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巨细胞病毒肺炎伴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其中<6个月的患儿66例,6—12个月的患儿22例,>12个月的患儿32例。
分别对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腹泻、中枢异常、心肌损害、肾脏损害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患儿年龄段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结果:<6个月、6-12个月及>12个月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个年龄段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脏损害、肾脏损害、营养不良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年龄段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6-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肺炎、血液系统疾病、黄疸,其中以无黄疸型肝炎为主;>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疾病。
结论:各年龄段的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而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由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呼吸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及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逐渐改善,但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却明确增大。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差异临床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居住条件、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会给感染者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1]。
对于儿童来说,一旦感染巨细胞病毒,会引起肝、肺、中枢神经系统等的损害,从而导致其出现肝脾肿大、黄疸、间质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临床表现,甚至与先天性缺陷、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紧密的关联[2]。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感染巨细胞病毒之后,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临床对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治、预防比较困难[3]。
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各种临床特征,同时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
在分析其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照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案,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效果。
结果:经治疗之后,实验组有30例达到有效标准,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1.25%。
同时,实验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病例,而对照组出现4例(12.50%)并发症病例,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
结论:临床上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大多出现于半岁以下的婴儿群体中,且通常会合并系统受损、器官受损等症状,需以机械通气作为主要治疗方案,从而不断提升病人生存质量。
关键词: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临床;治疗笔者将64例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病人视作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治疗和针对性治疗,旨在总结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最佳治疗方案,已取得显著成果,因此现将研究程序作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病人64例,男女比例49:15;病人年龄在1-20个月之间,其平均年龄约(3±0.06)个月;病人病程在3h-58d之间,其平均病程约(12±2.57)d。
其中,有60例病例小于半岁,有4例病例大于半岁;有57例病例呼吸衰竭,有7例病例肝功能明显受损。
将64例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病人随机划分成两个组,组均病人数量为32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症、病程以及性别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均无明显性区别(P>0.05),可予以比较。
1.2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呼吸道通畅性治疗、氧疗以及平喘祛痰治疗等。
儿童巨细胞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儿童巨细胞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小儿CMV肺炎以小婴儿发病多见,3例患儿有免疫功能低下(12.5%),2 例患儿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8%),1例NK细胞减少(4%),最显著的临床特点为咳嗽(100%)、其中痉挛性咳嗽占(41.7%),气促(45.8%),气喘(62.5%),肺部罗音(87.5%),实验室检查突出特点为血象增高(50%),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CRP不高(100%)。
所有病例均有肺部影像学改变,其中双侧磨玻璃样改变,实变,斑片状影较多见,纤维支气管镜下改变无特异,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内膜炎,所有的患儿肺泡灌洗液CMVPCR 均为阳性,且滴度增高明显(2.42 *104~ 3.47*107),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患儿血、尿中CMV-DNA滴度并无增高。
22例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后疗效佳,16例(66.7%)患儿使用了静脉丙种球蛋白,有2例患儿并未使用更昔洛韦(其中1例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出院时临床均治愈。
结论:小儿CMV肺炎以婴儿多见,可出现在免疫正常的患儿,对于顽固的长程咳嗽或痉挛性咳嗽,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的婴幼儿,血象增高,尤其是淋巴细胞增高显著,影像学改变呈双肺弥漫性改变的应考虑该病毒感染可能,血、尿、肺泡灌洗液中CMV-DNA滴度异常增高,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方法。
