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计算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群桩基础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群桩基础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https://img.taocdn.com/s3/m/53892cea172ded630b1cb655.png)
注:1、验算永久荷载控制的桩基的水平承载力,需乘以调整系数0.80;
2、验算地震作用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需乘以调整系数1.25
表5.7.2桩顶(身)最大弯矩系数νm 和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
注:1、铰接(自由)的νm系桩身的最大弯矩系数,固接的νm系桩顶的最大弯矩系数2、当αh>4时取4.0
表5.7.5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
注:1 当桩顶水平位移大于表列数值或灌注桩配筋率较高(≥0.65%)时, m 值应适当降低;当预制桩的水平向位移小于10mm 时, m 值可适当提高;
2 当水平荷载为长期或经常出现的荷载时,应将表列数值乘以0.4 降低采用;
3 当地基为可液化土层时,应将表列数值乘以本规范表5.3.12 中相应的系数ψl
4、附录C.0.2 基桩侧面为几种土层组成时,应求得主要影响深度h = 2(d +1) m 米范围内的m值作为计算值当 m深度内存在两层不同土时,m=m1h1^2+m2(2h1+h2)/hm^2
当 m深度内存在三层不同土时,m=m1h1^2+m2(2h1+h2)+m3(2h1+2h2+h3)/hm^2
灌
桩的换算埋深αhνmνx 140.768 2.441
2 3.5
0.750 2.502
4.0000.768 2.441
当降低;当预制桩的水平向
米范围内的m值作为计算值。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计算表格(填数据即可)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计算表格(填数据即可)](https://img.taocdn.com/s3/m/1d999d09fc4ffe473268ab0d.png)
11 59.20 46.50 52.25 3.56 0.07
14 113.60 28.80 74.89 28.03 0.37
6 56.69 41.30 47.88 5.64 0.12
11 11 1.50 100.00 1.30 94.00 1.37 98.91 0.07 2.07 0.05 0.02
11 7.90 5.10 6.49 0.87 0.13 0.93 6.01
11 42.90 30.20 37.61 4.45 0.12 0.93 35.15
11 0.47 0.35 0.42 0.04 0.09 0.952 0.40
11 6.70 5.20 5.89 0.44 0.08 0.958 5.65 frk
岩土工试验成果计算表 界 限 液限 (%) 71.00 69.00 73.00 65.00 68.00 66.00 70.00 80.00 62.00 69.00 71.00
数 量(n)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平均值(fm) 标准差(σ) 变异系数(δ ) 修正系数(ψ ) 标准值 注:1、计算公式如下:
岩石单轴 抗压强度 MPa 65.3 40.5 73.3 69.8 46.2 35.6 51.2 71.2 68.2 48.2 55.8 67.5 49.2
11 40.00 32.00 35.27 2.57 0.07
11 40.00 30.00 34.00 2.49 0.07
11 0.78 0.72 0.75 0.02 0.03
11 80.00 62.00 69.45 4.68 0.07
δ = σ/μ
μ=
μi
i 1
n
n
σ=
μ
i 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https://img.taocdn.com/s3/m/3904ada8dd3383c4bb4cd268.png)
地基承载力概述地基承载力(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
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
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 zone)。
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
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
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
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
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的定义(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2)地基容许承载力:保证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与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关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569072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2.png)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关系1. 引言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土壤力学中的重要参数。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准确估计地基承载力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地基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关系,包括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在一定概率水平下,地基承载力的统计特性值。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地基承载力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描述地基承载力的不确定性,引入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概念。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1.收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室内试验,获取土壤的力学参数,如剪切强度参数、压缩模量等。
2.根据得到的土壤力学参数,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地基承载力的概率分布函数。
3.根据所选取的概率水平,计算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可靠度理论,将地基承载力视为一个随机变量,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其概率分布函数,并根据所选取的可靠度指标计算出特征值。
3.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是指在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值。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基土壤的不均匀性、变形特性以及工程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实际值往往与理论计算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更准确地估计地基承载力,引入了修正系数的概念。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1.根据地基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现场实测数据,计算出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值。
