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讲义7波粒二象性(教师版)
波粒二象性课件7(高二物理)

3.由不确定性关系可知,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 能同时被确定,也就决定了不能用轨道观点来描述粒子 的运动.
高中物理课件
判断正误 1.微观世界中,能同时精确测出粒子的位置和动 量.(×) 2.微观粒子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 3.不确定性关系可表示为Δ xΔ p≥4hπ.(√)
高中物理课件
小试身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多选)关于不确定性关系Δ xΔ p≥4hπ有以下几种 理解,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动量不可确定 B.微观粒子的位置不可确定 C.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同时确定 D.不确定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 也适用于宏观物体
高中物理课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确定性关系ΔxΔp≥4hπ的理 解,不确定性关系表示确定位置、动量的精度相互制约, 此长彼消,当粒子的位置不确定性更小时,粒子动量的 不确定性更大;反之亦然,故不能同时准确确定粒子的 位置和动量,不确定性关系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对 微观世界的影响显著,
高中物理课件
判断正误 1.光波既是一种电磁波,又是一种概率波.(√) 2.双缝干涉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3.概率波和机械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所以 本质是一样的(×)
高中物理课件
小试身手 1.(多选)为了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在双缝干涉实 验中将光屏换成照相底片,并设法减弱光的强度,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单 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出现双缝干涉图样 B.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单 缝,如果时间很短,底片上将出现不太清晰的双缝干涉 图样
答案:BCD
高中物理课件
名师点评 光波是一种概率波,体现了光的波动特性,光子经 过狭缝后在光屏上的落点具有概率性,明条纹处光子落 点概率大.
高二人教版物理-5课件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第1、2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 温度有关,如图 的分布只与黑体的_____
所示。
(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 增加 ; 的辐射强度都_____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 较短 的方向移动。 的极大值向波长_____
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电磁波 ,这种辐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________ 温度 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射与物体的_____ (2)特征: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_____ 温度而 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如果某种物体在任何温度下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 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 __________________ 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的特征: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 温度 有关。 只与黑体的_____
如图所示,把一块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用紫外线灯照射
锌板,观察到验电器的指针发生了变化,这说明锌板带了电。 你知道锌板是怎样带上电的吗?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知识自主梳理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2.光电子 电子 。 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_____
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存在着饱和光电流: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 越强,_____ 饱和 电流越大。这表明对于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 光电子数 越多。 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__________ (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 频率 有关,而与入射光的_____ 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 射光的_____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六章波粒二象性 3.波粒二象性

提示: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特殊规律,一切微观粒子都存在波动性,宏
观物体(汽车)也存在波动性,只是因为宏观物体质量大,动量大,波长短,难
以观测。
【归纳提升】
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我们之所以观察
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的缘故。
宏观物体波动性的三点提醒
(1)一切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宏观物体观察不到其波动性,但并不
否定其波动性。
(2)要注意大量光子、个别光子、宏观物体、微观粒子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3)在宏观世界中,波与粒子是对立的概念;在微观世界中,波与粒子可以
统一。
【变式训练2】 (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宏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课 堂 小 结
随 堂 练 习
1.(概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是概率波
B.地震波是概率波
C.水波是概率波
D.光波是概率波
答案:D
解析:声波、地震波、水波是机械波,不是概率波,光波属于概率波,故A、B、
C错误,D正确。
2.(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六章
3.波粒二象性
课标定位
1.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其对立统一的关系,会分析有关现象。
2.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会计算物质波即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3.知道物质波的实验验证方法。
4.了解概率波的概念。
素养阐释
物理观念:物质波、概率波。
科学思维:德布罗意运用类比、对称的思想,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
可能性大小可用波动规律
波粒二象性(教师版)