更昔洛韦治疗安全、有效,但部分儿童可能并不需要特异的抗病毒治疗,而是随着免疫功能的改善,症状也能缓解。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肺炎儿童肺泡灌洗液治疗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CMV pneumonia in children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cytomegalovirus(CMV)pneumonia.inxiaojuan,Zhonglili,Chen min,Pengdanxia,Linlin,WeishangziChildren centre of 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Methods: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24 cases of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in our children center.Results:All the patients are less than 1 year old,3 cases of them are immunedeficiency(12.5%),2 cases with hypogammaglobulinemia(8%),1 case with NK cells decrease(4%),the most significan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s cough(100%),some of which have spasmodic cough(41.7%),shortness of breath(45.8%),wheeze(62.5%),lung rale(87.5%),the mainly characteristic of the laboratory results are lymphocytosis(50%),CRP is not high (100%).All patients had abnormal lung images,including double side ground-glass opacity,consolidation,patchy shadow.Bronchoscopic findings show bronchialendometritis.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CMV PCR is positive in all cases,the value is dramatically increased(2.42 *104~ 3.47*107),but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some CMVPCR in blood and urine sample is negative.22 cases after treatment with ganciclovir,16 cases(66.7%)patients using the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 have recovered,but there are 2 cases do not receive ganciclovir(one case use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and cure.Conclusion:CMV pneumonia can involve immunocompetent infants,and if the patient show these characteristics:persistent long-range cough or spasmodic cough,routin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invalid,lymphocytosis,diffuse image changes of both side,we should consider this virus infection.The value of CMV PCR in blood,urine,alveolar lavage fluid is unusually high,it can be used as the diagnostic method.Ganciclovir therapy may be effective,as the improvementof immune function,some children may not need specific antiviral treatmentKeyword:human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children alveolar lavage fluid treatment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正式命名为人疱疹病毒5型(human hexes virus 5,HHV-5),其感染在我国极其广泛,一般人群HCMV抗体阳性率为86%~96%,孕妇95%左右,婴幼儿期为60%~80%,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35例临床分析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3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多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
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住的240例6个月以下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婴儿常规进行CMV抗体IgM检测。
结果(1)CMV-IgM检测阳性者35例(2)35例CMV-IgM检测阳性者中,合并肝功能损害的24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7例,鞘膜积液1例,唇腭裂1例。
(3)有神经系统损坏和/或转氨酶升高大于2倍和/或咳嗽时间超过1周的予更昔洛韦治疗。
结论(1)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肝脏、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病变,与部分先天畸形可能并存。
(2)予更昔洛韦治疗预后良好、安全。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多系统损害婴儿更昔洛韦巨细胞病毒(CMV)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近年来流行广泛。
机体的易感性取决于年龄、免疫功能状况、生理及营养状况等因素。
年龄越小,易感性越高,症状也越重。
胎儿及免疫力低下的婴儿易受其损害,肝脏是其损害的主要靶器官[1]。
除此之外,可以侵犯呼吸、神经、血液系统及至胎儿畸形等。
本文回顾性分析35例婴儿CMV感染的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并诊断CMV感染的婴儿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为1~6个月。
1.2诊断方法:采用LIAISO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Diasorin S·P·A意大利)测定血清CMV-IgM抗体阳性,并有脏器病变予确诊[2]。
1.3实验室检查:35例患儿入院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处于4~12×109/L之间,其中11例白细胞总数>12×109/L,这11例中3例中性比率大于50%,考虑可能为合并细菌感染所致;血小板均处于正常范围。
肝功能:总胆红素>34μmol/L 1例、谷丙转氨酶>40IU/L 14例、谷草转氨酶>40IU/L 23例,肌酸激酶同工酶>48IU/L 2例,肾功能均正常。
小儿巨细胞感染92例临床分析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 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5年第3卷第3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CM V)感染引发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好发病于幼儿,感染后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多脏器,易导致黄疸、咳嗽、发热、肝脾肿大、肺炎、皮肤出血点及瘀斑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导致患儿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命健康[1]。