2.根据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系数,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通常考虑地基土壤的不均匀性、变形特性以及工程施工等因素的影响。
3.计算得到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修正系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工程施工方式、地下水位等。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宽度与埋深的修正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宽度与埋深的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34cb5aa6a300a6c30d229f58.png)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
^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fa二fak + 一3)+ flj— 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n b、n 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Y--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Y 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咼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米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整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
![(整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b04fd20975f46527d3e161.png)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建筑规范关于承载力特征值(Fk)的计算
![建筑规范关于承载力特征值(Fk)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131cbf8941ea76e58fa04cd.png)
《建筑规范》把建筑物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高层,重要建筑物或对变形有特殊要求者,对这一级地基承载力要求以荷载试验或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为主,必要时还要结合旁压试验以及触探试验等来确定;第二级是一般建筑物,其地基承载力可按规范提供的承载力表和有关公式计算或结合原位测试来确定;第三级的建筑物为次要建筑物,可参考附近已有建筑物基础来确定。
规范规定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承载力的关系需要通过统计方法来处理。
如按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可由相应的承载力表查得承载力的基本值f0,该基本值还要经过处理,乘以回归修正系数Ψf,才能得到承载力标准值f k,即:式中Ψf---回归修正系数,它由下式计算得出:式中:n---参加统计的测试样本数;δ--- 变异系数,当承载力表具有两个指标,则应采用综合变异系数:δ1---第一指标的变异系数,δ2---第二指标的变异系数,ξ---第二个指标的折减系数,可由相应表格得到。
a、粘土承载力规范规定,凡I p>10的土均称粘性土,它的承载力基本值f0需由第一指标天然孔隙比e和第二指标液性指数I L,按表7-7来查取。
有了f0后,然后再求第一指标和第二指标的变异系数δ1和δ2,此表的ξ=0.1,则所要求的综合变异系数值δ为δ1+0.1δ2,再求出回归修正系数Ψf,则承载力的标准值f k=Ψf·f0。
表7-7 粘性土承载力f0(KPa)I L0 0.25 0.50 0.75 1.00 1.20e0.5 475 430 390 (360)0.6 400 360 325 295 (265)0.7 325 295 265 240 210 1700.8 275 240 220 200 170 1350.9 230 210 190 170 135 1051.0 200 180 160 135 1151.1 160 135 115 105①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②ξ=0.1b、粉土承载力规范规定,凡I p≤10的土称为粉土,其性质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它的承载力基本值f0需由第一指标天然孔隙比e和第二指标天然含水量ω,按表7-8来查取,此表的ξ=0,故e的变异系数δ1就代表综合变异系数δ,因此用上述方法求出回归修正系数Ψf,再求f k。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https://img.taocdn.com/s3/m/f42373f79b6648d7c0c74683.png)
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是单位面积上容许的最大压力。
容许承载的基本要素是:地基土性质;地基土生成条件;建筑物的结构特征。
极限承载力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将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定的安全系数,才能作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浆砌片石挡墙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将基础改为砼基础是为了增加挡墙的整体性.这也只能是相差不大时才行.一般来说要深挖直至达到要求.如果深挖不行只有扩大基础,降低压强.或者改为其它方案从现场施工的角度来讲地基,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地基就是基础下面承压的岩土持力层。
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其节约工程造价。
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改良的地基。
当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采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所有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
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底压力小于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以便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和底面尺寸,然后验算地基变形,必要时验算地基稳定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也即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安全系数,此即定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必须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稳定有保证可靠度的承载能力,它作为随机变量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也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定值设计方法承载力特征值: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定值设计方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 标准值 极限值 设计值的关系