波粒二象性一、量子论1.创立标志: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的《物理年刊》上发表《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论文,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
2.量子论的主要内容:①普朗克认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单元即“能量子”或称“量子”,也就是说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子。
②物质的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3.量子论的发展①1905年,爱因斯坦将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传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论。
②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提出了一种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了量子论。
③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
二、黑体和黑体辐射1.热辐射现象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
这种由于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热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①.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辐射能量。
②.物体既会辐射能量,也会吸收能量。
物体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发射电磁波能力越大,则它吸收该频率范围内电磁波能力也越大。
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恰相等时称为热平衡。
此时温度恒定不变。
实验表明:物体辐射能多少决定于物体的温度(T)、辐射的波长、时间的长短和发射的面积。
2.黑体物体具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领。
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
3.实验规律: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四、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⑴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⑵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装置:如右图。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光的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康普顿效应•1923年康普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X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
X射线源R发射出一束X射线,打在石墨晶体C上,用摄谱仪S探测不同方向上散射射线的波长和强度。
1.康普顿散射实验一、康普顿效应2.实验现象•除原波长λ0外,发现了波长λ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的谱线。
•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吴有训测试了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证实了现象的普遍性。
)•X射线经物质散射后波长变长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
一、康普顿效应3.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经典电磁理论认为:当X射线通过石墨时,石墨中的带电粒子在射线的照射下做受迫振动,振动着的带电粒子向外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当与入射波频率相同,其波长与入射波的波长也应当一样,即X射线经物质散射后不会出现波长的改变。
•无法解释波长改变和散射角的关系。
一、康普顿效应4.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康普顿把光的散射看成是单个光子与单个电子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在碰撞过程中能量和动量都是守恒的。
•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
•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变和散射角有关。
一、康普顿效应5.光子的动量质能方程2E mc=h εν=光子能量2h m c ν=p mc =光子动量光子质量h λ=2h h c c cνν=⋅=波速=波长×频率pc=一、康普顿效应6.康普顿散射理论的意义•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密立根光电效应实验光学发展史1672牛顿微粒说t /年惠更斯波动说1690麦克斯韦电磁说18641905爱因斯坦光子说波动性1801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1814菲涅耳衍射实验赫兹电磁波实验1888赫兹发现光电效应19161923康普顿效应微粒说占主导地位波动说渐成真理粒子性1887。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章波粒二象性课件

紫
普朗 克线
外 灾 难
瑞利--金斯线
维恩线
o1 2 3 4 5
6 78
/μm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3.能量子假说:辐射黑体分子、原子的振动可看
作谐振子,这些谐振子可以发射和吸收辐射能。但
是这些谐振子只能处于某些分立的状态,在这些状
态中,谐振子的能量并不象经典物理学所允许的可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普朗克后来又为这种与经典物理格格不入的观 念深感不安,只是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证明任何复 归于经典物理的企图都以失败而告终之后,他才坚 定地相信h的引入确实反映了新理论的本质。
1918年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姓名和
h 6.6261034 焦 秒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和黑体辐射公式
1.黑体辐射公式 1900.10.19 普朗克在德国 物理学会会议上提出一个 黑体辐射公式
M
(T )
2πh c2
3
eh / kT
1
h 6.551034 Js
M.Planck 德国人 1858-1947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800K
1000K
1200K
1400K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一、 热辐射及其特点
1. 热辐射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由于分子热运动导致物体辐射电磁波 温度不同时 辐射的波长分布不同
例如:铁块 温度 从看不出发光到暗红到橙色到黄白色
这种与温度有关的辐射 称为热辐射 热辐射 --- 热能转化为电磁能的过程
高中物理人教版《波粒二象性》ppt课件

精品课件
5
对光学的研究
从很早就开始了… …
17世纪明确形成 了两大对立学说
牛顿 微粒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 数学基础以及牛 顿的威望使得微 粒说一直占上风
19世纪初证明了 波动说的正确性
19世纪末光电效应现象使得 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 光子说:光具有粒子性
精品课件
惠更斯 波动说
6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
精品课件
28
3.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1.内容
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以能量为h的微粒形式出现,而且在空 间传播时也是如此。也就是说,频率为 的光是由大量能量为 =h 光子组成的粒子流,这些光子沿光的传播方向以光速 c 运动。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
A K
电流计
电源
精品课件
34
第2课时 康普顿效应
精品课件
35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
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 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 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 射线波长 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阳
1. 光电效应实验
极
光线经石英窗照在阴极上,便 有电子逸出----光电子。
A
W 石英窗
K
阴
极
G
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光电流。
V
精品课件
22
遏止电压
阳A
极
将换向开关反接,电场反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本章整合17 波粒二象性(共31张PPT)