随着医学界对巨细胞病毒感染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研究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92例CMV 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CMV 病毒感染患儿92例。
纳入标准:根据1998年《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确诊为CMV 感染患儿;患儿出生均>1个月;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反复CM V 病毒感染,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
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1个月~7岁;平均年龄(33.81±2.52)个月;住院时间3~50d ,平均住院时间(26.3±3.2)d 。
方法:由研究者指定专门的人员,对本次入组的92例儿童的归档病案材料进行查阅,统计相关临床病史资料及治疗相关情况,相关指标包括感染类型、病原学检查、发病时症状及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及治疗疗程、临床转归及药物不良反应等[2]。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 PSS 17.0对上述调查的资料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一般资料:本组9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住院174例次,是同期内科住院患儿例次的5.00%(174/3479),其中多次住院治疗30例,最多达10次;平均住院费用3015.2元。
感染类型及年龄分布:本组92例患儿,其中先天性感染及围生期感染68例(73.91%),获得性感染24例(26.09%)。
患儿年龄1~3个月22例(23.91%),3~6个月36例(39.13%),6~12个月23例(25%),>12个月11例(11.96%)。
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肺炎51例临床分析
5 例 患儿 中 , C A l 行 P P或 呼 吸 机 辅 助 通气 患儿 4 ( 6 2 %) 4例 8 .7 。有 效 4 7例 , 效 4例 ( 例 因合 并 多脏 器 功 能 衰 竭 无 1
于住 院第 3天死 亡 ,3 放 弃 治 疗 ) 总 有 效 率 为 9 . 。治 疗 过 程 中 均 未 发 生 血 自 细胞 减 少 、 血 等 不 良反 应 。 例 , 2 1 6 出 结论 小 儿重 症 巨细 胞 病 毒 性 肺 炎 以 < 6 月 婴 儿 为 多 , 时 合 并 其 他 器 官 或 系 统 受 损 , 往 需 要 机 械 通 气 治 疗 , 个 同 往
小 儿 重症 巨细胞 病 毒 性 肺 炎 5 1例 临床 分析
林 敏 饶 小平 朱友 荣 吴 卫萍 万秋 清 , , , ,
( 西 省 儿 童 医 院 a 质 控 科 ;b P CU, 昌 3 0 0 ) 江 . .I 南 3 0 6
摘 要 :目的
探讨 & J 重症 巨细 胞 病 毒 性 肺 炎 的临 床 特 点 及 治 疗 方 法 。方 法 选 择 2 1 L 0 0年 1月 至 2 1 0 1年 3月
更 昔 洛 韦抗 病 毒 、 疫 调 节 等综 合 治疗 有 效 。 免
关 键 词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 ; 重症 临床 特点 ; 并发症 ; 治疗 ;l D tJ  ̄ 中 图 分 类 号 : 756 R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0 2421)3 0 6 3 10 —29(0 20 —06 —0
在 江 两省 儿 童 医院 重 症 监 护 室 ( I U) 院 的 重 症 巨 细胞 病 毒 性 肺 炎 患 儿 5中 < 9 . , 3个 月 2 例 (6 8 ) ≥ 6 月 3例 ( . ) 呼 吸 困 难 甚 或 呼 吸 衰 竭 4 9 5. 6 ; 个 59 。 4例 , 功 能 受 损 7例 , 度 营 养 不 良 6 肝 重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7例临床特点分析
统损 伤 的患儿 , 予 神 经 节 苷脂 、 蛋 白水 解 物 、 给 脑 电 针理 疗及 推 拿按摩 综合 措 施 进 行 脑 损 伤 康 复 治疗 。 在应 用 更 昔 洛 韦 抗 C MV 治 疗 的 同时 给予 保 肝 、 营 养心肌、 口服 微生 态制 剂如 酪酸 梭 菌二联 活 菌散 ( 第 4卷 第 5期
C i eit |tg a iW et e , t 0 2 Vo , . hnP dar ne r Trdt s M d Oc 2 1 , l No 5 4
婴 幼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1 临床特点分析 7例
胡 会 芹
乐康 ) 布 拉 氏酵母 菌 散 ( 活) , 少 胆 红 素 的肠 、 亿 等 减
肝 循环 等 治疗 。 1 6 观察 指标 . 实 验 室 检查 、 疫 学 检查 、 他 检 免 其
查 结果 及 治疗 预后 情况 。
1 1 临 床 资 料 2 0 - 1 2 1 - 3河 南 省 嵩 县 人 . 0 9 0 /0 2 0
及婴幼儿, 已有 愈来 愈 多 的证 据 表 明 C MV 感染 与
药 业有 限公 司) 抗病 毒治疗 并 辅 以保肝 利胆 、 热化 清
痰 及其 营养 对症 支 持 治 疗 , 护 受 损 的 肺 、 、 保 肝 心脏 等脏 器 。第 1 疗 程应 用 更 昔 洛 韦 静 脉 滴 注 , 次 个 每 5mg k , 日 2次 , 隔 1 , / g每 间 2h 疗程 2周 , 疗程 结 束 后 间隔 2周 进 行 第 2个 疗 程 , 脉 滴 注 更 昔 洛 韦 静
2 1 实 验 室 检 查 血 常 规 : 细 胞 ( . 7 1 ) . 自 5 1~ 0 ×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常见,而且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对于小婴儿。
巨细胞病毒有三个主要的靶器官:肺、脑和肝脏,也就是说容易导致这三个脏器出现问题,形成肺炎、脑发育异常和肝功能损害。
如果小婴儿反复出现肺炎,特别是伴有喘息者,要考虑到CMV感染的可能性,特别是伴有肝功能损害者。
可以查TORCH,了解有无CMV感染。
一旦证实CMV感染,最好是行头颅CT检查,了解有无大脑发育异常。
对于正在母乳喂养的患儿,一定要做母乳CMV-DNA检查,如果母乳中有CMV,传统的观点是停用母乳。
但是现在也有学者认为,可以不停用母乳,继续母乳喂养。
我们现在临床上,还是建议停母乳。
一旦确定CMV感染,就应该进行抗CMV治疗。
比较经典的治疗是使用更昔洛韦,现在临床上使用伐昔洛韦或阿糖腺苷的也很多,但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抗CMV 治疗的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46例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分析
长 发 育 迟缓 2 。 例 14 治 疗 和转 归 . 患 儿 确 诊后 , 对 症 及 支 持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给 均 予 更昔 洛 韦治 在 疗 ,次 5 / g 静 脉滴 注 , 隔 1h1 , 次 静 滴 1 以上 , 用2 1 mg k , 每 2 次 每 h 连
率 较 高 , 要 依 靠 有 效 的 病毒 检 测 手 段 才 能确 诊 。 能 早 期诊 断 , 需 如 早 期 给 予 抗 病毒 治 疗 , 可提 高 该 病 的 治 愈率 , 低 患 儿 的死 亡 率 。 降
r a to f r d t c i n f u i e C t me a o i u s s mp e n c nv ni n , t i h s n ii i y. T e tng C e c i n o e e t o o r n y o g l v r s i i l a d o e e t wi h h g e s t v t r a i MV p u n a i c i d e ne mo i n h l r n wih t Ga c c o i , he e u t we e a i f c o y. n i l v r t r s ls r s t s a t r
