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8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全文
《管理会计》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路径探讨
![《管理会计》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路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81efd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d.png)
《管理会计》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路径探讨发布时间:2022-10-08T02:24:19.08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6月第11期作者:滕萍萍[导读]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大智移云时代”财务转型的背景,滕萍萍烟台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大智移云时代”财务转型的背景,针对《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依托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模式集成、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基于问题导向,探索《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将价值引领贯穿于《管理会计》教学中,促进课程思政“如盐化水”,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课程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一、引言2016年12月8日,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行动方向。
2019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目标要求、内容重点和不同类型的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意见。
近年来,随着“大智移云”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组织方式、会计职能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1年,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其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管理会计应用,加大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度。
可见,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未来财会领域改革与发展的重点。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管理者,为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这意味着管理会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因此,如何实现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如盐化水”“润物无声”,培养德才兼备的管理会计综合性人才,是当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做到“五个强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做到“五个强化”](https://img.taocdn.com/s3/m/815d4f374028915f814dc258.png)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做到“五个强化”作者:于运国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7年第3期2016 年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回答,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进行了深刻阐释。
总书记的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深入学习贯彻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强化党的领导、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文化建设、强化监督问责,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大成效。
一、强化党的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中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办好中国大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时期都必须毫不动摇的。
高校党委要切实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真正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
强化党的领导,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明确写入大学章程。
高校党委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二是高校党委书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长远规划。
三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的基础,要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主体作用,让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体现最大价值和效能,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商务英语隐性思政教育教学实例分析—以《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为例
![商务英语隐性思政教育教学实例分析—以《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915a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6.png)
商务英语隐性思政教育教学实例分析—以《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为例发布时间:2021-11-26T00:55:20.9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6月18期作者:叶少斌[导读] 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叶少斌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隐性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为例,探讨商务英语课程隐性思政的途径和方法,并反思教学效果,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
于是,课程思政在高校便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但是,课程思政并不是新鲜事物,新要求,恰恰相反,这是我们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近些年我们过于的重视知识的传授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有责任将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作为“育人”的重要一环,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来。
商务英语专业是顺应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需求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个专业,以培养语言能力为本,商务能力为纲,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爱国主义情操和国际视野,这些都需要课程思政的渗入才能实现。
但是,僵硬的灌输思政元素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思政隐性教育势在必行。
本研究将以商务英语专业大一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商务英语综合课程1》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商务英语课程隐性思政的途径和方法,并反思教学效果,最后提出建议。
一.教与学:挖掘思政元素,确定融入途径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联结点即“把价值引领要素及内涵巧妙地融合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2].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突出商务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选材和编排上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每单元紧扣社会文化热点问题,选择不同难度和文体的课文,充分反映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2016年时事政治:十二月时政热点(二)
![2016年时事政治:十二月时政热点(二)](https://img.taocdn.com/s3/m/8a9ad2b6dd3383c4ba4cd215.png)
2016年时事政治:十二月时政热点(二)11、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2月6日在北京开幕。
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学习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听取并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民盟十一届五中全会决议等。
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代表民盟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主持开幕会。
12、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2月6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听取并审议台盟第九届中央常务委员会2016年工作报告,审议关于召开台盟第十次全盟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台盟中央监督委员会人员调整的决定。
13、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2月7日在北京开幕。
14、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5、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要求,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
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
要继续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16、中共中央12月6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强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预科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
![预科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4b36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9.png)
预科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教育部2017版《大學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在大学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制定预科英语课程思政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各种思政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预科英语课程融入思政内容进行探索与实践。
标签:预科英语;少数民族;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因此,在预科英语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授课过程中设计融入思政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是预科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预科英语课堂,将成为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政教育的一项重大而有意义的改革。
一、预科英语的课程特点预科英语是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也是他们进入本科学习大学英语时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和人文通识课程。
我校预科英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课程覆盖面广,师学多,持续久,影响大。
教育部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基于这一教学理念,预科英语作为高校大学英语的前期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合作,对于未来进入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语言、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预科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1.组织课程团队成员讨论制定思政方案。
预科英语教研室在推广思政课程与预科英语课程结合的过程中,组织教研室成员进行分组,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不定期研讨,共同深入细致地讨论预科英语教材中各单元的思政目标,挖掘每个单元各环节知识点当中的思政元素,拓展思政资源,形成思政教学方案。
确定方案后,教研室教师集思广益,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的内容体现在教案和课件当中,课后及时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记录在教学反思里。
高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思政教育
![高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思政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37afc8d04a1b0717ed5dd0f.png)
高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作者:陈周庆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3期摘 ; ;要: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教师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强化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就业观教育;强化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就业心理健康和职业心态教育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 ; ;就业指导 ; ;职业生涯规划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作为高校教学中重要一环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大学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目前,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授课教师,并没有高度重视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存在教育意识不强、教育能力不够、教育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2]。
更多的是从“术”的角度进行讲授,如怎样制作求职简历、求职时笔试和面试的注意事项等,忽略思政教育因子的融入。
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之中,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进而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一、强化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教育部办公厅早在2007年12月就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文件明确指出,大学生要通过课程教学在态度层面实现以下目标:大学生应当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3]。
对齐基准精准发力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对齐基准精准发力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https://img.taocdn.com/s3/m/c5433fd243323968001c929c.png)
对齐基准精准发力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作者:许才山来源:《新长征》 2017年第5期2016 年12 月7 日至8 日,中央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2 月20 日,省委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出席会议并讲话。
他指出,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努力开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中央到地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倍受重视。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巴音朝鲁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深刻领会、牢牢把握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对办学治校、育人育才具有特殊重要性。