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容易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衍 射现象中,如果用强光照射,在光屏上立刻出现了干涉、衍射 条纹,波动性体现了出来;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容易显示出粒 子性,如果用微弱的光照射,在屏上就只能观察到一些分布毫 无规律的光点,粒子性充分体现;但是如果微弱的光在照射时 间加长的情况下,在感光底片上的光点分布又会出现一定的规 律性,倾向于干涉、衍射的分布规律.这些实验为人们认识光 的波粒二象性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5.由Ek-ν图象可以得到的物理量 (1)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2)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0=E. (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 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 ( )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 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
【答案】
BC
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光电管的阴极材 料为金属钾,其逸出功为W0=2.25 eV,现用光子能量为10.75
eV的紫外线照射光电管,调节变阻器滑片位置,使光电流刚好 为零.求:
(1)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若照射光的强度不变,紫外线的频率增大一倍,阴极K 每秒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如何变化?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动能为多 大? (3)若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动能为多 大?
4.入射光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表面垂直光传 播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光子的总能量,在入射光频率ν不变时, 光强正比于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但 若入射光频率不同,即使光强相同,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 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也不相同,因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 数也不相同(形成的光电流也不相同).
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3粒子的波动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 ABC )
质量/kg 速度/m·s-1 波长/m
弹子球
2.0×10-2 1.0×10-2 3.3×10-30
电子(100 eV) 9.1×10-31 5.0×106 1.2×10-10
无线电波(1
—
3.0×108 3.0×102
MHz)
A.要检测弹子球的波动性几乎不可能 B.无线电波通常只能表现出波动性 C.电子照射到金属晶体上能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D.只有可见光才有波粒二象性
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
(2)只有用波粒二象性,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行
为.
【例 1】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较明显,有时表现为 粒子性较明显
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C.能量越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D.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
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
对应,波长是 λ=hp,式中 p 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 是普朗克常 量.已知某种紫光的波长是 440 nm,若将电子加速,使它的德 布罗意波长是这种紫光波长的1104.求:
(1)电子的动量大小; (2)试推导加速电压跟德布罗意波长的关系,并计算加速电 压的大小(电子质量 m=9.1×10-31 kg,电子电荷量 e=1.6×10- 19 C,普朗克常量 h=6.6×10-34 J·s,加速电压的计算结果取 1 位有效数字).
【典例】 (多选)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 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 BCD)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
样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高二物理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1~5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1~5节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第一节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第二节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第三节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第四节 概率波第五节 不确定性关系二. 重点、难点解析1. 光电效应的规律〔1〕光电效应是单个光子和单个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只有当吸收的能量足够抑制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而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有关,由此可解释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和存在极限频率的原因。
〔2〕“光电子的动能〞可以介于0~E km 的任意值,只有从金属外表逸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且随入射光频率增大而增大。
〔3〕“入射光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外表单位面积上的光子的总能量,在入射光频率ν不变时,光强正比于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外表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但假设入射光频率不同,即使光强一样,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外表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也不一样,因而从金属外表逸出的光电子数也不一样〔形成的光电流也不一样〕。
2.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物质波的理解〔1〕光的粒子性并不否认光的波动性。
现在提到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与17世纪提出的波动说和粒子说不同。
当时的两种学说是相互对立的,都企图用一种观点去说明光的各种“行为〞。
并否认对方观点。
这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传统观念是人们观察周围的宏观物体形成的。
波动性与粒子性在宏观世界中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的,但对光子就不同了,光子属于微观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对于光子这样的微观粒子,只有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出发。
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行为〞。
光子说并不否认光的电磁说。
按光子说,光子的能量h εν=,其ν表示光的频率,即表示了波的特征,而且从光子说或电磁说推导光子的动量以与光速都得到一致的结论。
可见光确实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高二人教版物理-5课件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第4、5节