wi a cco i .3 a e ( 6 1 )c rd a d 1 ae 2 . % mp o e . o cu in T e f oe c n e q a ttt e p lm r s h i t g n i v r 5 c ss 7 . % u e n 1 c s s( 3 9 )i r v d C n l o h l r se c u n i i oy e a e c an h l s u av
( 9 1 )i t e f s s m tm.C n u o i 8 .% s h i t y po r MV p e m na’cu s f t e d s ae Wa o g a d t e c n i o s s ro s o re o h ie s s ln n h o dt n wa e iu ,mot o ih we e i s f wh c r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分析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胗锥�巨细胞病毒的临床特点及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
方法选取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幼儿9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
结果男性感染者59.14%,女性感染者40.86%。
先天性感染26例,占27.96%;围生期感染56例,占60.21%;出生后感染11例,占11.83%。
先天性感染组合并肝炎发生率为3.85%,合并肺炎发生率为15.38%,合并全身感染发生率为19.23%,合并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1.54%。
围生期感染组合并肝炎发生率为57.14%,合并肺炎发生率为10.71%,合并全身感染发生率为1.79%,合并颅内出血发生率为7.14%。
出生后感染组合并肝炎发生率为45.45%,合并肺炎发生率为18.18%,合并全身感染发生率为0.00%,合并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00%。
93例患儿中,2例先天性感染患儿死亡。
随访患儿31例,年龄3个月~5岁,2例患儿Gesell智测略低,均为先天性感染。
结论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围生期,容易合并其他各种感染,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预后相对较差,临床上应早期防治。
[关键词]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14-0053-04[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antile cytomegalovirus and its effect on infantile health. Methods 93 cases of infants with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Infected male infants accounted for 59.14%;infected female infants accounted for 40.86%. Congenital infection was in 26 cases,accounting for 27.96%;perinatal infection was in 56 cases,accounting for 60.21%;infection after birth was in 11 cases,accounting for 11.83%. In the congenital infection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hepatitis was 3.85%,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pneumonia was 15.38%.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systemic infection was 19.23%,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as 11.54%. In the perinatal infection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hepatitis was 57.14%,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pneumonia was 10.71%.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systemic infection was 1.79%,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as 7.14%. In the group of infection after birth,the incidencerate of complicated hepatitis was 45.45%,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pneumonia was 18.18%.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systemic infection was 0.00%,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as 0.00%. Of the 93 patients,2 cases died of congenital infection.31 infants were followed-up,aged 3 months to 5 years old. 2 infants were with low intelligence based on the Gesell intelligence test,who were both with congenital infection. Conclusion Infantile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mostly occurs in the perinatal period,which is prone to be complicated with other types of infections.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has a relatively poor prognosis,which should be given ear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linically.。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统计[1],全球范围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极其普遍[2]。
成年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抗体阳性率一般为85%~95%[3],婴幼儿期的阳性抗体率在60%~80%[4],孕期妇女的抗体率为95%以上[5]。
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6]。
