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梳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习题课件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第2章 地球的面貌章末复习课件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2章 地球的面貌章末复习课件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a2314f3cc175527062208d7.png)
运河。 海峡。
(4)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巴拿马 运河。
三、四大洋
5.特征:
太平 洋,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最多,跨南北半球。
大西 印度
洋,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世界第二大洋。 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
洋,被海冰广泛覆盖,最小、最浅的大洋。
知识点梳理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
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知识点梳理
三、板块构造学说
3.基本观点: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即 欧亚 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
洲板块、 太平洋 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地売比较 稳定 板块
三、地球仪
4.定义: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 地球仪
5.在地球仪上,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是地球的自转轴,也就是 地轴 。
6.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 两极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 南极
。 是
地球的最南端。
知识点梳理
四、纬线和纬度
7.纬线定义:在地球仪表面,与 地轴 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叫 纬线圈
。
三、经纬网 16.定义: 经线和纬线
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经纬网。
17.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
。
六、地球的运动
18.方式: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即 自转
和
公转
。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 一年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习题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e9622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3.png)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1.★面对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它转动,地球仪上距桌面最近点( A )
A.始终在南极圈上
B.始终在赤道上
C.始终为南极点
D.始终在南回归线上
【解析】面对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它转动,地球仪与桌面的最近点始
终在南极圈上。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B )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7.★(海南中考)如下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由
此可推测
(B )
A.海面凹凸不平
C.港口的水面高
名师点拨
B.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D.地球绕太阳公转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解析】由图可知,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证明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不能证明海面的形状、港口的水面高低、地球 的公转等。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某学校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动手制作了地球仪,下图显示了其制作地球 仪的整个步骤过程。据此,完成第 10~11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0.该地球仪地轴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约是
A.23.5°
B.30°
C.66.5°
D.90°
( C)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知识点 3:地球仪
1.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缩小 小后,制作成地球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章末复习课件(共40张PPT)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章末复习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6af01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3.png)
(2)判断对错: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①模拟旅游线路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 ) ②乙半岛的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交流,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 √) ③D大洲的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合 作为“南北对话”。( × ) ④B和E运河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 )
(2019 潍坊)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进入地壳运动活跃期。 2000—2010年间,苏门答腊岛近海共发生8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 震。据此,读图Z-2-15,完成28~29题。
28. 苏门答腊岛沿海山脉上火山广布,其成因是( C ) A.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B. 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地壳活跃 C.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 D. 位于欧亚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考点②C 世界的海陆分布
(2019重庆)图Z-2-5为“东半球海陆轮廓图”,读图并完成11~12题。 图Z-2-511. 图中甲、乙、丙三大洲中面积 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B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12. 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地表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C.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以陆地为主
(3)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发生的原因。 现象①:印度尼西亚多火山。 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现象②: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谢谢
18. S峰与龙井村的相对高度最可能为( C )
A. 80米
湘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27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67dc33650e52ea55189851.png)
3
西 经 度W
东 经 度E
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90
60
高纬度
北
中纬度
纬 度
30
N
0
低 纬度
30
南
中纬度
纬 度
60
高纬度
S
90
经纬度的划分
西 经 度W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山顶之间等 高线不相连的 地方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课堂练习D: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是什么?
E B
A 是陡崖 B 是鞍部 C 是山谷 D 是山脊 E 是山顶
A
C
两侧的大洲
沟通的海洋
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和南美洲
太平洋和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非洲
大西洋和印度洋
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
1、地震多发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因为地壳比较活跃。
2、几乎全部是由海洋组成的板块是?
太平洋板块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一节 认识地球
复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的划分
界线。 3.经纬网中会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
以及方向关系。 4.会划分低、中、高纬度。
地球的形状: 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的不规 则的球体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赤道周长 4万 千米 表面积 5.1亿 平方千米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课件2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课件2 (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b03f5a1ed9ad51f01df2c6.png)
6
N 0°20°40° 60°
南北极
S
经线
600 450 300 150 00 150 300 450
600
纬线 K12教赤育资道料
N
S
回归线 极圈 7
K12教育资料
8
N
A.