![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 标准值 极限值 设计值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d1ae4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5.png)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是评价地基土壤承载能力的重要参数。
在工程设计中,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常常涉及到特征值、标准值、极限值和设计值等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是指在一定可靠度下,根据土壤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土壤抗压强度的代表值。
特征值的计算通常采用统计方法,主要考虑了土壤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变异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土壤抗压强度的整体水平。
特征值的确定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计算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标准值在地基承载力计算中,标准值是指在一定设计可靠度下,根据特征值和设计参数所确定的土壤抗压强度的标准数值。
标准值的确定是依据于工程设计的要求和土壤的特性,通常需要考虑土壤的类型、含水量、孔隙度等因素。
标准值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 极限值地基承载力的极限值是指在设计工况下,地基土壤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
极限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地基土壤的变形特性、荷载性质以及工程结构的要求等因素,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
极限值的确定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
4. 设计值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设计值是指根据特征值、标准值和极限值等参数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设计数值。
设计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工程特性、荷载的性质以及工程结构的要求等因素,通常需要进行精细的计算和分析。
设计值是工程设计的依据,直接决定了工程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标准值、极限值和设计值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工程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特征值是土壤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标准值是依据土壤特性和设计要求所确定的土壤抗压强度的标准数值,极限值是地基土壤在设计工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而设计值是根据特征值、标准值和极限值等参数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设计数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梳理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4dfdc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1.png)
地基承载⼒特征值计算⽅法梳理地基承载⼒计算是地基计算中重要且最基本的⼯作,⼀直以来,不少设计⼈员只习惯于深宽修正的计算⽅法,对于地基承载⼒的概念以及各种计算⽅法认识不清。
故对于地基承载⼒的基本概念、地基设计的理念以及在地基设计过程中多种地基承载⼒计算⽅法及其综合应⽤,需要进⾏必要的梳理和说明。
1 地基承载⼒特征值的概念关于地基承载⼒的概念,应当从地基⼟和结构两个⽅⾯来认识。
“地基承受荷载的能⼒称为地基的承载⼒。
通常区分为两种承载⼒,⼀种称为极限承载⼒,它是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承载⼒。
另⼀种称为容许承载⼒,它是指地基稳定有⾜够的安全度并且变形控制在建筑物容许范围内时的承载⼒”。
地基极限承载⼒不仅与地基⼟的性质有关,还与基础的形式、形状、埋置深度、宽度等有关。
“⽽容许承载⼒则还与建筑物的结构特性等因素有关”。
基础构建必须既要保证基底压⼒处于安全的应⼒⽔平,⼜要将沉降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
2 地基承载⼒特征值与地基设计的关系基本建设程序是“先勘察、后设计、再施⼯”。
勘察单位的⼯作成果是岩⼟⼯程勘察报告(以前是⼯程地质勘察报告)。
设计单位依照勘察报告进⾏地基基础设计。
勘察报告的地基评价内容包括地基承载⼒,这是设计⼈员最为关⼼的。
以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为例,得到勘察报告当中的地基承载⼒建议值,经过计算就能得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fa值,据此就可以设计基础尺⼨并展开基础设计的后续⼯作。
在这⼀设计流程当中,存在着某些不正确的倾向,有的设计⼈员认为勘察报告建议值可以放⼼⼤胆采⽤,反正出了问题是勘察单位负责。
对于勘察报告给出的包括地基承载⼒建议值在内的岩⼟设计参数,应当加以正确理解与使⽤,需要有⼀个再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地基设计的⼀个过程。
可以看出,前述的设计流程看似顺理成章,其实不然,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容易忽视重要环节——地基设计。
地基评价和地基计算都属于地基设计的范畴。
正如⼯程勘察⼤师顾宝和先⽣所指出的“地基承载⼒的建议值⽬前虽然⼀般由勘察报告提出,但不同于岩⼟特性指标,本质是地基基础的设计。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建议表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建议表](https://img.taocdn.com/s3/m/a5e92648a8114431b80dd83d.png)
440
E0=28.0
棕红色夹灰黑色,中密状态,潮 湿
粉细砂
7.0
⑥
14
粉土
1.9
15 ⑦ 碎石土
120
6.0
4.8
116
60
3.0
2.3
75
130
பைடு நூலகம்
6.3
5.0
120
210
9.0
9.3
209
450
16.0 17.2
456
220
9.3
9.7
221
240
10.0
138
9.4
12.0
154
13.4
130
6.0
5.3
126
360
14.0 16.7
441
190
17.0
序号
地层 编号
岩土 名称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建议表
土工试验
fak
Esj-2
(KPa) (Mpa)
静力触探试验
Ps
fak
Esj-2
(MPa) (KPa) (Mpa)
N(击)
标贯试验
fak (KPa)
1 ① 素填土
2 ② 粉质黏土 152
4.8
1.2
3
③
淤泥质 粉质黏土
64
2.9
0.5
4 ④-1 粉质黏土 165
17.1
108
7.8
N63.5=11. 440 0
值建议表
标贯试验
Esj-2 (Mpa)
建议特征值
fak
Esj-2
(KPa) (Mpa)
各地层土的状态 黄褐色粘性土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公式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8a56d762e3f5727a5e962c8.png)
MC 5.66 6.04 6.45 6.90 7.40 7.95 8.55 9.22 9.97 10.80 11.73
L.0.2(一)--(四)查取
力增大系数,土坡高度 时取1.0,5m--8m时取 大于8m时取1.2.
p β
θ
计算) 力增大系数,土坡高度 时取1.0,5m--8m时取 大于8m时取1.2.
