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详解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详解
20 曹刿论战/《左传》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2 陈涉世家/司马迁
23 出师表/诸葛亮
24 诗词曲五首
20 曹刿论战
预习重点
一、文学常识及背诵提示
本文选自《左转·庄公十年》。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此篇需背诵。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又称“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之一。

二、全文展示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三、主题概述
本文记叙了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2.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间隔,空隙。

3.肉食者鄙
古义:浅陋,文中指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

4.衣食所安
古义:安身;今义:平安,安全。

5.牺牲玉帛
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6.小大之狱
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

7.必以情
古义:诚,诚实,文中指诚心;今义:感情,情况。

8.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9.可以一战
古义:可凭借;今义:表示许可。

10.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二)一词多义
1.曹刿请见(接见)
乃入见(拜见)
2.民弗从也(听从,顺从)
战则请从(跟随)
3.必以信(实情)
小信未孚(信用)
4.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故克之(所以,因此)
(三)词类活用
1.弗敢专也(形容词作动词,独自享用)
2.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3.忠之属也(形容词作动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4.齐人三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夫战,勇气也。

(……也,表示判断)
②夫大国,难测也。

(……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①何以战?(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
②战于长勺。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3.省略句
①必以分人。

(省略宾语,完整句子应为:“必以之分人”)
②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动词以及“衰”“竭”的主语,完整句子应为:“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五)成语积累
①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②再衰三竭:形容军队逐渐丧失了开始时的锐气,战斗力越来越弱。

③辙乱旗靡:车辙错乱,旗帜倒下。

形容军队溃败。

④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五、鉴赏品读
1.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主要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有利时机,在齐人三鼓之后,也就是彼竭我盈之时,进攻敌军;在齐国辙乱旗靡之后,追击齐军。

2.课文仅用了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过程。

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的安排好在哪里。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论。

如第一段中曹刿与鲁庄公的问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再如第三段论述战争胜利的原因,把曹刿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

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则略写或不写。

这样安排,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3.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

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可以看出他对国家的关心和热爱。

在战前准备中,他充分肯定了鲁庄公的第三个准备,因为他知道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战则请从”表现了曹刿主动请战的热忱。

在战争中,他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总之,曹刿是一个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军事上有卓越才能的人。

全文翻译
鲁庄公十年(前684)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准备迎击,曹刿请求进见。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打算。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以养生的物品,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他人。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必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回答说:“小的诚信不能使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官司,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办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
一类的事。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打仗时,请让我跟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三次击鼓。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衰竭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预习重点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题目是编者加的。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

该书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当时各国政治、外交的情况。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互相独立的单篇。

邹忌,战国时齐国人。

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齐王,指齐威王,名因齐,齐国国君。

谏(jiàn),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二、全文展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讲述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劝齐威王纳谏除蔽的故事,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这样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古义:偏爱;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

3.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今义:左和右两个方面。

5.面刺寡人之过着
古义:指责;今义:尖锐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6.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

(二)一词多义
1.朝服衣冠(早晨)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皆朝于齐(朝见)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
孰视之(仔细)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美丽,漂亮)
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如,及,比得上)
门庭若市(像,如同)
5.上书谏寡人者(动词,呈上)
受上赏(形容词,上等的)
6.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燕、赵、韩、魏闻之(听说)
(三)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3.臣之妻私臣(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5.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也,表示判断)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①皆以美于徐公。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皆以于徐公美”)
②能谤讥于市朝。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能于市朝谤讥”)
③皆朝于齐。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皆于齐朝”)
3.省略句
①朝服衣冠。

(省略主语,完整句子应为:“邹忌朝服衣冠”)
②皆以美于徐公。

(省略“美于徐公”的主语,完整句子应为:“皆以我美于徐公”)
(五)成语积累
门庭若市:门前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五、鉴赏品读
1.请简单梳理课文内容。

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讽谏齐王的三类比,齐威王纳谏后的三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各国“皆朝于齐”的三变化。

2.有人称赞邹忌能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也有人认为他的劝谏“并无讽王纳谏字句”,妙在“蕴藉”。

结合这些评论,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

邹忌并未直接讽谏齐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经历,并把自己“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去领悟“王之蔽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直谏,有可能触犯君王龙颜,不容易让齐王接受;委婉劝谏,若没有恰当的切入口,又容易流于琐细或者旨意不明。

邹忌坦然直陈自己的“比美”经历和“闺房小语”,取譬类比,以切身体验切入讽喻正题,自然亲切,入情人理,又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

