匙。 钥匙。 质 理,
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 “卒”(最终,1分)、“何与”(为什么呢,1 最终, 分 何与” 为什么呢, 句式、文意通顺( 分 分)、句式、文意通顺(1分)。
前车之鉴
• (1)①寻找田仰妻子很急切,一直 ) 寻找田仰妻子很急切, 跟踪行迹到沈通明家。 跟踪行迹到沈通明家。 • (“购”“妻子”未译出,得1分) ”“妻子 未译出, 1分 妻子” • ②急切捉拿田仰的妻子,跟随田仰 急切捉拿田仰的妻子, 妻子的遗迹来到沈通明家。 妻子的遗迹来到沈通明家。 • (三个得分点均未译出,得0分) 三个得分点均未译出, 分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 侠放荡,不治行业, 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 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异焉。 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异焉。 玄谓太祖曰: 天下将乱, 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 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 之者,其在君乎! 之者,其在君乎!”
反思差距
因此当时人并不 将他看作是了不得的 人物。 人物。 • 能够安定天下的, 能够安定天下的, 大概就是你吧! 大概就是你吧!
• (1)③遇到沈通明的妻子购买东西 ) 急切回家,跟踪她来到沈通明家。 急切回家,跟踪她来到沈通明家。 • (“踪迹”做动词译出,得1分) 踪迹”做动词译出, 分 • ④买了礼物给妻子,就急急忙忙赶 买了礼物给妻子, 回家。 回家。 • (三个得分点均未译出,得0分) 三个得分点均未译出, 分
• (2)①刚刚被罢黜了巡抚住在家,认为奇 ) 刚刚被罢黜了巡抚住在家, 异而闻名。 异而闻名。 • (“方”字译出,但句意不通,得1分) 字译出,但句意不通, 分 • ②回到邓州巡抚家中,就听说沈通明行为 回到邓州巡抚家中, 异常。 异常。 • (“方”“异之”均未译出,得0分) ”“异之 均未译出, 异之” 分 • ③之后到巡抚家里住了下来,独自打听不 之后到巡抚家里住了下来, 好的消息。 好的消息。 • (“方”“异之”均未译出,得0分) ”“异之 均未译出, 异之” 分
09年江苏卷 09年江苏卷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0分)
•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购仰妻子急 •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方罢巡抚家居, 方罢巡抚家居 独闻而异之。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 何与? 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