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黄土高原生态修复
治理黄土高原措施
![治理黄土高原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2afe8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6.png)
治理黄土高原措施1. 引言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区域,也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治理黄土高原成为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治理黄土高原的相关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地质治理等方面的内容。
2.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措施之一。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特征独特,水土保持能力较弱,植被覆盖度低。
因此,通过植被恢复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植被恢复的具体措施包括:•植树造林:通过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度,防止土壤被风蚀和水蚀。
•草地恢复:通过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和恢复,提高草原的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侵蚀。
•沙地固定:在沙漠和沙丘地带进行沙地固定工程,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固定沙丘,防止沙尘暴。
植被恢复需要长期的持续努力,通过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3.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治理黄土高原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降雨稀少,且水分容易通过透水性较弱的黄土层渗漏,因此水土保持对于稳定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实施水土保持的具体措施包括:•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包括修建梯田、搭建防护林网、建设沟渠等,通过改变地形和构造,减少水土流失。
•排水措施:对于土层较厚的地区,通过合理的排水措施,防止土壤过度湿润,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地下水利用:通过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建设小型水库和地下水补给设施,提供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供水。
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需要在植被恢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4. 地质治理地质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的重要一环,主要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质问题。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存在地层裂缝、滑坡和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隐患。
为了保护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地质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完整版)黄土高原生态修复
![(完整版)黄土高原生态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973df121804d2b160b4ec091.png)
被
生
修复措施
态 在森林区,要以人为促进天然林恢
恢 复为主;在森林草原过渡区和草原
复 区,要以封禁为主,补植乡土灌草
具体措施
区域选择
森林、草原和荒漠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 密度小(<200人/km2)、生态建设经费不足
建立完善生态修复法规
以县、乡、村和流域为单元,制订本 地区切实可行的中长期生态修复规划
环境生态污染与修复理论之——源自黄土高原生态修复By 任佳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第2 页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第3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250万年前
黄 土 高 原 地质运动——气候变化——黄土沉降在地质年代范畴相互作用 的 形 成
第4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主要山
脉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将高原分
自
为山西高原、陕西黄土高原以及陇西高原
然
三大部分。
环
高原气候特征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
境 特 征
寒冷干燥,降水量少,且季节性和地域性 较强。
高原土壤成碱性,腐殖质和氮元素缺 乏,养分不多,不适宜种植。
一定范围的植物群落一旦修复成功就会进入持 续演替,达到具有全面功能的生态系统,能够 自我更新,不再需要资金投入。达到一定阶段 后,还可以有限制地利用,如适度放牧、砍柴、 间伐木材等,从而获取经济效益。
第 17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目标
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
![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d37d8cf90f76c661371a80.png)
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实施方案延安市人民政府二o一六年十一月目录一、基本情况 (5)(一)延安市概况 (5)(二)试点范围 (7)1、试点范围的选择 (7)2、自然地理概况 (9)3、经济社会概况 (14)4、土地利用状况 (15)5、生态系统变化趋势与生态服务功能 (17)(三)试点范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9)1、主要问题 (19)2、问题的成因 (22)3、主要危害 (25)(四)影响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 (29)二、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2)(一)前期工作及主要经验 (32)1、前期工作情况 (32)2、主要经验 (35)(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6)1、管理工作条块分割,协同不够 (37)2、资金缺口大,来源过于依赖财政资金 (37)3、项目布署碎片化,叠加效应不足 (38)4、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不够 (38)5、体制机制不健全,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39)(三)开展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意义 (39)1、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 (39)2、改善黄土高原生态功能 (41)3、促进试点区农牧民减贫脱贫 (43)4、创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 (43)5、实现延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5)三、主要工作内容 (46)(一)总体思路、原则与目标 (46)1、总体思路 (46)2、原则 (46)3、目标 (48)(二)主要任务 (49)1、安塞县主要任务 (50)2、宝塔区主要任务 (51)3、延长县主要任务 (52)4、吴起县主要任务 (53)5、志丹县主要任务 (53)6、延川县主要任务 (54)7、其它任务 (54)(三)重点工程 (54)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区域生态修复 (55)2、农田生态功能提升 (60)3、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 (62)4、废弃矿山综合整治 (66)5、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 (67)6、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整治 (67)7、辅助项目 (70)四、投资测算 (74)(一)测算依据、方法 (74)1、测算依据 (74)2、投资测算方法 (75)(二)投资安排情况 (76)1、延安试点区总投资及各项投资比例 (76)2、项目投资测算及分年度投资计划 (78)(三)项目资金来源 (82)1、投资来源 (82)2、地方配套资金来源 (82)五、组织实施和管理 (87)(一)强化政府领导职能 (87)(二)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88)(三)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88)(四)加强项目过程管理 (89)(五)加大宣传教育 (90)六、项目效益分析 (92)(一)生态效益分析 (92)1、提升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功能 (92)2、改善延安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93)(二)经济效益分析 (94)1、直接经济效益 (94)2、间接经济效益 (95)(三)社会效益分析 (96)1、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 (96)2、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97)3、提高农牧民劳动技能和素养 (97)4、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97)附件:1、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工程部署图图1 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工程部署图图2 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吴起县)工程部署图图3 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志丹县)工程部署图图4 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延川县)工程部署图图5 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安塞县)工程部署图图6 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宝塔区)工程部署图图7 延安市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延长县)工程部署图2、延安市项目分年度计划表3、延安市项目简介一、基本情况(一)延安市概况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居黄河中游,北连榆林地区,南与渭南、延安、咸阳市毗邻,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庆阳地区接壤,东临黄河与山西省吕梁地区相望。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b250d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4.png)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黄土高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
为了保护和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其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可以采用种植防护林的方法。
防护林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防止土壤流失,并能提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和固碳等。
当然,在栽种防护林时还需要注意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树种,以及合理管理,以确保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除了防护林,还可以通过植被恢复来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干旱区域之一,干旱环境对植被恢复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植被恢复,如合理选择抗旱的植物,加强水源管理,控制过度放牧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广植物保护技术来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
除了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的植被退化也是亟需治理的问题之一。
植被退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
治理植被退化的关键在于加强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与修复。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推广水土保持措施来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加强资源管理和监测,划定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以提高植被的保护水平。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还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制定策略和措施时,需要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可以发展旅游业,利用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更多人来参观和消费。
同时,还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样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又能实现生态保护。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需要采用综合的、系统的措施。
通过种植防护林、植被恢复等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通过加强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与修复来治理植被退化;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生态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1272b5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c.png)
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是指在农业、林业、牧业和水土保持措施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下,土壤表面的肥力和结构不断丧失,最终形成荒漠化、沙化等现象。
而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可以有效修复水土流失的措施。
一、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的影响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首先,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土壤的肥力丧失,进而影响农田产量。
土壤的流失不仅带走了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还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使黄土高原的土壤质量进一步下降。
其次,水土流失还导致土壤表层被冲刷,形成了深沟和裸露的地表,进一步加速了水土流失的速度。
这些都使得黄土高原的土地变得贫瘠,不适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恢复。
二、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重要性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对于保护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态修复可以重建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植树造林等措施,可以增加有机物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和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农业的发展。
其次,生态修复可以减轻水土流失的速度。
植被的恢复不仅可以减缓水流的速度,还可以有效防止土壤的冲蚀,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增加水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生态修复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提高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三、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措施为了有效修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实施植被恢复计划。
植被是保持土壤稳定的重要因素,植被的恢复对于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种植抗旱、抗风、抗寒的植物,如沙棘、胡杨等,来改善黄土高原的植被状况。
其次,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在黄土高原地区,可以修建沟渠、坝塘等工程,收集和储存雨水,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土壤的冲蚀和流失。
此外,还可以实施梯田和沙障建设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最后,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开展土壤改良研究。
2024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024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cb61a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0.png)
3 下列属于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的是 C A.沙尘暴肆虐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D.海水倒灌,土质变坏
4 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①造林种草 ②节约用水 ③围湖造田 ④坡地改梯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D、①④
•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据此判断 D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水库)
水库的作 用?