挡土墙抗滑移稳定性计算及抗倾覆稳定性计算
挡土墙每 延米自重
挡土墙基 底底倾角
挡土墙背 的倾角
土对挡土 墙背的摩
擦角
土对挡土 墙基底的 摩擦系数
土压力作 用点距墙 踵的高度
挡墙重心 距墙趾的 水平距离
G(kPa) α0(o)
α(o)
δ(o)
800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5
20
u
z(m)
x0(m)
0.35
3
2
主动土压 力
Eat
Mb
Md
MC
内摩擦角 Ф(度)
0.00 1.00 3.14 20.00
0.03 1.12 3.32 22.00
0.06 1.25 3.51 24.00
Mb
0.51 0.61 0.80
Md
3.06 3.44 3.87
6.00 0.10 1.39 3.71 26.00
1.10 4.37
8.00 10.00 12.00 14.00
0.14 0.18 0.23 0.29
1.55 1.73 1.94 2.17
3.39 4.17 4.42 4.69
28.00 30.00 32.00 34.00
1.40 1.90 2.60 3.40
承载力特征值查表
![承载力特征值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48368ac0aa00b52acec7ca05.png)
8.5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所有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
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底压力小于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设计值) ,以便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和底面尺寸,然后验算地基变形,必要时验算地基稳定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也即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安全系数,此即定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必须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稳定有保证可靠度的承载能力,它作为随机变量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也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定值设计方法承载力特征值: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定值设计方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均为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原位法和规范法确定地基承载力未包含基础埋深和宽度两个因素理论公式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中采用地基临塑荷载P 1/4 的修正公式:b: 大于6m,按6m考虑,对于砂土小于3m,按3m考虑关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结构论文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https://img.taocdn.com/s3/m/d61f63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c.png)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地基工程中,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在地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中,根据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这个概念在地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就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展开探讨。
让我们来理解什么是相对变形值。
相对变形值是指地基复合材料在承载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相对位移和变形。
在地基工程中,通过对相对变形值的分析,可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从而为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际的工程中,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通过对复合地基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在不同相对变形值下的承载力特征值,为地基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然而,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不是唯一的评定标准。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地基材料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渗透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从而确定最终的设计参数。
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地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通过对复合地基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为地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个人观点和理解:相对变形值在地基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地基在承载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从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地基材料的多方面特性,才能确定最终的设计参数。
在地基工程设计中,需要将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其他工程参数相结合,才能确保地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结论:表5.4.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地基工程设计中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通过对复合地基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23b085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f.png)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是用于评估地基承载力的工程表格,其中列出了不同类型的土壤或地质条件下的特征值。
这些特征值通常是经验值或根据地质勘探和实验测试得出的数据,用于进行地基设计和结构计算。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的示例,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常见土壤类型及其典