调查显示,目前,婴幼儿巨细胞感染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同时,它也是我国婴幼儿畸形,智力低下的主要诱因之一,多种因素可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我国每年约有1.1%的新生婴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因此对其的正确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该院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观察,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2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在实践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收治的2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的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段在4个月~3岁之间,且患儿CMV-IgM 均为阳性,28例患儿均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且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黄艳张炜灵潘彩金赵凤琴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深圳51810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统计,观察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分布情况。
结果患儿年龄分布为4个月~3岁,发病年龄中位为18个月,其中4~6个月12例(42.9%),6个月~1岁12例(42.9%),1~3岁4例(14.3%);28例患儿中有肺炎患儿18例(64.3%),有肝炎患儿10例(35.7%)。
结论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肺炎和肝炎上,且患儿感染肝、肺炎主要发生在1岁后,及早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患儿诊治的效果。
巨细胞病毒感染167例临床分析论文
巨细胞病毒感染167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提出早期防治的意义。
方法:分析 167例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167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致肝、肺、心、脑、肾及胃肠道损害, 以婴儿肝炎综合征为最常见124例(占 74% ),其次为肺损害 84例(占 50% ); 心肌损害 29例 (占17. 36% ), 血液系统损害 22例 (占13 % ),肾损害 15例(占 9% ), 神经损害 7例 (占 4.2% ),先天缺陷及后遗症17例 (占 10% )。
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特点非特异性,婴幼儿感染特别是伴黄疸、肺炎者应常规检查cmv抗体;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致多器官损害,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患儿病死率及致残率。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 多器官损害; 临床分析; 婴幼儿【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303-01巨细胞病毒感染(cyromegalovirus infeetions)是由人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人类感染性疾病。
在我国儿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很高,新生儿脐血或外周血cmv-ig m阳性率为0.6%~8.5%,婴幼儿和儿童则高达87.3%[1]。
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在 1998 年制订的符合我国儿童感染特点的 cmv 感染诊断方案[2],现将我院 2010~ 2011年共收治巨细胞病毒感染167例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67例中,男, 101例, 女, 66例,发病年龄为 0 ~ 12岁, 0.015),白细胞升高 21例,白细胞减少 10例( <4x 10e 9/l),血小板减少 14例 ( <100 x10e 9/l) ,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3例。
1.2.7. 消化道损害 3例 ( 1.8% ),表现为腹泻,解粘液血便,腹痛,呕吐,出血坏死性肠炎。
儿童巨细胞病毒肺炎伴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
儿童 巨细胞病 Biblioteka 肺炎 伴 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
姚 丛月① 邓晓毅① 李华① 徐佳赕① 丁玉红① 缪博① 马 雷① 徐 鹏①
不明显 ; 9 2 例肺外 器官损害 中,1 岁 以下婴 儿 7 2 例( 7 8 . 3 % ) ,1 — 3 岁 l 4 例( 1 5 . 2 % ) ,> 3 岁6 例( 6 . 5 % ) ;多器 官损害以消化 、血液 、心血 管系统多见 ,
分别 为 8 7 . O %、2 7 . 2 %、2 6 . 1 %;更昔 洛韦 ( G C V ) 治疗 后 ,痊愈 1 0 2 例( 8 5 . 0 % ) ,好转 l 8 例( 1 5 . O % ) 。辅 助检 查 : 1 2 0 例 患儿 血清 C M V — I g M均 阳性且 C M V — D N A定 量检测阳性 。8 5 例( 7 0 . 8 % ) 胸部 x线 以肺间质改变 为主。结论 :儿童 巨细胞病 毒肺炎多发生在 1 岁 以内 ,其临床症状 、体征及胸 部 x
线 缺乏特异性 ,常伴肺 外器官受损 ,易误诊误 治 ,采用更 昔洛韦治疗安全有效。
【 关键词 】 巨细胞病毒肺 炎 ; 感染 ; 多器官损害
中图分类号 R 5 8 7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3 4 — 0 0 1 5 — 0 2
Re s u l t : A t o t a l o f 8 0 e a s e s ( 6 6 . 7 %) i n 1 2 0 c a s e s w i t h C MV p n e u mo n i a w e r e i n f a n t s ( 0 — 1 y e a r s o l d ) . T h e ma j o r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w e r e l o w h e a t , c o u g h ,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2)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特点的差异性。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12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按照年龄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12m),观察分析三组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靶器官损伤情况。
结果:A组:患儿受巨细胞病毒的感染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疾病患儿较少,肺炎和黄疸患儿比例相当;B组:同A组一样肝功能损害患儿居多,黄疸和血液系统疾病差异较明显;C组:肝功能损害患儿的发生率最高,黄疸和肺炎患儿较少。
三组不同年龄患儿靶器官损伤的发生情况均有明显区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肺炎,黄疸,血液系统疾病以及伴有畸形等病症,且患儿的年龄是影响靶器官损伤的重要因素。
标签:不同年龄、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分析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人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CMA属于疱疹病毒科中基因组最大的一种DNA双螺旋结构病毒,其组织和细胞的吞噬性极强,常见于儿童和孕妇免疫力低下的群体常会受到CMA的入侵,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特别是对于儿童阶段的CMA患儿可能还会导致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合并畸形等,且病死率极高,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儿童CMA患儿的临床症状多样且轻重不一[1]。