减少径 流 防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打坝淤地:—在—黄工土程高原措地施区(中打等规坝模淤的地小)沟、小
河内打,坝选淤狭地窄有部何位作,用从?两面淤地山坝上取土筑成大坝, 把整条沟彻底锁死,之后便听任洪水在沟内淤积, 直至把整条沟淤成小平原,小盆地,上游可能形 成水库1. 。拦蓄泥沙,防止
学习目标
• 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治理
• 回顾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黄土高原 的实际,在影响水土流失的诸因素中 哪些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人类 无法控制的?因此,人类可以采取哪 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治理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
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 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玉米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耕作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课本P38) 沟垄种植 粮草带状轮作、间作 改良灌溉方式,提高 水的利用率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d60912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4.png)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黄土高原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之一。
由于长期以来过度的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的努力下,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源于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和过度的人类活动。
在过去几十年中,为了追求高产量和经济利益,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农田退化。
同时,大规模的水土流失也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大量的土壤被冲刷走,河流被淤积,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修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首先,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土地利用政策,限制了农地的开垦和扩张。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和农田水利工程,减少杂草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政府还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项目。
通过这些措施,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面积得到了明显提升,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外,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对农田和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
其次,地质条件和气候变化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继续加强政府的投入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是保护和修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的关键。
最后,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不仅仅是一个地方问题,更是关系到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黄土高原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企业、农民和公民都应该认识到保护和修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保护和修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创新。
陕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保护修复
![陕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保护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4bb49ca6ad02de80d5d840f1.png)
陕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保护修复储诚山1,刘伯霞2(1.天津社会科学院 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191;2.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兰州 730070)提要: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全国水资源贫乏地区和气候变化敏感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陕西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和植被较少且质量较差,旱涝、地质灾害频发,对国家生态安全、黄河中下游防洪安全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分析了陕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陕西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对策措施,为提高陕西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安全;生态保护修复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19)05-0125-07 DOI:10.13483/j.cnki.kfyj.2019.05.018 我国黄土高原位于北纬32°~41°,东经107°~114°之间,东起太行山,西到青海日月山,南界秦岭,北抵鄂尔多斯高原,总面积64.87万平方千米,包括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共7个省(区)341个县(市),总人口1.08亿。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全国水资源贫乏地区和气候变化敏感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陕西黄土高原位于陕西省的中北部,东隔黄河与晋西黄土高原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宁夏黄土高原相邻,北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界关中平原。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总面积8.3万平方千米,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的1/8,占陕西省总面积的40%,涉及陕北、关中6个地级市的41个县区,总人口约956万①②,占陕西省总人口的25%左右。
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与生态修复
![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与生态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cf8dd3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c.png)
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与生态修复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最典型的旱地区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黄土高原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和修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措施。
本文将探讨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以及这些生态修复措施的效果。
一、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特殊地理区域,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貌特点:黄土高原的地形起伏较大,地势相对平坦,呈现出一片片连绵起伏的黄土丘陵。
这些黄土丘陵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形成于数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和地表风蚀作用。
2. 地质条件:黄土高原地层中的黄土是由风化后的黏土沉积而成,因此具有很强的透水性。
然而,由于地表植被稀疏,降雨时黄土表面很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水土流失。
3. 气候特点: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多风。
降水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相对干旱。
这种气候条件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黄土高原的生态修复措施为了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问题,政府和科研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措施。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生态修复措施:1. 植被恢复:通过大面积的植被恢复,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植被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侵蚀。
同时,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提高空气湿度。
2.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程是防止和减缓土壤侵蚀的重要手段。
这包括修筑沟渠、架设护坡、建设防护林等措施,以阻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进程。
3.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是黄土高原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修建水库、水利灌溉系统等措施,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4. 生态补偿政策:政府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对参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农民和牧民进行补贴和奖励。