3.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

这也与邹忌善于思考、分析的个性和他的担当、责任意识相关。

邹忌关心国家大事,一心想寻找恰当时机劝谏齐王。

他在生活中经历了“比美”经历,能够深人思考、分析,体察各人的情状心理,并敏锐地由个人体验联系到国家大事,想到齐王所受之蔽,于是果断地进行劝谏。

这也离不开齐王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

齐王听了邹忌的劝谏,马上“下令”,并且分上、中、下三种不同层面的赏赐,立刻实施,表现出一位封建贤明君王的特点。

全文翻译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形体相貌光艳美丽。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因此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惧怕您,全国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达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
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使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而不用武力)。

22 陈涉世家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他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不顾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发愤著书,终于写成《史记》。

二、全文展示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
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三、主题概述
课文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出的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①发闾左適戍渔阳(“適”同“谪”,流放)
②为天下唱(“唱”同“倡”,首发)
③固以怪之矣(“以”同“已”,已经)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被”同“披”,穿着)
(二)古今异义
1.发闾左適戍渔阳
古义:征发;今义:产生,发生。

2.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见面,会见。

3.今亡亦死
古义:逃走;今义:死亡。

4.等死
古义:同样;今义:等待。

5.上使外将兵
古义:臣下对皇帝敬称,这里指秦始皇;今义:方位名词,位置在高处的。

6.今或闻无罪
古义:有人;今义:或者。

7.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今义:怜悯。

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私自。

偷着;今义:空隙。

9.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或经常发生。

10.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器;今义:表示约数,十六或十七。

11.比至陈
古义:等到;今义:比较。

12.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今义:身体。

(三)一词多义
1.为坛而盟(筑)
为屯长(担任)
若为佣耕(是)
2.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广故数言欲亡(几次)
3.置人所罾鱼腹中(……的东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处所)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军队驻扎)5.不当立(应当)
当此时(在)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队伍)乃行卜(往,去)
行收兵(行军)
7.乃丹书帛曰(写)
得鱼腹中书(字条)
8.令辱之(使,让)
召令徒属曰(号令,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四)词类活用
1.法皆斩(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2.死国可乎(名词作动词,为……而死)
3.乃丹书帛曰(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4.陈胜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5.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6.固以怪之矣(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7.忿恚尉(动词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尉果笞广(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9.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作名词,铠甲;武器)(五)重要虚词
1.之
①辍耕之垄上(动词,去,往)
②怅恨久之(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助词,的)
④二世杀之(代词,代指扶苏)
⑤然足下卜之鬼乎(代词,代指事情)
2.其
①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代指扶苏)
②卜者知其指意(代词,代指他们的)
③以激怒其众(代词,代指吴广的)
④皆刑其长吏(代词,代指当地的)
3.以
①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介词,把)
③以激怒其众(连词,来)
④祭以尉首(介词,用)
⑤固以怪之矣(“以”同“已”,已经)
4.而
①佣者笑而应曰(连词,表修饰)
②夺而杀尉(连词,表承接)
③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连词,表转折)
④为坛而盟(连词,表承接)
⑤收而攻蕲(连词,表承接)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者”“也”连用表示判断)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表示判断)
2.倒装句
祭以尉首。

(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尉首祭”)(七)成语积累
①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②披坚执锐: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

形容投身战斗。

五、鉴赏品读
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
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从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需求这两个角度做了精辟的分析。

“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

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舆论准备包括:①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②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作“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

这实际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随陈胜一同起事。

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既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陈胜让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人被激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

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
了全体士卒的拥护。

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3.请分析陈胜能成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原因。

①陈胜年轻时便有“鸿鹄之志,所以当遇雨失期,戊卒面临“法皆斩”的命运时,他便与吴广谋“举大事”,宁可“死国”而不“亡”,这表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②他能正确地审时度势:精辟地分析当时政治形势:“天下苦秦久矣”。

③提出正确的策略口号:他根据秦二世搞阴谋继君位又矫父命杀太子扶苏,政治不得人心;又根据楚人反秦情绪最强,都把复楚希望寄托在名将项燕身上。

于是果断提出:“诈称扶苏、项燕”这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吸引广大民众投身到起义队伍中来。

④巧妙机智地起义准备工作:决定起义,但他们并未鲁莽起事,而是巧妙机智地先将“陈胜王”置所罾鱼腹中,借鬼神的力量“威众”,又以“大楚兴,陈胜王”的狐鸣大造舆论。

⑤精心策划的组织发动工作:利用吴广素爱人得民心而被笞,引起士卒的同情与愤怒,然后选好时机,并杀两尉;接着召令徒属,晓以利害,并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士卒,当徒属皆曰“敬受命”时,又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举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率众进攻大泽乡。

全文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