目前对于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临床表现尚未明确,本文主要对我院的120例不同年龄阶段CMA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20例CMA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性50例,患儿在出生后1个月内出现围产期感染的有2例(1.7%);1个月-6个月的患儿最多有75例(62.5%);6个月-1岁的有18例(15%);1-4岁的患儿有25例(20.8%),其中早产儿10例,过期产儿5例,足月儿105例。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65例临床分析
在 3 以前 感 染 , 成 人 期 几 乎 所 有 人 群 均 已感 染 n 。 据 感 岁 至 ]根 染 时 间分 为先 天 性 感 染 、 生期 感 染 、 后 感 染 , 分 的 依 据 围 生 划 分 别 为 生 后 1d以 内 、 后 3 1 周 、 4 生 ~ 2 出生 1N 以后 证 实 有 感 2 染 [。 文 C 3本 ] MV 感 染 患 儿 属 于 围 生期 及生 后 感 染 。 现 为 呼 表 吸 道感 染 者 , 病 时 年 龄 在 2 以 上 , 咳 嗽 . 气 喘 , 床 表 发 月 均 多 临 现 与 普 通 呼 吸道 感 染 无 明显 区别 , 17 7 . %有 不 同程 度 的 肝 损 害 。 功 能 以 谷 草 转 氨 酶 、 性 磷 酸 酶 、 苷 脱 氨 酶 、 丙 转 肝 碱 腺 谷 氨 酶 升高 为 主 。 现 为 黄疸 者 , 龄 在 1 个 半 月 。 类 病 例 表 年 ~2 此 收 集较 少 , 本 文 来看 , 红 索 以 间 接 胆 红 素 升 高 者 居 多 。 从 胆 少 部 分 以直 接胆 红 素 升 高 , 者 总 胆 汁 酸升 高 , 草 转 氨 酶 、 后 谷 碱 性磷酸酶、 苷脱氨 酶、 丙转氨酶亦 升高. 与 C 腺 谷 此 MV 肺 炎 肝损害相似。 以上 结 果 表 明 C MV 主 要 累 及肺 脏 、 肝脏 , 杨 与 春 芳 等 报 道 相 一 致 。 两 个 脏 器 可 能 单 一 受 损 或 同 时 受 ]此 损 , 现 为 呼 吸 道 感 染 者 , 黄 疸 、 肿 大 较 少 见 , 脏 损 害 表 其 肝 肝 较隐 匿, 此对 每一位 C 因 MV 感 染 者 均 应 查 肝 功 能 , 监 测 并 肝功 能变化。 于确诊 C 对 MV 感 染 者 , 首 选 更 昔 洛 韦 抗 病 应
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分析
现, 肺部 多有干湿罗音, X线改变为肺纹理增 多、 斑点或斑 片状影 。予更 昔洛韦治疗 , 痊愈 4 3例、 好转 1 例 。结论 :小儿 C V肺 炎临床症状 、 2 M 体征 、 x线缺乏特异性, 常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和肺外脏 器受损 , 荧光定量 P R法是 目前常用的快速 、 尿 C 准确诊断 C MV肺 炎的实验室依据 , 更 昔 洛韦治疗有 效。
作 者 单 位 :1 1 1 苏 州 市 相 城 人 民 医 院 妇产 科 I 253 2 5 0 苏 州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普 外 科 10 6
d J 巨细 胞 病 毒 肺 炎 的 临床 分 析 ,L
刘 智 聪
【 中图分 类号1 7 5 6 R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2 6 8 - (0 10 -0 1 -0 1 7 - 3 3 2 1 )5 0 6 2
[ yw rs hlrn yo g lvrsP emo i;Fu rse c uni t ep lmeaec a ecin Ke od]C i e ;C tmeao i ; n u nu loecneq a t ai oy rs h i rat d u t v n o
近年来 , 巨细胞病毒( MV 一直是儿科 感染 例 贫血 3 , 例 出血性 皮疹 1 。 例 脏及肺部是主要的靶器官。由于 C MV肺炎 临床无特异性表现 , 极易忽 l3特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
[ ] Gede M , a lf V z L lJ R t ie J.H px n h euao f ee a cf yoi adtergli o gn a tn
e pes n x rs i .Mo Me o , 9 8 4:1 2 1 9 o l dT d 1 9 , 2  ̄ 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脏器损害148例临床特征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脏器损害148例临床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损害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148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148例mp感染中,58例有肺外脏器损害,发生率为39.2%,主要累及消化系统16例、心血管系统15例、泌尿系统10例、血液系统9例、皮肤8例,分别为27.6%、25.9%、17.2%、15.5%、13.8%。
结论 mp感染除引起肺部病变外,可同时有1个或1个以上肺外脏器损害,对有多脏器损害的患儿,应考虑mp感染可能,及早确诊,积极对因治疗,预后较好。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损害新闻媒体最近一些年经常报道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通过报道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类疾病。
长久以来预后良好,同时有自愈倾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也表现除了一些肺外和并发症,加速了病症的发展,有些严重的状况会引起人的死亡。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和正常的肺炎的诊治方法基本相同,大多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
具体分类包括一般、对症和使用抗生素等几种途径,另外还有肺外并发症治疗几种。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148例mp感染并发肺外脏器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148例mp感染并发肺外脏器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1例(68.2%),女47例(31.8%);年龄1-14岁,平均年龄6.4岁,均有肺外脏器损害并符合mp肺炎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22例均静滴阿奇霉素10 mg/(kg.d)序贯治疗。
根据不同系统合并症辅以雾化吸入、保肝、营养心肌等对症、支持治疗,3例病变严重者予静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静脉丙球治疗3d。
2 结果148例mp感染中,58例有肺外脏器损害,发生率为39.2%,主要累及消化系统16例、心血管系统15例、泌尿系统10例、血液系统9例、皮肤8例,分别为27.6%、25.9%、17.2%、15.5%、13.8%。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42例临床分析
2 疗 效分析 . . 3 显效 3 例 , 效 9 , 效 1 , 2 有 例 无 例 总有效 率 9 . 。其 中 1 例 患儿 治疗效果差 , 76 % 2 加用静脉丙种球蛋 白治
疗后痊愈 ; 例患儿治疗过程 中出现粒细胞减少症 , 升白细 1 经
为阳性 。做痰或咽拭子培养 。拍 胸部 x 线或 C 检查 。治疗 T
29
T aj d J M r 0 2 o 4 o 3 i i Me , a 2 1 ,V l 0 N nn
d i O3 6 /is.2 3 9 9 .0 20 .3 o: . 9jsn0 5 - 8 62 1.304 l 9 .
婴幼儿 巨细胞病毒肺炎 4 例 临床分析 2
血 C V—g M IM均 阳性 2 例 。母 乳 P R检 测 C 4 C MV阳性 率 为
6 . 1/8 。 43 82 ) %(
22 临床分 析 .