这可以激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并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c32b0a7f121dd36a32d822a.png)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张文辉1,刘国彬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712100,陕西杨凌)摘要 根据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实施植被生态修复的经验和黄土高原生态安全考察成果,论述植被生态修复的特点和功能,提出植被生态修复的核心内涵是将人为促进群落演替的人力与天然群落演替的自然力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恢复与局部快速恢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的目标是:区域内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平均增加10%~15%;地带性植被的代表种盖度在群落中占到20%~25%;植被总覆盖度75%~85%;水土流失强度有显著性减少。
目前植被生态修复的关键问题是有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措施积累不足,方法简单,效益不高。
未来应采取正确生态修复思路,尽快解决生态修复中关键技术理论;科学规划,在典型地区黄龙森林区和安塞森林草原区建立示范点,实施综合的植被生态修复措施,建立法律保障体系,为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态修复;指导思想;目标;黄土高原收稿日期:2008 11 24 修回日期:2009 04 01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课题 林草植被恢复与生态稳定性研究与示范 (KZC X2 XB2 05);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课题 植被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建设技术 (2006BAD09B0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KZCX2 YW BR 02)第一作者简介:张文辉(1954!),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E mail:zwhckh@163.comCountermeasures and strategy to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in Loess Plateau,ChinaZhang Wenhui 1,Liu Guobin2(1.The Envi ronment and Ecol ogy Key Laboratory of of Educati on Mini stry in Wes t Chi na,Northwes t A &F University;2.Soil and Water Cons ervation Ins titute of CAS and MWR:712100,Yangling,Shaanxi,Chi na)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and the result of ecological safety investig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the func tions and characters of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had been explained,and the core content of ve getation rehabilitation combining the artificial power for promoti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with the natural power of plant community succession is shown in order to achieve that all area vegeta tion rehabilitation combing with part area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quickly.The aims for the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 that biodiversity increase 10%-15%on average.The coverage of typical species of the geography belt should acheive 20%-25%.The total vegetation coverage should acheive 75%-85%.The soil erosion decrease evidently.At present,the disadvantage for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is no enough research accumulation for technology and the theory of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rehabilitation is not ideal.In the future the key techno-theoretic problems should be solve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by the sketch ideas.The typical demonstration area for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should be set up for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s for rehabilitation.The law and regulation system for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should be formed for the Loess Plateau.Key words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leading ideas;aim;Loess Pla teau2009年6月7(3):114 118中国水土保持科学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7 No.3Jun.2009生态建设的基础是植被恢复与建设[1],但是,由于人力物力所限,在生态建设中,人们不可能短时间投入足够的财力用于植被的人工恢复和建设。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https://img.taocdn.com/s3/m/287f8f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6.png)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它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带,涵盖了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等多个省份。
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人为破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要认识到黄土高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黄土高原区域地势较低,降水稀少,土地易于水、风侵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大量的沙尘暴经常袭击黄土高原,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
此外,由于大规模的采煤、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耕地,土地质量下降,水源减少,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威胁。
其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要加强对土地的保护,严禁违法开垦和过度采矿。
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鼓励农民节水灌溉,建设水库和引水渠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放牧和奖励农民种植经济不发达的植物,以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度。
此外,可以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鼓励农民种植草本植物和树木,为生物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
再次,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促进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科学家可以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功能,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的经费支持,鼓励科学家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相关的科研项目。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鼓励企业和农民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例如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营造方案。
最后,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黄土高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全球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例如,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启动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项目。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4ff9bf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2.png)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位于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是典型的水资源贫乏地区。
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特殊的沟壑纵横的地貌,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刻不容缓。
标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大面积、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这些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
然而随着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情况华池县地处甘肃省庆阳市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全省、全市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共辖4镇11乡,111个行政村,64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2.62万户,农业人口11.53万人。
境内梁峁相间,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总土地面积3791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441km2,占总面积的90.8%。