当前,国家正迫切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和卓越人才,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作用,把肩负的职责履行好。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讨论会发言稿2篇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讨论会发言稿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f1bd5fa76e58fafab0034f.png)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讨论会发言稿2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以下是关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讨论会发言稿。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讨论会发言稿(1)12月7日到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思想政治建设,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树立自信意识,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教育强则国家强。
我们的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培养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接班人。
我们的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以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
树立担当意识,全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
要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须具备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科技的、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世界的广泛知识。
我们的高校担负着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任务,思想引领不仅是口号上的呼喊,它要求我们必须践行于实际中,把最大化引领学生思想作为高校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树立创新意识,扎实提高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做好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和发扬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caa7b932b160b4e777fcfd1.png)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显性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充分挖掘各科教学、校园环境等隐性教育资源,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一、引言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大学生是青年的杰出代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大学阶段正是人生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
世界形势的动荡,政治格局的演变,经济大潮的冲击,信息全球化的渗透,国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各种变化,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2004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又强调要“教育大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要“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进一步明确了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涵(一)理想信念的涵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渐形成的,对自我成长的追求和对社会发展的向往。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的坚信不疑的态度,并愿意为之付诸行动的精神状态。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都是人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理想信念作为一个综合概念被政治理论界和学术界广泛运用。
左雪松、夏道玉认为:“理想信念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概念,是我们党在多年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产物。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初探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58dd0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7.png)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初探发布时间:2021-10-29T01:59:12.550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6期作者:陆静赵琰高彦杰赵萍[导读] 数字信号处理是我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文章从实现中国梦和培养创新意识两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陆静赵琰高彦杰赵萍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摘要:数字信号处理是我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文章从实现中国梦和培养创新意识两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中国梦创新意识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几年过去了,全国各大高校有不少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做了研究和探索。
我校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启动“课程思政”建设,倡导在专业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专业课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力促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像“盐”,溶解到各种专业教育的“汤”里,“汤”变得有滋有味的同时,精神涵养也被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学生们才会有更好更多更全面的收获。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时域离散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无限长及有限长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等。
在该门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能简单地将思政元素嵌入专业课程中,应力求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避免机械化。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不应机械地向学生进行道德输出和价值传递,必须坚持以专业课程内容为载体,寻求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契合点,合理适时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二、思政要素挖掘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日常教学中,需要进行思政要素的挖掘。
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潮”起来
![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潮”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7d32b5c7aaea998fcd220ed6.png)
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潮”起来作者:刘艳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7期摘要:2016年12月7日-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突出了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强调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聚焦点、着力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讲话鲜明地突出了“在思想上立人”的战略“远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原理;讲话科学地解答了“教育与政治”的内在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讲话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潮”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5-0-01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阶级政党动员人们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而为之奋斗的实践活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方法特色、政治优势。
毛泽东就曾科学论断“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都发挥了政治动员的独特作用。
眼下,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全球化纵深发展、信息化高端推进、社会深刻变革、思想文化环境愈加复杂的新形势下,如何让思想政治工作“潮”起来,释放巨大的“思想能量”,强化巨大的“政治功能”,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面对的严峻挑战。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2016年12月7日-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突出了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强调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聚焦点、着力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文化自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育人的关键
![文化自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育人的关键](https://img.taocdn.com/s3/m/739f76e0376baf1ffd4fad29.png)
文化自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育人的关键作者:张东来源:《学习月刊》 2019年第6期张东一、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育人的内涵和意义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这一重要论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首先,明确了在人才培养中德高于技。
教育首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其次才是教会做事,这和我们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一致的。
一个人道德品质、精神信仰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养成,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而技术技能学习是通过努力就可以学到的,所以良好道德品质及人格的养成要比技能学习困难得多。
其次,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孤立的,它一定是与教育教学的其他环节相联系的,是以生活、学习和工作为载体的。
再次,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性、连续性和发展性。
全员性是指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所有社会成员参与,对所有人适用,包括高校教师自身,他们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
连续性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符合并依据教育的规律和特性持续不断,应该贯穿渗透学生的每一个教育阶段、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体现实效性。
发展性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必须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要做到与时俱进,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二、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育人的关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或个人对本民族或本国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认同并积极践行,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育人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民族先进文化育人,增强中华民族每个人的文化自信,培养一个个人格健全的个体,从而唤起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e1abb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9.png)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布时间:2021-11-11T03:40:14.49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第17期作者:张建环[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张建环唐山师范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目前,教育部通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多个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成果展示、举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各类活动,不断提升网络育人效果。
高校思政工作者通过各媒体平台担任网络大V,成立工作室等方式致力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和研究。
无论从国家、高校还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个人层面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都在积极运用平台开展网络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面对全国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困境和问题。
下面,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教育供给方式与接受教育需求方式适应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与建设要求适应度,差异化教育内容供给与学生需求匹配度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课堂中,更多的时候应该拿出来、走出去。
面对此番情形有三种困境仍需打破:首先是传统教育单向灌输方式与互联网时代短平快的互动体验网络传播方式不适应。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主要以单向灌输方式为主,加之认知、精力、能力等因素影响,教育实施灵活度、创新性、互动性不强,这就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参与教育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传播方式注重短平快,传播过程多会增加评论、点赞、互动参与、抽奖等环节,这些方式都大大提高互动性,增加了用户黏度。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创新理路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创新理路](https://img.taocdn.com/s3/m/49620bd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3.png)
第10期2018年10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10Oct 2018[收稿日期]2018-05-0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耦合机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6JDS23059);2018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项目“高校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的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8YB39)。
[作者简介]沈自友(1980-),男,山东临沂人,管理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安全稳定工作部副部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创新理路沈自友(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保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找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并从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切入点,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理路。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联席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0-0070-05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18 10 0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
同时,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了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用于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是当前和今后高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