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1 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

二世而亡)

1、隋朝的建立:581 年,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 年,隋朝灭,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618 年,隋炀帝被部将在杀死。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

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

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

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

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

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 .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又有它的消极作用。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4. 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

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 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 年,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1、主要容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

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房玄龄和

杜如晦;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评价: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国的封建制度发展到顶峰。

3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秦隋:都完成了统一后很快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无道,整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

史功绩

、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

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进

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 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开元盛世”:

1、时间:唐玄宗统治前期,

2、具体表现:①农业:修建水利工程、治理蝗虫灾害、农耕技术大发展:创造出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水稻广泛种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大量蔬菜从西域传入。

②手工艺:丝织技术高潮、四肢花色品种增多、陶瓷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与唐三彩最为有名)

③商业:大都市林立:长安、、、;长安是国际大都市;长安城的“坊”是居住区,“市” 是繁华的商业区。

3、评价: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4. 唐朝全盛局面出现的历史启示:历史启示:

①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调动其生产的积极性②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局面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③统治者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

第4 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

1、概述: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

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

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容。

、| 科举制的结束

1、明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八股取

仕” ,束缚人的思想,科举制走向了反面。2、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 年)才被废除。四、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用人制度,使得国家获得大量人才,有利于国家管理和发展。

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长策”指什么?他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长策”是指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

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