年均土壤侵蚀模数8000T/km2·a。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水保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以建设陇上草畜大县和生态强县为目标,以实施农村小康家园建设为重点,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科学规划,严格标准,规模整治,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42.4km2,其中:梯田34880hm2,造林38930hm2,种草63460hm2,封禁6970hm2,谷坊1836道,涝池182个,水窖1898眼,配套道路242.26km,生物护埂19km,建淤地坝89座。
监督管护治理成果面积143.63km2,征收水保“两费”126万元。
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累计达到41.92%,林草覆盖率累计达到27.01%。
二、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对本地区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总结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一)自然因素1.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科学与实践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科学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4f88cd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4.png)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科学与实践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其中之一便是黄土高原的生态退化。
面对这一严峻的问题,科学家们和政府部门积极展开生态恢复实践,不断探索适合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科学可行性方案。
一、黄土高原生态现状分析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西部,其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使其面临着许多生态问题。
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已经导致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
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质量劣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十分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科学方案(一)生态工程方案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政府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态工程方案。
生态工程包括种植树木、草场整治、水土保持工程、草地恢复等,是生态环境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其中,草地恢复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一大重点。
草地的恢复不仅可以改善土地的环境,提高农田的草地覆盖率,还可以促进地区的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扶贫方案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的贫困地区之一,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的生计问题,政府部门还采取了生态扶贫方案。
生态扶贫的主要内容包括种植经济作物、家庭养殖、旅游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了当地居民的生计问题和保护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当地居民的帮扶力度,提升他们自我保护和生态修复能力,更好地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实践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政府部门的生态恢复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政府部门和当地居民共同实施生态工程,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第一,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在生态工程方案的实施下,当地的绿化植被得到了有效地恢复,土地侵蚀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地防治。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生态因素逐步得到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5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退耕还林是国家颁布的一项重要政策,从长远考虑,将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土壤利 用率低下的耕地退还成林地,维护其本来的生态地位。以户为单位,政府给予补助, 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退
耕
还
林
退耕还林的意义:
工
程
① 优化了产业结构,有效抑制了水土
一定范围的植物群落一旦修复成功就会进入持 续演替,达到具有全面功能的生态系统,能够 自我更新,不再需要资金投入。达到一定阶段 后,还可以有限制地利用,如适度放牧、砍柴、 间伐木材等,从而获取经济效益。
第 17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目标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10%~15%,
植
植被总覆盖度75%~85%。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结构单一、商业水平和市场占有
率低,主要以农业为主,其次是畜牧业和
经
林业。工业和服务行业资源缺乏。
济
特
各行业联系不紧密,散乱的关系使得
征
自然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也是生态
退化的重要原因。
具体措施
第7 页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林、草、地 小
流 理利用资源,调整各行业用地,综合配置
发展所需条件,系统规划以改善农业生
域 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
综
合 治
保塬
理
护坡
固沟
第 13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新淤成的坝地,必须形成有效的排水系统,
防止盐碱化和沼泽化。在坝地上进行农牧业生
淤
产,尽可能采用旱作方式,若进行灌溉应大力
被
生
修复措施
态 在森林区,要以人为促进天然林恢
恢 复为主;在森林草原过渡区和草原
复 区,要以封禁为主,补植乡土灌草
具体措施
区域选择
森林、草原和荒漠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 密度小(<200人/km2)、生态建设经费不足
建立完善生态修复法规
以县、乡、村和流域为单元,制订本 地区切实可行的中长期生态修复规划
具体措施
第5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急剧增加,开垦荒地的现象越来
越普遍,使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成为世
社
界上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
会 环
人类的开垦加速了黄土肥力的丧失, 加重土壤侵蚀。
境 特 征
同时土壤侵蚀又引发了荒漠化、泥石 流以及土地退化等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 环。
具体措施
第6 页
第 18 页
环境生态污染与修复理论之——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
By 任佳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第2 页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第3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250万年前
黄 土 高 原 地质运动——气候变化——黄土沉降在地质年代范畴相互作用 的 形 成
第4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主要山
脉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将高原分
自
为山西高原、陕西黄土高原以及陇西高原
然
三大部分。
环
高原气候特征是夏季温暖湿润,冬季
境 特 征
寒冷干燥,降水量少,且季节性和地域性 较强。
高原土壤成碱性,腐殖质和氮元素缺 乏,养分不多,不适宜种植。
地
推广节水灌溉措施。以坝系控制的流域为单元
坝
计算,当地水资源利用系数应控制在合适的范
建
围内。
设
效果好且投资少, 有效的利用了水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改进农业基本条件
建在沟谷处,拦淤泥,多年 以后土力肥沃。
第 14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建 梯 田
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 降低水流速度,
流失现象,增加了农民收入。
②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程.
第 16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植 被 生 态 恢 复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初期投资少
植被生态修复的植物是从当地选择土著种,通 过播种、补植等促进自然演替,免去了人工群 落建设时必须的整地过程、苗木购买、栽植、 管护等一系列费用。
后续开发利用
具体措施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第 11 页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生态修复的 措施
第 12 页
LOGO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小于100km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河沟的沟道流域,面积
2,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小流域小流域综合治理是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之上,合
第8 页
黄土高原特征
1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流失广度深度大
集中土地的流失面积高达62.7%,水蚀、 风蚀以及重力侵蚀都很严重,长期侵蚀导 致黄土高原支离破碎
沟壑众多
人口分布稠密、人类活动频繁使生态环境 进一步恶化,有的地区每年都有超过1cm 的土层被剥蚀。
第9 页
黄土高原特征
2 沙漠化
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措施
自然因素
气候干旱,土质疏松,暴雨、狂风以及地 表沙源多。
人为因素
人类不合理开垦、放牧以及修路,开矿等 行为,使原本脆弱的自然环境更加恶劣, 绿色植被逐渐减少,沙漠面积增大。
沙漠化区域主要是长城沿线风沙区,占总面积 的26%,跨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四省。
第 10 页
黄土高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