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优质课教学设计_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疑—解疑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北师大版第十一册教材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质疑—解疑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以《墨竹图题诗》为例

“疑”是思维的发动机。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只有在阅读中认真思考,发现问题,主动质疑,才能进一步地去探究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教学中,教师就应以学生的自学、质疑、解疑为教学的主要环节,遵循以下步骤:“自学存疑—梳疑导学—自主探疑—点拨释疑—学后生疑。”以学生的质疑贯穿教学,以质疑作为教学的灵魂。

那么如何有效帮助学生质疑、解疑,在质疑与教学重难点间架起一座桥梁呢,我以《墨竹图题诗》一课为例加以说明。

一、了解学情,探寻问题

《墨竹图题诗》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岁寒三友”单元,开篇三首图题诗的第二首,课文包括诗、画和诗画欣赏,三部分内容。图题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细赏诗画,画富有气韵,竹枝细挺,墨叶浓密,书竹相衬;诗富有格调,凄清之境,夜不能寐,牵肠挂肚。诗画交融,展现诗人放粮罢官,悲悯百姓,特立独行。文中的诗画欣赏成为学生赏画、悟诗、品人的有力拐杖。诗画人一脉相承,气息贯通,高妙的艺术形式传达了创作者卓尔不群,关爱悲悯的高洁情操。

(一)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对于这样一首“图题诗”,学生在初读课文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呢?我们来看:

1.“扬州八怪”指哪八怪?(4人)

2.“些小”“吾曹”“岿然不动”“进士”“放赈”“劳顿”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6人)

3.“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4.郑燮为什么不等上级批复就自己开仓放粮?(8人)

5.为什么郑板桥那么喜欢画竹?(3人)

6.为什么郑燮和别人画竹不同,把竹干画得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呢?(7人)

7.为什么郑燮听到竹叶声就想到百姓受苦受难的情景?(6人)

8.郑燮为什么整日为灾民奔波,非要管他们?自己踏踏实实做官不好吗?(3人)

9.为什么朋友说郑燮糊涂?难得糊涂表明诗人什么态度?(4人)

10.为什么诗人不直接写诗,却要借图抒发情感呢?(5人)

(二)评价梳理,分类问题:

面对众多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词句意思”“画作赏析和写法”“诗人情感”“课外资料”四个维度进行分类。通过比较梳理,形成四类问题:第一类,第2个和第3个问题是指向“诗句意思”的,可在预习课文中解决;第二类,第4、第7、第8、第9这四道问题是针对“诗人情感”提出的,可在深入理解课文中解决;第三类,第5、第6和第9道问题,是针对“画作欣赏和写法”提出的;第四类是第1个问题是指向课外知识的,可在自主阅读课外资料时解决。分类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哪些问题是可以合并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马上就会发现第4 、第8和第9 这三道问题以及第5和第10这两道问题都可以合并,因为它们虽然问法不同,其实质是差不多的。这样,最终达成共识,在精读课文中

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1.为什么郑板桥由萧萧竹声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声?为什么他宁愿罢官也要开仓放粮?(针对古诗和诗画欣赏的内容提出来的)

2.郑板桥为什么把竹枝画得那么细、直?为什么不直接表达情感,要借助竹子来表达呢?(针对画法和写法提出来的)

这样的分类和合并,不仅让学生知道预习《图题诗》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质疑,而且清晰了解决问题时机和途径,提高了质疑的能力。由此可见,当学生从各个维度提出不同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疑”,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呈现出来,再将问题进行分类,形成“类”问题,以便更好聚焦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情调研,“善待”问题

除了学生的自由质疑,教师还用前测小问题调查了学情,这样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好的“善待”学生的“问题”。教师分别从诗、画、人三个角度设计了三道前测题:

1.认真观察郑板桥的墨竹图,描述墨竹是什么样的?(画)

2.读一读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借助古汉语词典,解释诗意。(诗)

3.《墨竹图题诗》中竹子与郑板桥有什么关系?(人)

结果显示:

通过前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能够描绘出竹的样子,但是体会不出作者为什么要画出这样的墨竹;学生能够知道郑燮关心百姓,但是不明白郑燮为什么宁愿被罢官,也要开仓放粮;学生知道郑燮和竹子的相同之处,但是对于郑燮的经历与墨竹的关系体会不够,不能建立对应关系。看来,只要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引导学生将诗、画、诗画欣赏关联起来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能够深入体会诗的意境。

二、寻求途径,有效释疑

会“质疑”,还要能“解疑”。教师应引导学生以问题探究为契机,让学生感受探究问题的乐趣,学习探究的方法:懂得遇到问题要思考;养成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的习惯;学会围绕主题探究及搜集资料的方法。

1.建立联系,整合信息

在疏通诗意后,教师出示学生梳理后的问题,并给大块独立思考及小组交流的时间,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相互关联的方法解决问题。来看这个教学片段:

片段1:

师:为什么郑板桥由潇潇的竹声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声呢?

生:郑燮白天劳顿,晚上思绪万千,夜不能寐,所以当听到“潇潇”的竹声就想到了百姓的疾苦声。

生:因为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郑板桥又整日奔波,所以他由“潇潇‘竹声想到百姓的

疾苦声。

生:因为诗句中写到:‘一支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很关心百姓,晚上他又听着冷雨敲窗,风吹疏竹的声音,于是想到百姓疾苦声。

师:你们能够从当时社会的背景、郑燮的行为以及当时的环境来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但如果能够将这三方面内容连起来回答会更加完整,谁再来说一说呢?

生:郑燮上任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他整日为灾民奔波,晚上当他听到冷雨敲窗,风吹疏竹,发出潇潇之声,他感受到内心的凄凉,于是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声。

我们看,学生碎片化的回答反映出他们在提取信息中还存在问题,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整合信息,从郑燮的言行、社会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环境完整回答问题,从而感受到郑燮对百姓的关爱,并从“潇潇竹声”体会到这份凄凉。

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体会“潇潇”一词的意境,教师引用一系列诗文,让学生理解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萧萧”渲染的悲凉氛围,知道从汉唐到清代,乃至于现代,在中国文人的笔下,“潇潇”一词就已成为凄凉、悲凉情绪、情境的代名词,从而关注学生语言的建构,与他们未来的诗文学习建立联系。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古诗,感情极为充沛,他们进一步体会到郑板桥对百姓的悲悯情怀,同时也自然勾连“为什么郑燮宁愿罢官也要开仓放粮?”这一问题。

2.资料补充,情感体验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写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反映了郑板桥将人民的疾苦视为自己的疾苦,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牵,利为民所谋。但是学生如果不了解背景资料,显然很难从情感层面去体会,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只会局限于概念层面的“关心老百姓”,诗的味道也体会不足。于是,我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