发热 3 例 (8 % ) 4 例均 有咳 嗽 、 3 7 . ;2 6 咳痰 ;
C V 炎患儿 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M 肺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
C 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 M 与相关研究相符 。本组 C V肺 M 炎 中多合并肝功能损害 , 提示除肺脏外肝脏是 C MV最常见的 靶器官 。部分患儿除肝肺外还同时合并心肌损伤 、 贫血等 , 表
明C MV在婴儿可 引起严重的活动性感染 , 可致肺脏 、 肝脏 、 心 脏、 血液等 多脏 器系统损害[ 4 1 。本组 C MV肺炎 患儿多数表现 为发热 、 咳嗽 、 喘息 , 胸片 以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为主 ; 血
1 . 临床检查 .1 2
人院后 均查血常规 、 一 C 反应 蛋白( a ) C P, 血
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临床分析22例
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临床分析22例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疾病的诊疗水平。
方法:采用ELISA 方法检测血清CMV-IgM ,采用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尿液中的CMV-DNA,对22例小儿CMV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论:对于发病年龄1 岁以下特别是3 个月以下、病程较长且伴有肝损害等多系统损害的肺炎病例,应考虑CMV 性肺炎可能性;CMV 检查可考虑纳入小儿肺炎的常规检查。
标签: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资料与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肺炎患儿24例,均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7版)CMV肺炎的诊断标准[1],通过查阅病例资料,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出生史、喂养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治疗等。
结果:年龄分布:男18 例,女 4 例,年龄1-3个月20例,3个月-6个月1例,6个月-1岁1例。
生后母乳喂养16 例,混合喂养4 例,人工喂养2 例。
临床表现咳嗽21例,气促3例,发热3例,喉鸣3例,皮肤黄染4例,肺部罗音20例,按起病到入院时的发病天数进行了统计,其中发病天数小于1周10例,1-2周5例,大于2周7例。
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3例,合并副流感病毒感染的2例,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3例,合并细菌感染的2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的1例。
听力受损的8例。
辅助检查22例CMV-IgM均阳性,尿CMV-DNA拷贝数均阳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 4 × 109 /L,(7.85 ~34.66)×109 /L,其中4 ~10 × 109 /L 7 例(31.8%);10 ~15 × 109 /L 5例(22.7%);15 ~20 × 109 /L 5 例(22.7%);> 20 × 109 /L 5 例(22.7%)。
外周血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15 例(68.1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7例(31.8 %)。
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持续性呼吸窘迫、黄疸、紫癜无论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肺炎常被其他全身严重症状所掩盖。
新生儿巨细胞肺炎可表现为持续性呼吸窘迫,但同时常有肝脾肿大、黄疸、紫癜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生后数月发病者,肺炎亦可合并肝、脾增大,有时还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
肺部症状多与其他非细菌性肺炎相似,有咳嗽、呼吸困难、发绀及三凹征等。
听诊多无异常,与肺部X线改变不相平行。
X线胸片可见广泛的索条状纹理增粗和小叶性炎症浸润灶,呈网点状阴影。
患儿有病毒血症时,出现肝大和肝功能低下等慢性肝炎的表现。
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多症难以与EBV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
本病缺乏独特的临床表现,常需病毒学和血清学的诊断方法。
1.病原学检查应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尿培养分离出巨细胞病毒。
尿沉渣涂片后可找到有包涵体的巨细胞。
分子生物学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直接检测巨细胞病毒DNA,与病毒分离比较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早期快速诊断。
HCMVpp65检测:HCMVpp65是HCMV的晚期抗原,HCMVpp65抗原血症是活动性HCMV感染的重要标志。
检测方法是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免疫染色法直接检测被感染细胞内的HCMV编码的蛋白质。
该方法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90%。
2.血清学检查应用免疫荧光、间接血凝抑制及补体结合等试验,均可发现抗体滴度升高。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免疫酶染色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抗CMV-IgG和IgM抗体,CMV-IgM抗体阳性表示近期感染,有诊断价值。
单份血CMV-IgG抗体阳性表示既往感染,而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CMV-IgG抗体效价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时有诊断意义,表示有近期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巨细胞病毒肺炎伴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目的:探讨儿童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120例儿童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伴多器官损害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0例儿童CMV肺炎中80例(66.7%)为婴儿(0~1岁);临床以低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不明显;92例肺外器官损害中,1岁以下婴儿72例(78.3%),1~3岁14例(15.2%),>3岁6例(6.5%);多器官损害以消化、血液、心血管系统多见,分别为87.0%、27.2%、26.1%;更昔洛韦(GCV)治疗后,痊愈102例(85.0%),好转18例(15.0%)。
辅助检查:120例患儿血清CMV-IgM均阳性且CMV-DNA定量检测阳性。
85例(70.8%)胸部X线以肺间质改变为主。
结论:儿童巨细胞病毒肺炎多发生在1岁以内,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缺乏特异性,常伴肺外器官受损,易误诊误治,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安全有效。
标签:巨细胞病毒肺炎;感染;多器官损害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引起围产期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1],常累及多个器官。
