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羊传染性脓疱病当前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展望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它主要侵害的是小反刍动物,有时还可以侵害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其他物种。近来,对于出现新物种开始感染此疾病的报导不断增加,这暗示着在宿主与病原体之间存在可变的相互作用。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这一致病因子,之所以在近年来被广泛的研究,是因为它是重要的动物性传染病,而且可以与少数的其他物种发生交叉感染。该病毒所具有的的逃避机制,在一种活跃的免疫应答的存在下变得更适应机体并且有所加强,而这种免疫应答可以解释该病毒的重复感染同一宿主的能力。不同羊口疮病毒株所具有的抗原或免疫反应作用靶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可能是导致病毒具有重复感染能力的因素之一。曝光动物因治疗或初期病毒感染而产生应激或免疫抑制反应这一现象,可以着重强调疾病的严重性。根据那些存在于宿主细胞因子和拮抗物中的具有增强病毒毒力作用的同源基因,建立了病毒基因组。虽然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十分典型,但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学观察和PCR技术是鉴定该疾病最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然而,一些感染的鉴定可能受其他表现相似临床症状的感染所混淆。总而言之,本文围绕病毒在宿主与病原体水平上的研究发现和该病的流行病学、人与动物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由该疾病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来展开综述。
关键词:诊断疾病流行病学山羊人免疫羊传染性脓疱病副痘病毒属绵羊疫苗动物性传染病
在动物痘病毒科中,羊口疮病毒是仅次于豆苗病毒而最为广泛研究的病毒之一,这是由于羊口疮病毒呈世界范围分布,而且对动物性传染病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众多由副痘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疾病中,羊传染性脓疱病是感染绵羊和山羊的最普遍的病毒病,而且隐含着全球性感染。在临床上,该疾病首先以出现丘疹和脓疱等病变为主要特征,在形成溃疡后形成厚痂。在动物口唇部、口唇周围出现扩散性或局限性增生性病变和结节性病变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最典型的特征。也有相关报道称动物和人感染该病后都会形成严重的增生性病变。羊传染性脓疱病是
一种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其他物种中也存在着潜在的交叉感染性。尽管在感染群中的发病率很高,但是也有关于出现低到中度的死亡率和病死率的相关报道。当疾病呈爆发性出现时,在羔羊中死亡率达到10%,在小山羊中病死率达到93%。在幼龄动物中出现高死亡率的原因是由口腔病变和伴随的继发性感染导致的食欲减退而引起营养供给不足。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和蝇蛆感染是原始羊口疮疾病的常见后遗症,这也是导致动物死亡的原因。当疾病的损害变得更为广泛和严重时,可导致动物生长缓慢而且大量受感染的动物被宰杀,从而引起严重的损失。因此,疾病影响着农民的经济福祉,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有一大部分乡下的贫困家庭都依靠小反刍动物来维持生计和经济收入。
羊传染性脓疱病不像手足口病和小型反刍动物易感的小反刍兽疫那样具有破坏性,然而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解释如下。除了对羔羊和小山羊的影响之外,该疾病具有的人畜共患性质以及病毒对除绵羊和山羊之外其它物种具有的交叉感染能力变得日益显著。骆驼、日本鬣羚、麝牛、和驯鹿都是一些普通的例子。在这些动物中,其死亡率比绵羊和山羊的死亡率更高,同时这种损害的严重性可能导致了动物因动物福利而被大量屠杀。像其他痘病毒一样,羊口疮病毒具有破坏宿主抗病毒途径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有助于病毒在机体主动免疫应答的存在下生存。本文综述了当前来自世界各地对于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1 病原学及分类学情况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副痘病毒属。该属的其他成员包括牛丘疹性口腔炎病毒(BPSV)和假牛痘病毒(PCPV),这两种病毒都可以感染牛,而且在新西兰也可以感染赤鹿。ORFV 作为该属中的典型病毒,可以感染小反刍动物(即绵羊和山羊),而最近,ORFV 已被证实可以感染其他宿主,包括猫和家养的驯鹿,这意味着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扩大了。一些其他病毒已被鉴定成为副痘病毒属的暂定种,但还不能被公认为该属的正式成员,这些病毒包括海豹痘病毒,羚羊传染性痘疮和Auzdyk疾病病毒(两者均影响骆驼)。副痘病毒属的病毒可以感染海狮,德国北海的海豹(斑海豹),还有南极洲的灰海豹和威德尔海豹。
2 基因组组构
ORFV的基因组中是一个线性的双链DNA分子,长约135 kb,具有共价闭合的末端发夹。ORFV和BPSV的全基因组序列均已发表。与其他痘病毒相比,通常其基因组GC含量(63-64%)较高。哺乳动物痘病毒的比较基因组学显示基因A + T含量在副痘病毒属中是最低的(36%),而在山羊痘病毒属中是最高的(75%),但造成这些痘病毒类基因组组成不同的因素并不十分清楚。一些对于痘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还是可以参考的。分析表明,在所有痘病毒,包括副痘病毒属,中央的基因组区域中包含必需的病毒复制和病毒的形态发生的高度保守的基因,而在终端区域的基因是主要负责病毒的毒力和发病机制。基因组图谱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其中央核心区域,涵盖88 KBP,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正痘病毒属中的V ACV典型种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然而,基因组的末端由于突变,插入,缺失和易位的发生而显示出高的发散程度,从而导致一个属的成员之间和不同属之间进一步的差异性。
ORFV基因组中的开放阅读框与V ACV相似,这意味着这两种病毒有着共同的进化起源。然而,ORFV基因组可能与传染性软疣病毒(MOCV)更加相似,因为它也具有较高的G+ C的含量(64%),虽然ORFV的长度十分短。这种密切的关系的理论支持基于对保守非结构基因,DNA聚合酶,基因含量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系统发育研究。测序结果显示两个ORFV株(OV-SA00和OV-IA82)之间有94%的同源性,与BPSV有71%的同源性。许多致病基因,包括那些编码假定宿主范围的功能和免疫调节的致病基因,都位于在末端区域,一些还显示出异常高的种内变异。
在ORFV中已被证实有基因重组的存在,往往导致转基因组片段,特别是终端之间的区域发生基因重组。这样的重组活动,甚至可以发生在非同源序列中。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基因会被删除,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宿主基因,从而导致在种群中产生新的变种。痘病毒的细胞培养传代的衰减经常伴随着基因组的重排,特别是基因组片段的删除。这一点已在一些V ACV疫苗株中得到证明,如Ankara改良型痘苗病毒,其中约31 kb的基因组在传代衰减的过程中丢失。在ORFV中也有类似的基因组片段缺失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区域是不重要的区域,这可能被替换为重组疫苗的开发,或用于基因治疗。例如血管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