0°20°40° 60°
南北极
S
经线
600 450 300 150 00 150 300 450
600
纬线 K12教赤育资道料
K12教育资料
39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K12教育资料
34
K12教育资料
35
复习
K12教育资料
36
K12教育资料
37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K12教育资料
38
小结
{海 过去
陆 现在
{ 大陆漂移假说
大西洋的扩张 太平洋的收缩
发展
{ 板块运动学说 六大板块 两大火山地震带
K12教育资料
13
在世界海陆分布中,全球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 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在地球表面积5.1亿km2总面积中,海 洋面积为3.6亿km2,陆地面积为1.49亿km2
陆 地 占____% 海 洋 占____%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K12教育资料
14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的特点:
亚洲
非 洲
印度洋
南极洲
南极洲
K12教育资料
16
K12教育资料
17
伊斯坦布尔 黑海
马尔马拉海
K12教育资料
18
大西洋
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课件
![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0be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3.png)
等地貌。
侵蚀作用
流水、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 岩石进行侵蚀,形成峡谷、溶
洞、角峰等地貌。
搬运作用
流水、风等外力将地表物质进 行搬运,进一步塑造地貌。
沉积作用
流水、风等外力将地表物质沉 积下来,形成冲积扇、三角洲
、沙丘等地貌。
04 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关系
气候类型简介及特点
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或雨季、旱季。
政策法规支持
制定和完善环保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 利推进。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章节知识点总结回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经纬网是地球仪上的重要部分,用于确定地球 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农业生产。
环境污染
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 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
康。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活动破坏自然栖息地,导致 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保意识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
提高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球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特征
01
02
03
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 平原、盆地、丘陵等多种 地形地貌。
侵蚀作用
流水、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 岩石进行侵蚀,形成峡谷、溶
洞、角峰等地貌。
搬运作用
流水、风等外力将地表物质进 行搬运,进一步塑造地貌。
沉积作用
流水、风等外力将地表物质沉 积下来,形成冲积扇、三角洲
、沙丘等地貌。
04 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关系
气候类型简介及特点
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或雨季、旱季。
政策法规支持
制定和完善环保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 利推进。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章节知识点总结回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经纬网是地球仪上的重要部分,用于确定地球 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农业生产。
环境污染
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 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
康。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活动破坏自然栖息地,导致 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保意识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
提高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球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特征
01
02
03
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 平原、盆地、丘陵等多种 地形地貌。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综合复习上课课件新版湘教版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综合复习上课课件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4d07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5.png)
2.板块运动与地形:板块碰撞挤压会形成高山高原;板块张裂拉伸会形成裂谷或 海洋。
1.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2.两大火山地震带:___环_太__平__洋____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_阿__尔__卑__斯__ __—__喜__马__拉__雅__火山地震带。
考点一 极地经纬网图中的定位与定向
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__赤_道___。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__2_0_°__W__和_1_6_0_°__E__这两条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 地点的位置。
___半__圆__弧____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 极缩为一点
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
__东__西__方向
__南_北___方向
相互关系
相互平行
相交于南、北两极
起始线 度数划分
符号
变化规律
纬度
赤道(0°纬线)
从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 90°
北纬“N”,南纬“S”
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 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地球仪概况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经纬网
地球的运动 自转和公转:特点、产生的现象
“盖天说”与“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_不__规__则__球__体___。
定义: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__球__模__型___。
作用: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 布,能直观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习题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fce3a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3.png)
A.海拔高
B.地表起伏小
C.海拔低
D.地表崎岖不平
( B)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0.小敏这样描述她的家乡:“四周峰峦叠嶂,群山连绵,内部一马平
川,水田成片”。小敏家乡的地形是
(A )
A.盆地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地理图解
拳头法理解地形部位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拳头是一座山,四个凸出的关节,相当于山峰,两个相邻山峰中间相对 凹下去的部分,相当于鞍部,相邻的手指头之间的缝隙相当于山谷,每 根手指头中部略微凸起的部位就成了山脊,拳头的左右两侧比较陡的部 分构成了陡崖。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3)C 处的海拔在 90900 0 米以上。 (4)在图中 D 处拟建一水坝(如图中“ ”),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最 有可能被水淹没的是② ② 。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8.某校开设制作“等高线纸质立体模型”地理实践课。课上,同学们 小组合作完成了等高线立体模型(如图所示),并用它识别地形部位,学 习、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