儿童CMV感染主要表现是婴儿肝炎综合征。
近年CMV 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多有报道[2-3]。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CMV肺炎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儿童CMV肺炎120例,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CMV肺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1个月~6岁,3岁10例;母乳喂养80例,混合喂养19例,人工喂养11例,普食10例;住院前病程1~62 d,平均12.8 d;春夏季发病48例,秋冬季发病72例。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发热58例,38例(65.5%)为低热,18例(31.0%)为中度热,2例(3.4%)为高热。
120例均有咳嗽,干咳25例,痉挛性咳嗽10例,咳有痰(多为白色黏痰)85例;喘息30例;呼吸困难25例。
听诊肺部呼吸音粗或低,闻及湿性啰音45例,闻及哮鸣音33例。
2.2 辅助检查
120例患儿血清CMV-IGM均阳性且CMV-DNA定量检测均阳性。
所有患者血MP-IGM均≤1∶80,鼻咽部洗液呼吸道病毒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均阴性。
肺部X线表现:120
例均有炎性改变,其中肺间质改变85例(70.8%),肺泡炎症13例(10.8%),混合病变22例(18.3%)。
其中肺气肿15例,肺不张8例。
2.3 肺外多器官损害
肺外器官损害92例(76.7%),年龄≤1岁72例(78.3%),1~3岁14例(15.2%),>3岁6例(6.5%)。
单器官损害45例,两器官损害32例,多器官损害15例。
消化系统80例(87.0%):肝功能异常71例(77.2%),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35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36例;黄疸26例;腹泻21例;肝脏肿大15例。
血液系统25例(27.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例,免疫性溶血性贫血4例。
心血管系统24例(26.1%):心肌酶异常16例(CK-MB、LDH、LDH1升高),心影扩大8例。
神经系统8例(8.7%):病毒性脑炎4例,癫癎2例,惊厥2例。
泌尿系统7例(7.6%):肾功能异常3例(BUN升高),蛋白尿2例,血尿2例。
先天畸形25例(27.2%):先天性心脏病5例,腹股沟斜疝5例,脐疝8例,脑发育不良7例。
其他:营养不良11例,电解质紊乱5例。
2.4 治疗及转归
本组120例患儿除给予退热、祛痰、平喘及保肝等治疗外,均给予更昔洛韦(GCV)抗病毒治疗,诱导治疗期5 mg/k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 d,维持治疗期7.5 mg/k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
更昔洛韦治疗过程中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及尿CMV-DNA定量的变化。
结果120例中治愈102例(85.0%),好转18例(15.0%);104例CMV-DNA转阴(86.7%),16例仍阳性(13.3%)。
本组更昔洛韦治疗过程中,有5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WBC减少,2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例出现皮疹伴痒感,经短暂停药后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CMV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其具有潜伏-活动的生物学特性,人类为已知的唯一宿主,病毒侵入人体后长期存在。
人群感染率很高,成人抗体阳性率为95%左右[4],儿童至周岁时抗体阳性率已达80%左右[5]。
母婴通过胎盘、乳汁、尿液等垂直及接触传播是小儿CMV感染的主要途径。
CMV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抑制的患儿,如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肾移植、骨髓移植的患儿。
本组患儿虽无上述因素,但以1岁以内患儿为主(66.7%),考虑婴儿期机体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CMV肺炎表现无特异性,发热以低热为主(65.5%),咳嗽、喘息、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以肺间质改变为主85例(70.8%)。
鉴于CMV肺炎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无特异性,造成早期明确病因困难,易造成误诊误治。
本组患儿院外平均病程达12.8 d,均未明确病原。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佳的情况下,应考虑CMV肺炎的可能,及时行血清CMV-IGM及尿CMV-DNA定量检测,明确病因,以免误诊误治。
有资料显示CMV肺炎常合并肺外器官损害[1,6]。
CMV的细胞和组织嗜性非常广泛,CMV侵入机体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组织病变。
病变涉及全身多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虽然大多数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期或有免疫抑制的小儿可引起严重的疾患。
本组资料以肺炎为原发病收入院,通过相关检查发现伴有多器官损害,多器官损害以消化、血液、心血管系统多见,分别为87.0%、27.2%、26.1%。
CMV肺炎的治疗除积极症状治疗外,目前更昔洛韦作为CMV感染的标准药物[7],但其有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等毒副反应,临床上应谨慎使用[4]。
本组120例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后,治愈102例(85.0%),好转18例(15.0%);复查血CMV-IgM,104例转阴,转阴率86.7%。
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WBC减少,2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例出现皮疹伴痒感,经短暂停药后均恢复正常。
提示更昔洛韦仍是CMV感染治疗的较好选择。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变化,一旦出现副反应及时停药,以免造成患儿永久的损害。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3-1204.
[2]陈莲香.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肺炎34例临床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6):42-43.
[3]温晓红,吴小燕,邵芝荣.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23例临床及X线特点[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3):252.
[4]方峰,董永绥.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7):397-399.
[5]方峰.巨细胞病毒与肝脏损害[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0):582-583.
[6]王世俊,董永绥.小儿巨细胞病毒相关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1994,9(6):346-348.
[7]Avala E,Greene J,Sandin R,et al.Valganciclovir is safe and effective as pre-emptive therapy for CMV infection i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2006,37(9):85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