粒子在垂直方向上的动量也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量的大小可
以由中央亮条纹的宽度来衡量。
第十七章 第四节 第五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h 3.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ΔxΔp≥ 4π h 由 ΔxΔp≥ 可以知道,在微观领域,要准确地确定粒子 4π 的位置,动量的不确定性就更大;反之,要准确地确定粒子的 动量,那么位置的不确定性就更大。 4.微观粒子的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 h 由不确定性关系 ΔxΔp≥ 可知,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4π 是不能同时被确定的,这也就决定了不能用“轨迹”的观点来 描述粒子的运动。
第十七章
第四节
第五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对不确定性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h 已知 =5.3×10-35J· s,试求下列情况中速度测 4π 定的不确定量,并根据计算结果,讨论在宏观和微观世界中进 行测量的不同情况。 (1)一个球的质量 m=1.0kg,测定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 10
答案:CD
第十七章 第四节 第五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h 解析:不确定性关系 ΔxΔp≥ 表示确定位置、动量的精 4π 度互相制约,此长彼消,当粒子位置不确定性变小时,粒子动 量的不确定性变大;当粒子位置不确定性变大时,粒子动量的 不确定性变小。故不能同时准确确定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确 定性关系也适用于其他宏观粒子,不过这些不确定量微乎其 微。
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
B.一定落在亮纹处 C.可能落在暗纹处 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
第十七章
第四节
第五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体不一定是黑色的,黑体自身可以有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
实验装置
实验中将开有小孔的空腔视为黑体,使其恒温,测量从小孔中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
实验规律:
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实验经历:
1)维恩根据经典热力学得出一个半经验公式:维恩公式维恩公式在短波部分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但长波却不行2)瑞利和琼斯用能量均分定理和电磁理论得出瑞利—琼斯公式
瑞利—琼斯公式在长波部分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但在紫外区竟算得单色辐射度为无穷大—所谓的“紫外灾难”
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维恩位移定律和瑞利--琼斯公式之间用内插法建立了一个普遍公式——普朗克公式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C
A .由于黑体自身辐射电磁波,所以看上去不一定是黑的,所以选项A 错误;
2
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A
黑体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越大,故B、D错误.黑体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如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在
以至更高的温度时,则顺次发射可见光以至紫外辐射,即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故C错误A
故选A.
3
对于红、绿、蓝三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4
发光二极管,也就是
普朗克的课堂
首先在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验图像如上。
如上图,用不同频率的光去照射阴极,结果是:频率越高,遏止电压如上图所示: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使得截止频率也不相同;
5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
6
已经发生了光电效应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用绿光照射金属钾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在下列情况下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是(
9
用波长为
10
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当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偏转11
分别用
12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光电管对光电效应现象进行研究,得到金属的遏止电压
时,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所以截止频率为:.
13
某种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
的入射光需要照射一定的时间才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对于同种金属,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14乙甲
,则波长用某单色光照射金属钛表面,发生光电效应.从钛表面放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
15
D.
如图甲所示,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
16甲图所示电路给光电管所加电压为反向电压,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管阴极的
的光照射阴极后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正向电压后,由动能定理可知,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为
赌徒爱因斯坦
17
科学研究证明,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当光子与静止的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
实验说明:
(1)当光源很弱时,感光底片上的亮点显示出于光与感光底片的作用是量子化的,光是作为一个个粒子18
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
19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有关光的本性的说法正确的是(20 A.图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象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21
光及其应用>波粒二象性>能量量子化
C
紫外光是不可见光,所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不到类似的图象,但是用感光胶片就能观察到类似
现象.
故C错误.
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本质
光及其应用>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的某种场合下,光的
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
ABD
A.本题考查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概率波,少量光子的行为易显示出粒子性,而大量光
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波动性,A正确;
B.光的波动性不是由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的一种属性,这已被弱光照射双
缝后在胶片上的感光实验所证实,B正确;
CD.粒子性和波动性是光同时具备的两种属性,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德布罗意的一页纸论文
德布罗意的父亲是法国的伯爵,原本是研究历史的他对于盛行的"光具有粒子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拜在郎之万的门下开始学习物理,五年很快过去,到了该交博士论文的时候。
五年的时间里德布罗意只听懂了“波就是粒子”类似这样的话语,头皮发麻的他在论文中写下一个猜测:“粒子也可以是波”,这篇
23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
24
光通过单缝说发生的现象,用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的观点加以解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与二战胜利擦肩而过的德国
26
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锌板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7
分别用波长为
28
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光的波粒二象性
B.,两束光的频率相同D.光束光子的动量最大
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分别用29光束照射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量最多,故A .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可,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
截
越大.光、光
光的频率相等,则它们的最大初动能也相等,而光的频率最大,能量大,则最大初动能也大,且对应的波长最小,故BC 正确;,则光动量最大,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