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土壤勘探和实验测试,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此外,还需遵循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地基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地基承载力验算表
![地基承载力验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b5fc39b5dd3383c4bb4cd2bf.png)
52.9
6
强度指标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估算。 基础埋深 d 16 15.6 9.6 9.6 8.8 8.8
基底以下平均 基底以上平均 重度 重度
γ 20 20 20 20 20 20
γ m 20 20 20 20 20 20
Mb 0.2075 0.2075 0.2075 0.2075 0.2075 0.2225
承载力系数 Md 1.8455 1.8455 1.8455 1.8455 1.8455 1.908
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
基底压力
Mc 4.308 4.308 4.308 4.308 4.308 4.382
fa 840.31 825.55 604.09 604.09 574.56 594.32
P 520 720 460 460 400 400
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参考公式:fa= M b γ b+M d γ m d+M c C k
地上建 地下室 建筑物编号 筑楼高 层数
1#办公楼 2#办公楼 3#办公楼 4#办公楼
23F 33F 21F 21F
3F 3F 2F 2F
内摩擦角 内黏聚力 计算宽度 φk Ck b 持力层 代表钻孔 泥岩⑤ BG134 11.1 52.2 6 泥岩⑤ BG77 11.1 52.2 6 泥岩⑤ BG62 11.1 52.2 6 泥岩⑤ BG44 11.1 52.2 6 泥岩⑤ BG13 11.1 52.2 6
含砾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F 5#办公楼 18F 性土② BG14 11.7 备注 每层楼及每层地下室基底压力按20kPa估算
是否满足 承载力要求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关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情况说明
![关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情况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7912e22ee06eff9aef80769.png)
关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情况说明
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
勘察设计规范》(DBJ 11-501-2009)中术语;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中术语;
3、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
11-501-2009)中条文说明2.1.4条(规范第206页)如下:“……,以便与其他的规程、标准中的地基承载力概念相协调,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工程意义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同,均为地基承载力容许值。
”
据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不同规范使用的术语,其意义和数值等同。
本次检测的CFG桩承载力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完整版)荷载沉降曲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完整版)荷载沉降曲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https://img.taocdn.com/s3/m/e078634952d380eb62946d68.png)
地基承载力 2 太沙基公式
被动区
过渡区
刚性核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
一个半经 验的公式
Pu
1 2
B
N
q Nq
c Nc
地基承载力 3 汉森公式 在原有极限承载力公式上修正:
• 基础形状修正 • 深度修正
• 荷载倾斜修正 • 地面倾斜修正 • 基底倾斜修正
Pu
1 2
B
N
s
d
i
g
b
q Nqsqdqiq gqbq
1.2 fa (1 6e)
l
pk max
F KGK A
fa
( 1)
A Fk
fa Gd
基础尺寸初步确定
偏心荷载
pk fa pk max 1.2 fa
F
G d
将上面计算的 A 或 b 扩大至 1.1~1.4 倍
根据 A 可初步确定 b 和 L
例题2-1
设计厂房柱基础 给出条件:
MK=950KPa FK1=1900KPa FKH=180KPa FK2=220KPa
勘察报告,油罐地基的承载力只有50kpa,而设计 荷载则达到173kpa,两者相差悬殊。但该工程采 用了以充水加载地进行分期预压地基的方法,同 时控制地基始终保持稳定。虽然地基沉降达到了 1m以上,但承载力逐步增长,最后达到设计要求, 油罐竣工后至今使用情况良好。
例题2-1
某场地地表土为中砂,厚度2m,γ=18.7kN/m3, 修 正后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13, 中砂层之下为 粉质粘土, γ=18.2kN/m3, γsat=19.1kN/m3 , 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210 ,ck=10kpa,地下水 位在地表下2.1m处。若修建的基础底面尺寸为 2m×2.8m,试确定基础埋深分别为1m和2.1m时持 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1
n
m 基底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粘聚力标准值 ck 内摩擦角标准值 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0.5 0 8
0
i
n
2 i
差 f
i 1
n
( i ) 2
i 1
n
0
n
n 1
f 系数 m
1.704 4.678 修正系数 s 1 ( ) n2 n 1.704 4.678 修正系数 s 1 ( ) n2 n
35.5 35.8 23.5 41.4 22.6 18.7 32.5 30.2
32.1
n为统计个数
注:本公式只能统计1000个以内
在A列的前1000行输入要统计的数 统计修正系数用公式一 如须用公式二必做调整
如需统计更多数计,请做适当的
标准值k s m
平均值 m
统计个数 总 和 平均值 m 最大值 最小值 平方的和 和的平方 标准差 f 变异系数 统计修正系数 s 标准值 k
f 变异系数 m
统计个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承 载 力 系 数
公式只能统计1000个以内的数计,
的前1000行输入要统计的数计,
Mb
0 0 0 3
计更多数计,请做适当的调整
Md Mc
正系数用公式一
基础底面宽度 基础埋深
准值k s m
公式二必做调整
基底下土重度
b d
均值 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M bb M d m d M c ck 在N列对应的表格输入
136000
9 272.3 30.25555556 41.4 18.7 8667.25 74147.29 7.320025804 0.241939891 0.848605367 25.67502682
i 1
n
i
n
n 2 i
标准差 f
i 1
n
(
i 1
n
n 1
1.704 4.67 一、统计修正系数 s 1 ( n2 n 1.704 4.67 二、统计修正系数 s 1 ( n2 n