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安徽省涡阳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安徽省涡阳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2021 届涡阳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4 分。1-6 题为单选题,7-10 题为多选题。)

1.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B.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2. 一辆汽车以 72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 = 8m / s 2 的加速度,求刹车后的第 3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12.5m

B . 0.5m

C .1m

D . 2m

3. 两辆不同型号的汽车 a 、b ,在t = 0 时刻汽车a 和b 沿两条平直的平行车道以相同速度同时经过同一地点,图中的直线 a 和曲线b 分别是这两车行驶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 )

A. 在t 1 时刻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B. 在t 1 时刻,两车再次相遇

C. 在0 ~ t 1这段时间内,b 车先正向加速后反向减速

在0 ~ t 1 这段时间内,b 车的平均速度大于

122v v +

4.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结点为 O ,人沿水平方向拉着OB 绳,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拉力方向不变,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 绳中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 .OB 绳中的拉力不变

C .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D .地面给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5. 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 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 绕连线上的 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为 L ,质量之比 m 1∶m 2=3∶2,则可知( )

A.m 1、m 2 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 3∶2

B.m 1、m 2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2∶3

C.m 1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25

L D.m 2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5L 6. 如图所示,轻杆长为 L,一端固定在水平轴上的 O 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以 O 为 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能通过最高点, g 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不可能小于

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为C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为

时,球对杆有向下的弹力

时,球对杆有向下的弹力 D .要使小球能通过最高点,小球在最低点速度至少为 7. 汽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汽车经过 A ,

B 两点时对路面压力大小均等于车的重力大小

B. 汽车通过 B 点时对路面压力大小小于汽车的重力大小

C. 汽车经过 A 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D. 汽车通过A 点时容易爆胎,所以汽车要低速通过凹处

8. 如图所示,一小球以v 0=10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 A 、B 两点,在A 点小球速

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0,在 B 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600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 10 m/s 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经过 A 、B 两点间的时间t =(

B. 小球经过 A 、B 两点间的时间t = C .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 =10m

D .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 =15m

-1)s

s

9. 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物体 A 静止在底板上,与物体 A 相连的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现发现物体 A 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以判断,此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 .加速上升

B .减速上升

C .加速下降

D .减速下降

10. 如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物块 P 和Q ,质量分别为m 1 和m 2 ,用与斜面平行的轻质弹簧相连接,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F 作用下,两物块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 两物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

F m 1 + m 2

B.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T =

m 2 F m 1 + m 2

C. 若只增大m 2 ,两物块一起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它们的间距变大

D. 若只增大θ,两物块一起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它们的间距变大

二、实验题(共 14 分,每空 2 分。)

11.(6 分)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用

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拉弹簧。木板(图中未画出)竖直放置,且

与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平行:

(1) 实验中将弹簧下端拉至 O 点后,应记下 O 点的位置和两弹簧测

力计的 ;

(2) 若B 弹簧测力计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其示数为 N

2gL gL 2 5g L

3 3

(3)从图中可以看到,A 弹簧测力计方向水平,B 弹簧测力计方向斜向右下方。若保持弹簧下端O 点不动,同时保持B 弹簧测力计方向不变,将A 弹簧测力计缓慢逆时针旋转到竖直方向,则A 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12.(8 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设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D.等效替代法

(2)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连着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

B.连着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缓慢沿木板做直线运动

C.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

D.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缓慢沿木板做直线运动

(3)平衡摩擦力后,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在此实验中,由于没有考虑m 和M 应满足的的关系,结果的图象应该是()

A B C D

0 0 0 0

三、解答题(共46 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3.(8 分)如图所示,人重500N,物体重200N,地面粗糙,当人用100N 的力向下拉绳子时,人和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拉物体的绳与水平面夹30o 角,求:

(1)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300

14.(10 分)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以v 甲=10m/s 的速度经过乙车旁边时,甲车开始以a=0.5m/s2 的加速=4m/s 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度刹车,而乙车保持以v

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15.(12 分)如图甲所示,在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底端,一质量m=1kg 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传送带向上滑动,传送带足够长,物块的速度-时间(v-t)关系的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sin37°=0.6,

cos37°=0.8,g 取10m/s 2, 求:

(1)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2)

物块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S。

16.(16 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3kg 的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光滑固定的 1/4 圆弧轨道的下端与小车的右端平滑对接,轨道半径R=0.8m,质量m=1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轨道顶端静止释放沿轨道下滑,接着物块离开圆轨道滑上小车。从物块滑上小车开始计时,物块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部分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小车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0 =0.01,重力加速度为10m/s2,求: (1)

物块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F 大小;

(2)物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块刚滑上小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3)为了避免物块从小车上滑下,小车至少要多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